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41030U - 一种聚能锅架及燃气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聚能锅架及燃气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41030U
CN214841030U CN202120766915.9U CN202120766915U CN214841030U CN 214841030 U CN214841030 U CN 214841030U CN 202120766915 U CN202120766915 U CN 202120766915U CN 214841030 U CN214841030 U CN 2148410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layer
disc
gathering
flue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6691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富佳
叶步青
颜运宇
任有忠
吴伟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76691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410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410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410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聚能锅架及燃气灶,涉及厨房用具的技术领域,该聚能锅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层盘和第二层盘,第一层盘和第二层盘之间形成围绕燃烧孔的环状空腔;第一层盘的盘面上立设有至少两个环绕燃烧孔的挡圈,挡圈之间间隔设置,形成烟气回流区。通过本实用新型,缓解了现有的燃气灶的热交换损失高,热交换效率低,烟气的能量利用率低,燃气灶的燃烧热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聚能锅架及燃气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聚能锅架及燃气灶。
背景技术
燃气灶作为家庭日常生活中烹饪所必需的厨房器具,其产品在不断发展,而热效率是燃气灶的一个重要性能指标。为了追求更高的燃烧热效率,出现了带聚能锅架的燃气灶。在烹饪中使用聚能锅架能起到聚拢热能的作用,提升燃烧热效率。
现有的聚能锅架多是环绕炉头的环形聚能锅架,烟气被聚集在聚能锅架内,增强了烟气与锅底的热量交换,这种聚能锅架大多数是单层结构,聚能效果不好;而多层的聚能锅架包括内层聚能环形板和外层聚能环形板,两者之间形成空腔,使得聚能锅架的聚能效果更好,从而提高燃烧器的热量利用率,但烟气无法进行充分的热量交换,导致对燃气灶的热效率提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能锅架及燃气灶,以缓解现有技术中,燃气灶的热交换损失高,热交换效率低,烟气的能量利用率低,燃气灶的燃烧热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种聚能锅架,包括聚能盘本体,聚能盘本体开设有用于套设燃烧器的燃烧孔;聚能盘本体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层盘和第二层盘,第一层盘和第二层盘之间形成围绕燃烧孔的环状空腔;第一层盘的盘面上立设有至少两个环绕燃烧孔的挡圈,挡圈之间间隔设置,形成烟气回流区。
进一步的,挡圈为多个且为环形,多个挡圈同轴设置,每两个相邻的挡圈之间均形成烟气回流区。
进一步的,烟气回流区的宽度自聚能盘本体的中心向聚能盘本体的边沿逐渐增加。
进一步的,多个挡圈自聚能盘本体的中心向聚能盘本体的边沿高度不断递增。
进一步的,第一层盘的外延具有外边沿,多个挡圈中最外层的挡圈的高度低于外边沿。
进一步的,挡圈中最内层的挡圈内具有环绕燃烧孔的内环腔,内环腔与环状空腔连通。
进一步的,每个挡圈均与第一层盘一体成型,挡圈为自第一层盘的盘面向远离第二层盘方向隆起的环状空腔凸起。
进一步的,聚能锅架还包括多个用于架设锅体的脚架,脚架设在第一层盘。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燃气灶,包括燃烧器和上述聚能锅架,聚能锅架套设在燃烧器的外侧。
进一步的,最内侧的挡圈靠近燃烧器的面与燃烧器的壁面间隔设置形成与外界环境相通的二次空气补入通道。
进一步的,自聚能盘本体的中心向聚能盘本体的边沿的同一方向上,各个挡圈的上边沿相切于同一切线且该切线与燃烧器的火孔的中心线平行。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聚能锅架及燃气灶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聚能锅架及燃气灶,其中,聚能锅架包括聚能盘本体,聚能盘本体开设有用于套设燃烧器的燃烧孔;聚能盘本体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层盘和第二层盘,第一层盘和第二层盘之间形成围绕燃烧孔的环状空腔;第一层盘的盘面上立设有至少两个环绕燃烧孔的挡圈,挡圈之间间隔设置,形成烟气回流区。
