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13844U - 一种高层建筑安全救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层建筑安全救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13844U
CN214713844U CN202120874216.6U CN202120874216U CN214713844U CN 214713844 U CN214713844 U CN 214713844U CN 202120874216 U CN202120874216 U CN 202120874216U CN 214713844 U CN214713844 U CN 2147138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sing
fixedly connected
rise building
inboard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7421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7421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138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138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1384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层建筑安全救生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左侧固定安装有DSP控制器,所述壳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横块,所述横块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距离传感器,所述壳体的内侧底部设有活动板,所述壳体的内侧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设有换能机构,所述安装腔的内侧设有充气机构。通过设置活动板,利用滑动的平板和壳体内侧设置的第一弹簧,可以对壳体内部起到一定的缓冲效果,配合着减震机构的设置,在壳体着地产生震动后,利用底板和壳体之间的第二弹簧可以进行减震,同时配合着连杆上端的移块在滑腔内滑动摩擦,可以使得壳体下落后更加稳定,从而可以大大降低营救人员的恐慌和不适感。

Description

一种高层建筑安全救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救生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层建筑安全救生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高层建筑象雨后春笋一样迅速出现在现代化的大都市,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越来越的人都工作或生活在高层建筑里,但随之而来的高层快速安全逃生也显得越来越重要,每年都有因高层建筑起火后不能快速逃离而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在发生火灾、地震等危急情况时,人们的安全快速逃生也成了一个急待解决的大问题。
然而,传统的高层建筑安全救生设备,一般都是通过救生筐进行人员营救,但是市面上的救生筐由于没有减震的功能,与地面接触后会产生一定的撞击,引起营救人员的不适,同时也没有意外保护措施,不能最大可能的人员安全起到保障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层建筑安全救生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高层建筑安全救生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左侧固定安装有DSP控制器,所述壳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横块,所述横块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距离传感器,所述壳体的内侧底部设有活动板,所述壳体的内侧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设有换能机构,所述安装腔的内侧设有充气机构,所述壳体的下端设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设在充气机构的正下方,所述壳体的下端设有减震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壳体内侧的活动板,可以降低撞击后缓冲能力,通过设置减震机构,可以在壳体接触地面后进一步提高该壳体的缓冲防震效果,通过在壳体内侧设置换能机构,可以提供意外防护的电源保障,通过距离传感器对壳体和地面距离变化,可以通过DSP控制器计算处移动速度,配合充气机构的设置,可以在最佳时间段DSP控制器启动充气机构,来增加意外保护措施来应对壳体下降速度过快形成的危险情况。
较佳的,所述壳体上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外侧开设有安装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壳体上设置带有安装孔的安装块,可以方便对壳体进行安装。
较佳的,所述活动板包括平板,所述平板滑动连接在壳体的内侧,所述平板的下端和壳体的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有同一第一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活动板,利用滑动的平板和壳体内侧设置的第一弹簧,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效果。
较佳的,所述平板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壳体的内侧设有滑槽,所述滑块和滑槽为滑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平板上设置滑块,可以方便在壳体内的滑槽上滑动。
较佳的,所述换能机构包括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固定安装在安装腔的内侧底部,所述安装腔的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有光伏逆变器,所述壳体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光伏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换能机构,利用光伏板吸收太阳能,并利用光伏逆变器进行能量转换,再对蓄电池进行充电,可以为该壳体提供移动电能。
较佳的,所述充气机构包括气泵,所述气泵固定连接在安装腔的内侧底部,所述壳体的下端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气囊,所述气泵的输出端伸入放置槽和气囊的充气口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充气机构,通过充气泵可以对放置槽内的气囊进行快速充气,提升安全保障。
较佳的,所述固定件包括定位框,所述定位框固定安装在壳体的下端,所述定位框的内部对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磁体,所述固定带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磁体,所述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为磁力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件的设置可以利用固定带上的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磁力连接来对气囊进行固定。
