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05675U - 导管 - Google Patents

导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05675U
CN214805675U CN202120150087.6U CN202120150087U CN214805675U CN 214805675 U CN214805675 U CN 214805675U CN 202120150087 U CN202120150087 U CN 202120150087U CN 214805675 U CN214805675 U CN 2148056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core
outer sheath
pipe
tube
core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15008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琨
段丽萍
王昕�
张巍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Hospital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Hospital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Hospital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Hospital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212015008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056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056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056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管,用于食管黏膜持续微量灌注,该导管包括外鞘管和内芯管,外鞘管设有穿设通道,内芯管为柔性管且穿设于穿设通道内,内芯管的远端凸出于外鞘管的远端,内芯管的近端凸出于外鞘管的近端,内芯管能够相对外鞘管移动,以调节内芯管凸出于外鞘管的长度,内芯管的远端的为封闭结构,并且内芯管的远端设有多个灌注孔,多个灌注孔沿内芯管的周向间隔设置。由于内芯管为柔性管,在内芯管沿食管移动的过程中能够有效适应食管,避免对食管造成损伤,另外,利用多个形成在内芯管远端的侧壁上的灌注孔,能够有效保证将药液涂布到食管壁上,从而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导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管。
背景技术
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
在对小动物(例如幼年大鼠、小鼠等)进行食管黏膜持续微量化学刺激实验时,通常利用插管器具完成。
现有技术中,插管器具通常为灌胃针,灌胃针存在诸多弊端(灌胃针通常为不锈钢材质或者PTFE(聚四氟乙烯)材质,不锈钢材质的灌胃针具有一定的硬度,不能弯曲,无法满足有效适应食管,PTFE材质的灌胃针虽然可在一定程度内弯曲,但是由于弯曲张力的存在,容易导致灌胃针的位置发生变化或者损伤食管,另外,灌胃针只有一个沿纵轴的开口,灌注方向只能沿灌胃针的纵轴方向,无法使食管壁环周黏膜涂布化学制剂),无法有效满足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至少解决现有插管器具无法有效满足使用需求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导管,用于食管黏膜持续微量灌注,所述注导管包括:
外鞘管,所述外鞘管设有穿设通道;
内芯管,所述外鞘管的硬度大于所述内芯管的硬度,所述内芯管为柔性管且穿设于所述穿设通道内,所述内芯管的远端凸出于所述外鞘管的远端,所述内芯管的近端凸出于所述外鞘管的近端,所述内芯管能够相对所述外鞘管移动,以调节所述内芯管凸出于所述外鞘管的长度,所述内芯管的远端的为封闭结构,并且所述内芯管的远端设有多个灌注孔,多个所述灌注孔沿所述内芯管的周向间隔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导管,利用导管进行食管黏膜持续微量灌注实验时,移动内芯管,使得内芯管的远端靠近外鞘管的远端设置(内芯管的远端位于外鞘管的远端的外侧),将外鞘管的远端插入到小动物的食管内,并且将外鞘管的近端设置在小动物的食管外侧,外力作用于内芯管,使得内芯管的远端向远离外鞘管的远端的方向移动,直至内芯管的远端到达实验位置,将内芯管与外鞘管固定,并且将外鞘管的位置固定,再将内芯管的近端与药液供给装置(注射器或者注射泵等)连接,药液供给装置将药液送入内芯管,药液在内芯管内流动至内芯管的远端,并且经由内芯管的远端的灌注孔涂布在小动物的食管壁上,以使药液涂布在食管壁上。