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54398U - 一种污泥烘干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污泥烘干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54398U
CN214654398U CN202022691070.XU CN202022691070U CN214654398U CN 214654398 U CN214654398 U CN 214654398U CN 202022691070 U CN202022691070 U CN 202022691070U CN 214654398 U CN214654398 U CN 2146543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de
main shaft
thick bamboo
sludge
sludge dr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69107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厚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ongji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ongji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ongji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ongji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69107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543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543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543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泥烘干机,包括烘干筒、设置于烘干筒内的主轴、沿轴向螺旋绕设在主轴上的输送叶片以及驱动主轴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烘干筒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烘干筒为竖直设置,所述主轴竖直地设置在烘干筒的中心位置,所述输送叶片上设置有轴向贯穿的挤压孔,所述输送叶片在向上输送过程中湿润的污泥在挤压作用下通过挤压孔被挤压至下方,所述烘干筒的上端设置有粉碎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输送叶片上设置挤压孔,在污泥的螺旋输送过程中含水率较高的污泥被挤压至下方,使污泥在烘干筒内呈现上下循环式移动,直至干燥为止,从而形成翻炒污泥的效果,保证污泥被充分烘干,提高了烘干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污泥烘干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污泥烘干机。
背景技术
目前,污泥处置的方式主要有填埋、土地利用和焚烧等。直接填埋会占用大量的土地,同时滤液会污染地下水;土地利用因污泥含水率高、运输量大、分散困难、污泥中含有有害成分等原因而受到很大的限制;焚烧方式作为一种资源化利用的方式将污泥作为燃料供能,但这种处理方式需要将污泥的含水率降低至30%—40%,否则高含水率的污泥则会因为其本身含固率低而导致热值低,进而需要耗费大量的辅助燃料,处理成本明显偏高。因此,目前为止,对城市污泥进行干化处理、降低含水率是目前污泥后续处理过程中的主要关键问题。
公开号为CN20694070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烟气污泥烘干机,包括:主传动机构,壳体以及用于支撑壳体的支架,壳体为卧式的柱体结构,壳体一端的上方分别设有进风口和进料口,壳体另一端的上方设有排风口,壳体另一端的下方设有排料口,主传动机构包括主传动轴及驱动机构,主传动轴穿过壳体内部并位于其中心轴处,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于主传动轴的一端且位于壳体的外部,主传动轴上安装有螺旋状的导料板,由于热量传递不均匀,在烘干过程中污泥外部往往比内部先烘干,因此这种烘干方式的烘干效率比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泥烘干机,有效提高污泥的烘干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污泥烘干机,包括烘干筒、设置于烘干筒内的主轴、沿轴向螺旋绕设在主轴上的输送叶片以及驱动主轴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烘干筒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烘干筒为竖直设置,所述主轴竖直地设置在烘干筒的中心位置,所述输送叶片上设置有轴向贯穿的挤压孔,所述输送叶片在向上输送过程中湿润的污泥在挤压作用下通过挤压孔被挤压至下方,所述烘干筒的上端设置有粉碎组件。
作为优选,所述挤压孔呈上下周向交错分布。
作为优选,所述挤压孔的孔径由上往下逐渐减小。
在烘干筒的底部,污泥的含水率远高于烘干筒上部的污泥的含水率,因此底部的污泥基本能够作一定的流动,假如挤压孔的孔径过大,这种可流动的污泥则很难被向上螺旋输送,容易从挤压孔直接掉落到烘干筒底部,因此设置较小的孔保证一定量的污泥能够被向上输送;而上方的污泥由于含水率相对较低而呈团状或块状,更易被向上输送,在向上输送过程中受到挤压而从挤压孔被挤压至下方,呈现翻炒的效果,在此过程中污泥逐渐被干燥,直至干燥成块。
