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34003U - 起重臂及起重机 - Google Patents

起重臂及起重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34003U
CN214734003U CN202022688271.4U CN202022688271U CN214734003U CN 214734003 U CN214734003 U CN 214734003U CN 202022688271 U CN202022688271 U CN 202022688271U CN 214734003 U CN214734003 U CN 2147340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om
arm support
combined
basic
side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68827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世全
周玉龙
韩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struction Machinery Branch of XCMG
Original Assignee
Construction Machinery Branch of XCM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struction Machinery Branch of XCMG filed Critical Construction Machinery Branch of XCMG
Priority to CN20202268827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340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340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340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ib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起重臂及起重机,用于缓解臂架性能无法满足超高、超重吊装需求的问题。其中,起重臂包括三种臂架中的至少两种,其中,三种臂架包括:基本臂架;两个臂架单元组合成的第一组合臂架;以及两个臂架单元与所述基本臂架组合成的第二组合臂架。本公开提供的起重臂通过不同臂架形式以及不同数量的臂架的组合变换,来满足不同承载需求。

Description

起重臂及起重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起重臂及起重机。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国家基建行业的大力发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建设需求,对履带起重机产品尤其是对大吨位履带起重机产品吊装高度和吊重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在风电领域,目前国内风电吊装高度需求已达到160米以上,150米以下高度风机的吊重量也越来越大,大高度下的大吊重量使得常规履带起重机的单臂架性能因受侧向刚度约束已远远不能满足要求,而如果一味的增加臂架系统的截面宽度,又会受到公路运输法规的限制,因此,亟需一种新型臂架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起重臂及起重机,用于缓解臂架性能无法满足超高、超重吊装需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起重臂,其包括三种臂架中的至少两种,其中,三种臂架包括:
基本臂架;
两个臂架单元组合成的第一组合臂架;以及
两个臂架单元与所述基本臂架组合成的第二组合臂架。
在一些实施例中,起重臂包括沿所述起重臂的长度方向布置的所述基本臂架和所述第一组合臂架。
在一些实施例中,起重臂包括沿所述起重臂的长度方向布置的所述基本臂架和所述第二组合臂架。
在一些实施例中,起重臂包括沿所述起重臂的长度方向布置的所述第一组合臂架和所述第二组合臂架。
在一些实施例中,起重臂包括沿所述起重臂的长度方向布置的所述基本臂架、所述第一组合臂架和所述第二组合臂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本臂架的宽度大于或小于所述第一组合臂架的宽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起重臂包括第一过渡节,所述第一过渡节包括宽度不同的两个连接端,所述两个连接端分别对应连接两个宽度不同的臂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渡节包括中间部、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所述中间部呈长条形,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包括宽度不同的两个端部,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中间部的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的窄部位于所述中间部的第一端,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的宽部位于所述中间部的第二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本臂架为整体式桁架结构,所述基本臂架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用于与所述臂架单元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连接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臂架单元的一侧设有第二连接结构,其中一臂架单元的第二连接结构用于与另一臂架单元的第二连接结构连接,或者,所述臂架单元的第二连接结构用于与所述基本臂架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组合臂架中,所述两个臂架单元分别连接于所述基本臂架的相对的两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起重臂为起重机的主臂或起重机的延长臂。