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81711U - 一种利用脱臭塔对酯交换进油升温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脱臭塔对酯交换进油升温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81711U
CN214781711U CN202121354983.0U CN202121354983U CN214781711U CN 214781711 U CN214781711 U CN 214781711U CN 202121354983 U CN202121354983 U CN 202121354983U CN 214781711 U CN214781711 U CN 2147817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odorization
deodorization tower
heat exchange
exchange coil
t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5498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柳德刚
蔣义敏
曾伟
陈威
王连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hai Guangzhou Oils and Grains Industr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hai Guangzhou Oils and Grains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hai Guangzhou Oils and Grains Industr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hai Guangzhou Oils and Grains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35498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817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817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817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 Fats And Perfu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食用植物油物理精炼领域的一种利用脱臭塔对酯交换进油升温的装置,包括原料油输送泵、反应罐和脱臭塔,所述脱臭塔内部的脱臭第八层中设置有热交换盘管,所述热交换盘管一端部通过管路连接有所述反应罐,所述热交换盘管另一端部通过所述管路连接有所述原料油输送泵。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的采用天然气锅炉进行加热时,需要将高温蒸汽与蒸汽入管进行连接,然后将冷却后的蒸汽通过疏水管输送到回收容器中进行回收,酯交换进油升温改成经过脱臭塔进行热交换,利用脱臭塔余热进行加热,减少浪费,节省蒸汽、天然气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利用脱臭塔对酯交换进油升温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用植物油物理精炼领域,具体是一种利用脱臭塔对酯交换进油升温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食用植物油物理精炼过程中,现有的酯交换进油升温大都采用天然气锅炉进行加热,需要将高温蒸汽与蒸汽入管进行连接,然后将冷却后的蒸汽通过疏水管输送到回收容器中进行回收,需要借助外部蒸汽进行加热,浪费能源,且效率较低。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利用脱臭塔对酯交换进油升温的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脱臭塔对酯交换进油升温的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脱臭塔对酯交换进油升温的装置,包括原料油输送泵、反应罐和脱臭塔,所述脱臭塔为脱臭塔,所述脱臭塔内部从顶端至下端分别为脱臭第六层、脱臭第七层和脱臭第八层,所述脱臭塔内部的脱臭第八层中设置有热交换盘管,所述热交换盘管一端部通过管路连接有所述反应罐,所述热交换盘管另一端部通过所述管路连接有所述原料油输送泵。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热交换盘管与所述脱臭塔接触部位高压密封连接,所述热交换盘管为导热材料制成,所述管路与所述热交换盘管通过法兰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管路中的原料油经过位于所述脱臭塔内部脱臭第八层的热交换盘管后温度可以从50℃升高到105℃。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反应罐的型号为TK501A,所述管路与所述反应罐通过法兰高压密封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管路为不锈钢材质,所述管路的直径为60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反应罐顶部设置有安全阀、压力仪表以及温度仪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的采用天然气锅炉进行加热时,需要将高温蒸汽与蒸汽入管进行连接,然后将冷却后的蒸汽通过疏水管输送到回收容器中进行回收,酯交换进油升温改成经过脱臭塔,利用脱臭塔余热进行加热,减少浪费,节省蒸汽、天然气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改造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改造前的流程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改造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改造后的流程图。
