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39042U - 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内墙隔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内墙隔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39042U
CN214739042U CN202121115969.5U CN202121115969U CN214739042U CN 214739042 U CN214739042 U CN 214739042U CN 202121115969 U CN202121115969 U CN 202121115969U CN 214739042 U CN214739042 U CN 2147390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driving
strip
strips
wall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11596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宗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inghaoru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inghaoru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inghaoru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inghaoru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11596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390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390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390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ad-Bearing And Curtain Wal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建筑墙体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内墙隔板,其包括板件、上槛和下槛;所述上槛设有锁定组件,所述锁定组件包括翻转盖、驱动条、驱动环和墙板固定条;所述板件设有用于与墙板固定条插接的墙板固定孔;所述驱动条倾斜设置于翻转盖,所述驱动条设有驱动块,所述驱动环设有驱动道,所述驱动块滑动插设于所述驱动道中,所述驱动环与墙板固定条连接;转动翻转盖,翻转盖带动驱动条转动,驱动条带动驱动环移动,驱动环带动墙板固定条移动,直至墙板固定条与板件插接;本申请具有加快安装板件速度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内墙隔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墙体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内墙隔板。
背景技术
BIM是21世纪初被提出的一项技术,意在利用信息化技术构建虚拟的建筑三维模型,并且通过行业共享的构件的几何、状态、材料属性等信息,对建筑进行模拟,并推断出全寿命周期中建筑在各个时间段的状态;通过BIM技术,能够促进建筑工程行业与信息化社会的结合程度。
在建筑的修建过程中,建筑内墙隔板是建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相关技术中,建筑内墙隔板往往是人工浇筑而成,浇筑步骤繁琐,凝固需要时间,因此安装耗时长;人工操作难以标准化,难以发挥BIM技术的优势。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建筑内墙隔板安装耗时较长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缩短建筑内墙隔板的安装耗时,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内墙隔板。