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01421U - 制冷设备 - Google Patents

制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01421U
CN214701421U CN202120056764.8U CN202120056764U CN214701421U CN 214701421 U CN214701421 U CN 214701421U CN 202120056764 U CN202120056764 U CN 202120056764U CN 214701421 U CN214701421 U CN 2147014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onding
water collector
degree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05676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苗震
陈冠锋
李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05676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014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014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014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moval Of Water From Condensation And Defros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包括接水盘和加热部件,加热部件设置于接水盘内;其中,加热部件与接水盘的底壁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值,接水盘的深度为第一深度值,第一距离值与第一深度值相适配。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制冷设备,由于加热部件与接水盘的底壁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值,接水盘的深度为第一深度值,第一距离值与第一深度值相适配,使得加热部件的位置与接水盘的深度相匹配,并且使得加热部件的位置更加接近接水盘内积水的水面位置,提升水面处的温度,进而提升接水盘内积水的蒸发效率,加快接水盘内积水的蒸发速度,以避免接水盘内积水的水量过多,防止接水盘内积水溢出接水盘。

Description

制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制冷设备在化霜时会产生化霜水,为避免化霜水流到制冷设备周围的环境中,需在制冷设备上设置接水盘,以通过接水盘盛放化霜水,并通过设置在接水盘底部的蒸发管将化霜水蒸发。
在相关技术中,由于蒸发管设置在接水盘的底部,当化霜水量较大时,接水盘内的化霜水会将蒸发管完全淹没,使得蒸发管远离化霜水的水面,进而导致化霜水的蒸发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制冷设备。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包括接水盘和加热部件,加热部件设置于接水盘内;其中,加热部件与接水盘的底壁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值,接水盘的深度为第一深度值,第一距离值与第一深度值相适配。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制冷设备,设置有接水盘和加热部件,加热部件设置在接水盘的内部,接水盘内盛放的积水可被加热部件加热,进而加快接水盘内积水的蒸发效率,提高接水盘内积水的蒸发速度,进而避免接水盘内积水的水量过多,防止接水盘内积水溢出接水盘。
并且,由于加热部件与接水盘的底壁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值,接水盘的深度为第一深度值,第一距离值与第一深度值相适配,使得加热部件的位置与接水盘的深度相匹配,并且使得加热部件的位置更加接近接水盘内积水的水面位置,提升水面处的温度,进而提升接水盘内积水的蒸发效率,加快接水盘内积水的蒸发速度,以避免接水盘内积水的水量过多,防止接水盘内积水溢出接水盘。
由于加热部件的位置与接水盘的深度相匹配,并且可避免接水盘内积水的水量过多,进而避免因接水盘内积水过多而没过加热部件,使得加热部件更高效地加热水面处的积水,提升加热部件的工作效率,减少能源的浪费。
由于加热部件的位置与接水盘的深度相匹配,可以有效判断加热部件在接水盘内的最佳安装位置,既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接水盘内化霜水的蒸发效率,又能够做到对接水盘大小的最佳设计,提高产品的设计精度和水平。
由于不需任何额外设备的增加即可实现提升接水盘内积水的蒸发效率,使得接水盘的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廉。
具体地,接水盘内设置有支架,加热部件安装与支架上,支架的高度根据第一距离值设置,进而使得加热部件位于接水盘内的最佳安装位置。
加热部件与接水盘底壁之间的距离具体为加热部件的中线与接水盘内腔底壁之间的距离。接水盘的深度为接水盘的上边缘至接水盘内腔的底壁的高度。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制冷设备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方案中,加热部件为蒸发管。
