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08448U - 一种挡风板、散热结构及机柜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挡风板、散热结构及机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08448U
CN214708448U CN202120647522.6U CN202120647522U CN214708448U CN 214708448 U CN214708448 U CN 214708448U CN 202120647522 U CN202120647522 U CN 202120647522U CN 214708448 U CN214708448 U CN 2147084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heat dissipation
plate
bridging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4752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碧辉
方文智
吴日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zhou Kehua Technology Co Ltd
Kehua Dat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ngzhou Kehua Technology Co Ltd
Kehua Dat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ngzhou Kehua Technology Co Ltd, Kehua Data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ngzhou Ke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4752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084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084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084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挡风板、散热结构及机柜。挡风板置于放有待散热电器的腔室中,腔室内形成有散热风流,挡风板垂直于散热风流设置并与腔室的内壁贴接,挡风板围设于散热电器外并形成板框,板框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一桥接板;第一板体的两个边均与对应的散热电器的外壁之间存有过风间隙;第一桥接板与第一板体可拆卸地固接,并用于桥接两个边;第一桥接板和第一板体的桥接部朝向对应的散热电器的外壁的形状均与对应的散热电器的外壁的形状相适配,并均与对应的散热电器的外壁间存有过风间隙。散热结构包括上述挡风板,机柜包括散热结构。本实用新型,挡风板的拆装便捷,挡风板与腔室内壁贴接,并与散热电器的外壁的形状相匹配,散热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挡风板、散热结构及机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挡风板、散热结构及机柜。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对散热电器的散热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对大功率模块上的发热器件温升有明确的要求。现有的散热电器的散热多是采用风机进行散热,当散热电器的尺寸较大时,风道一般不封堵或采用局部封堵的方式。如专利CN204424038U中公开了一种电抗器或变压器的散热装置及电抗器模块、变压器模块,散热装置用于对电抗器或变压器(称为待散热件)散热,散热装置包括散热腔,待散热件放置在散热腔内,散热腔内设置有隔板,隔板套设于待散热件上使待散热件贯穿在隔板中,隔板将该散热腔分割成上、下两个密闭的腔体一与腔体二使腔体一与腔体二仅通过待散热件的内部风道相通。隔板将散热腔分割成密闭的腔体一和腔体二要求隔板与散热腔的内壁紧密贴合,安装时,隔板既要与散热腔的内壁紧密贴合,还要套设于待散热件上,操作难度大,较为费力,且容易对待散热件的表面造成损坏;此外,由于待散热件的表面一般不平整,为了安装和加工方便,隔板的通孔通常为方形,与待散热件外壁的间隙时大时小,从而使得通过待散热件表面的气流的速度也不均匀,大大影响了散热效率,若要使隔板的形状与待散热件表面的形状相匹配,隔板的安装难度则进一步增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或问题,提供一种挡风板、散热结构及机柜,挡风板的拆装便捷,挡风板与腔室内壁贴接,并与待散热电器的外壁的形状相匹配,从而提高了散热效率。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一,一种挡风板,所述挡风板置于放有待散热电器的腔室中,所述腔室内形成有沿第一方向流动的散热风流,所述挡风板与所述散热风流相交并与所述腔室的内壁贴接,所述挡风板围设于所述散热电器外并形成板框,所述板框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一桥接板;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腔室固接并设有彼此相对的两个边以及用于桥接所述两个边的桥接部,所述两个边均与对应的散热电器的外壁之间存有过风间隙;所述第一桥接板与所述第一板体可拆卸地固接,并用于桥接所述两个边;所述第一桥接板和所述桥接部朝向对应的散热电器的外壁的形状均与对应的散热电器的外壁的形状相适配,并均与对应的散热电器的外壁间存有过风间隙。
