CN214862303U - 气动旋流分离净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气动旋流分离净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62303U
CN214862303U CN202121450510.0U CN202121450510U CN214862303U CN 214862303 U CN214862303 U CN 214862303U CN 202121450510 U CN202121450510 U CN 202121450510U CN 214862303 U CN214862303 U CN 2148623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box body
purifying box
filter
water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5051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zhou Qingj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zhou Qingj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zhou Qingj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zhou Qingj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5051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623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623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623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Particles Using Liquids (AREA)
  • Cycl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气动旋流分离净化装置,包括净化箱本体,所述净化箱本体通过循环机构连接有水箱,所述净化箱本体顶部固定连接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抽气泵,所述净化箱本体内壁固定连接有雾化器,所述净化箱本体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填料层,所述填料层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旋流室。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循环机构,通过喷淋泵、安装喷头喷、填料层、旋流室、旋流板、抽料泵、抽料管和水箱和过滤机构的配合,形成不断循环的水循环装置,启动太阳能板,通过光的换热作用,形成电能,减缓电耗,起到节能的作用,这样就使得耗水耗电低,净化效果较好,损耗低,成本低,提高实用效果。

Description

气动旋流分离净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脱硫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气动旋流分离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湿法脱硫除尘技术在脱硫技术中占据主导地位,烟气脱硫后形成的饱和湿烟气会携带部分小液滴,这些携带小液滴的饱和湿烟气中的绝大部分液滴经过除雾器可以去除,除去绝大部分液滴后的饱和湿烟气经烟囱直接排入温度较低的大气环境后,由于环境空气的饱和比湿较低,在烟气温度降低过程中水分就会产生凝结,形成小液滴。因此,目前亟需一种新的净化装置,用于脱硫除尘。
现有的部分净化装置,往往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耗水耗电高,同时净化效果不理想,这样就使得损耗大,成本高,降低实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气动旋流分离净化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气动旋流分离净化装置,包括净化箱本体,所述净化箱本体通过循环机构连接有水箱,所述净化箱本体顶部固定连接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抽气泵,所述净化箱本体内壁固定连接有雾化器,所述净化箱本体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填料层,所述填料层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旋流室,所述旋流室内壁固定连接有旋流环,所述旋流环内壁转动连接有旋流板,所述旋流室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净化箱本体底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箱,所述连接管末端贯穿过滤箱并延伸至过滤箱内部,所述过滤箱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过滤机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循环机构包括第一喷淋管,所述第一喷淋管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喷淋泵,所述第一喷淋管一端贯穿水箱并延伸至水箱内部,所述净化箱本体内侧壁开设有安装口,所述第一喷淋管另一端贯穿净化箱本体并与安装口活动卡接,所述第一喷淋管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安装喷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水箱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排水泵,所述水箱顶部固定连接有太阳能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净化箱本体外侧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外侧壁固定连接有进气风机,所述进气管靠近净化箱本体的端部贯穿净化箱本体与旋流室并延伸至旋流室,所述进气管远离净化箱本体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过滤套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过滤隔板,所述过滤隔板与过滤箱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过滤隔板顶部固定连接有过滤沙,所述过滤沙通过滤碳块连接有过滤网。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过滤箱底部固定连接有抽料管,所述抽料管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抽料泵,所述抽料管一端贯穿过滤箱和过滤隔板并延伸至过滤隔板外部,所述抽料管另一端贯穿水箱并延伸至水箱内部。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循环机构,通过喷淋泵、安装喷头喷、填料层、旋流室、旋流板、抽料泵、抽料管和水箱和过滤机构的配合,形成不断循环的水循环装置,启动太阳能板,通过光的换热作用,形成电能,减缓电耗,起到节能的作用,这样就使得耗水耗电低,净化效果较好,损耗低,成本低,提高实用效果。
