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19537U - 一种矫直机压下调平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矫直机压下调平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719537U CN214719537U CN202120970600.6U CN202120970600U CN214719537U CN 214719537 U CN214719537 U CN 214719537U CN 202120970600 U CN202120970600 U CN 202120970600U CN 214719537 U CN214719537 U CN 21471953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eveling
- straightener
- base
- upper bracket
- adjusting bol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aightening Metal Sheet-Like Bodies (AREA)
Abstract
一种矫直机压下调平装置,属于矫直机技术领域,该矫直机压下调平装置,包括上支座、下支座、上矫直辊组、下矫直辊组和液压缸,上支座上端与液压缸相连,上支座的下方设置与之相对的下支座,上支座下端通过辊缝调节机构与上矫直辊组相连,下支座的外周方向设置有与上支座相对的多个高度相同的调平块,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调平装置整体结构简单,调节灵活,拆卸和安装方便,保证了矫直机操作侧与传动侧重合量的准确性,使上机架保持水平,提高了矫直效果,保证了辊缝调节机构的正常工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矫直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矫直机压下调平装置。
背景技术
酸洗连续轧制机组入口上卷时,需要使用矫直机矫直钢卷带头和带尾,实现带头和带尾能顺利通过入口设备及导板到焊机焊接。矫直机由矫直机本体和传动装置组成,矫直机本体由上、下机架组成,分别用于安装上、下矫直辊组,上机架上带有用于调节上、下矫直辊组之间间隙的压下调节机构以及上辊系快开液压缸,其中的上辊系快开液压缸包括矫直机操作侧与传动侧的两个快开液压缸。
在对钢卷矫直的过程中,首先开启两个液压缸使其带动上机架和上矫直辊组下移,下移到设定距离后,辊缝调节机构工作,其中的辊缝调节机构为现有的结构,包括电机、丝杠和斜楔机构,电机位于矫直机的操作侧,电机通过丝杠驱动两侧的斜楔机构动作完成辊缝调节,使上、下矫直辊组之间满足所需的辊缝数值范围。但是,由于矫直机操作侧与传动侧的两个液压缸存在机械偏差,自动设定重合量压下后,造成操作侧与传动侧重合量偏差,使上机架不水平,影响矫直效果,严重时可能会造成辊缝调节机构中的丝杠发生断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矫直机压下调平装置,保证操作侧与传动侧重合量准确,使上机架保持水平,提高矫直效果,可保证辊缝调节机构的正常工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矫直机压下调平装置,包括上支座、下支座、上矫直辊组、下矫直辊组和液压缸,所述上支座上端与所述液压缸相连,所述上支座的下方设置与之相对的下支座,所述上支座下端通过辊缝调节机构与所述上矫直辊组相连,所述下支座的外周方向设置有与所述上支座相对的多个高度相同的调平块。
进一步地,所述调平块设置有4个且分别位于所述下支座上端的四角位置处。
进一步地,所述上支座和下支座的四角位置处均设置有牌坊,所述牌坊与所述下矫直辊组端部的外侧轴承之间设置所述调平块,每个所述调平块的长度等于所述牌坊的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调平块的高度小于所述上矫直辊组和所述下矫直辊组之间的最大间距。
进一步地,所述调平块包括底座和垫板,所述底座的上端通过多个调节螺栓与所述垫板相连以调节所述底座与垫板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螺栓上连接有与之垂直的转动手柄,所述转动手柄伸出所述底座和垫板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手柄包括平直段和握持段,所述平直段设置与所述调节螺栓连接的部分,所述平直段的上侧与所述垫板的底部相接触,所述平直段的下侧与所述底座所在的平面平行,所述握持段设置在伸出所述底座和垫板外侧的部分。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多个螺纹孔,所述垫板的底部与所述调节螺栓的头部转动连接,所述调节螺栓的杆部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垫板包括通过螺丝相连的顶板和定位板,所述顶板的底部设置有多个转动槽,所述定位板上设置有与对应的转动槽相对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孔径小于所述转动槽的内径,所述调节螺栓的头部卡入所述转动槽和定位孔形成的空间内,所述调节螺栓的杆部穿过所述定位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矫直机下支座的外周方向设置有与上支座相对的多个高度相同的调平块,当矫直机操作侧和传动侧的两个液压缸存在机械偏差时,调平块可平衡两个液压缸存在的机械偏差量,保证了操作侧与传动侧重合量准确,使上机架保持水平,提高了矫直效果。
2、本实用新型中的调平块设置在下支座上端的四角位置处,且位于牌坊与下矫直辊组端部的外侧轴承之间,调平块的长度等于牌坊的厚度,可对上支座进行稳定支撑,使辊缝的调节更加稳定。
3、本实用新型中的调平块包括底座和垫板,底座和垫板之间通过调节螺栓相连,调节螺栓上连接有与之垂直的转动手柄,转动手柄伸出底座和垫板,当垫板在长时间使用后产生磨损,通过握持转动手柄转动调节螺栓即可调节垫板的高度,进一步延长了该调平块的使用寿命;而且由于其中的垫板由顶板和定位板通过螺丝相连,便于安装和拆卸其中的调节螺栓,而且也方便对磨损的顶板进行更换。