基于技术方案一,还设有技术方案二,技术方案二中,所述第一板体包括第一板、第二板和第二桥接板,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与所述腔室固接并分别形成所述两个边;所述第二桥接板形成所述桥接部,并与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可拆卸地固接。
基于技术方案二,还设有技术方案三,技术方案三中,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均由刚性材料制成,所述第一桥接板和第二桥接板均由柔性材料制成。
基于技术方案一,还设有技术方案四,技术方案四中,所述第一板体包括第三板和第四板,所述第三板包括彼此连为一体的第一侧板和第一连接板,所述第四板包括彼此连为一体的第二侧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与所述腔室固接并分别形成所述两个边,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贴接共同形成所述桥接部。
基于技术方案四,还设有技术方案五,技术方案五中,所述第一板体由刚性材料制成,所述第一桥接板由柔性材料制成。
技术方案六,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散热结构,包括腔体和至少一个如技术方案一至五中任一项所述的挡风板,所述腔体内形成所述腔室;挡风板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时,各挡风板彼此平行并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
技术方案七,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机柜,包括柜体框架、如技术方案六所述的散热结构和待散热电器;所述散热结构的腔体形成于所述柜体框架内。
基于技术方案七,还设有技术方案八,技术方案八中,所述待散热电器为变压器或电感,其设有至少两个绕组;各绕组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间隔排布以在散热电器内部形成散热风道,每个绕组设有依次连接的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壁、第二壁、第三壁和第四壁,所述第一壁和第三壁相对并均垂直于第二方向,所述第二壁和第四壁相对,其中第一绕组的第一壁和第二绕组的第三壁朝向散热腔内壁;所述第二壁和第四壁上均设有平直段和位于平直段两端的两个弯折段,所述平直段平行于第二方向,相邻的两个绕组的两个相邻的弯折段之间形成所述散热风道的入口;所述第一板体的两个边分别与第一绕组的第一壁和第二绕组的第三壁之间存有过风间隙;所述第一桥接板和桥接部均跨接第一绕组和第二绕组,且分别设有与所述散热风道的入口的形状相适配的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分别与对应的弯折段之间存有过风间隙。
基于技术方案七,还设有技术方案九,技术方案九中,所述第一板体的两个边分别对应的散热电器的外壁之间存有5-10mm的过风间隙。
基于技术方案七,还设有技术方案十,技术方十中,所述第一桥接板和所述桥接部与对应的散热电器的外壁之间存有5-10mm的过风间隙。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的如下有益效果:
1、技术方案一中,挡风板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一桥接部,安装时,先安装第一板体,并使第一板体与腔室的内壁贴接,再放置散热电器,再将第一桥接板桥接第一板体的两个边,最后将腔室封闭,并使腔室的内壁与第一桥接板贴接,安装过程简单易操作,挡风板与腔室的内壁贴接,且不易对散热电器表面刮伤损坏;第一板体的两个边均与对应的散热电器的外壁之间存有过风间隙,第一桥接板和桥接部与对应的散热电器的外壁的形状相适配,与对应的散热电器的外壁间存有过风间隙,由于挡风板四周封闭,散热风流仅从过风间隙内通过,且通过散热电器表面的气流更为均匀,从而提高了散热电器的散热效率。
2、技术方案二中,第一板体包括第一板、第二板和第二桥接板,便于使第一板和第二板与腔室固接,也便于加工和安装第二桥接板,使第二桥接板与对应的散热电器的外壁的形状相匹配并与腔室内壁贴接。
3、技术方案三中,第一板和第二板均由刚性材料制成,第一桥接板和第二桥接板均由柔性材料制成,便于使第一桥接板和第二桥接板与对应的散热电器的外壁的形状相匹配,且不会对散热电器的外壁造成刮伤损坏。
4、技术方案四中,第一板体包括第三板和第四板,第三板包括彼此连为一体的第一侧板和第一连接板,第四板包括彼此连为一体的第二侧板和第二连接板,便于安装和加工。
