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48779U - 电池热管理装置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电池热管理装置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48779U
CN214848779U CN202121128138.1U CN202121128138U CN214848779U CN 214848779 U CN214848779 U CN 214848779U CN 202121128138 U CN202121128138 U CN 202121128138U CN 214848779 U CN214848779 U CN 2148487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water
cooling plate
water cooling
battery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12813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宏涛
李松
赵有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 Heav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Heav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 Heav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12813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487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487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487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热管理装置和车辆。其中,电池热管理装置包括:箱体;至少两个水冷板,依次设置于箱体同一侧的内壁上,相邻的水冷板相连通;至少两个电池模组,依次设置于水冷板远离箱体的一侧上,任一电池模组至少对应一个水冷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热管理装置,至少两个水冷板以单层的形式与箱体相对设置,有利于增大散热面积,满足多个电池模组散热的需求,通过至少两个电池模组以单层的形式与水冷板相对设置,有利于提高多个散热模组温度的均匀性,并提高散热效率,保证良好的散热效果。

Description

电池热管理装置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热管理装置和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应用日益广泛,使得为车辆运行提供动力的电池包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
目前电池包的热管理系统,由于多个电池模组叠放在一起,当电池模组的发热量较大时,存在电池模组的温度分布不均匀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热管理装置和一种车辆,以提高多个电池模组温度的均匀性和散热效率。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热管理装置,包括:箱体;至少两个水冷板,依次设置于箱体同一侧的内壁上,相邻的水冷板相连通;至少两个电池模组,依次设置于水冷板远离箱体的一侧上,任一电池模组至少对应一个水冷板。
进一步地,箱体包括与水冷板相对设置的支撑板,至少两个电池模组包括沿支撑板的长度方向分布的至少两个组群,任一组群中的电池模组沿支撑板的宽度方向分布,且相邻的组群中的电池模组的数量不同;水冷板的数量与组群的数量相同,任一水冷板分布于任一组群和支撑板之间,且水冷板的宽度与相对应的组群中的电池模组的数量成正比。
所述支撑板包括沿长度方向依次分布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的宽度大于第二区域的宽度;至少两个组群包括第一组群和第二组群,第一组群位于第一区域内,第二组群位于第二区域内,第一组群中的电池模组的数量大于第二组群中的电池模组的数量;至少两个水冷板包括第一水冷板和第二水冷板,第一水冷板与第一组群相对设置,第二水冷板与第二组群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水冷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壁面和第二壁面,第一壁面朝向电池模组,并为平面结构;侧壁面,连接第一壁面和第二壁面;冷却通道位于第一壁面和第二壁面之间,且冷却通道的出口和入口位于侧壁面上。