通过本实用新型,第一层盘和第二层盘组成双层结构,第一层盘和第二层盘之间的环状空腔填充有空气,由于空气的热传导性能比金属的热传导性能差,环状空腔可以起到更好的隔热保温作用;烟气进入烟气回流区后会在两个挡圈之间回旋,烟气回流区的存在增强了高温烟气在回流区的热交换程度,提高了热交换效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缓解了现有的燃气灶的热交换损失高,热交换效率低,烟气的能量利用率低,燃气灶的燃烧热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燃气灶,由于包含上述的聚能锅架的全部技术特征,因此也具备上述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聚能锅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聚能锅架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聚能锅架的剖面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聚能锅架的烟气回流区示意图。
图标:100-聚能盘本体;200-第一层盘;300-第二层盘;400-挡圈;500-环状空腔;600-脚架;700-二次空气补入通道;800-火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燃气灶作为家庭日常生活中烹饪所必需的厨房器具在不断地发展,而热效率是燃气灶的一个重要性能指标。为了追求更高的燃烧热效率,出现了带聚能锅架的燃气灶。在烹饪中使用聚能锅架能起到聚拢热能的作用,有效地提升燃烧热效率。
现有的聚能锅架中,环绕炉头的环形聚能锅架大多数是单层结构,这种聚能锅架烟气被聚集在聚能锅架内,增强了烟气与锅底的热量交换,但聚能效果不好;而多层的聚能锅架包括内层聚能环形板和外层聚能环形板,两者之间形成空腔,使得聚能锅架的聚能效果更好,从而提高燃烧器的热量利用率,但烟气在聚能锅架内的流动速度较快,无法进行充分的热量交换,对燃气灶的热效率提升不高。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聚能锅架及燃气灶,以缓解一些技术中燃气灶的热交换损失高,热交换效率低,烟气的能量利用率低,燃气灶的燃烧热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聚能锅架,如图1所示,包括聚能盘本体100,聚能盘本体100开设有用于套设燃烧器的燃烧孔;聚能盘本体100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层盘200和第二层盘300,第一层盘200和第二层盘300之间形成围绕燃烧孔的环状空腔500;第一层盘200的盘面上立设有至少两个环绕燃烧孔的挡圈400,挡圈400之间间隔设置,形成烟气回流区。
通过本实用新型,如图2所示,聚能盘本体100上的第一层盘200和第二层盘300组成双层结构,第一层盘200和第二层盘300之间的环状空腔500填充有空气,由于空气的热传导性能比金属的热传导性能差,环状空腔500使得聚能锅架具有更好的隔热保温效果;最内层的挡圈400可以减弱二次空气向聚能锅架靠外一侧的扩散,保证了聚能盘中心区域温度场的稳定性,减少了热交换损失;烟气回流区的存在增强了高温烟气在烟气回流区的热交换程度,提高了热交换效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从多个角度提高了燃烧器的热效率,缓解了现有的燃气灶的热交换损失高,热交换效率低,烟气的能量利用率低,燃气灶的燃烧热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具体的,第一层盘为环状,浅盘,中间开设有燃烧孔;第二层盘也为环状,深盘,中间开设有燃烧孔。第一层盘的外部边沿和第二层盘的外部边沿连接,第一层盘的内部边沿和第二层盘的内部边沿连接。第一层盘200和第二层盘300可以是一体成型的,也可以是分体设置的。在分体设置的情况下,第一层盘200和第二层盘300通过螺纹连接等方式相互固定,第一层盘200设置在第二层盘300的上方。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是一体成型的还是分体设置的,第一层盘200和第二层盘300的内部空间是密封的,在这种情况下,环状空腔500才能起到隔热保温的作用。
聚能盘本体100中心的燃烧孔用于安置燃烧器,示例性的,在本实施例中,燃烧孔是圆孔。根据配套的燃烧器边缘形状的不同,燃烧孔也可以是其他形状。
本实施例中,烟气回流区由两个相邻的挡圈400和它们之间的空间构成,挡圈400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在燃气灶使用过程中,烟气从聚能锅架中心的燃烧孔处经由第一层盘200的上表面流向聚能锅架的外沿,挡圈400的设置形成了在两个挡圈之间的烟气回流区,烟气在烟气回流区内回旋流动,可以在烟气流经时延缓烟气的流速,从而延长烟气在聚能盘本体100上的流动时间,减少了热交换损失。
进一步的,烟气回流区可以改变烟气的流动方向。具体的,一部分烟气在流经烟气回流区的时候会被靠外一侧的挡圈400遮挡并回流,回流的烟气沿着内层的挡圈400靠近燃烧孔的外侧面流向锅底,提高了烟气的利用率和烟气与锅底面的热交换效率,进一步提高了燃气灶的热效率。
本实施例中,挡圈400为多个且为环形,多个挡圈400同轴设置,每两个相邻的挡圈400之间均形成烟气回流区。需要说明的是,挡圈400为环形且同轴设置指的是,各个挡圈400的截面为圆心相同的圆环。在这种情况下,同一个由相邻的两个挡圈400形成的烟气回流区在各个方向上是均匀设置的,回流的烟气在燃烧孔的各个方向上是大致相同的,保证了热交换的均匀性。
示例性的,本实施例中的挡圈400是垂直于第二层盘300下表面设置的,如图3所示,在平行于侧面的横向剖面图中,挡圈400的侧面是竖直的直线。需要说明的是,挡圈400的侧面也可以是弧形的或其它形状,只要能起到延缓烟气流动和构成烟气回流区的作用即可。