5、技术方案五中,第一板体由刚性材料制成,便于与腔室固接,第一桥接板由柔性材料制成,便于与对应的散热电器的外壁的形状相匹配,且不会对散热电器的外壁造成刮伤损坏。
6、技术方案六中公开了一种散热结构,该散热结构安装便捷,既能使挡风板与腔室内壁贴接,又能使挡风板围设于散热电器上,并与散热电器的外壁的形状相匹配,散热效率高;当挡风板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时,各挡风板彼此平行并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使得腔室内还形成多层风道,散热风流经过第一个挡风板后大部分散热风流被第二个挡风板阻挡,使得大部分散热风流都经过散热电器外壁,将区域的热量带走,以此类推经过多个挡风板,经过多层挡风板隔离后,散热风流被抽走,由于多层风道气密性比较好,风压更大,散热风流流速更快,所有散热风流基本都经过散热电器表面,减少散热风流的流失,确保散热风流热量能够被快速带走,从而使得散热电器两端比较均匀,实现降温要求,从而在同样温升要求下可以减少风机数量,大大降低整机成本。
7、技术方案七中,同时公开了一种机柜,该机柜的散热结构安装便捷,既能使挡风板与腔室内壁贴接,又能使挡风板围设于散热电器上,并与散热电器的外壁的形状相匹配,且散热效率高。
8、技术方案八中,挡风板的设置使得散热风流仅能从过风间隙和相邻绕组间的散热风道内通过,从而大大提高了散热电器的散热效率,结构简单实用;第一桥接板和桥接部上分别设有与散热风道的入口的形状相适配的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保证了第一桥接板和桥接部的形状与各第二壁和第四壁的形状匹配。
9、技术方案九中,第一板体的两个边分别对应的散热电器的外壁之间存有5-10mm的过风间隙,既保证了散热效率,又便于安装。
10、技术方案十中,第一桥接板和所述桥接部与对应的散热电器的外壁之间存有5-10mm的过风间隙,既保证了散热效率,又易于安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机柜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散热结构的部分立体示意图;
图3为挡风板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4为挡风板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5为散热电器的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0、柜体框架;20、腔体,21、进风口,22、出风口,23、风机;
30、挡风板;31、第一板体,311、第一板,312、第二板,313、第二桥接板,3131、第二凸起,32、第一桥接板,321、第一凸起;31’,第一板体,311’、第三板,3111’、第一侧板,3112’、第一连接板,312’、第四板,3121’、第二侧板,3122’、第二连接板;
40、散热电器,41、第一绕组,42、第二绕组,43、第一壁,44、第二壁,45、第三壁,46、第四壁,47、平直段,48、弯折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且不应被看作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基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第一”、“第二”或“第三”等,都是为了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对于方位词,如使用术语“中心”、“横向”、“纵向”、“水平”、“垂直”、“顶”、“底”、“内”、“外”、“上”、“下”、“前”、“后”、“左”、“右”、“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乃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且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所以也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固接”或“固定连接”,应作广义理解,即两者之间没有位移关系和相对转动关系的任何连接方式,也就是说包括不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可拆卸地固定连接、连为一体以及通过其他装置或元件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如使用术语“包括”、“具有”以及它们的变形,意图在于“包含但不限于”。
以下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为X轴延伸方向,第二方向为Y轴延伸方向,第三方向为Z轴延伸方向,或第一方向为左右方向,第二方向为前后方向,第三方向为上下方向,即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正交。
参考图1-5,图1-5示出了一种机柜,机柜包括柜体框架10、散热结构和待散热电器40。
柜体框架10为现有技术,由立柱搭建形成,此处不再赘述。
