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01244U - 捆扎机 - Google Patents

捆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01244U
CN214801244U CN202120972985.XU CN202120972985U CN214801244U CN 214801244 U CN214801244 U CN 214801244U CN 202120972985 U CN202120972985 U CN 202120972985U CN 214801244 U CN214801244 U CN 2148012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needle
bow
frame
fi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97298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永
黄容
喻勋
韩其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Networ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Networ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Network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Networ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97298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012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012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012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asic Packing Techniqu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涉及农业生产捆扎工具技术领域的捆扎机,具备:呈直线型形成的中架,能够从前端部拉出带;弓架,安装成可相对于所述中架进行转动;带夹持机构,安装在所述弓架前端部,能够夹持所述带的端部;装订机构,包括后端铰连在所述中架上的针槽、安装在所述弓架前端部的针模、固定在所述中架前端部且与所述针槽、针模相对应的顶针片;切刀,安装在所述中架前部,与所述顶针片平行地配置;所述捆扎机的特征在于,所述带夹持机构具有支撑板、夹带板、复位杆、击发杆,所述夹带板与所述击发杆以可转动的方式被安装,所述夹带板前端与所述支撑板前端相匹配。

Description

捆扎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生产捆扎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捆扎机。
背景技术
在种植西红柿、葡萄、猕猴桃等农作物时,我们通常需要将植株的藤蔓或者枝条固定在竹竿架子或者铁丝上,以引导其长势或协助挂果,以此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传统的解决方法是用绳子或者布条通过挨个绑结的方式来固定,该方式效率低下,而且容易损伤植株,无法满足规模化种植生产的需求,目前常用捆扎机(也有称绑枝机)对植株进行捆扎固定操作。
比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121072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绑枝机,主要包括绑带夹持装置、弓架、把手、机架、针盒、绑带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夹持装置构成包括机盒、定位板、压带针、成型砧;所述定位板铰连在所述机盒腔内,在所述定位板上设有使其具有沿逆时针方向旋转运动趋势的弹簧;所述压带针铰连在所述机盒腔内,在所述压带针上还设有使其具有向逆时针方向旋转运动趋势的扭簧;所述定位板与所述压带针相匹配;在所述机架上还设有一撞块,所述撞块与所述压带针相匹配。其优点是: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较高,省力轻便,刀片不易损坏且固定牢固、易于更换,同时在绑枝操作的时候能避免挂伤作物枝条。
其不足之处在于,所述压带针在转动的过程中,所述压带针与所述定位板之间始终相接触且同时存在着相对位置变化和摩擦力,压带针与定位板容易磨损,由于压带针克服所述第二弹簧的作用力保持在预设位置的作用力是由定位板与夹带板相互匹配处的摩擦力提供的,当磨损到达一定程度时,会导致夹带板无法被保持在预设位置从而影响带夹持机构功能的稳定性,进而导致绑枝机无法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记载了一种捆扎机,所述捆扎机具有以下特征:
