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28837U - 钢轨磨耗检测车 - Google Patents

钢轨磨耗检测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28837U
CN214728837U CN202023288418.7U CN202023288418U CN214728837U CN 214728837 U CN214728837 U CN 214728837U CN 202023288418 U CN202023288418 U CN 202023288418U CN 214728837 U CN214728837 U CN 2147288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il
camera
base
tread
detection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8841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平
王楠
阮勇杰
李晴茹
李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echnology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echnology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echnology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echnology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2328841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288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288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288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With Unspecified Measu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钢轨磨耗检测车,其中,检测车设于钢轨上,用以检测钢轨顶部踏面的磨耗度,该检测车包括:底座,底座设有驱动装置,以在钢轨上自动移动;检测装置,检测装置包括距离传感器,距离传感器设于底座,并朝向钢轨踏面以检测钢轨踏面的磨耗度。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有效提高了铁路轨道检测的检测效率。

Description

钢轨磨耗检测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轨道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钢轨磨耗检测车。
背景技术
在铁路轨道中,随着钢轨服役时间增加,沿钢轨踏面会纵向出现的一种形态类似波浪状的不平顺现象,而该现象一旦形成,不仅会缩短钢轨的寿命,还会在列车经过时产生剧烈的振动和刺耳的噪声,影响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而目前,针对钢轨的检测基本是依靠工人通过目视判断和波磨测量尺手动检测,其检测效率相对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钢轨磨耗检测车,旨在提高铁路轨道检测的检测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钢轨磨耗检测车,该检测车设于钢轨上,用以检测所述钢轨顶部踏面的磨耗度,具体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设有驱动装置,以在所述钢轨上自动移动;
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设于所述底座,并朝向所述钢轨踏面以检测所述钢轨踏面的磨耗度。
可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底座一侧的槽轮和轮毂电机,所述槽轮的外周面凹设有呈环形的轨道槽,所述钢轨顶部嵌于所述轨道槽内,且所述钢轨踏面与所述轨道槽的底壁贴合,所述轮毂电机的外周面与所述钢轨踏面抵接,以在所述轮毂电机转动时,推动所述检测车在所述钢轨上移动。
可选地,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轮毂电机电连接,以控制所述轮毂电机转动;和/或,
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电池,所述电池与所述轮毂电机电连接,以为所述轮毂电机供电;和/或,
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夹持轮组件,所述夹持轮组件设于所述底座,且夹固于所述钢轨顶部的两侧,以将所述检测车固定于所述钢轨上。
可选地,所述检测车还包括遥控装置,所述遥控装置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以通过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轮毂电机转动。
可选地,所述检测车还包括设于所述底座背离所述钢轨一侧的安装板和固定柱,所述安装板通过所述固定柱与所述底座连接;
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相机,所述相机设于所述安装板,用以拍摄所述钢轨踏面的图像。
