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88581U - 一种曲面胶印机墨站窜辊独立运转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曲面胶印机墨站窜辊独立运转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688581U CN214688581U CN202120740216.7U CN202120740216U CN214688581U CN 214688581 U CN214688581 U CN 214688581U CN 202120740216 U CN202120740216 U CN 202120740216U CN 214688581 U CN214688581 U CN 21468858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ller
- shifting
- seat
- motor
- fixing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king, Control Or Cleaning Of Prin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新型涉及一种曲面胶印机墨站窜辊独立运转装置,包括间隔且相对设置的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之间跨设有墨斗辊、胶辊及至少一窜辊,固设于第一固定板上且与墨斗辊相连接的第一电机。该装置还包括设于第二固定板上的第二电机,固定于第二电机输出轴上的驱动座,窜辊的窜辊芯轴延伸出第二固定板外侧设置有窜动座、以及分别连接驱动座与窜动座的窜动组件,以通过窜动组件将驱动座的转动转化为窜动座沿窜辊芯轴轴向的往返窜动。本装置中墨斗辊可独立间歇式运行,无需一直转动,同时窜辊可以单独快慢调节,避免了机器低速运行时传墨不均匀的现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塑料制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曲面胶印机墨站窜辊独立运转装置。
背景技术
曲面胶印机一般包括分度器和印刷装置。分度器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分度盘,分度盘上安装有多个杯模,杯模沿分度转盘的周向等间距排列,其中分度盘上设有杯模安装孔,杯模包括杯模芯轴和杯模本体,杯模芯轴下部处于杯模安装孔中并且被固定在分度转盘上,杯模本体通过轴承安装在杯模芯轴上部。分度盘通常具有承印件送进工位、印刷工位和承印件退出工位,在承印件送进工位中,进料机构将承印件套在杯模上,随后,分度盘将杯模及套在其上面的承印件依次送至各工位并完成相应的工序,最后,在承印件退出工位,完成印刷的承印件退出杯模。
而现有曲面胶印机中,通过一电机输出轴与墨斗辊直接相连,电机动力输出,由墨斗辊直接同步带动窜辊转动,而使用现有结构,其同步连接的方式,决定了墨斗辊不可间歇式运行,需一直转动,同时窜辊窜动快慢由墨斗辊相连的电机决定,不可单独调节窜辊速率,该设置当机器低速运行时传墨存在不均匀的现象。即,传统的窜辊与墨斗辊、大滚筒速度是同步运行,当低速运行时,窜辊同样会低速窜动,低速运行的窜辊,会导致印刷墨传导融化缓慢的现象,从而大大降低了产品的印刷质量和良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曲面胶印机墨站窜辊独立运转装置,将墨斗辊同步带动窜辊窜动的方式改为墨站窜辊独立运转,墨斗辊可间歇式运行,无需一直转动,同时窜辊可以单独快慢调节,避免了机器低速运行时传墨不均匀的现象,提高墨斗辊的使用寿命及产品的印刷质量和良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曲面胶印机墨站窜辊独立运转装置,包括:间隔且相对设置的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之间跨设有墨斗辊、胶辊及至少一窜辊,固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上且与墨斗辊相连接的第一电机,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固定板上的第二电机,固定于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上的驱动座,所述窜辊的窜辊芯轴延伸出所述第二固定板外侧设置有窜动座、以及分别连接所述驱动座与所述窜动座的窜动组件,以通过所述窜动组件将所述驱动座的转动转化为所述窜动座沿窜辊芯轴轴向的往返窜动。
优选地,所述窜动组件包括鱼眼轴承单元,偏心轴接于所述驱动座上的第一连接轴,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板上的上支架,固定连接于所述上支架上的第二连接轴,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轴上的轴承,所述轴承的周向朝外部分别延伸有窜动座连接翼板、鱼眼轴承连接翼板,以及摆杆和连接件,所述窜动座连接翼板经由连接件与所述窜动座固定连接,所述鱼眼轴承连接翼板经由摆杆与所述鱼眼轴承单元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鱼眼轴承单元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轴的轴向与所述窜辊芯轴的轴向相垂直。