(1)呈直线型形成的中架,能够从前端部拉出带;弓架,安装成可相对于所述中架进行转动;带夹持机构,安装在所述弓架前端部,能够夹持所述带的端部;装订机构,包括后端铰连在所述中架上的针槽、安装在所述弓架前端部的针模、固定在所述中架前端部且与所述针槽、针模相对应的顶针片;切刀,安装在所述中架前部,与所述顶针片平行地配置;所述带夹持机构具有支撑板、夹带板、复位板、击发杆,所述夹带板与所述击发杆以可转动的方式被安装,所述夹带板前端与所述支撑板前端相匹配。
(2)除上述(1)中所记载的特征外,所述捆扎机的特征还在于,在所述中架前端具有与所述复位板相匹配的支撑部件和与所述击发杆相匹配的击发部件,所述击发部件铰连在所述中架前端部。
(3)除上述(2)中所记载的特征外,所述捆扎机的特征还在于,所述复位板与所述支撑板平行地配置,在所述复位板上具有呈直线型的导槽,所述复位板与所述夹带板相匹配,所述复位板同时还与所述击发杆后部相匹配,有一弹簧对所述复位板施力使其具有向下移动的运动趋势。
(4)除上述(1)至(3)中任一所记载的特征外,所述捆扎机的特征还在于,所述夹带板整体呈“S”型地形成。
(5)除上述(4)中所记载的特征外,所述捆扎机的特征还在于,所述复位板一侧具有一凸柱,在所述夹带板后端有一通孔,所述击发杆后端具有一棘齿,所述凸柱被设置在所述通孔内且所述凸柱与所述棘齿相匹配,所述复位板通过凸柱对所述夹带板施力并使其转动,当所述夹带板运动至待机位置时,所述棘齿克服所述弹簧的作用力对所述凸柱施力进而使所述夹带板保持在所述待机位置。
(6)除上述(5)中所记载的特征外,所述捆扎机的特征还在于,所述击发杆前端与所述击发部件相接触的一侧呈曲线地形成一凸包,所述凸包的转动半径大于所述棘齿的转动半径,当执行所述夹持动作时,所述击发部件对所述凸包施加与所述中架配置方向相平行的力从而使所述击发杆发生转动进而使所述棘齿与所述凸柱分离。
(7)除上述(6)中所记载的特征外,所述捆扎机的特征还在于,所述击发部件以使所述凸包在向其靠近并与之交错时受阻,同时在所述凸包在与其分离时对所述凸包避让的方式被安装。
(8)除上述(7)中所记载的特征外,所述捆扎机的特征还在于,所述击发部件包括铰环和击发块,所述铰环以与所述弓架转动面平行地方式铰连在所述中架前端部,所述击发块与所述铰环的转动平面垂直并与所述凸包相对应,所述击发块由所述铰环的旋转中心沿所述中架向后延伸形成,其与所述中架相邻的一侧覆于所述中架前端侧壁上沿。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结构简单、布局巧妙,使用操作手感轻的特点,带夹持机构磨损较慢使捆扎机功能更为稳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捆扎机的主视图,是弓架位于打开位置状态的图,其中夹带板处于待机位置。
图2是捆扎机的主视图,是弓架到达预定位置状态的局部剖视图(其中夹带板尚处于待机位置)。
图3是捆扎机的主视图,是弓架达到预定位置状态的局部剖视图(其中夹带板已到达夹持位置)。
图4是捆扎机的主视图,是弓架到达闭合位置状态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相对于图3放大的捆扎机前端附近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相对于图4放大的捆扎机前端附近的局部剖视图。
图7是带夹持机构的主视图,是夹带板处于夹持位置的状态的图(相对图3进行了放大)。
图8是带夹持机构的主视图,是夹带板回复至待机位置的状态的图(相对图4进行了放大)。
图9是支撑板、夹带板、复位板、击发杆以及击发部件的主视图。
图10是支撑板、夹带板、复位板、击发杆以及击发部件的立体图。
图11是针槽的立体图。
图12是中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但是,本发明提供的捆扎机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所述捆扎机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捆扎机,具备直线型地形成的横截面呈“U”型的中架1,后端部铰连在中架1上呈弧形的弓架2,设置在弓架2前端部的带夹持机构3,与弓架2呈“x”形铰连设置的操作手柄4。
在中架1中部附近设有一与中架1垂直的横轴11,操作手柄4前端具有勾体41挂附在横轴11上,在中架1与弓架2的后部设有一拉簧(视图省略)持续施力,使中架1与弓架2的前部具有相互分离的运动趋势,这样,当无外力作用时,弓架2相对于中架1保持在如图1所示的打开位置。
当通过握压操作手柄4和中架1后部进行施力时,弓架2相对于中架1 进行转动,其前部相互靠拢直至无法继续转动即到达如图4所示的闭合位置,弓架2在由打开位置转动到闭合位置之前,会先到达预定位置,预定位置位于打开与闭合位置之间靠近闭合位置一侧,其具体位置下文再详细表述。如图2所示,带夹持机构3安装在弓架2前部,结合图5至10,带夹持机构3包括以固定方式安装的支撑板31,以可转动的方式安装的整体呈“S”型形成地夹带板32,可上下滑动的复位板33,可转动的击发杆34,其中夹带板32前端与支撑板31前端相匹配。
