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33753U - 一种钢沉井倾斜接高起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沉井倾斜接高起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33753U
CN214733753U CN202120068117.9U CN202120068117U CN214733753U CN 214733753 U CN214733753 U CN 214733753U CN 202120068117 U CN202120068117 U CN 202120068117U CN 214733753 U CN214733753 U CN 2147337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ok
open caisson
auxiliary hook
main
auxilia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06811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宏伟
唐生银
张玉东
�乔力
周强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Major Bridge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MBEC
4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MBEC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Major Bridge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MBEC
4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MBE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Major Bridge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MBEC, 4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MBEC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Major Bridge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MBEC
Priority to CN20212006811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337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337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337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沉井倾斜接高起吊装置,包括起重设备以及与述起重设备连接的吊装系统,吊装系统包括主钩系统,包括主钩和主钩吊耳,主钩设置在起重设备的主钩驱动上;主钩通过主钩钢丝绳与主钩吊耳连接;副钩系统,包括副钩和副钩吊耳,副钩设置在起重设备的副钩驱动上,副钩吊耳设置在钢沉井段块上;副钩吊耳上设有调整滑轮,副钩钢丝绳绕过调整滑轮后,与副钩吊耳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由主钩驱动和副钩驱动分别驱动的主钩系统和副钩系统,实现主钩系统与副钩系统的不同步吊装,副钩系统上的调整滑轮可根据钢沉井段块的自重调整至符合接高精度的角度,避免接高过程中反复纠偏,无需借助其他纠偏装置,提高了接高的效率和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钢沉井倾斜接高起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沉井倾斜接高起吊装置。
背景技术
沉井是井筒状的结构物,它是以井内挖土,依靠自身重力克服井壁摩阻力后下沉到设计标高,然后经过混凝土封底并填塞井孔,使其成为桥梁墩台或其它结构物的基础,具有整体性好、刚度大、承载能力强等诸多优点。钢沉井更是因采用工厂化、装配化、智能化制作,加工精度高、现场拼装方便、缩短工期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桥梁施工中。
在现有桥梁的沉井基础施工中,除底节一般采用整体浮运外,其它节段随沉井下沉,采用分块、分层接高,直到达到设计高度。在钢沉井下沉过程中,因桥址处水文地质等不利条件,钢沉井有可能出现较大的不均匀下沉,造成钢沉井整体倾斜。沉井下沉过程中可以采取的纠偏方法有井内偏挖除土、井顶堆载、井外偏填偏挖、井外射水等。但是井内偏挖除土、井顶堆载的纠偏方法往往会受到沉井高度以及直径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而无法实施,而井外偏填偏挖、井外射水的纠偏方法在初沉阶段纠偏的效果并不明显。
为此,中国发明专利CN107165182A提供一种沉井初沉阶段纠偏系统及其方法,包括下沉过程中发生偏斜的沉井、卷扬机、滑车组、锚定装置、以及套索,所述卷扬机设置在所述沉井高起一侧的外围,所述锚定装置设置在所述卷扬机的后侧,所述卷扬机通过钢缆与所述锚定装置连接,所述滑车组的后端滑轮通过钢缆与所述锚定装置连接,所述卷扬机的拉索与所述滑车组的拉索相连,所述滑车组的前端滑轮通过钢缆与所述套索连接,所述套索套设于所述沉井上端。通过设置在沉井高起一侧外围的卷扬机为沉井纠偏提供拉力,实现沉井的纠偏。
但是上述纠偏系统及方法具有以下缺点:
上述纠偏系统及方法仅适用于沉井初沉阶段的纠偏,在沉井接高过程中,同样会有客观原因产生偏斜,且沉井接高过程中沉井偏斜的角度可能会与沉井初沉阶段发生的偏斜角度不同,这就需要移动卷扬机并重新架设滑车组、锚定装置以及套索,或采取其他纠偏措施,使钢沉井的姿态调整至水平状态,否则就会对钢沉井的后续接高工作产生不利影响,影响钢沉井接高的精度,进而影响钢沉井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而多次纠偏调整,又会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还会大大降低钢沉井接高工作的效率,从经济性角度来说是不利的。
有鉴于此,急需对现有的钢沉井倾斜接高起吊装置进行改进,方便在钢沉井发生偏斜的情况下精确接高,提高接高工作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钢沉井倾斜接高起吊装置,以解决现有的钢沉井倾斜接高起吊装置,在钢沉井发生偏斜的情况下不能精确接高,需要借助纠偏装置,影响接高效率的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钢沉井倾斜接高起吊装置,包括起重设备以及与所述起重设备连接的吊装系统,所述吊装系统包括:
主钩系统,包括主钩和主钩吊耳,所述主钩设置在所述起重设备的主钩驱动上,所述主钩吊耳设置在钢沉井段块上;所述主钩通过主钩钢丝绳和主钩卡环与所述主钩吊耳连接;
副钩系统,包括副钩和副钩吊耳,所述副钩设置在所述起重设备的副钩驱动上,所述副钩吊耳设置在所述钢沉井段块上,所述副钩通过副钩钢丝绳与所述副钩吊耳连接;所述副钩吊耳上设有调整滑轮,所述副钩钢丝绳绕过所述调整滑轮后,通过副钩卡环与所述副钩吊耳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主钩系统为两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两组所述主钩吊耳平行设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副钩吊耳为两组,与所述主钩吊耳平行设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调整滑轮为定滑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定滑轮的数量为两个。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副钩包括:
连接端,用于与所述副钩驱动连接;
副钩本体,设置在所述连接端的下方,垂直于所述连接端设置,所述副钩本体的左右两端各设有一个弯钩,两个所述定滑轮分别设置在所述弯钩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两个所述定滑轮独立设置,互不影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副钩钢丝绳为两根,每根所述副钩钢丝绕过一个所述定滑轮后,所述副钩钢丝绳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副钩吊耳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起重设备为浮运式起重船。
本实用新型,通过由主钩驱动和副钩驱动分别驱动的主钩系统和副钩系统,实现主钩系统与副钩系统的不同步吊装,副钩系统上的调整滑轮可根据钢沉井段块的自重调整至符合接高精度的角度,避免接高过程中反复纠偏,无需借助其他纠偏装置,提高了接高的效率和精度。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钢沉井接高只能在水平或微小倾斜状态下施工的技术缺陷,使得钢沉井接高前不需再专门进行姿态调整施工,就可完成接高任务,节省施工时间及费用。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对倾斜状态下钢沉井的接高有很好的实施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出简单地介绍和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钢沉井倾斜接高起吊装置的工作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主钩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副钩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主钩系统的工作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副钩系统的工作示意图。
图1-5中,零部件的对应关系如下:
主钩系统1,副钩系统2,钢沉井段块3,
主钩11,主钩吊耳12,主钩钢丝绳13,主钩卡环14
副钩21,副钩吊耳22,副钩钢丝绳23,调整滑轮24,副钩卡环25,
连接端211,副钩本体212,
定滑轮24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以下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实现原理是:
首先通过两个主钩不同步缓慢落钩,使主钩连线方向与待接高钢沉井倾斜方向一致,然后通过主钩与副钩不同步缓慢落钩,并利用钢沉井段块自重,将其调整至适合满足接高要求的角度,实现钢沉井精确对位接高。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沉井倾斜接高起吊装置,包括起重设备以及与所述起重设备连接的吊装系统,所述吊装系统包括:
主钩系统,包括主钩和主钩吊耳,所述主钩设置在所述起重设备的主钩驱动上,所述主钩吊耳设置在钢沉井段块上,所述主钩通过主钩钢丝绳与所述主钩吊耳连接;