优选地,所述窜辊的个数为两个,两个所述窜辊平行且间隔设于同一水平高度上,两所述窜动座之间的间隙上方设置有所述上支架,所述窜动座连接翼板的个数为两个,两所述窜动座连接翼板分别朝对应的所述窜动座上方延伸,以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窜动座一一对应且固定连接。
优选地,两所述窜动座连接翼板设于同一直线上,所述鱼眼轴承连接翼板与两所述窜动座连接翼板的连线相互垂直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置有电机固定座,所述第二电机固定于所述电机固定座上,所述电机固定座上开设有供所述驱动座穿设的开孔,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的轴向与所述窜辊芯轴的轴向相垂直设置。
优选地,所述上支架为T型结构支架,所述T型结构支架的相对两端供于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所述T型结构支架的中间柱体的远端沿垂直水平面方向开设有轴孔,所述轴孔朝中间柱体延伸方向设置有开口,经由所述中间柱体穿设于所述开口的调节螺柱,以通过调节螺柱收紧所述开口供于固定所述第二连接轴。
优选地,所述鱼眼轴承单元为鱼眼关节轴承,包括一轴承连杆以及分设于所述轴承连杆相对两端的鱼眼接头。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曲面胶印机墨站窜辊独立运转装置,通过第一电机独立带动墨斗辊转动,抛弃了传统的墨斗辊同步带动窜辊窜动的方式,减少了墨斗辊的运动负荷,提高墨斗辊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独立的第二电机,第二电机输出轴上固定驱动座,窜辊的窜辊芯轴延伸出第二固定板外侧设置窜动座,并通过窜动组件分别连接驱动座与窜动座,实现窜动组件将驱动座的转动转化为窜动座沿窜辊芯轴轴向的往返窜动。本装置比传统结构由墨斗辊直接同步带动窜辊转动更加合理,其中墨斗辊可间歇式运行,无需一直转动,同时窜辊可以单独通过第二电机实现快慢调节,避免了机器低速运行时传墨不均匀的现象。相比传统的窜辊与墨斗辊、大滚筒速度是同步运行,当低速运行时,窜辊同样会低速窜动,低速运行的窜辊,会导致印刷墨传导融化缓慢的现象。本装置设置墨站窜辊独立运转,有效避免印刷墨传导融化缓慢,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印刷质量和良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曲面胶印机墨站窜辊独立运转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申请一部分,并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发明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曲面胶印机墨站窜辊独立运转装置,包括:间隔且相对设置的第一固定板1、第二固定板2,第一固定板1、第二固定板2之间跨设有墨斗辊3、胶辊及至少一窜辊4,固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板1上且与墨斗辊3相连接的第一电机5,本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固定板2上的第二电机6,固定于所述第二电机6输出轴上的驱动座7,所述窜辊4的窜辊芯轴延伸出所述第二固定板2外侧设置有窜动座8、以及分别连接所述驱动座7与所述窜动座8的窜动组件20,以通过所述窜动组件20将所述驱动座7的转动转化为所述窜动座8沿窜辊芯轴轴向的往返窜动,由于窜动座8与窜辊芯轴固定连接,进而带动了窜辊4往返窜动。其中,在印刷过程中,窜辊4上的铜辊是转动的,铜辊的驱动力由版辊齿轮带动,而版辊齿轮由大滚筒驱动转动的。
本装置通过第一电机5独立带动墨斗辊3转动,抛弃了传统的墨斗辊3同步带动窜辊4窜动的方式,减少了墨斗辊3的运动负荷,提高墨斗辊3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独立的第二电机6,第二电机6输出轴上固定驱动座7,窜辊4的窜辊芯轴延伸出第二固定板2外侧设置窜动座8,并通过窜动组件20分别连接驱动座7与窜动座8,实现窜动组件20将驱动座7的转动转化为窜动座8沿窜辊芯轴轴向的往返窜动,而窜动座8与窜辊芯轴固定连接,因此窜辊芯轴同步带动了窜辊4窜动。
本装置比传统结构由墨斗辊3直接同步带动窜辊4转动更加合理,其中墨斗辊3可间歇式运行,无需一直转动,同时窜辊4可以通过第二电机6单独快慢调节,避免了机器低速运行时传墨不均匀的现象。相比传统的窜辊与墨斗辊、大滚筒速度是同步运行,当低速运行时,窜辊4同样会低速窜动,低速运行的窜辊4,会导致印刷墨传导融化缓慢的现象。本装置设置为墨站窜辊可独立运转,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印刷质量和良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窜动组件20包括鱼眼轴承单元21,偏心轴接于所述驱动座7上的第一连接轴22,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板2上的上支架23,固定连接于所述上支架23上的第二连接轴24,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轴24上的轴承25,所述轴承25的周向朝外部分别延伸有窜动座连接翼板251、鱼眼轴承连接翼板252,以及摆杆26和连接件,所述窜动座连接翼板251经由连接件与所述窜动座8固定连接,所述鱼眼轴承连接翼板252经由摆杆26与所述鱼眼轴承单元21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鱼眼轴承单元2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轴22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轴24的轴向与所述窜辊芯轴的轴向相垂直。