较佳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滑腔,所述滑腔设在壳体的下端,所述滑腔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移块,所述移块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另一端贯穿滑腔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和壳体的对侧固定连接有同一第二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减震机构,在着地后产生震动后,利用底板和壳体之间的第二弹簧可以进行减震,同时配合着连杆上端的移块在滑腔内滑动摩擦,可以使得壳体下落后更加稳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通过设置活动板,利用滑动的平板和壳体内侧设置的第一弹簧,可以对壳体内部起到一定的缓冲效果,配合着减震机构的设置,在壳体着地产生震动后,利用底板和壳体之间的第二弹簧可以进行减震,同时配合着连杆上端的移块在滑腔内滑动摩擦,可以使得壳体下落后更加稳定,从而可以大大降低营救人员的恐慌和不适感;
第二、通过距离传感器对壳体和地面距离变化,可以通过DSP控制器计算处移动速度,当壳体下路构成危险速度时,配合充气机构的设置,可以在最佳时间段DSP控制器启动充气泵可以对放置槽内的气囊进行快速充气,气囊向下会沿着定位框弹开,然后将固定带上的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冲断向下继续伸展来为壳体的下降提供意外保障,极大可能的对营救人员的安全进行保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A处结构放大效果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底板的仰视图。
附图标记:1、壳体;2、安装孔;3、安装块;4、距离传感器;5、横块;6、活动板;601、平板;602、第一弹簧;603、滑块;604、滑槽;7、减震机构;701、滑腔;702、移块;703、连杆;704、底板;705、第二弹簧;8、DSP控制器;9、换能机构;901、蓄电池;902、光伏逆变器;903、光伏板;10、安装腔;11、充气机构;111、气泵;112、放置槽;113、气囊;12、固定件;121、固定带;122、第一磁体;123、第二磁体;124、定位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参考图1-4,一种高层建筑安全救生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内部左侧固定安装有DSP控制器8,所述壳体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横块5,所述横块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距离传感器4,所述壳体1的内侧底部设有活动板6,所述壳体1的内侧设有安装腔10,所述安装腔10内设有换能机构9,所述安装腔10的内侧设有充气机构11,所述壳体1的下端设有固定件12,所述固定件12设在充气机构11的正下方,所述壳体1的下端设有减震机构7,安装腔10内是设有对外的气孔的,不会影响到充气机构11的正常运行。
参考图1,为了方便对壳体1进行安装的目的;所述壳体1上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3,所述安装块3的外侧开设有安装孔2;通过在壳体1上设置带有安装孔2的安装块3,可以方便对壳体1进行安装。
参考图2,为了使壳体1内部对震感起到一定缓冲效果的目的;所述活动板6包括平板601,所述平板601滑动连接在壳体1的内侧,所述平板601的下端和壳体1的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有同一第一弹簧602;通过设置活动板6,利用滑动的平板601和壳体1内侧设置的第一弹簧602,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效果。
参考图2,为了方便平板601在壳体1内部进行滑动的目的;所述平板60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603,所述壳体1的内侧设有滑槽604,所述滑块603和滑槽604为滑动连接;通过在平板601上设置滑块603,可以方便在壳体1内的滑槽604上滑动。
参考图2,为了使该壳体1上具备有移动电源的目的;所述换能机构9包括蓄电池901,所述蓄电池901固定安装在安装腔10的内侧底部,所述安装腔10的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有光伏逆变器902,所述壳体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光伏板903;通过设置换能机构,利用光伏板903吸收太阳能,并利用光伏逆变器902进行能量转换,再对蓄电池901进行充电,可以为该壳体1提供移动电能。
参考图2,为了使壳体1具有意外保障功能的目的;所述充气机构11包括气泵111,所述气泵111固定连接在安装腔10的内侧底部,所述壳体1的下端开设有放置槽112,所述放置槽11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气囊113,所述气泵111的输出端伸入放置槽112和气囊113的充气口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充气机构11,通过充气泵111可以对放置槽112内的气囊113进行快速充气,提升安全保障。
参考图4,为了方便对气囊113进行固定的目的;所述固定件12包括定位框124,所述定位框124固定安装在壳体1的下端,所述定位框124的内部对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带121,所述固定带12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磁体123,所述固定带12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磁体122,所述第一磁体122和第二磁体123为磁力连接;通过固定件12的设置可以利用固定带121上的第一磁体122和第二磁体123磁力连接来对气囊113进行固定。
参考图3,为了使得壳体1下落后更加稳定的目的;所述减震机构7包括滑腔701,所述滑腔701设在壳体1的下端,所述滑腔701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移块702,所述移块70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杆703,所述连杆703的另一端贯穿滑腔70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底板704,所述底板704和壳体1的对侧固定连接有同一第二弹簧705;通过设置减震机构7,在着地后产生震动后,利用底板704和壳体1之间的第二弹簧705可以进行减震,同时配合着连杆703上端的移块702在滑腔701内滑动摩擦,可以使得壳体1下落后更加稳定。
