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60225U - 一种超前小导管并联注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前小导管并联注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60225U
CN214660225U CN202120754575.8U CN202120754575U CN214660225U CN 214660225 U CN214660225 U CN 214660225U CN 202120754575 U CN202120754575 U CN 202120754575U CN 214660225 U CN214660225 U CN 2146602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ting
pipe
advanced
small
bran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5457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谦
包发辉
李强
王国强
胡超
罗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Energy Group Thir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Energy Group Thir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Energy Group Thir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Energy Group Thir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75457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602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602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602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pe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超前小导管并联注浆系统,包括注浆主管、注浆支管、超前小导管及储浆罐;注浆主管上沿储浆罐至多通接头方向依次设有闸阀、注浆泵和第一压力传感器;每个注浆支管的另一端通过一个转接管与一个超前小导管连通;每个注浆支管上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和气动阀。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注浆主管上连通多个注浆支管,使每个注浆支管连通一个超前小导管,从而实现多个超前小导管的同步注浆,有效提高了注浆效率;每个注浆支管上均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和气动阀,可合理调控各注浆支管的注浆压力;通过本注浆系统可缩短围岩内各区域浆液凝结时间差异,使围岩内浆液凝结后的整体强度及稳定性更高。

Description

一种超前小导管并联注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超前小导管并联注浆系统。
背景技术
超前小导管是稳定开挖工作面的一种非常有效的辅助施工方法。在软弱及破碎岩层施工中,超前小导管对松散岩层起到加固作用,注浆后增强了松散、软弱围岩的稳定性,有利于完成开挖后与完成初期支护时间内围岩的稳定,不至于围岩失稳破坏直至坍塌。超前小导管一般由直径38~50㎜的无缝钢管制作。超前小导管的前端为圆锥状,尾端设有管箍,除距尾端100㎝内不开孔,剩余部分间隔布设有直径6㎜的溢浆孔。基坑施工或隧道施工时,超前小导管通常设有多个,超前小导管现有注浆方式是利用注浆设备逐一注浆,这种注浆方式不仅施工效率低,而且同一开挖工作面上的多个超前小导管无法同时进行注浆,导致浆液凝结时间存在差异,进而影响注浆后围岩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多个超前小导管无法同时注浆而存在的施工效率低,围岩内浆液凝结存在时间差而影响结构稳定性和整体强度的问题,提供一种超前小导管并联注浆系统,包括注浆主管、注浆支管、超前小导管及储浆罐;所述注浆主管的一端与所述储浆罐连通,所述注浆主管的另一端通过多通接头与多个所述注浆支管的一端连通;所述注浆主管上沿所述储浆罐至所述多通接头方向依次设有闸阀、注浆泵和第一压力传感器;每个所述注浆支管的另一端通过一个转接管与一个所述超前小导管连通;每个所述注浆支管上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和气动阀。
进一步,所述转接管的外壁设有外螺纹,所述超前小导管与所述注浆支管的相向端内壁分别设有与所述转接管的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
进一步,所述注浆支管正对于所述超前小导管的一端同轴设有轴向端面平齐的凸环;所述超前小导管正对所述注浆支管的一端同轴设有轴向端面平齐的管箍;所述管箍与所述凸环的相对端抵接。
进一步,所述超前小导管的周向端焊接有相连通的管状螺纹接头;所述注浆系统还包括止浆柱;所述止浆柱的周向端设有与所述螺纹接头的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所述止浆柱的下端为直径与所述超前小导管的内径相同的半球部,所述止浆柱的直径与所述超前小导管的内径相同。待对应的超前小导管注浆完成后,止浆柱与超前小导管上的螺纹接头配合,可实现在拆卸注浆支管之前即实现超前小导管内浆液的封堵,浆液不会溢流出,提高灌浆质量。
进一步,所述止浆柱的上端同轴设有六角螺母。通过六角扳手与六角螺母的配合,可更省力的将止浆柱拧紧。
进一步,所述注浆系统还包括用于堵塞所述超前小导管的正对所述注浆支管的一端的堵头;所述堵头包括封板、同轴且不同径设于所述封板的同一端的螺纹管和塞体;所述塞体的直径与所述转接管的内径相同;所述螺纹管的内壁设有与所述转接管的外壁的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述塞体间距设于所述螺纹管内,所述塞体的外壁与所述螺纹管的内壁间距等于所述转接管的壁厚。通过将塞体塞入转接管内,并通过螺纹管与转接管螺纹连接,可有效延长浆液溢流路径,封堵效果更好。
进一步,所述堵头还包括橡胶圈;所述橡胶圈同轴套设于所述螺纹管的外壁;所述橡胶圈的轴向两端分别与所述凸环和管箍抵接。
