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95519U - 闪光灯的电源控制设备及闪光灯组件 - Google Patents

闪光灯的电源控制设备及闪光灯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95519U
CN214795519U CN202120547659.4U CN202120547659U CN214795519U CN 214795519 U CN214795519 U CN 214795519U CN 202120547659 U CN202120547659 U CN 202120547659U CN 214795519 U CN214795519 U CN 2147955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heat dissipation
power
energy storage
power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4765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伟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odox Photo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odox Photo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odox Photo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odox Photo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4765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955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955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955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闪光灯的电源控制设备及闪光灯组件。闪光灯的电源控制设备包括机壳、供电单元、电源控制单元。机壳上设置有供闪光灯电连接的连接接口;机壳内形成有横向延伸的散热风道;供电单元与连接接口电连接,以通过连接接口向闪光灯供电;供电单元包括储能模块以及与储能模块的连接端电连接的放电控制板组件;放电控制板组件位于散热风道中;电源控制单元与放电控制板组件电连接,以用于控制储能模块的放电;电源控制单元设置于供电单元的上层,且位于散热风道中。本申请方案能够提高电源控制设备的散热性能。

Description

闪光灯的电源控制设备及闪光灯组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大功率闪光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闪光灯的电源控制设备及闪光灯组件。
背景技术
在专业摄影中,常需要使用大功率闪光灯以进行补光。大功率闪光灯的功率通常达数千瓦,因此需要配置专用的闪光灯电箱,用于为闪光灯供电。
闪光灯电箱在对闪光灯供电时,其内部器件需要承受较高的电压以及电流,因此发热量较大。若是热量无法及时得到散发,将造成闪光灯电箱内部温度过高而停止工作,甚至造成闪光灯电箱的损毁。
在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闪光灯电源控制设备,以提高散热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闪光灯的电源控制设备,包括:
机壳,所述机壳上设置有供所述闪光灯电连接的连接接口;所述机壳内形成有横向延伸的散热风道;
供电单元,与所述连接接口电连接,以通过所述连接接口向所述闪光灯供电;所述供电单元包括储能模块以及与所述储能模块的连接端电连接的放电控制板组件;所述放电控制板组件位于所述散热风道中;
电源控制单元,与所述放电控制板组件电连接,以用于控制所述储能模块的放电;所述电源控制单元设置于所述供电单元的上层,且位于所述散热风道中。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放电控制板组件包括开关控制板和限流电路板;所述限流电路板上设置有多个限流电阻,所述开关控制板上设置有开关器件;
所述开关控制板和所述限流电路板沿水平方向并排设置,且所述开关器件和所述限流电阻之间具有间隙。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供电单元还包括金属导流片,所述金属导流片位于所述储能模块的上方,且与所述储能模块的连接端电连接,以将所述储能模块输出的电流传导至所述放电控制板组件上;
所述金属导流片位于所述散热风道中,且与所述散热风道的延伸方向一致。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储能模块上具有安装柱、所述金属导流片上设置有多个第一连接孔、所述放电控制板组件上设置有多个第二连接孔;所述安装柱的位置、所述第一连接孔的位置、所述第二连接孔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安装柱对应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内,以固定连接所述放电控制板组件、所述金属导流片以及所述储能模块。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电源控制单元包括电源控制板;所述闪光灯的电源控制设备还包括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安装在所述电源控制板上,且位于所述散热风道中,以对所述电源控制板散热。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电源控制单元包括电源控制板;所述电源控制板边缘凹陷形成有安装缺口;
