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33775U - 旋转式板梁连接节点 - Google Patents

旋转式板梁连接节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33775U
CN214833775U CN202023343376.2U CN202023343376U CN214833775U CN 214833775 U CN214833775 U CN 214833775U CN 202023343376 U CN202023343376 U CN 202023343376U CN 214833775 U CN214833775 U CN 2148337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wallboard
sliding
limiting adapter
bo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34337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荣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fang Lvcheng Mild Build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334337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337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337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337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ad-Bearing And Curtain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转式板梁连接节点,包括安装在墙板和梁之间的下连接组件和上连接组件;下连接组件包括承重牛腿和下限位转接件,承重牛腿与墙板的底部固定连接,下限位转接件与梁顶固定连接,承重牛腿的自由端伸入下限位转接件内并安装有承重螺栓;下限位转接件上安装有穿过承重牛腿的下拉结滑移组件;上连接组件包括上拉结滑移件和上限位转接件,上拉结滑移件与墙板的顶部连接,上限位转接件与梁底固定连接,上拉结滑移件的自由端伸入上限位转接件内并通过滑移调节装置连接;本连接节点的连接性能优良,连接误差小;将墙板底端的承重连接件与限位连接件合二为一,每张墙板可以减少了两组连接点,省工省料,少占梁顶空间,安装高效快捷。

Description

旋转式板梁连接节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房屋建筑领域内的板梁连接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旋转式板梁连接节点。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外围护系统的预制外墙技术开发,是未来发展的主流方向,预制外墙关键技术的最难点在于外围护系统性能和连接节点问题。目前装配式建筑预制大型外挂墙板开始大量运用,各种复合外墙板不同程度地集成了围护、防火、保温、隔热、隔音、防腐、防渗等外围护墙体性能,但是,外墙板围护系统的安装、连接、就位、固定和适应主体结构的受力变形等问题,一直没有得到简明有效的解决方案,也没有找到简便易行的连接方式和装配措施。外墙板连接存在复杂困难、成本较高、质量隐患等问题。
主要技术矛盾在于:
1、连接性能综合要求:外挂墙板与建筑结构的连接,必须同时满足耐久抗震、协调变形、精准稳固、化解内力,满足结构安全要求;还必须防火、防腐,满足物理性能要求;还不能形成太多的连接冷桥,满足节能性能要求。
2、安装工况误差控制:外墙板安装工况存在多级误差,包括结构误差、构件误差、预埋件误差、连接件误差;这些误差都是厘米级,但是墙板安装误差必须控制在毫米级,误差调节是外墙板安装的核心问题之一。
3、单元式墙板重量控制:外挂墙板宜采用单元式整间大板,但应设计控制合理的单元墙板重量,从而使连接件小巧简单,而超过4吨以上的单元式外挂墙板则尽量不用或采取减重减薄措施。
4、安装作业简便准确:外挂墙板的安装组合施工,涉及到结构、强度、变形、连接、误差,以及节能、防火、防腐、防渗等复杂综合因素,如何把这些因素综合处理,通过一种新型的连接方式和连接件,实现坚固、耐久、安全、高效的墙板连接,是保证优良的外墙板性能的关键点。
到目前为止,现有技术中的外挂墙板连接方式都无法满足上述性能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装方便且能够协调变形的旋转式板梁连接节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旋转式板梁连接节点,包括安装在墙板底部和梁顶之间的下连接组件,还包括安装在墙板顶部和梁底之间的上连接组件;
