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55466U - 一种合成纤维长丝的复合包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合成纤维长丝的复合包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55466U
CN214655466U CN202120674355.4U CN202120674355U CN214655466U CN 214655466 U CN214655466 U CN 214655466U CN 202120674355 U CN202120674355 U CN 202120674355U CN 214655466 U CN214655466 U CN 2146554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ating
cladding
cavity
carding plate
ca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7435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荣森
陈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Huayuan Dynamo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Huayuan Dynam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Huayuan Dynamo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Huayuan Dynam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7435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554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554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554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合成纤维长丝的复合包覆装置,包括依次安装在机架上的传送对辊、梳理机构、输送辊、包覆机构、加热筒和收卷机构,加热筒与包覆机构末端密封连通;梳理机构包括上梳理板和下梳理板,上梳理板和下梳理板均为齿型刮板,上梳理板的齿条朝下,下梳理板的齿条朝上;输送辊包括辊体,辊体的外壁由若干圈平行的隔板形成若干个环形凹腔,环形凹腔位于两两隔板之间,辊体内部安装加热管;包覆机构包括包覆卧筒、包覆腔、进线管和出线管,进线管和出线管均设置在包覆卧筒外,包覆卧筒内位于包覆腔上方设置储料腔,储料腔与包覆腔之间设置连通槽。本实用新型在包覆前梳理、预热,包覆后烘干、收卷,使得长丝的包覆均匀、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合成纤维长丝的复合包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合成纤维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合成纤维长丝的复合包覆装置。
背景技术
合成纤维是将人工合成的、具有适宜分子量并具有可溶(或可熔)性的线型聚合物,经纺丝成形和后处理而制得的化学纤维。与天然纤维和人造纤维相比,合成纤维的原料是由人工合成方法制得的,生产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合成纤维除了具有化学纤维的一般优越性能,如强度高、质轻、易洗快干、弹性好、不怕霉蛀等外,不同品种的合成纤维各具有某些独特性能。在合成纤维的制造过程中,纺丝流体(熔体或溶液)经纺丝成形和后加工工序后,得到的长度以千米计的纤维称为长丝,长丝包括单丝、复丝和帘线丝。
在合成纤维生产加工过程中,对长丝线束进行包覆使之表面形成特定的包覆涂层是提高其性能的重要措施之一,由于合成纤维具有一定的软度,浸没式是其包覆涂层最有效的方式,现有的复合包覆装置在处理过程中长丝的包覆容易出现不均匀、效率低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与难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合成纤维长丝的复合包覆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合成纤维长丝的复合包覆装置,包括依次安装在机架上的传送对辊、梳理机构、输送辊、包覆机构、加热筒和收卷机构,加热筒与包覆机构末端密封连通;梳理机构包括上梳理板和下梳理板,上梳理板和下梳理板均为齿型刮板,上梳理板的齿条朝下,下梳理板的齿条朝上;输送辊包括辊体,辊体的外壁由若干圈平行的隔板形成若干个环形凹腔,环形凹腔位于两两隔板之间,辊体内部安装加热管;包覆机构包括包覆卧筒、包覆卧筒内设的包覆腔、与包覆腔首尾端分别连通的进线管和出线管,进线管和出线管均设置在包覆卧筒外,包覆卧筒内位于包覆腔上方设置用于放置液态包覆涂料的储料腔,储料腔与包覆腔之间设置连通槽。
进一步地,上梳理板和下梳理板均与摆动机构相连接。
进一步地,环形凹腔的内腔壁上形成弧形的凹槽。
进一步地,隔板采用导热板,导热板采用铝合金、铜合金等导热系数大的材质制成,更有利于辊体的热量传递。
进一步地,包覆腔首尾端均为渐变腔,渐变腔为外侧宽、内侧窄的锥形腔。
进一步地,储料腔的外围安装加热丝,用于保持储料腔内部的包覆涂料的流动形态。
进一步地,包覆腔的下半部采用波浪形腔体,增加涂料停留时间更有利于有利于浸渍。
