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31154U - 车辆顶盖转运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顶盖转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731154U CN214731154U CN202120474174.7U CN202120474174U CN214731154U CN 214731154 U CN214731154 U CN 214731154U CN 202120474174 U CN202120474174 U CN 202120474174U CN 214731154 U CN214731154 U CN 21473115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sitioning
- vehicle roof
- along
- assemblies
- transfer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顶盖转运装置,车辆顶盖转运装置包括主框架;第一定位组件,设置于主框架沿第一方向的一侧;多组第二定位组件,设置于主框架,且位于第一定位组件在第一方向上的同一侧,多组第二定位组件沿第一方向排布,第一定位组件与任意一组第二定位组件配合形成用于沿第一方向定位车辆顶盖的第一固定位;多组第三定位组件,每一组第三定位组件设置于主框架沿第二方向的两侧,每一组第三定位组件沿第一方向设置于第一定位组件与对应的一组第二定位组件之间,第三定位组件形成用于沿第二方向定位车辆顶盖的第二固定位。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顶盖转运装置,能够满足多种型号的顶盖焊接总成的转运,转运效率及生产线效率均提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零部件输送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顶盖转运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国内用户多元化的需求,中重型商用车驾驶室在平台开发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适应性开发,形成了大量的与乘用车领域具有巨大的差异驾驶室品种,而顶盖焊接总成作为驾驶室的一部分,已经形成了多种不同尺寸规格的型号。
顶盖焊接总成是由多个零件在焊装顶盖线上装配焊接形成,然后由转运系统自动输送至主焊线进行总装,但现有转运系统通常只能满足单一型号的顶盖焊接总成的转运,因此,使得转运效率降低,从而导致生产线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转运系统只能满足单一型号的顶盖焊接总成的转运,使得转运效率降低,从而导致生产线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能满足多种型号的顶盖焊接总成的转运,以使转运效率及生产效率均提高的车辆顶盖转运装置。
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顶盖转运装置,包括:
主框架;
第一定位组件,设置于所述主框架沿第一方向的一侧;
多组第二定位组件,设置于所述主框架,且位于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同一侧,多组所述第二定位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所述第一定位组件与任意一组所述第二定位组件配合形成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定位所述车辆顶盖的第一固定位;以及
多组第三定位组件,每一组所述第三定位组件设置于所述主框架沿第二方向的两侧,每一组所述第三定位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组件与对应的一组所述第二定位组件之间,所述第三定位组件形成用于沿所述第二方向定位所述车辆顶盖的第二固定位;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垂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组件设置于所述主框架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两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辆顶盖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转角部,所述第一定位组件与两个所述转角部相配合,以定位所述车辆顶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辆顶盖转运装置还包括辅助定位件,所述辅助定位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组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两侧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多组,多组所述第一定位组件之间间隔设置,任意一组所述第一定位组件与任意一组所述第二定位组件配合形成所述第一固定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的顶部具有第一支撑面和第一定位面,所述第一支撑面和所述第一定位面呈角度设置以形成一第一台阶部;
所述第一支撑面用于支撑所述车辆顶盖的底面,所述第一定位面用于与所述车辆顶盖的外壁或内壁相抵,以定位所述车辆顶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包括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二定位件的顶部设有第一定位凹槽,所述第一定位凹槽用于与所述车辆顶盖的侧壁相匹配,以沿所述第一方向定位所述车辆顶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定位组件包括第三定位件;
所述第三定位件的顶部具有第二支撑面和第二定位面,所述第二支撑面和所述第二定位面呈角度设置以形成一第二台阶部,所述第二支撑面用于支撑所述车辆顶盖的底面,所述第二定位面用于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与所述车辆顶盖的外壁或内壁相抵,以沿所述第二方向定位所述车辆顶盖;或者
所述第三定位件的顶部设有第二定位凹槽,所述第二定位凹槽用于与所述车辆顶盖的侧壁相匹配,以沿所述第二方向定位所述车辆顶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两组所述第三定位组沿所述第二方向彼此间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辆顶盖转运装置还包括多个支撑组件,所述多个支撑组件设置于所述主框架,且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
