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64785U - 空调联供暖气片系统 - Google Patents

空调联供暖气片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64785U
CN214664785U CN202120234394.2U CN202120234394U CN214664785U CN 214664785 U CN214664785 U CN 214664785U CN 202120234394 U CN202120234394 U CN 202120234394U CN 214664785 U CN214664785 U CN 2146647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refrigerant
air
radiator
conditi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3439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Jiag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Jiag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Jiag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Jiag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23439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647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647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647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uct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暖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空调联供暖气片系统,包括空调室外机、空调室内机和暖气片;所述空调室外机、空调室内机和暖气片通过制冷剂管道相串联,以形成供制冷剂循环流动的回路;所述空调室内机与暖气片之间的制冷剂管道上串联有第一消音装置;所述空调室外机与暖气片之间的制冷剂管道上串联有第二消音装置。通过设置第一消音装置和第二消音装置,这样不管是夏季制冷还是冬季制热,均可通过消音装置降低由于制冷剂在制冷剂管道中的高速流动而产生的噪音,进而降低从制冷剂管道传递至暖气片上的噪音和振动,进而降低了暖气片产生的噪音,提高了室内的舒适性。

Description

空调联供暖气片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暖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空调联供暖气片系统。
背景技术
空调是用于调节室内温度的设备,常用的是冷暖两用空调,即在夏季制冷,冬季制热。当采用空调在冬季制热时,空调通过机械动力直接吹出热风,不仅会使室内空气比较干燥,对人体不利,其热量的流通方式是由上而下,使室内温度上部空间较高而下部空间较低,不符合凉头暖足的舒适度要求。
目前有一种空调联供暖气片系统,将空调与暖气片串联,以使空调室外机、空调室内机和暖气片之间形成供制冷剂循环流动的回路。采用该系统在冬季制热时,可以克服仅采用空调制热而造成的室内空气干燥的问题,并且可使室内的温度满足上部空间较低而下部空间较高的舒适度要求。
但是,现有的空调联供暖气片系统存在如下缺点:空调室外机中的压缩机对制冷剂作用,进而使制冷剂在制冷剂管道内高速流动,制冷剂在制冷剂管道中高速流动的过程中会产生噪音,一部分噪音会直接通过管壁传递至室内,另一部分噪音随着制冷剂和制冷剂管道传递到暖气片上,并在暖气片上放大而引起暖气片的振动,而暖气片的振动会产生更大的噪音,进而干扰室内人们的生活、工作等。
为了降低现有的空调联供暖气片系统在工作时传递至室内的噪音,目前常采用的是在制冷剂管道上包裹隔音材料的方法,以降低通过管壁直接传递至室内的噪音,但是这种方法并不能降低暖气片所产生的噪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空调联供暖气片系统,以降低暖气片所产生的噪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空调联供暖气片系统,包括空调室外机、空调室内机和暖气片;所述空调室外机、空调室内机和暖气片通过制冷剂管道相串联,以形成供制冷剂循环流动的回路;所述空调室内机与暖气片之间的制冷剂管道上串联有第一消音装置;所述空调室外机与暖气片之间的制冷剂管道上串联有第二消音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空调室内机与暖气片之间设置有第一制冷剂管道;所述第一制冷剂管道的一端与空调室内机连通,另一端通过第一消音装置与暖气片连通;
所述空调室外机与暖气片之间设置有第二制冷剂管道;所述第二制冷剂管道的一端与空调室外机连通,另一端通过第二消音装置与暖气片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消音装置和/或第二消音装置包括第一冷媒管,套在第一冷媒管上的至少一个消音管;所述消音管的两端与第一冷媒管的外壁密封连接,且在消音管的内壁与第一冷媒管的外壁之间形成消音腔;所述第一冷媒管的管壁上设置有连通第一冷媒管的内腔与消音腔的至少一个第一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冷媒管的管壁上设置有至少一组第一通孔;每组第一通孔沿第一冷媒管的轴向螺旋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消音装置和/或第二消音装置包括第二冷媒管;所述第二冷媒管包括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管段,以及设置在相邻的第一管段之间、并将它们的内腔连通的第二管段;所述第二管段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管段的内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管段与第二管段非同轴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管段与第二管段连通的那一端延伸至第二管段的内腔中以形成延长段。
