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83467U - 一种高效拦截潜埋式升降路桩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拦截潜埋式升降路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83467U
CN214783467U CN202120161860.9U CN202120161860U CN214783467U CN 214783467 U CN214783467 U CN 214783467U CN 202120161860 U CN202120161860 U CN 202120161860U CN 214783467 U CN214783467 U CN 2147834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built
fixedly connected
gasbag
mov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16186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俊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Dongkeya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Dongkeya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Dongkeya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Dongkeya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16186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834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834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834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路桩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高效拦截潜埋式升降路桩,包括路基,所述路基的上表面开设有内置槽,内置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活动板,内置槽内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活动板的右端转动连接在转动轴上,活动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冲压板,冲压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输出气囊,路基内开设有活动槽,活动槽的底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接收气囊,接收气囊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升降路桩本体,活动板上开设有内置活动槽,内置活动槽内设置有快速锁紧机构。该高效拦截潜埋式升降路桩,通过物理碾压的形式来对升降路桩的升降或者降落,具有很好的稳定性以及使用时很小的失误性,从而保障了对车辆拦截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拦截潜埋式升降路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路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拦截潜埋式升降路桩。
背景技术
车辆拦截装置通常安装在政府机关、机场、港口等重要区域,用以及时有效地拦截非法车辆,阻挡违规车辆闯关,保证重要区域的正常安全通行,车辆拦截装置一般采用防撞柱结构,在安装使用时,防撞柱的预埋柱部分固定在地底下,而升降柱可升出地面或下降到预埋柱中,以实现拦截和正常通行的功能,但是现有大多数控制升降路桩升降的方式都是通过红外遥控器的形式进行控制,红外遥控器控制升降路桩升降具有很多的不确定因数影响,如红外遥控器电池的电量以及信号问题,进而不能很好的应对突发情况,影响了对车辆拦截的效果,同时红外遥控器只能对一个升降路桩进行控制,这样工作人员不能准确的对某一路段上的升降路桩进行控制,影响了拦截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拦截潜埋式升降路桩,具备升降路桩升降具有很好的稳定性等优点,解决了升降路桩升降时稳定性不高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拦截潜埋式升降路桩,包括路基,路基的上表面设置有缓冲带本体,缓冲带本体的截面设置为环状,所述路基的上表面开设有内置槽,缓冲带本体覆盖在内置槽的上方,内置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活动板,内置槽内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活动板的右端转动连接在转动轴上,活动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块,转动块的下端转动连接有推动板,推动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冲压板,冲压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输出气囊,输出气囊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内置槽的底部内壁上,路基内分别开设有两个活动槽,两个活动槽内的连接结构相同,活动槽的底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接收气囊,接收气囊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升降路桩本体,升降路桩本体的上端贯穿出路基的上表面,升降路桩本体与路基滑动连接,升降路桩本体下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限制块,活动板上开设有内置活动槽,内置活动槽延伸出活动板的左侧表面,内置活动槽内设置有快速锁紧机构。