进一步地,电池热管理装置还包括:进液管,进液管的一端与入口连通,另一端设置有位于箱体外部的进液口;出液管,出液管的一端与出口连通,另一端设置有位于箱体外部的出液口;其中,进液口和出液口位于箱体的同一侧。
进一步地,水冷板上设置有安装部,电池模组与安装部相连接。
进一步地,电池热管理装置还包括:加热组件,设置于水冷板上,位于水冷板朝向电池模组的一侧,用于对电池模组加热。
进一步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膜,覆设于水冷板上;导热部,设置于加热膜朝向电池模组的一侧,并与电池模组接触。
进一步地,电池热管理装置还包括:配电盒,与箱体相连接,位于水冷板的一侧,并与水冷板相对的箱体的内壁相对设置,配电盒与任一电池模组连接,用于为电池模组供电。
进一步地,电池热管理装置还包括:密封件,箱体包括底座和盖体,水冷板与底座连接,密封件设置于底座和盖体之间,用于密封底座和盖体之间的缝隙。
进一步地,电池热管理装置还包括:保温结构,设置于箱体和水冷板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车辆主体;以及第一方面任一项的电池热管理装置,电池热管理装置设置于车辆主体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热管理装置和车辆,其中,至少两个水冷板与箱体连接,并以单层的形式与箱体相对设置,有利于增大散热面积,满足多个电池模组散热的需求。至少两个电池模组以单层的形式与水冷板相对设置,即每个电池模组与水冷板相对的面积大致相同,通过相邻的水冷板的冷却通道相连通,使得冷却液依次流经至少两个水冷板的冷却通道能够对相对设置的电池模组依次进行散热,避免了相关技术中由于多个电池模组叠放在一起,当电池模组发热量较大时存在多个电池模组之间的温度分布不均匀的问题,进而大大提高了多个散热模组温度的均匀性,有利于减小多个电池模组之间的温度差,提高散热效率并保证良好的散热效果。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其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热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所示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水冷板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3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电池热管理装置,110箱体,111底座,120水冷板,121第一水冷板, 122第二水冷板,123冷却通道,124安装部,125第一壁面,130电池模组, 131第一组群,132第二组群,140加热组件,141加热膜,142导热部,150 配电盒,160进液管,161进液口,170出液管,171出液口,180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热管理装置100和车辆,其中,车辆可以为新能源汽车,具体地,车辆为电动汽车或满足要求的其他车辆。车辆包括车辆主体和电池热管理装置100,其中,电池热管理装置100安装在车辆主体上,并包括多个电池模组130,多个电池模组130用于为车辆的运行提供动力。但是,相关技术中的电池热管理装置100,多个电池模组130叠放在一起,如多个电池模组130双层或多层设置,而水冷板120仅与部分电池模组130相对设置,这样,当电池模组130发热量较大时,冷却通道123的入口和出口温差较大,存在电池模组130的温度分布不均匀的问题。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热管理装置100,包括:箱体110;至少两个水冷板120,依次设置于箱体110同一侧的内壁上,相邻的水冷板120相连通;至少两个电池模组130,依次设置于水冷板120远离箱体110的一侧上,任一电池模组130至少对应一个水冷板12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热管理装置100,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箱体110、至少两个水冷板120和至少两个电池模组130,其中,至少两个水冷板120和至少两个电池模组130均设置在箱体110的内部,至少两个水冷板120依次设置在箱体110同一侧的内壁上,即至少两个水冷板 120与箱体110连接,并以单层的形式与箱体110相对设置。