副钩系统,包括副钩和副钩吊耳,所述副钩设置在所述起重设备的副钩驱动上,所述副钩吊耳设置在所述钢沉井段块上,所述副钩通过副钩钢丝绳与所述副钩吊耳连接;所述副钩吊耳上设有调整滑轮,所述副钩钢丝绳绕过所述调整滑轮后,与所述副钩吊耳连接。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实现方式做出更清楚地解释和说明,以下介绍实现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几个优选的具体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另一个元件上。
另外,本文中的术语:“内、外”,“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具体实施例1。
请参见图1、图2和图3,该图1为本实施例所述钢沉井倾斜接高起吊装置的工作示意图;图2为图1中2-2处的剖面示意图,即本实施例所述主钩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1-1处的剖面示意图,即本实施例所述副钩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沉井倾斜接高起吊装置包括起重设备以及与起重设备连接的吊装系统,吊装系统包括主钩系统1和副钩系统2。
如图2所示,主钩系统1包括主钩11和主钩吊耳12,主钩11设置在起重设备的主钩驱动上,主钩吊耳12设置在钢沉井段块3上,主钩11通过主钩钢丝绳13和主钩卡环14与主钩吊耳12连接。
如图3所示,副钩系统2包括副钩21和副钩吊耳22,副钩21设置在起重设备的副钩驱动上,副钩吊耳22设置在钢沉井段块3上,副钩21通过副钩钢丝绳23与副钩吊耳22连接;副钩吊耳22上设有调整滑轮24,副钩钢丝绳23绕过调整滑轮24后,通过副钩卡环25与副钩吊耳22连接。
钢沉井倾斜接高起吊装置通过分别由主钩驱动和副钩驱动分别驱动的主钩系统和副钩系统,实现主钩系统与副钩系统的不同步吊装,副钩系统上的调整滑轮可根据钢沉井段块的自重调整至符合接高精度的角度,避免接高过程中反复纠偏。
具体实施例2。
本具体实施例2是在具体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其中的主钩系统和副钩系统所做出的进一步的优化和改进。
主钩系统1为两组,两个主钩11分别与两个主钩驱动连接。两组主钩吊耳12平行设置在钢沉井段块3的两端。副钩吊耳22为两组,与主钩吊耳12平行设置,以保证吊起的钢沉井段块3的平衡,提高装置起吊的整体稳定性。
其中,副钩21包括连接端211和副钩本体212,连接端211用于与副钩驱动连接。副钩本体212设置在连接端211的下方,垂直于连接端211设置,副钩本体212的左右两端各设有一个弯钩。
调整滑轮24为两个定滑轮240,两个定滑轮240分别设置在两个弯钩上,两个定滑轮240相互独立,互不影响。副钩钢丝绳23也为两根,每根副钩钢丝绳23绕过一个定滑轮240后,副钩钢丝绳2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副钩吊耳22连接。两个定滑轮240之间、两根副钩钢丝绳23之间相互独立,方便钢沉井段块3根据自重快速调整姿势,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起重设备为浮运式起重船。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如图4和图5所示,将主钩11和副钩21分别与钢沉井段块3上的主钩吊耳12和副钩吊耳22连接好,当钢沉井段块3起吊后,滑轮组合装置中两个主钩11不同步缓慢落钩,使沿两个主钩11连线方向与待接高钢沉井倾斜的角度一致后,依靠钢沉井段块3自重,同步带动两根副钩钢丝绳23分别在两个定滑轮240上面滑动,从而保证钢沉井段块整体平衡,直至钢沉井段块3整体的倾斜度与待接高的钢沉井倾斜度一致。主钩系统1通过两个主钩11联动,与副钩21不同步缓慢落钩,可以改变与两个主钩11连线垂直方向的倾斜度,使钢沉井段块3与待接高的钢沉井倾斜状态一致,实现钢沉井精确对位接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沉井倾斜接高起吊装置,首先通过两个主钩不同步缓慢落钩,使主钩连线方向与待接高钢沉井倾斜方向一致,利用钢沉井段块自重,将其调整至适合满足接高要求的角度,实现钢沉井精确对位接高。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钢沉井接高只能在水平或微小倾斜状态下施工的技术缺陷,使得钢沉井接高前不需再专门进行姿态调整施工,就可完成接高任务,节省施工时间及费用。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对倾斜状态下钢沉井的接高有很好的实施性。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申请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申请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在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钢沉井倾斜接高起吊装置,包括起重设备以及与所述起重设备连接的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系统包括:
主钩系统,包括主钩和主钩吊耳,所述主钩设置在所述起重设备的主钩驱动上,所述主钩吊耳设置在钢沉井段块上,所述主钩通过主钩钢丝绳和主钩卡环与所述主钩吊耳连接;