本实施例中,烟气回流区的宽度自聚能盘本体100的中心向聚能盘本体100的边沿逐渐增加。烟气回流区有多个,相比于单个烟气回流区,多段烟气回流区的存在可以进一步增强高温烟气在回流区域内的热交换程度,提高了热交换效率。由于第一层盘200上表面靠近燃烧孔的区域温度较低,远离燃烧孔的区域温度较高,远离燃烧孔的区域比靠近燃烧孔的区域需要更大的回流空间,将多段烟气回流区的宽度设置成从中心到边沿逐渐增加。
示例性的,如图4所示,以三层挡圈为例,最内层挡圈与中间层挡圈形成第一烟气回流区,中间层挡圈与最外层挡圈形成第二烟气回流区。高温烟气在流过第一层盘200的上表面时,一部分高温烟气在流经中间层挡圈时受到中间层挡圈的阻挡而形成回流,而另一部分高温烟气在流经最外层挡圈时受到最外层挡圈的阻挡而形成回流。第一烟气回流区的宽度小于第二烟气回流区的宽度,第二烟气回流区处的烟气温度高于第一烟气回流区处的烟气温度,宽度不断增加的烟气回流区使温度较高的烟气回应宽度较大的烟气回流区,提高了烟气的能量利用率。
本实施例中,多个挡圈400自聚能盘本体100的中心向聚能盘本体100的边沿高度不断递增。具体的,自聚能盘本体100的中心向聚能盘本体100的边沿的同一方向上,各个挡圈400的上边沿相切于同一切线。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一层盘200上表面流动的烟气在流经各个挡圈400的上边沿时受到的切向力较小,减少了阻力,减少了烟气在流动过程中由于克服阻力而产生的能量损失,提高了烟气的能量利用率。
本实施例中,第一层盘200的外延具有外边沿,多个挡圈400中最外层的挡圈400的高度低于外边沿。具体的,第一层盘200的外边沿指的是第一层盘200在远离燃烧孔处的最高点组成的环形边沿。在这种情况下,到达该外边沿的烟气可以顺利排出聚能锅架而不会被阻挡,保证了聚能盘本体100上方的气体压力场均匀分布,有利于空气与燃气的充分回合,提高了燃烧效率,减少了一氧化碳的排放。
本实施例中,挡圈400中最内层的挡圈400内具有环绕燃烧孔的内环腔,内环腔与环状空腔500连通。最内层的挡圈400是中空的环状结构,这可以进一步增加环状空腔500的体积,提高聚能锅架的隔热保温效果。当燃气灶被使用时,聚能锅架的热量主要集中在第一层盘200,更大体积的环状空腔500可以减少聚能锅架向周围环境的热传导损失。
可选的,每个挡圈400均与第一层盘200一体成型,挡圈400为自第一层盘200的盘面向远离第二层盘300方向隆起的环形空腔凸起。每个挡圈400均为中空的环状结构,可以进一步增加环状空腔500的体积。
本实施例中,聚能锅架还包括多个用于架设锅体的脚架600,脚架600设在第一层盘200。示例性的,脚架600有四个,两两之间间隔90°设置,四个脚架600是相同的,四个脚架600的上表面在同一平面上,下表面在同一平面上。在聚能锅架的使用过程中,脚架600的上表面可以支撑锅体的安放,提供稳定的支撑力;下表面可以支撑在燃气灶的面板上,辅助聚能锅架的安放。均匀设置的脚架600提高了聚能锅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燃气灶,包括燃烧器和上述聚能锅架,聚能锅架套设在燃烧器的外侧。当燃气灶被使用时,锅体被设置在聚能锅架的脚架600上,位于燃烧器的上方。
本实施例中,最内层的挡圈400靠近燃烧器的面与燃烧器的壁面间隔设置形成与外界环境相通的二次空气补入通道700。当燃气灶被使用时,二次空气可以经由上述二次空气补入通道700进入聚能锅架中心的燃烧孔处,补充辅助燃烧。另一方面,当温度较低的二次空气进入聚能盘中心时,最内层的挡圈400能够减少二次空气向烟气回流区处扩散,且第一层盘200和第二层盘300构成的环状空腔500具有隔热保温的效果,可以减少冷空气与中心区域内烟气的热量交换,从而保证了聚能锅架中心区域温度场的稳定性,减少了热交换损失。
可选的,如图3所示,自聚能盘本体100的中心向聚能盘本体100的边沿的同一方向上,各个挡圈400的上边沿相切于同一切线且该切线与燃烧器的火孔800的中心线平行。具体的,各个挡圈400上边沿的切线与火孔800的中心线平行指的是,在平行于侧面的横向剖面图中该切线与火孔800的中心线是平行的。示例性的,火孔800的中心线位于各个挡圈400上边沿的切线的上方。
在这种情况下,从火孔800流出的烟气大体上是沿着各个挡圈400上边沿的切线向聚能盘本体100的外边沿方向流动的,烟气在流动中受到的切向阻力是均匀的烟气的能量利用率较高。如果切线与火孔800的中心线是不平行的,例如,火孔800的中心线与第二层盘300下表面的角度大于切线与第二层盘300下表面的角度,从火线流出的烟气可能会直接向聚能锅架外溢出,造成能量的浪费;若火孔800的中心线与第二层盘300下表面的角度小于切线与第二层盘300下表面的角度,则会导致大部分烟气被靠近燃烧孔的挡圈400阻挡而不能流经远离燃烧孔的挡圈400,降低了烟气的能量利用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聚能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聚能盘本体(100),所述聚能盘本体(100)开设有用于套设燃烧器的燃烧孔;
所述聚能盘本体(100)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层盘(200)和第二层盘(300),所述第一层盘(200)和所述第二层盘(300)之间形成围绕所述燃烧孔的环状空腔(500);
