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30883U - 一种双驱动捻线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驱动捻线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30883U
CN214830883U CN202121616107.0U CN202121616107U CN214830883U CN 214830883 U CN214830883 U CN 214830883U CN 202121616107 U CN202121616107 U CN 202121616107U CN 214830883 U CN214830883 U CN 2148308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groove
wire
outlet frame
loop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61610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国成
林大森
袁宏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Keshi Derun Automotive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Yuanjia Plastic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Yuanjia Plastic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Yuanjia Plastic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61610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308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308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308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ir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双驱动捻线机,涉及纱线加工的技术领域,改善了在套杆上难以套设工字轮的问题,其包括出线架,送线架以及卷线座,送线架上设置有支撑滚、第一滚轮、第二滚轮、第三滚轮以及机座,机座上设置有驱动第一滚轮与第二滚轮的第一电机,支撑滚上套设有罗拉且罗拉搭在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上,卷线座上通过电机转动连接有旋转杆,旋转杆下端设置有第一皮带轮,机座上旋转连接有驱动杆,出线架上水平设置有套杆,出线架开设有活动槽,出线架上设置有抬升组件,抬升组件包括设置液压缸和滑动块,液压缸包括缸体和活塞杆,缸体与活塞杆竖直向下延伸,活塞杆下方设置有卡接组件。本申请能够方便在套杆上套设工字轮。

Description

一种双驱动捻线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纱线加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驱动捻线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缆绳或渔网生产加工过程中,通常使用捻线机对将多股细纱捻成一股,作用是将纱或并合后股纱制品加工成线型制品、供织造和针织用线。
现有如图1和图2所示的捻线机,包括出线架1,送线架2以及卷线座3,出线架1上设置有若干个倾斜向上的套杆13,套杆13在出线架1长度方向依次阵列且分布在出线架1宽度方向的两侧,套杆13上套设有缠满线条16的工字轮12,工字轮12上的线条16通过出线架1上的上梁延伸到送线架2的位置。
参照图1,送线架2上设置有第一滚轮5、第二滚轮6、第三滚轮7以及机座8,机座8上端安装有第一电机9,第一电机9输出轴伸入机座8,输出轴再通过链条配合作用在第一滚轮5和第二滚轮6上,送现架上还设置有支撑滚4,支撑滚4位于第一滚轮5远离第二滚轮6的一侧,支撑滚4上旋转连接有罗拉10,罗拉10通过旋转可搭在第一滚轮5和第二滚轮6上,线条16依次穿设过第一滚轮5、罗拉10、第二滚轮6以及第三滚轮7。
参照图1和图2,卷线座3位于出线架1和送线架2之间,卷线座3上开设有若干个圆孔,圆孔下方设置有第一皮带轮14,第一皮带轮14上方延伸有旋转杆11,在旋转杆11上套设有未缠线的工字轮12,线条16固定在未缠线的工字轮12上,在机座8上还设置有通过电机驱动的驱动杆18,驱动杆18延伸出机座8部分与卷线座3长度方向一致,在驱动杆18上固定有若干个第二皮带轮17,第一皮带轮14与第二皮带轮17通过皮带15连接在一起。
目前的现有技术,出线架1上的套杆13是固定焊接而成的,而缠满线条16的工字轮12重量较大,工字轮12套设在套杆13上比较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方便在套杆上套设工字轮,本申请提供一种双驱动捻线机。
