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81740U - 一种冷却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冷却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781740U CN214781740U CN202120502918.1U CN202120502918U CN214781740U CN 214781740 U CN214781740 U CN 214781740U CN 202120502918 U CN202120502918 U CN 202120502918U CN 214781740 U CN214781740 U CN 21478174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oling
- plate
- heat insulation
- condensation
- liqui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aporization, Distillation, Condensation, Sublimation, And Cold Tra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却桶,包括冷却桶壳体、以及分隔体,分隔体至少部分设置在冷却桶壳体的容纳腔内并将冷却桶壳体的容纳腔划分为冷凝区和冷却液区,分隔体包括用于冷凝的冷凝件、用于将冷凝件固定于冷却桶壳体中的固定件,固定件包括一侧面向冷却液区的第一隔热板、以及一侧面向冷凝区的第二隔热板,第一隔热板中非面向冷却液区的一侧与第二隔热板中非面向冷凝区的一侧之间隔空设置形成隔空层。本实用新型其固定件设置有隔空层,大大降低了酒蒸气在固定件上的液化。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桶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家用酿酒机的冷却桶。
背景技术
家用酿酒机是一种家庭用的制酒机器,由于可以自己在家制酒,时间短,成本比较低,深受爱喝酒人群的欢迎。目前家用酿酒机在冷却桶方面通常采用盘管式,将管子盘绕在冷却桶的冷却液中,盘管可以增加冷却效果,但其气液换热面积较小,生产效率低且酒的品质同样会受到影响;故有些家用酿酒机在冷却桶方面采用天锅式,天锅冷凝是我国古代的流传下来的酿酒方法;天锅式的冷凝板需要通过固定件固定在冷却桶中,而固定件通常一侧面向冷凝水,另一侧面向酒蒸气,故酒蒸气上升过程中会与固定件接触液化重新落入蒸锅,影响效率;而通常固定件形成为蒸气通道,蒸气通过蒸气通道与冷凝板接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却桶,其固定件设置有隔空层,大大降低了酒蒸气在固定件上的液化。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冷却桶,包括冷却桶壳体、以及分隔体,所述分隔体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冷却桶壳体的容纳腔内并将所述冷却桶壳体的容纳腔划分为冷凝区和冷却液区,所述分隔体包括用于冷凝的冷凝件、用于将所述冷凝件固定于所述冷却桶壳体中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一侧面向所述冷却液区的第一隔热板、以及一侧面向所述冷凝区的第二隔热板,所述第一隔热板中非面向所述冷却液区的一侧与所述第二隔热板中非面向所述冷凝区的一侧之间隔空设置形成隔空层。
采用上述结构,将冷却液加入到所述冷却桶壳体的冷却液区,此时所述冷凝件朝向所述冷却液区的一侧与冷却液接触,使得冷凝件的温度偏低,蒸气进入所述冷却桶壳体的冷凝区中与所述冷凝件朝向所述冷凝区的一侧接触并在该侧表面液化成液体。
由于蒸气在与所述冷凝件接触前会与所述固定件接触,为尽量避免蒸气在固定件上液化,上述结构中,蒸气会与第二隔热板接触,由于第一隔热板的存在且所述第二隔热板与所述第一隔热板之间设置有隔空层,使得第二隔热板与冷却液相隔离即第二隔热板不与冷却液接触,大大减少了蒸气在第二隔热板上的液化,提高了蒸气液化的效率。
所述冷却桶应用于酿酒,所述冷却液采用水,所述蒸气为酒蒸气。
进一步地,所述分隔体具有半封闭的内部容腔且所述内部容腔具有第一开口,所述分隔体中相对于所述第一开口的一侧形成为所述冷凝件;所述分隔体的外壁与所述冷却桶壳体的内壁之间形成为所述冷却液区,所述分隔体的内部容腔形成为所述冷凝区。
所述第一开口用于蒸气进入所述分隔体的内部容腔与所述冷凝件接触液化。
所述固定件设置有两端开口的蒸气通道,所述蒸气通道一端的开口与所述冷凝件连接,另一端开口形成为所述第一开口;具体的,所述固定件围成所述蒸气通道。
所述冷却桶壳体的容纳腔在所述冷却桶壳体的上下两个端面分别形成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所述分隔体中形成为所述冷凝件的一端从所述第三开口装入所述冷却桶的容纳腔内且所述分隔体与所述第三开口的边沿固定;上述结构中,所述第二开口形成在所述冷却液区,用于将冷却液装入所述冷却液区。