图中:1、原料油输送泵;2、蒸汽板换热器;3、反应罐;4、蒸汽入管;5、疏水管;6、脱臭塔;7、管路;18、盘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利用脱臭塔对酯交换进油升温的装置,包括原料油输送泵1、反应罐3和脱臭塔6,其特征在于:脱臭塔6为脱臭塔,脱臭塔6内部从顶端至下端分别为脱臭第六层、脱臭第七层和脱臭第八层,脱臭塔6内部的脱臭第八层中设置有热交换盘管,热交换盘管一端部通过管路7连接有反应罐3,热交换盘管另一端部通过管路7连接有原料油输送泵1。
其中,热交换盘管与脱臭塔6接触部位高压密封连接,热交换盘管为导热材料制成,管路7与热交换盘管通过法兰连接,管路7中的原料油经过位于脱臭塔6内部脱臭第八层的热交换盘管后温度可以从50℃升高到105℃,反应罐3的型号为TK501A,管路7与反应罐3通过法兰高压密封连接,管路7为不锈钢材质,管路7的直径为600mm,反应罐3顶部设置有安全阀、压力仪表以及温度仪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使用此脱臭塔6时,原料油在原料油输送泵1的作用下,输送到脱臭塔6的第八层位置的热交换盘管中,通过脱臭塔6对原料油进行加热升温,然后在进入到反应罐3中进行反应,相较于现有的采用蒸汽板换热器进行加热时,需要将高温蒸汽与蒸汽入管4进行连接,然后将冷却后的蒸汽通过疏水管5输送到回收容器中进行回收,酯交换进油升温改成经过脱臭塔6,利用脱臭塔6余热进行加热,减少浪费,节省蒸汽、天然气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利用脱臭塔对酯交换进油升温的装置,包括原料油输送泵(1)、反应罐(3)和脱臭塔(6),其特征在于:所述脱臭塔(6)为脱臭塔,所述脱臭塔(6)内部从顶端至下端分别为脱臭第六层、脱臭第七层和脱臭第八层,所述脱臭塔(6)内部的脱臭第八层中设置有热交换盘管,所述热交换盘管一端部通过管路(7)连接有所述反应罐(3),所述热交换盘管另一端部通过所述管路(7)连接有所述原料油输送泵(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脱臭塔对酯交换进油升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盘管与所述脱臭塔(6)接触部位高压密封连接,所述热交换盘管为导热材料制成,所述管路(7)与所述热交换盘管通过法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脱臭塔对酯交换进油升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7)中的原料油经过位于所述脱臭塔(6)内部脱臭第八层的热交换盘管后温度可以从50℃升高到10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脱臭塔对酯交换进油升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罐(3)的型号为TK501A,所述管路(7)与所述反应罐(3)通过法兰高压密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脱臭塔对酯交换进油升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7)为不锈钢材质,所述管路(7)的直径为60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脱臭塔对酯交换进油升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罐(3)顶部设置有安全阀、压力仪表以及温度仪表。
CN202121354983.0U 2021-06-18 2021-06-18 一种利用脱臭塔对酯交换进油升温的装置 Active CN2147817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54983.0U CN214781711U (zh) 2021-06-18 2021-06-18 一种利用脱臭塔对酯交换进油升温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54983.0U CN214781711U (zh) 2021-06-18 2021-06-18 一种利用脱臭塔对酯交换进油升温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81711U true CN214781711U (zh) 2021-11-19

Family

ID=787133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54983.0U Active CN214781711U (zh) 2021-06-18 2021-06-18 一种利用脱臭塔对酯交换进油升温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817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23861A (zh) 一种甘油酯化反应装置
CN214781711U (zh) 一种利用脱臭塔对酯交换进油升温的装置
CN103111248B (zh) 导热油反应釜加热冷却温度控制的装置及方法
CN110454760A (zh) 发酵罐空消余热回收装置及工艺
CN110386590B (zh) 一种小型甲醇制氢装置
CN209876971U (zh) 蒸汽空气预热装置和系统
CN204685076U (zh) 一种反应釜余热回收装置
CN213569529U (zh) 一种免导热油的甲醇水制氢用于二氧化碳回收再利用装置
CN205332867U (zh) 一种列管换热器
CN210635722U (zh) 一种小型甲醇制氢装置
CN103523763A (zh) 一种快速浓缩稀磷酸的节能装置和方法
CN202303904U (zh) 在线汽相热媒添加系统
CN203545683U (zh) 一种快速浓缩稀磷酸的节能装置
CN207962614U (zh) 锅炉加压补水装置
CN208008497U (zh) 一种热力脱氧装置
CN101225967A (zh) 水电解燃气炉热水器联合装置
CN206843114U (zh) 一种节能废水汽提塔
CN108774552A (zh) 一种用地沟油和动物脂肪制备燃料油的装置及制备方法
CN108949366A (zh) 一种可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酯交换工艺与装置
CN204529862U (zh) 一种秸秆制取燃料乙醇液态发酵与蒸馏混合装置
CN213895756U (zh) 一种地沟油水解系统装置
CN218129990U (zh) 一种闪蒸气回收装置
CN215667882U (zh) 基于加氢法制生物柴油的设备
CN203954711U (zh) 一种节能型蒸馏装置
CN214009200U (zh) 一种锅炉排污余热利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