在图3、5、7中,夹带板32相对于支撑板31所处的位置为夹持位置,其中夹带板32的前端与支撑板31的前端靠近并相互咬合;在图1、2、4、 6、8中,夹带板32相对于支撑板31所处的位置为待机位置,夹带板32的前端与支撑板31的前端的距离达到最大;夹带板32可以在待机位置与夹持位置之间转动。
如图1所示,结合5、6、9、10、12,在中架1前端一侧具有与复位板33下端相匹配的支撑部件12,支撑部件12可对复位板33施力使其向上滑动;在中架1前端另一侧以铰连的方式设有一与击发杆34相匹配的击发部件13,击发部件13可对击发杆34前端施力使其转动。
优选地,击发部件13包括与中架1侧壁平行铰连的铰环131以及与铰环131转动面垂直的击发块132,击发块132与击发杆34的前端相对应,铰环131的旋转中心位于击发块132的前端侧。
中架1右侧壁前端与击发块132对应的位置向内卷曲延伸至击发块132 的下表面(如图12所示)对处于水平位置时的击发块132形成支撑,这样,当从击发块132上方向下施力时,击发块132由于中架1的侧壁支撑作用无法向下转动,而当从击发块132下方向上施力时,击发块132则向上(沿顺时针方向)转动。
结合图6、8、9,夹带板32前端呈勾状,与支撑板31前部相匹配,有一扭簧(示图省略)持续对夹带板32施力,使夹带板32的前端具有向支撑板31转动的运动趋势。复位板33以与夹带板32平行的方式配置,在复位板33上具有呈直线型的导槽331,有一弹簧35对复位板自上而下施力,使复位板32具有向下移动的运动趋势。
复位板33与夹带板32相匹配:在复位板33一侧具有一与之垂直的凸柱332,在夹带板32后部具有一通孔321,凸柱332位于通孔321中,当夹带板32处于夹持位置时,复位板33以向上滑动的方式通过凸柱332对夹带板32后部的通孔321施力,即可使夹带板32由夹持位置沿逆时针方向转动至待机位置。
复位板33还与击发杆34后部相匹配:在击发杆34末端具有棘齿341,有一扭簧(示图省略)对击发杆34施力使其具有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的运动趋势,当夹带板32处于夹持位置时,如图5至8所示,复位板33上的凸柱332位于棘齿341的的下方侧,通过支撑部件12对复位板33向上施力使复位板33向上滑动,这样,凸柱332一方面对通孔321向上施力,使夹带板32由夹持位置转动到待机位置,另一方面,凸柱332同时对棘齿341 施力,使击发杆34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一定角度(即棘齿341向右移动),待凸柱332运动到棘齿341上方侧时,凸柱332对棘齿341的作用力消失,击发杆34在扭簧(示图省略)的作用力下沿逆时针方向转动一定角度(棘齿341向左移动)复位,此时棘齿341即位于凸柱332的下方,其位置关系如图6、8所示,当撤销支撑部件12对复位板33的施力后,在弹簧35 的作用下,复位板33具有向下运动的趋势,棘齿341位于凸柱332下方并对其向上施力,使图1所示的状态保持稳定,即夹带板32稳定地保持在待机位置。
结合图1、11、12,装订机构包括后部与弓架2同轴铰连在中架1上的具备直线型的形成的用于存放装订针的针槽5,针槽5位于中架1的“U”型截面内横轴11的下方。
在针槽5下表面与中架1的之间设有压簧(视图省略)使针槽5相对于中架1具有向逆时针方向转动的运动趋势,这样,针槽5的上表面即抵住横轴11,在针槽5的下表面与中架1的底部之间就存在一定的活动空间,当针槽5前端受到向下的作用力时便可相对于中架1向顺时针方向转动,作用力消失后,在压簧(视图省略)的作用力下,针槽5则相对于中架1沿逆时针方向转动直至其上表面抵住横轴11。
结合图1、5、6、11、12,在针槽5前端具有出针口51,在中架1上与出针口51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顶针片52,在弓架2前端与支撑板31相邻的位置设有针模53,针模53的位置与出针口51和顶针片52的位置相对应,顶针片52可以将安装在针槽5内的装订针由出针口51顶出并压制到针模53上以完成装订(其原理与常见的订书机工作原理相同)。
在中架1前端部还设有与顶针片52平行配置的切刀14,切刀14的位置与支撑板31相对应,在中架1上位于切刀14前侧具有导出方向与切刀 14平行的出带口15,出带口15可以将带由中架1的下方引导至中架1上方,出带口15的位置与夹带板32和支撑板31相对应,在夹带板32前端与支撑板31保持分离的状态下,即当夹带板32处于待机位置,弓架2前端转动到与中架1前端靠近时,由出带口15导出的带的端部随弓架2与中架1的相互靠拢而被送入夹带板32前端与支撑板31所形成的开口中。
图1是捆扎机在进行捆扎前的初始状态,其中弓架2相对于中架1所处的位置为打开位置,图8是与图1的状态相对应的带夹持机构的结构图,夹带板32处于待机位置,其前端与支撑板31保持分离,复位板33上的凸柱332位于击发杆34末端的棘齿341的上侧,弹簧35处于压缩状态对复位板33向下施力,棘齿341克服弹簧35的作用力将夹带板32保持在待机位置。