具体应用时,第二电机6带动驱动座7上的第一连接轴22绕第二电机6的输出轴转动,通过第一连接轴2将转动力经由鱼眼轴承单元21传递至摆杆26,实现摆杆26往返摆动,通过摆杆26往返摆动经由鱼眼轴承连接翼板252带动轴承25绕第二连接轴24往返转动,进而实现窜动座连接翼板251带动窜动座8沿窜辊芯轴的轴向往返运动,同步带动了窜辊4往返运动。本装置比传统结构由墨斗辊3直接同步带动窜辊4转动更加合理,其中墨斗辊3可通过第一电机5控制间歇式运行,无需一直转动,同时窜辊4可以单独通过第二电机进行快慢调节,避免了机器低速运行时传墨不均匀的现象,提高了产品的印刷质量和良率。
作为另一较佳实施方式,所述窜辊4的个数为两个,两个所述窜辊4平行且间隔设于同一水平高度上,两所述窜动座8之间的间隙上方设置有所述上支架23,所述窜动座连接翼板251的个数为两个,两所述窜动座连接翼板251分别朝对应的所述窜动座8上方延伸,以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窜动座8一一对应且固定连接。进一步地,两所述窜动座连接翼板251设于同一直线上,所述鱼眼轴承连接翼板252与两所述窜动座连接翼板251的连线相互垂直设置。该设置可实现两所述窜动座8窜动的同步率,防止窜动过程中对第二固定板2造成影响。
可以理解,所述第二固定板2上设置有电机固定座9,所述第二电机6固定于所述电机固定座9上,所述电机固定座9上开设有供所述驱动座7穿设的开孔,所述第二电机6输出轴的轴向与所述窜辊芯轴的轴向相垂直设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支架23为T型结构支架,所述T型结构支架的相对两端供于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2,所述T型结构支架的中间柱体的远端沿垂直水平面方向开设有轴孔,所述轴孔朝中间柱体延伸方向设置有开口,经由所述中间柱体穿设于所述开口的调节螺柱,以通过调节螺柱收紧所述开口供于固定所述第二连接轴24。可以理解,所述鱼眼轴承单元21为鱼眼关节轴承,包括一轴承连杆以及分设于所述轴承连杆相对两端的鱼眼接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曲面胶印机墨站窜辊独立运转装置,通过第一电机独立带动墨斗辊转动,抛弃了传统的墨斗辊同步带动窜辊窜动的方式,减少了墨斗辊的运动负荷,提高墨斗辊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独立的第二电机,第二电机输出轴上固定驱动座,窜辊的窜辊芯轴延伸出第二固定板外侧设置窜动座,并通过窜动组件分别连接驱动座与窜动座的,实现窜动组件将驱动座的转动转化为窜动座沿窜辊芯轴轴向的往返窜动,而窜动座8与窜辊芯轴固定连接,因此窜辊芯轴同步带动了窜辊4窜动。本装置比传统结构由墨斗辊直接同步带动窜辊转动更加合理,其中墨斗辊可间歇式运行,无需一直转动,同时窜辊可以单独快慢调节,避免了机器低速运行时传墨不均匀的现象。相比传统的窜辊与墨斗辊、大滚筒速度是同步运行,当低速运行时,窜辊同样会低速窜动,低速运行的窜辊,会导致印刷墨传导融化缓慢的现象。本装置相比传统设置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印刷质量和良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曲面胶印机墨站窜辊独立运转装置,包括:间隔且相对设置的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之间跨设有墨斗辊、胶辊及至少一窜辊,固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上且与墨斗辊相连接的第一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固定板上的第二电机,固定于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上的驱动座,所述窜辊的窜辊芯轴延伸出所述第二固定板外侧设置有窜动座、以及分别连接所述驱动座与所述窜动座的窜动组件,以通过所述窜动组件将所述驱动座的转动转化为所述窜动座沿窜辊芯轴轴向的往返窜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面胶印机墨站窜辊独立运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窜动组件包括鱼眼轴承单元,偏心轴接于所述驱动座上的第一连接轴,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板上的上支架,固定连接于所述上支架上的第二连接轴,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轴上的轴承,所述轴承的周向朝外部分别延伸有窜动座连接翼板、鱼眼轴承连接翼板,以及摆杆和连接件,所述窜动座连接翼板经由连接件与所述窜动座固定连接,所述鱼眼轴承连接翼板经由摆杆与所述鱼眼轴承单元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鱼眼轴承单元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轴的轴向与所述窜辊芯轴的轴向相