进一步地,所述冷凝件包括中心向冷却液区凸起的冷凝板、以及一端与所述冷凝板边沿连接的集液板,所述集液板的另一端朝向所述冷凝区延伸,所述固定件与所述集液板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所述冷凝板的中心向冷却液区凸起即其形成为中心高四周低的形状,故当蒸气在所述冷凝板上液化后,由于所述冷凝板的形状,液体会沿着所述冷凝板的壁下滑至集液板上收集。
具体的,所述冷凝板为向所述冷却液区凸起的球形弧状。
所述集液板非与所述冷凝板连接的一端朝向所述冷凝板侧弯折倾斜,使得所述集液板形成一个凹型的收集腔以便对液化后的液体进行收集;所述固定件与所述集液板的弯折倾斜的一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集液板上设置有第一出液口,所述冷却桶壳体上设置有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一出液口与所述第二出液口之间设置有出液管。
采用上述结构,所述集液板上收集的液体从所述第一出液口流至出液管中,最后出液管将液体从第二出液口排出所述冷却桶壳体。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桶壳体设置有与所述冷却液区连通的第三出液口。
采用上述结构,所述第三出液口用于排放所述冷却液区中的冷却液,所述冷却桶壳体在所述第三出液口处匹配设置有出液龙头,所述出液龙头用于控制所述第三出液口的启闭。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包括隔空层盖板,所述第二隔热板的一端与所述冷凝件连接,所述第二隔热板的另一端与所述隔空层盖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隔热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隔热板和所述冷凝件连接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隔热板的另一端与所述隔空层盖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隔热板、第二隔热板、以及隔空层盖板围成所述隔空层。
采用上述结构,使得所述隔空层更加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隔空层盖板开设用于连通所述隔空层与外界的连通孔。
采用上述结构,所述连通孔用于平衡所述外界与所述隔空层之间的气压,防止所述隔空层与外界产生压差对所述第一隔热板、第二隔热板、隔空层盖板造成影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隔热板与所述隔空层盖板的连接处与所述冷却桶壳体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实现所述分隔体与所述冷却桶壳体之间的固定,即实现所述冷凝件的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隔热板非与所述第二隔热板连接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二隔热板侧弯折延伸并与所述第二隔热板连接形成所述隔空层盖板。采用上述结构,便于生产。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桶置于锅体上,所述第二隔热板一端与所述冷凝件连接,另一端形成与锅体接触的第一配合接触部,所述第一配合接触部安装有密封件;
具体的,所述第一配合接触部凹陷形成用于安装密封件的密封件安装槽,所述密封件安装槽侧壁凸起有用于固定所述密封件的密封件固定件。
采用上述结构,锅体对原液加热使其蒸发出想要的蒸气,进入到冷却桶中液化;当所述冷却桶置于锅体上时,所述第一配合接触部与锅体上的第二配合接触部接触,设置在所述第一配合接触部上的密封件将所述第一配合接触部、第二配合接触部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防止蒸气从所述第一配合接触部、第二配合接触部之间的间隙中泄漏。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配合接触部凸起形成凸起配合部。
所述第一配合接触部在所述密封件安装槽的外侧凸起形成所述凸起配合部。
对应的,锅体与所述第一配合接触部接触的第二配合接触部凹陷形成与所述凸起配合部相配配的凹陷配合部;采用上述结构,所述凹陷配合部与所述凸起配合部的相互配合实现所述冷却桶置于锅体上时的定位与固定。
