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89760U - 一种避免外覆盖件钣金变形的车用补强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避免外覆盖件钣金变形的车用补强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89760U
CN214689760U CN202022979085.6U CN202022979085U CN214689760U CN 214689760 U CN214689760 U CN 214689760U CN 202022979085 U CN202022979085 U CN 202022979085U CN 214689760 U CN214689760 U CN 2146897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inforcing sheet
sheet body
reinforcing
outer covering
slotted ho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97908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鑫
李�灿
刘业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zon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zon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zon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zon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97908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897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897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897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避免外覆盖件钣金变形的车用补强片,一种避免外覆盖件钣金变形的车用补强片,包括补强片本体;所述补强片本体呈矩形的片状结构,包括多个槽孔,多个所述槽孔均呈圆形并且贯穿所述补强片本体;并且所述补强片本体与外覆盖件钣金固定连接。通过设置补强片本体,增加了外覆盖件钣金的刚度,防止车辆行驶中易产生振动,从而影响NVH性能和安全性能;补强片本体设置有多个槽孔或设置呈波浪形的长边或者两者结构结合,可根据不同外覆盖件钣金的实际情况进行选用;缓解了补强片本体因固化、冷却、收缩后产生应力集中,使内应力分布在较大范围内,从而降低外覆盖件钣金变形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避免外覆盖件钣金变形的车用补强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避免外覆盖件钣金变形的车用补强片。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轻量化收到广泛重视,其中降低钣金厚度是实现轻量化的主要途径之一。但钣金减薄后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例如汽车外覆盖件材料减薄处刚度下降,车辆行驶中易产生振动,影响NVH性能和安全性能。当前为解决这些负面影响的主要措施是增加补强片来增加刚度。然而,补强片的使用会带来钣金变形的问题。基于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避免外覆盖件钣金变形的车用补强片,可有效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免外覆盖件钣金变形的车用补强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避免外覆盖件钣金变形的车用补强片,结构简单,通过设置补强片本体,增加了外覆盖件钣金的刚度,防止车辆行驶中易产生振动,从而影响NVH性能和安全性能;补强片本体设置有多个槽孔或设置呈波浪形的长边或者两者结构结合,可根据不同外覆盖件钣金的实际情况进行选用;缓解了补强片本体因固化、冷却、收缩后产生应力集中,使内应力分布在较大范围内,从而降低外覆盖件钣金变形风险。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避免外覆盖件钣金变形的车用补强片,包括补强片本体;所述补强片本体呈矩形的片状结构,所述补强片本体包括多个槽孔,多个所述槽孔均呈圆形并且贯穿所述补强片本体;并且所述补强片本体与外覆盖件钣金固定连接;
或所述补强片本体呈长条状结构,所述补强片本体的两条长边均呈波浪形;并且所述补强片本体与外覆盖件钣金固定连接;
或所述补强片本体呈长条状结构,所述补强片本体包括多个槽孔,多个所述槽孔均呈圆形并且贯穿所述补强片本体;所述补强片本体的两条长边均呈波浪形,并且所述补强片本体通过固化剂与外覆盖件钣金固定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多个所述槽孔均匀分布于所述补强片本体,并且相邻两个所述槽孔之间的距离相等。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槽孔的孔径为5毫米,相邻两个所述槽孔的距离为5毫米。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两条呈波浪形的所述长边呈轴对称设置。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补强片本体的厚度为1-1.5毫米。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避免外覆盖件钣金变形的车用补强片,结构简单,通过设置补强片本体,增加了外覆盖件钣金的刚度,防止车辆行驶中易产生振动,从而影响NVH性能和安全性能;补强片本体设置有多个槽孔或设置呈波浪形的长边或者两者结构结合,可根据不同外覆盖件钣金的实际情况进行选用;缓解了补强片本体因固化、冷却、收缩后产生应力集中,使内应力分布在较大范围内,从而降低外覆盖件钣金变形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补强片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补强片本体的另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补强片本体的再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补强片本体1;槽孔11;长边12;外覆盖件钣金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避免外覆盖件钣金变形的车用补强片,包括补强片本体1;所述补强片本体1呈矩形的片状结构,所述补强片本体1包括多个槽孔11,多个所述槽孔11均呈圆形并且贯穿所述补强片本体1;并且所述补强片本体1与外覆盖件钣金2固定连接;
或所述补强片本体1呈长条状结构,所述补强片本体1的两条长边12均呈波浪形;并且所述补强片本体1与外覆盖件钣金2固定连接;
或所述补强片本体1呈长条状结构,所述补强片本体1包括多个槽孔11,多个所述槽孔11均呈圆形并且贯穿所述补强片本体1;所述补强片本体1的两条长边12均呈波浪形,并且所述补强片本体1通过固化剂与外覆盖件钣金2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补强片本体设置有多个槽孔11或设纸呈波浪形的长边12或者两者结构结合,可根据不同外覆盖件钣金2的实际情况进行选用;缓解了补强片本体因固化、冷却、收缩后产生应力集中,使内应力分布在较大范围内,从而降低外覆盖件钣金2变形风险。
实施例2:
一种避免外覆盖件钣金变形的车用补强片,所述补强片本体1包括补强片本体1;所述补强片本体1呈矩形的片状结构,包括多个槽孔11,多个所述槽孔11均呈圆形并且贯穿所述补强片本体1;并且所述补强片本体1与外覆盖件钣金2固定连接;
或所述补强片本体1呈长条状结构,所述补强片本体1的两条长边12均呈波浪形;并且所述补强片本体1与外覆盖件钣金2固定连接;
或所述补强片本体1呈长条状结构,所述补强片本体1包括多个槽孔11,多个所述槽孔11均呈圆形并且贯穿所述补强片本体1;所述补强片本体1的两条长边12均呈波浪形,并且所述补强片本体1通过固化剂与外覆盖件钣金2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补强片本体设置有多个槽孔11或设纸呈波浪形的长边12或者两者结构结合,可根据不同外覆盖件钣金2的实际情况进行选用;缓解了补强片本体因固化、冷却、收缩后产生应力集中,使内应力分布在较大范围内,从而降低外覆盖件钣金2变形风险。
进一步地,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槽孔11均匀分布于所述补强片本体1,并且相邻两个所述槽孔11之间的距离相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了补强片本体1整体的美观程度,同时减少了应力的集中。
进一步地,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槽孔11的孔径为5毫米,相邻两个所述槽孔11的距离为5毫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少了应力集中降低外覆盖件钣金2变形风险的同时,增加了补强片本体1自身的强度。
进一步地,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两条呈波浪形的所述长边12呈轴对称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了补强片本体1补强效果。
进一步地,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补强片本体1的厚度为1-1.5毫米。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外覆盖件钣金2的内侧贴附有本实用新型的补强片本体1,补强片本体1的大小和厚度,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及附图,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制造或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避免外覆盖件钣金变形的车用补强片,并且能够产生本实用新型所记载的积极效果。
如无特殊说明,本实用新型中,若有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本实用新型中描述方位或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附图,并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本实用新型中,若有术语“设置”、“相连”及“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避免外覆盖件钣金变形的车用补强片,其特征在于:包括补强片本体(1);所述补强片本体(1)呈矩形的片状结构,所述补强片本体(1)包括多个槽孔(11),多个所述槽孔(11)均呈圆形并且贯穿所述补强片本体(1);并且所述补强片本体(1)与外覆盖件钣金(2)固定连接;
或所述补强片本体(1)呈长条状结构,所述补强片本体(1)的两条长边(12)均呈波浪形;并且所述补强片本体(1)与外覆盖件钣金(2)固定连接;
或所述补强片本体(1)呈长条状结构,所述补强片本体(1)包括多个槽孔(11),多个所述槽孔(11)均呈圆形并且贯穿所述补强片本体(1);所述补强片本体(1)的两条长边(12)均呈波浪形,并且所述补强片本体(1)通过固化剂与外覆盖件钣金(2)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免外覆盖件钣金变形的车用补强片,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槽孔(11)均匀分布于所述补强片本体(1),并且相邻两个所述槽孔(11)之间的距离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避免外覆盖件钣金变形的车用补强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孔(11)的孔径为5毫米,相邻两个所述槽孔(11)的距离为5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免外覆盖件钣金变形的车用补强片,其特征在于:两条呈波浪形的所述长边(12)呈轴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免外覆盖件钣金变形的车用补强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片本体(1)的厚度为1-1.5毫米。
CN202022979085.6U 2020-12-09 2020-12-09 一种避免外覆盖件钣金变形的车用补强片 Active CN2146897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79085.6U CN214689760U (zh) 2020-12-09 2020-12-09 一种避免外覆盖件钣金变形的车用补强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79085.6U CN214689760U (zh) 2020-12-09 2020-12-09 一种避免外覆盖件钣金变形的车用补强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89760U true CN214689760U (zh) 2021-11-12