至少两个电池模组130依次设置于水冷板120远离箱体110的一侧上,且任一电池模组130至少对应一个水冷板120,即任一电池模组130与水冷板120相对设置,也就是说,水冷板120位于电池模组130和箱体110之间,且至少两个电池模组130以单层的形式与水冷板120相对设置,其中,任一水冷板120包括冷却通道,相邻的水冷板120的冷却通道123相连通,使得冷却液依次流经至少两个水冷板120的冷却通道123能够对相对设置的电池模组130依次进行散热,避免了相关技术中由于多个电池模组130叠放在一起,当电池模组130发热量较大时存在多个电池模组130之间的温度分布不均匀的问题,进而大大提高了多个散热模组温度的均匀性,有利于减小冷却通道123两端的温度差,提高散热效率并保证良好的散热效果,延长电池模组130的使用寿命,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水冷板120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具体地,水冷板120的数量为两个、三个、四个或满足要求的其他数量个,不同数量的水冷板120 能够满足不同数量电池模组130的需求,扩大了产品的使用范围,可以理解的是,水冷板120的数量越多,使得电池热管理装置100的散热面积越大,能够为较多数量的电池模组130提供良好的热交换空间。其中,相邻的水冷板120之间的冷却通道123连通,即相邻的水冷板120通过冷却通道123串联连接,使得冷却液依次流经每个水冷板120的冷却通道123,将与水冷板120相对设置的电池模组130的热量带走,实现对所有电池模组130的冷却散热。具体地,至少两个水冷板120的大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进一步地,电池模组130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具体地,电池模组130 的数量为两个、三个、四个或满足要求的其他数量个,不同电池模组130 的数量能够满足电池热管理装置100不能供电能力的需求。
具体地,通常情况下,电池热管理装置100包括多个电池模组130,以为车辆提供充足的动力确保车辆可靠运行。通过水冷板120的数量为两个或多个,为多个电池模组130提供了充足的分布空间,使得多个电池模组130能够以单层的形式与两个或多个水冷板120相对设置,即每个电池模组130均与水冷板120相对设置,避免水冷板120的数量较少使得多个电池模组130需要叠放在一起存在双层设置或多层设置,而仅有部分电池模组130与水冷板120相对设置的情况。也就是说,至少两个水冷板120 的设置,能够满足所有电池模组130均以单层的形成与水冷板120相对设置的需求,使得每个电池模组130与水冷板120的相对面积大致相同,有利于提高多个电池模组130温度的均匀性,降低冷却通道123入口和出口的温度差,并提高电池模组130的可靠性。同时,单层设置的多个电池模组130便于电池模组130的安装和拆卸,即能够快速、方便的将多个电池模组130安装至水冷板120上或从水冷板120上拆卸下来,简化了多个电池模组130叠放设置的安装步骤,能够大大提高电池热管理装置100的装配效率和拆卸效率,有利于降低制造成本,并节省维修时间。
进一步地,通过至少两个水冷板120依次设置在箱体110同一侧的内壁上,如至少两个水冷板120在第一平面内依次设置在箱体110的内壁,其中,第一平面可以为箱体110的底壁、侧壁或顶壁,第一平面的不同方向能够满足箱体110不同结构、电池模组130不同放置位置的需求,扩大了产品的使用范围。通过至少两个电池模组130以单层的形式与水冷板120 相对设置,与相关技术中多个电池模组130叠放在一起相比,大大减小了箱体110沿第二方向的尺寸,其中,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平面,即减小了电池热管理装置100沿第二方向的尺寸,能够满足第二方向的安装空间有限的需求,扩大了产品的使用范围。
具体地,第一平面为箱体110的底壁延伸的方向,第二方向为箱体110 的高度方向,通过至少两个水冷板120沿第一平面依次设置,至少两个电池模组130以单层的形式与水冷板120相对设置,大大减小了箱体110沿高度方向的尺寸,即减小了电池热管理装置100的高度,使得电池热管理装置100大致为扁平结构,能够满足安装空间为偏平结构的需求,扩大了产品的使用范围,同时扁平结构的电池热管理装置100能够可靠、稳定的安装在车辆本体上,有利于提高电池热管理装置100与车辆本体连接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任一电池模组130至少对应一个水冷板120,一方面,任一个电池模组130对应一个水冷板120,即通过一个水冷板120对该电池模组 130进行散热;另一方面,任一个电池模组130对应两个水冷板120,即通过两个水冷板120对该电池模组130进行散热;再一方面,任一电池模组130 对应多个水冷板120,即通过多个水冷板120对该电池模组130进行安热,电池模组130对应的水冷板120的数量不同,能够满足电池模组130与水冷板 120不同分布情况的需求,扩大了产品的使用范围。进一步地,水冷板120 上设置有安装部124,电池模组130与安装部124相连接,安装部124的设置,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电池模组130与水冷板120的拆装效率。