所述凸起配合部朝向凹陷配合部的端面设置有穿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隔热板包括第一竖部、以及所述第一竖部的一端弯折并向所述冷却桶壳体侧壁侧延伸形成第一横部;所述第二隔热板包括第二竖部、以及所述第二竖部的一端弯折并向所述冷却桶壳体侧壁侧延伸形成第二横部;所述第一竖部非弯折的一端设置有远离部并通过远离部与所述第二竖部的非弯折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竖部与所述第二竖部之间存在间隔空间,所述第一横部与所述第二横部之间存在间隔空间,且所述第一竖部与所述第二竖部之间间隔空间与所述第一横部与所述第二横部之间的间隔空间连通形成所述隔空层;
所述第一竖部与所述第一横部之间呈圆弧弯折过渡;所述第二竖部与所述第二横部之前呈圆弧弯折过渡。
所述第二横部形成为所述第一配合接触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冷却桶其固定件设置有隔空层,大大降低了酒蒸气在固定件上的液化。
(2)本实用新型冷却桶结构合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冷却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冷却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冷却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放大图;
附图标记:1冷却桶壳体;101第二出液口;102第二开口;103第三开口;104第三出液口;2分隔体;201冷凝件;2011冷凝板2012集液板;2012a第一出液口;202固定件;2021第一隔热板;2021a第一竖部;2021b第一横部;2021c远离部;2022第二隔热板;2022a第一配合接触部;2022b凸起配合部;2022c第二竖部;2022d第二横部;2022e密封件安装槽;2023隔空层;2024隔空层盖板;2024a连通孔;203第一开口;3冷凝区;4冷却液区;5出液管;6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4所示,一种冷却桶,包括冷却桶壳体1、以及分隔体2,所述分隔体2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冷却桶壳体1的容纳腔内并将所述冷却桶壳体1的容纳腔划分为冷凝区3和冷却液区4,所述分隔体2包括用于冷凝的冷凝件201、用于将所述冷凝件201固定于所述冷却桶壳体1中的固定件202,所述固定件202包括一侧面向所述冷却液区4的第一隔热板2021、以及一侧面向所述冷凝区3的第二隔热板2022,所述第一隔热板2021中非面向所述冷却液区4的一侧与所述第二隔热板2022中非面向所述冷凝区3的一侧之间隔空设置形成隔空层2023。
采用上述结构,将冷却液加入到所述冷却桶壳体1的冷却液区4,此时所述冷凝件201朝向所述冷却液区4的一侧与冷却液接触,使得冷凝件201的温度偏低,蒸气进入所述冷却桶壳体1的冷凝区3中与所述冷凝件201朝向所述冷凝区3的一侧接触并在该侧表面液化成液体。
由于蒸气在与所述冷凝件201接触前会与所述固定件202接触,为尽量避免蒸气在固定件202上液化,上述结构中,由于蒸气会与第二隔热板2022接触,由于第一隔热板2021的存在且所述第二隔热板2022与所述第一隔热板2021之间设置有隔空层2023,使得第二隔热板2022与冷却液相隔离即第二隔热板2022不与冷却液接触,大大减少了蒸气在第二隔热板2022上的液化,提高了蒸气液化的效率。
所述冷却桶应用于酿酒,所述冷却液采用水,所述蒸气为酒蒸气。
进一步地,所述分隔体2具有半封闭的内部容腔且所述内部容腔具有第一开口203,所述分隔体2中相对于所述第一开口203的一侧形成为所述冷凝件201;所述分隔体2的外壁与所述冷却桶壳体1的内壁之间形成为所述冷却液区4,所述分隔体2的内部容腔形成为所述冷凝区3。
所述第一开口203用于蒸气进入所述分隔体2的内部容腔与所述冷凝件201接触液化。
所述固定件202设置有两端开口的蒸气通道,所述蒸气通道一端的开口与所述冷凝件201连接,另一端开口形成为所述第一开口203;具体的,所述固定件202围成所述蒸气通道。
所述冷却桶壳体1的容纳腔在所述冷却桶壳体1的上下两个端面分别形成第二开口102和第三开口103,所述分隔体2中形成为所述冷凝件201的一端从所述第三开口103装入所述冷却桶的容纳腔内且所述分隔体2与所述第三开口103的边沿固定;上述结构中,所述第二开口102形成在所述冷却液区4,用于将冷却液装入所述冷却液区4。
进一步地,所述冷凝件201包括中心向冷却液区4凸起的冷凝板2011、以及一端与所述冷凝板2011边沿连接的集液板2012,所述集液板2012的另一端朝向所述冷凝区3延伸,所述固定件202与所述集液板2012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所述冷凝板2011的中心向冷却液区4凸起即其形成为中心高四周低的形状,故当蒸气在所述冷凝板2011上液化后,由于所述冷凝板2011的形状,液体会沿着所述冷凝板2011的壁下滑至集液板2012上收集。
具体的,所述冷凝板2011为向所述冷却液区4凸起的球形弧状。