优选地,击发杆34的前端靠近击发部件13一侧呈曲线地形成一凸包 342,凸包342到击发杆34的转动中心的距离大于棘齿341到击发杆34的旋转中心的距离,即凸包342的转动半径大于棘齿341的转动半径。
由图1所示的状态,通过握压操作手柄4和中架1后部进行施力,弓架2由打开位置相对于中架1沿顺时针方向向闭合位置转动,当针模53随着弓架2的转动而运动到接近针槽5前端的出针口51(针模53与出针口 51之间还未产生相互作用)时,击发杆34的前端的凸包342则随着弓架2 的转动运动至与击发块132发生碰撞并开始产生相互作用力,此时弓架2所处的位置即为预定位置(如图2、3、5所示)。
在上述过程中,夹带板32处于待机位置,即夹带板32与支撑板31前端保持分离,随着弓架2由打开位置向预定位置转动,针模53向出针口51 靠拢,当弓架2运动到预定位置时,出带口15运动到夹带板32与支撑板 31之间的开口下方,由出带口15导出的带的端部即被逐渐送入至夹带板 32与支撑板31前端部之间的空间内,与此同时击发杆34前端的凸包342 与击发部件13上的击发块132相互靠近交错碰撞产生相互作用,击发部件 32克服扭簧(示图省略)的作用力对击发杆34上的凸包342沿与中架1配置方向平行的方向向左施力(亦可视为击发部件32使凸包342在向其靠近并与之交错时受到阻力),使击发杆34向顺时针方向转动一定角度,棘齿 341同样向顺时针方向转动一定角度,棘齿341与凸柱332分离并运动至凸柱332的右侧,在弹簧35的作用力下,复位板33向下运动并通过凸柱332 对通孔321施力使夹带板32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夹带板32的前端部向支撑板31前端部靠拢并将由出带口15导出的带的端部压制到支撑板31上,这样,夹带板32即由待机位置转动到夹持位置并与支撑板31将由出带口 15导出的带的端部夹持住;再释放操作手柄4,弓架2由预定位置向逆时针方向转动至打开位置,弓架2的前端部与中架1的前端部分离,带夹持机构3将带从出带口15中拉出一段,在带夹持机构与出带口15之间即形成一段用于捆扎的带。
由于凸包342到击发杆34的转动中心的距离大于棘齿341到击发杆 34的旋转中心的距离,在杠杆原理的作用下,击发块132只需要对凸包342 施加沿着与中架1配置方向平行向左的较小力,即可驱动击发杆34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进而使棘齿341与凸柱332分离。
上述在捆扎机处于初始状态时,通过握压操作手柄4,使弓架2由打开位置转动至预定位置,击发杆34与击发部件产生相互作用进而让夹带板32 由待机位置转动至夹持位置而夹持住由出带口15导出的的带,然后再释放操作手柄4,使弓架2再有预定位置回复至打开位置,从而在弓架2与中架 1前端形成一段用于捆扎的带,这一完整的过程即为所述的夹持动作。需要说明的是,在执行夹持动作的过程中,弓架2由打开位置转动至预定位置时,针模53与出针口51(即针槽前端部)之间尚未产生相互作用力,针槽5相对于中架1未发生转动,凸柱332与击发块132产生碰撞使击发杆 34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复位板33在弹簧35的作用力下向下移动,复位板 33的下端与支撑部件12靠近但尚未产生相互作用。
另外,在执行夹持动作的过程中,弓架2到达预定位置后,夹带板32 即由待机位置转动至夹持位置。
在完成所述夹持动作后,将被捆扎物以与弓架2转动平面垂直的方向抵住弓架2与中架1前端之间用于捆扎的带,并引导至弓架2的弧弯内,然后再次握压操作手柄4使弓架2由打开位置开始转动,使用于捆扎的带绕过被捆扎物,并逐渐将被捆扎物包围起来,直至弓架2到达闭合位置,带的结合部位被针模53压制到针槽5前端的出针口51上,顶针片52将针槽5内的装订针顶出并压向针模53,从而将带的结合部位装订起来,在被捆扎物上形成一个闭合的带圈,然后施放操作手柄4,使弓架2回复至打开位置。
上述在完成一次夹持动作后,将被捆扎物抵住带引导至弓架2的弧弯内后,通过握压操作手柄4,使弓架2由打开位置转动到闭合位置以将带的结合部位装订起来并切断,然后再释放操作手柄4,使弓架2回复至打开位置的动作过程即为所述的装订动作。
在完成所述夹持动作后再操作弓架2由打开位置转动到闭合位置的过程实际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弓架2由打开位置转动至预定位置,针模53随弓架2运动到与出针口51相互接近,击发杆34与击发块132发生相互作用(击发块 132由于中架1的阻挡未发生转动),击发块132克服击发杆34上的扭簧 (示图省略)的作用力对其施力,使击发杆34向顺时针方向转动一定角度,由于在完成夹持动作后,夹带板32已经由待机位置转动至夹持位置,故此时夹带板32的位置不会发生变化。
