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55742U - 一种采用电子散热的无线充电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采用电子散热的无线充电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55742U
CN214755742U CN202021968915.9U CN202021968915U CN214755742U CN 214755742 U CN214755742 U CN 214755742U CN 202021968915 U CN202021968915 U CN 202021968915U CN 214755742 U CN214755742 U CN 2147557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wireless charging
heat dissipation
air outlet
heat ins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6891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冰
唐杰
赵业扬
徐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Kunt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Kunt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Kunt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Kunt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96891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557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557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557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采用电子散热的无线充电座,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上预设有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进风口位置预设有冷凝片。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充电座通过采用半导体制冷片的冷却能力冷却外部吸入的空气,并通过特殊形状的导风板在产品内部形成了可以使冷气流不停流过产品上壳盖内侧面的迂回型风道结构,并利用热传导、对流的原理,能够在对移动智能设备进行无线充电时,将被充电产品产生的热量从无线充电座的上壳盖迅速带走并排出,从而实现了对发射端和接收端的同时散热降温,进而可以大幅延长无线充电高功率充电的时间。

Description

一种采用电子散热的无线充电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电子散热的无线充电座。
背景技术
现如今,随着无线充电技术的快速发展,无线充电已经急速地渗透进人们的生活当中。特别是在消费电子、医疗电子、工业电子等相关领域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人们对于无线充电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需求也会越来越大。现有的无线充电的主流方案为磁耦合模式,例如应用于手机无线充电的低频(100-300KHz)磁耦合式的无线充电方案,具有成本低,充电效率高的优点。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无线充电设备,其无线充电功率越来越高,有的已经达到25~30W,但是,其在高功率充电(>15W)仅几分钟后,就降低充电功率,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无法解决快速充电带来的散热问题。由于在快速充电过程中,手机内部的温度很容易达到设定的温度保护点,从而触发手机内部的温度保护电路,降低充电功率,因此,目前市面上的无线充电设备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全程快速无线充电。
目前,市面上采用主动散热方式的无线充电产品,其风扇的作用仅仅是吸入外部的空气,然后将无线充电座自身产生热量排出,导致现有的无线充电发射座仅仅只能帮助自身产品进行散热,而没有直接帮助手机等支持无线充电的电子产品进行散热,由于手机接收线圈的散热效果不佳,缩短了手机快速充电的时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有效实现散热的采用电子散热的无线充电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采用电子散热的无线充电座,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上预设有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位置预设有冷凝片。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本体为圆柱形结构,所述装置本体包括上壳盖和底座;所述上壳盖设于所述底座上;
所述进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均设于所述底座的侧面,并且所述进风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呈相对面设置;所述底座的底面设有第二出风口。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本体内设有隔热支架,所述装置本体的内腔通过所述隔热支架分隔为制冷腔室和散热腔室,所述制冷腔室连通所述进风口,所述散热腔室连通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
所述隔热支架表面设有通孔,用于连通所述制冷腔室和所述散热腔室,所述通孔设于所述隔热支架远离所述进风口的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制冷腔室内设有TX发射线圈模组;所述TX发射线圈模组置于所述隔热支架上,位于所述隔热支架与所述上壳盖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腔室内,以所述隔热支架至所述底座内表面的方向,依次设有隔热板、TX发射PCBA板、风扇和导风支架;
所述导风支架为一块导风板,所述导风板的一端连接所述隔热支架,所述导风板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风扇与所述底座的底面之间;
以所述导风板为分割线,所述散热腔室被分割为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下腔室连通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所述上腔式内的气流顺着所述导风板引流至所述下腔室,从所述第一排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冷凝片包括两块电子TEC冷凝片冷端散热器和电子TEC冷凝片;两块所述电子TEC冷凝片冷端散热器包裹于所述电子TEC冷凝片的两侧,置于所述进风口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势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充电座通过采用半导体制冷片的冷却能力冷却外部吸入的空气,并通过特殊形状的导风板在产品内部形成了可以使冷气流不停流过产品上壳盖内侧面的迂回型风道结构,并利用热传导、对流的原理,能够在对移动智能设备进行无线充电时,将被充电产品产生的热量从无线充电座的上壳盖迅速带走并排出,从而实现了对发射端和接收端的同时散热降温,进而可以大幅延长无线充电高功率充电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无线充电座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无线充电座的背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无线充电座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无线充电座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采用电子散热的无线充电座,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上预设有进风口3和第一出风口4,进风口3位置预设有冷凝片。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装置本体为圆柱形结构,装置本体包括上壳盖1和底座2;上壳盖1设于底座2上;进风口3和第一出风口4均设于底座2的侧面,并且进风口3与第一出风口4呈相对面设置;底座2的底面设有第二出风口7。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装置本体内设有隔热支架5,装置本体的内腔通过隔热支架5分隔为制冷腔室和散热腔室,制冷腔室连通进风口3,散热腔室连通第一出风口4和第二出风口7;
隔热支架5表面设有通孔,用于连通制冷腔室和散热腔室,通孔设于隔热支架5远离进风口3的一端。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制冷腔室内设有TX发射线圈模组10;TX发射线圈模组10置于隔热支架5上,位于隔热支架5与上壳盖1之间。散热腔室内,以隔热支架5至底座2内表面的方向,依次设有隔热板11、TX发射PCBA板12、风扇13和导风支架6;
如图3和图4所示,导风支架6为一块导风板,导风板的一端连接隔热支架5,导风板的另一端延伸至风扇13与底座2的底面之间;
以导风板为分割线,散热腔室被分割为上腔室和下腔室;下腔室连通第一出风口4和第二出风口7,上腔式内的气流顺着导风板引流至下腔室,从第一排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排出。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冷凝片包括两块电子TEC冷凝片冷端散热器8和电子TEC冷凝片9;两块电子TEC冷凝片冷端散热器8包裹于电子TEC冷凝片9的两侧,置于进风口3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充电座的运行原理为:如图4所示,图4中的箭头代表空气的流向,外部空气从进风口3通入装置本体内部,在进风口3位置,通过TEC冷凝片冷端散热器8进行降温,降温后空气进入制冷腔室对制冷腔室内部的TX发射线圈模组10进行降温,吸收一部分TX发射线圈模组10的热量,与此同时对上壳盖1进行同步的吸热降温;上壳盖1在充电过程中,与电池背面接触,因此热量相对也较高;散热腔室内的风扇13同步工作,此时,装置内部产生负压,冷空气从制冷腔室穿过后从隔热支架5上的通孔被吸入散热腔室的上腔室内,对上腔室内的TX发射PCBA板12进行吸热降温,降温后顺着导风板进入下腔室,从第一排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排出。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对本实用新型起到任何限制作用。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方案和技术内容做任何形式的等同替换或修改等变动,均属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内容,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采用电子散热的无线充电座,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上预设有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位置预设有冷凝片;
所述冷凝片包括两块电子TEC冷凝片冷端散热器和电子TEC冷凝片;两块所述电子TEC冷凝片冷端散热器包裹于所述电子TEC冷凝片的两侧,置于所述进风口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电子散热的无线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为圆柱形结构,所述装置本体包括上壳盖和底座;所述上壳盖设于所述底座上;
所述进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均设于所述底座的侧面,并且所述进风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呈相对面设置;所述底座的底面设有第二出风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用电子散热的无线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内设有隔热支架,所述装置本体的内腔通过所述隔热支架分隔为制冷腔室和散热腔室,所述制冷腔室连通所述进风口,所述散热腔室连通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
所述隔热支架表面设有通孔,用于连通所述制冷腔室和所述散热腔室,所述通孔设于所述隔热支架远离所述进风口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用电子散热的无线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腔室内设有TX发射线圈模组;所述TX发射线圈模组置于所述隔热支架上,位于所述隔热支架与所述上壳盖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用电子散热的无线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腔室内,以所述隔热支架至所述底座内表面的方向,依次设有隔热板、TX发射PCBA板、风扇和导风支架;
所述导风支架为一块导风板,所述导风板的一端连接所述隔热支架,所述导风板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风扇与所述底座的底面之间;
以所述导风板为分割线,所述散热腔室被分割为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下腔室连通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所述上腔室内的气流顺着所述导风板引流至所述下腔室,从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排出。
CN202021968915.9U 2020-09-10 2020-09-10 一种采用电子散热的无线充电座 Active CN2147557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68915.9U CN214755742U (zh) 2020-09-10 2020-09-10 一种采用电子散热的无线充电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68915.9U CN214755742U (zh) 2020-09-10 2020-09-10 一种采用电子散热的无线充电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55742U true CN214755742U (zh) 2021-11-16

