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24069U - 一种可伸缩碳纤维无人机缓冲底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伸缩碳纤维无人机缓冲底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24069U
CN214824069U CN202120869637.XU CN202120869637U CN214824069U CN 214824069 U CN214824069 U CN 214824069U CN 202120869637 U CN202120869637 U CN 202120869637U CN 214824069 U CN214824069 U CN 2148240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erial vehicle
unmanned aerial
carbon fiber
organism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6963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ibo Runwei Composite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ibo Runwei Composite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ibo Runwei Composite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Zibo Runwei Composite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6963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240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240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240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伸缩碳纤维无人机缓冲底座,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上端设置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螺旋桨,所述机体的下端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凹槽,两个所述凹槽的内侧壁上均转动连接齿轮,两个所述齿轮上均固定连接有转动杆,两个所述转动杆内均设置有用于对机体进行缓冲的缓冲机构,所述机体内还设置有腔体,所述腔体的内部设置有两个齿条,所述凹槽的侧壁上开设有限位孔。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通过设置驱动机构,实现对转动杆进行有效的折叠,避免转动杆裸露在机体外,容易增加飞行时的风阻,通过设置缓冲机构,实现对机体进行减震,避免降落时强大的冲击力对无人机造成损伤。

Description

一种可伸缩碳纤维无人机缓冲底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伸缩碳纤维无人机缓冲底座。
背景技术
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无人机按应用领域,可分为军用与民用,军用方面,无人机分为侦察机和靶机,无人机在降落时往往会与地面之间产生较大的冲击力。
现有技术中,传统的无人机为了避免降落时的冲击力较大,其底座大多都设置有缓冲层,但是传统的缓冲底座始终裸露在机体外,在飞行过程中,容易产生较大的风阻,影响无人机正常飞行,同时还存在被缠绕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可伸缩碳纤维无人机缓冲底座,通过设置驱动机构,实现对转动杆进行有效的折叠,避免转动杆裸露在机体外,容易增加飞行时的风阻,通过设置缓冲机构,实现对机体进行减震,避免降落时强大的冲击力对无人机造成损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伸缩碳纤维无人机缓冲底座,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上端设置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螺旋桨,所述机体的下端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凹槽,两个所述凹槽的内侧壁上均转动连接齿轮,两个所述齿轮上均固定连接有转动杆,两个所述转动杆内均设置有用于对机体进行缓冲的缓冲机构,所述机体内还设置有腔体,所述腔体的内部设置有两个齿条,所述凹槽的侧壁上开设有限位孔,两个所述齿条分别滑动连接在同侧的限位孔内,所述腔体内还设置有用于对齿条进行驱动的驱动机构。
优选地,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开设在转动杆内的通槽,所述通槽内滑动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的侧壁上设置有防滑层。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腔体一端内侧壁上的动力电机,所述动力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双头螺纹杆,所述双头螺纹杆远离动力电机的一端转动连接在腔体的另一端侧壁上,所述双头螺纹杆的侧壁上螺纹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竖杆,两个所述竖杆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同侧齿条的下端。
优选地,两个所述齿条分别与同侧的所述齿轮相配合。
优选地,所述移动杆的侧壁与通槽的内侧壁之间通过弹簧弹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缓冲层为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材质,所述防滑层为橡胶材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驱动机构,驱动动力电机的输出轴转动,带动竖杆以及齿条移动,从而带动与其啮合的齿轮转动,实现对转动杆进行有效的折叠,避免转动杆裸露在机体外,容易增加飞行时的风阻。
2、通过设置缓冲机构,在弹簧的作用下,减小移动杆移动的幅度,从而实现对机体进行减震,避免降落时强大的冲击力对无人机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伸缩碳纤维无人机缓冲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伸缩碳纤维无人机缓冲底座的转动杆剖面图。
图中:1机体、2螺旋桨、3腔体、4动力电机、5双头螺纹杆、6竖杆、7齿条、8限位孔、9齿轮、10转动杆、11凹槽、12移动杆、13缓冲层、14防滑层、15通槽、16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照图1-2,一种可伸缩碳纤维无人机缓冲底座,包括机体1,机体1的上端设置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螺旋桨2,机体1的下端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凹槽11,两个凹槽11的内侧壁上均转动连接齿轮9,两个齿轮9上均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0,两个转动杆10内均设置有用于对机体1进行缓冲的缓冲机构,机体1内还设置有腔体3,腔体3的内部设置有两个齿条7,两个齿条7分别与同侧的齿轮9相配合,凹槽11的侧壁上开设有限位孔8,两个齿条7分别滑动连接在同侧的限位孔8内,腔体3内还设置有用于对齿条7进行驱动的驱动机构。
缓冲机构包括开设在转动杆10内的通槽15,通槽15内滑动连接有移动杆12,移动杆12的侧壁与通槽15的内侧壁之间通过弹簧16弹性连接,移动杆12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缓冲层13,缓冲层13为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材质,防滑层14为橡胶材质,缓冲层13的侧壁上设置有防滑层14。
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腔体3一端内侧壁上的动力电机4,动力电机4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双头螺纹杆5,双头螺纹杆5远离动力电机4的一端转动连接在腔体3的另一端侧壁上,双头螺纹杆5的侧壁上螺纹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竖杆6,两个竖杆6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同侧齿条7的下端。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当无人机需要降落时,工作人员启动动力电机4,使得动力电机4的输出轴转动,带动双头螺纹杆5转动,从而带动与其螺纹连接的两个竖杆6向两端移动,两个竖杆6带动两个齿条7移动,齿条7的移动带动与其啮合的齿轮9转动,齿轮9的转动带动移动杆12转动,使得移动杆12转动至与地面垂直的位置,此时操作无人机缓缓降落,在弹簧16的作用下减小移动杆12移动的幅度,从而减小无人机降落时的冲击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可伸缩碳纤维无人机缓冲底座,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上端设置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螺旋桨(2),所述机体(1)的下端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凹槽(11),两个所述凹槽(11)的内侧壁上均转动连接齿轮(9),两个所述齿轮(9)上均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0),两个所述转动杆(10)内均设置有用于对机体(1)进行缓冲的缓冲机构,所述机体(1)内还设置有腔体(3),所述腔体(3)的内部设置有两个齿条(7),所述凹槽(11)的侧壁上开设有限位孔(8),两个所述齿条(7)分别滑动连接在同侧的限位孔(8)内,所述腔体(3)内还设置有用于对齿条(7)进行驱动的驱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伸缩碳纤维无人机缓冲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开设在转动杆(10)内的通槽(15),所述通槽(15)内滑动连接有移动杆(12),所述移动杆(12)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缓冲层(13),所述缓冲层(13)的侧壁上设置有防滑层(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伸缩碳纤维无人机缓冲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腔体(3)一端内侧壁上的动力电机(4),所述动力电机(4)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双头螺纹杆(5),所述双头螺纹杆(5)远离动力电机(4)的一端转动连接在腔体(3)的另一端侧壁上,所述双头螺纹杆(5)的侧壁上螺纹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竖杆(6),两个所述竖杆(6)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同侧齿条(7)的下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伸缩碳纤维无人机缓冲底座,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齿条(7)分别与同侧的所述齿轮(9)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伸缩碳纤维无人机缓冲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杆(12)的侧壁与通槽(15)的内侧壁之间通过弹簧(16)弹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伸缩碳纤维无人机缓冲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13)为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材质,所述防滑层(14)为橡胶材质。
CN202120869637.XU 2021-04-26 2021-04-26 一种可伸缩碳纤维无人机缓冲底座 Active CN2148240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69637.XU CN214824069U (zh) 2021-04-26 2021-04-26 一种可伸缩碳纤维无人机缓冲底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69637.XU CN214824069U (zh) 2021-04-26 2021-04-26 一种可伸缩碳纤维无人机缓冲底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24069U true CN214824069U (zh) 2021-11-23