副钩系统,包括副钩和副钩吊耳,所述副钩设置在所述起重设备的副钩驱动上,所述副钩吊耳设置在所述钢沉井段块上,所述副钩通过副钩钢丝绳与所述副钩吊耳连接;所述副钩吊耳上设有调整滑轮,所述副钩钢丝绳绕过所述调整滑轮后,通过副钩卡环与所述副钩吊耳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沉井倾斜接高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钩系统为两组,两个所述主钩分别与两个主钩驱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沉井倾斜接高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主钩吊耳平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沉井倾斜接高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钩吊耳为两组,与所述主钩吊耳平行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沉井倾斜接高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滑轮为定滑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沉井倾斜接高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滑轮的数量为两个。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沉井倾斜接高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钩包括:
连接端,用于与所述副钩驱动连接;
副钩本体,设置在所述连接端的下方,垂直于所述连接端设置,所述副钩本体的左右两端各设有一个弯钩,两个所述定滑轮分别设置在所述弯钩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钢沉井倾斜接高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定滑轮独立设置,互不影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钢沉井倾斜接高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钩钢丝绳为两根,每根所述副钩钢丝绕过一个所述定滑轮后,所述副钩钢丝绳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副钩吊耳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沉井倾斜接高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设备为浮运式起重船。
CN202120068117.9U 2021-01-11 2021-01-11 一种钢沉井倾斜接高起吊装置 Active CN2147337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68117.9U CN214733753U (zh) 2021-01-11 2021-01-11 一种钢沉井倾斜接高起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68117.9U CN214733753U (zh) 2021-01-11 2021-01-11 一种钢沉井倾斜接高起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33753U true CN214733753U (zh) 2021-11-16

Family

ID=786386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068117.9U Active CN214733753U (zh) 2021-01-11 2021-01-11 一种钢沉井倾斜接高起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337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971250U (zh) 一种海上风电工程导管架基础
CN113818476A (zh) 海上风力发电的基础构件及其施工方法
CN110656890B (zh) 深水地质钻探套管和套管吊放系统及套管吊放方法
CN214733753U (zh) 一种钢沉井倾斜接高起吊装置
CN210366620U (zh) 一种用于钢筋笼的吊筋系统
CN114108686A (zh) 集成式海上风电基础
CN113897959A (zh) 海上风电基础沉桩用水下定位导向架及沉桩施工方法
US4257720A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riving members into the ocean floor
CN101871207B (zh) 海上风力发电机组承载装置
CN109826196A (zh) 一种稳桩平台
CN211342897U (zh) 用于桩孔垂直度检测装置
IE43330B1 (en) Platform for marine work
CN111155520A (zh) 海上大直径钢管立桩方法及其立桩装置
US20220298739A1 (en) Weak soil anchor device to anchor one or several structures and method to arrange an anchor in weak soil
CN211312514U (zh) 钢结构冷却塔锥段安装用移动式地锚装置
CN218950777U (zh) 一种用于井筒吊装专用抱杆的吊装装置和吊装系统
CN112412154A (zh) 以漂浮式水上平台为作业面的特高压输电线路施工工艺
CN212863851U (zh) 一种钢桩专用吊具
CN215977250U (zh) 水底防滑锚块
CN206970086U (zh) 一种吊装装置
CN210827610U (zh) 一种适用phc管桩的一体式接桩器
CN110043047A (zh) 一种新型钢立柱植入装置及施工方法
CN115652792B (zh) 钢栈桥板凳法施工方法
CN216410861U (zh) 一种地基静载试验加载装置
CN85103227A (zh) 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