优选的,所述输出气囊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输气管,两个输气管的连接结构相同,输气管的上端贯穿进输出气囊的下表面并延伸进输出气囊的内部,输气管的下端贯穿内置槽的底部内壁并延伸进路基的内部,输气管的下端沿着路基的内部设置并依次贯穿活动槽的底部内壁以及接收气囊的下表面,输气管最终贯穿进接收气囊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快速锁紧机构包括锁紧杆,锁紧杆的右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的右端固定连接在内置活动槽的右侧内壁上,锁紧杆的左端通过内置活动槽延伸出活动板,内置槽的左侧内壁上开设有锁紧槽。
优选的,所述锁紧槽设置为“L”字状凹槽,锁紧槽的竖槽延伸出路基的上表面,锁紧杆与锁紧槽卡接。
优选的,所述路基与锁紧槽的竖槽接触的一侧设置为圆弧状,锁紧杆的左端设置为半圆状。
优选的,所述活动板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滑槽的下端与内置活动槽相通,锁紧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拨动杆,拨动杆的上端依次延伸出内置活动槽与滑槽。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拦截潜埋式升降路桩,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高效拦截潜埋式升降路桩,该装置通过物理碾压的形式来对升降路桩的升降或者降落,具有很好的稳定性,防止在使用时出现失误,从而保障了对车辆拦截的效果,同时该装置为潜埋式,进而在不使用时不影响道路正常运行,具有很好的实用性,该装置通过气囊的形式控制升降路桩,这样减少了生产该装置的财政支出。
2、该高效拦截潜埋式升降路桩,通过设置有快速锁紧机构,进而可以快速对活动板形成固定效果,避免了接收气囊内的气体进入至输出气囊内,从而保障了升降路桩本体始终处于延伸出路基的状态,这样保障了升降路桩本体的使用效果,同时该机构在将升降路桩本体恢复至初始位置时也较为方便,进而减少了工作人员在操作时的工作力度,保障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3、该高效拦截潜埋式升降路桩,通过将路基与锁紧槽的竖槽接触的一侧设置为圆弧状,锁紧杆的左端设置为半圆状,进而增加了两者之间接触时的光滑程度,从而减少了两者之间接触时所形成的摩擦力,避免了出现机械卡死的情况,保障了锁紧杆与锁紧槽卡接时的稳定性以及流畅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拦截潜埋式升降路桩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路基的主视平面图;
图3为图2中A处放大图。
图中:1路基、2升降路桩本体、3缓冲带本体、4内置槽、5活动板、6转动轴、7冲压板、8输出气囊、9接收气囊、10输气管、11活动槽、12限制块、13转动块、14推动板、15内置活动槽、16锁紧杆、17滑槽、18拨动杆、19弹簧、20锁紧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一种高效拦截潜埋式升降路桩,包括有路基1,路基1为施工地段的路面,路基1的上表面设置有缓冲带本体3,缓冲带本体3为现有结构不做过多的赘述,同时缓冲带本体3的截面设置为环状,缓冲带本体3通过螺栓的方式安装在路基1的上表面,路基1的上表面开设有内置槽4,且缓冲带本体3覆盖在内置槽4的上方,内置槽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活动板5,且内置槽4内固定连接有转动轴6,转动轴6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内置槽4的前后两侧内壁上,活动板5的右端开设有转动槽,进而活动板5通过转动槽活动套接在转动轴6上,进而活动板5以转动轴6为转动点进行转动,活动板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转动块13,转动块13的数量根据活动板5的长度进行设置不做特殊限制,且转动块13上的连接结构相同,进而转动块13的下端转动连接有推动板14,推动板1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冲压板7,冲压板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输出气囊8,输出气囊8为现有结构不做过多的赘述,输出气囊8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内置槽4的底部内壁上,输出气囊8内本身具有一定的空气,进而输出气囊8为膨胀状态,从而通过推动板14推动活动板5的左端向上翘起并延伸出内置槽4,同时活动板5翘起的一端不与缓冲带本体3的内壁接触;
路基1内分别开设有两个活动槽11,两个活动槽11内的连接结构相同,活动槽11的底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接收气囊9,接收气囊9为现有结构不做过多的赘述,输出气囊8的体积大于接收气囊9的体积,输出气囊8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输气管10,输气管10为现有结构不做过多的赘述,两个输气管10的连接结构相同,进而输气管10的上端贯穿进输出气囊8的下表面并延伸进输出气囊8的内部,输气管10的下端贯穿内置槽4的底部内壁并延伸进路基1的内部,输气管10的下端沿着路基1的内部设置并依次贯穿活动槽11的底部内壁以及接收气囊9的下表面最终贯穿接收气囊9的内部,这样输出气囊8内的气体通过输气管10可以进入到接收气囊9内使其膨胀,接收气囊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升降路桩本体2,升降路桩本体2的上端贯穿出路基1的上表面,升降路桩本体2与路基1为滑动连接,且升降路桩本体2下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限制块12,进而避免了升降路桩本体2在滑动的过程中与路基1之间出现分离的情况;