2、当混合的液体流入过滤箱,混合液经过过滤网过滤,然后经过过滤碳块进行吸附混合液有毒物质,最后经过过滤沙再次过滤,使得混合液彻底过滤,保证过滤效果,启动雾化器将另一部分气体进行脱水后,启动抽气泵,抽取净化后的气体,有效提高过滤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气动旋流分离净化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气动旋流分离净化装置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气动旋流分离净化装置的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气动旋流分离净化装置的水箱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气动旋流分离净化装置的旋流室和旋流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净化箱本体;2、水箱;3、排气管;4、抽气泵;5、雾化器;6、填料层;7、旋流室;8、旋流板;9、连接管;10、过滤箱;11、第一喷淋管;12、喷淋泵;13、安装口;14、安装喷头;15、排水管;16、排水泵;17、太阳能板;18、进气管;19、过滤隔板;20、过滤沙;21、滤碳块;22、过滤网;23、抽料管;24、抽料泵;25、旋流环;26、过滤套块;27、进气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动旋流分离净化装置,包括净化箱本体1,净化箱本体1通过循环机构连接有水箱2,净化箱本体1顶部固定连接有排气管3,排气管3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抽气泵4,净化箱本体1内壁固定连接有雾化器5,净化箱本体1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填料层6,填料层6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旋流室7,旋流室7内壁固定连接有旋流环25,旋流环25内壁转动连接有旋流板8,旋流室7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9,净化箱本体1底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箱10,连接管9末端贯穿过滤箱10并延伸至过滤箱10内部,过滤箱10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过滤机构,连接管9与过滤箱10相适配,便于混合的溶液排入过滤箱10内部通过进过滤机构进行过滤起到净化的作用。
参照图4和图2,循环机构包括第一喷淋管11,第一喷淋管11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喷淋泵12,第一喷淋管11一端贯穿水箱2并延伸至水箱2内部,净化箱本体1内侧壁开设有安装口13,第一喷淋管11另一端贯穿净化箱本体1并与安装口13活动卡接,第一喷淋管11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安装喷头14,安装喷头14将喷淋雾化的水充分与废气接触,起到降尘的作用。
参照图1和图4,水箱2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排水管15,排水管15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排水泵16,水箱2顶部固定连接有太阳能板17,此外净化箱本体1侧壁还连接未在图中示出的与太阳能板17电连接的蓄电池,蓄电池可存储电能并可用于给喷淋泵12、排水泵16和抽气泵4等用电元件供电,其相互之间的电连接关系为现有成熟,在此不赘述,太阳能板17属于清洁可循环能源,减少市政用电的使用。
参照图1,净化箱本体1外侧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进气管18,进气管18外侧壁固定连接有进气风机27,进气管18靠近净化箱本体1的端部贯穿净化箱本体1与旋流室7并延伸至旋流室7,进气管18远离净化箱本体1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过滤套块26,进气风机27带动进气管18抽取废弃进入旋流室7,起到加速抽取废气的作用。
参照图3,过滤机构包括过滤隔板19,过滤隔板19与过滤箱10内壁固定连接,过滤隔板19顶部固定连接有过滤沙20,过滤沙20通过滤碳块21连接有过滤网22,通过过滤沙20、过滤碳块21和过滤网22配合,起到过滤净化的作用。
参照图3,过滤箱10底部固定连接有抽料管23,抽料管23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抽料泵24,抽料管23一端贯穿过滤箱10和过滤隔板19并延伸至过滤隔板19外部,抽料管23另一端贯穿水箱2并延伸至水箱2内部,过滤后的水通过抽料管23排入水箱2,便于循环使用。
工作原理:首先启动进气风机27,使得废气从进气管18进入旋流室7,而进气管18上的过滤套块26可以将较大的废气杂质进行过滤,起到过滤的作用。
当需要过水循环净化时,启动喷淋泵12,抽取水箱2内部的水,水通过安装喷头14喷出水雾,充分的与废气混合,混合的水流入填料层6进行脱硫,然后混合的液体进入旋流室7,然后在进气风机27的牵引下,气流流速快,使得旋流板8高速动态运行,进而使液体与废气充分融合并相互吸附,混合的液体流入过滤箱10,混合液经过过滤网22过滤,过滤碳块21可吸附混合液有毒物质,最后经过过滤沙20再次过滤,启动抽料泵24,将过滤后的水抽入抽料管23,然后通过抽料管23排入水箱2,保证水的循环净化作用。