每一组所述支撑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组件与对应的一组所述第二定位组件之间,所述支撑组件用于支撑所述车辆顶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框架包括至少两根第一连杆和至少两根第二连杆,所述至少两根第一连杆沿所述主框架的横向方向彼此间隔设置,所述至少两根第二连杆位于相邻两根所述第一连杆之间,且每一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两根所述第一连杆相连。
上述车辆顶盖转运装置及车辆,通过设置多组第二定位组件,使每组第二定位组都能与第一定位组件配合,以适用于沿第一方向具有不同尺寸的车辆顶盖型号,并使车辆顶盖在第一方向上可靠定位,另外,通过设置多组第三定位组件,使每一组第三定位组件都能与第二定位组、对应的第一定位组件相配合,使车辆顶盖在与第一方向相垂直的第二方向上可靠定位。本实用新型的车辆顶盖转运装置,能够满足多种型号的顶盖焊接总成的转运,因此,使得转运效率提高,从而使得生产线效率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车辆顶盖转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车辆顶盖转运装置的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车辆顶盖转运装置的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车辆顶盖转运装置的C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此外,附图并不是1:1的比例绘制,并且各元件的相对尺寸在附图中仅以示例地绘制,而不一定按照真实比例绘制。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车辆顶盖转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为便于描述,附图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相关的结构。
参阅附图,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顶盖转运装置100,包括主框架10、第一定位组件20、多组第二定位组件30以及多组第三定位组件40。本申请的车辆顶盖转运装置100应用于中重型商用汽车的顶盖,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应用于其他车型的汽车的顶盖,在此不作限制。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主框架10包括至少两根第一连杆11和至少两根第二连杆12,第一连杆11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连杆沿与第一方向相垂直的第二方向延伸,至少两根第一连杆11沿第二方向彼此间隔设置,至少两根第二连杆12位于相邻的两根第一连杆11之间,且每一第二连杆12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两根第一连杆11相连。具体地,至少两根第二连杆12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更具体地,至少两根第一连杆11彼此平行设置,至少两根第二连杆12彼此平行设置。具体到一实施方式中,主框架10包括两根第一连杆11和三根第二连杆12,两根第一连杆11彼此平行设置,三根第二连杆12彼此平行设置,且沿第一方向彼此间隔。具体到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与主框架10的纵长方向平行,第二方向与主框架10的横向方向平行。
第一定位组件20设置于主框架10沿第一方向的一侧,多组第二定位组件30设置于主框架10,且位于第一定位组20在第一方向上的同一侧,多组第二定位组件30沿第一方向排布,第一定位组件20与任意一组第二定位组件20配合形成用于沿第一方向定位车辆顶盖的第一固定位。
每一组第三定位组件40设置于主框架10沿第二方向的两侧,每一组第三定位组件40沿第一方向设置于第一定位组件20与对应一组第二定位组件40之间,第三定位组件40形成用于沿第二方向定位车辆顶盖的第二固定位。
如此,通过设置多组第二定位组件30,使每组第二定位组30都能与第一定位组件10配合,以适用于沿第一方向具有不同尺寸的车辆顶盖型号,并使车辆顶盖在第一方向上可靠定位,另外,通过设置多组第三定位组件40,使每一组第三定位组件40都能与第二定位组30、对应的第一定位组件10相配合,使车辆顶盖在与第一方向相垂直的第二方向上可靠定位。本实用新型的车辆顶盖转运装置100,能够满足多种型号的顶盖焊接总成的转运,因此,使得转运效率提高,从而使得生产线效率提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定位组件20设置于主框架10沿第二方向的两侧。如此,可更加均衡且可靠地定位车辆顶盖。具体地,车辆顶盖转运装置100还包括第一支撑杆50,第一支撑杆50沿第三方向支撑于主框架10上,且两端沿第二方向凸伸出主框架10,第一定位组件20设置于第一支撑杆50的两端,其中,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两两垂直。更具体地,为了使第一支撑杆50可靠支撑于主框架10上,设置第一支撑杆50支撑于第二连杆12,且与第二连杆12沿第二方向保持接触。
具体到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定位组件20包括两个第一定位件21,两个第一定位件21分别设置于主框架10沿第二方向的两侧。具体地,两个第一定位件21分别设置于第一支撑杆50的两端。
如图2所示,更具体地,第一定位件21的顶部具有第一支撑面211和第一定位面212,第一支撑面211和第一定位面212呈角度设置以形成一第一台阶部,第一支撑面211用于支撑车辆顶盖的底面,第一定位面212用于与车辆顶盖的外壁或内壁相抵,以定位车辆顶盖。具体地,第一定位面212用于在第一方向与车辆顶盖的外壁或内壁相抵,以沿第一方向定位车辆顶盖。第一台阶部不仅能实现对车辆顶盖的支撑作用,同时也实现了定位作用,结构简单,且能适用于多种类型的车辆顶盖的侧壁,例如,板状车辆顶盖或者箱状车辆顶盖等。