可选地,所述底座对应所述钢轨踏面的位置开设有拍摄孔,所述相机在所述安装板上对应所述拍摄孔设置,以透过所述拍摄孔拍摄所述钢轨踏面的图像。
可选地,所述安装板朝向所述底座的一侧凸设有对应所述拍摄孔的滑轨,所述相机设于所述滑轨,以使所述相机在所述滑轨上来回移动以调整所述相机的拍摄角度。
可选地,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补光件,所述相机为线阵相机,所述补光件连接于所述固定柱,并朝向所述拍摄孔,以对所述线阵相机的拍摄环境进行补光;和/或,
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连接于所述固定柱,且所述固定件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槽底开设有与所述拍摄孔对应的检测孔,所述距离传感器设于所述固定槽内,并通过所述检测孔和所述拍摄孔检测所述钢轨踏面的磨耗度。
可选地,所述检测车还包括顶板和数据处理器,所述顶板设于所述固定柱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所述数据处理器设于所述顶板,并与所述相机和所述距离传感器电连接,以对所述相机所拍摄的图像和所述距离传感器的检测信号进行处理。
可选地,所述固定柱与所述底座、安装板、顶板、补光件和固定件均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钢轨磨耗检测车设于钢轨上,用以检测钢轨顶部踏面的磨耗度,底座用以承载检测装置,其底部与钢轨相对的一侧设有驱动装置,以驱动检测车载钢轨上移动,其中,检测装置包括距离传感器,该距离传感器用以检测车在钢轨上移动时,检测钢轨踏面与距离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变化,进而供用户了解钢轨踏面的磨耗度,而相比于人工检测,本技术方案有效提高了铁路轨道检测的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钢轨磨耗检测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钢轨磨耗检测车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2868550780000031
Figure BDA000286855078000004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钢轨60磨耗检测车。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该钢轨60磨耗检测车设于钢轨60上,用以检测所述钢轨60顶部踏面的磨耗度,具体包括;
底座10,所述底座10设有驱动装置,以在所述钢轨60上自动移动;
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距离传感器70,所述距离传感器70设于所述底座10,并朝向所述钢轨踏面62以检测所述钢轨踏面62的磨耗度。
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0为检测车的承载座,用以承载检测车的其他部件,其底部设有驱动装置,以驱动检测车载钢轨60上自动移动。
检测装置用以检测钢轨踏面62的磨耗度,需要解释的是,钢轨60包括轨头61、轨腰63和轨底64,轨腰63的两端分别连接轨头61和轨底64以形成钢轨60本体,轨头61是钢轨60与列车的车轮接触的部位,其顶部与列车的车轮抵接的接触面为钢轨踏面62,检测装置包括距离传感器70,该距离传感器70设于底座10并朝向钢轨踏面62,进而通过检测钢轨踏面62与距离传感器70之间的距离变化以了解钢轨踏面62的磨耗度,其中,距离传感器70可以为激光距离传感器,也可以为红外线距离传感器,还可以为超声波距离传感器,具体在此不作限制。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钢轨60磨耗检测车设于钢轨60上,用以检测钢轨60顶部踏面62的磨耗度,底座10用以承载检测装置,其底部与钢轨60相对的一侧设有驱动装置,以驱动检测车载钢轨60上移动,其中,检测装置包括距离传感器70,该距离传感器70用以检测车在钢轨60上移动时,检测钢轨踏面62与距离传感器70之间的距离变化,进而供用户了解钢轨踏面62的磨耗度,而相比于人工检测,本技术方案有效提高了铁路轨道检测的检测效率。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底座10一侧的槽轮21和轮毂电机23,所述槽轮21的外周面凹设有呈环形的轨道槽22,所述钢轨60顶部嵌于所述轨道槽22内,且所述钢轨踏面62与所述轨道槽22的底壁贴合,所述轮毂电机23的外周面与所述钢轨踏面62抵接,以在所述轮毂电机23转动时,推动所述检测车在所述钢轨60上移动。在本实施例中,槽轮21用以将检测车固定于钢轨60上以及与轮毂电机23配合使检测车在钢轨60上移动,轮毂电机23为驱动装置的驱动件,用以为检测车的移动提供动力,槽轮21的外壁面凹设有环形的轨道槽22,检测车设于钢轨60上时,钢轨60的轨头61顶部嵌于轨道槽22内,从而有效防止检测车在移动过程偏离钢轨60,同时,轮毂电机23的外周面与钢轨踏面62抵接,轮毂电机23转动时,与钢轨踏面62产生摩擦力,进而推动检测车在钢轨60上移动,其中,该轮毂电机23的外壁面亦可凹设环形的轨道槽22,从而进一步防止检测车在移动过程偏离钢轨60,提高了检测车的移动稳定性。