散热结构包括腔体20和至少一个挡风板30,腔体20由钣金围合形成,其中钣金固接于柜体框架10上,即使得腔体20形成于柜体框架10内,腔体20内形成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腔室,腔室为长方体状,腔室的壁即由钣金形成,腔室的两端分别设有进风口21和出风口22,在本实施例中,进风口21由通风格栅形成,出风口22处设有风机23,风机23用于抽走腔室内的气流,从而使得腔室内形成有沿第一方向流动的散热风流。
在本实例中,散热结构用于为置于其腔室内的待散热电器40散热,散热的实现主要通过散热风流及挡风板30实现,具体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各挡风板30垂直于第一方向设置于腔室内并与腔室的内壁贴接,即各挡风板30彼此平行。每个挡风板30围设于散热电器40外并形成板框,板框包括第一板体31和第一桥接板32,第一板体31与腔室固接并设有彼此相对的两个边以及用于桥接两个边的桥接部,两个边均与对应的散热电器40的外壁之间存有5-10mm的过风间隙,第一桥接板32与第一板体31可拆卸地固接并用于桥接两个边。第一桥接板32和桥接部朝向对应的散热电器40的外壁的形状均与对应的散热电器40的外壁的形状相适配,并均与对应的散热电器40的外壁间存有过风间隙,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桥接板32和桥接部与对应的散热电器40的外壁之间存有5-10mm的过风间隙。
应理解,挡风板30也可以相对于第一方向倾斜设置,只要与散热风流相交即可。
如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板体31包括第一板311、第二板312和第二桥接板313,第一板311和第二板312与腔室固接并分别形成两个边,第一板311和第二板312与腔室的固接可以有多种实现方式,如第一板311和第二板312的边缘设置平行于第一方向的折边,再将折边和垂直于第二方向的钣金固接,或在垂直于第三方向的两个钣金上开设卡槽,在第一板311和第二板312的两端设置与卡槽匹配的凸起,使第一板311和第二板312卡接于垂直于第三方向的两个钣金上,第一板311和第二板312与腔室的固接简单易操作;第二桥接板313形成桥接部,并与第一板311和第二板312可拆卸地固接,安装便捷,在实际应用中,第二桥接板313的加工便捷,便于使第二桥接板313与对应的散热电器40的外壁的形状相匹配并与腔室内壁贴接。其中第一板311和第二板312均由刚性材料制成,第一桥接板32和第二桥接板313均由柔性材料制成,便于使第一桥接板32和第二桥接板313与对应的散热电器40的外壁的形状相匹配,且不会对散热电器40的外壁造成刮伤损坏。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桥接板32和第二桥接板313均通过铆钉实现与第一板311和第二板312的可拆卸地固接。
如图4所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板体31’包括第三板311’和第四板312’,第三板311’包括彼此连为一体的第一侧板3111’和第一连接板3112’,第四板312’包括彼此连为一体的第二侧板3121’和第二连接板3122’;第一侧板3111’和第二侧板3121’与腔室固接分别形成两个边,第一连接板3112’和第二连接板3122’贴接共同形成桥接部;其中,第一板体31由刚性材料制成,第一桥接板32由柔性材料制成,便于安装和加工,且不会对散热电器40的外壁造成刮伤损坏。
在本实例中,挡风板30为三个,各挡风板30彼此平行并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
具体而言,待散热电器40为变压器或电感,其设有至少两个绕组,各绕组悬空于腔室底部;各绕组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布以在散热电器40内部形成散热风道,如图5所示,每个绕组设有依次连接的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壁43、第二壁44、第三壁45和第四壁46,第一壁43和第三壁45相对并均垂直于第二方向,第二壁44和第四壁46相对,其中第一绕组41的第一壁43和第二绕组42的第三壁45朝向腔室内壁;第一板体31的两个边分别与第一绕组41的第一壁43和第二绕组42的第三壁45之间存有过风间隙。
第一桥接板32和桥接部均跨接第一绕组41和第二绕组42,且不伸入相邻的两个绕组的相对的第一壁43和第三壁45之间。具体而言,第二壁44和第四壁46上均设有平直段47和位于平直段47两端的两个弯折段48,即每个绕组具有四个弯折段48,在本实施例中,四个弯折段48使得绕组的四角形成四个倒角,应理解,倒角处可以为斜面,也可以为平滑过渡的曲面。其中平直段47平行于第二方向,相邻的两个绕组的两个相邻的弯折段48之间形成散热风道的入口,第一桥接板32和桥接部上分别设有与入口的形状相适配的第一凸起321和第二凸起3131,第一凸起321和第二凸起3131与对应的弯折段之间存有过风间隙,第一桥接板32和桥接部不伸入两个相邻的绕组的相对的第一壁43和第三壁45。
安装过程如下:
腔室的上层钣金未安装时,先安装第一板体31,并使得第一板体31的两个边之间的距离稍微大于散热电器40的第一绕组41的第一壁43和第二绕组42的第三壁45的距离;将安装好的第一板体31如上所述固接于腔室内,并使得第一板体31的两个边与腔室内壁贴接,桥接部与腔室内壁贴接,再安装散热电器40,第一绕组41的第一壁43和第二绕组42的第三壁45即分别与第一板体31的两个边之间存有5-10mm的过风间隙,散热电器40的各第二壁44均朝向桥接部,并与桥接部之间形成5-10mm的过风间隙,桥接部的第二凸起3131伸入散热通道的入口并与对应的弯折段之间形成5-10mm的过风间隙;接着安装第一桥接板32,使第一桥接板32桥接于第一板体31的两个边,第一桥接板32的第一凸起321即伸入散热通道的入口并与对应的弯折段之间形成5-10mm的过风间隙,第一桥接板32朝向各第四壁46,并与各第四壁46之间形成5-10mm的过风间隙;最后安装腔室的上层钣金,并使得上层钣金与第一桥接板32贴接。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由于挡风板30的板框由第一板体31和第一桥接板32可拆卸地固接形成,挡风板30便于围设于散热电器40外,并与腔室固接、与腔室的内壁贴接,此外,挡风板30的分体设置还便于对桥接部和第一桥接板32加工,使第一桥接板32和桥接部与对应的散热电器40的外壁的形状相适配,从而使得通过散热电器40表面的气流更为均匀,提高了散热电器40的散热效率。
由于设置多个挡风板30,使得腔室内还形成多层风道,进风口21的冷气流经过第一个挡风板30后大部分冷气流被第二个挡风板30阻挡,大部分散热风流都经过散热电器40外壁,将区域的热量带走,以此类推经过第三个挡风板30,经过三层挡风板30隔离后,通过右端风机23将热风抽走,由于三层风道气密性比较好,风机23形成的风压更大,冷风流速更快,左端所有冷风基本都经过变压器发热部分,减少冷风流失,确保变压器热量能够快速带走,而且确保了变压器左右端温度比较均匀,实现降温要求,从而在同样温升要求下可以减少风机23数量,大大降低整机成本。
本实用新型同时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挡风板30和散热结构,不再详细赘述。
上述说明书和实施例的描述,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通过本实用新型或上述实施例的启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结合公知常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或现有技术,通过合乎逻辑的分析、推理或有限的试验可以得到的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其中一部分技术特征的修改、等同替换或其他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挡风板,所述挡风板置于放有待散热电器的腔室中,所述腔室内形成有沿第一方向流动的散热风流,所述挡风板与所述散热风流相交并与所述腔室的内壁贴接,其特征是,所述挡风板围设于所述散热电器外并形成板框,所述板框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一桥接板;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腔室固接并设有彼此相对的两个边以及用于桥接所述两个边的桥接部;所述两个边均与对应的散热电器的外壁之间存有过风间隙;
所述第一桥接板与所述第一板体可拆卸地固接,并用于桥接所述两个边;
所述第一桥接板和所述桥接部朝向对应的散热电器的外壁的形状均与对应的散热电器的外壁的形状相适配,并均与对应的散热电器的外壁间存有过风间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挡风板,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板体包括第一板、第二板和第二桥接板,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与所述腔室固接并分别形成所述两个边;所述第二桥接板形成所述桥接部,并与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可拆卸地固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挡风板,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均由刚性材料制成,所述第一桥接板和第二桥接板均由柔性材料制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挡风板,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板体包括第三板和第四板,所述第三板包括彼此连为一体的第一侧板和第一连接板,所述第四板包括彼此连为一体的第二侧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与所述腔室固接并分别形成所述两个边,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贴接共同形成所述桥接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挡风板,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板体由刚性材料制成,所述第一桥接板由柔性材料制成。
6.一种散热结构,其特征是:包括腔体和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挡风板,所述腔体内形成所述腔室;挡风板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时,各挡风板彼此平行并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
