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92774U - 一种超高层核心筒爬模体系施工电梯通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高层核心筒爬模体系施工电梯通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92774U
CN214692774U CN202120206845.1U CN202120206845U CN214692774U CN 214692774 U CN214692774 U CN 214692774U CN 202120206845 U CN202120206845 U CN 202120206845U CN 214692774 U CN214692774 U CN 2146927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creeping formwork
construction
guide rail
vert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0684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孔亮
刘巍
祁延飞
赵忠杨
乔元亮
徐发森
郑立栋
邵飞翔
张汝超
刘昊
薛龙
刘轩
樊春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First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20684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927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927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927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高层核心筒爬模体系施工电梯通顶装置,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为:一种超高层核心筒爬模体系施工电梯通顶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爬模架体上的上下两个横梁,所述横梁上固定有滑动飞车;还包括设置在施工电梯和滑动飞车之间的两条竖向的导轨;所述滑动飞车包括滑动架,所述滑动架一端的两侧对称设有滚轮组,所述滚轮组卡接并滑动设置在所述导轨上,所述滑动架的另一端通过间距调节机构与所述横梁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能够将施工电梯与爬模体系进行结合,从而使得施工电梯能通往爬模顶部平台,解决工人上下顶部作业面问题;整体结构安装简单,具有调节机构能够适应施工电梯与爬模的间距。

Description

一种超高层核心筒爬模体系施工电梯通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高层核心筒爬模体系施工电梯通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采用爬模体系技术进行高层建筑施工已经较为成熟,尤其是在300米级以上的超高层施工技术中心,爬模体系是常用的技术方案,一般会有施工电梯策划于正式电梯井内,爬模高度一般在17m左右,施工电梯标准节允许独立高度为7.5m,由于施工电梯标准节无法在爬模体系中固定,造成施工人员上下爬模各作业面时需单独安装钢楼梯上下,无法通往爬模系统顶端平台,不论是人员上下还是物料转运都比较繁琐,严重影响施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高层核心筒爬模体系施工电梯通顶装置,能够将施工电梯与爬模体系进行结合,从而达到施工电梯能通往爬模顶部平台的目标,解决工人上下顶部作业面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超高层核心筒爬模体系施工电梯通顶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爬模架体上的上下两个横梁,位于上方的所述横梁上还设有沿爬模架体内圈固定的圈梁,所述横梁上固定有滑动飞车;
还包括设置在施工电梯和滑动飞车之间的两条竖向的导轨;
所述滑动飞车包括滑动架,所述滑动架一端的两侧对称设有滚轮组,所述滚轮组卡接并滑动设置在所述导轨上,所述滑动架的另一端通过间距调节机构与所述横梁连接。所述滑动飞车与所述竖向导轨的滑动连接,不仅为所述施工电梯提供了侧向的连接支撑,并且当所述爬模架体爬升时会带动所述滑动飞车沿所述竖向导轨上滑时,也不会影响所述施工电梯的正常运转;反之当所述施工电梯进行加节升高时也不影响爬模架体的运行,只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将所述导轨提升至所述施工电梯的顶端,并保持所述施工电梯高于爬模体系即可;同时由于场地及空间约束,通常所述施工电梯与所述爬模的间距不固定,通过所述间距调节机构即可适应多种工况。
