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19035U - 一种电芯极片自动除尘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芯极片自动除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19035U
CN214719035U CN202120082662.3U CN202120082662U CN214719035U CN 214719035 U CN214719035 U CN 214719035U CN 202120082662 U CN202120082662 U CN 202120082662U CN 214719035 U CN214719035 U CN 2147190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removal
dust
pole piece
fixing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08266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志锐
孙怀兵
彭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uaxing Holding Co ltd
Shenzhen Huaxi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uaxing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uaxing New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uaxing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08266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190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190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190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芯极片自动除尘装置,包括除尘箱、振动台、真空机和固定装置,所述振动台设于所述除尘箱的顶部,所述除尘箱的底部通过通风管路与所述真空机连接,所述固定装置设于所述除尘箱内并连接于除尘箱顶部,固定装置用于固定电芯极片,在振动台的带动下,固定装置振动以抖动电芯极片进行弹尘,真空机对除尘箱内吸风使除尘箱中形成负压,并将弹起的尘灰吸出至除尘箱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步骤少,除尘效果好,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电芯极片自动除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芯极片自动除尘装置,属于锂离子电芯极片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以其高能量密度、输出平台电压高、长寿命等特点在储能、数码、交通工具等领域应用越来越广。
锂电池的主要结构包括有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以及密封结构等。锂电池的电芯内部隔膜的主要作用是隔离正、负极极片,防止其接触短路而造成内部热失控,导致安全事故发生;其中,造成电芯内短路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极片粉尘击穿隔膜导致,因此如何降低极片粉尘含量是众多锂电池生产厂家制作锂电池过程中的一项重点及难点工作,现有的极片去粉尘工艺中,依然存在着除尘设备结构复杂、除尘效果差、效率低等诸多不足,因此亟需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芯极片自动除尘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步骤少,除尘效果好,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芯极片自动除尘装置,包括除尘箱、振动台、真空机和固定装置,所述振动台设于所述除尘箱的顶部,所述除尘箱的底部通过通风管路与所述真空机连接,所述固定装置设于所述除尘箱内并连接于除尘箱顶部,
固定装置用于固定电芯极片,在振动台的带动下,固定装置振动以抖动电芯极片进行弹尘,
真空机对除尘箱内吸风使除尘箱中形成负压,并将弹起的尘灰吸出至除尘箱外。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以旋转一周的方式在中间形成矩形的固定卡口,固定架的两端相互交错且不相接形成交错的缺口,位于缺口一侧的固定架外侧设有第一耳部,位于缺口正对一侧的固定架外侧设有弹簧架,所述弹簧架内设有弹簧,位于弹簧架的外侧设有第二耳部,
所述固定卡口用于电芯极片的一端嵌入以卡紧固定该电芯极片,所述第一耳部和所述第二耳部用于与除尘箱顶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除尘箱的顶部设有向下凸伸的挂钩部,所述挂钩部包括二个呈L形对称安装的挂钩,其中一个挂钩用于连接第一耳部,另一个挂钩用于连接第二耳部。