所述集液板2012非与所述冷凝板2011连接的一端朝向所述冷凝板2011侧弯折倾斜,使得所述集液板2012形成一个凹型的收集腔以便对液化后的液体进行收集;所述固定件202与所述集液板2012的弯折倾斜的一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集液板2012上设置有第一出液口2012a,所述冷却桶壳体1上设置有第二出液口101,所述第一出液口2012a与所述第二出液口101之间设置有出液管5。
采用上述结构,所述集液板2012上收集的液体从所述第一出液口2012a流至出液管5中,最后出液管5将液体从第二出液口101排出所述冷却桶壳体1。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桶壳体1设置有与所述冷却液区4连通的第三出液口104。
采用上述结构,所述第三出液口104用于排放所述冷却液区4中的冷却液,所述冷却桶壳体1在所述第三出液口104处匹配设置有出液龙头,所述出液龙头用于控制所述第三出液口104的启闭。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202包括隔空层盖板2024,所述第二隔热板2022的一端与所述冷凝件201连接,所述第二隔热板2022的另一端与所述隔空层盖板202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隔热板202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隔热板2022和所述冷凝件201连接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隔热板2021的另一端与所述隔空层盖板202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隔热板2021、第二隔热板2022、以及隔空层盖板2024围成所述隔空层2023。
采用上述结构,使得所述隔空层2023更加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隔空层盖板2024开设用于连通所述隔空层2023与外界的连通孔2024a。
采用上述结构,所述连通孔2024a用于平衡所述外界与所述隔空层2023之间的气压,防止所述隔空层2023与外界产生压差对所述第一隔热板2021、第二隔热板2022、隔空层盖板2024造成影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隔热板2021与所述隔空层盖板2024的连接处与所述冷却桶壳体1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实现所述分隔体2与所述冷却桶壳体1之间的固定,即实现所述冷凝件201的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隔热板2021非与所述第二隔热板2022连接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二隔热板2022侧弯折延伸并与所述第二隔热板2022连接形成所述隔空层盖板2024。采用上述结构,便于生产。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桶置于锅体上,所述第二隔热板2022一端与所述冷凝件201连接,另一端形成与锅体接触的第一配合接触部2022a,所述第一配合接触部2022a安装有密封件6;
具体的,所述第一配合接触部2022a凹陷形成用于安装密封件6的密封件安装槽2022e,所述密封件安装槽2002e侧壁凸起有用于固定所述密封件6的密封件固定件。
采用上述结构,锅体对原液加热使其蒸发出想要的蒸气,进入到冷却桶中液化;当所述冷却桶置于锅体上时,所述第一配合接触部2022a与锅体上的第二配合接触部接触,设置在所述第一配合接触部2022a上的6将所述第一配合接触部2022a、第二配合接触部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防止蒸气从所述第一配合接触部2022a、第二配合接触部之间的间隙中泄漏。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配合接触部2022a凸起形成凸起配合部2022b。
所述第一配合接触部2022a在所述密封件安装槽2022e的外侧凸起形成所述凸起配合部2022b。
对应的,锅体与所述第一配合接触部2022a接触的第二配合接触部凹陷形成与所述凸起配合部2022b相配配的凹陷配合部;采用上述结构,所述凹陷配合部与所述凸起配合部2022b的相互配合实现所述冷却桶置于锅体上时的定位与固定。
