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31606U - 一种基于建筑垃圾再生无机料的透水路面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建筑垃圾再生无机料的透水路面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831606U CN214831606U CN202120290402.5U CN202120290402U CN214831606U CN 214831606 U CN214831606 U CN 214831606U CN 202120290402 U CN202120290402 U CN 202120290402U CN 214831606 U CN214831606 U CN 21483160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permeable
- regeneration
- pavement structure
- inorgani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08929 regenerat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8000011069 regene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29910010272 inorganic materi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9000011147 inorgan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9000010813 municipal solid waste Substance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9000004567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4570 mortar (masonry)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9000004575 ston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3
- 239000010426 asphal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2344 surface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04576 san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449 brick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95 infiltr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1764 infiltr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466 perme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8109 developmental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205 muscl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48 po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72 regene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建筑垃圾再生无机料的透水路面结构,包括路基、防水土工膜、滤水垫层、再生无机混合料层、钢丝网层、渗水层、土工格室、钢纤维混凝土层、混凝土砂浆面层和连接面层,路基位于底端,路基的上端设置有防水土工膜,渗水层的上端设置有钢纤维混凝土层,钢纤维混凝土层的上端设置有混凝土砂浆面层,混凝土砂浆面层的上端设置有连接面层,再生无机混合料层的侧边设置有若干排水管,排水管与下水道以及引水渠连接。有益效果:保护环境,又可减少新石料的开采和消耗,大大提高了使用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工程设计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基于建筑垃圾再生无机料的透水路面结构。
背景技术
透水路面有助于解决雨天路面积水或排水不畅等问题,它是实现海绵城市理念的一部分。海绵城市的道路不仅具有渗透功能还要具有蓄水功能,以实现涝时吸水,旱时放水。然而,现有的透水路面结构蓄水能力难以满足海绵城市的要求。此外,对于有组织排水的透水路面,其孔隙中的颗粒容易富集在排水管附近,一段时间后造成排水管堵塞,进而引起排水不畅、透水效果下降等问题。
近年来,不少人将建筑垃圾粉碎料用于路面结构,这样应用既降低了骨料的成本,又节约天然骨料,是一种符合绿色发展的理念。由于建筑垃圾粉碎料强度较低且透水路面结构的孔隙率大的因素造成了这种透水路面的强度很难满足要求,影响道路的工程质量。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基于建筑垃圾再生无机料的透水路面结构,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建筑垃圾再生无机料的透水路面结构,包括路基、防水土工膜、滤水垫层、再生无机混合料层、钢丝网层、渗水层、土工格室、钢纤维混凝土层、混凝土砂浆面层和连接面层,所述路基位于底端,所述路基的上端设置有所述防水土工膜,所述防水土工膜的上端设置有所述滤水垫层,所述滤水垫层的上端设置有所述再生无机混合料层,所述再生无机混合料层的上端设置有所述钢丝网层,所述钢丝网层的上端设置有所述渗水层,所述土工格室与所述渗水层相连接,所述渗水层的上端设置有所述钢纤维混凝土层,所述钢纤维混凝土层的上端设置有所述混凝土砂浆面层,所述混凝土砂浆面层的上端设置有所述连接面层,所述再生无机混合料层的侧边设置有若干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与下水道以及引水渠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渗水层由粗砂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钢纤维混凝土层上设置有渗水孔。