本申请提供一种双驱动捻线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双驱动捻线机,包括出线架,送线架以及卷线座,送线架上设置有支撑滚、第一滚轮、第二滚轮、第三滚轮以及机座,机座上设置有驱动第一滚轮与第二滚轮的第一电机,支撑滚上套设有罗拉且罗拉搭在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上,卷线座上通过电机转动连接有旋转杆,旋转杆下端设置有第一皮带轮,机座上旋转连接有驱动杆,驱动杆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二皮带轮,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通过皮带连接在一起;
所述出线架上水平设置有若干个套杆,所述出线架开设有供套杆上下滑移的活动槽,所述出线架上设置有抬升组件,所述抬升组件包括设置在套杆上方的液压缸和固定在液压缸上方的滑动块,所述液压缸包括缸体和活塞杆,所述缸体与活塞杆竖直向下延伸,所述活塞杆下方设置有卡接组件,所述卡接组件可与套杆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在套杆上套设工字轮时,将套杆处于活动槽槽底时,在套杆上套设工字轮,再控制活塞杆下降,通过卡接组件将活塞杆与套杆固定连接,上升活塞杆,同时带动套杆与工字轮上升,达到方便在套杆上套设工字轮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卡接组件包括旋转连接在活塞杆上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下端设置有凸条,所述套杆开设有供转动杆与凸条滑动的穿透孔,所述活动槽槽底开设有供凸条旋转的旋转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转动杆与凸条穿过穿透孔后,旋转转动杆,使凸条限制住转动杆上升,完成卡接组件对套杆的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出线架上开设有供滑动块滑移的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长度方向与出线架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出线架上还设置有控制滑动块滑移的控制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除卡接组件对套杆的限制后,上升活塞杆,然后在控制组件与滑动块的配合下,将缸体与活塞杆带到下一个套杆的正上方,方便进行接下来的操作。
可选的,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设置在出线架长度方向一端的第二电机和与第二电机输出轴固定的螺杆,所述螺杆旋转连接在滑动槽内,所述滑动块开设有与螺杆适配的螺纹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第二电机,在第二电机输出轴的带动下,螺杆开始转动,通过螺杆与螺纹孔的配合,滑移块可在滑动槽内滑动。
可选的,所述出线架开设有与活动槽相连通的插接槽,所述插接槽方向与出线架长度方向相垂直,所述插接槽滑移设置有固定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套杆与工字轮在液压缸的作用下上升后,将固定板插入插接槽内,固定板抵接住工字轮,使固定板限制住套杆下降,此时便可将卡件组件脱离套杆。
可选的,所述套杆远离出线架的两端开设有上下贯通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上滑移有限位圆杆,所述限位圆杆上设置有嵌入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限位圆杆与嵌入块至上朝下穿过限位孔后,转动限位圆杆,此时嵌入块限制限位圆杆下降,同时限制圆杆可防止工字轮脱离出套杆外。
可选的,所述套杆远离出线架的两端设置有储物圆槽,所述储物圆槽与限位圆杆大小适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限位圆杆处于闲置状态时,可将限位圆杆暂时放置在储物圆槽内。
可选的,所述限位孔上孔口边沿开设有嵌入槽,所述嵌入槽大小与嵌入块大小相适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嵌入块卡入嵌入槽内,可加强嵌入块与套杆的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套杆处于活动槽的一段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位于套杆的水平方向的两侧,所述活动槽槽壁上开设有供限位板滑移的限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位板的限制,保证套杆不会在滑移过程中旋转。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1.当套杆处于最低处时,将工字轮套设在套杆上,再将转动杆上的凸条卡住套杆,再控制液压缸上的活塞杆上升,凸条可带动套杆上升到指定位置。达到方便在套杆上套设工字轮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相关技术的出线架和送线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相关技术中的卷线座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的出线架和送线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的卷线座的剖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的出线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施例的卡接组件和抬升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7是本实施例的支撑梁的剖视示意图;