进一步,所述间距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滑动架之间的两条竖杆一以及设置在所述横梁上的两条竖杆二,所述竖杆一和所述竖杆二的下端内侧均设有滑槽;同侧的所述竖杆一和所述竖杆二通过有两个连接杆铰接而成的X型连接架连接,所述X型连接架任意一个上端的外侧与所述连接杆一铰接,另一个上端的外侧与所述连接杆二铰接,所述X型连接架的下两端外侧均转动设有滑轮,两个所述滑轮分别卡接并滑动设置不同的所述滑槽内;沿垂直方向分别在两个所述X型连接架之间转动设有上活动板和下活动板;还包括一个同时贯穿所述上活动板和所述下活动板的拉杆,所述拉杆的下端转动设置在所述下活动板上,所述拉杆的中部通过螺纹配合与所述上活动板连接,所述拉杆的上端高于所述横梁并设有转动把手,旋转所述转动把手能够改变所述X型连接架的宽度,进而调整所述滑动架与所述横梁的间距。
进一步,所述导轨由若干导轨节首尾承插拼接而成,所述导轨节包括两条与施工电梯标准节等高的外套管,所述外套管的两端通过横杆连接,所述外套管的上端设有能插入所述外套管内的插管。考虑到当所述施工电梯加节时,较长的所述导轨提升不便,改为承插式拼接不仅提高便携性,也能够保证所述导轨的垂直度。
进一步,所述横杆上设有竖向通孔,相邻两个所述导轨节通过穿设在所述竖向通孔内的螺栓配合螺母固定。
进一步,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施工电梯标准节上的连接附件,所述连接附件的前端设有固定孔,所述横杆上设有与所述固定孔相对的横向通孔,所述固定孔及所述横向通孔内穿设有螺栓,配合螺母将所述连接附件与所述导轨节固定。
进一步,所述横向通孔设为长条孔。 降低机械加工及装配误差对精度的影响。
进一步,所述滚轮组包括由横杆和竖杆组成的T型支架,所述横杆的一端通过连接板固定在所述滑动架上,所述T型支架的横杆上对称设有两个轴心垂直设置的凹槽滚轮,所述竖杆上设有一个轴心水平设置的凹槽滚轮,三个所述凹槽滚轮的凹槽均与所述导轨相接触,其中所述竖杆上的凹槽滚轮抵在所述导轨的外侧。
进一步,所述竖杆二的上下端分别设有若干安装孔,配合螺栓及抱箍将所述竖杆二与所述横梁固定在一起。所述安装孔可以设为长条孔,便于进行安装位置的微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能够能够将施工电梯与爬模体系进行结合,从而达到施工电梯能通往爬模顶部平台的目标,解决工人上下顶部作业面问题;整体结构安装简单,还具有调节间距功能,适用于不同的施工电梯与爬模的间距。
附图说明
图1为省略爬模架体的本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导轨节结构示意图。
图4为滑动飞车结构示意图。
图5为滚轮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的B处放大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00、横梁;110、圈梁;200、施工电梯;210、施工电梯标准节;220、连接附件;300、导轨;310、导轨节;311、外套管;312、插管;313、横杆;314、竖向通孔;315、横向通孔;400、滑动飞车;410、滑动架;411、滚轮组;412、T型支架;413、凹槽滚轮;414、连接板;421、竖杆一;422、竖杆二;423、滑槽;424、X型连接架;425、滑轮;426、上活动板;427、下活动板;428、拉杆;429、转动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参见图1-图6,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超高层核心筒爬模体系施工电梯200通顶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爬模架体上的上下两个横梁100,位于上方的横梁100上还设有沿爬模架体内圈固定的圈梁110,横梁100上固定有滑动飞车400;
还包括设置在施工电梯200和滑动飞车400之间的两条竖向的导轨300;
滑动飞车400包括滑动架410,滑动架410一端的两侧对称设有滚轮组411,滚轮组411卡接并滑动设置在导轨300上,滑动架410的另一端通过间距调节机构与横梁100连接。滑动飞车400与竖向导轨300的滑动连接,不仅为施工电梯200提供了侧向的连接支撑,并且当爬模架体爬升时会带动滑动飞车400沿竖向导轨300上滑时,也不会影响施工电梯200的正常运转;反之当施工电梯200进行加节升高时也不影响爬模架体的运行,只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将导轨300提升至施工电梯200的顶端,并保持施工电梯200高于爬模体系即可;同时由于场地及空间约束,通常施工电梯200与爬模的间距不固定,通过间距调节机构即可适应多种工况。