7.一种机柜,其特征是,包括柜体框架、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结构和待散热电器;
所述散热结构的腔体形成于所述柜体框架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机柜,其特征是,所述待散热电器为变压器或电感,其设有至少两个绕组;各绕组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间隔排布以在散热电器内部形成散热风道,每个绕组设有依次连接的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壁、第二壁、第三壁和第四壁,所述第一壁和第三壁相对并均垂直于第二方向,所述第二壁和第四壁相对,其中第一绕组的第一壁和第二绕组的第三壁朝向散热腔内壁;
所述第二壁和第四壁上均设有平直段和位于平直段两端的两个弯折段,所述平直段平行于第二方向,相邻的两个绕组的两个相邻的弯折段之间形成所述散热风道的入口;
所述第一板体的两个边分别与第一绕组的第一壁和第二绕组的第三壁之间存有过风间隙;所述第一桥接板和桥接部均跨接第一绕组和第二绕组,且分别设有与所述散热风道的入口的形状相适配的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分别与对应的弯折段之间存有过风间隙。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机柜,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板体的两个边分别对应的散热电器的外壁之间存有5-10mm的过风间隙。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机柜,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桥接板和所述桥接部与对应的散热电器的外壁之间存有5-10mm的过风间隙。
CN202120647522.6U 2021-03-30 2021-03-30 一种挡风板、散热结构及机柜 Active CN2147084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47522.6U CN214708448U (zh) 2021-03-30 2021-03-30 一种挡风板、散热结构及机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47522.6U CN214708448U (zh) 2021-03-30 2021-03-30 一种挡风板、散热结构及机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08448U true CN214708448U (zh) 2021-11-12

Family

ID=785279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47522.6U Active CN214708448U (zh) 2021-03-30 2021-03-30 一种挡风板、散热结构及机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084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923950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KR20140053597A (ko) 전자기기의 냉각장치
CN103423816A (zh) 空调室外机的电器盒及具有该电器盒的空调室外机
CN214708448U (zh) 一种挡风板、散热结构及机柜
CN112153870B (zh) 一种散热结构及逆变装置
CN112152475B (zh) 逆变装置
JP5811832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WO2019150577A1 (ja) 室外機及び空気調和機
CN106101029A (zh) 交换机
WO2022205898A1 (zh) 空气处理设备加热元件固定结构及空气处理设备
CN212231753U (zh) 一种易散热的电磁加热装置
CN212752148U (zh) 一种逆变装置
CN112152476A (zh) 一种逆变装置
CN216600630U (zh)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散热结构
CN111031766A (zh) 电烤箱散热风道及具有其的电烤箱
CN217241201U (zh) 储能电源
CN213488418U (zh) 一种烹饪电器的散热结构
CN218634614U (zh) 散热装置及车辆
CN110994902B (zh) 冷却装置
CN211018545U (zh) 冷却装置
CN215734003U (zh) 一种变流器壳体散热结构及新能源变流器
CN215421464U (zh) 一种具有多种散热结构的光电通信箱
CN111526676A (zh) 散热结构及具有该散热结构的医疗设备
CN220189870U (zh) 一种相控阵天线散热结构
CN112637985B (zh) 变频装置及微波加热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