进一步的,所述延长段的管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联供暖气片系统,通过设置第一消音装置和第二消音装置,这样不管是夏季制冷还是冬季制热,均可通过消音装置降低由于制冷剂在制冷剂管道中的高速流动而产生的噪音,进而降低从制冷剂管道传递至暖气片上的噪音和振动,进而降低了暖气片产生的噪音,提高了室内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联供暖气片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消音装置与第二消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消音装置与第二消音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1-空调室外机,2-空调室内机,3-暖气片,4-第一消音装置,5-第二消音装置,6-第一制冷剂管道,7-第二制冷剂管道,8-第三制冷剂管道,9-第一冷媒管,10-消音管,11-消音腔,12-第一通孔,13-第二冷媒管,14-第一管段,15-第二管段,16-延长段,17-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联供暖气片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联供暖气片系统,包括空调室外机1、空调室内机2和暖气片3;所述空调室外机1、空调室内机2和暖气片3通过制冷剂管道相串联,以形成供制冷剂循环流动的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2与暖气片3之间的制冷剂管道上串联有第一消音装置4;所述空调室外机1与暖气片3之间的制冷剂管道上串联有第二消音装置5。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联供暖气片系统,包括用于安装在室外的空调室外机1,用于安装在室内的空调室内机2和暖气片3;其中,空调室内机2在室内的安装高度高于暖气片3的安装高度。所述空调室外机1、空调室内机2和暖气片3通过制冷剂管道相串联,以形成供如氟利昂等制冷剂循环流动的回路。所述制冷剂管道包括三部分,分别是设置在空调室内机2与暖气片3之间的第一制冷剂管道6,设置在空调室外机1与暖气片3之间的第二制冷剂管道7,设置在空调室外机1与空调室内机2之间的第三制冷剂管道8。
参见图1,当空调联供暖气片系统工作时,制冷剂在空调室外机1、空调室内机2和暖气片3之间循环流动,进而通过空调室内机2和暖气片3对室内温度进行制热或制冷。例如,当制冷剂顺时针流动时,通过空调室内机2和暖气片3对室内温度进行制热,当制冷剂逆时针流动时,通过空调室内机2和暖气片3对室内温度进行制冷。或者,当制冷剂顺时针流动时,通过空调室内机2和暖气片3对室内温度进行制冷,当制冷剂逆时针流动时,通过空调室内机2和暖气片3对室内温度进行制热。
所述第一消音装置4和第二消音装置5均是降低噪音的设备。所述第一消音装置4串联在空调室内机2和暖气片3之间的制冷剂管道上,所述第二消音装置5串联在空调室外机1与暖气片3之间的制冷剂管道上。
参见图1,当制冷剂顺时针流动时,通过第一消音装置4可降低从空调室内机2与暖气片3之间的制冷剂管道上传递至暖气片3的噪音和振动,进而降低了暖气片3产生的噪音。当制冷剂逆时针流动时,通过第二消音装置5可降低从空调室外机1与暖气片3之间的制冷剂管道上传递至暖气片3的噪音和振动,进而降低了暖气片3产生的噪音。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联供暖气片系统,通过设置第一消音装置4和第二消音装置5,这样不管是夏季制冷还是冬季制热,均可通过消音装置降低由于制冷剂在制冷剂管道中的高速流动而产生的噪音,进而降低从制冷剂管道传递至暖气片3上的噪音和振动,进而降低了暖气片3产生的噪音,提高了室内的舒适性。
为了进一步降低从制冷剂管道传递至暖气片3上的噪音和振动,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空调室内机2与暖气片3之间设置有第一制冷剂管道6;所述第一制冷剂管道6的一端与空调室内机2连通,另一端通过第一消音装置4与暖气片3连通;所述空调室外机1与暖气片3之间设置有第二制冷剂管道7;所述第二制冷剂管道7的一端与空调室外机1连通,另一端通过第二消音装置5与暖气片3连通。所述第三制冷剂管道8的两端分别与空调室外机1和空调室内机2连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联供暖气片系统,通过将第一消音装置4和第二消音装置5设置在暖气片3的两端,这样就避免了由于在消音装置与暖气片3之间设置管道而造成该部分管道内的高速流体产生的噪音对暖气片3的影响,进而提高了消音降噪的效果。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制冷剂管道与暖气片3连接处的内径不同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不仅需要通过变径管将暖气片3与制冷剂管道连通,而且还会在变径管处产生噪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联供暖气片系统,通过将第一消音装置4和第二消音装置5设置在暖气片3的两端,首先,使第一消音装置4和第二消音装置5起到变径管的作用,其次,消除由于变径而产生的噪音,进一步提高了消音降噪的效果。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一消音装置4与第二消音装置5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联供暖气片系统,所述第一消音装置4和/或第二消音装置5包括第一冷媒管9,套在第一冷媒管9上的至少一个消音管10;所述消音管10的两端与第一冷媒管9的外壁密封连接,且在消音管10的内壁与第一冷媒管9的外壁之间形成消音腔11;所述第一冷媒管9的管壁上设置有连通第一冷媒管9的内腔与消音腔11的至少一个第一通孔12。