由于内芯管为柔性管,在内芯管沿食管移动的过程中能够有效适应食管,避免对食管造成损伤,另外,利用多个形成在内芯管远端的侧壁上的灌注孔,能够有效保证将药液涂布到食管壁上,从而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导管,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鞘管的远端设有防护结构,所述防护结构为椭球形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椭球形结构的远端设有过孔,所述过孔供所述内芯管穿设。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封闭结构为硅胶,所述硅胶的外表面呈弧形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芯管的内径为0.011mm~0.28mm;
并且/或者所述内芯管的外径为0.024mm~0.61mm;
并且/或者所述内芯管的长度为长度3m~30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芯管沿其长度方向设有第一连续刻度,所述第一连续刻度的相邻两个刻度之间的间隔为1c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鞘管的内径为0.50mm~0.68mm;
并且/或者所述外鞘管的外径为0.90mm~1.18mm;
并且/或者所述外鞘管的长度为长度3cm~10c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鞘管沿其长度方向设有第二连续刻度,所述第二连续刻度的相邻两个刻度之间的间隔为1c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管还包括具有通孔的紧固件,所述紧固件设于所述外鞘管的近端,所述内芯管穿设于所述通孔,所述紧固件能够与所述外鞘管配合,以固定所述内芯管或者解除对所述内芯管的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紧固件包括:
操控部,所述操控部供外力驱动;
螺纹部,所述螺纹部同轴连接于所述操控部,所述通孔贯穿于所述螺纹部和所述操控部,所述螺纹部与所述外鞘管的近端的螺纹接口螺纹连接,所述螺纹部与所述螺纹接口旋紧状态,所述内芯管被固定,所述螺纹部与所述螺纹接口旋松状态,所述内芯管被解除固定。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的导管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00为导管;
10为外鞘管;
11为防护结构,12为螺纹接口;
20为内芯管;
21为封闭结构,22为灌注孔;
30为紧固件;
31为操控部,32为螺纹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应理解的是,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于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如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所述”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含有”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明所陈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文中描述的方法步骤、过程、以及操作不解释为必须要求它们以所描述或说明的特定顺序执行,除非明确指出执行顺序。还应当理解,可以使用另外或者替代的步骤。
尽管可以在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多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区域、层或部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出,否则诸如“第一”、“第二”之类的术语以及其它数字术语在文中使用时并不暗示顺序或者次序。因此,以下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在不脱离示例实施方式的教导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