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内墙隔板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内墙隔板,包括板件,还包括上槛和下槛;所述板件的一端安装于下槛,所述上槛设有锁定组件和用于容设锁定组件的容设槽,所述锁定组件包括翻转盖、驱动条、驱动环、限位筒和墙板固定条;所述翻转盖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与上槛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条垂直设置于翻转盖,所述驱动条设有驱动块,所述驱动环设有用于供驱动块滑动插设的驱动道;所述驱动环与墙板固定条连接;所述限位筒设有供墙板固定条滑动穿设的驱动限位孔;所述板件的另一端设有用于与墙板固定条插接的墙板固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移动板件,将板件的一端与上槛的下端抵接;转动翻转盖,翻转盖转动带动驱动条转动,驱动条转动带动驱动块转动;驱动块转动带动驱动环移动,驱动环移动带动墙板固定条滑动;由于墙板固定条滑动穿设于驱动限位孔,则墙板固定条的滑动方向被限制,墙板固定条顺着限位筒上下滑动,墙板固定条滑动后与墙板固定孔插接;起到了固定板件的作用,省去了定位板件的步骤,达到了缩短建筑内墙隔板的安装时间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建筑内墙隔板包括若干根横条和若干根纵条,所述纵条的一端板件连接,所述纵条的另一端板件连接;所述横条与纵条交叉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条给板件提供支撑力,并且在内墙隔板的搭建中起到提供抗拉能力的作用;纵条给板件提供支撑力,在内墙隔板的搭建中起到提供抗压能力的作用。
可选的,相邻的两根纵条之间倾斜设置有若干根斜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斜撑给纵条提供支撑力,减少了纵条在施工过程中被倾斜放置的情况发生,减少了纵条倾斜放置导致受压位移的情况发生,达到了提高内墙隔板的稳定性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建筑内墙隔板包括若干个定位组件,若干个所述定位组件分别设置于上槛的两端以及设置于下槛的两端;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杆、定位横块和定位竖块;所述定位横块与定位竖块连接,所述定位横块设有用于与定位杆配合的横块定位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定位杆与横块定位孔的配合,则定位横块被定位杆固定,由于定位竖块与定位横块连接,则定位竖块的位置被相对于定位横块固定;由于定位竖块的一侧与上槛或下槛的一端连接,则达到了固定上槛、下槛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上槛、下槛均设有若干个扣合组件,所述扣合组件包括用于与纵条配合的扣合框和扣合条;所述扣合条的两端与扣合框的开口两端可拆卸连接,所述扣合框和扣合条配合形成用于供纵条贯穿固定的孔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纵条安装时,将纵条的一端移动至设置于上槛的其中之一的扣合框的内侧,直至纵条的一端与设置于上槛的其中之一的扣合框的内侧抵接;将纵条的另一端移动至设置于下槛的另一扣合框的内侧,直至纵条的另一端与设置于下槛的另一扣合框的内侧抵接;将两条扣合条分别安装于设置于上槛的其中之一的扣合框、设置于下槛的另一扣合框,安装完成后扣合条与纵条抵接;通过扣合框与扣合条的配合,起到了固定纵条的作用。
可选的,所述纵条与横条之间的间隙填充有隔音材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音材料的设置,填充了纵条与横条之间的间隙,起到了给板件提供支撑力作用;填充的隔音材料使得内墙隔板的降噪效果提升了。
可选的,所述纵条的一侧设有第一定位槽,所述纵条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的宽度自上而下收缩,所述第二定位槽的宽度自上而下收缩,所述斜撑的一端滑动穿设于第一定位槽,所述斜撑的另一端滑动穿设于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的底端所处的水平面高度高于第二定位槽的底端所处的水平面高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移动斜撑,将斜撑的一端与其中一纵条的第一定位槽配合,将斜撑的另一端与另一纵条的第二定位槽配合;滑动斜撑的一端,直至斜撑的一端与第一定位槽的底端抵接;滑动斜撑的另一端。直至斜撑的另一端与第二定位槽的底端抵接;则斜撑不再滑动,起到了定位斜撑的作用;由于第一定位槽的底端所处的水平面高度高于第二定位槽的底端所处的水平面的高度,使得斜撑倾斜设置于内墙隔板。
可选的,所述纵条的设有若干个墙板定位块,所述板件设有若干个用于与墙板定位块配合的墙板定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板件时,将墙板定位槽与墙板定位块配合,减少了板件移动的情况发生。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在上槛与下槛安装完成后,将板件放置于上槛与下槛之间;转动翻转盖,通过驱动条、驱动块、驱动环、驱动道、限位筒配合实现连杆传动,将转动翻转盖的动作转换成墙板固定条向下滑动的动作;墙板固定条向下滑动与墙板固定孔插接;起到了固定板件的作用,省去了定位板件的步骤,达到了缩短建筑内墙隔板的安装时间的效果;