所述第一冷媒管9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制冷剂管道连接,也可以通过连接接头的方式与制冷剂管道连接。所述第一冷媒管9上套设有消音管10,且消音管10的两端与第一冷媒管9的外壁采用焊接的方式密封连接,以使消音管10的内壁与第一冷媒管9的外壁之间形成用于消音的消音腔11,消音腔11与第一冷媒管9的内腔通过设置在第一冷媒管9管壁上的第一通孔12相连通。
所述消音管1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当消音管10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任意两个消音管10的尺寸可以相同,这样就可形成尺寸相同的消音腔11;任意两个消音管10的尺寸可以不同,这样就可形成尺寸不同的消音腔11。
所述第一通孔12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第一通孔12为圆柱形孔或圆锥形孔。例如,所述第一冷媒管9的管壁上设置有至少一组第一通孔12;每组第一通孔12沿第一冷媒管9的周向螺旋设置,每组第一通孔12的数量至少为三个。
参见图2,以制冷剂为氟利昂为例进行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联供暖气片系统工作时,气态的氟利昂从第一冷媒管9中流过,气流会通过第一通孔12进入到消音腔11中,气流噪声会在消音腔11中停留一段时间直至能量损耗,从而达到降噪的目的。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一消音装置4与第二消音装置5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联供暖气片系统,所述第一消音装置4和/或第二消音装置5包括第二冷媒管13;所述第二冷媒管13包括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管段14,以及设置在相邻的第一管段14之间、并将它们的内腔连通的第二管段15;所述第二管段15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管段14的内径。
所述第一管段14与第二管段15可以同轴设置,也可以非同轴设置。当第一管段14与第二管段15非同轴设置时,这样就可使气流进入到第二管段15的内腔后偏在一侧,而增大了另一侧的膨胀腔体积,进而提高了降噪的路径,提高了抑制噪音的效率。
所述第一管段14的端部可以与第二管段15的端部直接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管段14与第二管段15连通的那一端延伸至第二管段15的内腔中以形成延长段16。通过延伸至第二管段15内腔中的延长段16,可以消减更多噪音频率的噪音值,进而提高了总的消声量。所述延长段16的管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通孔17,当气流经过第二通孔17时,可以进一步对气流的噪音进行消减。
例如,所述第二冷媒管13包括三个第一管段14和两个第二管段15;相邻的第一管段14之间通过第二管段15连通。其中,第二管段15的内径均大于第一管段14的内径;三个第一管段14的内径和长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两个第二管段15的内径和长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参照图3,以制冷剂为氟利昂为例进行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联供暖气片系统工作时,气态的氟利昂从左向右流动,气流先从左侧的第一管段14进入到左侧的第二管段15中,并在第二管段15的内腔中膨胀消声;气流再进入中间的第一管段14中,并在中间的第一管段14的内腔中收缩消声;然后再进入到右侧的第二管段15中,并在第二管段15的内腔中膨胀消声;然后再进入到右侧的第一管段14中,并在第一管段14的内腔中收缩消声,从而达到降噪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联供暖气片系统,通过采用由多个管段串联而形成的第二冷媒管13,不仅可改善整个消声频率的特性,而且可以进行多级消声,提高了总的消声量,进而达到了降噪的目的。
当然,所述第一消音装置4和第二消音装置5还可以采用其它结构,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应当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指的是一个或多个,“多个”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用于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只存在A,只存在B,以及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空调联供暖气片系统,包括空调室外机(1)、空调室内机(2)和暖气片(3);所述空调室外机(1)、空调室内机(2)和暖气片(3)通过制冷剂管道相串联,以形成供制冷剂循环流动的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2)与暖气片(3)之间的制冷剂管道上串联有第一消音装置(4);所述空调室外机(1)与暖气片(3)之间的制冷剂管道上串联有第二消音装置(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联供暖气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2)与暖气片(3)之间设置有第一制冷剂管道(6);所述第一制冷剂管道(6)的一端与空调室内机(2)连通,另一端通过第一消音装置(4)与暖气片(3)连通;