当需要使用升降路桩本体2时,因为缓冲带本体3为通过螺栓的形式安装,所以可以将缓冲带本体3拆除,不在对活动板5形成阻挡,当活动板5受到由右往左的碾压力时,活动板5以转动轴6为转动点进行逆时针方向转动,这样活动板5通过推动板14对冲压板7形成挤压力,从而冲压板7对输出气囊8形成挤压,这样输出气囊8内的气体在受到挤压时通过输气管10进入到接收气囊9内,从而接收气囊9膨胀,从而推动升降路桩本体2向上位移,这样升降路桩本体2的上端延伸出路基1的上表面,因为输出气囊8的体积大于接收气囊9的体积,所以输出气囊8收缩一定的距离时,接收气囊9膨胀推动升降路桩本体2的上端完全延伸出路基1的上表面,这样避免了升降路桩本体2完全延伸不出的问题,保障了升降路桩本体2的升降效果;
活动板5上开设有内置活动槽15,内置活动槽15延伸出活动板5的左侧表面,内置活动槽15内滑动连接有锁紧杆16,锁紧杆16的右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19,弹簧19的右端固定连接在内置活动槽15的右侧内壁上,弹簧19具有一定的长度,进而锁紧杆16的左端通过内置活动槽15延伸出活动板5,内置槽4的左侧内壁上开设有锁紧槽20,锁紧槽20设置为“L”字状凹槽,从而锁紧槽20的竖槽延伸出路基1的上表面,当活动板5进行逆时针方向转动时,进而路基1对锁紧杆16接触并对其形成挤压力,进而锁紧杆16收缩进内置活动槽15的内部,同时锁紧杆16对弹簧19形成挤压力使其进行收缩,当活动板5的上表面与路基1上表面平齐时,从而锁紧杆16与锁紧槽20的横槽处于同一水平位置,进而弹簧19失去挤压力释放推力,从而推动锁紧杆16向左位移,这样锁紧杆16的左端延伸进锁紧槽20的横槽内,从而锁紧杆16与锁紧槽20卡接,从而对活动板5形成固定效果,避免了接收气囊9内的气体进入至输出气囊8内,从而保障了升降路桩本体2始终处于延伸出路基1的状态,同时路基1与锁紧槽20的竖槽接触的一侧设置为圆弧状,锁紧杆16的左端设置为半圆状,进而增加了两者之间接触时的光滑程度,从而减少了两者之间接触时所形成的摩擦力,避免了出现机械卡死的情况,保障了锁紧杆16与锁紧槽20卡接时的稳定性以及流畅性,活动板5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17,滑槽17的下端与内置活动槽15相通,锁紧杆1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拨动杆18,拨动杆18的上端依次延伸出内置活动槽15与滑槽17,当需要对升降路桩本体2收缩至初始位置时,通过对锁紧杆16向右拉动,从而使锁紧杆16滑动出锁紧槽20,从而不在对活动板5形成固定效果,进而升降路桩本体2的重力对接收气囊9形成挤压力,这样接收气囊9内的气体通过输气管10进入到输出气囊8内,这样升降路桩本体2收缩进活动槽11内,同时活动板5恢复至初始状态。
工作原理:当一种高效拦截潜埋式升降路桩使用时,当需要使用升降路桩本体2时,通过将缓冲带本体3拆除,不在对活动板5形成阻挡,当活动板5受到由右往左的碾压力时,活动板5以转动轴6为转动点进行逆时针方向转动,这样活动板5通过推动板14对冲压板7形成挤压力,从而冲压板7对输出气囊8形成挤压,这样输出气囊8内的气体在受到挤压时通过输气管10进入到接收气囊9内,从而接收气囊9膨胀推动升降路桩本体2的上端完全延伸出路基1的上表面,同时活动板5进行逆时针方向转动时,进而路基1对锁紧杆16接触并对其形成挤压力,进而锁紧杆16收缩进内置活动槽15的内部,同时锁紧杆16对弹簧19形成挤压力使其进行收缩,当活动板5的上表面与路基1上表面平齐时,从而锁紧杆16与锁紧槽20的横槽处于同一水平位置,进而弹簧19失去挤压力释放推力,从而推动锁紧杆16向左位移,这样锁紧杆16的左端延伸进锁紧槽20的横槽内,从而锁紧杆16与锁紧槽20卡接,从而对活动板5形成固定效果,避免了接收气囊9内的气体进入至输出气囊8内,从而保障了升降路桩本体2始终处于延伸出路基1的状态;
当需要对升降路桩本体2收缩至初始位置时,通过对锁紧杆16向右拉动,从而使锁紧杆16滑动出锁紧槽20,从而不在对活动板5形成固定效果,进而升降路桩本体2的重力对接收气囊9形成挤压力,这样接收气囊9内的气体通过输气管10进入到输出气囊8内,这样升降路桩本体2收缩进活动槽11内,同时活动板5恢复至初始状态。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高效拦截潜埋式升降路桩,包括路基(1),路基(1)的上表面设置有缓冲带本体(3),缓冲带本体(3)的截面设置为环状,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基(1)的上表面开设有内置槽(4),缓冲带本体(3)覆盖在内置槽(4)的上方,内置槽(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活动板(5),内置槽(4)内固定连接有转动轴(6),活动板(5)的右端转动连接在转动轴(6)上,活动板(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块(13),转动块(13)的下端转动连接有推动板(14),推动板(1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冲压板(7),冲压板(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输出气囊(8),输出气囊(8)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内置槽(4)的底部内壁上,路基(1)内分别开设有两个活动槽(11),两个活动槽(11)内的连接结构相同,活动槽(11)的底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接收气囊(9),接收气囊(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升降路桩本体(2),升降路桩本体(2)的上端贯穿出路基(1)的上表面,升降路桩本体(2)与路基(1)滑动连接,升降路桩本体(2)下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限制块(12),活动板(5)上开设有内置活动槽(15),内置活动槽(15)延伸出活动板(5)的左侧表面,内置活动槽(15)内设置有快速锁紧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拦截潜埋式升降路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气囊(8)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输气管(10),两个输气管(10)的连接结构相同,输