2.通过安装纵条和横条,以及纵条和横条交叉设置,加强内墙隔板的内部重量,为上槛和下槛提供支撑作用,保证整体稳固性;
3.安装纵条时,将纵条的一端与扣合框的内侧抵接,并安装扣合条于扣合框,此时扣合条与纵条的一端抵接;通过扣合框与扣合条的配合,达到稳固安装纵条的效果;
4.通过填充隔音材料于纵条与横条之间的间隙,使得内墙隔板的降噪效果提升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内墙隔板的实施例1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上槛的局部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扣合组件的俯视剖视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上槛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沿图2 中A-A方向的锁定组件锁定时与板件配合的爆炸剖视图。
图6是沿图2 中A-A方向的锁定组件未锁定时与板件配合的爆炸剖视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板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斜撑处的剖视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2的横条与纵条配合的爆炸正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板件;11、墙板固定孔;12、墙板定位槽;2、上槛;21、锁定组件;211、翻转盖;212、驱动条;213、驱动环;214、限位筒;215、墙板固定条;216、驱动块;217、驱动道;22、容设槽;221、转动轴;3、下槛;4、横条;41、第一对正板;42、第二对正板;43、第一对正杆;44、第二对正杆;45、第一对正孔;46、第二对正孔;5、纵条;51、第一定位槽;52、第二定位槽;53、墙板定位块;54、第一对位孔;55、第二对位孔;6、斜撑;7、定位组件;71、定位横块;711、横块定位孔;72、定位竖块;73、定位杆;8、扣合组件;81、扣合框;82、扣合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9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内墙隔板。
实施例1。
参照图1,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内墙隔板包括板件1,还包括上槛2和下槛3。
参照图1,建筑内墙隔板包括若干个定位组件7,若干个定位组件7分别设置于上槛2的两端以及设置于下槛3的两端,参照图2,定位组件7包括定位杆73、定位横块71和定位竖块72;定位横块71与定位竖块72连接,定位横块71设有用于与定位杆73配合的横块定位孔711。
具体地,定位杆73固定在相应的位置,例如地板、天花板等,由于定位横块71设有用于与定位杆73配合的横块定位孔711,则定位杆73将定位横块71固定于相应的位置;其中一组定位组件7的定位竖块72连接有相应的定位横块71,定位竖块72与上槛2的一端连接,相应的定位横块71被相应的定位杆73固定,此时定位杆73将定位横块71固定于天花板,则上槛2的一端被固定于天花板;另一组定位组件7的定位竖块72连接有对应的定位横块71,定位竖块72与下槛3的一端连接,对应的定位横块71被对应的定位杆73固定,此时定位杆73将定位横块71固定于地面,则下槛3的一端被固定于地面。
参照图1,建筑内墙隔板包括若干根横条4和若干根纵条5,纵条5的一端与上槛2连接,纵条5的另一端与下槛3连接;横条4与纵条5交叉设置;参照图1和图3,上槛2、下槛3设有若干个扣合组件8,扣合组件8包括用于与纵条5配合的扣合框81和扣合条82;扣合条82的两端与扣合框81的开口两端可拆卸连接,扣合框81和扣合条82配合形成用于供纵条5贯穿固定的孔隙。
横条4给板件1提供支撑力,并且在建筑内墙隔板的搭建中起到提供抗拉能力的作用;纵条5给板件1提供支撑力,在建筑内墙隔板的搭建中起到提供抗压能力的作用。
纵条5安装时,将纵条5的一端移动至设置于上槛2的一组扣合组件8的扣合框81的内侧,直至纵条5的一端与设置于上槛2的一组扣合组件8的扣合框81的内侧抵接;将纵条5的另一端移动至设置于下槛3的另一组扣合组件8的扣合框81的内侧,具体地,另一组扣合组件8位于设置于上槛2的一组扣合组件8的正下方;直至纵条5的另一端与设置于下槛3的另一组扣合组件8的扣合框81的内侧抵接;将两条扣合条82分别安装于设置于上槛2的一组扣合组件8的扣合框81、设置于下槛3的另一组扣合组件8的扣合框81,安装完成后扣合条82与纵条5抵接;具体地,扣合条82通过螺杆与扣合框81连接;通过扣合框81与扣合条82的配合,起到了固定纵条5的作用。
参照图4,上槛2设有锁定组件21和用于容设锁定组件21的容设槽22,参照图5和图6,锁定组件21包括翻转盖211、驱动条212、驱动环213、限位筒214和墙板固定条215;翻转盖211设有转动轴221,转动轴221与上槛2转动连接;驱动条212垂直设置于翻转盖211,驱动条212设有驱动块216,驱动环213设有用于供驱动块216滑动插设的驱动道217;驱动环213与墙板固定条215连接;限位筒214设有供墙板固定条215滑动穿设的驱动限位孔;参照图7,板件1的另一端设有用于与墙板固定条215插接的墙板固定孔11;板件1的一端安装于下槛3;参照图1和图7,纵条5的设有若干个墙板定位块53,板件1设有若干个用于与墙板定位块53配合的墙板定位槽12。
