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05181U - 扣接结构及使用其的轨道仿真列车 - Google Patents

扣接结构及使用其的轨道仿真列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05181U
CN214705181U CN202121166157.3U CN202121166157U CN214705181U CN 214705181 U CN214705181 U CN 214705181U CN 202121166157 U CN202121166157 U CN 202121166157U CN 214705181 U CN214705181 U CN 2147051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miting
telescopic rod
connecting piece
limiting column
fasten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16615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晔
张平泽
陈玉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Guil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Mechatronic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Mechatronic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Mechatronic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12116615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051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051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051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扣接结构及使用其的轨道仿真列车,包括:第一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垂直固连的且呈圆柱状的限位柱、与限位柱可转动地套接的第二连接件;其中限位柱中对称地设有一对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包括在限位柱中开设有的一对滑动槽,以及一对一地设于一对滑动槽中的一对弹性单元;弹性单元包括一端与滑动槽的槽壁活动连接的第一伸缩杆、与第一伸缩杆的另一端固连的第一限位块,以及套设在第一伸缩杆上的且位于滑动槽的槽壁与第一限位块之间的第一弹簧;在限位柱的侧壁设有与滑动槽贯通的开口,且第一限位块适于通过开口以部分地凸出于限位柱的侧壁。

Description

扣接结构及使用其的轨道仿真列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仿真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扣接结构及使用其的轨道仿真列车。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是指运营车辆需要在特定轨道上行驶的一类交通工具或运输系统。最典型的轨道交通就是由传统火车和标准铁路所组成的铁路系统,随着火车和铁路技术的多元化发展,轨道交通呈现出越来越多的类型,不仅遍布于长距离的陆地运输,也广泛运用于中短距离的城市公共交通中,常见的轨道交通有传统铁路(国家铁路、城际铁路和市域铁路)、地铁、轻轨和有轨电车,在轨道投入使用前,需要进行一系列模拟测试,但不能进行实地模拟,只能利用一种仿真列车和列车轨道进行模拟实验。
在环保工程试验中所使用的仿真列车通常是固定的模型,对于适应轨道和试验需要各种不同长度的仿真列车进行测试,才能使数据更完整,单一的仿真列车有时并不具备适应各种轨道和模拟的要求,更换合适的仿真列车模型会浪费大量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扣接结构,以解决提高拆装便捷高效性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轨道仿真列车,以解决便于调整仿真列车长度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扣接结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扣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垂直固连的且呈圆柱状的限位柱、与所述限位柱可转动地套接的第二连接件;其中
所述限位柱中对称地设有一对限位组件;
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在限位柱中开设有的一对滑动槽,以及一对一地设于一对滑动槽中的一对弹性单元;
所述弹性单元包括一端与滑动槽的槽壁活动连接的第一伸缩杆、与第一伸缩杆的另一端固连的第一限位块,以及套设在第一伸缩杆上的且位于滑动槽的槽壁与第一限位块之间的第一弹簧;
在所述限位柱的侧壁设有与滑动槽贯通的开口,且所述第一限位块适于通过所述开口以部分地凸出于限位柱的侧壁。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伸缩杆与滑动槽的槽壁滑动配接;
在所述滑动槽的槽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伸缩杆滑动配接的开孔;以及
在所述限位柱内设有与开孔连通的装配腔;
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一端贯穿开孔后插入至装配腔中,且在第一伸缩杆插入至装配腔中的端部套接有第一止挡头。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所述限位柱的顶端开设有与滑动槽贯通的槽开口;
在所述限位柱的顶端还开设有与装配腔贯通的敞开口;以及
所述限位柱的顶端可拆卸配接有盖板,所述盖板适于封堵槽开口和敞开口;且所述盖板的侧壁与限位柱的侧壁共面。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滑动槽中且位于第一伸缩杆的两侧设有一对适于止挡第一限位块的止挡块;以及
一对所述止挡块位于第一限位块与滑动槽连接第一伸缩杆的槽壁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件上开设有适于与限位柱套接配合的连接孔。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扣接结构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垂直相连的且绕设在限位柱周向外侧的弹性抵顶组件;以及
所述第一限位块朝向第一连接件的端部高于弹性抵顶组件远离第一连接件的端部。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抵顶组件包括呈圆周分布在限位柱周向外侧的且与第一连接件活动相连的若干个等高的第二伸缩杆、同时与若干个所述第二伸缩杆远离第一连接件的一端固连支承板,以及套设在所述第二伸缩杆上的第二弹簧。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伸缩杆远离支承板的一端插入至第一连接件中,且在第二伸缩杆插入至第一连接件中的端部套接有第二止挡头。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支承板背离第二弹簧的端面且围绕所述限位柱的周向外侧转动连接有若干个滚珠;以及
若干个所述滚珠均部分地凸起于支承板的顶端面,且若干个所述滚珠凸起于支承板的顶端面的高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轨道仿真列车,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轨道仿真列车,包括:至少两节仿真车体,以及在两节仿真车体之间设有的所述的扣接结构;其中
在每相邻的两节仿真车体相对的端面的其中一个端面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固连,且另一个端面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固连。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扣接结构及使用其的轨道仿真列车,在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之间通过设有的限位柱和限位组件,使得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可以便捷地实现两者之间的装配和拆卸,如此可以提高对于不同数量的仿真车体之间进行连接和拆开时操作的便捷高效性。
