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53987U - 连接组件以及预制构件的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连接组件以及预制构件的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053987U CN215053987U CN202120473700.8U CN202120473700U CN215053987U CN 215053987 U CN215053987 U CN 215053987U CN 202120473700 U CN202120473700 U CN 202120473700U CN 215053987 U CN215053987 U CN 21505398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efabricated
- plate
- embedded
- plate body
- pull r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组件包括后装件、预埋件和端板,后装件和预埋件分别设置于端板的两侧,后装件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拉杆、紧固件和锚固件,拉杆的两端分别穿过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并通过紧固件固定;锚固件包括锚筋、连接套筒和第二紧固件,连接套筒两端与锚筋和第二紧固件连接,第二紧固件的杆体端穿过第一板体并与连接套筒连接。本实用新型的预制构件的连接结构包括第一预制件、第二预制件及上述连接组件,第二预制件上设通孔,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设于通孔的两侧,锚筋和连接套筒锚固于第二预制件中,预埋端锚固于第一预制件中;拉杆穿过通孔且第一端固定于第二板体,第二端穿过第一板体和端板,杆体端穿过端板和第一板体与连接套筒连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接组件以及预制构件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建筑非结构构件是指建筑中除承重骨架体系以外的固定构件和部件,主要包括非承重墙体,附着于楼面和屋面结构的构件、装饰构件和部件、固定于楼面的大型储物架等。随着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和普及,越来越多关于非结构构件与建筑主体连接的相关研究。现有技术中,非结构构件的固定和安装是利用L型的角钢,将非结构件焊接或者用螺栓固定在承重构件(如预制梁或预制柱)上。但这种L型的角钢往往尺寸会比较大,因此突出于室内,即使是室内装修也很难将其掩盖,严重影响建筑的美观和使用。
因此,现在亟需研发出一种新的连接组件以及预制构件的连接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连接组件尺寸较大、影响室内使用空间、安装不便等技术问题,以实现非结构件的安装快速方便,整体受力性能好,连接可靠性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新的连接组件以及预制构件的连接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连接组件尺寸较大、影响室内使用空间、安装不便等技术问题,以实现非结构件的安装快速方便,整体受力性能好,连接可靠性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连接组件,包括后装件、预埋件和端板,所述后装件和所述预埋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端板的两侧;所述后装件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拉杆、紧固件和锚固件,所述拉杆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二端穿过第二板体并通过所述紧固件固定,所述锚固件包括锚筋、连接套筒和第二紧固件,所述连接套筒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锚筋和所述第二紧固件连接,所述连接套筒和所述锚筋设置于所述第一板体的朝向所述第二板体的一侧;所述第二紧固件包括杆体端和固定端,所述杆体端依次穿过所述端板和所述第一板体并与所述连接套筒连接;所述预埋件包括预埋端和连接端,所述拉杆的第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端板,所述连接端和所述第一端均固定于所述端板上。