进一步,所述塞体的长度比所述螺纹管的长度长。
进一步,每个所述注浆支管上还设有手动阀;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位于所述气动阀与所述手动阀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注浆主管上连通多个注浆支管,使每个注浆支管连通一个超前小导管,从而实现多个超前小导管的同步注浆,有效提高了注浆效率;每个注浆支管上均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和气动阀,可合理调控各注浆支管的注浆压力;通过本注浆系统可缩短围岩内各区域浆液凝结时间差异,使围岩内浆液凝结后的整体强度及稳定性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超前小导管并联注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一个超前小导管与一个注浆支管连接处的爆炸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半剖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超前小导管被止浆柱和堵头封堵后的半剖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橡胶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堵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注浆主管;2-注浆支管;3-超前小导管;4-储浆罐;5-多通接头;6-闸阀;7-注浆泵;8-第一压力传感器;9-转接管;10-第二压力传感器;11-气动阀;12-手动阀;13-凸环;14-管箍;15-止浆柱;16-螺纹接头;17-六角螺母;18-封板;19-螺纹管;20-塞体;21-橡胶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6所示的一种超前小导管并联注浆系统,包括注浆主管1、注浆支管2、超前小导管3及储浆罐4;注浆主管1的一端与储浆罐4连通,注浆主管1的另一端通过多通接头5与多个注浆支管2的一端连通;注浆主管1上沿储浆罐4至多通接头5方向依次设有闸阀6、注浆泵7和第一压力传感器8;第一压力传感器8用于检测注浆主管1内的注浆压力;打开闸阀6,启动注浆泵7,储浆罐4内的浆液被抽送至注浆主管1内,并在多通接头5的作用下分流至各个注浆支管2中,注浆支管2内的浆液再进入对应的超前小导管3内,实现围岩的注浆。
每个注浆支管2的另一端通过一个转接管9与一个超前小导管3连通;每个注浆支管2上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10、气动阀11及手动阀12;第二压力传感器10位于气动阀11与手动阀12之间。第二压力传感器10用于检测注浆支管2内的注浆压力;当然,本实施例的注浆系统还包括与第一压力传感器8、第二压力传感器10、气动阀11、注浆泵7电连接的主控系统;主控系统上设有相应的控制按钮和显示器,用于限制注浆主管1和注浆支管2内的注浆实时压力值,并用于控制注浆泵7及各气动阀11的开启。主控系统、第一压力传感器8、第二压力传感器10、气动阀11、闸阀6、手动阀12、注浆泵7等均选用现有市场常规型号,本实施例对其选型不进行具体限定。
参见图2和图3,转接管9的外壁设有外螺纹,超前小导管3与注浆支管2的相向端内壁分别设有与转接管9的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注浆支管2正对于超前小导管3的一端同轴设有轴向端面平齐的凸环13;超前小导管3正对注浆支管2的一端同轴设有轴向端面平齐的管箍14;管箍14与凸环13的相对端抵接。
注浆支管2与超前小导管3连通时,转接管9的一端拧入注浆支管2内,转接管9的另一端拧入超前小导管3内;并使注浆支管2的凸环13与超前小导管3的管箍14抵接。本实施例中,转接管9的长度优选为10㎝。转接管9不仅可实现注浆支管2与超前小导管3的连接,而且可延长浆液溢流路径,避免注浆过程中浆液外溢。
注浆系统还包括止浆柱15;超前小导管3的周向端焊接有相连通的管状螺纹接头16;止浆柱15的周向端设有与螺纹接头16的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止浆柱15的下端为直径与超前小导管3的内径相同的半球部,止浆柱15的直径与超前小导管3的内径相同。止浆柱15的上端同轴设有六角螺母17。
注浆系统还包括用于堵塞超前小导管3的正对注浆支管2的一端的堵头;堵头包括封板18、同轴且不同径设于封板18的同一端的螺纹管19和塞体20;塞体20的直径与转接管9的内径相同;螺纹管19的内壁设有与转接管9的外壁的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塞体20间距设于螺纹管19内,塞体20的外壁与螺纹管19的内壁间距等于转接管9的壁厚。堵头还包括橡胶圈21;橡胶圈21同轴套设于螺纹管19的外壁;橡胶圈21的轴向两端分别与凸环13和管箍14抵接。本实施例中,优选塞体20的长度比螺纹管19的长度长。
根据第二压力传感器10判断某个超前小导管3内注浆完成后,关闭与该超前小导管3连通的注浆支管2上的气动阀11或手动阀12,以停止该超前小导管3的注浆。当所有超前小导管3的注浆都完成后,注浆泵7和闸阀6关闭。
需要拆下超前小道管上的注浆支管2时,先用六角扳手驱使止浆柱15拧紧在螺纹接头16上,由于止浆柱15的直径和下端半球部的直径都与超前小导管3的内径相同,因此当止浆柱15的下端的半球部下端抵接至超前小导管3的下端内壁时,止浆柱15将超前小导管3封闭。此后,再拆下超前小导管3上的注浆支管2,可有效避免超前小导管3内的浆液回流。当注浆支管2与超前小导管3分离后,用堵头封堵超前小导管3,而此时,转接管9的一端依然与超前小导管3处于螺纹连接状态,将橡胶圈21套在堵头的螺纹管19外壁,堵头的塞体20塞入转接管9内,堵头的螺纹管19与转接管9的另一端的外螺纹配合,实现堵头与转接管9的连接,继续转动堵头,使堵头及转接管9进一步靠拢超前小导管3,直至橡胶圈21的两端分别与凸环13和管箍14抵接并处于挤压状态,即完成超前小导管3的封堵。