所述下连接组件包括承重牛腿和下限位转接件,所述承重牛腿与所述墙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下限位转接件与所述梁顶固定连接,所述承重牛腿的自由端伸入所述下限位转接件内并安装有承重螺栓,所述承重螺栓的底端与所述下限位转接件支撑连接或穿过所述下限位转接件与所述梁顶支撑连接;所述承重牛腿的两侧与所述下限位转接件之间设置有横向调整间隙;所述下限位转接件上安装有穿过所述承重牛腿的下拉结滑移组件;
所述上连接组件包括上拉结滑移件和上限位转接件,所述上拉结滑移件与所述墙板的顶部连接,所述上限位转接件与所述梁底固定连接,所述上拉结滑移件的自由端伸入所述上限位转接件内并通过滑移调节装置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承重牛腿的一端预埋在所述墙板内并与所述墙板内的钢筋骨架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墙板的底部预设钢板埋件,所述钢板埋件通过钢筋与所述墙板的钢筋骨架固定连接,所述钢板埋件与所述墙板的板面齐平,所述承重牛腿与所述钢板埋件焊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承重牛腿上固定安装有承重内丝套筒,所述承重螺栓与所述承重内丝套筒螺纹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下拉结滑移组件包括穿过所述承重牛腿的下拉结滑移螺栓;
所述下限位转接件上对称设置有位于所述承重牛腿两侧且竖向延伸的下连接调节长孔,所述下拉结滑移螺栓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所述下连接调节长孔并安装有锁紧螺母,所述下拉结滑移螺栓上安装有分别位于所述下连接调节长孔两侧的滑移板,所述滑移板与所述下连接调节长孔的两侧端口贴紧配合。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拉结滑移件包括上拉结滑移螺栓,所述上拉结滑移螺栓的一端预埋在所述墙板内并与所述墙板的钢筋骨架固定连接,所述上拉结滑移螺栓的另一端与所述上限位转接件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拉结滑移件包括预埋在所述墙板顶部的上连接内丝套筒,所述上连接内丝套筒与所述墙板的钢筋骨架固定连接,所述上连接内丝套筒内螺纹安装有上拉结滑移螺栓,所述上拉结滑移螺栓的自由端与所述上限位转接件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滑移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上限位转接件上的上连接调节长孔,所述上拉结滑移件穿过所述上连接调节长孔,所述上拉结滑移件上安装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上连接调节长孔两侧的锁紧螺母;
所述锁紧螺母与所述上限位转接件之间安装有滑移板。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连接调节长孔在所述上限位转接件上竖向延伸。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下限位转接件与所述梁顶固定连接的端面上设置有避让孔,所述承重螺栓的底端穿过所述避让孔并支撑在所述梁顶面上。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旋转式板梁连接节点,包括安装在墙板底部和梁顶之间的下连接组件,还包括安装在墙板顶部和梁底之间的上连接组件;所述下连接组件包括承重牛腿和下限位转接件,所述承重牛腿与所述墙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下限位转接件与所述梁顶固定连接,所述承重牛腿的自由端伸入所述下限位转接件内并安装有承重螺栓,所述承重螺栓的底端与所述下限位转接件支撑连接或穿过所述下限位转接件与所述梁顶支撑连接;所述承重牛腿的两侧与所述下限位转接件之间设置有横向调整间隙;所述下限位转接件上安装有穿过所述承重牛腿的下拉结滑移组件;所述上连接组件包括上拉结滑移件和上限位转接件,所述上拉结滑移件与所述墙板的顶部连接,所述上限位转接件与所述梁底固定连接,所述上拉结滑移件的自由端伸入所述上限位转接件内并通过滑移调节装置连接;安装时,调整承重牛腿、下限位转接件和承重螺栓至相互配合的状态,再与梁顶连接;调整上拉结滑移件和上限位转接件至相互配合的状态,再与梁底固定连接,连接性能优良,连接误差小;将墙板底端的承重连接件与限位连接件合二为一,每张墙板可以减少了两组连接点,省工省料,少占梁顶空间,安装高效快捷,稳定安全。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种下连接组件的装配爆炸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连接组件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上限位转接件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一种上限位转接件的侧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种下连接组件的装配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三种下连接组件的装配图;