进一步来说,通过设有的弹性抵顶组件,可以形成对于套设在限位柱上的第二连接件的底部的支承作用,从而提高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连接状态下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扣接结构应用于仿真车体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的扣接结构的限位组件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的扣接结构的限位组件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的扣接结构的弹性抵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的扣接结构的弹性抵顶组件的第二伸缩杆与第一连接件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施例3的扣接结构的弹性抵顶组件的支承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施例4的轨道仿真列车的仿真车体在一种可选实施情况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仿真车体;2、第一连接件;3、连接孔;4、第二连接件;5、限位组件;6、支承板;7、第二伸缩杆;8、第二弹簧;9、橡胶柱;10、缓冲层;11、第三弹簧;51、限位柱;52、弹性单元;53、第一伸缩杆;54、第一弹簧;55、止挡块;56、滑动槽;57、第一限位块;58、装配腔;59、第一止挡头;61、滚珠;62、第二止挡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扣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2、与第一连接件2垂直固连的且呈圆柱状的限位柱51、与限位柱51可转动地套接的第二连接件4;即限位柱51起到了对于第一连接件2和第二连接件4之间的衔接作用,通过第二连接件4与限位柱51的套接配合来实现第一连接件2与第二连接件4之间的配接。此处的第二连接件4上开设有适于与限位柱51套接配合的连接孔3,且连接孔3与限位柱51套接后,第二连接件4可灵活地绕着限位柱51转动。
再具体来说,在限位柱51中对称地设有一对限位组件5;以一种可选的实施情况举例,限位组件5包括在限位柱51中开设有的一对滑动槽56,以及一对一地设于一对滑动槽56中的一对弹性单元52。此处的弹性单元52包括一端与滑动槽56的槽壁活动连接的第一伸缩杆53、与第一伸缩杆53的另一端固连的第一限位块57,以及套设在第一伸缩杆53上的且位于滑动槽56的槽壁与第一限位块57之间的第一弹簧54;在限位柱51的侧壁设有与滑动槽56贯通的开口,且第一限位块57适于通过开口以部分地凸出于限位柱51的侧壁。
再进一步详细来说,第一伸缩杆53与滑动槽56的槽壁滑动配接;在滑动槽56的槽壁上开设有与第一伸缩杆53滑动配接的开孔;以及在限位柱51内设有与开孔连通的装配腔58;第一伸缩杆53的一端贯穿开孔后插入至装配腔58中,且在第一伸缩杆53插入至装配腔58中的端部套接有第一止挡头59。需要说明的是,装配腔58的内部空间满足一对滑动槽56中的第一伸缩杆53的活动空间的区间,且使得一对滑动槽56中的第一伸缩杆53的活动互不干涉。
综上,在第一弹簧54的自然弹性状态下,第一限位块57部分地伸出在滑动槽56的外侧,此时第一限位块57部分地凸起于限位柱51的侧壁,便于手部可以按压第一限位块57。而当手部将第一限位块57按压入滑动槽56的过程中,第一弹簧54被压缩,第一伸缩杆53插入装配腔58中的长度加长,使得第一限位块57可以完全地进入到滑动槽56中,此时,限位柱51的外侧壁不再有第一限位块57,此时的第二连接件4可以套入限位柱51中。而当第二连接件4与限位柱51完成套接后,手部松开对于第一限位块57的按压作用,第一限位块57在第一弹簧54的弹性作用下复位,使得第一限位块57部分地凸起于限位柱51的外侧壁,从而使得第一限位块57形成第二连接件4与限位柱51分离的限制作用。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考虑到第一伸缩杆53与限位柱51装配的便捷性,本实施例在限位柱51的顶端开设有与滑动槽56贯通的槽开口;在限位柱51的顶端还开设有与装配腔58贯通的敞开口。
此外,在完成第一伸缩杆53与限位柱51的装配后,可选的情况下,本实施例的限位柱51的顶端可拆卸配接有盖板12,盖板12适于封堵槽开口和敞开口;且盖板12的侧壁与限位柱51的侧壁共面。也就是说盖板12不会构成第二连接件4与限位柱51套接过程中的障碍,即盖板12只是起到对于装配腔58的敞开口和滑动槽56的槽开口的遮挡作用,可防止杂物进入。此处的盖板12可以通过例如但不限于紧固螺钉与限位柱51配接固定。
在上述结构的的基础上,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下,在滑动槽56中且位于第一伸缩杆53的两侧设有一对适于止挡第一限位块57的止挡块55;以及一对止挡块55位于第一限位块57与滑动槽56连接第一伸缩杆53的槽壁之间。本实施例设置的一对止挡块55用来限制第一限位块57的按压程度,防止第一弹簧54被按压过度而损坏其弹性。
实施例2:
请参阅图5和图6所示,在实施例1的扣接结构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的扣接结构还包括与第一连接件2垂直相连的且绕设在限位柱51周向外侧的弹性抵顶组件;以及第一限位块57朝向第一连接件2的端部高于弹性抵顶组件远离第一连接件2的端部,即在弹性抵顶组件与第一限位块57之间的垂直间距形成容纳第二连接件4的空间。
再具体来说,弹性抵顶组件包括呈圆周分布在限位柱51周向外侧的且与第一连接件2活动相连的若干个等高的第二伸缩杆7、同时与若干个第二伸缩杆7远离第一连接件2的一端固连支承板6,以及套设在第二伸缩杆7上的第二弹簧8。
此外,本实施例的第二伸缩杆7远离支承板6的一端插入至第一连接件2中,且在第二伸缩杆7插入至第一连接件2中的端部套接有第二止挡头62。
综上,在第二连接件4与限位柱51套接后,支承板6从第二连接件4背离第一限位块57的端面形成对于第二连接件4的支承。这样的情况下,由于第二弹簧8的弹性作用力,可以有效提高第二连接件4与第一连接件2配接状态的稳定性,并且通过此处设有的弹性抵顶组件可以提高第一连接件2与第二连接件4在连接状态下的抗震性;且第二弹簧8可以起到一定缓冲作用,避免当扣接结构应用在相连的两个仿真车体1之间当仿真车体1行驶速度过快颠簸而造成第一连接件2和第二连接件4与仿真车体1连接处因为惯性而断裂的问题产生。
实施例3:
请参阅图7所示,在实施例2的扣接结构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的扣接结构在支承板6背离第二弹簧8的端面且围绕限位柱51的周向外侧转动连接有若干个滚珠61;以及若干个滚珠61均部分地凸起于支承板6的顶端面,且若干个滚珠61凸起于支承板6的顶端面的高度相同。
本实施例通过设有的滚珠61,可以实现第二连接件4与支承板6之间的静摩擦转为滑动摩擦,有利于提高当扣接结构应用于仿真车体1中时仿真车体1转弯过程中的顺畅度。
实施例4:
请参阅图1所示,在实施例1或者实施例2或者实施例3的扣接结构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轨道仿真列车,包括:至少两节仿真车体1,以及在两节仿真车体1之间设有的扣接结构;其中在每相邻的两节仿真车体1相对的端面的其中一个端面与第一连接件2固连,且另一个端面与第二连接件4固连。
可选的一种情况下,请参阅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仿真车体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橡胶柱9的一端,橡胶柱9本身具有恢复形变的特性,有一定的减少撞击力的作用。且橡胶柱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缓冲层10,缓冲层10的内部填充有颗粒状泡沫,橡胶柱9的外部套接有第三弹簧11,第三弹簧11抵触连接在缓冲层10和仿真车体1之间,橡胶柱9对第三弹簧11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在缓冲层10填入颗粒状泡沫,可以在仿真车体1摔下去时,起到一定缓冲保护作用,利用橡胶柱9和第三弹簧11,进一步减小仿真车体1掉下去受到的撞击,可以很好的避免仿真车体1摔坏。
以上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Claims (10)