在该技术方案中,加热部件为蒸发管,蒸发管内的高温高压冷媒可释放大量的热量,进而实现对接水盘内积水的加热,有效地利用了制冷系统中的热量,提升了制冷系统的能量利用率。
并且,通过蒸发管加热接水盘内的积水,水的比热容较大,可有效地吸收高温高压冷媒所携带的热量,进而提升高温高压冷媒的换热效率,进而提升制冷系统的制冷效果,减少制冷系统的能耗。
由于蒸发管加热接水盘内的积水后,积水会蒸发为水蒸气,在积水气化过程中,会吸收周围的热量,进而使得高温高压冷媒可在蒸发管处更快速地散热,进一步提升高温高压冷媒的换热效率,进而提升制冷系统的制冷效果,减少制冷系统的能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方案中,制冷设备还包括压缩机和冷凝器;压缩机的排气口与蒸发管的一端相连接;冷凝器与蒸发管的另一端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蒸发管一端与压缩机的排气口相连接,另一端与冷凝器相连接,使得制冷系统中的冷媒在被压缩机压缩为高温高压的液态冷媒后,会经过蒸发管进入到冷凝器中,进而使得高温高压的液态冷媒可在经过蒸发管时释放热量,以实现对集水盘内积水的加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方案中,加热部件为电加热管。
在该技术方案中,加热部件为电加热管,电加热管的加热效率高,便于布置,并且可根据集水盘内积水的多少进行开启和关闭,控制更加灵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方案中,第一距离值小于第一深度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距离值小于第一深度值,即加热部件与接水盘底壁之间的距离小于接水盘的深度,使得加热部件更加接近接水盘内积水的水面,或部分位于接水盘内的积水中,避免加热部件远离接水盘内积水,提升对接水盘内积水的加热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方案中,第一距离值与第一深度值的比值大于等于0.35,小于等于0.85。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距离值与第一深度值的比值为0.35至0.85,使得加热部件所在的位置即不会因与接水盘底壁过近而被积水淹没,也不会因距离接水盘底壁过远而远离接水盘内积水的水面,使得加热部件更高效地加热积水,提升加热部件的工作效率,减少能源的浪费。
具体地,由于加热部件与接水盘的底壁过于接近时,接水盘内的积水会没过加热部件,此时加热部件只能加热接水盘底部的积水,无法直接加热接水盘中高度较高处的积水或水面处的积水,并且由于积水盘内积水的流动性较差,所以在加热部件与接水盘的底壁过于接近时,无法有效地加热水面处的积水。在将第一距离值与第一深度值的比值设置为大于等于0.35时,使得加热部件更加接近水面,不会仅加热接水盘底部的积水,而是更加高效地加热水面处的积水,进而提升水面处积水的温度,加快积水的蒸发效率,提升积水的蒸发速度。
由于加热部件与接水盘的底壁过远时,使得加热部件远离积水的水面,进而使得加热部件所产生的热量大量地散失在周围的环境中,降低加热部件对水面处的积水的加热效率。在将第一距离值与第一深度值的比值设置为小于等于0.85时,使得加热部件不会远离积水的水面,提升对水面处积水的加热效率,进而提升水面处积水的温度,加快积水的蒸发效率,提升积水的蒸发速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比值与制冷设备的容积呈正比。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距离值与第一深度值的比值与制冷设备的容积呈正比,在制冷设备的容积较大时,第一距离值与第一深度值的比值较大,在制冷设备的容积较小时,第一距离值与第一深度值的比值较小。
具体地,在制冷设备的容积较大时,制冷设备的热负荷相对较大,且该种制冷设备常配有多个蒸发器,多个蒸发器的容霜量会有较大的提升,单次的化霜水量也会有明显的提高,所以将第一距离值与第一深度值的比值设置的相对较大,可使得加热部件距离接水盘的底壁相对较远,进而避免大量化霜水淹没加热部件,使得加热部件更加接近水面,更加高效地加热水面处的积水,进而提升水面处积水的温度,加快积水的蒸发效率,提升积水的蒸发速度。
在制冷设备的容积较小时,制冷设备整体的热负荷相对较小,而蒸发器的体积及容霜量也相对偏低,使得蒸发器的单次化霜水量相对较少,所以将第一距离值与第一深度值的比值设置的相对较小,可使得加热部件距离接水盘的底壁相对较近,避免加热部件远离积水的水面,提升对水面处积水的加热效率,进而提升水面处积水的温度,加快积水的蒸发效率,提升积水的蒸发速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方案中,制冷设备的容积小于等于300升的情况下,比值大于等于0.35,小于等于0.6。
在该技术方案中,制冷设备的容积小于等于300升时,制冷设备整体的热负荷相对较小,而蒸发器的体积及容霜量也相对偏低,使得蒸发器的单次化霜水量相对较少,将第一距离值与第一深度值的比值设置为0.35至0.6,使得加热部件较为接近接水盘的底壁,提升对水面处积水的加热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方案中,制冷设备的容积大于300升的情况下,比值大于等于0.6,小于等于0.85。
在该技术方案中,制冷设备的容积大于等于300升时,制冷设备的热负荷相对较大,单次的化霜水量也较多,将第一距离值与第一深度值的比值设置为0.6至0.85,使得加热部件相对远离接水盘的底壁,避免大量化霜水淹没加热部件,使得加热部件更加接近水面,更加高效地加热水面处的积水,进而提升水面处积水的温度,加快积水的蒸发效率,提升积水的蒸发速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方案中,制冷设备还包括排水管,排水管与接水盘相连通。