图8是本实施例的支撑梁的爆炸示意图;
图9是本实施例的限位圆杆与套杆的爆炸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出线架;2、送线架;3、卷线座;4、支撑滚;5、第一滚轮;6、第二滚轮;7、第三滚轮;8、机座;9、第一电机;10、罗拉;11、旋转杆;12、工字轮;13、套杆;14、第一皮带轮;15、皮带;16、线条;17、第二皮带轮;18、驱动杆;19、活动槽;20、支撑梁;21、抬升组件;22、液压缸;23、缸体;24、活塞杆;25、卡接组件;26、滑动槽;27、控制组件;28、第二电机;29、螺杆;30、螺纹孔;32、转动杆;33、凸条;34、转动盘;35、圆槽;36、抵接环;37、穿透孔;38、旋转槽;39、限位板;40、限位槽;41、插接槽;42、固定板;43、限位孔;44、限位圆杆;45、嵌入块;47、嵌入槽;48、储物圆槽;49、滑动块;50、横梁;51、滑移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3-9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双驱动捻线机。
参照图3,双驱动捻线机包括出线架1,送线架2以及卷线座3,送线架2上安装有支撑滚4、第一滚轮5、第二滚轮6、第三滚轮7以及机座8,机座8上端安装有驱动第一滚轮5与第二滚轮6的第一电机9,支撑滚4上套设有罗拉10且罗拉10搭在第一滚轮5和第二滚轮6上,线条16依次穿设过第一滚轮5、罗拉10、第二滚轮6以及第三滚轮7。
参照图3 和图4,卷线座3上通过电机转动连接有旋转杆11,旋转杆11下端设置有第一皮带轮14,机座8内的电机旋转连接有驱动杆18,驱动杆18延伸出机座8的部分焊接有若干个第二皮带轮17,第一皮带轮14与第二皮带轮17通过皮带15连接在一起。
参照图5和图6,在出线架1上水平安装有若干个套杆13,在出线架1下端焊接有支撑梁20,在支撑梁20上开设有供套杆13上下滑移的活动槽19,套杆13两端均伸出活动槽19外且两端伸出的部分长度相等,在出线架1上安装有抬升组件21,抬升组件21包括设置在套杆13上方的液压缸22和设置在液压缸22上方的滑动块49,液压缸22包括缸体23和活塞杆24,缸体23与滑动块49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缸体23与活塞杆24竖直向下延伸,为了将活塞杆24与套杆13连接在一起,在活塞杆24下方安装有卡接组件25。
参照图7,在出线架1上端焊接有横梁50,在横梁50上开设有供滑动块49滑移的滑动槽26,滑移槽46的长度方向与出线架1的长度方向一致,出线架1上还安装有控制滑动块49滑移的控制组件27。控制组件27包括第二电机28和螺杆29,第二电机28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出线架1长度方向的一侧,螺杆29与第二电机28输出轴焊接在一起,因此螺杆29旋转连接在滑动槽26内,在滑动块49开设有与螺杆29适配的螺纹孔30。启动第二电机28,第二电机28的输出轴带动螺杆29旋转,此时通过螺杆29与螺纹孔30的配合,滑动块49可在滑动槽26内滑动。
参照图6和图8,卡接组件25包括转动杆32和凸条33,转动杆32靠近活塞杆24的部分焊接有转动盘34,活塞杆24下端面开设有供转动盘34放置的圆槽35,且圆槽35的深度高于转动盘34的高度,当转动盘34抵接到圆槽35槽底时,在圆槽35槽口处焊接有抵接环36,通过抵接环36可限制转动盘34掉出圆槽35外。凸条33焊接在转动杆32下端位置,支撑梁20上开设有供凸条33和转动杆32滑动的滑移槽51,套杆13开设有供转动杆32与凸条33滑动的穿透孔37,活动槽19槽底开设有供凸条33旋转的旋转槽38,转动杆32和凸条33在活塞杆24的带动下穿过穿透孔37,再旋转转动杆32,使凸条33限制转动杆32上升,完成卡接组件25对套杆13的固定连接,然后可通过活塞杆24带动套杆13上升。
参照图8,为了防止套杆13在上升过程中旋转,在套杆13处于中端位置焊接有两个限位板39,两个限位板39分别位于套杆13的水平方向的两侧,活动槽19槽壁上开设有供限位板39滑移的限位槽40,限位槽40与限位板39横截面方向一致,可通过限位板39的限制,保证套杆13不会在滑移过程中旋转,为了方便套杆13放置在活动槽19内,横梁50为左右两半焊接固定在一起。