进一步的,所述再生无机混合料层为砖瓦碎石垫层,所述砖瓦碎石垫层为粉碎后的建筑垃圾碎料。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面层由透水沥青混合料层一和透水沥青混合料层二组成,所述透水沥青混合料层一位于所述透水沥青混合料层二的下端。
进一步的,所述排水管位于所述再生无机混合料层的内部一端设置有钢丝过滤网。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建筑垃圾再生无机料的透水路面结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通过路基、防水土工膜、滤水垫层、再生无机混合料层、钢丝网层、渗水层、土工格室、钢纤维混凝土层、混凝土砂浆面层和连接面层,实现了建筑垃圾的资源化,降低了透水路面的骨料成本,既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又可减少新石料的开采和消耗,大大提高了使用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建筑垃圾再生无机料的透水路面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建筑垃圾再生无机料的透水路面结构的排水管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建筑垃圾再生无机料的透水路面结构的连接面层示意图。
图中:
1、路基;2、防水土工膜;3、滤水垫层;4、再生无机混合料层;5、钢丝网层;6、渗水层;7、土工格室;8、钢纤维混凝土层;9、混凝土砂浆面层;10、连接面层;11、排水管;12、渗水孔;13、透水沥青混合料层一;14、透水沥青混合料层二;15、钢丝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如图1-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建筑垃圾再生无机料的透水路面结构,包括路基1、防水土工膜2、滤水垫层3、再生无机混合料层4、钢丝网层5、渗水层6、土工格室7、钢纤维混凝土层8、混凝土砂浆面层9和连接面层10,所述路基1位于底端,所述路基1的上端设置有所述防水土工膜2,所述防水土工膜2的上端设置有所述滤水垫层3,所述滤水垫层3的上端设置有所述再生无机混合料层4,所述再生无机混合料层4的上端设置有所述钢丝网层5,所述钢丝网层5的上端设置有所述渗水层6,所述土工格室7与所述渗水层6相连接,所述渗水层6的上端设置有所述钢纤维混凝土层8,所述钢纤维混凝土层8的上端设置有所述混凝土砂浆面层9,所述混凝土砂浆面层9的上端设置有所述连接面层10,所述再生无机混合料层4的侧边设置有若干排水管11,所述排水管11与下水道以及引水渠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渗水层6由粗砂构成。所述钢纤维混凝土层8上设置有渗水孔12。所述再生无机混合料层4为砖瓦碎石垫层,所述砖瓦碎石垫层为粉碎后的建筑垃圾碎料。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面层10由透水沥青混合料层一13和透水沥青混合料层二14组成,所述透水沥青混合料层一13位于所述透水沥青混合料层二14的下端。所述排水管11位于所述再生无机混合料层4的内部一端设置有钢丝过滤网15。
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实用新型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在实际应用时,雨水渗到再生无机混合料层4并沿排水管11流出路面进入到下水道以及引水渠,防止雨水渗透入路基1破坏其结构强度导致路面的基础损坏,在滤水垫层3的表面铺设再生无机混合料层4,用以减缓雨水渗透的速度,排水管11连通再生无机混合料层4的一端安装有钢丝过滤网15,防止排水管11内进入杂物堵塞排水管,再生无机混合料层4采用了建筑垃圾粉碎料,实现了建筑垃圾的资源化,降低了透水路面的骨料成本,利用土工格室7对渗水层6的粗砂以及底端的再生无机混合料层4进行加筋,整体性好,强度高,配合钢丝网层5和钢纤维混凝土层8、混凝土砂浆面层9增加之间的连接牢固性。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路基1、防水土工膜2、滤水垫层3、再生无机混合料层4、钢丝网层5、渗水层6、土工格室7、钢纤维混凝土层8、混凝土砂浆面层9和连接面层10,实现了建筑垃圾的资源化,降低了透水路面的骨料成本,既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又可减少新石料的开采和消耗,大大提高了使用的实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基于建筑垃圾再生无机料的透水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路基(1)、防水土工膜(2)、滤水垫层(3)、再生无机混合料层(4)、钢丝网层(5)、渗水层(6)、土工格室(7)、钢纤维混凝土层(8)、混凝土砂浆面层(9)和连接面层(10),所述路基(1)位于底端,所述路基(1)的上端设置有所述防水土工膜(2),所述防水土工膜(2)的上端设置有所述滤水垫层(3),所述滤水垫层(3)的上端设置有所述再生无机混合料层(4),所述再生无机混合料层(4)的上端设置有所述钢丝网层(5),所述钢丝网层(5)的上端设置有所述渗水层(6),所述土工格室(7)与所述渗水层(6)相连接,所述渗水层(6)的上端设置有所述钢纤维混凝土层(