移动板件1,将墙板定位槽12与墙板定位块53配合,并将板件1的一端与上槛2的下端抵接;由于墙板定位槽12与墙板定位块53的配合,减少了板件1在安装过程位移的情况发生。
转动翻转盖211,翻转盖211转动带动驱动条212转动,驱动条212转动带动驱动块216转动;驱动块216转动带动驱动环213移动,驱动环213移动带动墙板固定条215滑动;由于墙板固定条215滑动穿设于驱动限位孔,则墙板固定条215的滑动方向被限制,墙板固定条215顺着限位筒214上下滑动,墙板固定条215滑动后与墙板固定孔11插接;起到了固定板件1的作用,达到了缩短建筑内墙隔板的安装时间的效果;具体地,在墙板固定条215与墙板固定孔11插接后,利用膨胀螺钉将翻转盖211与上槛2固定,减少翻转盖211自动翻转导致墙板固定条215脱离墙板固定孔11的情况发生。
参照图1,相邻的两根纵条5之间倾斜设置有若干根斜撑6;具体地,斜撑6的一端与其中一纵条5连接,斜撑6的另一端与另一纵条5连接,斜撑6的一端所处的水平面高于斜撑6的另一端所处的水平面。
斜撑6给纵条5提供支撑力,具体地,斜撑6为由刚性材料制成的斜撑6,例如不锈钢,则斜撑6的一端受到其中一纵条5的压力,斜撑6的另一端受到另一纵条5的压力,由于斜撑6为由刚性材料支撑的斜撑6,所以形变可忽略不计,则设置于斜撑6两端的纵条5保持原有的位置不变;减少了纵条5在施工过程中被倾斜放置的情况发生,减少了纵条5倾斜放置导致受压位移的情况发生,达到了提高建筑内墙隔板的稳定性的效果。
参照图8,纵条5的一侧设有第一定位槽51,纵条5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定位槽52,第一定位槽51的宽度自上而下收缩,第二定位槽52的宽度自上而下收缩,斜撑6的一端滑动穿设于第一定位槽51,斜撑6的另一端滑动穿设于第二定位槽52,第一定位槽51的底端所处的水平面高度高于第二定位槽52的底端所处的水平面高度。
移动斜撑6,将斜撑6的一端与其中一纵条5的第一定位槽51配合,将斜撑6的另一端与另一纵条5的第二定位槽52配合;滑动斜撑6的一端,直至斜撑6的一端与第一定位槽51的底端抵接;滑动斜撑6的另一端。直至斜撑6的另一端与第二定位槽52的底端抵接;则斜撑6不再滑动,具体地,由于第一定位槽51的宽度自第一定位槽51的一端逐渐向第一定位槽51的另一端收缩,第二定位槽52的宽度自第二定位槽52的一端逐渐向第二定位槽52的另一端收缩,斜撑6的两端与纵条5的间隙逐渐缩小;则斜撑6的两端受到的来自纵条5的阻力逐渐增大,直至斜撑6不再滑动;起到了定位斜撑6的作用;由于第一定位槽51的底端所处的水平面高度高于第二定位槽52的底端所处的水平面的高度,使得斜撑6倾斜设置于建筑内墙隔板。
纵条5与横条4之间的间隙填充有隔音材料。
隔音材料的设置,填充了纵条5与横条4之间的间隙,起到了给板件1提供支撑力作用;填充的隔音材料使得建筑内墙隔板有了降噪的作用;具体地,隔音材料选用吸音棉,因为吸音棉具有轻质环保的特征。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内墙隔板的实施原理为:一组定位组件7的定位杆73将定位横块71固定于天花板,定位横块71与定位竖块72连接,定位竖块72与上槛2连接,则上槛2被固定于天花板;另一组定位组件7的定位杆73将定位横块71固定于地板,定位横块71与定位竖块72连接,定位竖块72与下槛3连接,则下槛3被固定于地板;将纵条5的一端移动至设置于上槛2的一组扣合组件8的扣合框81的内侧,将纵条5的另一端移动至设置于下槛3的另一组扣合组件8的扣合框81的内侧,将两条扣合条82分别安装于设置于上槛2的一组扣合组件8的扣合框81、设置于下槛3的另一组扣合组件8的扣合框81,安装完成后扣合条82与纵条5抵接,则纵条5安装完成;横条4的一端与其中一纵条5连接,横条4的另一端与另一纵条5连接;纵条5的一侧设有第一定位槽51,纵条5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定位槽52,滑动斜撑6的一端,直至斜撑6的一端与第一定位槽51的底端抵接;滑动斜撑6的另一端。直至斜撑6的另一端与第二定位槽52的底端抵接;则斜撑6不再滑动,斜撑6安装完成;移动板件1,将墙板定位槽12与墙板定位块53配合,并将板件1的一端与上槛2的下端抵接;由于墙板定位槽12与墙板定位块53的配合,减少了板件1在安装过程位移的情况发生;转动翻转盖211,翻转盖211转动带动驱动条212转动,驱动条212转动带动驱动块216转动;驱动块216转动带动驱动环213移动,驱动环213移动带动墙板固定条215滑动;由于墙板固定条215滑动穿设于驱动限位孔,则墙板固定条215的滑动方向被限制,墙板固定条215顺着限位筒214上下滑动,墙板固定条215滑动后与墙板固定孔11插接;起到了固定板件1的作用,达到了缩短建筑内墙隔板的安装时间的效果;在墙板固定条215与墙板固定孔11插接后,利用膨胀螺钉将翻转盖211与上槛2固定,减少翻转盖211自动翻转,导致墙板固定条215脱离墙板固定孔11的情况发生;至此,整体建筑内墙隔板的结构安装完成;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根据整体的拼接结构构建BIM建筑模型,并进行批量设计生产,达到了缩短建筑内墙隔板的安装耗时的效果。