具体地,安装部124包括安装孔,电池热管理装置100还包括连接件,连接件穿过安装孔与电池模组130连接,能够可靠地将电池模组130与水冷板120连接,提高电池模组130与水冷板120连接的可靠性,进而降低产品的故障率,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具体地,安装部124为螺纹孔,连接件为螺栓,电池模组130上设置有通孔,螺栓穿过电池模组130上的通孔与水冷板120上的螺纹孔连接,即可将电池模组130与水冷板120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安装部124也可以为通孔,箱体110上与通孔相对是位置处设置有螺纹孔,连接件为螺栓,电池模组130上设置有通孔,螺栓穿过电池模组130的通孔、水冷板120的通孔与箱体110的螺纹孔连接,即可将电池模组130与水冷板120、箱体110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可能实现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箱体110包括与水冷板120相对设置的支撑板,即所有水冷板120是分布在支撑板的内壁面上,通过至少两个电池模组130包括沿支撑板的长度方向分布的至少两个组群,任一组群中的电池模组130沿支撑板的宽度方向分布,也就是说,每个组群中的所有电池模组130以单层的形式沿支撑板的宽度方向依次分布,由于相邻的两个组群中的电池模组130的数量不同,使得相邻的两个组群沿支撑板的宽度方向的尺寸不同,这样的设置,能够满足支撑板是不规则形状的需求,即根据支撑板的形状能够合理设置组群的数量,并合理设置每个组群中电池模组130的数量,使得在支撑板是不规则图形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支撑板的面积以单层的形式分布较多数量的电池模组130,为车辆可靠行驶提供充足的动力,并有利于保证多个电池模组130散热的均匀性,保证良好的散热效果。其中,图1所示的虚线箭头所示方向为支撑板的长度方向,图1所示的实线箭头所示方向为支撑板的宽度方向。
通过水冷板120的数量与组群的数量相同,任一水冷板120分布于任一组群和支撑板之间,即任一个水冷板120与任一组群对应设置,这样的设置,能够使每一个组群中的所有电池模组130对应一个水冷板120并进行散热,避免了一个组群中的电池模组130通过不同的水冷板120进行散热而不同的水冷板120之间具有连接缝隙而影响散热效果,进而有利于提高每个电池模组不同部分散热的均匀性,保证良好的散热效果。
通过水冷板120的宽度与相对应的组群中的电磁模组的数量成正比,使得水冷板120的宽度与组群中电池模组130的数量相匹配,在保证良好的散热效果的情况下,能够降低水冷板120的使用材料,有利于节约成本,同时,使得水冷板120的宽度能够与相对应的支撑板的形状相匹配,在充分利用支撑板的面积以单层的形式分布较多数量的电池模组130的情况下,并保证了所有电池模组130良好的散热效率和散热效果,适于推广应用。
进一步地,组群的数量可以为两组、三组、四组或满足要求的其他数量组件,组群的不同数量能够满足支撑板不同形状的需求,扩大了产品的使用范围。具体地,相邻的组群中电池模组130的数量不同,不相邻的组群中的电磁模组的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能够进一步满足支撑板不同形状的需求。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支撑板包括沿长度方向依次分布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的宽度大于第二区域的宽度,相对应的,至少两个组群包括第一组群131和第二组群132,其中,第一组群131位于第一区域内,第二组群132位于第二区域内,且第一组群131中的电池模组130的数量大于第二组群132中电池模组130的数量,使得能够充分利用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尺寸,以单层的形式分布较多数量的电池模组130,以为车辆的可靠行驶提供充足的动力。相对应的,至少两个水冷板120包括第一水冷板121 和第二水冷板122,第一水冷板121与第一组群131相对设置,第二水冷板 122与第二组群132相对设置,即第一水冷板121的宽度大于第二水冷板122 的宽度,这样,使得第一水冷板121能够满足第一区域的安装尺寸,第二水冷板122能够满足第二区域的安装尺寸,且第一水冷板121能够保证第一组群131中所有电池模组130良好的散热效率和散热的均匀性,第二水冷板122 能够确保第二组群132中所有电池模组130良好的散热效率和散热的均匀性,适于推广应用。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可能实现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电池热管理装置100还包括设置于水冷板120上的加热组件140,加热组件140位于水冷板120朝向电池模组130的一侧,即加热组件140位于水冷板120和电池模组130之间,由于电池模组130的温度较低会影响电池模组130供电的可靠性,如当电池模组130的温度过低时,电池模组130 不会供电会使车辆无法运行,因此,通过加热组件140工作为电池模组130 加热,使电池模组130的温度维持在可靠工作的范围内,以确保电池热管理装置100工作的可靠性,并使车辆能够可靠运行。
进一步地,通过加热组件140设置在水冷板120上,使得电池热管理装置100的冷却结构和加热结构集成在一起,即冷却结构和加热结构集成化设置,有利于节省空间,能够满足电池热管理装置100结构紧凑的需求,扩大了产品的使用范围。
