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23393U - 一种汽车减震器活塞杆端部外圆磨削夹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减震器活塞杆端部外圆磨削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23393U
CN214723393U CN202120999668.7U CN202120999668U CN214723393U CN 214723393 U CN214723393 U CN 214723393U CN 202120999668 U CN202120999668 U CN 202120999668U CN 214723393 U CN214723393 U CN 2147233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ston rod
shock absorber
cylindrical grinding
automobile shock
rod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99966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樊富生
李建苹
樊程昱
王秀阁
戚三俭
陈来照
宋子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chuan Tianshu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Xichuan Tianru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chuan Tianru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chuan Tianru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99966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233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233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233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活塞杆夹具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汽车减震器活塞杆端部外圆磨削夹具,包括底板和两个固定板以及两个螺纹柱,两个所述固定板的相对面均贯穿开设有第一开口,且靠近该第一开口的位置处均沿横向设有内螺纹筒,所述内螺纹筒的外侧套设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底部设有合金杆。通过将活塞杆主体夹持于与螺纹柱之间处于转动连接状态的两个圆弧板之间,可有效实现便于对活塞杆主体进行端部翻转的效果,使得对活塞杆主体的翻转过程更加简便、高效,更有利于工作人员对活塞杆主体的两个端面进行磨削加工操作,防止在需要对活塞杆主体的另一端进行磨削加工处理时,需要对其进行拆装而造成不便的情况出现。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减震器活塞杆端部外圆磨削夹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活塞杆夹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汽车减震器活塞杆端部外圆磨削夹具。
背景技术
活塞杆是支持活塞做功的连接部件,大部分应用在油缸、气缸运动执行部件中,是一个运动频繁、技术要求高的运动部件,在进行活塞杆加工时,需要对端部进行磨削加工处理,在进行磨削加工处理过程中,为保证活塞杆的稳定性,需要利用到夹具对活塞杆进行稳定夹持,在进行活塞杆磨削过程中,需要对活塞杆的两个端头进行磨削处理,但是,在利用传统夹具对活塞杆某一端进行磨削处理完成后,需要将夹持状态的活塞杆进行拆卸,然后进行翻转且再次夹持安装,对活塞杆的另一端进行后续打磨,从而导致对活塞杆的磨削处理过程过于繁琐,不利于对活塞杆进行高效磨削加工,因此,如何实现便于对夹持状态的活塞杆进行端头翻转再加工,成为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减震器活塞杆端部外圆磨削夹具,具备便于对夹持状态的活塞杆进行端面翻转加工,解决了传统活塞杆夹具在进行使用时,对活塞杆端面翻转加工处理过于麻烦的问题。
一种汽车减震器活塞杆端部外圆磨削夹具,包括底板和两个固定板以及两个螺纹柱,两个所述固定板的相对面均贯穿开设有第一开口,且靠近该第一开口的位置处均沿横向设有内螺纹筒,所述内螺纹筒的外侧套设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底部设有合金杆,所述合金杆包括有横杆和竖杆,两个所述螺纹柱分别通过两个固定板所开设的第一开口与两个内螺纹筒的内部之间螺纹连接,两个所述螺纹柱的相对面均转动连接有圆弧板,两个所述圆弧板之间夹持有底部与合金杆横杆相接触的活塞杆主体。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有效实现了对活塞杆主体的端面翻转方便的效果,在需要对活塞杆主体的另一端面进行磨削处理时,无需进行拆装操作。
该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内螺纹筒的顶部与底部且靠近相对面的位置处均沿横向设有滑槽,所述套筒内侧的顶部与底部均一体成型有卡接于滑槽内部的凸起。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可实现对套筒的限制效果,防止套筒于内螺纹筒的外侧随意转动的情况出现。
该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圆弧板相远离一侧的顶部与底部均开设有第二开口,两个所述套筒相对面的顶部与底部均沿横向一体成型有插接于第二开口内的金属插杆。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可实现对圆弧板的限制效果,防止在利用圆弧板对活塞杆主体进行夹持加工的过程中易转动的情况出现。
该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套筒的外侧沿环形一体成型有金属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更有利于工作人员对套筒进行位置移动调节。
该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螺纹柱相远离的一侧分别突出至两个固定板的外侧且固定连接有把手。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便于工作人员对螺纹柱进行转动操作,防止螺纹柱抓取施压转动不便的情况出现。
