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29618U - 一种防倾翻无人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倾翻无人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29618U
CN214729618U CN202023114870.1U CN202023114870U CN214729618U CN 214729618 U CN214729618 U CN 214729618U CN 202023114870 U CN202023114870 U CN 202023114870U CN 214729618 U CN214729618 U CN 2147296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aerial vehicle
unmanned aerial
air chamber
sid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1487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振永
黄纪元
林嘉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hai Longhao Tonghang Air Flight Information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hai Longhao Tonghang Air Flight Information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hai Longhao Tonghang Air Flight Information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hai Longhao Tonghang Air Flight Information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11487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296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296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296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倾翻无人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风扇机构,所述壳体顶端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源控制盒,所述电源控制盒内部设有电源模块和控制模块,电源控制盒与风扇机构电气连接,所述壳体底端固定连接有气室,所述气室两侧均开设有通气孔,气室在通气孔处设有电磁阀,气室在通气孔的外部处固定连接有气囊,所述壳体两侧均开设有条形通孔,壳体底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减震机构,且减震机构底端固定连接有伸缩管,伸缩管一侧滑动连接有伸缩杆,伸缩管内部设有弹力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金属滑块与金属滑槽的宽度,从而控制无人机倾翻的判定阈值,通过气囊填充以及移动条的伸缩,缓冲冲击力应对复杂的路面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防倾翻无人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倾翻无人机。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
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6664923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无人机用起落架减震结构,包括减震支架和连接于减震支架下方的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支架通过连接件安装于无人机的底部,所述减震支架包括上避震板、下避震板,所述上避震板与下避震板之间设置有多个减震球,所述起落架包括轮子、摇臂、避震器以及收放动作筒,所述轮子通过轮轴转动连接于摇臂的一端,所述摇臂的另一端通过球关节连接于避震器的底部,所述收放动作筒的一端活动连接于避震器上,另一端活动连接于无人机机体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牢固可靠,在减震支架和避震器的多重减震下,最大限度的缓冲地面反作用力对无人机的冲击,对无人机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上述专利在使用无人机完成工作并降落时,可能由于降落的底端凹凸不平,导致无人机发生倾翻,以至于对无人机造成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防倾翻无人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倾翻无人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风扇机构,所述壳体顶端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源控制盒,所述电源控制盒内部设有电源模块和控制模块,电源控制盒与风扇机构电气连接,所述壳体底端固定连接有气室,所述气室两侧均开设有通气孔,气室在通气孔处设有电磁阀,所述气室在通气孔的外部处固定连接有气囊,所述壳体两侧均开设有条形通孔,所述壳体底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减震机构,且减震机构底端固定连接有伸缩管,伸缩管一侧滑动连接有伸缩杆,伸缩管内部设有弹力机构,两侧所述伸缩杆分别开设有金属滑槽和金属滑块,且金属滑块与金属滑槽均与电磁阀电气连接,所述气室顶端一侧开设有圆形通孔,气室在圆形通孔处固定连接有进气阀。