本方案中的多功能连接组件,预埋件的连接端和拉杆的第一端均穿过端板并固定在端板上,可调节性好、结构简单、制作成本较低,安装便捷;其中后装件采用上部螺杆第二紧固件连接、下部套筒锚筋预埋的连接形式,更符合使用过程中后装件的上部受拉、下部受压的实际受力状态。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在另一改进的方案中,所述拉杆为两端设有外螺纹的螺杆,所述紧固件为螺母;或者所述拉杆为预应力筋,所述紧固件为锚头。拉杆可采用螺杆和预应力筋两种形式,整体受力性能好,连接可靠性高。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在另一改进的方案中,所述锚筋远离所述连接套筒的端部设置有弯头或锚头或附加筋。这样设置,当锚筋锚固在预制混凝土构件中时可以提高其与混凝土的结合能力和抗拉拔能力。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在另一改进的方案中,所述端板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预埋件连接的腰型孔,所述拉杆和所述第二紧固件穿过对应的所述腰型孔。这样设置方便调整拉杆和第二紧固件与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在另一改进的方案中,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采用钢板制成。这样设置,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的强度较高、抗压性强。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预制构件的连接结构,包括第一预制件、第二预制件以及如上所述的连接组件,所述第一预制件与所述第二预制件连接的侧面为连接端面,所述第二预制件上设置有水平方向贯通所述第二预制件的通孔,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分别设置于所述通孔的两侧,所述锚筋和连接套筒锚固于所述第二预制件中,所述预埋件的预埋端锚固于所述第一预制件中且所述连接端露出于所述连接端面;所述端板设置于所述连接端面与所述第二预制件之间,所述拉杆穿过所述通孔,所述拉杆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紧固件固定于所述第二板体上,所述拉杆的第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端板并固定于所述端板上,所述第二紧固件的杆体端依次穿过所述端板和所述第一板体并与所述连接套筒连接。
本方案中预制构件的连接结构预埋件锚固在第一预制件中,后装件固定在第二预制件中,预埋件和后装件均固定在端板上,通过连接组件实现第一预制件和第二预制件之间的干式连接,第一预制件和第二预制件都无伸出钢筋,生产模具简单,脱模效率高,模具周转次数高,在运输阶段可提升装车率;施工时无需进行湿作业,可以不支模,提高了现场施工效率,提高了施工效率;拉杆对预制混凝土构件所施加的局部压力可以通过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进行有效的分散,避免混凝土局部受到拉杆的压力而发生开裂;现场装配的容错率高,可通过调整拉杆等方式现场调整钢构件的位置,便于现场的安装调节。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在另一改进的方案中,所述连接端面上的与所述拉杆和所述第二紧固件对应的位置均设置有容纳槽,所述拉杆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紧固件的固定端置于所述容纳槽中。这样设置,拉杆和第二紧固件不会影响第一预制件和第二预制件之间的连接,可以保证连接结构处的拼缝宽度尽可能的小。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在另一改进的方案中,所述第二预制件上与所述第一板体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安装槽,所述第一板体置于所述安装槽中。这样设置,可以保证将后装件安装在第一预制件后,第一板体不会其影响第一预制件和第二预制件之间的连接。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在另一改进的方案中,所述第一预制件为预制墙板,所述第二预制件为预制梁,所述预制墙板的连接端面的顶部和/或底部预埋有所述预埋件的预埋端。通过连接组件将预制墙板固定在预制梁上,连接可靠且不需要湿作业,当地震等情况下发生损坏时,方便进行更换。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在另一改进的方案中,所述预制墙板的顶部设置有顶部企口,所述预制墙板的底部设置有底部企口,所述顶部企口的室外侧低于室内侧,所述底部企口的室外侧长于室内侧。这样设置,竖向相邻设置的两个预制墙板的底部企口和顶部企口相嵌合,可以避免室外侧的雨水进入到室内侧。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在另一改进的方案中,所述第一预制件为预制凸窗,所述第二预制件为预制梁,所述预制凸窗包括顶板、底板和连接所述顶板和底板的侧板,所述侧板的室内侧预埋有所述预埋件的预埋端。这样设置,预制凸窗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连接组件就可以与预制梁连接在一起,现场安装方便,施工效率较高。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在另一改进的方案中,所述第一预制件为预制女儿墙,所述第二预制件为预制梁,所述预制女儿墙的底部预埋有所述预埋件的预埋端。这样设置,预制女儿墙的底部通过连接组件可以与预制梁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组件,可采用螺杆、螺母连接和预应力、锚头连接两种形式,结构和制作简单,生产成本低,整体受力性能好,连接可靠性高。