所述凸起配合部2022b朝向凹陷配合部的端面设置有穿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隔热板2021包括第一竖部2021a、以及所述第一竖部2021a的一端弯折并向所述冷却桶壳体1侧壁侧延伸形成第一横部2021b;所述第二隔热板2022包括第二竖部2022c、以及所述第二竖部2022c的一端弯折并向所述冷却桶壳体1侧壁侧延伸形成第二横部2022d;所述第一竖部2021a非弯折的一端设置有远离部2021c并通过远离部2021c与所述第二竖部2022c的非弯折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竖部2021a与所述第二竖部2022c之间存在间隔空间,所述第一横部2021b与所述第二横部2022d之间存在间隔空间,且所述第一竖部2021a与所述第二竖部2022c之间间隔空间与所述第一横部2021b与所述第二横部2022d之间的间隔空间连通形成所述隔空层2023;
所述第一竖部2021a与所述第一横部2021b之间呈圆弧弯折过渡;所述第二竖部2022c与所述第二横部2022d之前呈圆弧弯折过渡。
所述第二横部2022d形成为所述第一配合接触部2022a。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冷却桶,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桶壳体(1)、以及分隔体(2),所述分隔体(2)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冷却桶壳体(1)的容纳腔内并将所述冷却桶壳体(1)的容纳腔划分为冷凝区(3)和冷却液区(4),所述分隔体(2)包括用于冷凝的冷凝件(201)、用于将所述冷凝件(201)固定于所述冷却桶壳体(1)中的固定件(202),所述固定件(202)包括一侧面向所述冷却液区(4)的第一隔热板(2021)、以及一侧面向所述冷凝区(3)的第二隔热板(2022),所述第一隔热板(2021)中非面向所述冷却液区(4)的一侧与所述第二隔热板(2022)中非面向所述冷凝区(3)的一侧之间隔空设置形成隔空层(20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体(2)具有半封闭的内部容腔且所述内部容腔具有第一开口(203),所述分隔体(2)中相对于所述第一开口(203)的一侧形成为所述冷凝件(201);所述分隔体(2)的外壁与所述冷却桶壳体(1)的内壁之间形成为所述冷却液区(4),所述分隔体(2)的内部容腔形成为所述冷凝区(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件(201)包括中心向冷却液区(4)凸起的冷凝板(2011)、以及一端与所述冷凝板(2011)边沿连接的集液板(2012),所述集液板(2012)的另一端朝向所述冷凝区(3)延伸,所述固定件(202)与所述集液板(201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板(2012)上设置有第一出液口(2012a),所述冷却桶壳体(1)上设置有第二出液口(101),所述第一出液口(2012a)与所述第二出液口(101)之间设置有出液管(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202)包括隔空层盖板(2024),所述第二隔热板(2022)的一端与所述冷凝件(201)连接,所述第二隔热板(2022)的另一端与所述隔空层盖板(202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隔热板(202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隔热板(2022)和所述冷凝件(201)连接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隔热板(2021)的另一端与所述隔空层盖板(202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隔热板(2021)、第二隔热板(2022)、以及隔空层盖板(2024)围成所述隔空层(202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却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空层盖板(2024)开设用于连通所述隔空层(2023)与外界的连通孔(2024a)。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却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热板(2021)与所述隔空层盖板(2024)的连接处与所述冷却桶壳体(1)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却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热板(2021)非与所述第二隔热板(2022)连接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二隔热板(2022)侧弯折延伸并与所述第二隔热板(2022)连接形成所述隔空层盖板(202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桶置于锅体上,所述第二隔热板(2022)一端与所述冷凝件(201)连接,另一端形成与锅体接触的第一配合接触部(2022a),所述第一配合接触部(2022a)安装有密封件(6);