需要解释的是,槽轮21和轮毂电机23在底座10上对应钢轨6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底座10上开设有适配槽轮21和轮毂电机23的过孔,槽轮21和轮毂电机23设于底座10上且部分位于该过孔内,从而可降低检测车的高度,以提高检测车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轮毂电机23电连接,以控制所述轮毂电机23转动。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用以控制轮毂电机23的转动,同时,驱动装置还包括电控盒30,该电控盒30设于底座10背离钢轨60的一面,控制器设于该电控盒30内,以防止控制器受到外力损坏。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电池,所述电池与所述轮毂电机23电连接,以为所述轮毂电机23供电。在本实施例中,轮毂电机23转动需要电源,如果是通过电线连接外部电源进行供电,则会限制检测车的活动范围,因此本实施例的驱动装置还包括电池,该电池设于上述电控盒30内,并与轮毂电机23电连接,以为轮毂电机23供电,从而检测车自带电源,进而不受场地限制,所以有效提高了检测车的实用性。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夹持轮组件40,所述夹持轮组件40设于所述底座10,且夹固于所述钢轨60顶部的两侧,以将所述检测车固定于所述钢轨60上。在本实施例中,夹持轮组件40用于配合槽轮21和轮毂电机23将检测车固定于钢轨60上,具体为,夹持轮组件40为两组,分别设于底座10沿钢轨60长度方向的两端,其一组夹持轮组件40包括连接件41、两个转动件42、两根连接杆43、两个弹簧44、两个轴承和两个夹持轮45,其中,连接件41沿底座10的宽度方向延伸,并固定于底座10的一端,而连接件41的两端沿钢轨60的高度方向延伸有连接段,两转动件42分别转动连接于该两个连接段,以便于检测车设于钢轨60上,同时,两连接杆43的一端分别连接于两转动件42,另一端分别与通过轴承与两夹持轮45连接,以使夹持轮45相对于连接杆43转动,需要解释的是,夹持轮45的外周面凸设有抵接环46,该抵接环46与钢轨60轨头61的底部抵接,从而夹持轮组件40夹固于钢轨60上,进而可防止检测车在移动过程朝钢轨60两侧过度倾斜而倒地,影响检测效果。同时,两连接杆43上分别套设有弹簧44,弹簧44的两端分别抵接转动件42和夹持轮45,以在检测车倾斜时可通过弹簧44的弹力进行位置回正,进而提高了检测车的稳定性。
同时,另一组夹持轮组件40设于底座10的另一端,从而可进一步提高了检测车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车还包括遥控装置,所述遥控装置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以通过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轮毂电机23转动。在本实施例中,遥控装置与控制器通信连接,从而遥控装置可以通过控制器控制轮毂电机23转动,进而用户可远程操控检测车的移动,提高了检测车的实用性。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检测车还包括设于所述底座10背离所述钢轨60一侧的安装板80和固定柱,所述安装板80通过所述固定柱与所述底座10连接;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相机71,所述相机71设于所述安装板80,用以拍摄所述钢轨踏面62的图像。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板80用以安装相机71,其设于底座10背离钢轨60的一侧,并通过固定柱与底座10固定连接,其中,固定柱可以为多个,多个固定柱沿底座10的长度方向阵列设置,并分别连接安装板80和底座10,以提高安装板80与底座1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同时,相机71设于安装板80,并朝向钢轨踏面62以拍摄钢轨踏面62的图像,进而形成图像数据供用户了解钢轨踏面62的磨耗度。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10对应所述钢轨踏面62的位置开设有拍摄孔11,所述相机71在所述安装板80上对应所述拍摄孔11设置,以透过所述拍摄孔11拍摄所述钢轨踏面62的图像。在本实施例中,拍摄孔11用以为相机71的拍摄提供拍摄位,其在底座10开设于槽轮21和轮毂电机23之间,并正对钢轨踏面62,相机71在安装板80上与拍摄孔11相对设置,并朝向拍摄孔11,以透过拍摄孔11拍摄钢轨踏面62的图像。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80朝向所述底座10的一侧凸设有对应所述拍摄孔11的滑轨,所述相机71设于所述滑轨,以使所述相机71在所述滑轨上来回移动以调整所述相机71的拍摄角度。在本实施例中,滑轨用以调节相机71的位置,该滑轨具有两条轨道,并在安装板80上对应拍摄孔11设置,相机71的相对两侧分别与两轨道滑动连接,进而相机71在滑轨上可来回移动,以调整相机71的拍摄角度,提高拍摄效果。
另外,检测装置还包括安装件72,该安装件72用以方便相机71的安装,其具有安装槽,用以放置相机71,安装槽的槽底开设有通孔,用以供相机71镜头穿过,同时,安装板80还开设有安装孔81,该安装孔81对应拍摄孔11设置,用以方便安装相机71,其中,滑轨的两轨道分别设于安装孔81的相对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补光件73,所述相机71为线阵相机,所述补光件73连接于所述固定柱,并朝向所述拍摄孔11,以对所述线阵相机的拍摄环境进行补光。在本实施例中,相机71为线阵相机,以方便对钢轨60这类长条形物体进行持续拍摄,而由于线阵相机对于拍摄环境要求高亮光,因此本实施例的检测装置还包括补光件73,用以对线阵相机的拍摄环境进行补光,该补光件73固定于固定柱上,并朝向线阵相机的拍摄环境,从而有效提高线阵相机的拍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固定件74,所述固定件74连接于所述固定柱,且所述固定件74开设有固定槽75,所述固定槽75的槽底开设有与所述拍摄孔11对应的检测孔,所述距离传感器70设于所述固定槽75内,并通过所述检测孔和所述拍摄孔11检测所述钢轨踏面62的磨耗度。