综上,该调平装置整体结构简单,调节灵活,拆卸和安装方便,保证了矫直机操作侧与传动侧重合量的准确性,使上机架保持水平,提高了矫直效果,保证了辊缝调节机构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各幅附图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调平块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上支座,2.下支座,3.上矫直辊组,4.下矫直辊组,5.液压缸,6.调平块,61.底座,611.螺纹孔,62.垫板,621.顶板,622.定位板,623.转动槽,624.定位孔,63.调节螺栓,64.转动手柄,641.平直段,642.握持段,7.牌坊,8.辊缝调节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实施方案为:如图1所示,一种矫直机压下调平装置,包括上支座1、下支座2、上矫直辊组3、下矫直辊组4和液压缸5,上支座1上端包括操作侧和传动侧,操作侧和传动侧上分别与一个液压缸5相连,上支座1的下方设置与之相对的下支座2,上支座1下端通过辊缝调节机构8与上矫直辊组3相连,其中的辊缝调节机构8为现有的的结构,包括电机、丝杠和斜楔机构,电机通过丝杠驱动斜楔机构动作,从而调节上矫直辊组或下矫直辊组的位置,使上、下矫直辊组之间满足所需的辊缝数值范围;其中的下支座2的外周方向设置有与上支座1相对的多个高度相同的调平块6,当矫直机操作侧和传动侧的两个液压缸5存在机械偏差时,两个液压缸5带动上支座1和上矫直辊组4下移,直到上支座1底部外周与调平块6相接触,使调平块6平衡两个液压缸存在的机械偏差量,保证了操作侧与传动侧重合量准确,使上机架保持水平,提高了矫直效果。
具体地,其中的调平块6设置有4个且分别位于下支座2上端的四角位置处,上支座1和下支座2的四角位置处均设置有牌坊7,牌坊7与下矫直辊组4端部的外侧轴承之间设置调平块6,每个调平块6的长度等于牌坊7的厚度,保证了调平块6能够准确地与上支座1的底部四周接触,提高了对上支座1支撑的稳定性。而且,该调平块6的高度小于上矫直辊组3和下矫直辊组4之间的最大间距,保证了当调平块6与上支座1的底部四周接触时,上矫直辊组3和下矫直辊组4之间相隔一段距离,保证了辊缝的调节空间。
具体地,如图2所示,其中的调平块6包括底座61和垫板62,底座61的上端通过多个调节螺栓63与垫板62相连以调节底座61与垫板62之间的距离,即调节螺栓63上焊接连接有与之垂直的转动手柄64,转动手柄64可设置一个或多个,转动手柄64伸出底座61和垫板62的外侧,当垫板62在长时间使用后产生磨损,一般是厚度减小3mm时,需要调高垫板62的位置,通过握持转动手柄64转动调节螺栓63即可调节垫板62的高度,进一步延长了该调平块的使用寿命。
其中的转动手柄64包括平直段641和握持段642,平直段641设置在与调节螺栓63连接的部分,平直段641的上侧与垫板62的底部相接触,平直段641的下侧与底座61所在的平面平行,即在初始状态下,底座61和垫板62将平直段641夹持,调平块6的总高度为67~71mm,底座61的高度为48~52mm,垫板62的高度为7l~11mm,平直段641的厚度为8~12mm,该调平块6的总高度的范围根据矫直机的上下支座之间的最大开档设定。其中的握持段642设置在伸出底座61和垫板62外侧的部分,握持段642设置为圆柱形,便于握持进行旋转调节操作。
具体地,其中的底座61上设置有多个螺纹孔611,垫板62的底部与调节螺栓63的头部转动连接,调节螺栓63的杆部与螺纹孔611螺纹连接,保证了旋转调节螺栓63时,垫板62的状态固定,不会随着调节螺栓63的转动而转动。
垫板62的底部与调节螺栓63的头部转动连接的具体结构是:其中的垫板62包括通过螺丝相连的顶板621和定位板622,顶板621的底部设置有多个转动槽623,定位板622上设置有与对应的转动槽623相对的定位孔624,定位孔624的孔径小于转动槽623的内径,调节螺栓63的头部卡入转动槽623和定位孔624形成的空间内,调节螺栓63的杆部穿过定位孔624。
在底座61上安装垫板62的过程是:首先,将调节螺栓63的头部放入顶板621的转动槽623内后,再将调节螺栓63穿入定位板622上对应的定位孔624内;然后,将定位板622与顶板621接触后,使用螺丝将定位板622与顶板621的外周固定相连;最后将调节螺栓63的杆部旋入底座61上对应的螺纹孔611中,通过旋转转动手柄64来调节垫板62与底座61之间的距离使之符合要求。
综上,该调平装置整体结构简单,调节灵活,拆卸和安装方便,保证了矫直机操作侧与传动侧重合量的准确性,使上机架保持水平,提高了矫直效果,保证了辊缝调节机构的正常工作。
以上所述,只是用图解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原理,本说明书并非是要将本实用新型局限在所示所述的具体结构和适用范围内,故凡是所有可能被利用的相应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申请的专利范围。
Claims (9)
1.一种矫直机压下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支座(1)、下支座(2)、上矫直辊组(3)、下矫直辊组(4)和液压缸(5),所述上支座(1)上端与所述液压缸(5)相连,所述上支座(1)的下方设置与之相对的下支座(2),所述上支座(1)下端通过辊缝调节机构(8)与所述上矫直辊组(3)相连,所述下支座(2)的外周方向设置有与所述上支座(1)相对的多个高度相同的调平块(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矫直机压下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平块(6)设置有4个且分别位于所述下支座(2)上端的四角位置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矫直机压下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座(1)和下支座(2)的四角位置处均设置有牌坊(7),所述牌坊(7)与所述下矫直辊组(4)端部的外侧轴承之间设置所述调平块(6),每个所述调平块(6)的长度等于所述牌坊(7)