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37612U - 一种全断面电控阻车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断面电控阻车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37612U
CN214737612U CN202120889771.6U CN202120889771U CN214737612U CN 214737612 U CN214737612 U CN 214737612U CN 202120889771 U CN202120889771 U CN 202120889771U CN 214737612 U CN214737612 U CN 2147376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bracing piece
full
traffic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8977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宇
王宇骅
黄华云
李德昌
钮瑞祎
王亚南
郦智斌
宋启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 Hai Yina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 Hai Yina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 Hai Yina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 Hai Yina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376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376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全断面电控阻车装置,包括阻车基座、支撑杆一、支撑杆二、阻车网和电控箱,所述阻车基座包括迎车面和背车面,所述迎车面和背车面底部相连,迎车面和背车面和形成凹槽,凹槽开口朝上,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分别安装在凹槽的两端,所述凹槽中段设置阻车网,所述阻车网两端与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分别连接,电控箱安装在阻车基座的一端,本实用新型能有效对通道进行全断面阻截,保证目标车辆阻停可靠性,避免人员翻越突破。

Description

一种全断面电控阻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障阻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断面电控阻车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阻车装置为栏杆式,当车辆通行时,栏杆抬起,车辆放行,当要对目标车辆进行阻停时,单一的栏杆式装置很难阻止车辆的冲撞突破,特别是人员的翻越突破。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全断面电控阻车装置,能有效对通道进行全断面阻截,保证目标车辆阻停可靠性,避免人员翻越突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全断面电控阻车装置,包括阻车基座、支撑杆一、支撑杆二、阻车网和电控箱,所述阻车基座包括迎车面和背车面,所述迎车面和背车面底部相连,迎车面和背车面和形成凹槽,凹槽开口朝上,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分别安装在凹槽的两端,所述凹槽中段设置阻车网,所述阻车网两端与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分别连接,电控箱安装在阻车基座的一端。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阻车基座迎车面坡度小于背车面。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长度相等,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的长度均小于凹槽长度的1/2。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底端通过导向轴与阻车基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与平面的夹角范围为0°~89°。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阻车网长度等于凹槽长度,阻车网高度小于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的高度,阻车网两端与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通过绑扎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电控箱为梯形结构,电控箱的高度与阻车基座的高度相同,电控箱的两个斜边与迎车面和背车面的斜边重叠。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牵引绳、绑扎环一、绑扎环二和卷扬机,绑扎环一安装在支撑杆一的顶部,绑扎环二安装在支撑杆二的顶部,牵引绳设有2个,一个牵引绳的一端固定在绑扎环一上,该牵引绳绕过支撑杆一底部的导向轴与卷扬机连接,另一个牵引绳的一端固定在绑扎环二上,该牵引绳绕过支撑杆二底部的导向轴与卷扬机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阻车基座底部设有防滑垫。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阻车基座、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材料为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阻车网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编织而成,经防水、拒油、耐老化处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现通道全断面阻车,保证目标车辆阻停可靠,避免人员翻越突破,实现柔性拦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通行状态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通行状态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通行状态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阻车状态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阻车状态正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阻车状态左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阻车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全断面电控阻车装置,包括阻车基座1、支撑杆一2、支撑杆二3、阻车网4和电控箱5,所述阻车基座包括迎车面11和背车面12,所述迎车面11和背车面12底部相连,迎车面和背车面和形成凹槽13,凹槽13开口朝上,支撑杆一2和支撑杆二3分别安装在凹槽13的两端,所述凹槽13中段设置阻车网4,所述阻车网4两端与支撑杆一2和支撑杆二3分别连接,电控箱5安装在阻车基座1的一端。阻车基座用于放置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用于支撑阻车网和放下阻车网,当支撑起阻车网后,为阻车状态,当放下阻车网后,为通行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阻车基座1的迎车面11坡度小于背车面12。迎车面和背车面的设计方便车辆通行。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支撑杆一2和支撑杆二3长度相等,支撑杆一2和支撑杆二3的长度均小于凹槽13长度的1/2。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支撑杆一2和支撑杆二3底端通过导向轴6 与阻车基座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一2和支撑杆二3与平面的夹角范围为 0°~89°。89°的设计方便阻车网利用重力将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降落。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阻车网4长度等于凹槽13长度,阻车网4 高度小于支撑杆一2和支撑杆二3的高度,阻车网4两端与支撑杆一2和支撑杆二3通过绑扎连接,实现牢靠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电控箱5为梯形结构,电控箱的高度与阻车基座的高度相同,电控箱的两个斜边与迎车面和背车面的斜边重叠。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牵引绳7、绑扎环一8、绑扎环二9 和卷扬机10,绑扎环一8安装在支撑杆一2的顶部,绑扎环二9安装在支撑杆二3的顶部,牵引绳7设有2个,一个牵引绳7的一端固定在绑扎环一 8上,该牵引绳7绕过支撑杆一2底部的导向轴与卷扬机10连接,另一个牵引绳7的一端固定在绑扎环二9上,该牵引绳绕过支撑杆二底部的导向轴与卷扬机连接。电控箱内卷扬机电控正传,牵引绳拉动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站立,撑起阻车网形成阻车状态,电控箱内卷扬机电控反转,阻车网依靠自身重量牵引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平躺形成通行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阻车基座1底部设有防滑垫,可防止车辆通行时阻车基座移位。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电控箱整体经水密处理,可防积水/雨淋进水。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阻车基座1、支撑杆一2和支撑杆二3材料为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质量轻、强度高、耐候性好。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阻车网4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编织而成,经防水、拒油、耐老化处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全断面电控阻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阻车基座、支撑杆一、支撑杆二、阻车网和电控箱,所述阻车基座包括迎车面和背车面,所述迎车面和背车面底部相连,迎车面和背车面和形成凹槽,凹槽开口朝上,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分别安装在凹槽的两端,所述凹槽中段设置阻车网,所述阻车网两端与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分别连接,电控箱安装在阻车基座的一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断面电控阻车装置,其特征在于,阻车基座迎车面坡度小于背车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断面电控阻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长度相等,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的长度均小于凹槽长度的1/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断面电控阻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底端通过导向轴与阻车基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与平面的夹角范围为0°~89°。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断面电控阻车装置,其特征在于,阻车网长度等于凹槽长度,阻车网高度小于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的高度,阻车网两端与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通过绑扎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断面电控阻车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控箱为梯形结构,电控箱的高度与阻车基座的高度相同,电控箱的两个斜边与迎车面和背车面的斜边重叠。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断面电控阻车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牵引绳、绑扎环一、绑扎环二和卷扬机,绑扎环一安装在支撑杆一的顶部,绑扎环二安装在支撑杆二的顶部,牵引绳设有2个,一个牵引绳的一端固定在绑扎环一上,该牵引绳绕过支撑杆一底部的导向轴与卷扬机连接,另一个牵引绳的一端固定在绑扎环二上,该牵引绳绕过支撑杆二底部的导向轴与卷扬机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断面电控阻车装置,其特征在于,阻车基座底部设有防滑垫。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断面电控阻车装置,其特征在于,阻车基座、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材料为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断面电控阻车装置,其特征在于,阻车网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编织而成,经防水、拒油、耐老化处理。
CN202120889771.6U 2021-02-26 2021-04-27 一种全断面电控阻车装置 Active CN21473761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323943 2021-02-26
CN202120432394 2021-02-2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37612U true CN214737612U (zh) 2021-11-16