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曲面胶印机墨站窜辊独立运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窜辊的个数为两个,两个所述窜辊平行且间隔设于同一水平高度上,两所述窜动座之间的间隙上方设置有所述上支架,所述窜动座连接翼板的个数为两个,两所述窜动座连接翼板分别朝对应的所述窜动座上方延伸,以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窜动座一一对应且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曲面胶印机墨站窜辊独立运转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所述窜动座连接翼板设于同一直线上,所述鱼眼轴承连接翼板与两所述窜动座连接翼板的连线相互垂直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面胶印机墨站窜辊独立运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置有电机固定座,所述第二电机固定于所述电机固定座上,所述电机固定座上开设有供所述驱动座穿设的开孔,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的轴向与所述窜辊芯轴的轴向相垂直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曲面胶印机墨站窜辊独立运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为T型结构支架,所述T型结构支架的相对两端供于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所述T型结构支架的中间柱体的远端沿垂直水平面方向开设有轴孔,所述轴孔朝中间柱体延伸方向设置有开口,经由所述中间柱体穿设于所述开口的调节螺柱,以通过调节螺柱收紧所述开口供于固定所述第二连接轴。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曲面胶印机墨站窜辊独立运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眼轴承单元为鱼眼关节轴承,包括一轴承连杆以及分设于所述轴承连杆相对两端的鱼眼接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275502 | 2020-12-29 | ||
CN2020232755025 | 2020-12-29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688581U true CN214688581U (zh) | 2021-11-12 |
Family
ID=785307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740216.7U Active CN214688581U (zh) | 2020-12-29 | 2021-04-12 | 一种曲面胶印机墨站窜辊独立运转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688581U (zh) |
-
2021
- 2021-04-12 CN CN202120740216.7U patent/CN21468858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612470B (zh) | 纸箱印刷机的印刷单元 | |
CN102179994A (zh) | 节能高效伺服驱动纸箱印刷机构 | |
CN214688581U (zh) | 一种曲面胶印机墨站窜辊独立运转装置 | |
CN202021906U (zh) | 节能高效伺服驱动纸箱印刷机构 | |
CN103101290B (zh) | 间歇式柔印设备 | |
CN205768129U (zh) | 一种齿轮连接传动双滚动式介质传送平板 | |
CN107934112B (zh) | 旋回吸附机构及打印贴附装置 | |
CN105172369A (zh) | 一种印刷机 | |
CN208197793U (zh) | 单伺服驱动的柔印单元传动机构 | |
CN212526756U (zh) | 一种重卡轮毂轴承旋转式压装机 | |
CN210283554U (zh) | 输墨润湿装置及轮转胶印机 | |
CN203623114U (zh) | 纸箱印刷机的印刷单元 | |
CN108528041B (zh) | 一种胶印印刷机构 | |
CN201633255U (zh) | 一种可在印刷台上自动行走的智能印刷机 | |
CN220841452U (zh) | 双组圆柱体打印装置 | |
CN218197258U (zh) | 一种气泡袋制袋机的气泡膜纠偏装置 | |
CN112339426A (zh) | 一种用于曲面胶印机的墨站动力系统 | |
CN221315520U (zh) | 一种防止印刷胶体凝固的印刷辊 | |
CN218561597U (zh) | 一种连续镀膜送样装置 | |
CN215751317U (zh) | 一种圆压圆机组传动电机浮动结构 | |
CN213056177U (zh) | 一种纸箱印刷开槽组合装置 | |
CN211643964U (zh) | 一种导带运行限位装置 | |
CN220413685U (zh) | 一种缝纫机的送布纠偏机构 | |
CN219464581U (zh) | 一种大型板料送料机构 | |
CN201033480Y (zh) | 塑杯彩绘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