进一步地,进线管、出线管上与包覆腔相接的区域设置下凹的溢料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包括:
(1)本实用新型采用依次安装的传送对辊、梳理机构、输送辊、包覆机构、加热筒和收卷机构,在包覆前进行梳理、预热,在包覆后进行烘干、收卷,使得长丝的包覆均匀、效率高。
(2)本实用新型在梳理机构上安装摆动机构,使得上梳理板和下梳理板实现小幅度的往复运动,该运动方向与长丝线束输送方向垂直,进而提高梳理效率。
(3)本实用新型在输送辊内设加热管,并结合导热隔板,对经过辊体的长丝线束进行充分预热,使得后续包覆时更加高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输送辊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包覆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示说明:1-传送对辊,2-上梳理板,3-下梳理板,4-输送辊,401-辊体,402-隔板,403-凹槽,404-环形凹腔,5-包覆机构,501-进线管,502-出线管,503-包覆卧筒,504-溢料腔,505-储料腔,506-连通槽,507-加热丝,508-渐变腔,509-包覆腔,6-加热筒,7-收卷机构,8-摆动机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合成纤维长丝的复合包覆装置,包括依次安装在机架上的传送对辊1、梳理机构、输送辊4、包覆机构5、加热筒6和收卷机构7,加热筒6与包覆机构5末端密封连通。
其中,传送对辊1用于将平铺开后成绺的合成长丝线束向后方传递;梳理机构用于将合成长丝线束梳理散开,使之更加平整;输送辊4与传送对辊1配合形成连续性的拉线,同时对经过的长丝线束进行预热;包覆机构5用于将包覆涂料浸渍在长丝线束表面;加热筒6用于将包覆后的长丝线束进行烘干,使得包覆层更加牢固;收卷机构7用于将包覆后的合成纤维长丝分束进行收卷。
梳理机构包括上梳理板2和下梳理板3,上梳理板2和下梳理板3均为齿型刮板,上梳理板2的齿条朝下,下梳理板3的齿条朝上,上梳理板2和下梳理板3的数量和前后分布顺序均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为了提高梳理效率,上梳理板2和下梳理板3均与摆动机构8相连接,使得上梳理板2和下梳理板3实现小幅度的往复运动,该运动方向与长丝线束输送方向垂直(如长丝线束是左右运动、往复运动是前后振动),摆动机构8可采用直线往复运动的设备或振动设备(其采用机械领域常规设计,在此不再赘述)。
输送辊4包括辊体401,辊体401的外壁由若干圈平行的隔板402形成若干个环形凹腔404,环形凹腔404位于两两隔板402之间,环形凹腔404用于将梳理机构梳理开的长丝线束有序地向后方传递,环形凹腔404的内腔壁上形成弧形的凹槽403,使得长丝线束穿过时更加平滑。辊体401内部安装加热管(图中未标示),使得辊体401表面形成一定热度,输送辊4是与包覆机构5相邻的设备,加热管对经过辊体401的长丝线束进行预热,使得后续包覆时更加高效。隔板404采用导热板,导热板采用铝合金、铜合金等导热系数大的材质制成,更有利于辊体401的热量传递。
包覆机构5包括包覆卧筒503、包覆卧筒503内设的包覆腔509、与包覆腔509首尾端分别连通的进线管501和出线管502,进线管501和出线管502均设置在包覆卧筒503外,包覆腔509为长丝线束浸渍液体包覆涂料的区域,包覆腔509首尾端均为渐变腔508,渐变腔508为外侧宽、内侧窄的锥形腔,包覆卧筒503内位于包覆腔509上方设置用于放置液态包覆涂料的储料腔505,储料腔505与包覆腔509之间设置连通槽506,储料腔505的外围安装加热丝507,用于保持储料腔505内部的包覆涂料的流动形态。
包覆腔509的下半部采用波浪形腔体,增加涂料停留时间更有利于有利于浸渍。
进线管501、出线管502上与包覆腔509相接的区域设置下凹的溢料腔504,溢料腔504的作用是避免包覆卧筒503内的包覆涂料从进线管501、出线管502流出。
此外进线管501、出线管502、包覆卧筒503上均设置排料口用于将废料排出(图中未标示),包覆卧筒503还包括与之相连的进料机构,采用常规结构,本实用新型不详细阐述。
加热筒6采用红外等非接触式的加热方式,将包覆涂料的长丝线束进行烘干,以使得包覆层有效成型。
收卷机构7包括若干组并列分布的收卷筒、以及驱动收卷筒转动和升降的各类配件,采用常规的卷线结构,本实用新型不详细阐述。
以上所述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合成纤维长丝的复合包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安装在机架上的传送对辊(1)、梳理机构、输送辊(4)、包覆机构(5)、加热筒(6)和收卷机构(7),所述加热筒(6)与所述包覆机构(5)末端密封连通;所述梳理机构包括上梳理板(2)和下梳理板(3),所述上梳理板(2)和所述下梳理板(3)均为齿型刮板,所述上梳理板(2)的齿条朝下,所述下梳理板(3)的齿条朝上;所述输送辊(4)包括辊体(401),所述辊体(401)的外壁由若干圈平行的隔板(402)形成若干个环形凹腔(404),所述环形凹腔(404)位于两两所述隔板(402)之间,所述辊体(401)内部安装加热管;所述包覆机构(5)包括包覆卧筒(503)、所述包覆卧筒(503)内设的包覆腔(509)、与所述包覆腔(509)首尾端分别连通的进线管(501)和出线管(502),所述进线管(501)和所述出线管(502)均设置在包覆卧筒(503)外,所述包覆卧筒(503)内位于所述包覆腔(509)上方设置储料腔(505),所述储料腔(505)与所述包覆腔(509)之间设置连通槽(50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合成纤维长丝的复合包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梳理板(2)和所述下梳理板(3)均与摆动机构(8)