参照图8,在支撑梁20开设有与活动槽19相连通的插接槽41,插接槽41靠近活动槽19上槽口处且插接槽41方向与出线架1长度方向相垂直,在插接槽41内滑移设置有固定板42,当套杆13与工字轮12在液压缸22的带动下上升到最高点时,此时将固定板42插入插接槽41内,此时固定板42抵接柱工字轮12,同时限制住套杆13下降,然后便可将卡接组件25脱离套杆13,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参照图8和图9,为了防止工字轮12在上升过程中脱离出套杆13外,在套杆13远离横梁50的两端开设有上下贯通的限位孔43,限位孔43上滑移有限位圆杆44,限位圆杆44上焊接有嵌入块45,将限位圆杆44与嵌入块45至上朝下穿过限位孔43后,然后转动限位圆杆44,将嵌入块45背向支撑梁20,此时嵌入块45可防止限位圆杆44下降,同时限制圆杆44可卡住工字轮12防止其脱离出套杆13外。
参照8和图9,为了加强嵌入块45与套杆13之间的连接,在限位孔43槽口边沿开设有嵌入槽47,嵌入槽47大小与嵌入块45大小相适配,当嵌入块45卡入嵌入槽47内时,加强嵌入块45的卡接效果。
参照图8和图9,为了储存闲置状态下的限位圆杆44,套杆13远离横梁50的两端设置有储物圆槽48,储物圆槽48与限位圆杆44大小适配,可将限位圆杆44插进储物圆槽48内,完成对限位圆杆44的放置。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双驱动捻线机的实施原理为:
当套杆13处于活动槽19槽底时,将工字轮12套设在套杆13上,再将限位圆杆44从下往下穿过限位孔43,转动限位圆杆44使嵌入块45卡进嵌入槽47内,完成限位圆杆44对工字轮12的限制。
下降活塞杆24,将转动杆32与凸条33穿过套杆13,然后转动转动杆32,凸条33可卡住套杆13,此时上升活塞杆24,活塞杆24可带动套杆13上升,当套杆13处于活动槽19槽顶时,将固定板42插入插接槽41内,固定板42正好抵接住工字轮12,完成套杆13的上升。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双驱动捻线机,包括出线架(1),送线架(2)以及卷线座(3),送线架(2)上设置有支撑滚(4)、第一滚轮(5)、第二滚轮(6)、第三滚轮(7)以及机座(8),机座(8)上设置有驱动第一滚轮(5)与第二滚轮(6)的第一电机(9),支撑滚(4)上套设有罗拉(10)且罗拉(10)搭在第一滚轮(5)和第二滚轮(6)上,卷线座(3)上通过电机转动连接有旋转杆(11),旋转杆(11)下端设置有第一皮带轮(14),机座(8)上旋转连接有驱动杆(18),驱动杆(18)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二皮带轮(17),第一皮带轮(14)与第二皮带轮(17)通过皮带(15)连接在一起;
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线架(1)上水平设置有若干个套杆(13),所述出线架(1)开设有供套杆(13)上下滑移的活动槽(19),所述出线架(1)上设置有抬升组件(21),所述抬升组件(21)包括设置在套杆(13)上方的液压缸(22)和固定在液压缸(22)上方的滑动块(49),所述液压缸(22)包括缸体(23)和活塞杆(24),所述缸体(23)与活塞杆(24)竖直向下延伸,所述活塞杆(24)下方设置有卡接组件(25),所述卡接组件(25)可与套杆(13)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驱动捻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组件(25)包括旋转连接在活塞杆(24)上的转动杆(32),所述转动杆(32)下端设置有凸条(33),所述套杆(13)开设有供转动杆(32)与凸条(33)滑动的穿透孔(37),所述活动槽(19)槽底开设有供凸条(33)旋转的旋转槽(3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驱动捻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线架(1)上开设有供滑动块(49)滑移的滑动槽(26),所述滑动槽(26)的长度方向与出线架(1)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出线架(1)上还设置有控制滑动块(49)滑移的控制组件(2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驱动捻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27)包括设置在出线架(1)长度方向一端的第二电机(28)和与第二电机(28)输出轴固定的螺杆(29),所述螺杆(29)旋转连接在滑动槽(26)内,所述滑动块(49)开设有与螺杆(29)适配的螺纹孔(3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驱动捻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线架(1)开设有与活动槽(19)相连通的插接槽(41),所述插接槽(41)方向与出线架(1)长度方向相垂直,所述插接槽(41)滑移设置有固定板(4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驱动捻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杆(13)远离出线架(1)的两端开设有上下贯通的限位孔(43),所述限位孔(43)上滑移有限位圆杆(44),所述限位圆杆(44)上设置有嵌入块(4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驱动捻