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在文中使用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或者特征的关系,这些相对关系术语例如为“内部”、“外部”、“内侧”、“外侧”、“下面”、“下方”、“上面”、“上方”等。这种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意于包括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者操作中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在图中的装置翻转,那么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方”的元件将随后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下方”可以包括在上和在下的方位。装置可以另外定向(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向)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关系描述符相应地进行解释。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出了一种导管100,用于食管黏膜持续微量灌注,导管100包括外鞘管10和内芯管20,外鞘管10设有穿设通道,内芯管20为柔性管且穿设于穿设通道内,内芯管20的远端凸出于外鞘管10的远端,内芯管20的近端凸出于外鞘管10的近端,内芯管20能够相对外鞘管10移动,以调节内芯管20凸出于外鞘管10的长度,内芯管20的远端的为封闭结构21,并且内芯管20的远端设有多个灌注孔22,多个灌注孔22沿内芯管20的周向间隔设置。
具体地,利用导管100进行食管黏膜持续微量灌注实验时,移动内芯管20,使得内芯管20的远端靠近外鞘管10的远端设置(内芯管20的远端位于外鞘管10的远端的外侧),将外鞘管10的远端插入到小动物的食管内,并且将外鞘管10的近端设置在小动物的食管外侧,外力作用于内芯管20,使得内芯管20的远端向远离外鞘管10的远端的方向移动,直至内芯管20的远端到达实验位置,将内芯管20与外鞘管10固定,并且将外鞘管10的位置固定,再将内芯管20的近端与药液供给装置(注射器或者注射泵等)连接,药液供给装置将药液送入内芯管20,药液在内芯管20内流动至内芯管20的远端,并且经由内芯管20的远端的灌注孔22涂布在小动物的食管壁上,以使药液涂布在食管壁上。由于内芯管20为柔性管,在内芯管20沿食管移动的过程中能够有效适应食管,避免对食管造成损伤,另外,利用多个形成在内芯管20远端的侧壁上的灌注孔22,能够有效保证将药液涂布到食管壁上,从而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需要理解的是,在本申请中,近端是指插入到食管内部的一端,远端是指位于食管外部的一端。
另外,内芯管20为柔性管,柔性管的柔软度高,能够有效适应食管,避免了对食管造成损害,同时,内芯管20的长度不受限制,能够通过调整内芯管20的长度来实现对药液涂布位置进行调整。
此外,由于多个灌注孔22沿内芯管20的周向设置,当药液经各灌注孔22喷出时,药液会通过内芯管20的周向向外部进行喷射,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仅通过灌胃针进行轴向喷射,使得食管壁能够被均匀涂布,从而保证了实验的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外鞘管10为PTFE材质(即外鞘管10为PTFE件),内芯管20为PE(聚乙烯)材质,外鞘管10的硬度大于内芯管20的硬度,当导管100用于食管黏膜持续微量灌注实验时,外鞘管10携带内芯管20同步插入到小动物的食管内,并且将外鞘管10的近端位于小动物的体外,此时,由于外鞘管10使用了PTFE材质,具有一定的硬度,保证了在插管过程中顺利而不发生弯折,内芯管20相对外鞘管10的穿设通道移动,使得内芯管20的远端到达预设位置,内芯管20为PE材质,柔性较佳,能够使得内芯管20沿食管移动的过程中不会对食管产生损伤,从而保证了实验的有效进行。
另外,内芯管20为柔性管且能够设置足够的长度,使之与市售注射器注射针相连固定,置于微量灌注泵,即可进行食管黏膜持续灌注,能满足各种速度要求。
此外,多个灌注孔22沿内芯管20的周向等间隔设置,进一步保证了药液经过各灌注孔22后能够均匀涂布在食管的内壁上,使得实验的效果得到了保证。
进一步地,外鞘管10的远端设有防护结构11,防护结构11为椭球形结构。具体地,外鞘管10的远端设置有为椭球形结构的防护结构11,当使用导管100进行食管黏膜持续微量灌注实验时,为的远端插入到小动物的食管内,通过将外鞘管10的远端设置防护结构11,同时将防护结构11设置为椭球形结构,从而避免了在插管过程中对食管产生刮擦,避免了对食管造成的损害。
需要理解的是,椭球形结构的表面光滑,在向食管插入的过程中,能够减小与食管壁的摩擦,提高了插入过程的顺畅性,避免出现外鞘管10的远端与食管壁出现卡滞的情况,以避免对食管造成的损害。