在上述实施例中,加热组件140包括覆设于水冷板120上的加热膜141,如加热膜141粘结于水冷板120上,并覆盖水冷板120,这样的设置,使得多个电池模组130以单层的形式与加热膜141相对设置,即每个电池模组130与加热膜141相对的面积大致相同,进而当加热膜141工作时,使得多个电池模组130能够同时受热,且受热大致相同,进而提高了多个电池模组130的加热效率,并有利于提高多个电池模组130加热的均匀性,进而提高电池热管理装置100工作的可靠性。
具体地,加热膜141内设置有电阻丝,电阻丝呈蛇形布置,蛇形布置的电阻丝能够进一步增大加热膜141的受热面积,有利于确保加热膜141 供热的均匀性。可以理解的是,电阻丝也可以以满足要求的其他形状布置,如迂回形状、波浪形状等,本实用新型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加热组件140还包括导热部142,导热部142设置于加热膜141朝向电池模组130的一侧,并与电池模组130相接触,通过导热部 142连接加热膜141和电池模组130,当加热膜141工作时,导热部142 能够将加热膜141的热量快速传递至电池模组130,使电池模组130的温度快速上升,也就是说,导热部142的设置,有利于提高换热效率。
具体地,导热部142包括覆设于加热膜141上的导热硅胶垫,导热硅胶垫与电池模组130接触,有利于增加加热膜141与电池模组130的换热面积,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可以理解的是,导热硅胶垫为弹性件,电池模组130与导热硅胶垫抵接,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电池模组130与水冷板120 连接的可靠性。
可以理解的是,当电池模组130的温度较高需要散热降温时,加热膜141不工作,此时,导热部142和加热膜141起到热传导的作用,电池模组130的热量经导热部142、加热膜141传递至水冷板120,冷却液依次流经至少两个水冷板120的冷却通道123将电池模组130的热量带走,实现对电池模组130的散热降温。
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加热膜141和导热硅胶垫依次设置在水冷板120朝向电池模组130的一侧,并使导热硅胶垫与电池模组130接触,使得电池热管理装置100的冷却结构和加热结构集成化设置,在节省空间的同时,提高了热交换的效率,有利于提高电池模组130的使用寿命,同时,加热膜141和导热硅胶垫成本较低,有利于降低电池加热模组的成本,适于推广应用。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可能实现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电池热管理装置100还包括配电盒150,配电盒150与任一电池模组130连接,用于为电池模组130供电。其中,配电盒150与箱体110连接并安装在箱体110的内部,通过配电盒150位于水冷板120的一侧,并与水冷板120 相对的箱体110的内壁相对设置,即至少两个水冷板120和配电盒150平铺于箱体110的同一侧的内壁上,如至少两个水冷板120和配电盒150以单层的形式大致分布于第一平面内,这样的设置,避免了配电盒150与水冷板120叠放而使箱体110在垂直于第一平面方向(如沿第二方向)的尺寸较大,也就是说,通过至少两个水冷板120和配电盒150单层分布在箱体110同一侧的内壁上,进一步减小了电池热管理装置100在垂直于第一平面方向的尺寸,使得电池热管理装置100大致为扁平结构,能够满足安装空间有限的需求,扩大了产品的使用范围。
具体地,配电盒150为高压配电盒150(Battery Disconnect Unit,BDU),高压配电盒150能够使电池模组130提供给车辆的动力满足车辆不同功能的需求,扩大了产品的使用范围。可以理解的是,配电盒150也可以为满足要求的其他配电结构,本实用新型不做具体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可能实现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水冷板 12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壁面125和第二壁面,第一壁面125朝向电池模组130,侧壁面连接第一壁面125和第二壁面并合围成水冷板120。其中,冷却通道123位于第一壁面125和第二壁面之间,冷却通道123的出口和入口位于侧壁面上,即冷却通道123位于水冷板120的内部,通过第一壁面125为平面结构,使得水冷板120朝向电池模组130的一侧的表面没有任何的凸出部分,这样的设置有利于提高加热膜141与水冷板120的贴合面积,进而提高电池模组130换热效率,并有利于降低能量损失,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进一步地,由于电池模组130的外壁面大部分为平面结构,通过第一壁面125设置为平面结构,加热膜141粘贴于第一壁面125,导热硅胶垫粘结于加热膜141并与电池模组130抵接,这样的设置,有利于提高电池模组130与水冷板120连接的可靠性,在电池热管理装置100移动或振动试验的过程中,减小了电池模组130与水冷板120分离而存在安全隐患的可能性,进而提高了电池热管理装置100的可靠性以及试验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冷却通道123呈蛇形布置,蛇形布置的冷却通道123能够进一步增大第一壁面125的散热面积,有利于确保水冷板120换热的均匀性。