然后是第二阶段:弓架2到达预定位置后继续沿顺时针方向转动,针模53即开始对出针口51(即针槽5的前部)施力,针槽5开始随弓架2的转动而转动,一方面,固定在中架1上的顶针片52进入到出针口51中,将预装在针槽5中的的装订针向针模53挤压,由于带的结合部位被针模53 压制在出针口51上,当弓架2运动到闭合位置时,被顶针片52向上顶出的装订针在针模53的作用下将带的结合部位装订到一起(其装订过程与常见的订书机的装订动作类似),同时,由于切刀14的作用,由出带口15 导出的带随着针模53下压的动作而被切断;另一方面,随着弓架2前端部与中架1的前端部进一步靠拢,凸柱332运动到击发块132的下方,同时复位板33的下端与支撑部件12相抵,支撑部件12克服弹簧35的作用力对复位板33向上施力驱使复位板33向上移动,当弓架2运动到闭合位置时,凸柱332亦向上运动至棘齿341上方侧并对通孔321施力,使夹带板 32由夹持位置沿逆时针方向转动至待机位置,与此同时,凸包342运动到击发块132的下方侧,凸包342与击发块132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消失,击发杆34向逆时针方向转动一定角度,棘齿341随之运动至凸柱332正下方。
然后施放操作手柄4,弓架2由闭合位置开始向打开位置转动,支撑部件12与复位板33下端分离,支撑部件12与复位板33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消失,在弹簧35的作用力下,复位板33具有向下运动的趋势,此前运动到凸柱332正下方的棘齿341开始发挥作用,击发杆34的位置保持不变,通过棘齿341克服弹簧35的作用力使复位板33保持在当前位置,进而由位于通孔321中的凸柱332将夹带板32保持在待机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弓架2由打开位置运动到闭合位置的过程中,凸包 342向击发部件13靠近并运动到击发块132下方侧,即凸包342与击发部件13相互交错,击发块132保持静止并对凸包施力,凸包342受到明显阻力并使击发杆34向顺时针方向转动一定角度。
在弓架2达到闭合位置后,通过施放操作手柄4使弓架2由闭合位置向打开位置转动到打开位置的过程中,凸包342由击发块132的下方侧开始相对于击发块132向上运动并与之分离,在凸包342向上运动至与击发块132相接触时,对击发块132轻微施力使击发块132向顺时针方向转动一定角度对凸包342进行避让,且击发块132此时对凸包342的反作用力不足以驱动击发杆34转动,在凸包342与击发块132分离后,击发杆34 未发生转动,夹带板32保持在待机位置。
在装订动作完成后,弓架2回复至打开位置,夹带板32转动至待机位置,捆扎机进入下一次捆扎前的准备状态,通过交替执行夹持动作与装订动作即可进行下一次捆扎。
在捆扎机进行夹持动作时,通过击发块132与凸包342之间的相互作用,触发夹带板32由待机位置转动到夹持位置,且触发所需的力度较小,使操作捆扎机较为省力,在进行装订动作时,依靠支撑部件12与复位板33 相互作用使夹带板32由夹持位置转动到待机位置,即在一次完整的捆扎过程中,夹带板32在不同位置之间的转动依靠不同的相匹配的零件相互作用来实现,且受力较大的复位板33和支撑部件12仅发生过一次相互碰撞,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完成一次捆扎需要相对应的结构完成至少两次碰撞来说,磨损程度更低,故而使带夹持机构的故障率降低,提高了捆扎机的稳定性。

Claims (8)

1.一种捆扎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呈直线型形成的中架,能够从前端部拉出带;
弓架,安装成可相对于所述中架进行转动;
带夹持机构,安装在所述弓架前端部,能够夹持所述带的端部;
装订机构,包括后端铰连在所述中架上的针槽、安装在所述弓架前端部的针模、固定在所述中架前端部且与所述针槽、针模相对应的顶针片;
切刀,安装在所述中架前部,与所述顶针片平行地配置;
所述捆扎机的特征在于,所述带夹持机构具有支撑板、夹带板、复位板、击发杆,所述夹带板与所述击发杆以可转动的方式被安装,所述夹带板前端与所述支撑板前端相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捆扎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架前端具有与所述复位板相匹配的支撑部件和与所述击发杆相匹配的击发部件,所述击发部件铰连在所述中架前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捆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板与所述支撑板平行地配置,在所述复位板上具有呈直线型的导槽,所述复位板与所述夹带板相匹配,所述复位板同时还与所述击发杆后部相匹配,有一弹簧对所述复位板施力使其具有向下移动的运动趋势。