2、本实用新型的预制构件的连接结构,装配现场的湿作业少,后续进行室内装修时将第二板体覆盖住砂浆即可,不需要支模,降低施工成本,施工简便,安装效率高;现场装配的容错率高,可通过调整拉杆与紧固件的方式现场调整钢构件的位置,便于现场安装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连接组件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后装件和端板组装后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中预制构件的连接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中预制凸窗的侧视图;
图5为实施例2中预制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2中预制凸窗和预制梁的连接结构的竖向剖视图;
图7为实施例3中预制墙板和预制梁的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竖向剖视图;
图9为实施例4中预制构件的连接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竖向剖视图。
附图标记:
1-第一板体 2-第二板体 3-拉杆
4-紧固件 5-连接套筒 6-锚筋
7-第二紧固件 8-预埋件 9-端板
01-连接组件 02-预制凸窗 03-预制墙板
04-预制梁 05-预制女儿墙 06-玻璃
07-容纳槽 08-安装槽 10-顶部企口
11-底部企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提供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以助于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了解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说明仅是示例性的,并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方案。
实施例1
参见附图1和附图2的示意,本实施例1中的连接组件,包括后装件、预埋件8和端板9,后装件和预埋件8分别设置于端板9的两侧;后装件包括第一板体1、第二板体2、拉杆3、紧固件4和锚固件,拉杆3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端穿过第二板体2并通过紧固件4固定,锚固件包括锚筋6、连接套筒5和第二紧固件7,连接套筒5的两端分别与锚筋6和第二紧固件7连接,连接套筒5和锚筋6设置于第一板体1的朝向第二板体2的一侧;第二紧固件7包括杆体端和固定端,第二紧固件7的杆体端依次穿过端板9和第一板体1后与连接套筒5连接,拉杆3的第一端依次穿过第一板体1和端板9;预埋件8包括预埋端和连接端,连接端和第一端固定于端板9上。
本实施例中的连接组件,预埋件8的连接端和拉杆3的第一端均穿过端板9并固定在端板9上,可调节性好、结构简单、制作成本较低,安装便捷;其中后装件采用上部螺杆第二紧固件7连接、下部套筒锚筋6预埋的连接形式,更符合使用过程中后装件的上部受拉、下部受压的实际受力状态。
本实施例中的拉杆3为两端设有外螺纹的螺杆,紧固件4为螺母。在另一实施例中,拉杆3为预应力筋,紧固件4为锚头。这样拉杆3可采用螺杆和预应力筋两种形式,整体受力性能好,连接可靠性高。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另一改进的实施例中,锚筋6远离连接套筒5的端部设置成弯头形式。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锚头或附加筋的结构代替弯头形式。这样设置,当锚筋6锚固在预制混凝土构件中时可以提高其与混凝土的结合能力和抗拉拔能力。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另一改进的实施例中,端板9上开设有用于与预埋件8连接的腰型孔,拉杆3和第二紧固件7穿过对应的腰型孔。这样设置方便调整拉杆3和第二紧固件7与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之间的位置关系。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另一改进的实施例中,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采用钢板制成。这样设置,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的强度较高、抗压性强。
