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00774U - 一种具备余热回收再利用功能的火电厂锅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备余热回收再利用功能的火电厂锅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00774U
CN214700774U CN202120958162.1U CN202120958162U CN214700774U CN 214700774 U CN214700774 U CN 214700774U CN 202120958162 U CN202120958162 U CN 202120958162U CN 214700774 U CN214700774 U CN 2147007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fixedly connected
communicated
boiler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95816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闫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095816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007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007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0077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30Technologies for a more efficient combustion or heat usage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备余热回收再利用功能的火电厂锅炉,包括锅炉本体和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处理箱,所述底板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储水箱,储水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泵。本实用新型通过锅炉本体、底板、处理箱、储水箱、水泵、导热管、第一导热格栅、排风管、进气管、过滤箱、排气管、支撑管、隔板、第二导热格栅、风机、输气管、衔接块、过滤网、拉手、限位槽、限位杆、拉环、立杆、推杆和弹簧的配合使用,具备余热回收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火电厂锅炉,大多没有余热回收的功能,在燃料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烟,热烟没有合理回收利用时,会导致大量热能损失,从而容易降低火电厂锅炉实用性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具备余热回收再利用功能的火电厂锅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电厂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备余热回收再利用功能的火电厂锅炉。
背景技术
火力发电厂简称火电厂,是利用可燃物例如煤作为燃料生产电能的工厂,它的基本生产过程是,燃料在燃烧时加热水生成蒸汽,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变成热能,蒸汽压力推动汽轮机旋转,热能转换成机械能,然后汽轮机带动发电机旋转,将机械能转变成电能,然而现有的火电厂锅炉,大多没有余热回收的功能,在燃料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烟,热烟没有合理回收利用时,会导致大量热能损失,从而容易降低火电厂锅炉的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余热回收再利用功能的火电厂锅炉,具备余热回收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火电厂锅炉,大多没有余热回收的功能,在燃料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烟,热烟没有合理回收利用时,会导致大量热能损失,从而容易降低火电厂锅炉实用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备余热回收再利用功能的火电厂锅炉,包括锅炉本体和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处理箱,所述底板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处理箱的内腔设置有导热管,所述导热管表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热格栅,所述导热管的顶部贯穿处理箱并与水泵连通,所述导热管的底部贯穿处理箱并与储水箱连通,所述处理箱的底部连通有排风管,所述处理箱顶部的左侧连通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顶部设置有过滤箱,所述进气管的顶部与过滤箱连通,所述过滤箱的顶部连通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远离过滤箱的一端与锅炉本体连通,所述进气管的左侧连通有支撑管,所述支撑管内腔顶部和底部的右侧之间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支撑管的内腔设置有第二导热格栅,所述第二导热格栅的右侧贯穿隔板并延伸至进气管的内腔,所述支撑管的顶部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的底部通过管道与支撑管连通,所述支撑管底部的左侧连通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的底部与锅炉本体连通,所述过滤箱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衔接块,所述衔接块的内腔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右侧贯穿至过滤箱的右侧并固定连接有拉手,所述过滤网顶部的右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腔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顶部贯穿至过滤箱的顶部并固定连接有拉环,所述过滤箱内腔顶部的右侧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立杆,所述限位杆左侧的底部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远离限位杆的一侧贯穿至立杆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限位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过滤箱内腔右侧的顶部开设有配合滑块使用的滑槽。