进一步地,所述除尘箱的顶部并排设有多个所述挂钩部,用于连接多个固定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除尘箱设为沿竖向可伸缩。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架采用的制作材料为不锈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电芯极片自动除尘装置,包括除尘箱、振动台、真空机和固定装置,通过振动台的振动带动固定装置振动,从而抖动电芯极片使得电芯极片上的尘灰被弹起;同时在除尘箱内又有真空机不停的抽吸作用,使除尘箱内形成定向的负压环境,这些被弹起的尘灰即可随着负压定向流出至除尘箱外,起到对电芯极片除尘的作用。该装置仅包括除尘箱、振动台、真空机和固定装置几个部件,因此结构简单;工人操作时只要将电芯极片固定到固定装置上,然后分别启动振动台和真空机,就会自动进行除尘,操作步骤少,操作简单;利用振动抖起电芯极片上的尘灰,然后通过定向的负压环境将尘灰抽走,防止尘灰在除尘箱内持续循环的转动,因此除尘效果好;一个固定装置可同时固定多片电芯极片,且除尘箱内一次可连接多个这样的固定装置,因此可一次性对较多的电芯极片进行除尘,除尘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芯极片自动除尘装置的除尘箱、振动台、真空机的连接关系结构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芯极片自动除尘装置的固定装置的结构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芯极片自动除尘装置的固定装置与电芯极片的连接关系结构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芯极片自动除尘装置的除尘箱、固定装置及电芯极片的连接关系结构视图。
各部件名称及其标号
1、振动台;
2、除尘箱;
3、真空机;
4、挂钩部;
5、固定装置;
6、电芯极片;
41、挂钩;
51、固定架;
52、固定卡口;
53、缺口;
54、第一耳部;
55、第二耳部;
56、弹簧架;
57、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
请参照附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开一种电芯极片自动除尘装置,包括除尘箱2、振动台1、真空机3和固定装置5,所述振动台1设于所述除尘箱2的顶部,所述除尘箱2的底部通过通风管路与所述真空机3连接,所述固定装置5设于所述除尘箱2内并连接于除尘箱2顶部,固定装置5用于固定电芯极片6,在振动台1的带动下,固定装置5振动以抖动电芯极片6进行弹尘,真空机3对除尘箱2内吸风使除尘箱2中形成负压,并将弹起的尘灰吸出至除尘箱2外。通过振动台1的振动带动固定装置5振动,从而抖动电芯极片6使得电芯极片6上的尘灰被弹起;同时在除尘箱2内又有真空机3不停的抽吸作用,使除尘箱2内形成定向的负压环境,这些被弹起的尘灰即可随着负压定向流出至除尘箱2外,起到对电芯极片6除尘的作用。其中上述空真机工作时的压力优选为-0.07±0.02Mpa,真空机3与除尘箱2之间的通风管路优选为软管,并连接在箱体底部。
所述固定装置5包括固定架51,所述固定架51以旋转一周的方式在中间形成矩形的固定卡口52,固定架51的两端相互交错且不相接形成交错的缺口53,位于缺口53一侧的固定架51外侧设有第一耳部54,位于缺口53正对一侧的固定架51外侧设有弹簧架56,所述弹簧架56内设有弹簧57,位于弹簧架56的外侧设有第二耳部55,所述固定卡口52用于电芯极片6的一端嵌入以卡紧固定该电芯极片6,所述第一耳部54和所述第二耳部55用于与除尘箱2顶部连接。在一种优选的方式中,所述固定架51采用的制作材料为不锈钢。
在具体设计时,一个固定卡口52可固定多片电芯极片6,且综合考虑到除尘效果以及固定效果,推荐为一个固定卡口52内固定极片的数量宜控制在200±20pcs范围。这些电芯极片6叠成的厚度正好适配于固定卡口52的宽带,然后利用固定卡口52的卡紧力将这一叠电芯极片6卡紧固定。
所述除尘箱2的顶部设有向下凸伸的挂钩部4,所述挂钩部4包括二个呈L形对称安装的挂钩41,其中一个挂钩41用于连接第一耳部54,另一个挂钩41用于连接第二耳部55。具体设计时,所述除尘箱2的顶部并排设有多个所述挂钩部4,用于连接多个固定装置5。由此可提高除尘箱2内一次性除尘的电芯极片6,以提高除尘效率。
所述除尘箱2设为沿竖向可伸缩。将除尘箱2设为可伸缩,旨在除尘箱2能适配更多不同长度规格的电芯极片6除尘。具体操作时,需要根据电芯极片6总长调节箱体高度,然后将固定好电芯极片6的固定装置5一起以垂直的方位放置于箱体内,此时固定装置5位于振动台1下方,电芯极片6垂直伸出至固定装置5下方。
下面以503040-800mAh纯钴体系电芯极片6为例,通过对比检验本自动除尘装置的除尘效果,具体如下:
Figure BDA0002895378020000051
Figure BDA0002895378020000061
由上可知,电芯极片6未经除尘直接制成电芯经分容后45℃老化4天的K值与采用本自动装置除尘的极片制成电芯经分容后45℃老化4天的K值对比发现,经过本自动装置除尘极片的电芯K值(均值)为0.065mV/h,未经除尘极片的电芯K值(均值)为0.09mV/h,由此可证明经过本自动装置除尘的极片制成电芯后的压降维持更低水平,电芯安全性能更可靠。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电芯极片自动除尘装置,包括除尘箱2、振动台1、真空机3和固定装置5,包含的部件数量少,因此结构简单;工人操作时只要将电芯极片6固定到固定装置5上,然后分别启动振动台1和真空机3,就会自动进行除尘,操作步骤少,操作简单;利用振动抖起电芯极片6上的尘灰,然后通过定向的负压环境将尘灰抽走,防止尘灰在除尘箱2内持续循环的转动,因此除尘效果好;一个固定装置5可同时固定多片电芯极片6,且除尘箱2内一次可连接多个这样的固定装置5,因此可一次性对较多的电芯极片6进行除尘,除尘效率高。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6)

1.一种电芯极片自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除尘箱、振动台、真空机和固定装置,所述振动台设于所述除尘箱的顶部,所述除尘箱的底部通过通风管路与所述真空机连接,所述固定装置设于所述除尘箱内并连接于除尘箱顶部,
固定装置用于固定电芯极片,在振动台的带动下,固定装置振动以抖动电芯极片进行弹尘,
真空机对除尘箱内吸风使除尘箱中形成负压,并将弹起的尘灰吸出至除尘箱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芯极片自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以旋转一周的方式在中间形成矩形的固定卡口,固定架的两端相互交错且不相接形成交错的缺口,位于缺口一侧的固定架外侧设有第一耳部,位于缺口正对一侧的固定架外侧设有弹簧架,所述弹簧架内设有弹簧,位于弹簧架的外侧设有第二耳部,