此外,可启动雾化器5将另一部分气体进行脱水后,抽气泵4工作,抽取净化后的气体,使得气体从净化箱本体1排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气动旋流分离净化装置,包括净化箱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箱本体(1)通过循环机构连接有水箱(2),所述净化箱本体(1)顶部固定连接有排气管(3),所述排气管(3)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抽气泵(4),所述净化箱本体(1)内壁固定连接有雾化器(5),所述净化箱本体(1)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填料层(6),所述填料层(6)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旋流室(7),所述旋流室(7)内壁固定连接有旋流环(25),所述旋流环(25)内壁转动连接有旋流板(8),所述旋流室(7)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9),所述净化箱本体(1)底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箱(10),所述连接管(9)末端贯穿过滤箱(10)并延伸至过滤箱(10)内部,所述过滤箱(10)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过滤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旋流分离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机构包括第一喷淋管(11),所述第一喷淋管(11)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喷淋泵(12),所述第一喷淋管(11)一端贯穿水箱(2)并延伸至水箱(2)内部,所述净化箱本体(1)内侧壁开设有安装口(13),所述第一喷淋管(11)另一端贯穿净化箱本体(1)并与安装口(13)活动卡接,所述第一喷淋管(11)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安装喷头(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旋流分离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2)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排水管(15),所述排水管(15)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排水泵(16),所述水箱(2)顶部固定连接有太阳能板(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旋流分离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箱本体(1)外侧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进气管(18),所述进气管(18)外侧壁固定连接有进气风机(27),所述进气管(18)靠近净化箱本体(1)的端部贯穿净化箱本体(1)与旋流室(7)并延伸至旋流室(7),所述进气管(18)远离净化箱本体(1)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过滤套块(2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旋流分离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过滤隔板(19),所述过滤隔板(19)与过滤箱(10)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过滤隔板(19)顶部固定连接有过滤沙(20),所述过滤沙(20)通过滤碳块(21)连接有过滤网(2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旋流分离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10)底部固定连接有抽料管(23),所述抽料管(23)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抽料泵(24),所述抽料管(23)一端贯穿过滤箱(10)过滤隔板(19)并延伸至过滤隔板(19)外部,所述抽料管(23)另一端贯穿水箱(2)并延伸至水箱(2)内部。
CN202121450510.0U 2021-06-29 2021-06-29 气动旋流分离净化装置 Active CN2148623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50510.0U CN214862303U (zh) 2021-06-29 2021-06-29 气动旋流分离净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50510.0U CN214862303U (zh) 2021-06-29 2021-06-29 气动旋流分离净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62303U true CN214862303U (zh) 2021-11-26

Family

ID=789288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50510.0U Active CN214862303U (zh) 2021-06-29 2021-06-29 气动旋流分离净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623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340392U (zh) 一种废气处理装置
CN105944483A (zh) 一种高效环保型的除尘装置
CN208340393U (zh) 一种高效环保的垃圾焚烧用烟尘净化装置
CN204051377U (zh) 高效一体化酸碱及有机废气吸附装置
CN201192614Y (zh) 烟气湿法净化装置
CN206676216U (zh) 一种自循环脱硫箱
CN205517101U (zh) 一种造纸燃煤废气处理装置
CN209049172U (zh) 一种工业废气处理系统
CN110465178B (zh) 烟气脱硫装置
CN206404499U (zh) 喷漆废气处理装置
CN214862303U (zh) 气动旋流分离净化装置
CN209108927U (zh) 一种工业废气处理系统
CN209663003U (zh) 一种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生产车间废气处理设备
CN214513576U (zh) 一种化工厂用废气处理用多级过滤装置
CN206444445U (zh) 一种有机废气高效净化处理装置
CN214914458U (zh) 一种密闭电石炉的尾气吸收净化装置
CN104190229A (zh) 高效一体化酸碱及有机废气吸附装置
CN103977697B (zh) 一种箱型烟气净化系统
CN212309186U (zh) 一种湿法除尘装置
CN210751966U (zh) 一种复合肥生产尾气处理装置
CN211274177U (zh) 一种pp废气处理喷淋塔
CN208436589U (zh) 一种含VOCs废气组合处理设备
CN203355528U (zh) 脱氟脱硫除尘装置
CN103495328B (zh) 专用于喷涂车间输出浓度可控的吸附系统
CN207694528U (zh) 工业尾气烟尘和甲醛综合治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