优选的,所述过滤箱顶部的右侧开有配合限位杆使用的第一开口,所述过滤箱的右侧开设有配合过滤网使用的第二开口。
优选的,所述拉手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所述弹簧远离推杆的一端与立杆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风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架,支架的底部与支撑管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腿,支腿的数量为四个,且均匀分布在底板的底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锅炉本体、底板、处理箱、储水箱、水泵、导热管、第一导热格栅、排风管、进气管、过滤箱、排气管、支撑管、隔板、第二导热格栅、风机、输气管、衔接块、过滤网、拉手、限位槽、限位杆、拉环、立杆、推杆和弹簧的配合使用,具备余热回收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火电厂锅炉,大多没有余热回收的功能,在燃料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烟,热烟没有合理回收利用时,会导致大量热能损失,从而容易降低火电厂锅炉实用性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滑块和滑槽,能够便于对限位杆的移动进行支撑,使限位杆在移动时更加稳定,通过设置限位杆,能够便于对过滤网进行固定,通过设置拉手,能够便于拉动过滤网,在更换过滤网时更加方便,通过设置支架,能够便于对风机进行支撑,便于提高通风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过滤箱剖视图。
图中:1、锅炉本体;2、底板;3、处理箱;4、储水箱;5、水泵;6、导热管;7、第一导热格栅;8、排风管;9、进气管;10、过滤箱;11、排气管;12、支撑管;13、隔板;14、第二导热格栅;15、风机;16、输气管;17、衔接块;18、过滤网;19、拉手;20、限位槽;21、限位杆;22、拉环;23、立杆;24、推杆;25、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阅图1-3,一种具备余热回收再利用功能的火电厂锅炉,包括锅炉本体1和底板2,底板2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处理箱3,底板2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储水箱4,储水箱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泵5,处理箱3的内腔设置有导热管6,导热管6表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热格栅7,导热管6的顶部贯穿处理箱3并与水泵5连通,导热管6的底部贯穿处理箱3并与储水箱4连通,处理箱3的底部连通有排风管8,处理箱3顶部的左侧连通有进气管9,进气管9的顶部设置有过滤箱10,进气管9的顶部与过滤箱10连通,过滤箱10的顶部连通有排气管11,排气管11远离过滤箱10的一端与锅炉本体1连通,进气管9的左侧连通有支撑管12,支撑管12内腔顶部和底部的右侧之间固定连接有隔板13,支撑管12的内腔设置有第二导热格栅14,第二导热格栅14的右侧贯穿隔板13并延伸至进气管9的内腔,支撑管12的顶部设置有风机15,风机15的底部通过管道与支撑管12连通,支撑管12底部的左侧连通有输气管16,输气管16的底部与锅炉本体1连通,过滤箱10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衔接块17,衔接块17的内腔设置有过滤网18,过滤网18的右侧贯穿至过滤箱10的右侧并固定连接有拉手19,过滤网18顶部的右侧开设有限位槽20,限位槽20的内腔设置有限位杆21,限位杆21的顶部贯穿至过滤箱10的顶部并固定连接有拉环22,过滤箱10内腔顶部的右侧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立杆23,限位杆21左侧的底部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推杆24,推杆24远离限位杆21的一侧贯穿至立杆23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弹簧25,限位杆2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滑块,过滤箱10内腔右侧的顶部开设有配合滑块使用的滑槽,通过设置滑块和滑槽,能够便于对限位杆21的移动进行支撑,使限位杆21在移动时更加稳定,过滤箱10顶部的右侧开有配合限位杆21使用的第一开口,通过设置限位杆21,能够便于对过滤网18进行固定,过滤箱10的右侧开设有配合过滤网18使用的第二开口,拉手19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通过设置拉手19,能够便于拉动过滤网18,在更换过滤网18时更加方便,弹簧25远离推杆24的一端与立杆23的内壁固定连接,风机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架,通过设置支架,能够便于对风机15进行支撑,便于提高通风时的稳定性,支架的底部与支撑管12固定连接,底板2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腿,支腿的数量为四个,且均匀分布在底板2的底部,通过锅炉本体1、底板2、处理箱3、储水箱4、水泵5、导热管6、第一导热格栅7、排风管8、进气管9、过滤箱10、排气管11、支撑管12、隔板13、第二导热格栅14、风机15、输气管16、衔接块17、过滤网18、拉手19、限位槽20、限位杆21、拉环22、立杆23、推杆24和弹簧25的配合使用,具备余热回收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火电厂锅炉,大多没有余热回收的功能,在燃料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烟,热烟没有合理回收利用时,会导致大量热能损失,从而容易降低火电厂锅炉实用性的问题。
使用时,通过外接控制器分别启动水泵5和风机15,风机15将空气输入支撑管12内,然后由输气管16输入锅炉本体1,锅炉本体1产生的烟气通过排气管11排入过滤箱10内,过滤网18对烟气中的灰尘和有害气体进行过滤,过滤后的空气通过进气管9排入处理箱3内,水泵5将水排入导热管6,第一导热格栅7将空气中的热量对导热管6进行传导,导热管6对内腔流动的水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水排入储水箱4进行储存,过滤后的空气通过进气管9时对第二导热格栅14进行加热,第二导热格栅14将热量传导至支撑管12内,对支撑管12内的气体进行加热,对输入锅炉本体1的空气进行预加热,即可有效的对余热进行回收。