所述电源控制设备还包括散热风机,所述散热风机固定在所述机壳上,且适配性地位于所述安装缺口处。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机壳的顶部设置有操作组件;所述电源控制设备还包括与所述操作组件电连接的操作控制板;
所述操作控制板设置在所述电源控制单元的上层。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机壳相对的两侧上开设有散热网孔,相对的所述散热网孔之间形成所述散热风道。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机壳包括主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主壳体外侧的装饰板;所述电源控制设备还包括滤棉,所述滤棉夹设在所述主壳体与所述装饰板之间,且对应于所述散热网孔设置。
本申请另一方面还提出一种闪光灯组件,包括闪光灯以及所述电源控制设备。
本申请的电源控制设备通过将发热量较大的放电控制板组件、电源控制单元、进行分层设置,从而降低它们所散发的热量的汇集程度,减少发生热量局部聚集的情况,从而有利于热量散发。并且本申请通过设置分层结构设置,使得放电控制板组件、电源控制单元能够并行的位于散热风道中,有利于提高散热效率。因此本申请的电源控制设备具有较佳的散热能力,有利于提高工作稳定性。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例,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标、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
图1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源控制设备的结构图。
图2是隐去了部分机壳,电源控制设备内部结构的一实施例结构图。
图3是图2另一视角的结构图。
图4是图2、图3所示部分结构的爆炸图。
图5是图4中机壳一侧板的结构分解图。
图6是图4中部分结构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电源控制设备;10、机壳;131、散热网孔;12、装饰板;13、主壳体;14、滤棉;15、连接接口;20、供电单元;21、储能模块;22、开关控制板;221、开关器件;23、限流电路板;231、限流电阻;24、金属导流片;2111、安装柱;241、第一连接孔;222、第二连接孔;211、电容固定支架;212、储能电容;30、电源控制单元;31、电源控制板;34、电源板支架;32、散热器;33、安装缺口;40、操作组件;41、操作控制板;50、散热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尽管本申请可以容易地表现为不同形式的实施方式,但在附图中示出并且在本说明书中将详细说明的仅仅是其中一些具体实施方式,同时可以理解的是本说明书应视为是本申请原理的示范性说明,而并非旨在将本申请限制到在此所说明的那样。
由此,本说明书中所指出的一个特征将用于说明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其中一个特征,而不是暗示本申请的每个实施方式必须具有所说明的特征。此外,应当注意的是本说明书描述了许多特征。尽管某些特征可以组合在一起以示出可能的系统设计,但是这些特征也可用于其他的未明确说明的组合。由此,除非另有说明,所说明的组合并非旨在限制。
在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方向的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和后)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各种元件的结构和运动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当这些元件处于附图所示的位置时,这些说明是合适的。如果这些元件的位置的说明发生改变时,则这些方向的指示也相应地改变。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示例实施方式使得本申请的描述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附图仅为本申请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以下结合本说明书的附图,对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予以进一步地详尽阐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闪光灯的电源控制设备1,用于为大功率闪光灯供电。闪光灯的功率一般达到数千瓦,工作电流30A以上,工作电压600V以上。