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起重机,其包括上述的起重臂。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一些实施中,起重臂通过不同臂架形式以及不同数量的臂架的组合变换,来满足不同承载需求的施工,解决了起重机的性能受臂架侧向宽度方向刚度约束,限制起重性能的问题;起重臂的承载能力不能根据需求进行变换的问题;以及在满足公路运输法规的前提下,很难达到满足超长臂长、较大吊重性能的问题等。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起重臂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起重臂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起重臂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组合臂架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组合臂架的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组装臂架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基本臂架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过渡节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号说明如下:
1-基本臂架;11-第一连接结构;
2-臂架单元;21-第二连接结构;
3-第一过渡节;31-中间部;32-第一侧部;33-第二侧部;
4-底节臂架;
5-臂头;
6-第二过渡节;
10-第一组合臂架;
20-第二组合臂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起重臂,用于将重物起升到一定高度和幅度,起重臂包括下述三种臂架中的至少两种,其中,三种臂架包括:
基本臂架1;
两个臂架单元2组合成的第一组合臂架10;以及
两个臂架单元2与基本臂架1组合成的第二组合臂架20。
当然,起重臂中的臂架的设置数量也可以根据需要选取。
本公开提供的起重臂通过不同臂架形式以及不同数量的臂架的组合变换,来满足不同承载需求的施工,解决了:起重机的性能受臂架侧向宽度方向刚度约束,限制起重性能的问题;起重臂的承载能力不能根据需求进行变换的问题;在满足公路运输法规的前提下,很难达到满足超长臂长、较大吊重性能的(风电工况或其他特殊工况)吊装需求的问题;以及提升起重臂能力的臂节利用率低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起重臂包括沿起重臂的长度方向布置的基本臂架1和第一组合臂架10。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起重臂包括沿起重臂的长度方向布置的基本臂架1和第二组合臂架20。
在一些实施例中,起重臂包括沿起重臂的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一组合臂架10和第二组合臂架20。
在一些实施例中,起重臂包括沿起重臂的长度方向布置的基本臂架1、第一组合臂架10和第二组合臂架20。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本臂架1为整体式桁架。臂架单元2为整体式桁架。
如图7所示,在基本臂架1与臂架单元2组合的情况下,基本臂架1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用于与臂架单元2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连接结构11。
如图5所示,臂架单元2的一侧设有第二连接结构21。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其中一臂架单元2的第二连接结构21与另一臂架单元2的第二连接结构21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两个臂架单元2的第二连接结构 21均与基本臂架1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图5所示,第二组合臂架20中,两个臂架单元2分别连接于基本臂架1的相对的两侧。
基本臂架1的相对两侧设置第一连接结构11,臂架单元2的一侧设有第二连接结构21,通过臂架单元2与基本臂架1的组合变换,或者,臂架单元2的组合变换,来满足不同承载需求的施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组合臂架20的宽度大于基本臂架1的宽度。起重臂中设置第二组合臂架20,能够解决起重机的性能受臂架侧向宽度方向刚度约束,限制起重性能的问题。
基本臂架1的宽度大于第一组合臂架10的宽度,或者,基本臂架 1的宽度小于第一组合臂架10的宽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起重臂包括第一过渡节3,第一过渡节3包括宽度不同的两个连接端,两个连接端分别对应连接两个宽度不同的臂架。
如图8所示,第一过渡节3包括中间部31、第一侧部32和第二侧部33,中间部31呈长条形,第一侧部32和第二侧部33包括宽度不同的两个端部,第一侧部32和第二侧部33可拆卸的连接于中间部 31的相对的两侧,第一侧部32和第二侧部33的窄部位于中间部31 的第一端,第一侧部32和第二侧部33的宽部位于中间部31的第二端。
当然,中间部31还可以呈梯形,第一侧部32和第二侧部33的窄部位于中间部31的窄部,第一侧部32和第二侧部33的宽部位于中间部31的宽部。
中间部31呈梯形,中间部31可以单独作为连接宽度不同的臂架的过渡节。