在该技术方案中,制冷设备设置有排水管,蒸发器所产生的蒸馏水或化霜水可通过排水管流入接水盘内,进而实现对蒸发器所产生的蒸馏水或化霜水的接取,避免蒸发器所产生的蒸馏水或化霜水污染制冷设备周围的环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方案中,制冷设备为冰箱、冷柜、酒柜或空调器。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冰箱、冷柜、酒柜或空调器,设置有接水盘和加热部件,加热部件设置在接水盘的内部,接水盘内盛放的积水可被加热部件加热,进而加快接水盘内积水的蒸发效率,提高接水盘内积水的蒸发速度,进而避免接水盘内积水的水量过多,防止接水盘内积水溢出接水盘。
并且,由于加热部件与接水盘的底壁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值,接水盘的深度为第一深度值,第一距离值与第一深度值相适配,使得加热部件的位置与接水盘的深度相匹配,并且使得加热部件的位置更加接近接水盘内积水的水面位置,提升水面处的温度,进而提升接水盘内积水的蒸发效率,加快接水盘内积水的蒸发速度,以避免接水盘内积水的水量过多,防止接水盘内积水溢出接水盘。
由于加热部件的位置与接水盘的深度相匹配,并且可避免接水盘内积水的水量过多,进而避免因接水盘内积水过多而没过加热部件,使得加热部件更高效地加热水面处的积水,提升加热部件的工作效率,减少能源的浪费。
由于加热部件的位置与接水盘的深度相匹配,可以有效判断加热部件在接水盘内的最佳安装位置,既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接水盘内化霜水的蒸发效率,又能够做到对接水盘大小的最佳设计,提高产品的设计精度和水平。
由于不需任何额外设备的增加即可实现提升接水盘内积水的蒸发效率,使得接水盘的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廉。
具体地,接水盘内设置有支架,加热部件安装与支架上,支架的高度根据第一距离值设置,进而使得加热部件位于接水盘内的最佳安装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制冷设备的剖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制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和图2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接水盘,200加热部件,300排水管,400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和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制冷设备。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包括接水盘100和加热部件200,加热部件200设置于接水盘100内;其中,加热部件200与接水盘100的底壁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值,接水盘100的深度为第一深度值,第一距离值与第一深度值相适配。
在该实施例中,制冷设备设置有接水盘100和加热部件200,加热部件200设置在接水盘100的内部,接水盘100内盛放的积水可被加热部件200加热,进而加快接水盘100内积水的蒸发效率,提高接水盘100内积水的蒸发速度,进而避免接水盘100内积水的水量过多,防止接水盘100内积水溢出接水盘100。
并且,由于加热部件200与接水盘100的底壁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值,接水盘100的深度为第一深度值,第一距离值与第一深度值相适配,使得加热部件200的位置与接水盘100的深度相匹配,并且使得加热部件200的位置更加接近接水盘100内积水的水面位置,提升水面处的温度,进而提升接水盘100内积水的蒸发效率,加快接水盘100内积水的蒸发速度,以避免接水盘100内积水的水量过多,防止接水盘100内积水溢出接水盘100。
由于加热部件200的位置与接水盘100的深度相匹配,并且可避免接水盘100内积水的水量过多,进而避免因接水盘100内积水过多而没过加热部件200,使得加热部件200更高效地加热水面处的积水,提升加热部件200的工作效率,减少能源的浪费。
由于加热部件200的位置与接水盘100的深度相匹配,可以有效判断加热部件200在接水盘100内的最佳安装位置,既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接水盘100内化霜水的蒸发效率,又能够做到对接水盘100大小的最佳设计,提高产品的设计精度和水平。
由于不需任何额外设备的增加即可实现提升接水盘100内积水的蒸发效率,使得接水盘100的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廉。
具体地,接水盘100内设置有支架,加热部件200安装与支架上,支架的高度根据第一距离值设置,进而使得加热部件200位于接水盘100内的最佳安装位置。
如图1所示,加热部件200与接水盘100底壁之间的距离具体为加热部件200的中线与接水盘100内腔底壁之间的距离H1。接水盘100的深度为接水盘100的上边缘至接水盘100内腔的底壁的高度H2。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除上述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地包括了以下技术特征。