Family

ID=787692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69637.XU Active CN214824069U (zh) 2021-04-26 2021-04-26 一种可伸缩碳纤维无人机缓冲底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240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89181U (zh) 可变电机角度四轴垂直起降固定翼复合无人机
ES2055674T1 (es) Avion con campana de perfil de ala.
CN103950537B (zh) 变距飞行器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103318410A (zh) 一种无舵面垂直起降微型飞行器
CN105059072A (zh) 一种水陆空三栖滑板车
CN103350624B (zh) 螺旋翼推进式飞行汽车
CN205060006U (zh) 一种四旋翼无人机
CN209972084U (zh) 可折叠水陆空三栖四旋翼飞行器
CN214824069U (zh) 一种可伸缩碳纤维无人机缓冲底座
CN107985573A (zh) 一种用于无人机的浮力辅升装置
CN112874789B (zh) 一种航拍无人机及其工作方法
CN107985574B (zh) 一种浮力辅升无人机
CN213168519U (zh) 一种陆空两用无人机
CN203268313U (zh) 新型无人机
CN112550751A (zh) 一种辅助起飞的无人机巢及起飞方法
CN204507258U (zh) 一种多旋翼无人飞行器
CN103213681A (zh) 六自由度四轴飞行器
CN203767065U (zh) 无人机机翼折叠机构
CN209833987U (zh) 一种兼具变形和壁面着陆功能的四旋翼飞行器
CN104442248B (zh) 陆空两栖机器人
CN209409728U (zh) 陆空两栖无人机
CN203816222U (zh) 一种模型飞机螺旋架
CN203525315U (zh) 一种垂直起降的固定翼模型飞机玩具
CN208181436U (zh) 一种油动直驱多旋翼无人机
CN205060012U (zh) 一种四旋翼飞行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