在一些实施例中,起重臂为起重机的主臂或起重机的延长臂。
本公开提供的起重臂的三个具体实施例如下:
如图1所示,在起重臂的第一实施例中,起重臂包括依次连接的底节臂架4、第一过渡节3、第二组合臂架20、第一过渡节3、基本臂架1 和臂头5。
由于第二组合臂架20的宽度大于底节臂架4的宽度,因此,第二组合臂架20的一端与底节臂架4之间通过第一过渡节3连接。同理,由于第二组合臂架20的宽度大于基本臂架1的宽度,因此,第二组合臂架 20的另一端与基本臂架1之间通过另一第一过渡节3连接。
在第一实施例中,第二组合臂架20中的基本臂架1的两侧设有与臂架单元2连接的第一连接结构11。
沿起重臂的长度方向,直接与第二组合臂架20和臂头5连接的基本臂架1的两侧可以不设置第一连接结构11。
第二组合臂架20的宽度比基本臂架1的宽度大,通过臂节截面的加宽来提升臂架系统抵抗侧向干扰的能力,并通过装配式的臂节结构来实现臂节的多利用率以及满足公路运输法规的要求,进而实现在满足公路运输法规的前提下,达到满足超长臂长、较大吊重性能的(风电工况或其他特殊工况)吊装需求。
如图2所示,在起重臂的第二实施例中,采用第二组合臂架20虽然能够实现在公路运输法规的前提下,达到满足超长臂长、较大吊重性能的目的,但并非都必须使用超长臂长、较大吊重性能的臂架系统,所以当实际施工要求为较长臂长、较大吊重性能即可满足时,则没有必要使用第二组合臂架20,此时只需将第二组合臂架20中的基本臂架1的两侧的臂架单元2拆除即可,体现了基本臂架1利用高的特点。
在第二实施例中,起重臂包括依次连接的底节臂架4、第二过渡节 6、基本臂架1、第二过渡节6、基本臂架1和臂头5。
基本臂架1的宽度可以相同或不同,在基本臂架1的宽度不同时,两个基本臂架1通过第二过渡节6连接。
第二过渡节6呈梯形,用于将两个宽度不同的臂架进行连接。
因此,第二实施例中的起重臂的相对第一实施例中的起重臂的吊装重量要小,但拆装效率较好,可满足目前大多数施工领域吊装要求。
如图3所示,在起重臂的第三实施中,当实际施工要求为超长臂长、较小吊重性能即可满足要求时,还可在第二实施例的基础上,将拆除的臂架单元2组合形成第一组合臂架10,第一组合臂架10的宽度小于基本臂架1的宽度,将第一组合臂架10加入到起重臂中,从而实现起重臂长度的增加,也体现了臂架单元2利用率高的特点。当然,也可以将在起重臂中再加入基本臂架1。
在第三实施例中,起重臂包括依次连接的底节臂架4、第二过渡节6、基本臂架1、第二过渡节6、第一组合臂架10、基本臂架1和臂头5。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二组合臂架20中,基本臂架1的宽度为H3,其中一个臂架单元2的宽度为H1,另一个臂架单元的宽度为 H2,H1+H2小于等于H3,当然,根据具体的使用要求,也可以调整为H1+H2 >H3。
本公开提供的基本臂架1和臂架单元2的利用率高,且可进行多种组合变换,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能够实现在满足公路运输法规的前提下,达到满足超长臂长、较大吊重性能的要求。
2)能够实现在满足公路运输法规的前提下,达到满足超长臂长、超大吊重性能的要求。
3)根据具体施工需求,变换成不同结构形式的起重臂,从而满足不同的施工需求;
4)基本臂架1和臂架单元2的利用率可以得到最大化。
本公开实施例仅描述了臂架宽度方向能力提升的多用臂架系统结构形式,这种臂架结构形式也可应用到臂架高度方向承载能力的提升和多用的情况。
臂架承载能力提升主要是增加臂架惯性矩。
基本臂架1的惯性矩为:
Figure BDA0002787204070000081
Figure BDA0002787204070000082
第二组合臂架20的惯性矩为:
Figure BDA0002787204070000083
Figure BDA0002787204070000084
可知:
Figure BDA0002787204070000085
Iy2>Iy1
其中:B1为基本臂架1的截面宽度尺寸;
B2为第二组合臂架20的截面宽度尺寸;
H1为基本臂架1的截面高度尺寸;
H2为第二组合臂架20的截面高度尺寸;
A1为第二组合臂架20中的两个臂架单元2的中心距;
Ix1为基本臂架1的回转面的截面惯性矩;
Ix2为第二组合臂架20的回转面的截面惯性矩;
Iy1为基本臂架1的变幅面的截面惯性矩;
Iy2为第二组合臂架20的变幅面的截面惯性矩;
Adg为单个主弦杆的面积,
Figure BDA0002787204070000086
Idg为单个主弦杆的惯性矩,
Figure BDA0002787204070000087
基本臂架1和臂架单元2均包括主弦杆,主弦杆为空心杆,其内径为d,外径为D。
其中,本公开中的术语解释如下:
刚度:结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
惯性矩:是一个几何量,用来描述截面抵抗弯曲的性质,是衡量臂架承载能力的一个重要参数。
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起重机,其包括上述的起重臂。
在一些实施例中,起重机包括履带式起重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第三”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上述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另外,在没有明确否定的情况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技术特征可以有益地与其他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相互结合。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Claims (11)

1.一种起重臂,其特征在于,包括三种臂架中的至少两种,其中,三种臂架包括:
基本臂架(1);
两个臂架单元(2)组合成的第一组合臂架(10);以及
两个臂架单元(2)与所述基本臂架(1)组合成的第二组合臂架(20);
还包括第一过渡节(3),所述第一过渡节(3)包括宽度不同的两个连接端,所述两个连接端分别对应连接两个宽度不同的臂架;