如图1和图2所示,加热部件200为蒸发管。
在该技术方案中,加热部件200为蒸发管,蒸发管内的高温高压冷媒可释放大量的热量,进而实现对接水盘100内积水的加热,有效地利用了制冷系统中的热量,提升了制冷系统的能量利用率。
并且,通过蒸发管加热接水盘100内的积水,水的比热容较大,可有效地吸收高温高压冷媒所携带的热量,进而提升高温高压冷媒的换热效率,进而提升制冷系统的制冷效果,减少制冷系统的能耗。
由于蒸发管加热接水盘100内的积水后,积水会蒸发为水蒸气,在积水气化过程中,会吸收周围的热量,进而使得高温高压冷媒可在蒸发管处更快速地散热,进一步提升高温高压冷媒的换热效率,进而提升制冷系统的制冷效果,减少制冷系统的能耗。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除上述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地包括了以下技术特征。
制冷设备还包括压缩机和冷凝器;压缩机的排气口与蒸发管的一端相连接;冷凝器与蒸发管的另一端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蒸发管一端与压缩机的排气口相连接,另一端与冷凝器相连接,使得制冷系统中的冷媒在被压缩机压缩为高温高压的液态冷媒后,会经过蒸发管进入到冷凝器中,进而使得高温高压的液态冷媒可在经过蒸发管时释放热量,以实现对集水盘内积水的加热。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除上述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地包括了以下技术特征。
加热部件200为电加热管。
在该技术方案中,加热部件200为电加热管,电加热管的加热效率高,便于布置,并且可根据集水盘内积水的多少进行开启和关闭,控制更加灵活。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除上述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地包括了以下技术特征。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距离值小于第一深度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距离值小于第一深度值,即加热部件200与接水盘100底壁之间的距离小于接水盘100的深度,使得加热部件200更加接近接水盘100内积水的水面,或部分位于接水盘100内的积水中,避免加热部件200远离接水盘100内积水,提升对接水盘100内积水的加热效率。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除上述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地包括了以下技术特征。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距离值与第一深度值的比值大于等于0.35,小于等于0.85。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距离值与第一深度值的比值为0.35至0.85,使得加热部件200所在的位置即不会因与接水盘100底壁过近而被积水淹没,也不会因距离接水盘100底壁过远而远离接水盘100内积水的水面,使得加热部件200更高效地加热积水,提升加热部件200的工作效率,减少能源的浪费。
具体地,由于加热部件200与接水盘100的底壁过于接近时,接水盘100内的积水会没过加热部件200,此时加热部件200只能加热接水盘100底部的积水,无法直接加热接水盘100中高度较高处的积水或水面处的积水,并且由于积水盘内积水的流动性较差,所以在加热部件200与接水盘100的底壁过于接近时,无法有效地加热水面处的积水。在将第一距离值与第一深度值的比值设置为大于等于0.35时,使得加热部件200更加接近水面,不会仅加热接水盘100底部的积水,而是更加高效地加热水面处的积水,进而提升水面处积水的温度,加快积水的蒸发效率,提升积水的蒸发速度。
由于加热部件200与接水盘100的底壁过远时,使得加热部件200远离积水的水面,进而使得加热部件200所产生的热量大量地散失在周围的环境中,降低加热部件200对水面处的积水的加热效率。在将第一距离值与第一深度值的比值设置为小于等于0.85时,使得加热部件200不会远离积水的水面,提升对水面处积水的加热效率,进而提升水面处积水的温度,加快积水的蒸发效率,提升积水的蒸发速度。
实施例七: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除上述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地包括了以下技术特征。
如图1和图2所示,比值与制冷设备的容积呈正比。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距离值与第一深度值的比值与制冷设备的容积呈正比,在制冷设备的容积较大时,第一距离值与第一深度值的比值较大,在制冷设备的容积较小时,第一距离值与第一深度值的比值较小。
具体地,在制冷设备的容积较大时,制冷设备的热负荷相对较大,且该种制冷设备常配有多个蒸发器,多个蒸发器的容霜量会有较大的提升,单次的化霜水量也会有明显的提高,所以将第一距离值与第一深度值的比值设置的相对较大,可使得加热部件200距离接水盘100的底壁相对较远,进而避免大量化霜水淹没加热部件200,使得加热部件200更加接近水面,更加高效地加热水面处的积水,进而提升水面处积水的温度,加快积水的蒸发效率,提升积水的蒸发速度。
在制冷设备的容积较小时,制冷设备整体的热负荷相对较小,而蒸发器的体积及容霜量也相对偏低,使得蒸发器的单次化霜水量相对较少,所以将第一距离值与第一深度值的比值设置的相对较小,可使得加热部件200距离接水盘100的底壁相对较近,避免加热部件200远离积水的水面,提升对水面处积水的加热效率,进而提升水面处积水的温度,加快积水的蒸发效率,提升积水的蒸发速度。