可以理解的是,冷却通道123也可以以满足要求的其他形状布置,如迂回形状、波浪形状等,本实用新型不做具体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可能实现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电池热管理装置100还包括进液管160和出液管170,其中,冷却通道123 包括位于端部入口和出口,通过进液管160的一端与入口连通,进液管160 另一端设置有位于箱体110外部的进液口161,出液管170的一端与出口连通,出液管170的另一端设置有位于箱体110外部的出液口171,即通过进液管160和出液管170将依次连通的冷却通道123与外部环境连通。因此,在需要对电池模组130散热降温时,冷却液通过进液口161经进液管160、入口、流入冷却通道123内,冷却液在冷却通道123内依次流通,将电池模组130的热量带走进行热交换实现对电池模组130的散热降温,然后,完成热交换的冷却液经出口、出液管170、出液口171排出至箱体 110的外部,实现冷却液的循环。通过进液口161和出液口171位于箱体 110的同一侧,有利于箱体110的加工和布置,进而有利于提高电池热管理装置100的加工效率和装配效率,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
具体地,冷却液为乙二醇和水的混合液,其中,乙二醇和水的质量百分数分别为50%和50%,这样,有利于确保电池模组130具有良好的散热效率和散热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可能实现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电池热管理装置100还包括密封件180,箱体110包括底座111和盖体,水冷板 120与底座111连接,如至少两个水冷板120沿底座111的位于底部的内部依次分布,密封件180设置于底座111和盖体之间,用于密封底座111 和盖体之间的缝隙。密封件180的设置,有利于提高底座111和盖体连接的封闭性,避免灰尘和液体经底座111和盖体之间的缝隙流入箱体110的内部而引起电池模组130故障,进而降低电池模组130的故障率,提高了电池热管理装置100工作的可靠性。
具体地,密封件180为密封圈、密封条、密封垫、密封棉、或满足要求的其他密封件180,本实用新型不做具体限定。可以理解的是,密封条可以安装在底座111上,可以安装在盖体上,本实用新型不做具体限定。如图2所述,密封条安装在底座111上。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可能实现的实施例中,电池热管理装置100 还包括保温结构,保温结构设置于箱体110和水冷板120之间,避免外部环境的温度较低或较高而使电池模组130的温度过低或过高而无法正常工作。也就是说,保温结构的设置,能够降低外部环境的温度对电池模组130 的影响,使电池模组130的温度在水冷板120和加热组件140的作用下维持在合理范围内,进而扩大电池热管理装置100的使用范围。如设置有保温结构的电池热管理装置100,能够在温度较低的北方使电池模组130正常工作为车辆提供动力,扩大了产品的使用范围。
进一步地,保温结构可以包括保温棉、保温涂层、保温夹层或满足要求的其他保温结构,本实用新型不做具体限定。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车辆主体;以及第一方面任一项的电池热管理装置100,电池热管理装置100设置于车辆主体上。由于车辆包括第一方面任一项的电池热管理装置100,因此具有上述第一方面电池热管理装置100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进一步地,车辆还包括驱动部,电池模组130与驱动部电连接,为驱动部提供动力,其中,驱动部包括电机或满足要求的其他电力机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例中,车辆为电动车辆,电动车辆包括车辆主体和电池热管理装置100,电池热管理装置100设置在车辆主体上,并为车辆提供动力。