进一步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伸缩柱,所述伸缩柱顶端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柱顶端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磁片。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柱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板,且滑动板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磁片。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柱底端开设有条形开口,滑动板底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条,所述移动条贯穿条形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板底端在移动条的两侧处均固定连接有弹簧,且弹簧底端与伸缩柱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两侧在风扇机构的上方处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转动管,且转动管内部设有扭力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管外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顶端开设有椭圆形凹槽,所述椭圆形凹槽内部设有椭圆形镜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金属滑块,金属滑槽,电磁阀,气囊和气室,当控制无人架降落遇到地面凹凸高度差较大时,首先无人机底端一侧的伸缩管在减震机构的作用下回缩,同时另一端的伸缩管若还是没有与地面接触时,一侧伸缩杆的金属滑块在金属滑槽中滑动,当金属滑块滑出金属滑槽后,金属滑块与金属滑槽内部的电路断开,在电源控制盒内部的控制模块控制下,电磁阀开启,气室内部的高压气体充满气囊,气囊鼓起,将无人机底端部分填充,保护了无人机,使无人机在遇到高度差过大的地面降落时,仍旧可以被气囊顶起,从而不会发生倾翻,保护了装置。
2、通过设置伸缩柱,移动条,第一磁片和第二磁片,当遇到高度差不是很明显的凹凸地面并在其表面降落时,先接触地面的一侧移动条受到压力在伸缩柱内部回升,此时金属滑块仍旧与金属滑槽接触,同时带动弹簧收缩,同时由于距离的拉近,第一磁片对第二磁片的斥力,以及弹簧的弹力均作用在移动条上,使无人机降落使的冲击力减缓的同时,通过伸缩移动条弥补路面的高度差,提高了降落的平稳性。
3、通过设置弧形板,椭圆形镜片,转动管和扭力弹簧,当控制装置在天空中完成飞行时,弧形板有效的阻挡了当天气恶劣时的雨滴,雪花等进入风扇机构影响风扇机构的工作,同时弧形板在跟随装置飞行时,椭圆形镜片在接受阳光的反射的同时,驱逐鸟类的靠近,避免飞机被鸟类撞击而坠落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防倾翻无人机的主视剖视图;
图2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防倾翻无人机的第一磁片正视图;
图3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防倾翻无人机的金属滑块主视图;
图4为实施例2提出的一种防倾翻无人机的椭圆形镜片主视图。
图中:1-壳体、2-风扇机构、3-电源控制盒、4-气室、5-气囊、6-条形通孔、7-伸缩柱、8-进气阀、9-伸缩管、10-伸缩杆、11-金属滑块、12-金属滑槽、13-第一磁片、14-滑动板、15-第二磁片、16-弹簧、17-移动条、18-转动管、19-弧形板、20-椭圆形凹槽、21-椭圆形镜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参照图1-3,一种防倾翻无人机,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两侧均粘接有风扇机构2,所述壳体1顶端内壁粘接有电源控制盒3,所述电源控制盒3内部设有电源模块和控制模块,电源控制盒3与风扇机构2电气连接,所述壳体1底端粘接有气室4,所述气室4两侧均开设有通气孔,气室4在通气孔处设有电磁阀,所述气室4在通气孔的外部处粘接有气囊5,所述壳体1两侧均开设有条形通孔6,所述壳体1底端两侧均粘接有减震机构,且减震机构底端粘接有伸缩管9,伸缩管9一侧滑动连接有伸缩杆10,伸缩管9内部设有弹力机构,两侧所述伸缩杆10分别开设有金属滑槽12和金属滑块11,且金属滑块11与金属滑槽12均与电磁阀电气连接,所述气室4顶端一侧开设有圆形通孔,气室4在圆形通孔处粘接有进气阀8,当控制无人架降落遇到地面凹凸高度差较大时,首先无人机底端一侧的伸缩管9在减震机构的作用下回缩,同时另一端的伸缩管9若还是没有与地面接触时,一侧伸缩杆10的金属滑块11在金属滑槽12中滑动,当金属滑块11滑出金属滑槽12后,金属滑块11与金属滑槽12内部的电路断开,在电源控制盒3内部的控制模块控制下,电磁阀开启,气室4内部的高压气体充满气囊5,气囊5鼓起,将无人机底端部分填充,保护了无人机,使无人机在遇到高度差过大的地面降落时,仍旧可以被气,5顶起,从而不会发生倾翻,保护了装置。