所述固定卡口用于电芯极片的一端嵌入以卡紧固定该电芯极片,所述第一耳部和所述第二耳部用于与除尘箱顶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芯极片自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箱的顶部设有向下凸伸的挂钩部,所述挂钩部包括二个呈L形对称安装的挂钩,其中一个挂钩用于连接第一耳部,另一个挂钩用于连接第二耳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芯极片自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箱的顶部并排设有多个所述挂钩部,用于连接多个固定装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芯极片自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箱设为沿竖向可伸缩。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芯极片自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采用的制作材料为不锈钢。
CN202120082662.3U 2021-01-13 2021-01-13 一种电芯极片自动除尘装置 Active CN2147190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82662.3U CN214719035U (zh) 2021-01-13 2021-01-13 一种电芯极片自动除尘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82662.3U CN214719035U (zh) 2021-01-13 2021-01-13 一种电芯极片自动除尘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19035U true CN214719035U (zh) 2021-11-16

Family

ID=786390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082662.3U Active CN214719035U (zh) 2021-01-13 2021-01-13 一种电芯极片自动除尘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190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032239U (zh) 无人机电池更换装置及系统
CN214719035U (zh) 一种电芯极片自动除尘装置
CN212461851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保护装置
CN214812754U (zh) 一种干电池生产用分拣装置
CN218338347U (zh) 收集装置及吸尘设备
CN217724923U (zh) 一种自清洗式震动除尘装置
CN212380527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组的极耳连接结构
CN212637922U (zh) 巡检飞行机器人简易插拔电池锁紧机构
CN212736236U (zh) 一种手机主板加工用高效切割装置
CN216117372U (zh) 极片缺陷检测装置
CN213136984U (zh) 一种负压吸尘装置以及具有此负压吸尘装置的切割装置
CN215016764U (zh) 一种用于吸尘器的电池包
CN212876172U (zh) 一种除静电的芯片封装装置
CN216763545U (zh) 一种安全性高的蓄电池加工用垛码装置
CN219633958U (zh) 一种冲切线路板振动分离装置
CN214871971U (zh) 一种塑料加工用分拣设备
CN216342913U (zh) 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散热片
CN213970260U (zh) 一种法兰蝶阀专用车床废屑润滑液分离装置
CN212856558U (zh) 一种应用于清洁高效火力热电的煤料粗细分离器
CN220282630U (zh) 一种ccd纠偏平台自清洁结构
CN203090646U (zh) 一种袋式除尘器
CN217280933U (zh) 一种废旧动力电池的拆解装置
CN220765814U (zh) 一种新型夹具及自动下料机构
CN217636300U (zh) 高效离心式立式油分离器
CN215617414U (zh) 一种蓄电池壳体切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a01-a, No.13 Lanzhu East Road, Zhukeng community, Longtian street, Ping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Huaxing Hold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3a01-a, No.13 Lanzhu East Road, Zhukeng community, Longtian street, Ping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Huaxing new ener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208

Address after: 518000 201, No.18, Mingcheng Road, Shijing Community, Shijing Street, Ping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Huaxi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a01-a, No.13 Lanzhu East Road, Zhukeng community, Longtian street, Ping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Huaxing Holdi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