请参阅图1至图3。图1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源控制设备1的结构图;图2是隐去了部分机壳10,电源控制设备1内部结构的一实施例结构图。图3是图2另一视角的结构图。
在一实施例中,闪光灯的电源控制设备1包括机壳10、供电单元20、电源控制单元30。机壳10上设置有供闪光灯电连接的连接接口15;机壳10内形成有横向延伸的散热风道(对应见图3中箭头指示方向);供电单元20与所述连接接口15电连接,以通过所述连接接口15向闪光灯供电。供电单元20包括储能模块21以及与储能模块21的连接端电连接的放电控制板组件;放电控制板组件位于散热风道中;电源控制单元30与与所述放电控制板组件电连接,以用于控制所述储能模块21的放电;电源控制单元30设置于供电单元20的上层,且位于散热风道中。
在一具体示例中,以图1示方向为例,机壳10大致呈长方体,其具有四个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开设有散热网孔131,因此左侧板上的散热网孔131和右侧板上的散热网孔131上形成散热风道。散热风道大致沿水平方向延伸。散热网孔131可以是呈蜂窝状,每个网孔单元可以呈六边形、五边形或圆形。
在一实施例中,闪光灯的电源控制设备1还包括散热风机50,散热风机50固定在机壳10上,且对应散热网孔131设置,散热风机50的吹风方向沿散热风道方向。
请参阅图4和图5,图4是图2、图3所示部分结构的爆炸图。图5是图4中机壳10一侧板的结构分解图。具体的,机壳10为两层结构,分别为主壳体13以及设置在主壳体13外侧的装饰板12。在主壳体13和装饰板12的相应位置处均开设有上述散热网孔131;其中图4中主壳体13上的散热网孔未图示。
在一实施例中,闪光灯的电源控制设备1还包括滤棉14,滤棉14夹设在主壳体13与装饰板12之间,且对应于散热网孔131设置。滤棉14用于对进入机壳10内的风进行过滤,以减少风中夹带的颗粒物的量,避免颗粒物沉积在电子器件上从而造成电子器件工作故障,因此本实施例提高了电源控制设备1的工作的稳定性。
在一实施例中,闪光灯的电源控制设备1还包括散热风机50,散热风机50固定在机壳10上,且对应散热网孔131设置,散热风机50的吹风方向沿风道方向。散热风机50用于提高自散热网孔131进入的风量以及风速,通过吸入温度较低的空气进入机壳10内,并快速的将热量从机壳10中吹出,从而提高机壳10内的散热能力。在该实施例中,风机固定在主壳体13上,以最大化地提高进风量。
由于风的扩散性,因此实际形成的风道的高度要大于散热网孔131的高度,实际形成的散热风道的宽度要大于散热网孔131的宽度。并且通过选用功率较大的散热风机50以及叶片较长的散热风机50,能够进一步提高散热风道的覆盖范围。示意性的,实际形成的风道的高度大致为散热网孔131的高度的2~3倍,实际形成的散热风道的宽度大致为散热网孔131的宽度的2~3倍。
机壳10上设置有供闪光灯电连接的连接接口15,连接接口15可以是插接口,在电源控制设备1上可以设置控制开关。当闪光灯的接头插入连接接口15时,按下控制开关,即可以控制电源控制设备1为闪光灯供电。
电能来源于供电单元20。供电单元20中的储能模块2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储能电容212。多个储能电容212可以通过串联和/或并联的方式进行连接,以提高电能储量。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储能电容212的体积及重量较大,因此设置其位于底部,以提高电源控制设备1的结构稳定性。
一般的,储能电容212的顶部凸设有连接端,该连接端即可以是充电端,也可以是放电端。在本实施例中,仅讨论电容放电的情况,此时连接端可以视为放电端。
请参阅图4和图6,其中图6是图4中部分结构的爆炸图。放电控制板组件设置在储能模块21的上方,与储能模块21电连接。放电控制板组件用于控制储能电容212的放电。例如,控制储能电容212开始放电或停止放电,以及控制储能电容212的放电时长等。
在一实施例中,放电控制板组件包括开关控制板22,开关控制板22包括PCB板,以及铺设在PCB板上的开关电路。开关电路包括开关器件221,开关器件221可以是IGBT、MOS管等。示意性的,在闪光灯插接至连接接口15的状态下,闪光灯与储能模块21之间形成供电回路,开关器件221串联于该供电回路中,且受控于电源控制单元30。通过开关器件221的通断可以控制该供电回路的通/断、导通时长;通过控制开关器件221控制信号的占空比,以控制供电回路中的电压大小,从而调节闪光灯的亮度。
进一步的,放电控制板组件还包括限流电路板23,限流电路板23为PCBA板,其上布置有切换开关以及多个限流电阻231。限流电路板23与储能模块21的连接端电连接。当闪光灯在某些模式下无需较大的供电电压时,可以控制切换开关打开,储能模块21输出的部分电流流经限流电阻231,而被限流电阻231所消耗,从而降低了储能模块21输出至闪光灯的电压,以适应闪光灯的应用需要。
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到开关器件221在动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且限流电阻231在流经电流时发热量也较大,因此设置开关控制板22和限流电路板23沿水平方向并排设置,以使开关器件221和限流电阻231之间存在较大的间隙,以提高放电控制板组件的散热性能。
为了进一步提高供电单元20的散热性能,在一实施例中,供电单元20还包括金属导流片24,金属导流片24与储能模块21的连接端电连接,以将储能模块21输出的电流传导至放电控制板组件上;金属导流片24位于散热风道中,且与散热风道的延伸方向一致。