参照图9,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横条4的两端垂直设置有第一对正板41和第二对正板42,第一对正板41设有第一对正孔45,第二对正板42设有第二对正孔46;与第一对正板41抵接的纵条5的一侧设有第一对位孔54,与第二对正板42抵接的纵条5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对位孔55;横条4包括用于与第一对正孔45、第一对位孔54螺纹连接的第一对正杆43和用于与第二对正孔46、第二对位孔55螺纹连接的第二对正杆44。
实施例2的具体实施方式为:安装横条4时,将第一对位孔54与第一对正孔45相对应,扭动第一对正杆43,第一对正杆43贯穿第一对位孔54、第一对正孔45与第一对正板41抵接,第一对正杆43移动推动第一对正板41移动,直至第一对正板41与纵条5抵接,则横条4的一端被固定;将第二对位孔55与第二对正孔46相对应,扭动第二对正杆44,第二对正杆44贯穿第二对位孔55、第二对正孔46与第二对正板42抵接,第二对正杆44移动推动第二对正板42移动,直至第二对正板42与另一纵条5抵接,则横条4的另一端被固定;此时横条4的两端被固定,起到安装定位横条4的作用。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内墙隔板,包括板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槛(2)和下槛(3),所述板件(1)的一端安装于下槛(3),所述上槛(2)设有锁定组件(21)和用于容设锁定组件(21)的容设槽(22),所述锁定组件(21)包括翻转盖(211)、驱动条(212)、驱动环(213)、限位筒(214)和墙板固定条(215);所述翻转盖(211)设有转动轴(221),所述转动轴(221)与上槛(2)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条(212)垂直设置于翻转盖(211),所述驱动条(212)设有驱动块(216),所述驱动环(213)设有用于供驱动块(216)滑动插设的驱动道(217);所述驱动环(213)与墙板固定条(215)连接;所述限位筒(214)设有供墙板固定条(215)滑动穿设的驱动限位孔;所述板件(1)的另一端设有用于与墙板固定条(215)插接的墙板固定孔(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内墙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内墙隔板包括若干根横条(4)和若干根纵条(5),所述纵条(5)的一端与上槛(2)连接,所述纵条(5)的另一端与下槛(3)连接;所述横条(4)与纵条(5)交叉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内墙隔板,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根纵条(5)之间倾斜设置有若干根斜撑(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内墙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内墙隔板包括若干个定位组件(7),若干个所述定位组件(7)分别设置于上槛(2)的两端以及设置于下槛(3)的两端,所述定位组件(7)包括定位杆(73)、定位横块(71)和定位竖块(72);所述定位横块(71)与定位竖块(72)连接,所述定位横块(71)设有用于与定位杆(73)配合的横块定位孔(71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内墙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槛(2)、下槛(3)均设有若干个扣合组件(8),所述扣合组件(8)包括扣合框(81)和扣合条(82),所述扣合条(82)的两端与扣合框(81)的开口两端可拆卸连接,所述扣合框(81)和扣合条(82)配合形成用于供纵条(5)贯穿固定的孔隙。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内墙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条(5)与横条(4)之间的间隙填充有隔音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内墙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条(5)的一侧设有第一定位槽(51),所述纵条(5)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定位槽(52),所述第一定位槽(51)的宽度自上而下收缩,所述第二定位槽(52)的宽度自上而下收缩,所述斜撑(6)的一端滑动穿设于第一定位槽(51),所述斜撑(6)的另一端滑动穿设于第二定位槽(52),所述第一定位槽(51)的底端所处的水平面高度高于第二定位槽(52)的底端所处的水平面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内墙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条(5)的设有若干个墙板定位块(53),所述板件(1)设有若干个用于与墙板定位块(53)配合的墙板定位槽(12)。