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同样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超前小导管并联注浆系统,特征在于:包括注浆主管、注浆支管、超前小导管及储浆罐;所述注浆主管的一端与所述储浆罐连通,所述注浆主管的另一端通过多通接头与多个所述注浆支管的一端连通;所述注浆主管上沿所述储浆罐至所述多通接头方向依次设有闸阀、注浆泵和第一压力传感器;每个所述注浆支管的另一端通过一个转接管与一个所述超前小导管连通;每个所述注浆支管上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和气动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前小导管并联注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管的外壁设有外螺纹,所述超前小导管与所述注浆支管的相向端内壁分别设有与所述转接管的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前小导管并联注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支管正对于所述超前小导管的一端同轴设有轴向端面平齐的凸环;所述超前小导管正对所述注浆支管的一端同轴设有轴向端面平齐的管箍;所述管箍与所述凸环的相对端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超前小导管并联注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前小导管的周向端焊接有相连通的管状螺纹接头;所述注浆系统还包括止浆柱;所述止浆柱的周向端设有与所述螺纹接头的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所述止浆柱的下端为直径与所述超前小导管的内径相同的半球部,所述止浆柱的直径与所述超前小导管的内径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超前小导管并联注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浆柱的上端同轴设有六角螺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超前小导管并联注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系统还包括用于堵塞所述超前小导管的正对所述注浆支管的一端的堵头;所述堵头包括封板、同轴且不同径设于所述封板的同一端的螺纹管和塞体;所述塞体的直径与所述转接管的内径相同;所述螺纹管的内壁设有与所述转接管的外壁的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述塞体间距设于所述螺纹管内,所述塞体的外壁与所述螺纹管的内壁间距等于所述转接管的壁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超前小导管并联注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头还包括橡胶圈;所述橡胶圈同轴套设于所述螺纹管的外壁;所述橡胶圈的轴向两端分别与所述凸环和管箍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超前小导管并联注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塞体的长度比所述螺纹管的长度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前小导管并联注浆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注浆支管上还设有手动阀;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位于所述气动阀与所述手动阀之间。
CN202120754575.8U 2021-04-11 2021-04-11 一种超前小导管并联注浆系统 Active CN2146602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54575.8U CN214660225U (zh) 2021-04-11 2021-04-11 一种超前小导管并联注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54575.8U CN214660225U (zh) 2021-04-11 2021-04-11 一种超前小导管并联注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60225U true CN214660225U (zh) 2021-11-09

Family

ID=784617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54575.8U Active CN214660225U (zh) 2021-04-11 2021-04-11 一种超前小导管并联注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602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68076U (zh) 高瓦斯矿井钻孔封孔装置
CN206539357U (zh) 自进式锚杆快速注浆装置
CN111365031A (zh) 一种网络注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4660225U (zh) 一种超前小导管并联注浆系统
CN102747722B (zh) 地连墙接合缝注浆补漏施工方法
CN214061625U (zh) 一种环形注浆管
CN207062938U (zh) 喇叭形压浆头及压浆装置
CN110500126B (zh) 中空锚杆注浆接头及中空锚杆施工工艺
CN208830735U (zh) 一种混凝土灌浆管
CN209270706U (zh) 一种具有快接功能的室内消火栓
CN210370586U (zh) 一种出水仰角钻孔注浆止水装置
CN109519151B (zh) 一种适用于湿陷性黄土场地的劈裂注浆封孔装置及方法
CN207047856U (zh) 膨胀式注浆管
CN212454448U (zh) 一种网络注浆装置
CN210622828U (zh) 中空锚杆注浆接头
CN203823346U (zh) 一种高强钢压力钢管孔洞封堵装置
CN211574318U (zh) 压力水管涌封堵装置
CN206111217U (zh) 尼龙布膜袋止浆装置
CN206439436U (zh) 地埋式阀门
CN203441508U (zh) 围岩破碎段深孔注浆专用装置
CN207211153U (zh) 一种高承压水地区砼结构背后开孔注浆装置
CN216641419U (zh) 一种梁板内管线预埋装置
CN214617891U (zh) 一种管道用多功能快速连接阀
CN204491618U (zh) 自封堵渗透式注浆器
CN109441338B (zh) 一种铁路隧道风动凿岩机分流器及其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