需要指出的是,椭球形结构与外鞘管10的远端的连接位置为平滑过渡,避免连接位置出现尖锐装结构而对食管壁产生不良的影响,另外,椭球形结构的防护结构11可以与外鞘管10为一体式结构,也可以与外鞘管10为分体式结构,当两者为一体式结构时,两者通过一体化制造成型,以降低制造的成本,当两者为分体式结构时,两者分别进行制造,通过焊接或者粘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固定,从而降低了加工制造的难度。
此外,椭球形结构的长轴与外鞘管10的轴向一致,椭球形结构的端州与外鞘管10的径向方向一致,并且椭球形结构的短轴半径大于外鞘管10的半径,即椭球形结构在外鞘管10的远端向外鞘管10的径向外侧凸出设置,从而使得外鞘管10插入到食管的过程中,减少外鞘管10与食管壁接触,进一步避免食管免受损伤。
进一步地,椭球形结构的远端设有过孔,过孔供内芯管20穿设。具体地,外鞘管10内的穿设通道通过过孔与外界连通,内芯管20穿设在穿设通道内,内芯管20的近端经外鞘管10的近端穿出,内芯管20的远端经过孔穿出,当对小动物进行插管时,调整内芯管20相对穿设通道的位置,使得内芯管20的远端靠近外鞘管10的远端设置(此时,内芯管20的远端位于外鞘管10的远端的外侧),将外鞘管10的远端以及内芯管20的远端插入到小动物的食管内,当外鞘管10插接到位后,驱动内芯管20相对穿设通道移动,使得内芯管20的远端向食管需要实验的位置继续移动,当内芯管20到达预设的实验位置时,将外鞘管10固定,再将内芯管20连接药液供给装置,通过药液供给装置向食管注入药液,从而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需要指出的是,穿设通道与外鞘管10同轴设置,过孔与穿设通道同轴设置,从而保证了内芯管20与外鞘管10同轴设置,进而保证了内芯管20与外鞘管10的同轴度。
另外,过孔的直径略大于内芯管20的外径,从而较小了过孔与内芯管20之间的间隙,避免食管内的液体经过过孔进入到外鞘管10内。
进一步地,封闭结构21为硅胶,硅胶的外表面呈弧形设置。具体地,内芯管20的远端被封闭结构21封闭,该封闭结构21为硅胶,即通过硅胶将内芯管20的远端封闭,多个灌注孔22靠近封闭结构21设置,并且多个灌注孔22沿内芯管20的周向等间隔设置,通过将内芯管20的远端封闭,从而使得药液到达内芯管20的远端口仅能通过内芯管20的多个灌注孔22喷出,从而保证了药液能够均匀涂布在食管壁上,以提高对食管壁的环周涂布效果。另外,将硅胶的外表面设置为弧形,该弧形为图弧形,从而避免内芯管20在食管内移动的过程中对食管壁产生的刮擦,以避免对食管造成的损伤。
需要指出的是,封闭结构21也为椭球状结构,进一步避免了对食管壁产生刮擦,使得食管免受损伤。
进一步地,内芯管20的内径为0.011mm~0.28mm。具体地,通过将内芯管20的内径设置在0.011mm~0.28mm的范围,从而能够保证药液具有良好的通过性,使得药液的供给量能够得到充分的保证。
具体地,内芯管20的外径为0.024mm~0.61mm。具体地,通过将内芯管20的外径设置在0.024mm~0.61mm的范围,从而使得内芯管20更加适用小动物食管,从而保证了内芯管20在食管内具有良好的通过性,使得食管免受损伤。
具体地,内芯管20的长度为长度3m~30m。通过将内芯管20的长度设置为3m~30m,从而便于与药液供给装置的有效连接,进而保证了药液能够持续供给,使得实验能够有效进行。
进一步地,内芯管20沿其长度方向设有第一连续刻度,第一连续刻度的相邻两个刻度之间的间隔为1cm。具体地,在内芯管20上设置第一连续刻度,当对内芯管20的位置进行调节时,通过观察内芯管20的第一连续刻度即可实现对内芯管20位置的控制,从而提高了实验的精度,使得实验的效果得到了保证。另外,通过将两者刻度之间的间隔距离设置为1cm,进一步提高了对内芯管20位置的控制精度,使得药液的喷涂位置得到了保证,进而提高了实验的效果。
进一步地,外鞘管10的内径为0.50mm~0.68mm。具体地,将外鞘管10的内径设置在0.50mm~0.68mm的范围,即将穿设通道的直径设置为0.50mm~0.68mm,从而保证了内芯管20在穿设通道内具有良好的通过性,保证了内芯管20能够有效进行调整。
具体地,外鞘管10的外径为0.90mm~1.18mm。通过将外鞘管10的外径设置在0.90mm~1.18mm的范围,从而使得外鞘管10更加适用小动物食管,从而保证了内芯管20在食管内具有良好的通过性,使得食管免受损伤。
具体地,外鞘管10的长度为长度3cm~10cm。通过将外鞘管10的长度设置为3cm~10cm,从而保证了外鞘管10与内芯管20的支撑,保证了内芯管20能够有效进入到食管内,从而到达食管内的实验位置,使得药液能够有效到达实验位置,以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进一步地,外鞘管10沿其长度方向设有第二连续刻度,第二连续刻度的相邻两个刻度之间的间隔为1cm。具体地,在外鞘管10上设置第二连续刻度,当对小动物进行插管时,通过观察外鞘管10的第二连续刻度即可实现对外鞘管10位置的控制,从而提高了实验的精度,使得实验的效果得到了保证。另外,通过将两者刻度之间的间隔距离设置为1cm,进一步提高了对外鞘管10位置的控制精度,使得实验的效果得到了提高。