所述第一层盘(200)的盘面上立设有至少两个环绕所述燃烧孔的挡圈(400),所述挡圈(400)之间间隔设置,形成烟气回流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能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圈(400)为多个且为环形,多个所述挡圈(400)同轴设置,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挡圈(400)之间均形成所述烟气回流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能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回流区的宽度自所述聚能盘本体(100)的中心向所述聚能盘本体(100)的边沿逐渐增加。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能锅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挡圈(400)自所述聚能盘本体(100)的中心向所述聚能盘本体(100)的边沿高度不断递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能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盘(200)的外延具有外边沿,多个所述挡圈(400)中最外层的挡圈(400)的高度低于所述外边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能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圈(400)中最内层的挡圈(400)内具有环绕所述燃烧孔的内环腔,所述内环腔与所述环状空腔(500)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能锅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挡圈(400)均与所述第一层盘(200)一体成型,所述挡圈(400)为自所述第一层盘(200)的盘面向远离所述第二层盘(300)方向隆起的环状空腔(500)凸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能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能锅架还包括多个用于架设锅体的脚架(600),所述脚架(600)设在所述第一层盘(200)。
9.一种燃气灶,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器和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聚能锅架,所述聚能锅架套设在所述燃烧器的外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最内侧的所述挡圈(400)靠近所述燃烧器的面与所述燃烧器的壁面间隔设置形成与外界环境相通的二次空气补入通道(700)。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自所述聚能盘本体(100)的中心向所述聚能盘本体(100)的边沿的同一方向上,各个所述挡圈(400)的上边沿相切于同一切线且所述切线与所述燃烧器的火孔(800)的中心线平行。
CN202120766915.9U 2021-04-15 2021-04-15 一种聚能锅架及燃气灶 Active CN2148410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66915.9U CN214841030U (zh) 2021-04-15 2021-04-15 一种聚能锅架及燃气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66915.9U CN214841030U (zh) 2021-04-15 2021-04-15 一种聚能锅架及燃气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41030U true CN214841030U (zh) 2021-11-23

Family

ID=787639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66915.9U Active CN214841030U (zh) 2021-04-15 2021-04-15 一种聚能锅架及燃气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410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23410A (zh) 一种聚能锅架及燃气灶
CN214841030U (zh) 一种聚能锅架及燃气灶
CN209744440U (zh) 一种燃气灶用聚热支架及燃气灶
CN214406171U (zh) 锅支架、燃烧器和燃气灶
CN210441271U (zh) 锅架及燃气灶
CN114135907A (zh) 燃气灶具用锅支架及燃气灶
CN217178622U (zh) 聚能盘锅架及燃气灶具
CN214501351U (zh) 一种聚能圈及燃气灶
CN216744466U (zh) 聚能锅架及燃气灶
CN218954960U (zh) 聚能盘锅架及灶具
CN219995393U (zh) 聚能锅架
CN213901173U (zh) 锅架组件及燃气炉灶
CN220135539U (zh) 聚能圈及包含其的燃气灶具
CN221279517U (zh) 聚能盘锅架及灶具
CN215909125U (zh) 一种燃气灶聚能盘及燃气灶
CN216744464U (zh) 锅架及燃气灶
CN221222780U (zh) 聚能锅架及燃气灶
CN216744460U (zh) 聚能锅架及灶具
CN217843998U (zh) 一种带锅架的聚能盘及燃气灶
CN216744461U (zh) 燃气灶具用锅支架及燃气灶
CN220205834U (zh) 一种锅支架及燃气灶具
CN221222782U (zh) 聚能盘锅架及燃气灶具
CN219014385U (zh) 聚能盘锅架及燃气灶具
CN112923409A (zh) 一种聚能圈及燃气灶
CN218379526U (zh) 一种双层聚能锅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