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60684U - 一种穿戴式应急救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穿戴式应急救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60684U
CN214860684U CN202121262912.8U CN202121262912U CN214860684U CN 214860684 U CN214860684 U CN 214860684U CN 202121262912 U CN202121262912 U CN 202121262912U CN 214860684 U CN214860684 U CN 2148606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aring
fixedly connected
wearing part
user
life sa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26291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海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anyun Shenzhen Interne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anyun Shenzhen Interne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anyun Shenzhen Interne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anyun Shenzhen Interne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26291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606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606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606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救生装置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穿戴式应急救生装置,所述救生装置包括:穿戴部;设于所述穿戴部内部的气囊模块,所述气囊模块在用户受到外力撞击时自动打开;设于所述穿戴部内的浮力模块,用于产生浮力;固定连接于所述穿戴部上的供气单元,用于提供空气;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穿戴部上的缓降单元,用于协助用户从高处缓慢降落或者悬停;本实用新型通过集成气囊模块、浮力模块、供气单元以及缓降单元,使得本实用新型在地震和房屋坍塌、落水、缺氧以及高空逃生环境均可使用,扩大了救生装置的使用环境,提高了救生装装置的功能,从而大大提供了用户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穿戴式应急救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救生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穿戴式应急救生装置。
背景技术
救生装置是在危机时刻救人于困境的一类装置,例如公交车上的救生锤,公共场合里的灭火器和AED,游轮及游泳池提供的救生圈等都算作广义的救生装置。
目前,单人救生装置功能较为单一,应用场合较为单一,例如,救生衣在落水时可以使落水者浮起,起到救生的作用,但是,救生衣仅适用于落水时使用,无法在其他的灾害中起到有效的救生作用,因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穿戴式应急救生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穿戴式应急救生装置,以解决目前救生装置功能单一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穿戴式应急救生装置,所述救生装置包括:穿戴部;
设于所述穿戴部内部的气囊模块,所述气囊模块在用户受到外力撞击时自动打开;
设于所述穿戴部内的浮力模块,用于产生浮力;
固定连接于所述穿戴部上的供气单元,用于提供空气;以及
固定连接于所述穿戴部上的缓降单元,用于协助用户从高处缓慢降落或者悬停。
进一步的,所述穿戴部上还设置有多组置物袋,所述置物袋内放置有救生设备。
进一步的,所述穿戴部为马甲,所述气囊模块包括:
固定连接于所述穿戴部上衣领和衣角内的保护气囊,所述保护气囊呈收缩状设于所述穿戴部内;
设于所述穿戴部内的气体发生器,用于对所述保护气囊充气;
与所述气体发生器电性连接的控制组件,用于在用户遭受危险时控制所述气体发生器产生气体。
进一步的,所述气囊模块还包括:
与所述控制组件电性连接的控制开关,用于手动控制所述气体发生器产生对所述保护气囊充气。
进一步的,所述供气单元包括:
固定连接于所述穿戴部上的气瓶,用于存储空气;
与所述气瓶通过第一导气管连接的正压面罩。
进一步的,所述正压面罩内还设置有护目镜。
进一步的,所述气瓶还通过第二导气管连接有压力表。
进一步的,所述救生装置还包括:
固定连接于所述穿戴部上的穿戴部安全带,所述穿戴部安全带与所述缓降单元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救生装置还包括:
固定连接于所述穿戴部上的裆部安全带,所述裆部安全带的一端固定与穿戴部上,所述裆部安全带的另一端与所述穿戴部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救生装置还包括:
固定连接于所述穿戴部上的报警器,用于发出报警声音;
固定连接于所述穿戴部上的警报灯,用于发出灯光信号。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集成气囊模块、浮力模块、供气单元以及缓降单元,使得本实用新型在地震和房屋坍塌、落水、缺氧以及高空逃生环境均可使用,扩大了救生装置的使用环境,提高了救生装装置的功能,从而大大提供了用户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还通过报警器和报警灯发出光声信号,方便搜救人员搜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前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穿戴部,11-置物袋,12-气囊套,2-气囊模块,21-保护气囊,22-控制开关,3-浮力模块,4-供气单元,41-气瓶,42-第一导气管,43-正压面罩,44-护目镜,45-第二导气管,46-压力表,47-均气管,48-快充头,5-缓降单元,51-制动控制器,6-报警器,7-裆部安全带,8-穿戴部安全带,9-警报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穿戴式应急救生装置,用于在危险情况下保护用户,所述救生装置包括:
穿戴部1,用于将本实用新型穿戴至身上,使得本实用新型便于使用;
设于所述穿戴部1内部的气囊模块2,所述气囊模块2在用户受到外力撞击时自动打开,用于保护用户;
设于所述穿戴部1内的浮力模块3,用于产生浮力,提高用户在水里时受到的来自于水的向上的浮力;
固定连接于所述穿戴部1上的供气单元4,用于提供空气;以及