图中:11-墙板;12-梁;21-承重牛腿;22-承重螺栓;23-承重内丝套筒;31-下拉结滑移螺栓;32-滑移板;33-下转接底板;34-下转接肋板;35-下连接调节长孔;36-避让孔;41-上拉结滑移螺栓;42-上连接内丝套筒;51-上转接底板;52-上转接立板;53-上连接调节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旋转式板梁连接节点,包括安装在墙板11底部和梁12顶之间的下连接组件,还包括安装在墙板11顶部和梁12底之间的上连接组件;
如图2所示,所述下连接组件包括承重牛腿21和下限位转接件,所述承重牛腿21与所述墙板11的底部固定连接,具体的,所述承重牛腿21与所述墙板11的骨架固定连接,所述下限位转接件与所述梁12顶固定连接,所述承重牛腿21的自由端伸入所述下限位转接件内并安装有承重螺栓22,所述承重螺栓22的底端与所述下限位转接件支撑连接或与所述梁12顶面支撑连接;如图3所示,所述承重牛腿21的两侧与所述下限位转接件之间设置有横向调整间隙;所述下限位转接件上安装有穿过所述承重牛腿21的下拉结滑移组件;
所述上连接组件包括上拉结滑移件和上限位转接件,所述上拉结滑移件与所述墙板11的顶部连接,所述上限位转接件与所述梁12底固定连接,所述上拉结滑移件的自由端伸入所述上限位转接件内并通过滑移调节装置连接。
承重牛腿21与墙板11的安装方式有多种,下面举例说明:
1、所述承重牛腿21的一端预埋在所述墙板11内并与所述墙板11内的钢筋骨架固定连接。
2、如图5所示,所述墙板11的底部预设钢板埋件,所述钢板埋件通过钢筋与所述墙板11的钢筋骨架固定连接,所述钢板埋件与所述墙板11的板面齐平,所述承重牛腿21与所述钢板埋件焊接。
所述承重牛腿21上固定安装有承重内丝套筒23,所述承重螺栓22与所述承重内丝套筒23螺纹连接;当然也可以直接在承重牛腿21的内部肋板上设置螺孔,承重螺栓22通过与螺孔相互配合从而与承重牛腿21螺纹连接。如图3、图7和图9所示,所述下拉结滑移组件包括穿过所述承重牛腿21的下拉结滑移螺栓31;所述下限位转接件上对称设置有位于所述承重牛腿21两侧且竖向延伸的下连接调节长孔35,所述下拉结滑移螺栓31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所述下连接调节长孔35并安装有锁紧螺母,所述下拉结滑移螺栓31上安装有分别位于所述下连接调节长孔35两侧的滑移板32,所述滑移板32与所述下连接调节长孔35的两侧端口贴紧配合。
如图2所示,所述下限位转接件包括与梁12顶固定连接的下转接底板33,所述下转接底板33的两侧垂直安装有下转接肋板34,所述下连接调节长孔35设置在所述下转接肋板34上,所述承重牛腿21伸入两个所述下转接肋板34之间,所述承重螺栓22的底端支撑在所述下转接底板33上。下拉结滑移螺栓31采用M20螺栓,下拉结滑移螺栓31依次穿过下限位转接件的第一个下连接调节长孔35、承重牛腿21上的φ25圆孔和下限位转接件的第二个下连接调节长孔35,形成变形滑移模式,所述承重螺栓22位于两个所述下转接肋板34之间,形成一体可滑移三维限位连接组件,两组件合二为一,省工省料省空间。
所述上拉结滑移件的具体实施方式有多种,下面举例两种进行说明:
1、如图5和图8所示,所述上拉结滑移件包括上拉结滑移螺栓41,所述上拉结滑移螺栓41的一端预埋在所述墙板11内并与所述墙板11的钢筋骨架固定连接,所述上拉结滑移螺栓41的另一端与所述上限位转接件连接。
2、如图1所示,所述上拉结滑移件包括预埋在所述墙板11顶部的上连接内丝套筒42,所述上连接内丝套筒42通过钢筋与所述墙板11的钢筋骨架固定连接,所述上连接内丝套筒42内螺纹安装有上拉结滑移螺栓41,所述上拉结滑移螺栓41的自由端与所述上限位转接件连接。
如图4所示,所述滑移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上限位转接件上的上连接调节长孔53,所述上拉结滑移件穿过所述上连接调节长孔53,所述上拉结滑移件上安装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上连接调节长孔53两侧的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与所述上限位转接件之间安装有滑移板32。所述上连接调节长孔53在所述上限位转接件上竖向延伸。所述上限位转接件包括与梁12底固定连接的上转接底板51,所述上转接底板51上垂直安装有上转接立板52,所述上连接调节长孔53设置在所述上转接立板52上。