实施例八: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除上述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地包括了以下技术特征。
如图1和图2所示,制冷设备的容积小于等于300升的情况下,比值大于等于0.35,小于等于0.6。
在该技术方案中,制冷设备的容积小于等于300升时,制冷设备整体的热负荷相对较小,而蒸发器的体积及容霜量也相对偏低,使得蒸发器的单次化霜水量相对较少,将第一距离值与第一深度值的比值设置为0.35至0.6,使得加热部件200较为接近接水盘100的底壁,提升对水面处积水的加热效率。
具体地,制冷设备的容积小于等于300升时,第一距离值与第一深度值的比值设置为0.35。
制冷设备的容积小于等于300升时,第一距离值与第一深度值的比值设置为0.6。
制冷设备的容积小于等于300升时,第一距离值与第一深度值的比值设置为0.5。
实施例九: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除上述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地包括了以下技术特征。
如图1和图2所示,制冷设备的容积大于300升的情况下,比值大于等于0.6,小于等于0.85。
在该技术方案中,制冷设备的容积大于等于300升时,制冷设备的热负荷相对较大,单次的化霜水量也较多,将第一距离值与第一深度值的比值设置为0.6至0.85,使得加热部件200相对远离接水盘100的底壁,避免大量化霜水淹没加热部件200,使得加热部件200更加接近水面,更加高效地加热水面处的积水,进而提升水面处积水的温度,加快积水的蒸发效率,提升积水的蒸发速度。
具体地,制冷设备的容积大于等于300升时,第一距离值与第一深度值的比值设置为0.85。
制冷设备的容积大于等于300升时,第一距离值与第一深度值的比值设置为0.7。
实施例十: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除上述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地包括了以下技术特征。
如图1和图2所示,制冷设备还包括排水管300,排水管300与接水盘100相连通。
在该技术方案中,制冷设备设置有排水管300,蒸发器所产生的蒸馏水或化霜水可通过排水管300流入接水盘100内,进而实现对蒸发器所产生的蒸馏水或化霜水的接取,避免蒸发器所产生的蒸馏水或化霜水污染制冷设备周围的环境。
实施例十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除上述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地包括了以下技术特征。
制冷设备为冰箱、冷柜、酒柜或空调器。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冰箱、冷柜、酒柜或空调器,设置有接水盘100和加热部件200,加热部件200设置在接水盘100的内部,接水盘100内盛放的积水可被加热部件200加热,进而加快接水盘100内积水的蒸发效率,提高接水盘100内积水的蒸发速度,进而避免接水盘100内积水的水量过多,防止接水盘100内积水溢出接水盘100。
并且,由于加热部件200与接水盘100的底壁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值,接水盘100的深度为第一深度值,第一距离值与第一深度值相适配,使得加热部件200的位置与接水盘100的深度相匹配,并且使得加热部件200的位置更加接近接水盘100内积水的水面位置,提升水面处的温度,进而提升接水盘100内积水的蒸发效率,加快接水盘100内积水的蒸发速度,以避免接水盘100内积水的水量过多,防止接水盘100内积水溢出接水盘100。
由于加热部件200的位置与接水盘100的深度相匹配,并且可避免接水盘100内积水的水量过多,进而避免因接水盘100内积水过多而没过加热部件200,使得加热部件200更高效地加热水面处的积水,提升加热部件200的工作效率,减少能源的浪费。
由于加热部件200的位置与接水盘100的深度相匹配,可以有效判断加热部件200在接水盘100内的最佳安装位置,既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接水盘100内化霜水的蒸发效率,又能够做到对接水盘100大小的最佳设计,提高产品的设计精度和水平。
由于不需任何额外设备的增加即可实现提升接水盘100内积水的蒸发效率,使得接水盘100的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廉。
具体地,接水盘100内设置有支架400,加热部件200安装与支架400上,支架400的高度根据第一距离值设置,进而使得加热部件200位于接水盘100内的最佳安装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和说明书附图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有额外的明确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和使得描述过程更加简便,而不是为了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所描述的特定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这些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举例来说,“连接”可以是多个对象之间的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多个对象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多个对象之间的直接相连,也可以是多个对象之间的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上述数据地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和说明书附图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和说明书附图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水盘;