1.一种扣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垂直固连的且呈圆柱状的限位柱、与所述限位柱可转动地套接的第二连接件;其中
所述限位柱中对称地设有一对限位组件;
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在限位柱中开设有的一对滑动槽,以及一对一地设于一对滑动槽中的一对弹性单元;
所述弹性单元包括一端与滑动槽的槽壁活动连接的第一伸缩杆、与第一伸缩杆的另一端固连的第一限位块,以及套设在第一伸缩杆上的且位于滑动槽的槽壁与第一限位块之间的第一弹簧;
在所述限位柱的侧壁设有与滑动槽贯通的开口,且所述第一限位块适于通过所述开口以部分地凸出于限位柱的侧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杆与滑动槽的槽壁滑动配接;
在所述滑动槽的槽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伸缩杆滑动配接的开孔;以及
在所述限位柱内设有与开孔连通的装配腔;
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一端贯穿开孔后插入至装配腔中,且在第一伸缩杆插入至装配腔中的端部套接有第一止挡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扣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限位柱的顶端开设有与滑动槽贯通的槽开口;
在所述限位柱的顶端还开设有与装配腔贯通的敞开口;以及
所述限位柱的顶端可拆卸配接有盖板,所述盖板适于封堵槽开口和敞开口;且所述盖板的侧壁与限位柱的侧壁共面。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扣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滑动槽中且位于第一伸缩杆的两侧设有一对适于止挡第一限位块的止挡块;以及
一对所述止挡块位于第一限位块与滑动槽连接第一伸缩杆的槽壁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上开设有适于与限位柱套接配合的连接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接结构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垂直相连的且绕设在限位柱周向外侧的弹性抵顶组件;以及
所述第一限位块朝向第一连接件的端部高于弹性抵顶组件远离第一连接件的端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扣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抵顶组件包括呈圆周分布在限位柱周向外侧的且与第一连接件活动相连的若干个等高的第二伸缩杆、同时与若干个所述第二伸缩杆远离第一连接件的一端固连支承板,以及套设在所述第二伸缩杆上的第二弹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扣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伸缩杆远离支承板的一端插入至第一连接件中,且在第二伸缩杆插入至第一连接件中的端部套接有第二止挡头。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任一项所述的扣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承板背离第二弹簧的端面且围绕所述限位柱的周向外侧转动连接有若干个滚珠;以及
若干个所述滚珠均部分地凸起于支承板的顶端面,且若干个所述滚珠凸起于支承板的顶端面的高度相同。
10.一种轨道仿真列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节仿真车体,以及在两节仿真车体之间设有的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扣接结构;其中
在每相邻的两节仿真车体相对的端面的其中一个端面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固连,且另一个端面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固连。
CN202121166157.3U 2021-05-28 2021-05-28 扣接结构及使用其的轨道仿真列车 Active CN2147051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66157.3U CN214705181U (zh) 2021-05-28 2021-05-28 扣接结构及使用其的轨道仿真列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66157.3U CN214705181U (zh) 2021-05-28 2021-05-28 扣接结构及使用其的轨道仿真列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05181U true CN214705181U (zh) 2021-11-12