所述空调室外机(1)与暖气片(3)之间设置有第二制冷剂管道(7);所述第二制冷剂管道(7)的一端与空调室外机(1)连通,另一端通过第二消音装置(5)与暖气片(3)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联供暖气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音装置(4)和/或第二消音装置(5)包括第一冷媒管(9),套在第一冷媒管(9)上的至少一个消音管(10);所述消音管(10)的两端与第一冷媒管(9)的外壁密封连接,且在消音管(10)的内壁与第一冷媒管(9)的外壁之间形成消音腔(11);所述第一冷媒管(9)的管壁上设置有连通第一冷媒管(9)的内腔与消音腔(11)的至少一个第一通孔(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联供暖气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媒管(9)的管壁上设置有至少一组第一通孔(12);每组第一通孔(12)沿第一冷媒管(9)的轴向螺旋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联供暖气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音装置(4)和/或第二消音装置(5)包括第二冷媒管(13);所述第二冷媒管(13)包括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管段(14),以及设置在相邻的第一管段(14)之间、并将它们的内腔连通的第二管段(15);所述第二管段(15)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管段(14)的内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联供暖气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段(14)与第二管段(15)非同轴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联供暖气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段(14)与第二管段(15)连通的那一端延伸至第二管段(15)的内腔中以形成延长段(1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联供暖气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段(16)的管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通孔(17)。
CN202120234394.2U 2021-01-27 2021-01-27 空调联供暖气片系统 Active CN2146647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34394.2U CN214664785U (zh) 2021-01-27 2021-01-27 空调联供暖气片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34394.2U CN214664785U (zh) 2021-01-27 2021-01-27 空调联供暖气片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64785U true CN214664785U (zh) 2021-11-09

Family

ID=785199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34394.2U Active CN214664785U (zh) 2021-01-27 2021-01-27 空调联供暖气片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647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77368A (zh) 热交换器和具有该热交换器的制冷循环装置
CN105229407A (zh) 复式热交换器
WO2022068950A1 (zh) 房间温度调节装置
CN214664785U (zh) 空调联供暖气片系统
CN204006820U (zh) 过冷装置及空调器
CN213020276U (zh) 一种单元式空调降噪结构
JP2007514127A (ja) 吸収式冷凍機/加熱機の多段再生器のための高効率乱流発生器
CN210463276U (zh) 空调系统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7685829U (zh) 消声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8495434U (zh) 空调器的节流组件、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JP5864030B1 (ja) 熱交換器、及び、この熱交換器を備えた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209978470U (zh) 一种超静音直冷全冷藏箱
KR102007794B1 (ko) 소음 저감형 이중관 열교환기
CN107461834B (zh) 一种空调器
CN110056982A (zh) 空调室外机及其配管组件
JPH09250844A (ja) 冷凍サイクル
CN217685828U (zh) 消声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KR100880496B1 (ko) 공기 조화기
CN211952993U (zh) 消音消振器以及空调系统
CN211177520U (zh) 热交换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0772501U (zh) 一种散热器冷却系统以及空调器
CN212511508U (zh) 压缩机排气管、压缩机、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17685827U (zh) 消声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1177519U (zh) 热交换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7441938U (zh) 一种中央空调风机盘管降噪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