参见附图1和附图2示意,简要介绍本实施例中的连接组件的安装过程:
首先,安装后装件。第一板体1上设置有与拉杆3和第二紧固件7的数量相同的孔洞,第二板体2上设置有与拉杆3的数量相同的孔洞。将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置于预定的位置并保留一定的间距,拉杆3的两端分别穿过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通过紧固件4将拉杆3的端部固定在第二板体2上(如果采用紧固件4采用螺母,拉杆3采用螺杆的话,从第二板体2的远离第一板体1的一侧将螺母与螺杆进行连接即可);将锚筋6的一端与连接套筒5的一端连接。
接着,将端板9和后转件连接。端板9上设置有与定位孔,定位孔的数量为拉杆3、第二紧固件7和预埋件8的数量相加之和。将端板9紧贴在第一板体1的背离第二板体2的一侧表面,并将拉杆3的末端穿过端板9上对应的定位孔,然后将第二紧固件7的杆体端从端板9上对应的定位孔中穿过,将连接套筒5置于第一板体1的背离端板9的一侧表面,将第二紧固件7的杆体端插入到连接套筒5的另一端拧紧通过螺纹连接固定。采用紧固件4从端板9的背离第一板体1的一侧表面与拉杆3的端部连接,将端板9和第一板体1连接在一起。
最后,将预埋件8和端板9连接。预埋件8的连接端从背离第一板体1的一侧插入到端板9上对应的定位孔中(为方便安装时调节,定位孔设置为腰型孔的样式)。在端板9上背离预埋件8的一端,将螺母与连接端拧紧连接。
实施例2
参见附图3至附图6的示意,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预制构件的连接结构,包括第一预制件、第二预制件以及实施例1中的连接组件01,第一预制件与第二预制件连接的侧面为连接端面,第二预制件上设置有水平方向贯通第二预制件的通孔,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分别设置于通孔的两侧,锚筋6和连接套筒5锚固于第二预制件中,预埋件8的预埋端锚固于第一预制件中且连接端露出于连接端面;端板9设置于连接端面与第二预制件之间,拉杆3穿过通孔,拉杆3的第二端通过紧固件4固定于第二板体2上,拉杆3的第一端穿过第一板体1和端板9并固定于端板9上,第二紧固件7的杆体端依次穿过端板9和第一板体1并与连接套筒5连接。
参见附图3和附图4的示意,本实施例中第一预制件为预制凸窗02,第二预制件为预制梁04,预制凸窗02包括顶板、底板和连接顶板和底板的侧板,侧板的室内侧预埋有预埋件8的预埋端。这样设置,预制凸窗02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连接组件01就可以与预制梁04连接在一起,现场安装方便,施工效率较高。
参见附图3示意的两和预制梁04和两个预制凸窗02之间的连接节点,竖向的两个预制凸窗02的顶板和底板之间采用玻璃06进行密封,两个预制凸窗02的底板和顶板之间和两个预制梁04之间的围合空间形成本层的室内空间。
本实施例中的预制构件的连接结构预埋件8锚固在第一预制件中,后装件固定在第二预制件中,预埋件8和后装件均固定在端板9上,通过连接组件01实现第一预制件和第二预制件之间的干式连接,第一预制件和第二预制件都无伸出钢筋,生产模具简单,脱模效率高,模具周转次数高,在运输阶段可提升装车率;施工时无需进行湿作业,可以不支模,提高了现场施工效率,提高了施工效率;拉杆3对预制混凝土构件所施加的局部压力可以通过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进行有效的分散,避免混凝土局部受到拉杆3的压力而发生开裂;现场装配的容错率高,可通过调整拉杆3等方式现场调整钢构件的位置,便于现场的安装调节。
参见附图3至附图5的示意,本实施例中一共设置三个预埋件8预埋在预制凸窗02的侧板混凝土中,三个预埋件8位于同一直线上,其中一个预埋件8与预制梁04的中部位置连接,两个预埋件8与预制梁04的端部连接。预埋件8为两个L型锚固筋,两个L型锚固筋位于同一竖向直线上,且预埋端锚固在侧板混凝土中,连接端露出于侧板的室内侧并分别与端板9的上部和下部连接固定,后装件和端板9的中部固定连接。本层的预制凸窗02与本层的预制梁04连接后,预制凸窗02的顶板形成本层的凸窗结构空间的窗台,上层的预制凸窗02的底板形成本层的凸窗结构的天花板。
参见附图5的示意,本实施例中的预制梁04的连接端面上开设有三个容纳槽07,用于容纳后装件的第一板体1和第二紧固件7的固定端,拉杆3的第一端置于容纳槽07中,从而保证预制梁04的端面可以紧贴在预制凸窗02的侧板上。容纳槽07的位置还预埋有波纹管,用于形成通孔,通孔水平贯穿预制梁04。波纹管的下部预埋有锚筋6以及连接套筒5,连接套筒5的末端露出于容纳槽07,以便与预制凸窗02中锚固的预埋件8连接。现场施工时,先将后装件的第二板体2置在预制梁04的背离预制凸窗02的一侧表面,然后将拉杆3插入通孔内直至拉杆3的第一端露出于容纳槽07内。然后将第一板体1套在拉杆3的第一端,再将端板9与拉杆3和第二紧固件7连接,第二紧固件7与连接套筒5连接后端板9固定在第一板体1上,拉杆3的末端通过紧固件4固定在第二板体2上。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另一改进的实施例中,连接端面上与拉杆3和第二紧固件7对应的位置还设置有容纳槽07,拉杆3的第一端和第二紧固件7的固定端置于容纳槽07。这样设置,拉杆3和第二紧固件7不会影响第一预制件和第二预制件之间的连接,可以保证连接结构处的拼缝宽度尽可能的小。