如图6所示,所述上连接调节长孔53在所述上限位转接件上也可以设计成横向延伸。
如图8和图9所示,所述下限位转接件与所述梁12顶固定连接的端面上设置有避让孔36,所述承重螺栓22的底端穿过所述避让孔36并支撑在所述梁12顶面上,所述避让孔36的内径大于所述承重螺栓22的外径,所述避让孔36可以采用椭圆孔或者圆孔。安装时,将承重螺栓22和下限位转接件安装到承重牛腿21上,将墙板11吊装到位后,承重螺栓22和下限位转接件支撑在梁12顶面上,安装过程中,难免需要对墙板11进行竖向微调,由于墙板11重量比较大,当承重螺栓22压紧在下限位转接件上时,在调节下限位转接件、承重螺栓22和墙板11的竖向位置时需要吊装工具配合,在下限位转接件上设置避让孔36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墙板11放好后,承重螺栓22穿过避让孔36压紧在梁12顶面上,下限位转接件上没有承受墙板11的重量,可以通过承重螺栓22来调节墙板11的竖向位置,同时将下限位转接件的位置调整到合适的位置。
梁12的结构可以是混凝土结构,也可以是钢梁12,当采用钢梁12时,如图1所示,上限位转接件、下限位转接件及其他与梁12固定连接的部件直接与钢梁12焊接;当采用混凝土梁12时,如图5和图8所示,在梁12底和梁12顶分别设置钢板埋件,上限位转接件、下限位转接件及其他与梁12固定连接的部件直接与钢板埋件焊接。
所述下连接组件安装就位时为六维调节定位,安装时,承重牛腿21与承重螺栓22支撑在下限位转接件上或者穿过下限位转接件支撑在梁顶面上,可以通过承重螺栓22调节墙板的上下位置;下拉结滑移螺栓31预先穿过下限位转接件肋板上的下连接调节长孔35与承重牛腿21肋板上的圆孔,穿过下连接调节长孔35时在下限位连接件肋板内侧和外侧之间预先穿入四氟乙烯滑板,然后紧固螺栓完成定位。同样,墙板11上端预设上拉结滑移螺栓41,安装前先把上拉结滑移螺栓41旋入墙板11中预埋的内丝套筒中,然后将上拉结滑移螺栓41穿过上限位转接件上的上连接调节长孔53,在上限位转接件内侧和外侧的螺栓垫板之间预先穿入四氟乙烯滑板,然后紧固螺栓;锚固后,与上连接组件一同调节前后位置,校准后将上限位转接件的底板与梁12底或者梁12底预埋件焊接固定、下限位转接件与梁12顶或者梁12顶预埋件焊接固定。
墙板11预设承重牛腿21的构造,可用两种方案:方案一是牛腿统长锚固于墙板11内,如图1所示,与墙板11的骨架焊接锚固,外伸部分设有M30内丝套筒,安装时预装入M30承重螺栓22;方案二是墙板11预设钢板埋件与板面平齐,如图5所示,安装前将设有M30内丝套筒或螺旋孔的承重牛腿21焊接在墙板11埋件上。再把M30承重螺栓22预装入内丝套筒内。
墙板11上端的上拉结滑移件可用两种方案:方案一是将上拉结滑移螺栓41(M20螺栓)预埋墙板11中并外伸80mm~100mm,按照计算确定,安装时将上限位转接件穿入上述螺栓,再与梁12底连接;方案二是在墙板11中预埋M20内丝套筒,套筒内丝长度≥60mm;安装时先把M20螺栓旋入内丝套筒,外伸80mm~100mm,再与上限位转接件对接。当需要采用平动滑移式节点时,上限位转接件按设计规格改为水平长孔,即上连接调节长孔53改为横向延伸,如图5所示;下限位转接件的下连接调节长孔35则由竖向长圆孔改为竖向椭圆孔或大圆孔,选用圆孔规格尺寸按计算确定。
安装步骤:
一、将M30承重螺栓22预装在墙板11外伸的承重牛腿21上,墙板11的下限位转接件与墙板11承重牛腿21及承重螺栓22套装为一体,M30承重螺栓22直接支承在下限位转接件的底板上,或者M30承重螺栓22穿过避让孔36直接支承在梁顶面上,并作临时稳定措施;
二、对接墙板11外伸牛腿肋板上φ25孔与下限位转接件肋板上的竖向长圆孔,穿入M20连接螺栓,穿入时在承重牛腿21和下限位转接件肋板内侧面与螺栓垫板之间对接内面间隙中预先穿入两块四氟乙烯滑板;
三、将下限位连接件与承重连接件牛腿一同调节上下左右前后位置;
四、校准定位后将下限位连接件的底板与梁12顶埋件焊接;
五、将墙板11的上拉结滑移件与上限位转接件预装连接,把M20螺栓穿入上连接调节长孔53中,穿入时在上限位转接件各自侧面与螺栓垫板之间对接四氟乙烯滑板,然后穿入螺栓;
六、M20螺栓伸入上连接调节长孔53中,然后进行纵向和横向调节定位,调节长孔两侧用螺母定位;
七、将上拉结滑移件和上限位转接件用螺母紧固;
八、校准定位后将上限位连接件的底板与梁12底埋件焊接。
本旋转式板梁连接节点对现行大量应用的外挂墙板11安装节点,进行了下述迭代创新:第一是本连接系统可用同一套组合连接件构造方式,转换应用于两种节点支承运动模式的安装连接方式,即可用作旋转式滑移节点,如图1和图8所示,又可用作平动式滑移节点,如图5所示;两种不同运动模式的节点转换,只需做上限位转接件上的上连接调节长孔的微调,即可完成,非常方便设计选用,制作省工省料;第二是旋转式板梁连接节点一改一直以来整间外挂墙板11传统做法:上下设置六套连接组件的方式,将板下端承重连接件与限位连接件合二为一,六套连接组件减为四套,省工省料,少占梁12顶空间,安装高效快捷,稳定安全。可广泛应用于各种装配式建筑围护外墙,尤其是单元式整间墙板11和大规格幕墙工程。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旋转式板梁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墙板底部和梁顶之间的下连接组件,还包括安装在墙板顶部和梁底之间的上连接组件;