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合成纤维长丝的复合包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凹腔(404)的内腔壁上形成弧形的凹槽(40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合成纤维长丝的复合包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402)采用导热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合成纤维长丝的复合包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腔(509)首尾端均为渐变腔(508),所述渐变腔(508)为外侧宽、内侧窄的锥形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合成纤维长丝的复合包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腔(505)的外围安装加热丝(50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合成纤维长丝的复合包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腔(509)的下半部采用波浪形腔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合成纤维长丝的复合包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线管(501)、所述出线管(502)上与所述包覆腔(509)相接的区域设置下凹的溢料腔(504)。
CN202120674355.4U 2021-04-02 2021-04-02 一种合成纤维长丝的复合包覆装置 Active CN2146554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74355.4U CN214655466U (zh) 2021-04-02 2021-04-02 一种合成纤维长丝的复合包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74355.4U CN214655466U (zh) 2021-04-02 2021-04-02 一种合成纤维长丝的复合包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55466U true CN214655466U (zh) 2021-11-09

Family

ID=784584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74355.4U Active CN214655466U (zh) 2021-04-02 2021-04-02 一种合成纤维长丝的复合包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554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384659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роизводства полимерных волокон и текстильных изделий, включающих множество полимерных компонентов, в замкнутой системе
CN1017693B (zh) 生产热塑性树脂型材的方法及设备
CN210415591U (zh) 一种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预浸带的制备设备
CN112847925B (zh) 一种连续纤维增强3d打印复合材料熔融浸渍系统及方法
CN1478647A (zh) 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粒料及其生产过程
CN109735984B (zh) 一种高强力涂覆钓线的制备方法及生产装置
CN105926203A (zh) 对位芳纶纤维的上油方法
CN214655466U (zh) 一种合成纤维长丝的复合包覆装置
CN103753831A (zh) 一种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浸渍模具及浸渍方法
CN103403234A (zh) 用于熔融纺丝的设备
CN112981568A (zh) 高强度低收缩复合纤维的纺丝设备及纺丝工艺
US4904351A (en) Process for continuously plating fiber
CN113089114B (zh) 一种提高粗旦多孔异形长丝pet-poy内在质量均匀性的工艺方法
CN1882722A (zh) 用于熔体纺丝多根长丝的设备
CN108642584B (zh) 一种分纤母丝纺牵联合机
CN113322605B (zh) 一种复合玻璃纤维纱线自动涂层装置
CN108914227A (zh) 挤压涂覆式皮芯纤维长丝的制备方法、模头组件和织物
CN215592944U (zh) 一种玻璃纤维原丝浸润剂涂覆装置
CN210237858U (zh) 一种锦纶66高强纤维的生产系统
CN209923487U (zh) 一种纺丝箱体熔体分配管道
CN210104177U (zh) 一种钓线生产用涂覆装置及钓线生产装置
CN112680901B (zh) 大丝束碳纤维上浆装置和上浆方法
CN113914036A (zh) 一种纺织品荧光去除装置
CN113186611A (zh) 一种pbo长丝连续水洗装置及方法
JPS58115111A (ja) 繊維トウを処理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