本实施例中的连接套筒5为内部设置有内螺纹的筒体结构,两端敞口;锚筋6和第二紧固件7的杆体端与连接套筒5连接的端部均设置有配合的外螺纹,这样锚筋6和第二紧固件7的杆体端分别与连接套筒5的两端螺纹连接。本实施例中拉杆3为螺杆,紧固件4为螺母,因此本方案中的连接组件01采用上部螺杆第二紧固件7连接、下部套筒锚筋6预埋的连接形式,更符合连接组件01在使用过程中上部受拉、下部受压的实际受力状态;实际工程中预制梁04、预制柱的尺寸多变,针对不同尺寸的预制梁04或预制柱,可以采用不同长度的螺杆和锚筋6,因此适应性强;在第二预制件中预埋连接套筒5可以有效地为第一板体1的安装提供定位;
本方案中预制构件的连接结构,拉杆3对预制混凝土构件所施加的局部压力可以通过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进行有效的分散,避免混凝土局部受到拉杆3的压力而发生开裂;由于预制混凝土构件不伸出钢筋,故生产模具简单,脱模效率高,模具周转次数高,在运输阶段可提升装车率;装配现场的湿作业少,不需要支模,提高了现场施工效率,施工简便,安装效率高;现场装配的容错率高,可通过调整拉杆3等方式现场调整钢构件的位置,便于现场的安装调节。
实施例3
参见附图7至附图8的示意,本实施例中预制构件的连接结构,第一预制件为预制墙板03,第二预制件为预制梁04,预制墙板03的连接端面的顶部和/或底部预埋有预埋件8的预埋端。通过连接组件01将预制墙板03固定在预制梁04上,连接可靠且不需要湿作业,当地震等情况下发生损坏时,方便进行更换。第二预制件上与第一板体1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安装槽08,第一板体1置于安装槽08中,避免了预制墙板03和预制梁04之间的间距过大造成的漏水隐患。
以预制墙板03底部与预制梁04的连接为例,简要介绍预制墙板03和预制梁04之间的连接节点。预制墙板03底部预埋有预埋件8,预埋件8为一个L型锚固筋,预埋端锚固在预制墙板03的底部的室内侧,连接端露出于室内侧表面,预制墙板03与拉杆3的末端对应的位置设置设有安装槽08,后装件固定在预制梁04上,端板9通过固定件与拉杆3固定;端板9与预埋件8的连接端通过固定件连接。本实施例中,固定件为螺母,拉杆的端部设置有与配合的外螺纹,固定件和拉杆为螺纹连接。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将预埋件8和拉杆3的端部与端板9连接在一起。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另一改进的实施例中,预制墙板03的顶部设置有顶部企口10,预制墙板03的底部设置有底部企口11,顶部企口10的室外侧低于室内侧,底部企口11的室外侧长于室内侧。这样设置,竖向相邻设置的两个预制墙板03的底部企口11和顶部企口10相嵌合,可以避免室外侧的雨水进入到室内侧。而且,预制墙板03的底部与预制梁04连接时,底部企口11形成了可以容纳拉杆3和第二紧固件7末端的安装槽08,这样无需额外在预制墙板03的底部设置安装槽08。
参见附图7和附图8,简要介绍本实施例中预制墙板03的顶部与预制梁04的连接结构的安装方法:
首先,生产预制梁04,搭设边模,在预制梁04的指定位置预埋波纹管以形成通孔,将锚筋6和连接套筒5的一端进行连接,将二者放置在指定位置,为防止混凝土进入到连接套筒5内,可在连接套筒5的另一端塞入泡沫且紧贴边模,连接套筒5置于波纹管的下方;再浇筑混凝土并养护成型,取下连接套筒5中泡沫。生产预制墙板03,搭设边模,预制墙板03的室内侧的顶部放置有用于形成安装槽08的预埋模具,预埋模具的下方放置预埋件8的预埋端,连接端露出于边模外,浇筑混凝土后养护成型;
其次,吊装和定位预制梁04,将拉杆3穿过通孔,第二板体2设置于预制梁04远离预制墙板03的一侧表面并与拉杆3的一端通过紧固件4固定,拉杆3的另一端露出于预制梁04的安装槽08;然后再将端板9紧贴在第一板体1的表面;将拉杆3的端部依次穿过端板9和第一固定板,再将第二紧固件7的杆体端依次穿过端板9和第一固定板后与连接套筒5螺纹连接;在拉杆3的端部拧紧螺母,将端板9与第一板体1固定。
然后,吊装和定位预制墙板03,将拉杆3和第二紧固件7的末端置于预制墙板03的安装槽08内,预埋件8的连接端插入到端板9的底部的腰型孔中并通过螺母或焊接固定。
实施例4
参见附图9和附图10的示意,本实施例中的预制构件的连接结构,第一预制件为预制女儿墙05,第二预制件为预制梁04,预制女儿墙05的底部预埋有预埋件8的预埋端。这样设置,预制女儿墙05的底部通过连接组件01可以与预制梁04连接在一起。
参见附图9和附图10的示意,在本实施例基础上,另一改进的实施例还公开一种预制梁04通过三个连接组件01同时和预制墙板03以及预制女儿墙05连接的连接节点,连接组件01包括后装件、端板9和预埋件8,本方案中,预埋件8为一个L型锚固筋。预制梁04中设置有波纹管形成通孔,预制梁04的室外侧还设置容纳槽07,容纳槽07内预埋有连接套筒5和锚固筋,后装件固定于预制梁04上。预制女儿墙05的底侧设置有底部企口11且室内侧预埋有一个预埋件8,预制墙板03的顶侧设置有顶部企口10且室内侧设置有安装槽08,安装槽08的下方预埋有一个预埋件8。