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矫直机压下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平块(6)的高度小于所述上矫直辊组(3)和所述下矫直辊组(4)之间的最大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矫直机压下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平块(6)包括底座(61)和垫板(62),所述底座(61)的上端通过多个调节螺栓(63)与所述垫板(62)相连以调节所述底座(61)与垫板(62)之间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矫直机压下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栓(63)上连接有与之垂直的转动手柄(64),所述转动手柄(64)伸出所述底座(61)和垫板(62)的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矫直机压下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手柄(64)包括平直段(641)和握持段(642),所述平直段(641)设置在与所述调节螺栓(63)连接的部分,所述平直段(641)的上侧与所述垫板(62)的底部相接触,所述平直段(641)的下侧与所述底座(61)所在的平面平行,所述握持段(642)设置在伸出所述底座(61)和垫板(62)外侧的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矫直机压下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61)上设置有多个螺纹孔(611),所述垫板(62)的底部与所述调节螺栓(63)的头部转动连接,所述调节螺栓(63)的杆部与所述螺纹孔(611)螺纹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矫直机压下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62)包括通过螺丝相连的顶板(621)和定位板(622),所述顶板(621)的底部设置有多个转动槽(623),所述定位板(622)上设置有与对应的转动槽(623)相对的定位孔(624),所述定位孔(624)的孔径小于所述转动槽(623)的内径,所述调节螺栓(63)的头部卡入所述转动槽(623)和定位孔(624)形成的空间内,所述调节螺栓(63)的杆部穿过所述定位孔(624)。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970600.6U CN214719537U (zh) | 2021-05-07 | 2021-05-07 | 一种矫直机压下调平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970600.6U CN214719537U (zh) | 2021-05-07 | 2021-05-07 | 一种矫直机压下调平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719537U true CN214719537U (zh) | 2021-11-16 |
Family
ID=786198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970600.6U Active CN214719537U (zh) | 2021-05-07 | 2021-05-07 | 一种矫直机压下调平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719537U (zh) |
-
2021
- 2021-05-07 CN CN202120970600.6U patent/CN21471953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4719537U (zh) | 一种矫直机压下调平装置 | |
CN211539305U (zh) | 一种便于调节折弯角度的折弯机 | |
CN215032590U (zh) | 具有自动上料功能的铝型材折弯设备 | |
CN220406738U (zh) | 一种电源柜加工的折弯组件 | |
CN219520076U (zh) | 一种精密整平机 | |
CN213103929U (zh) | 一种塔筒扶手管件生产用弯管机 | |
CN115921674A (zh) | 一种高端设备的材料成型装置 | |
CN221870022U (zh) | 一种冲床辅助定位装置 | |
CN114769664A (zh) | 压力控制阀门金属材料钻孔装置 | |
CN222001588U (zh) | 一种具有定位结构的液压折弯机 | |
CN220591396U (zh) | 一种液压校直机 | |
CN114178363A (zh) | 一种铜杆生产线的弯管机构 | |
CN210966491U (zh) | 一种折弯机及其托料装置 | |
CN219093224U (zh) | 一种便于拆卸维修的折弯机 | |
CN216801126U (zh) | 一种冷轧机的传感定位机构 | |
CN219703666U (zh) | 一种自动拉槽装置 | |
CN214866327U (zh) | 一种卷板加工用折弯装置 | |
CN221935156U (zh) | 一种多冲头冲压结构 | |
CN218798340U (zh) | 一种配电箱板材弯折设备 | |
CN220782029U (zh) | 一种便于调节斜度的夹具 | |
CN211938511U (zh) | 一种高速的折弯机后挡料装置 | |
CN220901521U (zh) | 一种金属板材加工用数控折弯机 | |
CN217432841U (zh) | 一种提高加工精度的数控板料折弯机 | |
CN221253316U (zh) | 钢卷开卷导向装置 | |
CN217412683U (zh) | 一种铝合金门窗数控角码锯型材切割托起送料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