进一步地,导管100还包括具有通孔的紧固件30,紧固件30设于外鞘管10的近端,内芯管20穿设于通孔,紧固件30能够与外鞘管10配合,以固定内芯管20或者解除对内芯管20的固定。具体地,当对小动物进行插管时,调整内芯管20相对穿设通道的位置,使得内芯管20的远端靠近外鞘管10的远端设置(此时,内芯管20的远端位于外鞘管10的远端的外侧),紧固件30将内芯管20的位置固定,将外鞘管10的远端以及内芯管20的远端插入到小动物的食管内,当外鞘管10插接到位后,松开紧固件30,驱动内芯管20相对穿设通道移动,使得内芯管20的远端向食管需要实验的位置继续移动,当内芯管20到达预设的实验位置时,利用紧固件30将内芯管20的位置固定,再将外鞘管10固定,另外将内芯管20连接药液供给装置,通过药液供给装置向食管注入药液,从而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通过设置紧固件30,从而实现了对内芯管20位置的保持,进一步保证了药液喷射位置的精度,使得实验的效果得到了有效地保证。
进一步地,紧固件30包括:操控部31和螺纹部32,操控部31供外力驱动,螺纹部32同轴连接于操控部31,通孔贯穿于螺纹部32和操控部31,螺纹部32与外鞘管10的近端的螺纹接口12螺纹连接,螺纹部32与螺纹接口12旋紧状态,内芯管20被固定,螺纹部32与螺纹接口12旋松状态,内芯管20被解除固定。具体地,在外鞘管10的近端设有螺纹接口12,紧固件30的螺纹部32与螺纹接口12螺纹连接,内芯管20穿过紧固件30设置,当需要解除与内芯管20的限制时,螺纹部32相对螺纹接口12旋松,此时内芯管20能够相对紧固件30移动,当需要将内芯管20固定时,螺纹部32相对螺纹接口12旋紧,从而将内芯管20固定。紧固件30的结构简单,便于操控,能够有效提高操作的便捷性,另外,紧固件30的固定强度高,稳定性佳,有效保持了内芯管20的位置,使得实验的准确性得到了提高。
需要指出的是,螺纹接口12为锥状结构,螺纹部32被分隔为多个可动结构,内芯管20经紧固件30的轴线位置穿过,当螺纹部32相对螺纹接口12旋紧时,各可动结构向紧固件30的轴线位置运动,从而抵靠在内芯管20的外表面上,以将内芯管20固定,当螺纹部32相对接口旋松时,各可动结构向远离紧固件30的轴线方向运动,各可动结构与内芯管20分离,使得内芯管20的固定被解除。
另外,导管100还包括照明组件和视频采集组件,照明组件包括照明灯、电源线、开关和电源,视频采集组件包括摄像头、信号线和显示屏,其中,开关和电源设置在内鞘管的近端(可设置外壳),照明灯设置设置在内鞘管的远端电源线位于内芯管20的管壁内,照明灯通过电源线与开关机电源连接,摄像头设置在内鞘管的远端,视频线设置在内芯管20的管壁内,摄像头通过视频线与显示屏电连接(可设置单独电源),对小动物进行插管实验时,开关闭合,照相灯被点亮,从而使得实验位置被照亮,摄像头对实验位置进行图片采集,操作者能够通过显示屏进行实时观察药液的喷涂状况,进一步保证了实验的精度及准确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导管,用于食管黏膜持续微量灌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包括:
外鞘管,所述外鞘管设有穿设通道;
内芯管,所述外鞘管的硬度大于所述内芯管的硬度,所述内芯管为柔性管且穿设于所述穿设通道内,所述内芯管的远端凸出于所述外鞘管的远端,所述内芯管的近端凸出于所述外鞘管的近端,所述内芯管能够相对所述外鞘管移动,以调节所述内芯管凸出于所述外鞘管的长度,所述内芯管的远端的为封闭结构,并且所述内芯管的远端设有多个灌注孔,多个所述灌注孔沿所述内芯管的周向等间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鞘管的远端设有防护结构,所述防护结构为椭球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椭球形结构的远端设有过孔,所述过孔供所述内芯管穿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结构为硅胶,所述硅胶的外表面呈弧形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管的内径为0.011mm~0.28mm;
并且/或者所述内芯管的外径为0.024mm~0.61mm;
并且/或者所述内芯管的长度为长度3m~30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管沿其长度方向设有第一连续刻度,所述第一连续刻度的相邻两个刻度之间的间隔为1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鞘管的内径为0.50mm~0.68mm;
并且/或者所述外鞘管的外径为0.90mm~1.18mm;