其中,所述减震机构包括伸缩柱7,所述伸缩柱7顶端与壳体1粘接,所述伸缩柱7顶端内壁粘接有第一磁片13,所述伸缩柱7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板14,且滑动板14顶端粘接有第二磁片15,所述伸缩柱7底端开设有条形开口,滑动板14底端粘接有移动条17,所述移动条17贯穿条形开口,所述滑动板14底端在移动条17的两侧处均粘接有弹簧16,且弹簧16底端与伸缩柱7粘接,当遇到高度差不是很明显的凹凸地面并在其表面降落时,先接触地面的一侧移动条受到压力在伸缩柱7内部回升,此时金属滑块11仍旧与金属滑槽12接触,同时带动弹簧16收缩,同时由于距离的拉近,第一磁片13对第二磁片15的斥力,以及弹簧的弹力均作用在移动条17上,使无人机降落使的冲击力减缓的同时,通过伸缩移动条17弥补路面的高度差,提高了降落的平稳性。
工作原理:当控制无人架降落遇到地面凹凸高度差较大时,首先无人机底端一侧的伸缩管9在减震机构的作用下回缩,同时另一端的伸缩管9若还是没有与地面接触时,一侧伸缩杆10的金属滑块11在金属滑槽12中滑动,当金属滑块11滑出金属滑槽12后,金属滑块11与金属滑槽12内部的电路断开,在电源控制盒3内部的控制模块控制下,电磁阀开启,气室4内部的高压气体充满气囊5,气囊5鼓起,将无人机底端部分填充,保护了无人机,使无人机在遇到高度差过大的地面降落时,仍旧可以被气,5顶起,从而不会发生倾翻,保护了装置。
当遇到高度差不是很明显的凹凸地面并在其表面降落时,先接触地面的一侧移动条受到压力在伸缩柱7内部回升,此时金属滑块11仍旧与金属滑槽12接触,同时带动弹簧16收缩,同时由于距离的拉近,第一磁片13对第二磁片15的斥力,以及弹簧的弹力均作用在移动条17上,使无人机降落使的冲击力减缓的同时,通过伸缩移动条17弥补路面的高度差,提高了降落的平稳性。
实施例2
参照图4,一种防倾翻无人机,本实施例相较于实施例1,为了提高装置在飞行时的平稳性,所述壳体1两侧在风扇机构2的上方处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转动管18,且转动管18内部设有扭力弹簧,所述转动管18外部一侧粘接有弧形板19,所述弧形板19顶端开设有椭圆形凹槽20,所述椭圆形凹槽20内部设有椭圆形镜片21,当控制装置在天空中完成飞行时,弧形板19有效的阻挡了当天气恶劣时的雨滴,雪花等进入风扇机构2影响风扇机构的工作,同时弧形板19在跟随装置飞行时,椭圆形镜片21在接受阳光的反射的同时,驱逐鸟类的靠近,避免飞机被鸟类撞击而坠落的情况发生。
工作原理:当控制无人架降落遇到地面凹凸高度差较大时,首先无人机底端一侧的伸缩管9在减震机构的作用下回缩,同时另一端的伸缩管9若还是没有与地面接触时,一侧伸缩杆10的金属滑块11在金属滑槽12中滑动,当金属滑块11滑出金属滑槽12后,金属滑块11与金属滑槽12内部的电路断开,在电源控制盒3内部的控制模块控制下,电磁阀开启,气室4内部的高压气体充满气囊5,气囊5鼓起,将无人机底端部分填充,保护了无人机,使无人机在遇到高度差过大的地面降落时,仍旧可以被气,5顶起,从而不会发生倾翻,保护了装置。
当遇到高度差不是很明显的凹凸地面并在其表面降落时,先接触地面的一侧移动条受到压力在伸缩柱7内部回升,此时金属滑块11仍旧与金属滑槽12接触,同时带动弹簧16收缩,同时由于距离的拉近,第一磁片13对第二磁片15的斥力,以及弹簧的弹力均作用在移动条17上,使无人机降落使的冲击力减缓的同时,通过伸缩移动条17弥补路面的高度差,提高了降落的平稳性。
当控制装置在天空中完成飞行时,弧形板19有效的阻挡了当天气恶劣时的雨滴,雪花等进入风扇机构2影响风扇机构的工作,同时弧形板19在跟随装置飞行时,椭圆形镜片21在接受阳光的反射的同时,驱逐鸟类的靠近,避免飞机被鸟类撞击而坠落的情况发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防倾翻无人机,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风扇机构(2),所述壳体(1)顶端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源控制盒(3),所述电源控制盒(3)内部设有电源模块和控制模块,电源控制盒(3)与风扇机构(2)电气连接,所述壳体(1)底端固定连接有气室(4),所述气室(4)两侧均开设有通气孔,气室(4)在通气孔处设有电磁阀,所述气室(4)在通气孔的外部处固定连接有气囊(5),所述壳体(1)两侧均开设有条形通孔(6),所述壳体(1)底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减震机构,且减震机构底端固定连接有伸缩管(9),伸缩管(9)一侧滑动连接有伸缩杆(10),伸缩管(9)内部设有弹力机构,两侧所述伸缩杆(10)分别开设有金属滑槽(12)和金属滑块(11),且金属滑块(11)与金属滑槽(12)均与电磁阀电气连接,所述气室(4)顶端一侧开设有圆形通孔,气室(4)在圆形通孔处固定连接有进气阀(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倾翻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机构包括伸缩柱(7),所述伸缩柱(7)顶端与壳体(1)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柱(7)顶端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磁片(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