Family

ID=785542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166157.3U Active CN214705181U (zh) 2021-05-28 2021-05-28 扣接结构及使用其的轨道仿真列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051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15402B (zh) 包括轭架、弹性体弹簧和摩擦机构的牵引装置组件
CN112111999B (zh) 一种减震性良好的铁路整体道床
CN201165233Y (zh) 铁路货车转向架轴箱减振装置及其转向架、铁路货车
CN110979354A (zh) 一种空中轨道车辆的自动连接与脱钩方法
CN214705181U (zh) 扣接结构及使用其的轨道仿真列车
CN110863396B (zh) 一种低噪音减震铁轨
CN108583615B (zh) 一种双重缓冲的火车车厢连接机构
CN201427585Y (zh) 铁路货车及其弹性旁承
CN110979353A (zh) 一种用于空中轨道车辆的自动连接车钩
CN211285264U (zh) 一种铁路桥梁轨下横向减震装置
CN210133123U (zh) 一种悬挂式空轨及其车端连接装置
CN213594042U (zh) 一种车辆底盘缓冲结构
CN206418357U (zh) 铁轨连接结构
CN201901151U (zh) 一种摇枕与侧架连接装置
CN218780689U (zh) 一种轨道交通减振器
CN207045349U (zh) 一种轨道车辆防偏吸能装置
CN206968666U (zh) 一种防偏吸能锁紧装置
CN102092399B (zh) 一种摇枕与侧架连接装置
KR101859945B1 (ko) 산악철도차량용 차체 상부 연결 구조
CN220704208U (zh) 一种地铁轨道减震降噪装置
CN214800182U (zh) 一种用于轨道交通显示器的保护装置
CN216922863U (zh) 一种具有减震辅助轮的滑轨滑块
CN220414090U (zh) 一种交通工程防撞装置
CN220332685U (zh) 一种卡轨车平道使用的压轨式挡车装置
CN217271593U (zh) 一种地铁车辆用缓冲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15

Address after: 230000 floor 1, building 2, phase I, e-commerce Park, Jinggang Road, Shusha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Dragon totem Technology (Hefei) Co.,Ltd.

Address before: 213000 No. 26 Mingxin Middle Road, Hutang Town, Wujin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HANGZHOU INSTITUTE OF MECHATRONIC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314

Address after: Room 2501-219, 25th Floor, Building 1, No. 200 Changjiang Road, Yantai Area, China (Shandong) Pilot Free Trade Zone, Yantai City, Shandong Province, 265500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Guil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30000 floor 1, building 2, phase I, e-commerce Park, Jinggang Road, Shusha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ragon totem Technology (Hefei)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