并且/或者所述外鞘管的长度为长度3cm~10c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鞘管沿其长度方向设有第二连续刻度,所述第二连续刻度的相邻两个刻度之间的间隔为1cm。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还包括具有通孔的紧固件,所述紧固件设于所述外鞘管的近端,所述内芯管穿设于所述通孔,所述紧固件能够与所述外鞘管配合,以固定所述内芯管或者解除对所述内芯管的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包括:
操控部,所述操控部供外力驱动;
螺纹部,所述螺纹部同轴连接于所述操控部,所述通孔贯穿于所述螺纹部和所述操控部,所述螺纹部与所述外鞘管的近端的螺纹接口螺纹连接,所述螺纹部与所述螺纹接口旋紧状态,所述内芯管被固定,所述螺纹部与所述螺纹接口旋松状态,所述内芯管被解除固定。
CN202120150087.6U 2021-01-20 2021-01-20 导管 Active CN2148056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50087.6U CN214805675U (zh) 2021-01-20 2021-01-20 导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50087.6U CN214805675U (zh) 2021-01-20 2021-01-20 导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05675U true CN214805675U (zh) 2021-11-23

Family

ID=789547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150087.6U Active CN214805675U (zh) 2021-01-20 2021-01-20 导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056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500820A (en) Medical probe for injecting x-ray contrast medium into the body
US4763667A (en) Tissue-penetrating catheter device
DE60308926D1 (de) Katheter zum Injizieren einer flüssigen Arznei
ATE269034T1 (de) Transurethrale vorrichtung zur verabreichung per nadel mit zytoskop
JPH0472536B2 (zh)
WO2008039355A3 (en) Curable material delivery device with a rotatable supply section
CA2915505C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protecting catheter tips and stereotactic fixtures for microcatheters
WO2007044023A3 (en) Infus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infusing material into the brain of a patient
DE69109932D1 (de) Saugeinrichtungen.
US4990140A (en) Flexible spray tip for syringe
SE9601974D0 (sv) Förfarande och anordning för att injicera en substans i en kropp, spec. human eller animalisk
KR101912745B1 (ko) 복합 카테터
WO2005051464A1 (ja) 内視鏡用処置具、および内視鏡用注射針
US5092854A (en) Two-part flexible swivel spray tip for syringe
CN214805675U (zh) 导管
CN112914782A (zh) 食管黏膜持续微量灌注导管
JP2003310540A (ja) 内視鏡
JPH0938202A (ja) 内視鏡用注射具
US20220355073A1 (en) Medical liquid injection device
KR20110009759A (ko) 주사기의 주사바늘용 벤딩기구
JP3732897B2 (ja) 内視鏡用注射具
JPH05245101A (ja) 内視鏡用注射具
JP2002125978A (ja) 内視鏡用処置具
JP3548296B2 (ja) 内視鏡用注射具
JP3709046B2 (ja) 内視鏡用注射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