CN202121115969.5U 2021-05-22 2021-05-22 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内墙隔板 Active CN2147390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15969.5U CN214739042U (zh) 2021-05-22 2021-05-22 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内墙隔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15969.5U CN214739042U (zh) 2021-05-22 2021-05-22 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内墙隔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39042U true CN214739042U (zh) 2021-11-16

Family

ID=786249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115969.5U Active CN214739042U (zh) 2021-05-22 2021-05-22 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内墙隔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3904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15210A (zh) * 2021-12-22 2022-03-22 安徽福瑞尔铝业科技有限公司 建筑内墙用隔温隔音复合板的安装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15210A (zh) * 2021-12-22 2022-03-22 安徽福瑞尔铝业科技有限公司 建筑内墙用隔温隔音复合板的安装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CN114215210B (zh) * 2021-12-22 2023-10-13 安徽福瑞尔铝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内墙用隔温隔音复合板的安装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739042U (zh) 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内墙隔板
CN209975862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建筑墙板
CN112696007A (zh) 一种建筑模板体系及模板快速安装定位施工方法
CN212715893U (zh) 一种支撑件及其支撑结构和现浇模板系统
CN217352940U (zh) 一种梁柱连接结构
CN114541747B (zh) 一种新型构造柱防溢浆施工工艺
CN217974925U (zh) 一种轻质隔墙连接结构
CN109910969A (zh) 一种建筑用空腔模壳运输设备
CN214195091U (zh) 一种pc剪力墙连接结构
CN211524012U (zh) 悬挑脚手架支撑梁预制安装构件
CN220099922U (zh) 一种加固深坑的支撑装置
CN219653747U (zh) 一种可拼接的预制钢筋混凝土基础
CN114108618B (zh) 用于孔桩内部的压钢模型护壁连接结构及结构方法
CN212507387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模板支撑梁装置
CN217501019U (zh) 一种电梯井道框架
CN217480800U (zh) 一种组装式承台模板
CN218437643U (zh) 一种装配式结构墙体底部连接构
CN111997224B (zh) 一种建筑装修用板材安装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20666193U (zh) 建筑工程桩
CN218990542U (zh) 一种装配式墙体的加固装置
CN213539713U (zh) 一种拉缝板转角固定连接装置
CN216076276U (zh) 一种建筑用平整铝合金模板
CN219411804U (zh) 一种适用于窄缝隙双墙体同时浇筑的模板体系
CN211621235U (zh) 一种墩柱模板加固结构
CN211873022U (zh) 一种基坑加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