所述下连接组件包括承重牛腿和下限位转接件,所述承重牛腿与所述墙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下限位转接件与所述梁顶固定连接,所述承重牛腿的自由端伸入所述下限位转接件内并安装有承重螺栓,所述承重螺栓的底端与所述下限位转接件支撑连接或穿过所述下限位转接件与所述梁顶支撑连接;所述承重牛腿的两侧与所述下限位转接件之间设置有横向调整间隙;所述下限位转接件上安装有穿过所述承重牛腿的下拉结滑移组件;
所述上连接组件包括上拉结滑移件和上限位转接件,所述上拉结滑移件与所述墙板的顶部连接,所述上限位转接件与所述梁底固定连接,所述上拉结滑移件的自由端伸入所述上限位转接件内并通过滑移调节装置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板梁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牛腿的一端预埋在所述墙板内并与所述墙板内的钢筋骨架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板梁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的底部预设钢板埋件,所述钢板埋件通过钢筋与所述墙板的钢筋骨架固定连接,所述钢板埋件与所述墙板的板面齐平,所述承重牛腿与所述钢板埋件焊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板梁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牛腿上固定安装有承重内丝套筒,所述承重螺栓与所述承重内丝套筒螺纹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板梁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拉结滑移组件包括穿过所述承重牛腿的下拉结滑移螺栓;
所述下限位转接件上对称设置有位于所述承重牛腿两侧且竖向延伸的下连接调节长孔,所述下拉结滑移螺栓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所述下连接调节长孔并安装有锁紧螺母,所述下拉结滑移螺栓上安装有分别位于所述下连接调节长孔两侧的滑移板,所述滑移板与所述下连接调节长孔的两侧端口贴紧配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板梁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拉结滑移件包括上拉结滑移螺栓,所述上拉结滑移螺栓的一端预埋在所述墙板内并与所述墙板的钢筋骨架固定连接,所述上拉结滑移螺栓的另一端与所述上限位转接件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板梁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拉结滑移件包括预埋在所述墙板顶部的上连接内丝套筒,所述上连接内丝套筒与所述墙板的钢筋骨架固定连接,所述上连接内丝套筒内螺纹安装有上拉结滑移螺栓,所述上拉结滑移螺栓的自由端与所述上限位转接件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板梁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上限位转接件上的上连接调节长孔,所述上拉结滑移件穿过所述上连接调节长孔,所述上拉结滑移件上安装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上连接调节长孔两侧的锁紧螺母;
所述锁紧螺母与所述上限位转接件之间安装有滑移板。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旋转式板梁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调节长孔在所述上限位转接件上竖向延伸。
10.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旋转式板梁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限位转接件与所述梁顶固定连接的端面上设置有避让孔,所述承重螺栓的底端穿过所述避让孔并支撑在所述梁顶面上。