如图1和图2所示,电池热管理装置100包括箱体110、水冷板120、加热膜141、导热硅胶垫、配电盒150、电池模组130、进液管160和出液管170,其中,箱体110包括底座111和盖体,底座111和盖体合围成安装腔,水冷板120、加热膜141、导热硅胶垫、配电盒150和电池模组130 均放置在安装腔内。水冷板12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水冷板120的热交换面积不同,即两个水冷板120包括热交换面积较大的第一水冷板121和热交换面积较小的第二水冷板122,第一水冷板121的冷却通道123和第二水冷板122的冷却通道123相连通,第一水冷板121和第二水冷板122依次分布在底座111的底壁上,即底座的底壁为支撑板。第一水冷板121和第二水冷板122上分布设置有安装孔,多个电池模组130以单层的形式分布在第一水冷板121和第二水冷板122上,并通过螺栓和安装孔连接,将电池模组130和第一水冷板121、电池模组130和第二水冷板122连接。具体地,电池模组130的数量为五个,其中,三个电池模组130组成第一组群安装在第一水冷板121上,两个电池模组130组成第二组群安装在第二水冷板122上。加热膜141粘贴在第一水冷板121和第二水冷板122朝向电池模组130的一侧,导热硅胶垫粘贴在加热膜141上,并与电池模组 130接触。
当电池模组130的温度较低影响供电的情况下,加热膜141工作,将热量经导热硅胶垫传递至电池模组130,对电池模组130加热,使得电池模组130的温度维持在正常范围内,以确保供电的可靠性。
进液管160的一端与第一水冷板121、第二水冷板122连通后的冷却通道123的入口连通,出液管170的一端与第一水冷板121、第二水冷板 122连通后的冷却通道123的出口连通,当电池模组130的温度较高影响电池模组130的可靠性的情况下,加热膜141停止工作工作,冷却液经进液管160的入口、进液管160、冷却通道123的入口流入冷却通道123,冷却液依次流经相连通的冷却通道123将电池模组130的热量依次带走,然后热交换后的冷却液经冷却通道123的出口、出液管170、出液口171流程至外部环境,形成冷却液的循环,并实现对电池模组130的散热冷却,以延长电池模组130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热管理装置100,大大提高了电池模组130散热、加热的均匀性,并提高换热效率,有利于延长电池模组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冷却结构和加热结构集成化,有利于节省空间,降低成本,适于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述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实用新型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池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
至少两个水冷板,依次设置于所述箱体同一侧的内壁上,相邻的所述水冷板相连通;
至少两个电池模组,依次设置于所述水冷板远离所述箱体的一侧上,且任一所述电池模组至少对应一个所述水冷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包括与所述水冷板相对设置的支撑板,所述至少两个电池模组包括沿所述支撑板的长度方向分布的至少两个组群,任一所述组群中的所述电池模组沿所述支撑板的宽度方向分布,且相邻的所述组群中的所述电池模组的数量不同;
所述水冷板的数量与所述组群的数量相同,任一所述水冷板分布于任一所述组群和所述支撑板之间,且所述水冷板的宽度与相对应的所述组群中的所述电池模组的数量成正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板包括沿长度方向依次分布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区域的宽度;
所述至少两个组群包括第一组群和第二组群,所述第一组群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内,所述第二组群位于所述第二区域内,所述第一组群中的所述电池模组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二组群中的所述电池模组的数量;
所述至少两个水冷板包括第一水冷板和第二水冷板,所述第一水冷板与所述第一组群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水冷板与所述第二组群相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板包括:
相对设置的第一壁面和第二壁面,所述第一壁面朝向所述电池模组,并为平面结构;
侧壁面,连接所述第一壁面和所述第二壁面;
冷却通道,位于所述第一壁面和所述第二壁面之间,且所述冷却通道的出口和入口位于所述侧壁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一端与所述入口连通,另一端设置有位于所述箱体外部的进液口;
出液管,所述出液管的一端与所述出口连通,另一端设置有位于所述箱体外部的出液口;
其中,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位于所述箱体的同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冷板上设置有安装部,所述电池模组与所述安装部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加热组件,设置于所述水冷板上,位于所述水冷板朝向所述电池模组的一侧,用于对所述电池模组加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包括:
加热膜,覆设于所述水冷板上;
导热部,设置于所述加热膜朝向所述电池模组的一侧,并与所述电池模组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配电盒,与所述箱体相连接,位于所述水冷板的一侧,并与所述水冷板相对的所述箱体的内壁相对设置,所述配电盒与任一所述电池模组连接,用于为所述电池模组供电。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辆主体;以及
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热管理装置,所述电池热管理装置设置于所述车辆主体上。
CN202121128138.1U 2021-05-25 2021-05-25 电池热管理装置和车辆 Active CN2148487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28138.1U CN214848779U (zh) 2021-05-25 2021-05-25 电池热管理装置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28138.1U CN214848779U (zh) 2021-05-25 2021-05-25 电池热管理装置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48779U true CN214848779U (zh) 2021-11-23

Family

ID=787765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128138.1U Active CN214848779U (zh) 2021-05-25 2021-05-25 电池热管理装置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487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43913B (zh) 带液体冷却板的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冷却与加热装置
CN113140824B (zh) 一种电池模组、电池系统和车辆
CN203826514U (zh) 带液体冷却板的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冷却与加热装置
CN105789516A (zh) 动力电池热控箱体
CN216980674U (zh) 一种电池包
CN113206323A (zh) 电池热管理装置和车辆
CN214848779U (zh) 电池热管理装置和车辆
CN219066956U (zh) 电池包以及用电装置
CN210015934U (zh) 锂离子电池包结构
CN113224415A (zh) 液冷板及电池包
CN116454461A (zh) 电池包
CN219042271U (zh) 一种电池热管理装置箱体
CN110707259A (zh) 一种高防护等级的空冷式锂电池包热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6154355A (zh) 一种可变导热系数的主/被动结合的散热结构
CN212434709U (zh) 散热板、散热组件及电池模组
CN112290115A (zh) 一种z形水冷板及动力电池包
CN219163519U (zh) 电池包
CN219843049U (zh) 电池包及用电装置
CN219842985U (zh) 功率总成和车辆
CN216902903U (zh) 一种逆变器的冷却系统
CN212848641U (zh) 一种电池模组
CN218769738U (zh) 强化风冷的电池包
CN220382189U (zh) 保温电池包
CN215921875U (zh) 适用于混合动力汽车的多区散热器系统及混合动力汽车
CN218919046U (zh) 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10

Address after: 710061 Room 203, 2nd Floor, Office Building, Sany Xi'an Industrial Park, Xianhu Road, Fengxi New City, Xixian New District, Xi'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any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No.25 Kaifa Road, Shenya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Liaoni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any Heavy Equipment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