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柱为多个,至少包括连接底座10和安装板80的第一固定柱51和与第一固定柱51呈夹角设置的第二固定柱52,固定件74沿底座10的宽度方向设置,且两端分别具有沿第一固定柱5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连接部76和沿第二固定柱52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连接部77,该第一连接部76和第二连接部77分别开设有滑槽,固定件74通过该滑槽分别与第一固定柱51和第二固定柱52滑动连接,进而以调节固定件74在检测车上的位置,固定槽75开设于固定件74对应拍摄孔11的位置,且固定槽75的槽底开设有检测孔,以使距离传感器70设于固定槽75内时,可通过检测孔和拍摄孔11检测钢轨踏面62的磨耗度。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检测车还包括顶板90和数据处理器,所述顶板90设于所述固定柱远离所述底座10的一端,所述数据处理器设于所述顶板90,并与所述相机71和所述距离传感器70电连接,以对所述相机71所拍摄的图像和所述距离传感器70的检测信号进行处理。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固定柱52连接于第一固定柱51远离底座10的一端,顶板90用于为检测车的其他部件提高安装位,其固设于第二固定柱52背离第一固定柱51的一面,数据处理器设于顶板90上,用于接收并处理相机71所拍摄的图像和距离传感器70的检测信号,以形成数据信息供用户查看。
另外,检测车还包括保护盒91,上述数据处理器设于该保护盒91内,以防止数据处理器收到外力损坏,因此有效提高了检测车的实用性。
进一步地,该检测车还包括手扶装置92,所述手扶装置92固定连接于第二固定柱52上,用以用户调节检测车在钢轨60上的倾斜角度,因此有效提高了检测车的实用性。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固定柱与所述底座10、安装板80、顶板90、补光件73和固定件74均可拆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柱与底座10、安装板80、顶板90、补光件73和固定件74均可拆卸连接,从而便于用户拆卸收纳以进行携带,因此有效提高了检测车的实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钢轨磨耗检测车,设于钢轨上,用以检测所述钢轨顶部踏面的磨耗度,其特征在于,所述钢轨磨耗检测车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设有驱动装置,以在所述钢轨上自动移动;
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设于所述底座,并朝向所述钢轨踏面以检测所述钢轨踏面的磨耗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轨磨耗检测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底座一侧的槽轮和轮毂电机,所述槽轮的外周面凹设有呈环形的轨道槽,所述钢轨顶部嵌于所述轨道槽内,且所述钢轨踏面与所述轨道槽的底壁贴合,所述轮毂电机的外周面与所述钢轨踏面抵接,以在所述轮毂电机转动时,推动所述检测车在所述钢轨上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轨磨耗检测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轮毂电机电连接,以控制所述轮毂电机转动;和/或,
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电池,所述电池与所述轮毂电机电连接,以为所述轮毂电机供电;和/或,
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夹持轮组件,所述夹持轮组件设于所述底座,且夹固于所述钢轨顶部的两侧,以将所述检测车固定于所述钢轨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轨磨耗检测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车还包括遥控装置,所述遥控装置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以通过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轮毂电机转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轨磨耗检测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车还包括设于所述底座背离所述钢轨一侧的安装板和固定柱,所述安装板通过所述固定柱与所述底座连接;
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相机,所述相机设于所述安装板,用以拍摄所述钢轨踏面的图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轨磨耗检测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对应所述钢轨踏面的位置开设有拍摄孔,所述相机在所述安装板上对应所述拍摄孔设置,以透过所述拍摄孔拍摄所述钢轨踏面的图像。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轨磨耗检测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朝向所述底座的一侧凸设有对应所述拍摄孔的滑轨,所述相机设于所述滑轨,以使所述相机在所述滑轨上来回移动以调整所述相机的拍摄角度。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轨磨耗检测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补光件,所述相机为线阵相机,所述补光件连接于所述固定柱,并朝向所述拍摄孔,以对所述线阵相机的拍摄环境进行补光;和/或,