该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固定板相远离的一侧且靠近顶部的位置处均沿横向设有两个限位凸杆,所述限位凸杆远离固定板的一侧与把手的一侧相接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可实现对螺纹柱移动距离的限制效果,防止两个螺纹柱中的某一个突出距离过长或过短,导致活塞杆主体与正中部位置处存在偏差影响磨削加工处理的情况出现。
该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圆弧板的顶部与底部均沿弧形设有内侧与活塞杆主体的外侧紧密接触的橡胶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可实现使得活塞杆主体与圆弧板之间的所处状态更加稳定,防止在翻转活塞杆主体的过程中上下位置滑动的情况出现。
该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圆弧板的内部且靠近第二开口的位置处设有与金属插杆之间相互吸附的磁铁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可使得金属插杆于圆弧板的内部更加稳定,防止在对活塞杆主体进行磨削加工的过程中套筒于内螺纹筒的外侧易出现左右滑动的现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活塞杆主体夹持于与螺纹柱之间处于转动连接状态的两个圆弧板之间,可有效实现便于对活塞杆主体进行端部翻转的效果,使得对活塞杆主体的翻转过程更加简便、高效,更有利于工作人员对活塞杆主体的两个端面进行磨削加工操作,防止在需要对活塞杆主体的另一端进行磨削加工处理时,需要对其进行拆装而造成不便的情况出现。
2、本实用新型,通过滑槽、套筒以及内侧所设有的凸起和金属插杆的结构设计,可实现对圆弧板的限制效果,防止处于两个圆弧板之间的活塞杆主体随意转动的情况出现,通过磁铁块的结构设计,可使得金属插杆与圆弧板之间的对接状态更加稳定,防止套筒易出现左右滑动的现象。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圆弧板的正视切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固定板;3、活塞杆主体;4、内螺纹筒;5、螺纹柱;6、圆弧板;7、橡胶块;8、磁铁块;9、把手;10、限位凸杆;11、滑槽;12、套筒;13、金属环;14、合金杆;15、金属插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
实施例1: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减震器活塞杆端部外圆磨削夹具,包括底板1和两个固定板2以及两个螺纹柱5,两个固定板2的相对面均贯穿开设有第一开口,且靠近该第一开口的位置处均沿横向设有内螺纹筒4,内螺纹筒4的外侧套设有套筒12,套筒12的底部设有合金杆14,合金杆14包括有横杆和竖杆,两个螺纹柱5分别通过两个固定板2所开设的第一开口与两个内螺纹筒4的内部之间螺纹连接,两个螺纹柱5的相对面均转动连接有圆弧板6,两个圆弧板6之间夹持有底部与合金杆14横杆相接触的活塞杆主体3,圆弧板6的顶部与底部均沿弧形设有内侧与活塞杆主体3的外侧紧密接触的橡胶块7,通过橡胶块7的设计,可实现使得活塞杆主体3与圆弧板6之间的所处状态更加稳定,防止在翻转活塞杆主体3的过程中上下位置滑动的情况出现,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有效实现了对活塞杆主体3的端面翻转方便的效果,在需要对活塞杆主体3的另一端面进行磨削处理时,无需进行拆装操作。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为:请参阅图2,两个内螺纹筒4的顶部与底部且靠近相对面的位置处均沿横向设有滑槽11,套筒12内侧的顶部与底部均一体成型有卡接于滑槽11内部的凸起,两个圆弧板6相远离一侧的顶部与底部均开设有第二开口,两个套筒12相对面的顶部与底部均沿横向一体成型有插接于第二开口内的金属插杆15,圆弧板6的内部且靠近第二开口的位置处设有与金属插杆15之间相互吸附的磁铁块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可实现对套筒12的限制效果,防止套筒12于内螺纹筒4的外侧随意转动的情况出现,同时,可实现对圆弧板6的限制效果,防止在利用圆弧板6对活塞杆主体3进行夹持加工的过程中易转动的情况出现,且可使得金属插杆15于圆弧板6的内部更加稳定,防止在对活塞杆主体3进行磨削加工的过程中套筒12于内螺纹筒4的外侧易出现左右滑动的现象。
实施例3与实施例2的区别为:请参阅图1-2,套筒12的外侧沿环形一体成型有金属环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更有利于工作人员对套筒12进行位置移动调节。
实施例4与实施例3的区别为:请参阅图1-2,两个螺纹柱5相远离的一侧分别突出至两个固定板2的外侧且固定连接有把手9,两个固定板2相远离的一侧且靠近顶部的位置处均沿横向设有两个限位凸杆10,限位凸杆10远离固定板2的一侧与把手9的一侧相接触,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便于工作人员对螺纹柱5进行转动操作,防止螺纹柱5抓取施压转动不便的情况出现,且可实现对螺纹柱5移动距离的限制效果,防止两个螺纹柱5中的某一个突出距离过长或过短,导致活塞杆主体3与正中部位置处存在偏差影响磨削加工处理的情况出现。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
工作人员可首先利用机械对活塞杆主体3的顶端进行磨削加工处理,在对活塞杆主体3的顶端进行磨削完成且需要对底端进行磨削操作时,则工作人员可抓住金属环13将套筒12向外侧施压推动,使得金属插杆15与磁铁块8之间分离且与圆弧板6之间相远离,合金杆14的横杆与活塞杆主体3的底端相远离,随后将活塞杆主体3进行抓取翻转,使得活塞杆主体3的底端翻转至原顶端的位置处,然后再将套筒12向内侧推动,使得金属插杆15再次插入至第二开口内且与磁铁块8之间吸附,套筒12的横杆再次对活塞杆主体3的底部相接触,随后再次对活塞杆主体3的端部进行磨削加工即可,在对活塞杆主体3加工完成,且需要将其卸下时,则工作人员可抓住把手9进行旋转,使得螺纹柱5通过内螺纹筒4向外侧移动,使得两个圆弧板6的内侧与活塞杆主体3之间远离,使得活塞杆主体3处于松动状态并将其抽出卸下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汽车减震器活塞杆端部外圆磨削夹具,包括底板(1)和两个固定板(2)以及两个螺纹柱(5),其特征在于:固定板(2),两个所述固定板(2)的相对面均贯穿开设有第一开口,且靠近该第一开口的位置处均沿横向设有内螺纹筒(4),所述内螺纹筒(4)的外侧套设有套筒(12),所述套筒(12)的底部设有合金杆(14),所述合金杆(14)包括有横杆和竖杆;