加热部件,所述加热部件设置于所述接水盘内;
其中,所述加热部件与所述接水盘的底壁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值,所述接水盘的深度为第一深度值,所述第一距离值与所述第一深度值相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部件为蒸发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压缩机,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所述蒸发管的一端相连接;
冷凝器,所述冷凝器与所述蒸发管的另一端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部件为电加热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距离值小于所述第一深度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距离值与所述第一深度值的比值大于等于0.35,小于等于0.8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比值与所述制冷设备的容积呈正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设备的容积小于等于300升的情况下,所述比值大于等于0.35,小于等于0.6。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设备的容积大于300升的情况下,所述比值大于等于0.6,小于等于0.85。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与所述接水盘相连通。
CN202120056764.8U 2021-01-11 2021-01-11 制冷设备 Active CN2147014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56764.8U CN214701421U (zh) 2021-01-11 2021-01-11 制冷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56764.8U CN214701421U (zh) 2021-01-11 2021-01-11 制冷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01421U true CN214701421U (zh) 2021-11-12

Family

ID=785628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056764.8U Active CN214701421U (zh) 2021-01-11 2021-01-11 制冷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014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95455A (zh) 一种开放式天花板制冷系统
CN210292461U (zh) 一种制冰蒸发器
CN111795595A (zh) 一种冷管系统
CN214701421U (zh) 制冷设备
CN210425710U (zh) 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气流除湿模块及冷藏冷冻装置
CN215216873U (zh) 一种具有化霜功率可自动调节功能的智能酒柜
CN214581960U (zh) 制冰单元及具有该制冰单元的冷藏冷冻装置
CN210425712U (zh) 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气流除湿模块及冷藏冷冻装置
CN220818235U (zh) 一种户外恒温红酒柜
CN112413984A (zh) 一种接水盘以及冰箱
CN202885401U (zh) 一种冰箱用接水盘蒸发管
CN221005626U (zh) 一种冰箱
CN218600087U (zh) 一种真空预冷保鲜机防冷阱冰堵装置
CN210569111U (zh) 一种防止水结冰导致接水盘破裂的结构
CN221301721U (zh) 冰箱
CN215373091U (zh) 一种落地式正面回风冷风机
CN218955231U (zh) 无泵满液式空气冷却器
CN210292443U (zh) 用于冰箱的冷凝器及冰箱
CN207963270U (zh) 冰箱
CN217685965U (zh) 一种防爆换热组件及其制冷柜
CN218495507U (zh) 冰箱
CN217058413U (zh) 一种真空干燥系统用冷凝器
CN211261365U (zh) 一种冰箱冷凝器
CN215597514U (zh) 换热器组件及座吊机
CN220728651U (zh) 一种冷藏柜制冷主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