CN202023343376.2U 2020-12-31 2020-12-31 旋转式板梁连接节点 Active CN2148337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43376.2U CN214833775U (zh) 2020-12-31 2020-12-31 旋转式板梁连接节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43376.2U CN214833775U (zh) 2020-12-31 2020-12-31 旋转式板梁连接节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33775U true CN214833775U (zh) 2021-11-23

Family

ID=789558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343376.2U Active CN214833775U (zh) 2020-12-31 2020-12-31 旋转式板梁连接节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3377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26297A (zh) * 2021-11-30 2022-03-01 深圳市飞天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poe电源适配器及其挂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26297A (zh) * 2021-11-30 2022-03-01 深圳市飞天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poe电源适配器及其挂架
CN114126297B (zh) * 2021-11-30 2024-03-12 深圳市飞天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poe电源适配器及其挂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46245B2 (en) Connector for a modular building
AU2018204197B2 (en) Modular building units, and methods of constructing and transporting same
US20060236627A1 (en) Combination lift and anchor connector for fabricated wall and floor panels
CN214833775U (zh) 旋转式板梁连接节点
CN113482208A (zh) 预制混凝土楼板的干湿结合连接构造及施工方法
CN214833503U (zh) 平动式板梁连接节点
CA3102772C (en) A structural connector for fastening structural components in insulated concrete formwork
CN218911986U (zh) 一种梁柱节点箍筋控制器
CN220908717U (zh) 一种平台与墙板的连接节点
CN216109707U (zh) 一种建筑模板加固系统
CN213868441U (zh) 剪力墙异型柱装配式建构筑物及其外墙组件
CN217924128U (zh) 一种双层预制夹芯墙板与楼板、钢梁连接结构及建筑物
CN215888595U (zh) 一种带加强梁柱构件的预制混凝土条板结构
CN215053987U (zh) 连接组件以及预制构件的连接结构
CN116752798A (zh) 一种用于装配式墙板大跨度洞口的加固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5126125A (zh) 一种多高层建筑隔墙用柔性金属耗能连接装置及施工方法
CN115405011A (zh) 装配式快装预制发泡混凝土墙板、建构筑物及其建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810

Address after: 261041 No. 1068, Wei'an Road, Fangzi District, Weifa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eifang Lvcheng Mild Buildi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61000 creative building, No. 7811, Jiankang East Street, high tech Zone, Weifa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ui Rongpi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