Family

ID=785737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68915.9U Active CN214755742U (zh) 2020-09-10 2020-09-10 一种采用电子散热的无线充电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557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17152B (zh) 无线充电装置
CN209627022U (zh) 无线充电器
CN112383153A (zh) 一种具有冷却装置的无线充电器
CN214755742U (zh) 一种采用电子散热的无线充电座
CN211859633U (zh) 无线充电底座
CN111835061A (zh) 一种电子设备无线充电器以及散热器
CN219123962U (zh) 充电器
CN213244792U (zh) 一种电子产品散热结构
CN214617019U (zh)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涡旋压缩机
CN213754110U (zh) 一种具有冷却装置的无线充电器
CN212323818U (zh) 充电座和电子设备
CN210042634U (zh) 一种采用相变抑制传热材料及压电陶瓷风扇的无线充电座
CN106299537A (zh) 汽车锂电池自主散热装置
CN112737135A (zh) 一种无线充电座
CN219918456U (zh) 一种无线充电宝
CN219352190U (zh) 一种手机散热结构
CN214337626U (zh) 一种电池充电器
CN215733564U (zh) 一种无线充电装置
CN217693548U (zh) 一种相机测量装置
CN220475438U (zh) 一种新型风冷结合半导体散热的磁吸车载无线充模块
CN220822642U (zh) 带风扇的车载无线充电器
CN219740011U (zh) 一种具有散热组件的充电器
CN221010561U (zh) 一种散热器
CN218569917U (zh) 一种无线充电模块
CN220062206U (zh) 暖通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