间距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滑动架410之间的两条竖杆一421以及设置在横梁100上的两条竖杆二422,竖杆一421和竖杆二422的下端内侧均设有滑槽423;同侧的竖杆一421和竖杆二422通过有两个连接杆铰接而成的X型连接架424连接,X型连接架424任意一个上端的外侧与连接杆一铰接,另一个上端的外侧与连接杆二铰接,X型连接架424的下两端外侧均转动设有滑轮425,两个滑轮425分别卡接并滑动设置不同的滑槽423内;沿垂直方向分别在两个X型连接架424之间转动设有上活动板426和下活动板427;还包括一个同时贯穿上活动板426和下活动板427的拉杆428,拉杆428的下端转动设置在下活动板427上,拉杆428的中部通过螺纹配合与上活动板426连接,拉杆428的上端高于横梁100并设有转动把手429,旋转转动把手429能够改变X型连接架424的宽度,进而调整滑动架410与横梁100的间距。
导轨300由若干导轨节310首尾承插拼接而成,导轨节310包括两条与施工电梯标准节210等高的外套管311,外套管311的两端通过横杆313连接,外套管311的上端设有能插入外套管311内的插管312。考虑到当施工电梯200加节时,较长的导轨300提升不便,改为承插式拼接不仅提高便携性,也能够保证导轨300的垂直度。
横杆313上设有竖向通孔314,相邻两个导轨节310通过穿设在竖向通孔314内的螺栓配合螺母固定。
还包括设置在施工电梯标准节210上的连接附件220,连接附件220的前端设有固定孔,横杆313上设有与固定孔相对的横向通孔315,固定孔及横向通孔315内穿设有螺栓,配合螺母将连接附件220与导轨节310固定。
横向通孔315设为长条孔。 降低机械加工及装配误差对精度的影响。
滚轮组411包括由横杆313和竖杆组成的T型支架412,横杆313的一端通过连接板414固定在滑动架410上,T型支架412的横杆313上对称设有两个轴心垂直设置的凹槽滚轮413,竖杆上设有一个轴心水平设置的凹槽滚轮413,三个凹槽滚轮413的凹槽均与导轨300相接触,其中竖杆上的凹槽滚轮413抵在导轨300的外侧。
竖杆二422的上下端分别设有若干安装孔,配合螺栓及抱箍将竖杆二422与横梁100固定在一起。安装孔可以设为长条孔,便于进行安装位置的微调。
本装置使用时,先将两组横梁100梁固定于爬模架体上;然后在上方的横梁100上安装另外三侧的圈梁110,圈梁110可以使用方钢管,如此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将滑动飞车400装置固定于横梁100上;在施工电梯标准节210上安装连接附件220,并在连接附件220前端安装导轨节310,确保导轨300最终达到施工电梯200的最高处,安装导轨节310的过程中要将滑动飞车400的滚轮组411套入导轨300;转动把手429调节间距,将滚轮组411固定在滑动架410上,安装完成。当爬模架体爬升时将带动横梁100及、滑动飞车400一起爬升。爬升过程中,凹槽滚轮413在爬升时会沿导轨300爬升,不会影响施工电梯200运行。当施工电梯200需要加节升高时,只需在增加的施工电梯标准节210上继续安装导轨节310即可,也不会影响爬模架体的正常运行。
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创造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创造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超高层核心筒爬模体系施工电梯通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设置在爬模架体上的上下两个横梁,位于上方的所述横梁上还设有沿爬模架体内圈固定的圈梁,所述横梁上固定有滑动飞车;
还包括设置在施工电梯和滑动飞车之间的两条竖向的导轨;
所述滑动飞车包括滑动架,所述滑动架一端的两侧对称设有滚轮组,所述滚轮组卡接并滑动设置在所述导轨上,所述滑动架的另一端通过间距调节机构与所述横梁连接;
所述间距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滑动架之间的两条竖杆一以及设置在所述横梁上的两条竖杆二,所述竖杆一和所述竖杆二的下端内侧均设有滑槽;
同侧的所述竖杆一和所述竖杆二通过有两个连接杆铰接而成的X型连接架连接,所述X型连接架任意一个上端的外侧与所述连接杆一铰接,另一个上端的外侧与所述连接杆二铰接,所述X型连接架的下两端外侧均转动设有滑轮,两个所述滑轮分别卡接并滑动设置不同的所述滑槽内;沿垂直方向分别在两个所述X型连接架之间转动设有上活动板和下活动板;还包括一个同时贯穿所述上活动板和所述下活动板的拉杆,所述拉杆的下端转动设置在所述下活动板上,所述拉杆的中部通过螺纹配合与所述上活动板连接,所述拉杆的上端高于所述横梁并设有转动把手,旋转所述转动把手能够改变所述X型连接架的宽度,进而调整所述滑动架与所述横梁的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层核心筒爬模体系施工电梯通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由若干导轨节首尾承插拼接而成,所述导轨节包括两条与施工电梯标准节等高的外套管,所述外套管的两端通过横杆连接,所述外套管的上端设有能插入所述外套管内的插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高层核心筒爬模体系施工电梯通