请再次参阅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辆顶盖转运装置100还包括辅助定位件60,辅助定位件60设置于第一定位组件20沿第二方向的两侧之间。设置辅助定位件60,能使定位结构在第二方向上的定位结构布置更加均匀,以进一步地提高车辆顶盖在第一方向上定位的可靠性。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车辆顶盖包括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转角部,第一定位组件20与两个转角部相配合,以定位车辆顶盖。应当理解,由于第一定位组件20与两个转角部相配合,因此,可以实现对车辆顶盖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两个方向上的定位。如此,加强了车辆顶盖的定位可靠性。具体地,第一定位面212用于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与车辆顶盖的外壁或内壁相抵,以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定位车辆顶盖。更具体地,第一定位面212沿第四方向延伸,其中,第四方向平行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且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之间均具有夹角。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定位组件20包括多组,多组第一定位组件20之间间隔设置,任意一组第一定位组件20与任意一组第二定位组件30配合形成第一固定位。具体地,其中至少两个相邻的第一定位组件20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各第一定位组件20与不同的车辆顶盖的转角部相配合,其中不同的车辆顶盖的转角部的形状或者尺寸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定位组件30包括第二定位件31,第二定位件31的顶部设有第一定位凹槽311,第一定位凹槽311用于与车辆顶盖的侧壁相匹配,以沿第一方向定位车辆顶盖。定位凹槽的设置方式简单,且定位可靠。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定位组件30包括多个第二定位件31,多个第二定位件31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如此,可更加均衡且可靠地定位车辆顶盖。具体到一实施方式中,每一组第二定位组件30的每一第二定位件31均设置于对应一第一连杆11上,具体到另一实施方式中,每一组第二定位组件30的多个第二定位件31均设置于同一第二连杆12上。
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定位组件40包括第三定位件41,第三定位件41的顶部具有第二支撑面411和第二定位面412,第二支撑面411和第二定位面412呈角度设置以形成一第二台阶部,第二支撑面411用于支撑车辆顶盖的底面,第二定位面412用于在第二方向上与车辆顶盖的外壁或内壁相抵,以沿第二方向定位车辆顶盖。第二台阶部不仅能实现对车辆顶盖的支撑作用,同时也实现了定位作用,结构简单,且能适用于多种类型的车辆顶盖的侧壁,例如,板状车辆顶盖或者箱状车辆顶盖等。
如图4所示,在另一具体地实施方式中,第三定位件41的顶部设有第二定位凹槽413,第二定位凹槽413用于与车辆顶盖的侧壁相匹配,以沿第二方向定位车辆顶盖。定位凹槽的设置方式简单,且定位可靠。
请再次参阅图1,具体地,车辆顶盖转运装置100还包括第二支撑杆70,第二支撑杆70沿第三方向支撑于主框架10上,且两端沿第二方向凸伸出主框架10,第三定位组件40设置于第二支撑杆70的两端。更具体地,为了使第二支撑杆70可靠支撑于主框架10上,设置第二支撑杆70横跨相邻的两根第一连杆11并支撑于第二连杆12,第二支撑杆70与第二连杆12沿第二方向保持接触。
为了适用于沿第二方向上具有不同尺寸的车辆顶盖的定位,可设置至少两组第三定位组40沿第二方向彼此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其中至少两个相邻的第一定位组件20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各第一定位组件20与不同的车辆顶盖的转角部相配合,其中,不同的车辆顶盖的转角部的形状或尺寸可相同,也可不同,在此不作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辆顶盖转运装置100还包括多个支撑组件80,多个支撑组件80设置于主框架10,且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每一组支撑组件80沿第一方向设置于第一定位组件20与对应一组第二定位组件30之间,支撑组件80用于支撑车辆顶盖。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支撑组件80支撑于车辆顶盖的底面。通过设置多个支撑组件80,当车辆顶盖定位于第一定位组件20与其中一组第二定位组件30后,由于支撑组件80位于第一定位组件20和该第二定位组件30之间,可准确地为车辆顶盖进行可靠支撑。
进一步地,每一支撑组件80包括至少两个支撑件81,至少两个支撑件81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辆顶盖转运装置100,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多组第二定位组件30,使每组第二定位组30都能与第一定位组件10配合,以适用于沿第一方向具有不同尺寸的车辆顶盖型号,并使车辆顶盖在第一方向上可靠定位,另外,通过设置多组第三定位组件40,使每一组第三定位组件40都能与第二定位组30、对应的第一定位组件10相配合,使车辆顶盖在与第一方向相垂直的第二方向上可靠定位。本实用新型的车辆顶盖转运装置100,能够满足多种型号的顶盖焊接总成的转运,因此,使得转运效率提高,从而使得生产线效率提高。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1)
1.一种车辆顶盖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框架;
第一定位组件,设置于所述主框架沿第一方向的一侧;
多组第二定位组件,设置于所述主框架,且位于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同一侧,多组所述第二定位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所述第一定位组件与任意一组所述第二定位组件配合形成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定位所述车辆顶盖的第一固定位;以及
多组第三定位组件,每一组所述第三定位组件设置于所述主框架沿第二方向的两侧,每一组所述第三定位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组件与对应的一组所述第二定位组件之间,所述第三定位组件形成用于沿所述第二方向定位对应的所述车辆顶盖的第二固定位;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顶盖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组件设置于所述主框架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顶盖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顶盖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转角部,所述第一定位组件与两个所述转角部相配合,以定位所述车辆顶盖。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顶盖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顶盖转运装置还包括辅助定位件,所述辅助定位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组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两侧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顶盖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多组,多组所述第一定位组件之间间隔设置,任意一组所述第一定位组件与任意一组所述第二定位组件配合形成所述第一固定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顶盖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的顶部具有第一支撑面和第一定位面,所述第一支撑面和所述第一定位面呈角度设置以形成一第一台阶部;