首先将预制梁04和预制墙板03的顶部的预埋件8连接,然后吊装预制女儿墙05。由于端板9的长度高于预制梁04的厚度,以及端板9的顶部超过上层预制墙板03和预制梁04之间的拼缝,端板9的底部超过预制墙板03和预制梁04之间的拼缝;端板9的顶部与预制女儿墙05中的预埋件8连接,端板9的底部与预制墙板03中的预埋件8连接。由于预制女儿墙05设置有底部企口11,因此预制女儿墙05和预制梁04连接时,预制女儿墙05的底部企口11和预制墙板03的顶部企口10之间配合并形成限位结构。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述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本申请后依然可对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种种变更、修改或等同替换,但以上变更、修改或等同替换,均在本申请的待授权或待批准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后装件、预埋件和端板,所述后装件和所述预埋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端板的两侧;所述后装件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拉杆、紧固件和锚固件,所述拉杆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二端穿过第二板体并通过所述紧固件固定,所述锚固件包括锚筋、连接套筒和第二紧固件,所述连接套筒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锚筋和所述第二紧固件连接,所述连接套筒和所述锚筋设置于所述第一板体的朝向所述第二板体的一侧;所述第二紧固件包括杆体端和固定端,所述杆体端依次穿过所述端板和所述第一板体并与所述连接套筒连接;所述预埋件包括预埋端和连接端,所述拉杆的第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端板,所述连接端和所述第一端均固定于所述端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为两端设有外螺纹的螺杆,所述紧固件为螺母;或者所述拉杆为预应力筋,所述紧固件为锚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筋远离所述连接套筒的端部设置有弯头或锚头或附加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预埋件连接的腰型孔,所述拉杆和所述第二紧固件穿过对应的所述腰型孔。
5.一种预制构件的连接结构,包括第一预制件、第二预制件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制件与所述第二预制件连接的侧面为连接端面,所述第二预制件上设置有水平方向贯通所述第二预制件的通孔,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分别设置于所述通孔的两侧,所述锚筋和连接套筒锚固于所述第二预制件中,所述预埋件的预埋端锚固于所述第一预制件中且所述连接端露出于所述连接端面;所述端板设置于所述连接端面与所述第二预制件之间,所述拉杆穿过所述通孔,所述拉杆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紧固件固定于所述第二板体上,所述拉杆的第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端板并固定于所述端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制构件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面上的与所述拉杆和所述第二紧固件对应的位置均设置有容纳槽,所述拉杆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紧固件的固定端置于所述容纳槽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制构件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制件为预制墙板,所述第二预制件为预制梁,所述预制墙板的连接端面的顶部和/或底部预埋有所述预埋件的预埋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预制构件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墙板的顶部设置有顶部企口,所述预制墙板的底部设置有底部企口,所述顶部企口的室外侧低于室内侧,所述底部企口的室外侧长于室内侧。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制构件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制件为预制凸窗,所述第二预制件为预制梁,所述预制凸窗包括顶板、底板和连接所述顶板和底板的侧板,所述侧板的室内侧预埋有所述预埋件的预埋端。