倾翻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柱(7)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板(14),且滑动板(14)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磁片(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倾翻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柱(7)底端开设有条形开口,滑动板(14)底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条(17),所述移动条(17)贯穿条形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倾翻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板(14)底端在移动条(17)的两侧处均固定连接有弹簧(16),且弹簧(16)底端与伸缩柱(7)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倾翻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两侧在风扇机构(2)的上方处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转动管(18),且转动管(18)内部设有扭力弹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倾翻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管(18)外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弧形板(19),所述弧形板(19)顶端开设有椭圆形凹槽(20),所述椭圆形凹槽(20)内部设有椭圆形镜片(21)。
CN202023114870.1U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防倾翻无人机 Active CN2147296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14870.1U CN214729618U (zh)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防倾翻无人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14870.1U CN214729618U (zh)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防倾翻无人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29618U true CN214729618U (zh) 2021-11-16

Family

ID=786333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14870.1U Active CN214729618U (zh)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防倾翻无人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296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729618U (zh) 一种防倾翻无人机
CN210235338U (zh) 一种无人机挂载缓冲装置
CN211766288U (zh) 一种无人机垂直迫降保护装置
CN108557234A (zh) 一种水果箱
CN210971511U (zh) 一种四轮飞行器后轮笼式双避震装置
CN113294485A (zh) 一种橡胶堆内置垂向液压减振装置
CN113212744A (zh) 一种具有防护装置的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
CN219565508U (zh) 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无人机
CN220974568U (zh) 一种新能源场站在役叶片巡检装置
CN216546677U (zh) 一种具有缓冲机构的无人机起落架结构
CN220764747U (zh) 无人机的一体式起落架
CN212401531U (zh) 一种减震起落架和飞行器
CN210101979U (zh) 一种改进型无人机
CN211417577U (zh) 一种无人机起落支脚结构
CN212667647U (zh) 一种无人机的自适应起落架
CN219008109U (zh) 一种无人机降落装置
CN113844646B (zh) 一种培训用防损坏无人机
CN211984603U (zh) 垂直定位的家具防倾倒装置
CN215514099U (zh) 一种无人机减震防侧翻脚架
CN217074779U (zh) 一种基于无人机用减震降落架
CN208996100U (zh) 一种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抗震结构
CN217864717U (zh) 一种改进型航测用无人机
CN218022163U (zh) 一种无人机用下落保护设备
CN218142106U (zh) 一种具有坠落缓冲结构的无人机
CN215622699U (zh) 一种海上搜救无人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