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杆(13)远离出线架(1)的两端设置有储物圆槽(48),所述储物圆槽(48)与限位圆杆(44)大小适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驱动捻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43)上孔口边沿开设有嵌入槽(47),所述嵌入槽(47)大小与嵌入块(45)大小相适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驱动捻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杆(13)处于活动槽(19)的一段设置有限位板(39),所述限位板(39)位于套杆(13)的水平方向的两侧,所述活动槽(19)槽壁上开设有供限位板(39)滑移的限位槽(40)。
CN202121616107.0U 2021-07-16 2021-07-16 一种双驱动捻线机 Active CN2148308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16107.0U CN214830883U (zh) 2021-07-16 2021-07-16 一种双驱动捻线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16107.0U CN214830883U (zh) 2021-07-16 2021-07-16 一种双驱动捻线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30883U true CN214830883U (zh) 2021-11-23

Family

ID=788324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16107.0U Active CN214830883U (zh) 2021-07-16 2021-07-16 一种双驱动捻线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308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01668A (zh) 一种圆锯机的自动上料装置
CN211998170U (zh) 一种束线机收线装置
CN214830883U (zh) 一种双驱动捻线机
CN106276394B (zh) 一种铝型材上排设备中铝线自动缠绕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WO2005032742A1 (en) Apparatus f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wire-net
CN108890294B (zh) 蟹笼自动打圈焊接一体机
CN106364975A (zh) 一种并线设备
CN217780395U (zh) 一种安全绳网打扣裁切自动串位装置
CN202540025U (zh) 一种圆锯机的自动上料装置
CN214053537U (zh) 一种弹簧钢丝放料机
CN114864186A (zh) 一种框绞机全自动侧下方上盘系统
CN207176368U (zh) 一种用于搓绳打结机的模块式打结头
CN108987098B (zh) 一种卧式绕线机
CN214243226U (zh) 一种自动绕线装置
KR101324565B1 (ko) 케이블 레이드 그로멧 제조장치
CN112357184A (zh) 一种自动化生产捆扎设备
CN212424884U (zh) 渔网自动切割装置
CN218201859U (zh) 一种用于版辊镀铜的吊装设备
CN211036337U (zh) 一种自动送料缝制装置
CN109487395A (zh) 一种球经机全自动分绞系统
CN112897247B (zh) 一种全自动换盘收线设备
CN209349860U (zh) 装配式建筑矩形钢管立式组装生产线
KR102664478B1 (ko) 와이어 텐션유지가 가능한 모터 코일 권선장치
CN220653148U (zh) 一种x-pin定子扭头设备
CN216016674U (zh) 单头绕线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01

Address after: No. 888, Huanbai Road, Chengd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Longquanyi District), Chengdu City, Sichuan Province, 610000

Patentee after: Chengdu Keshi Derun Automotive Parts Co.,Ltd.

Address before: 350000, Building 1, Building 2, Building Dormitory, Lantian Village, Guantou Town, Lianjiang County, Fu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Fujian Yuanjia Plastic Industr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