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具备余热回收再利用功能的火电厂锅炉,包括锅炉本体(1)和底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处理箱(3),所述底板(2)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储水箱(4),所述储水箱(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泵(5),所述处理箱(3)的内腔设置有导热管(6),所述导热管(6)表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热格栅(7),所述导热管(6)的顶部贯穿处理箱(3)并与水泵(5)连通,所述导热管(6)的底部贯穿处理箱(3)并与储水箱(4)连通,所述处理箱(3)的底部连通有排风管(8),所述处理箱(3)顶部的左侧连通有进气管(9),所述进气管(9)的顶部设置有过滤箱(10),所述进气管(9)的顶部与过滤箱(10)连通,所述过滤箱(10)的顶部连通有排气管(11),所述排气管(11)远离过滤箱(10)的一端与锅炉本体(1)连通,所述进气管(9)的左侧连通有支撑管(12),所述支撑管(12)内腔顶部和底部的右侧之间固定连接有隔板(13),所述支撑管(12)的内腔设置有第二导热格栅(14),所述第二导热格栅(14)的右侧贯穿隔板(13)并延伸至进气管(9)的内腔,所述支撑管(12)的顶部设置有风机(15),所述风机(15)的底部通过管道与支撑管(12)连通,所述支撑管(12)底部的左侧连通有输气管(16),所述输气管(16)的底部与锅炉本体(1)连通,所述过滤箱(10)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衔接块(17),所述衔接块(17)的内腔设置有过滤网(18),所述过滤网(18)的右侧贯穿至过滤箱(10)的右侧并固定连接有拉手(19),所述过滤网(18)顶部的右侧开设有限位槽(20),所述限位槽(20)的内腔设置有限位杆(21),所述限位杆(21)的顶部贯穿至过滤箱(10)的顶部并固定连接有拉环(22),所述过滤箱(10)内腔顶部的右侧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立杆(23),所述限位杆(21)左侧的底部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推杆(24),所述推杆(24)远离限位杆(21)的一侧贯穿至立杆(23)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弹簧(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余热回收再利用功能的火电厂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2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过滤箱(10)内腔右侧的顶部开设有配合滑块使用的滑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余热回收再利用功能的火电厂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10)顶部的右侧开有配合限位杆(21)使用的第一开口,所述过滤箱(10)的右侧开设有配合过滤网(18)使用的第二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余热回收再利用功能的火电厂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19)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所述弹簧(25)远离推杆(24)的一端与立杆(23)的内壁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余热回收再利用功能的火电厂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架,支架的底部与支撑管(12)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余热回收再利用功能的火电厂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腿,支腿的数量为四个,且均匀分布在底板(2)的底部。
CN202120958162.1U 2021-05-07 2021-05-07 一种具备余热回收再利用功能的火电厂锅炉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7007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58162.1U CN214700774U (zh) 2021-05-07 2021-05-07 一种具备余热回收再利用功能的火电厂锅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58162.1U CN214700774U (zh) 2021-05-07 2021-05-07 一种具备余热回收再利用功能的火电厂锅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00774U true CN214700774U (zh) 2021-11-12

Family

ID=785357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958162.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700774U (zh) 2021-05-07 2021-05-07 一种具备余热回收再利用功能的火电厂锅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007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48118A (zh) 高炉煤气回收利用系统
CN214405992U (zh) 一种锅炉的余热利用装置
CN214700774U (zh) 一种具备余热回收再利用功能的火电厂锅炉
CN113237060A (zh) 一种适用于现役燃煤火电锅炉氢燃料零碳排放改造系统
CN205746866U (zh) 一种地窑式垃圾气化燃烧发电装置
CN216131906U (zh) 一种具有热量再利用的锅炉
CN109252842A (zh) 超临界煤炭地下气化产出混合气体三联供发电系统
CN212361967U (zh) 一种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装置
CN209339927U (zh) 超临界煤炭地下气化产出混合气体三联供发电系统
CN209458922U (zh) 一种高效环保节能的醇基燃料锅炉
CN210128362U (zh) 一种化工生产用锅炉
CN108731015B (zh) 一种环保型蒸汽锅炉
CN106288373A (zh) 一种可自动除渣的热风炉
CN210398966U (zh) 一种具有废气能量再次利用的锅炉
CN219674272U (zh) 多次循环利用的热收集交换机构
CN205999342U (zh) 一种生活垃圾低二噁英气化发电系统
CN208846396U (zh) 一种节能环保型火力发电用锅炉
CN216480900U (zh) 一种可回收热能的热力发电锅炉
CN215863352U (zh) 一种燃气节能环保锅炉
CN220287735U (zh) 一种清洁能源加热装置
CN204730673U (zh) 一种电炉烟气余热全汽化、蓄热式回收系统
CN209978043U (zh) 一种用于垃圾发电的垃圾焚烧炉
CN204697889U (zh) 一种干冰膨胀烟丝工艺气体处理装置
CN215982476U (zh) 一种太阳能火力发电系统
CN212806072U (zh) 一种锅炉余热回收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1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