金属导流片24呈片状,其材质可以是铜、或铝。储能模块21输出的电流经过金属导流片24流至放电控制板组件上。金属导流片24的面积较大,导电能力强,有利于提高储能模块21与放电控制板组件的电连接稳定性。并且,有利于降低电流从储能模块21向放电控制板组件流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局部过热的情况。并且金属导流片24与储能模块21及放电控制板组件相接触,能够通过热传导效应,为储能模块21及放电控制板组件散热。
在一实施例中,储能模块21上具有多个安装柱2111、金属导流片24上设置有多个第一连接孔241,放电控制板组件上设置有多个第二连接孔222,安装柱2111的位置、第二连接孔222的位置、第一连接孔241的位置一一对应;安装柱2111对应穿设于第一连接孔241和第二连接孔222内,以固定连接放电控制板组件、金属导流片24以及储能模块21。
储能模块21可以包括有多个储能电容212,以及设置在电容上的电容固定支架211,电容固定支架211用于固定及限位多个储能电容212。安装孔2111开设在电容固定支架211上。
金属导流板可以是一整块金属板。在一实施例中,金属导流板包括多个金属板,多个金属板沿水平方向依次并排设置,且相邻金属板之间具有间隙,以供散热风道中的风流经该间隙,提高对储能电容212的散热能力。并且,若是某储能电容212故障,本实施例能够灵活的拆卸相应的金属板,以对储能电容212进行维修或更换,便利了维修人员的操作。
如前,电源控制单元30设置于供电单元20的上层,且位于散热风道中。电源控制单元30包括电源控制板31以及用于固定电源控制板31的电源板支架34。电源控制板31为PCBA板。在一实施例中,电源控制板31上具有浪涌保护电路、PFC电路以及直流变换电路。这些电路用于为储能模块21充电。且电源控制板31上具有主控芯片,主控芯片输出开关控制信号至开关控制板22上的开关器件221,以控制开关器件221的通断。
由于电源控制板31上的电路较多,且具有变压器件,因此发热量较大,在一实施例中,闪光灯的电源控制设备1还包括散热器32,散热器32安装在电源控制板31上,且位于散热风道中,以对电源控制板31散热。
散热器32可以为翅片式散热器32,散热器32可以设置多个。在一实施例中,电源控制板31处于散热风道中,且处于风流速较大的区域。在该实施例中,电源控制板31通过电源板支架34支架固定在机壳10上。
在一实施例中,电源控制板31边缘形成有安装缺口33;上述散热风机50固定在机壳10上,且凸伸于安装缺口33中。该实施例的设置使得散热风机50的出风中心大致与电源控制板31齐平,因此散热风机50的一部分出风吹向电源控制板31上方,用以为电源控制板31上方的部件散热,另一部分出风吹向电源控制板31下方,用以为电源控制板31下方的部件散热。本实施例提高了机壳10内气流的流通性,降低了发生热量聚集的情况,且较佳的流通性,有利于提高散热性能,使得机壳10内过高的温度得到及时的抑制或降低。
进一步的,机壳10的顶部设置有操作组件40;电源控制设备1还包括与操作组件40电连接的操作控制板41以及操作板固定支架;操作控制板41设置在电源控制单元30的上层。操作组件40供用于操作,以向电源控制设备1输入控制指令。操作组件40包括但不限于显示屏、按键、旋钮等。操作控制板41通过操作板固定支架固定在机壳10上。
操作控制板41用于根据操作组件40被触发情况生成触发信号发送至电源控制单元30;以及用于接收电源控制单元30发送的显示信息,控制显示屏进行显示。
本申请的电源控制设备1通过将发热量较大的放电控制板组件、电源控制单元30、以及操作控制板41进行分层设置,从而降低它们所散发的热量的汇集程度,减少发生热量局部聚集的情况,从而有利于热量散发。并且本申请通过设置分层结构设置,使得放电控制板组件、电源控制单元30能够并行的位于散热风道中,有利于提高散热效率。因此本申请的电源控制设备1具有较佳的散热能力,有利于提高工作稳定性。
本实施例还提出一种闪光灯组件,闪光灯组件包括闪光灯以及上述闪光灯的电源控制设备1。闪光灯可以为氙气灯。闪光灯的电源控制设备1的具体实施例参见上述实施例。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申请,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申请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发明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闪光灯的电源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所述机壳上设置有供所述闪光灯电连接的连接接口;所述机壳内形成有横向延伸的散热风道;
供电单元,与所述连接接口电连接,以通过所述连接接口向所述闪光灯供电;所述供电单元包括储能模块以及与所述储能模块的连接端电连接的放电控制板组件;所述放电控制板组件位于所述散热风道中;
电源控制单元,与所述放电控制板组件电连接,以用于控制所述储能模块的放电;所述电源控制单元设置于所述供电单元的上层,且位于所述散热风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控制板组件包括开关控制板和限流电路板;所述限流电路板上设置有多个限流电阻,所述开关控制板上设置有开关器件;
所述开关控制板和所述限流电路板沿水平方向并排设置,且所述开关器件和所述限流电阻之间具有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源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单元还包括金属导流片,所述金属导流片位于所述储能模块的上方,且与所述储能模块的连接端电连接,以将所述储能模块输出的电流传导至所述放电控制板组件上;