所述第一过渡节(3)包括中间部(31)、第一侧部(32)和第二侧部(33),所述中间部(31)呈长条形,所述第一侧部(32)和所述第二侧部(33)包括宽度不同的两个端部,所述第一侧部(32)和所述第二侧部(33)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中间部(31)的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侧部(32)和所述第二侧部(33)的窄部位于所述中间部(31)的第一端,所述第一侧部(32)和所述第二侧部(33)的宽部位于所述中间部(31)的第二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臂,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所述起重臂的长度方向布置的所述基本臂架(1)和所述第一组合臂架(1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臂,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所述起重臂的长度方向布置的所述基本臂架(1)和所述第二组合臂架(2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臂,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所述起重臂的长度方向布置的所述第一组合臂架(10)和所述第二组合臂架(2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臂,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所述起重臂的长度方向布置的所述基本臂架(1)、所述第一组合臂架(10)和所述第二组合臂架(2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本臂架(1)的宽度大于或小于所述第一组合臂架(10)的宽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本臂架(1) 为整体式桁架结构,所述基本臂架(1)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用于与所述臂架单元(2)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连接结构(11)。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臂,其特征在于,所述臂架单元(2)的一侧设有第二连接结构(21),其中一臂架单元(2)的第二连接结构(21)用于与另一臂架单元(2)的第二连接结构(21)连接,或者,所述臂架单元(2)的第二连接结构(21)用于与所述基本臂架(1)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合臂架(20)中,所述两个臂架单元(2)分别连接于所述基本臂架(1)的相对的两侧。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臂,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臂为起重机的主臂或起重机的延长臂。
11.一种起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起重臂。
CN202022688271.4U 2020-11-19 2020-11-19 起重臂及起重机 Active CN2147340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88271.4U CN214734003U (zh) 2020-11-19 2020-11-19 起重臂及起重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88271.4U CN214734003U (zh) 2020-11-19 2020-11-19 起重臂及起重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34003U true CN214734003U (zh) 2021-11-16

Family

ID=786178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688271.4U Active CN214734003U (zh) 2020-11-19 2020-11-19 起重臂及起重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340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92732A (zh) 一种能双钩吊装的履带起重机及结构设计方法
CN112249936A (zh) 起重臂及起重机
CN214734003U (zh) 起重臂及起重机
CN103663190A (zh) 臂架和起重机
CN103466472A (zh) 一种副臂系统以及履带起重机
CN212863816U (zh) 一种用于箱梁模板的吊具
CN212532090U (zh) 一种随车吊尖头副臂
CN204138208U (zh) 一种能双钩吊装的履带起重机
CN210260906U (zh) 一种桁架臂及其履带式起重机
CN207418163U (zh) 桁架臂、起重机加强臂架结构以及履带起重机
CN214399503U (zh) 一种高层钢结构施工用多钢梁构件吊装索具
CN201082850Y (zh) 一种履带起重机主臂臂头
CN205151597U (zh) 臂架及起重机
CN213738325U (zh) 过渡节、桁架臂及履带起重机
CN206069242U (zh) 组合式臂架和起重设备
CN218088682U (zh) 转换座及塔式起重机
CN111483931A (zh) 一种臂架组件和起重机
CN212450381U (zh) 一种臂架组件和起重机
CN215626361U (zh) 一种新型臂头滑轮组结构及起重机
CN211946003U (zh) 臂架及起重机
CN112897368B (zh) 一种起重机转台及起重机
CN218320443U (zh) 一种起重机臂架及起重机
CN204848036U (zh) 装配式拉板托架及起重机臂架
CN218642338U (zh) 起重机转台及起重机
CN216072826U (zh) 一种x型腹杆整体标准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