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连接于所述固定柱,且所述固定件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槽底开设有与所述拍摄孔对应的检测孔,所述距离传感器设于所述固定槽内,并通过所述检测孔和所述拍摄孔检测所述钢轨踏面的磨耗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钢轨磨耗检测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车还包括顶板和数据处理器,所述顶板设于所述固定柱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所述数据处理器设于所述顶板,并与所述相机和所述距离传感器电连接,以对所述相机所拍摄的图像和所述距离传感器的检测信号进行处理。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钢轨磨耗检测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与所述底座、安装板、顶板、补光件和固定件均可拆卸连接。
CN202023288418.7U 2020-12-29 2020-12-29 钢轨磨耗检测车 Active CN2147288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88418.7U CN214728837U (zh) 2020-12-29 2020-12-29 钢轨磨耗检测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88418.7U CN214728837U (zh) 2020-12-29 2020-12-29 钢轨磨耗检测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28837U true CN214728837U (zh) 2021-11-16

Family

ID=786361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88418.7U Active CN214728837U (zh) 2020-12-29 2020-12-29 钢轨磨耗检测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2883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44023A (zh) * 2021-11-17 2022-02-15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适用于地铁工字梁轨道的巡检机器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44023A (zh) * 2021-11-17 2022-02-15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适用于地铁工字梁轨道的巡检机器人
CN114044023B (zh) * 2021-11-17 2022-10-14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适用于地铁工字梁轨道的巡检机器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728837U (zh) 钢轨磨耗检测车
CA2488301C (en) Laser survey device
CN104890699A (zh) 一种轨道检测仪
CN111409056A (zh) 一种全向移动机器人
JP2008297845A (ja) 鉄道車両用脱線防止ガードの敷設位置診断方法
CN107414893B (zh) 一种重载两轮差动机器人的通用底盘
CN206840062U (zh) 一种行走机构
CN109987116B (zh) 一种高温超导磁悬浮轨检车
CN216237923U (zh) 一种轨道检测小车
CN113944073A (zh) 一种轨道检测小车
CN112103840B (zh) 一种铁路接触网巡检机器人
CN217074327U (zh) 一种铁路轨道平顺性检测装置
CN217347788U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轨道巡检装置
CN111735408A (zh) 一种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钢轨廓形磨耗检测车
CN110952405B (zh) 检测设备
CN208567805U (zh) 一种接触网检测设备
CN206805784U (zh) 一种隧道测速检测装置安装结构
CN115892292A (zh) 一种场内机动车动态坡度检测机器人
CN211926786U (zh) 一种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钢轨廓形磨耗检测车
CN213619360U (zh) 一种巡检机器人
CN209739211U (zh) 一种用于轨道多元数据同步采集和检测的轨道小车装置
CN211056042U (zh) 一种具有齿轮调整机构的rgv小车
CN211731392U (zh) 一种铁路线路检修用自动探伤装置
CN206815116U (zh) 一种钢轨型面与平直度检测装置
CN220380994U (zh) 一种热镀锌线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