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捆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带板整体呈“S”型地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捆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板一侧具有一凸柱,在所述夹带板后端有一通孔,所述击发杆后端具有一棘齿,所述凸柱被设置在所述通孔内且所述凸柱与所述棘齿相匹配,所述复位板通过凸柱对所述夹带板施力并使其转动,当所述夹带板运动至待机位置时,所述棘齿克服所述弹簧的作用力对所述凸柱施力进而使所述夹带板保持在所述待机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捆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击发杆前端与所述击发部件相接触的一侧呈曲线地形成一凸包,所述凸包的转动半径大于所述棘齿的转动半径,当执行所述夹持动作时,所述击发部件对所述凸包施加与所述中架配置方向相平行的力从而使所述击发杆发生转动进而使所述棘齿与所述凸柱分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捆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击发部件以使所述凸包在向其靠近并与之交错时受阻,同时在所述凸包在与其分离时对所述凸包避让的方式被安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捆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击发部件包括铰环和击发块,所述铰环以与所述弓架转动面平行地方式铰连在所述中架前端部,所述击发块与所述铰环的转动平面垂直并与所述凸包相对应,所述击发块由所述铰环的旋转中心沿所述中架向后延伸形成,其与所述中架相邻的一侧覆于所述中架前端侧壁上沿。
CN202120972985.XU 2021-05-08 2021-05-08 捆扎机 Active CN2148012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72985.XU CN214801244U (zh) 2021-05-08 2021-05-08 捆扎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72985.XU CN214801244U (zh) 2021-05-08 2021-05-08 捆扎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01244U true CN214801244U (zh) 2021-11-23

Family

ID=787728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972985.XU Active CN214801244U (zh) 2021-05-08 2021-05-08 捆扎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0124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99289A (zh) * 2021-05-08 2022-11-08 深圳市农科创网络有限公司 捆扎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99289A (zh) * 2021-05-08 2022-11-08 深圳市农科创网络有限公司 捆扎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17770B (zh) 园艺用捆扎机
CN107517774B (zh) 园艺用捆扎机
CN107517818B (zh) 园艺用捆扎机
CN107517773B (zh) 园艺用捆扎机
CN107517772B (zh) 园艺用捆扎机
EP1413192B1 (en) Binding machine for gardening
KR20070046754A (ko) 원예용 결속기에 있어서의 결속 테이프의 이완 방지 기구
CN214801244U (zh) 捆扎机
EP0338996B1 (en) Easy access metal staple stapler
CN107517817B (zh) 园艺用捆扎机
CN104853591A (zh) 捆扎装置
KR100676542B1 (ko) 원예용 결속기의 테이프가이드장치
CN211210728U (zh) 绑枝机
CN214593245U (zh) 捆扎机
CN214593246U (zh) 捆扎机
CN112400552B (zh) 捆扎机
CN115299289A (zh) 捆扎机
EP0661210B1 (en) Binder for rod-like objects
US2145339A (en) Package binding device
JP6702006B2 (ja) 園芸用結束機
JP4120596B2 (ja) 園芸用結束機
CN115299290A (zh) 捆扎机
CN115299288A (zh) 捆扎机
US11597548B2 (en) Binding machine
JP4691845B2 (ja) 園芸用結束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