螺纹柱(5),两个所述螺纹柱(5)分别通过两个固定板(2)所开设的第一开口与两个内螺纹筒(4)的内部之间螺纹连接,两个所述螺纹柱(5)的相对面均转动连接有圆弧板(6),两个所述圆弧板(6)之间夹持有底部与合金杆(14)横杆相接触的活塞杆主体(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减震器活塞杆端部外圆磨削夹具,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内螺纹筒(4)的顶部与底部且靠近相对面的位置处均沿横向设有滑槽(11),所述套筒(12)内侧的顶部与底部均一体成型有卡接于滑槽(11)内部的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减震器活塞杆端部外圆磨削夹具,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圆弧板(6)相远离一侧的顶部与底部均开设有第二开口,两个所述套筒(12)相对面的顶部与底部均沿横向一体成型有插接于第二开口内的金属插杆(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减震器活塞杆端部外圆磨削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2)的外侧沿环形一体成型有金属环(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减震器活塞杆端部外圆磨削夹具,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螺纹柱(5)相远离的一侧分别突出至两个固定板(2)的外侧且固定连接有把手(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减震器活塞杆端部外圆磨削夹具,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板(2)相远离的一侧且靠近顶部的位置处均沿横向设有两个限位凸杆(10),所述限位凸杆(10)远离固定板(2)的一侧与把手(9)的一侧相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减震器活塞杆端部外圆磨削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板(6)的顶部与底部均沿弧形设有内侧与活塞杆主体(3)的外侧紧密接触的橡胶块(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汽车减震器活塞杆端部外圆磨削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板(6)的内部且靠近第二开口的位置处设有与金属插杆(15)之间相互吸附的磁铁块(8)。
CN202120999668.7U 2021-05-11 2021-05-11 一种汽车减震器活塞杆端部外圆磨削夹具 Active CN2147233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99668.7U CN214723393U (zh) 2021-05-11 2021-05-11 一种汽车减震器活塞杆端部外圆磨削夹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99668.7U CN214723393U (zh) 2021-05-11 2021-05-11 一种汽车减震器活塞杆端部外圆磨削夹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23393U true CN214723393U (zh) 2021-11-16

Family

ID=786209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999668.7U Active CN214723393U (zh) 2021-05-11 2021-05-11 一种汽车减震器活塞杆端部外圆磨削夹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2339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78440A (zh) * 2022-02-25 2022-04-22 陈伟 一种结合激光的智能磨铣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78440A (zh) * 2022-02-25 2022-04-22 陈伟 一种结合激光的智能磨铣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18206B (zh) 一种塑料圆形罐体夹持机构
CN214723393U (zh) 一种汽车减震器活塞杆端部外圆磨削夹具
CN208276792U (zh) 一种便捷式扳手
CN210038285U (zh) 一种用于镜片的夹具的工装
CN205342801U (zh) 一种碳化硅加工用打磨装置
CN205630380U (zh) 一种不规则零件加工辅助装置
CN204976114U (zh) 简易快速装夹精确定向锁定夹具
CN204277499U (zh) 一种套筒夹具
CN218800510U (zh) 一种机械零部件加工固定装置
CN206952609U (zh) 一种自动化翻转夹具
CN213364127U (zh) 一种砂轮重心检测装置
CN205588012U (zh) 一种新型铜棒加工专用快速夹具
CN205704421U (zh) 一种中间支撑塑料圆筒体三点定位机构
CN206305818U (zh) 一种定位夹具
CN108907594A (zh) 一种高端装备制造用焊接夹具
CN212825218U (zh) 一种翻转装配治具
CN208696390U (zh) 一种多轴钻攻机床钻头自动安装夹
CN209425244U (zh) 一种便于夹持的石英端帽夹持装置
CN207615671U (zh) 一种便于更换刀具的主轴结构
CN215317189U (zh) 一种高尔夫球头配件加工用治具
CN210790034U (zh) 一种拉刀夹紧装置
CN214080909U (zh) 一种空心薄壁轴类零件外圆加工的夹具
CN218747045U (zh) 一种空心轴磨加工工装夹具
CN206689743U (zh) 铣床用辅助支架
CN218658426U (zh) 晶体毛坯研磨套筒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515

Address after: No. 26, East Section of Industrial Avenue, Shangji Town, Xichuan County, Nanyang City, Henan Province, 473000

Patentee after: Xichuan Tianshu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473000 Xichuan Industrial Park, Nanyang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Xichuan Tianru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