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上设有竖向通孔,相邻两个所述导轨节通过穿设在所述竖向通孔内的螺栓配合螺母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高层核心筒爬模体系施工电梯通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施工电梯标准节上的连接附件,所述连接附件的前端设有固定孔,所述横杆上设有与所述固定孔相对的横向通孔,所述固定孔及所述横向通孔内穿设有螺栓,配合螺母将所述连接附件与所述导轨节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高层核心筒爬模体系施工电梯通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通孔设为长条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层核心筒爬模体系施工电梯通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组包括由横杆和竖杆组成的T型支架,所述横杆的一端通过连接板固定在所述滑动架上,所述T型支架的横杆上对称设有两个轴心垂直设置的凹槽滚轮,所述竖杆上设有一个轴心水平设置的凹槽滚轮,三个所述凹槽滚轮的凹槽均与所述导轨相接触,其中所述竖杆上的凹槽滚轮抵在所述导轨的外侧。
CN202120206845.1U 2021-01-26 2021-01-26 一种超高层核心筒爬模体系施工电梯通顶装置 Active CN2146927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06845.1U CN214692774U (zh) 2021-01-26 2021-01-26 一种超高层核心筒爬模体系施工电梯通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06845.1U CN214692774U (zh) 2021-01-26 2021-01-26 一种超高层核心筒爬模体系施工电梯通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92774U true CN214692774U (zh) 2021-11-12

Family

ID=785647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06845.1U Active CN214692774U (zh) 2021-01-26 2021-01-26 一种超高层核心筒爬模体系施工电梯通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927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63300A (zh) 桥梁专用轨道式伸缩吊篮
CN112942790A (zh) 一种悬挑爬升装置和悬挑结构的施工方法
CN214692774U (zh) 一种超高层核心筒爬模体系施工电梯通顶装置
CN107587885B (zh) 一种隧道标准断面内二衬台车结构及拼装方法
CN108824432A (zh) 水中贝雷梁栈桥钢管桩悬臂式可调定位架
CN214942266U (zh) 一种可调节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用导座
CN210217757U (zh) 一种超长衬砌台车
CN210558769U (zh) 井道内施工升降机安装定位装置
CN209874433U (zh) 一种组拼式整体移动操作架
CN216305332U (zh) 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导轨立柱
CN209082499U (zh) 水中贝雷梁栈桥钢管桩悬臂式可调定位架
CN110748140A (zh) 一种专门用于阶梯面幕墙的轨道梁吊篮
CN110723647A (zh) 一种可精确配合的桥梁修建用移动式吊装装置
CN220351426U (zh) 一种升降设备导轨
CN216076254U (zh) 一种分体式附墙防坠器
CN216613804U (zh) 钢板护面闸室墙施工用龙门架
CN218375119U (zh) 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CN220868734U (zh) 便捷操作架
CN214329826U (zh) 一种位置可调的脚手架
CN218365544U (zh) 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张拉小车
CN212773380U (zh) 脚手架用下吊架结构
CN215905711U (zh) 一种工字钢竖向吊装工具
CN108726317B (zh) 一种不规则井道用导轨支架
CN219010961U (zh) 一种箱梁护栏钢筋准确定位胎架
CN218758644U (zh) 梁顶斜撑滑移式作业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