8),所述钢纤维混凝土层(8)的上端设置有所述混凝土砂浆面层(9),所述混凝土砂浆面层(9)的上端设置有所述连接面层(10),所述再生无机混合料层(4)的侧边设置有若干排水管(11),所述排水管(11)与下水道以及引水渠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建筑垃圾再生无机料的透水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水层(6)由粗砂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建筑垃圾再生无机料的透水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纤维混凝土层(8)上设置有渗水孔(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建筑垃圾再生无机料的透水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无机混合料层(4)为砖瓦碎石垫层,所述砖瓦碎石垫层为粉碎后的建筑垃圾碎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建筑垃圾再生无机料的透水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面层(10)由透水沥青混合料层一(13)和透水沥青混合料层二(14)组成,所述透水沥青混合料层一(13)位于所述透水沥青混合料层二(14)的下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建筑垃圾再生无机料的透水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11)位于所述再生无机混合料层(4)的内部一端设置有钢丝过滤网(15)。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290402.5U CN214831606U (zh) | 2021-02-02 | 2021-02-02 | 一种基于建筑垃圾再生无机料的透水路面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290402.5U CN214831606U (zh) | 2021-02-02 | 2021-02-02 | 一种基于建筑垃圾再生无机料的透水路面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831606U true CN214831606U (zh) | 2021-11-23 |
Family
ID=788806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290402.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831606U (zh) | 2021-02-02 | 2021-02-02 | 一种基于建筑垃圾再生无机料的透水路面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831606U (zh) |
-
2021
- 2021-02-02 CN CN202120290402.5U patent/CN21483160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728165U (zh) | 生态透水路面 | |
CN211256552U (zh) | 海绵型高渗透路面铺装结构 | |
CN109629369B (zh) | 一种基于建筑垃圾粉碎料的透水路面结构及其铺装方法 | |
CN108532406A (zh) | 可快速施工的高承载力透水地面以及铺设方法 | |
CN106638917A (zh) | 一种分体式雨水回收蓄调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 |
CN207079438U (zh) | 用于海绵城市透水铺装下改善透水率的装置 | |
CN111764219B (zh) | 一种透水铺装结构及透水铺装方法 | |
CN214831606U (zh) | 一种基于建筑垃圾再生无机料的透水路面结构 | |
CN210216685U (zh) | 一种海绵城市用雨水渗透结构 | |
CN208748462U (zh) | 可快速施工的高承载力透水地面 | |
CN209836713U (zh) | 一种带有改性透水结构的硬质道路 | |
CN106801371A (zh) | 高承载力透水地面结构及铺设方法 | |
CN208748463U (zh) | 一种市政道路雨水渗蓄排一体化系统 | |
CN206438582U (zh) | 一种新型雨水蓄滞与利用一体化系统 | |
CN214089284U (zh) | 一种透水铺装结构 | |
CN205529776U (zh) | 一种路面不透水道路的渗水结构 | |
CN213740396U (zh) | 海绵城市天然透水采石铺装结构 | |
CN213358855U (zh) | 一种可收集透水材料基层雨水的截水沟 | |
CN114808838A (zh) | 一种基于新型再生透水混凝土的节流回收系统 | |
CN212224166U (zh) | 一种高速公路服务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 |
CN210288015U (zh) |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透水人行道 | |
CN211522732U (zh) | 一种透水路面结构 | |
CN107338700A (zh) | 用于增强透水铺装牢固性的透水结构 | |
CN208486146U (zh) | 一种新型滤渗透园路台阶及下沉式广场铺设结构 | |
CN217711049U (zh) | 一种适用于海绵城市人行道的预制透水渗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123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