Family

ID=785576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979085.6U Active CN214689760U (zh) 2020-12-09 2020-12-09 一种避免外覆盖件钣金变形的车用补强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897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008224B1 (ja) 枠体、レドックスフロー電池用セルフレーム及びレドックスフロー電池
JP2018530890A (ja) エンドプレートの構造が改善したバッテリーモジュール及びこのためのエンドプレート部材
JP6096714B2 (ja) 蓄電装置
CN214689760U (zh) 一种避免外覆盖件钣金变形的车用补强片
CN104218246A (zh) 蓄电池用格栅、该格栅的制造方法和使用该格栅的蓄电池
CN215266489U (zh) 电池模组的壳体和具有它的电池模组
JP2003139092A (ja) 冷却ファン
JP6101538B2 (ja) フィルム外装電池
CN208007091U (zh) 发动机盖支撑板、发动机盖组件及汽车
CN214505637U (zh) 用于车辆的电池模组以及车辆
CN210970912U (zh) 一种高稳定性前门左侧饰条总成
CN114239189A (zh) 一种框类结构件工艺性优化设计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210970619U (zh) 一种汽车车门
CN215620431U (zh) 一种新型蜂窝芯板
CN209748312U (zh) 一种改进型发电机罩壳
CN219679028U (zh) 一种结构稳固的背板
CN206461871U (zh) 发动机控制单元
CN216614603U (zh) 发酵筐
CN215220864U (zh) 电池包的下壳体、电池包和储能装置
CN212386588U (zh) 机舱盖总成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8929393U (zh) 蓄电池支架、蓄电池和车辆
CN221041306U (zh) 电池盖板、电池和用电设备
CN218548669U (zh) 电池下箱体组件和电池包
CN213262311U (zh) 支撑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4357248U (zh) 可改善电芯变形的电芯托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14500 988 Tong Tong Road, Wu Tong Street, Tongxiang, Jiaxing, Zhejiang

Patentee after: Hezhong New Energy Vehicle Co.,Ltd.

Address before: 314500 988 Tong Tong Road, Wu Tong Street, Tongxiang, Jiaxing, Zhejiang

Patentee before: HOZON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Ltd.

Address after: 314500 988 Tong Tong Road, Wu Tong Street, Tongxiang, Jiaxing, Zhejiang

Patentee after: United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Ltd.

Address before: 314500 988 Tong Tong Road, Wu Tong Street, Tongxiang, Jiaxing, Zhejiang

Patentee before: Hezhong New Energy Vehicle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