使用原理及优点:使用时,首先通过壳体1上安装孔2的安装块3,可以方便对壳体1进行安装,当被营救人员进入到壳体1内,通过楼层顶部的吊机,将被营救人员向地面输送时,通过壳体1内侧设置的活动板6,利用滑动的平板601和壳体1内侧设置的第一弹簧602,可以对壳体1内部起到一定的缓冲效果,配合着减震机构7的设置,在壳体1着地产生震动后,利用底板704和壳体1之间的第二弹簧705可以进行减震,同时配合着连杆703上端的移块702在滑腔701内滑动摩擦,可以使得壳体1下落后更加稳定,可以大大降低营救人员的恐慌和不适感,同时该壳体1还具备意外保障的功能,通过距离传感器4对壳体1和地面距离变化,可以通过DSP控制器8计算处移动速度,当壳体1下路构成危险速度时,配合充气机构11的设置,可以在最佳时间段DSP控制器8启动充气泵111可以对放置槽112内的气囊113进行快速充气,气囊113向下会沿着定位框124弹开,然后将固定带121上的第一磁体122和第二磁体123冲断向下继续伸展来为壳体1的下降提供意外保障,而且壳体1上设置了换能机构,利用光伏板903吸收太阳能,并利用光伏逆变器902进行能量转换,再对蓄电池901进行充电,可以为该壳体1提供移动电能,可以确保危险发生后,壳体1上的电子设备可以正常运转,从而极大可能的对营救人员的安全进行保护。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高层建筑安全救生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左侧固定安装有DSP控制器(8),所述壳体(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横块(5),所述横块(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距离传感器(4),所述壳体(1)的内侧底部设有活动板(6),所述壳体(1)的内侧设有安装腔(10),所述安装腔(10)内设有换能机构(9),所述安装腔(10)的内侧设有充气机构(11),所述壳体(1)的下端设有固定件(12),所述固定件(12)设在充气机构(11)的正下方,所述壳体(1)的下端设有减震机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安全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3),所述安装块(3)的外侧开设有安装孔(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安全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6)包括平板(601),所述平板(601)滑动连接在壳体(1)的内侧,所述平板(601)的下端和壳体(1)的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有同一第一弹簧(6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安全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60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603),所述壳体(1)的内侧设有滑槽(604),所述滑块(603)和滑槽(604)为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安全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能机构(9)包括蓄电池(901),所述蓄电池(901)固定安装在安装腔(10)的内侧底部,所述安装腔(10)的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有光伏逆变器(902),所述壳体(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光伏板(90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安全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机构(11)包括气泵(111),所述气泵(111)固定连接在安装腔(10)的内侧底部,所述壳体(1)的下端开设有放置槽(112),所述放置槽(11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气囊(113),所述气泵(111)的输出端伸入放置槽(112)和气囊(113)的充气口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安全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12)包括定位框(124),所述定位框(124)固定安装在壳体(1)的下端,所述定位框(124)的内部对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带(121),所述固定带(12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磁体(123),所述固定带(12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磁体(122),所述第一磁体(122)和第二磁体(123)为磁力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安全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机构(7)包括滑腔(701),所述滑腔(701)设在壳体(1)的下端,所述滑腔(701)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移块(702),所述移块(70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杆(703),所述连杆(703)的另一端贯穿滑腔(70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底板(704),所述底板(704)和壳体(1)的对侧固定连接有同一第二弹簧(705)。
CN202120874216.6U 2021-04-26 2021-04-26 一种高层建筑安全救生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7138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74216.6U CN214713844U (zh) 2021-04-26 2021-04-26 一种高层建筑安全救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74216.6U CN214713844U (zh) 2021-04-26 2021-04-26 一种高层建筑安全救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13844U true CN214713844U (zh) 2021-11-16

Family

ID=786137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74216.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713844U (zh) 2021-04-26 2021-04-26 一种高层建筑安全救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138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713844U (zh) 一种高层建筑安全救生装置
CN103552536A (zh) 自动充气救生衣装置
CN111084938B (zh) 一种高楼逃生用充气背包和方法
CN113018709A (zh) 一种高层建筑安全救生装置
CN107376141A (zh) 自移式消防救生气垫
CN107288397A (zh) 室内防险救生舱
CN205772588U (zh) 一种电梯用安全气囊
CN211568276U (zh) 一种用于飞艇的缓冲装置
CN2513601Y (zh) 高层建筑救生装置
CN218806724U (zh) 一种无人机的缓冲装置
CN207970354U (zh) 自移式消防救生气垫
CN208049213U (zh) 一种定点着落的高层逃生装置
CN215072981U (zh) 一种煤矿调度应急救援扩音通讯装置
CN213031705U (zh) 一种工程用节能型自动报警安全带
CN202263316U (zh) 气囊马甲式安全带
CN213265206U (zh) 一种智能防护电梯厢体
CN218356964U (zh) 一种高空逃生缓降装置
CN211336470U (zh) 一种无人机的机体罩
CN107458611A (zh) 用于应对空中突发状况的飞机座椅
CN210505169U (zh) 一种电梯轿厢缓冲结构装置
CN217107114U (zh) 一种煤矿安全逃生自救器
CN214860684U (zh) 一种穿戴式应急救生装置
CN215592267U (zh) 一种新型电梯承运质量检测装置
CN217056141U (zh) 一种液压提升平台的安全防护装置
CN112173115A (zh) 一种带减震装置的高空救援无人机及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1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