气管(10)的上端贯穿进输出气囊(8)的下表面并延伸进输出气囊(8)的内部,输气管(10)的下端贯穿内置槽(4)的底部内壁并延伸进路基(1)的内部,输气管(10)的下端沿着路基(1)的内部设置并依次贯穿活动槽(11)的底部内壁以及接收气囊(9)的下表面,输气管(10)最终贯穿进接收气囊(9)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拦截潜埋式升降路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锁紧机构包括锁紧杆(16),锁紧杆(16)的右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19),弹簧(19)的右端固定连接在内置活动槽(15)的右侧内壁上,锁紧杆(16)的左端通过内置活动槽(15)延伸出活动板(5),内置槽(4)的左侧内壁上开设有锁紧槽(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拦截潜埋式升降路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槽(20)设置为“L”字状凹槽,锁紧槽(20)的竖槽延伸出路基(1)的上表面,锁紧杆(16)与锁紧槽(20)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拦截潜埋式升降路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基(1)与锁紧槽(20)的竖槽接触的一侧设置为圆弧状,锁紧杆(16)的左端设置为半圆状。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拦截潜埋式升降路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5)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17),滑槽(17)的下端与内置活动槽(15)相通,锁紧杆(1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拨动杆(18),拨动杆(18)的上端依次延伸出内置活动槽(15)与滑槽(17)。
CN202120161860.9U 2021-01-20 2021-01-20 一种高效拦截潜埋式升降路桩 Active CN2147834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61860.9U CN214783467U (zh) 2021-01-20 2021-01-20 一种高效拦截潜埋式升降路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61860.9U CN214783467U (zh) 2021-01-20 2021-01-20 一种高效拦截潜埋式升降路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83467U true CN214783467U (zh) 2021-11-19

Family

ID=787489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161860.9U Active CN214783467U (zh) 2021-01-20 2021-01-20 一种高效拦截潜埋式升降路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8346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46998A (zh) * 2023-12-06 2024-01-05 山东迈宝赫健身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健身器材零部件疲劳度测试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46998A (zh) * 2023-12-06 2024-01-05 山东迈宝赫健身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健身器材零部件疲劳度测试装置
CN117346998B (zh) * 2023-12-06 2024-02-27 山东迈宝赫健身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健身器材零部件疲劳度测试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783467U (zh) 一种高效拦截潜埋式升降路桩
CN201074527Y (zh) 井下救难车
CN106991914A (zh) 一种建筑工地施工用提示牌
CN202215270U (zh) 循环自移超前支护液压支架
CN102913265A (zh) 循环自移超前支护液压支架
CN109339464A (zh) 一种用于钢结构水平滑移的锁紧器
CN112195923A (zh) 一种基坑侧壁有隧道的基坑支护结构
CN110173289A (zh) 一种煤矿巷道多方位自移滑靴式液压支架
CN201043474Y (zh) 采煤巷道上下两端超前支护串联液压支架
CN109882218B (zh) 一种深部特厚煤层冲击地压防治设备
CN217107006U (zh) 一种地铁单渡线盾构机空推装置
CN216141209U (zh) 一种地铁隧道检测车升降平台
CN108385452A (zh) 一种治理路基沉降的起升调整机构、系统及方法
CN209482738U (zh) 一种用于钢结构水平滑移的锁紧器
CN114738028A (zh) 一种自移式巷道超前支护支架装置及其迁移方法
CN212716759U (zh) 硐采矿山巷道安全检测装置
CN212359827U (zh) 一种采煤掘进工作面临时支护液压支架
CN208136632U (zh) 一种治理路基沉降的起升调整机构及系统
CN206049665U (zh) 一种用于架空乘人装置的钢丝绳断绳捕捉装置
CN213417666U (zh) 一种市政工程隔离带
CN214530359U (zh) 一种升降路桩
CN207064005U (zh) 四自由度并联液压支架
CN216948437U (zh) 一种易维护的市政井盖
CN218541808U (zh) 一种岩土工程基坑防护装置
CN112127368B (zh) 一种基坑支护钢桁架与钢板桩的连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