所述第一支撑面用于支撑所述车辆顶盖的底面,所述第一定位面用于与所述车辆顶盖的外壁或内壁相抵,以定位所述车辆顶盖。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顶盖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包括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二定位件的顶部设有第一定位凹槽,所述第一定位凹槽用于与所述车辆顶盖的侧壁相匹配,以沿所述第一方向定位所述车辆顶盖。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顶盖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定位组件包括第三定位件;
所述第三定位件的顶部具有第二支撑面和第二定位面,所述第二支撑面和所述第二定位面呈角度设置以形成一第二台阶部,所述第二支撑面用于支撑所述车辆顶盖的底面,所述第二定位面用于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与所述车辆顶盖的外壁或内壁相抵,以沿所述第二方向定位所述车辆顶盖;或者
所述第三定位件的顶部设有第二定位凹槽,所述第二定位凹槽用于与所述车辆顶盖的侧壁相匹配,以沿所述第二方向定位所述车辆顶盖。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顶盖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两组所述第三定位组沿所述第二方向彼此间隔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顶盖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顶盖转运装置还包括多个支撑组件,所述多个支撑组件设置于所述主框架,且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
每一组所述支撑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组件与对应的一组所述第二定位组件之间,所述支撑组件用于支撑所述车辆顶盖。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顶盖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包括至少两根第一连杆和至少两根第二连杆,所述至少两根第一连杆沿所述主框架的横向方向彼此间隔设置,所述至少两根第二连杆位于相邻两根所述第一连杆之间,且每一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两根所述第一连杆相连。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474174.7U CN214731154U (zh) | 2021-03-05 | 2021-03-05 | 车辆顶盖转运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474174.7U CN214731154U (zh) | 2021-03-05 | 2021-03-05 | 车辆顶盖转运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731154U true CN214731154U (zh) | 2021-11-16 |
Family
ID=785915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474174.7U Active CN214731154U (zh) | 2021-03-05 | 2021-03-05 | 车辆顶盖转运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731154U (zh) |
-
2021
- 2021-03-05 CN CN202120474174.7U patent/CN21473115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637021B2 (en) | Wiring module, detection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detection terminal | |
US20150251637A1 (en) | Windshield wiper connector and assembly | |
CN103072633A (zh) | 用于至少两辆汽车(特别是用于至少两辆轿车)的底板结构 | |
CN110198886B (zh) | 机动车辆车身底部结构 | |
CN216546370U (zh) | 分段式纵梁、车架总成及车辆 | |
CN214731154U (zh) | 车辆顶盖转运装置 | |
CN215475353U (zh) | 一种车架横梁及汽车 | |
CN113501050B (zh) | 车辆及其车架 | |
CN110155175B (zh) | 车架及车辆 | |
CN212220377U (zh) | 电动汽车车架 | |
CN213383853U (zh) | 一种综合型动力电池框架及车辆 | |
CN212848618U (zh) | 电池模组的托架固定箱 | |
CN214296171U (zh) | 一种便于装配的新型车厢 | |
CN111002814B (zh) | 一种机舱托盘和具有其的车辆 | |
CN209487565U (zh) | 一种高强度电池托盘 | |
CN215826819U (zh) | 汽车顶盖总成及汽车 | |
CN214396309U (zh) | 板簧支座安装支架、车架及全承载式客车 | |
CN213007579U (zh) | 车辆的电池包以及车辆 | |
CN221094331U (zh) | 汽车前防撞梁电泳架 | |
CN220053931U (zh) | 全框式车架 | |
CN213565421U (zh) | 一种汽车发动机排气管用的固定支架 | |
CN221586503U (zh) | 大型非公路矿用车主模块运输辅助装置 | |
CN218839370U (zh) | 用于车辆的安装支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 |
CN219154590U (zh) | 仪表板下部骨架及其连接结构、车辆 | |
CN211308767U (zh) | 备胎收藏器固定支架、横梁及汽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