Family

ID=786143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89771.6U Active CN214737612U (zh) 2021-02-26 2021-04-27 一种全断面电控阻车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376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00101086A1 (en) Device and process for rapid disassembly of a rotor and a nacelle from the mast of a windmill, as well as a windmill that is equipped with such a device
US8863903B2 (en) Platform for wind turbine
US11104546B2 (en) Wire, rope, and cable management
EP2494199A1 (en) Device for establishing admittance and transport of cargo to and from a wind turbine construction above ground level
EP1369374A1 (fr) Dispositif de changement de mouflage pour grue
CN214737612U (zh) 一种全断面电控阻车装置
US4348960A (en) Aerial cableway between a sea vessel and a fixed installation
CN210150570U (zh) 一种适用于钢筋原材料整体吊装的吊具
US20190271298A1 (en) Rotor blade assembly
WO2018020056A1 (es) Sistema para el montaje/desmontaje de palas en aerogeneradores
CN113026616A (zh) 一种全断面电控阻车装置
CN208650908U (zh) 一种斜巷提升导向兼耙装机防滑装置
CN207581193U (zh) 一种稀土锌钢绞线锚链式起吊线材架
US20050232739A1 (en) Machine with hoisting mechanism
CN212198121U (zh) 吊装装置
CN208218335U (zh) 一种机械式防坠装置
CN215883988U (zh) 一种货船的绑扎系统
CN207209738U (zh) 吊具上架及集装箱起重机
CN215287897U (zh) 一种车载高空作业安全架及车辆
JP7111130B2 (ja) ジブ係留装置およびジブ係留方法
EP2604548B1 (en) Transportable unit with a lifting arrangement for lifting the unit
CN107512653A (zh) 吊具上架及集装箱起重机
CN218841534U (zh) 牵引绳防出槽保护装置
JP4109142B2 (ja) 気中終端部の据付け方法及び据付架台
CN212169478U (zh) 一种共底结构贮箱用翻转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