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制构件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制件为预制女儿墙,所述第二预制件为预制梁,所述预制女儿墙的底部预埋有所述预埋件的预埋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473700.8U CN215053987U (zh) | 2021-03-04 | 2021-03-04 | 连接组件以及预制构件的连接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473700.8U CN215053987U (zh) | 2021-03-04 | 2021-03-04 | 连接组件以及预制构件的连接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053987U true CN215053987U (zh) | 2021-12-07 |
Family
ID=792549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473700.8U Active CN215053987U (zh) | 2021-03-04 | 2021-03-04 | 连接组件以及预制构件的连接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053987U (zh) |
-
2021
- 2021-03-04 CN CN202120473700.8U patent/CN21505398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761400B (zh) | 一种预制整体凸窗的连接结构及其装配方法 | |
JP2003512546A (ja) | フレームレス建築物システム | |
CN111622403B (zh) | 一种冷弯薄壁型钢组合楼盖及其模块化预制装配方法 | |
CN117145066A (zh) | 预制房间模块、建筑模块组合结构、建筑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2282047B (zh) | 一种装配式组合楼板与组合墙板的连接结构及连接方法 | |
CN110748076B (zh) | 预应力钢管桁架外挂墙板及使用该墙板制作安装的墙体 | |
CN215053987U (zh) | 连接组件以及预制构件的连接结构 | |
CN111021593A (zh) | 装配式剪力墙板连接装置及剪力墙板装配方法 | |
CN113700176B (zh) | 一种开洞预制隔墙板分部预应力拼装方法 | |
CN215053984U (zh) | 预制构件的连接组件以及预制构件的连接节点 | |
CN215053988U (zh) | 连接件以及预制构件的连接结构 | |
CN209891381U (zh) | 一种建筑结构 | |
WO2006032078A1 (en) | Modular construction system and method | |
CN215053985U (zh) | 多功能连接件以及构件的连接节点 | |
CN113700305A (zh) | 一种预制隔墙板分部预应力拼装方法 | |
CN112575907A (zh) | 预制件的干式连接件及预制件的连接节点 | |
CN110685396A (zh) | 一种装配式保温装饰一体化外挂墙板及连接节点 | |
CN112878504A (zh) | 连接件以及预制构件的连接结构 | |
CN111535447A (zh) | 一种预制混凝土装配式房屋及角部连接技术 | |
CN213143405U (zh) | 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连接盒及上下预制构件连接结构 | |
CN215106079U (zh) | 卡扣式连接组件以及装配式连接节点 | |
CN215595319U (zh) | 一种预制凸窗及预制凸窗与外墙板的连接结构 | |
CN112922166A (zh) | 多功能连接件以及构件的连接节点 | |
CN220978459U (zh) | 一种保温墙体结构 | |
CN219491387U (zh) | 装配式复合墙体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17 Address after: 5 / F, office building 2, Zhongmin zhuyou Co., Ltd., No. 10, Zhongshi Road, shaping street, Kaifu District,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410000 Patentee after: Zhuyou Zhizao Technology Invest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 Zhongshi Road, shaping street, Kaifu District,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uyou Zhizao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