固定连接于所述穿戴部1上的缓降单元5,用于协助用户从高处落下;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本实用新型穿戴于身上,当用户遇到危险时,启动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功能,例如,当用户遭遇坠落物时,所述气囊模块2启动,所述气囊模块2形成保护人体的气囊结构,从而在坠落物接触人体时起到缓冲和保护的作用,所述浮力模块3还可以在用户遭遇地震或楼宇坍塌时起到保护作用,当用户处于楼宇坍塌的情况时,所述气囊模块2形成保护人体的气囊结构,能够减小重物对于人体的冲击;
所述浮力模块3能够产生浮力,提高人体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使得人体能够浮在水面上,在一些示例中,所述浮力模块3为EPE浮力材质,所述浮力模块3均布于所述穿戴部1内,在一些示例中,所述浮力模块3通过缝合的方式固定连接到所述穿戴部1内,所述浮力模块3还可以通过热压的方式固定连接到所述穿戴部1内;
所述供气单元4可以在发生火灾等外界空气不适合呼吸的情况下为用户提供空气供给;
所述缓降单元5可以在发生火灾或地震等需要从高空落下的情况下为用户提供保护,例如,在发生火灾时,处于高层的用户需要逃生,用户将缓降装置的一端固定于墙壁上,用户在穿戴好本实用新型后通过所述缓降单元5从高处缓慢降落或者悬停。
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穿戴部1上还设置有多组置物袋11,所述置物袋11内放置有口哨、强光手电、破窗锤、淡水补给等救生设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穿戴部1为马甲,所述气囊模块2包括:
固定连接于所述穿戴部1上衣领和衣角内的保护气囊21,所述保护气囊21呈收缩状设于所述穿戴部1内;
设于所述穿戴部1内的气体发生器,用于对所述保护气囊21充气;
与所述气体发生器电性连接的控制组件,用于在用户遭受危险时控制所述气体发生器产生气体;
当用户遭遇坠落物时,所述控制组件检测到坠落物撞击,所述控制组件控制所述气体发生器产生气体,所述气体发生器产生的气体充入所述保护气囊21内,使得所述保护气囊21膨胀,所述保护气囊21膨胀后在用户头部和腰臀部形成保护用户的气帘,从而起到保护用户的作用;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穿戴部1在衣领和衣角处均缝合有气囊套12,所述气囊套12与所述穿戴部1之间还通过暗扣或魔术贴连接,使得所述保护气囊21得以隐藏在所述穿戴部1内,在所述保护气囊21充气时,所述保护气囊21膨胀并打开暗扣或魔术贴,使得所述保护气囊21形成气帘;
在一些示例中,位于衣领处的所述保护气囊21膨胀后呈帽状,使得所述保护气囊21得以保护用户的头部;
所述气体发生器可以参照车用安全气囊,此处不做赘述,所述保护气囊21与所述气体发生器通过气管连接;
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碰撞传感器、控制芯片以及供电电源,所述碰撞传感器用于检测碰撞,所述控制芯片与所述碰撞传感器及供电电源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供电电源还与所述气体发生器电性连接,当碰撞传感器检测到碰撞时,所述控制芯片启动所述气体发生器;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供电电源可以为蓄电池还可以为干电池;
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气囊模块2还包括:
与所述控制组件电性连接的控制开关22,用于手动控制所述气体发生器产生对所述保护气囊21充气;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控制开关22为按钮式开关,所述控制开关22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组件电性连接;
当用户需要所述保护气囊21膨胀时,按下所述控制开关22,所述控制开关22通过控制组件启动所述气体发生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供气单元4包括:
固定连接于所述穿戴部1上的气瓶41,用于存储空气;
与所述气瓶41通过第一导气管42连接的正压面罩43;
在用户使用所述正压面罩43时,用于将所述正压面罩43固定于面部,并启动位于所述气瓶41上的开关,所述气瓶41内的空气充入所述正压面罩43内,从而为用户提供空气;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气瓶41设置有两组,所述气瓶41通过捆绑的方式固定连接于所述穿戴部1上,两组所述气瓶41通过均气管47连接,使得两组所述气瓶41内的压力平衡;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正压面罩43内还设置有护目镜44,所述护目镜44用于保护用户,防止其受到强光伤害;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气瓶41上还设置有快充头48,用于对所述气瓶41充气;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气瓶41还通过第二导气管45连接有压力表46,所述压力表46用于方便用户观察所述气瓶41内的气体压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降单元5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与所述穿戴部1固定连接;
转动连接于所述外壳内的绕绳轴,所述绕绳轴上缠绕有钢丝绳;
固定连接于所述外壳内的减速模组,用于对所述绕绳轴减速;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制动模组与所述绕绳轴通过联轴器或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
在使用所述缓降单元5时,将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在墙壁上,在用户下落的过程中,所述减速模组所述钢丝绳减速,防止绕绳轴转转速过快;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缓降单元5还包括:
固定连接于所述外壳内的制动模组,所述制动模组为碟刹机构,所述碟刹机构在所述穿戴部1的前侧设置有制动控制器51;或制动控制器51也可设置于可穿戴的指套上,通过手指弯曲来控制碟刹机构。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碟刹机构的刹车盘与所述绕绳轴固定连接,所述碟刹机构的刹车片与伸缩缸固定连接到所述外壳内,所述制动控制器51为绳索,所述制动控制器51与刹车缸固定连接,所述碟刹机构可以参考自行车碟刹装置;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缓降单元5还可以选用中裹安民应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119牌高空缓降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救生装置还包括:
固定连接于所述穿戴部1上的报警器6,用于发出报警声音;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报警器6铆接在所述穿戴部1上,在用户被掩埋时,所述报警器6可以发出报警声音,用于协助搜救人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救生装置还包括:
固定连接于所述穿戴部1上的穿戴部安全带8,所述穿戴部安全带8与所述缓降单元5固定连接,用于增加所述缓降单元5与所述穿戴部1之间的连接的可靠性;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穿戴部安全带8缝合于所述穿戴部1的双肩及腰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救生装置还包括:
固定连接于所述穿戴部1上的裆部安全带7,所述裆部安全带7的一端固定与穿戴部1上,所述裆部安全带7的另一端通过卡扣与所述穿戴部1可拆卸连接;
所述裆部安全带7用于增加用户与所述穿戴部1之间的连接的可靠性,在穿戴所述穿戴部1时,所述裆部安全带7穿过用户的裆部,使得所述穿戴部1牢靠的连接于用户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救生装置还包括:
固定连接于所述穿戴部1上的警报灯9,用于发出灯光信号,方便搜救人员发现用户。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穿戴式应急救生装置,用于在危险情况下保护用户,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装置包括:
穿戴部;
设于所述穿戴部内部的气囊模块,所述气囊模块在用户受到外力撞击时自动打开;
设于所述穿戴部内的浮力模块,用于产生浮力;
固定连接于所述穿戴部上的供气单元,用于提供空气;以及
固定连接于所述穿戴部上的缓降单元,用于协助用户从高处缓慢降落或者悬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应急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戴部上还设置有多组置物袋,所述置物袋内放置有救生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应急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戴部为马甲,所述气囊模块包括:
固定连接于所述穿戴部上衣领和衣角内的保护气囊,所述保护气囊呈收缩状设于所述穿戴部内;
设于所述穿戴部内的气体发生器,用于对所述保护气囊充气;
与所述气体发生器电性连接的控制组件,用于在用户遭受危险时控制所述气体发生器产生气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穿戴式应急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模块还包括:
与所述控制组件电性连接的控制开关,用于手动控制所述气体发生器产生对所述保护气囊充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应急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单元包括:
固定连接于所述穿戴部上的气瓶,用于存储空气;
与所述气瓶通过第一导气管连接的正压面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穿戴式应急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压面罩内还设置有护目镜。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穿戴式应急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瓶还通过第二导气管连接有压力表。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穿戴式应急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装置还包括:
固定连接于所述穿戴部上的穿戴部安全带,所述穿戴部安全带与所述缓降单元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穿戴式应急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装置还包括:
固定连接于所述穿戴部上的裆部安全带,所述裆部安全带的一端固定与穿戴部上,所述裆部安全带的另一端与所述穿戴部可拆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穿戴式应急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装置还包括:
固定连接于所述穿戴部上的报警器,用于发出报警声音;
固定连接于所述穿戴部上的警报灯,用于发出灯光信号。
CN202121262912.8U 2021-06-08 2021-06-08 一种穿戴式应急救生装置 Active CN2148606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62912.8U CN214860684U (zh) 2021-06-08 2021-06-08 一种穿戴式应急救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62912.8U CN214860684U (zh) 2021-06-08 2021-06-08 一种穿戴式应急救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60684U true CN214860684U (zh) 2021-11-26

Family

ID=789034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262912.8U Active CN214860684U (zh) 2021-06-08 2021-06-08 一种穿戴式应急救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606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70077B2 (en) Avalanche survival kit
CN103552536B (zh) 自动充气救生衣装置
CN205891193U (zh) 一种安全自救的水下空气呼吸器
CN101607588A (zh) 水中救生衣
CN203394573U (zh) 井用个体安全气囊装置
CN111084938B (zh) 一种高楼逃生用充气背包和方法
CN107117275A (zh) 水域救援用救生衣
CN214860684U (zh) 一种穿戴式应急救生装置
CN210364325U (zh) 一种高空作业救生衣
CN103552535B (zh) 自动充气救生衣
CN203496826U (zh) 一种自动充气救生衣
CN113144454A (zh) 一种穿戴式应急救生装置
CN215622615U (zh) 一种车辆落水自救逃生装置
CN207902715U (zh) 一种多功能防溺水项圈
CN110697004A (zh) 一种便携式落水自救装置
WO2019114383A1 (zh) 一种多功能气囊安全带系统
CN207045643U (zh) 一种消防员用水域救生腕带
CN212921929U (zh) 一种水上自救防水携行具
CN214690103U (zh) 一种基于gps定位报警救生衣
CN2136198Y (zh) 救生游泳服
CN206141795U (zh) 一种可穿戴式救生带
CN202107079U (zh) 全身安全带背心式充气救生衣
CN110329458A (zh) 一种高空作业救生衣
CN107772594A (zh) 一种消防用安全帽
CN207747997U (zh) 具有呼吸功能的折叠式救生衣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