所述第一配合接触部(2022a)凸起形成凸起配合部(2022b)。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热板(2021)包括第一竖部(2021a)、以及所述第一竖部(2021a)的一端弯折并向所述冷却桶壳体(1)侧壁侧延伸形成第一横部(2021b);所述第二隔热板(2022)包括第二竖部(2022c)、以及所述第二竖部(2022c)的一端弯折并向所述冷却桶壳体(1)侧壁侧延伸形成第二横部(2022d);所述第一竖部(2021a)非弯折的一端设置有远离部(2021c)并通过远离部(2021c)与所述第二竖部(2022c)的非弯折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竖部(2021a)与所述第二竖部(2022c)之间存在间隔空间,所述第一横部(2021b)与所述第二横部(2022d)之间存在间隔空间,且所述第一竖部(2021a)与所述第二竖部(2022c)之间间隔空间与所述第一横部(2021b)与所述第二横部(2022d)之间的间隔空间连通形成所述隔空层(2023);
所述第一竖部(2021a)与所述第一横部(2021b)之间呈圆弧弯折过渡;所述第二竖部(2022c)与所述第二横部(2022d)之前呈圆弧弯折过渡。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502918.1U CN214781740U (zh) | 2021-03-09 | 2021-03-09 | 一种冷却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502918.1U CN214781740U (zh) | 2021-03-09 | 2021-03-09 | 一种冷却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781740U true CN214781740U (zh) | 2021-11-19 |
Family
ID=787559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502918.1U Active CN214781740U (zh) | 2021-03-09 | 2021-03-09 | 一种冷却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781740U (zh) |
-
2021
- 2021-03-09 CN CN202120502918.1U patent/CN21478174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090615B (zh) | 冰箱 | |
CN102257337A (zh) | 制冷电器 | |
CN214781740U (zh) | 一种冷却桶 | |
CN214406697U (zh) | 一种冷却桶出液结构 | |
CN2231360Y (zh) | 水浴式液化石油气蒸发器 | |
CN210227846U (zh) | 防蒸汽泄漏的接水盘及其蒸汽烤箱 | |
CN110051233B (zh) | 防蒸汽泄漏的接水盘及其蒸汽烤箱 | |
CN201875891U (zh) | 一种整体横式壁挂热泵热水器 | |
CN219270693U (zh) | 收纳式蒸汽排放装置、蒸汽排放管及意式咖啡机 | |
CN220832647U (zh) | 烹饪设备 | |
CN211269984U (zh) | 一种蒸箱等温罩 | |
CN220119582U (zh) | 一种开水器蒸汽回收利用节能水箱 | |
CN217636369U (zh) | 一种冷柜的侧置式整体制冷机组 | |
CN215597514U (zh) | 换热器组件及座吊机 | |
CN216080550U (zh) | 一种抽真空酒柜的箱体结构 | |
CN211903382U (zh) | 一种收集冷凝水的冷凝器 | |
CN212214640U (zh) | 一种蒸馏塔专用冷凝装置 | |
CN217236063U (zh) | 一种电热水器 | |
CN216976765U (zh) | 带有蒸汽储存腔的蒸汽发生器 | |
CN218238005U (zh) | 一种冷柜用多功能除霜铲 | |
CN218565764U (zh) | 电热水器 | |
CN217460017U (zh) | 一种密闭性良好的折叠蒸汽电熨斗 | |
CN209915705U (zh) | 一种电热水壶 | |
CN216814757U (zh) | 一种提高蒸发效率的冰箱接水盘 | |
CN220771443U (zh) | 一种冷凝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