所述金属导流片位于所述散热风道中,且与所述散热风道的延伸方向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模块上具有多个安装柱、所述金属导流片上设置有多个第一连接孔、所述放电控制板组件上设置有多个第二连接孔;所述安装柱的位置、所述第一连接孔的位置、所述第二连接孔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安装柱对应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内,以固定连接所述放电控制板组件、所述金属导流片以及所述储能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控制单元包括电源控制板;所述闪光灯的电源控制设备还包括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安装在所述电源控制板上,且位于所述散热风道中,以对所述电源控制板散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控制单元包括电源控制板;所述电源控制板边缘凹陷形成有安装缺口;
所述电源控制设备还包括散热风机,所述散热风机固定在所述机壳上,且适配性地位于所述安装缺口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的顶部设置有操作组件;所述电源控制设备还包括与所述操作组件电连接的操作控制板;
所述操作控制板设置在所述电源控制单元的上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相对的两侧上开设有散热网孔,相对的所述散热网孔之间形成所述散热风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源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包括主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主壳体外侧的装饰板;所述电源控制设备还包括滤棉,所述滤棉夹设在所述主壳体与所述装饰板之间,且对应于所述散热网孔设置。
10.一种闪光灯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闪光灯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源控制设备。
CN202120547659.4U 2021-03-16 2021-03-16 闪光灯的电源控制设备及闪光灯组件 Active CN2147955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47659.4U CN214795519U (zh) 2021-03-16 2021-03-16 闪光灯的电源控制设备及闪光灯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47659.4U CN214795519U (zh) 2021-03-16 2021-03-16 闪光灯的电源控制设备及闪光灯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95519U true CN214795519U (zh) 2021-11-19

Family

ID=786656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47659.4U Active CN214795519U (zh) 2021-03-16 2021-03-16 闪光灯的电源控制设备及闪光灯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955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584736B1 (ja) 充放電装置
CN204741656U (zh) 一种有源滤波通风散热结构
WO2022062767A1 (zh) 一种逆变装置及其功率控制方法
CN214795519U (zh) 闪光灯的电源控制设备及闪光灯组件
CN116232013B (zh) 一种逆变器及电气设备
CN112799268A (zh) 闪光灯的电源控制设备及闪光灯组件
CN112153870A (zh) 一种散热结构及逆变装置
CN214189343U (zh) 一种用于充电桩的散热结构
CN217389328U (zh) 一种控制柜防尘降温装置
CN213846543U (zh) 电源结构和电器设备
CN110891406B (zh) 变频箱体以及离心机
CN206370781U (zh) 电源转换装置
CN213542411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光源装置
CN213548151U (zh) 一种电源散热装置及电源装置
CN216123399U (zh) 一种医疗电子设备用的升压低功耗微电子组件
CN220156392U (zh) 电源及电子设备
CN216905797U (zh) 一种模块化dc-dc储能适配器
CN220673636U (zh) 储能逆变器和储能系统
CN219346648U (zh) 空调器
CN218217101U (zh) 一种直流变换器拓扑结构
CN212381599U (zh) 一种基于汇流条的散热系统
CN218275738U (zh) 一种ups不间断电源
CN216218453U (zh) 一种高压直流电源的散热系统
CN220023457U (zh) 一种逆变器散热结构
CN218483010U (zh) 一种逆变器的多层pcb板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