作为优选,所述输送叶片包括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所述第一叶片设置在主轴的上端,所述第二叶片设置在第一叶片的下方,所述第一叶片与第二叶片呈上下间隔设置,两者之间形成缓冲空间。
在经过多次翻炒后到达缓冲空间的污泥基本被烘干而呈块状,在此区域污泥停留的时间相对较长,更能充分地烘干,随着更多烘干的污泥进入,将先进入达缓冲空间的污泥向上顶入到第二叶片,经过粉碎组件的粉碎作用后有第二叶片输出。
作为优选,所述挤压孔设置在第二叶片上,所述粉碎组件设置在第一叶片的下方。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叶片的轴向长度小于第二叶片的轴向长度,所述挤压孔由第二叶片的上端向下贯穿至其下端的1/4-1/3处。
位于底部的第二叶片不开设挤压孔,保证底部的污泥能够完全被向上输送,保证污泥在向上在输送过程中具备一定的挤压力,能够产生翻炒的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粉碎组件包括若干切刀,所述切刀圆周分布在主轴上。
作为优选,所述切刀的一端固定在主轴上,另一端向转动方向的后方倾斜设置,所述切刀上设置有锯齿。
作为优选,所述烘干筒的外侧设置有外筒,所述外筒与烘干筒之间形成加热区,所述外筒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热输入管和热输出管,所述加热区通过出料口与烘干筒连通,所述外筒的下端设置有排料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输送叶片上设置挤压孔,在污泥的螺旋输送过程中含水率较高的污泥被挤压至下方,使污泥在烘干筒内呈现上下循环式移动,直至干燥为止,从而形成翻炒污泥的效果,保证污泥被充分烘干,提高了烘干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输送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粉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1-烘干筒,102-外筒,103-主轴,104-输送叶片,1041-第一叶片,1042-第二叶片,105-切刀,1051-锯齿,106-挤压孔,107-进料口,108-排料口,109-出料口,110-热输入管,111-热输出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污泥烘干机,包括烘干筒101、设置于烘干筒101内的主轴103、沿轴向螺旋绕设在主轴103上的输送叶片104以及驱动主轴103转动的驱动机构,烘干筒101为竖直设置,所述主轴103竖直地设置在烘干筒101的中心位置。驱动机构为固定在烘干筒101底部的驱动电机。
烘干筒10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料口107和出料口109,进料口107位于烘干筒101的下端,出料口109烘干筒101的上端。
烘干筒101的外侧设置有外筒102,外筒102与烘干筒101之间形成加热区,外筒102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热输入管110和热输出管111,其中热输入管110输入高温气体,用于对烘干筒101进行加热,热输出管111用于将加热区的热气排出,实现高温气体在加热区内上下循环流动。加热区通过出料口109与烘干筒101连通,外筒102的下端设置有排料口108。烘干筒101采用导热系数较高的金属制成,外筒102的外壁包裹有保温材料。出料口109设置有阀板,阀板通过电动控制的电动推杆控制,实现间歇性地开启和关闭,使高温气体进入烘干筒101内,或使烘干筒101内干燥后的污泥排入到加热区,并通过排料口108排出。
如图2所示,输送叶片104包括第一叶片1041和第二叶片1042,第一叶片1041设置在主轴103的上端第二叶片1042设置在第一叶片1041的下方,第一叶片1041的轴向长度小于第二叶片1042的轴向长度。第一叶片1041与第二叶片1042呈上下间隔设置。烘干筒101位于第一叶片1041与第二叶片1042之间的区域为缓冲空间,污泥由第二叶片1042向上输送至缓冲空间后会暂存在此处,随着下方的污泥持续的输入,直至将该空间内的污泥向上输送到第二叶片1042,由第二叶片1042输出。由此污泥大大增加了在烘干筒101内的停留时间,保证充烘干。
第二叶片1042上设置有挤压孔106,挤压孔106为轴向贯穿第二叶片1042,挤压孔106由第二叶片1042的上端向下贯穿至其下端的1/4-1/3处。挤压孔106呈上下周向交错分布,即上下相邻两片叶片上的挤压孔106呈圆周分布,不处于同一轴线上。第二叶片1042在向上输送过程中湿润的污泥在挤压作用下通过挤压孔106被挤压至下方。
其中挤压孔106的孔径由上往下逐渐减小,在烘干筒101的底部,污泥的含水率远高于烘干筒上部的污泥的含水率,因此底部的污泥基本能够作一定的流动,假如挤压孔的孔径过大,这种可流动的污泥则很难被向上螺旋输送,容易从挤压孔直接掉落到烘干筒101底部,因此设置较小的孔保证一定量的污泥能够被向上输送;而上方的污泥由于含水率相对较低而呈团状或块状,更易被向上输送,在向上输送过程中受到挤压而从挤压孔被挤压至下方,呈现翻炒的效果,在此过程中污泥逐渐被干燥,直至干燥成块。
如图2和图3所示,烘干筒101的上端设置有粉碎组件,粉碎组件设置在第一叶片1041的下方。粉碎组件包括若干切刀105,切刀105圆周分布在主轴103上。切刀105的一端固定在主轴103上,另一端向转动方向的后方倾斜设置,切刀105上设置有锯齿1051。污泥在烘干后往往会结成块状,此时即使在挤压作用下也无法穿过挤压孔106往下移动,因此烘干后的污泥集聚在缓冲空间处,并逐渐向上顶升,直至与粉碎组件,切刀105将污泥切碎并通过第一叶片1041向上输送,最后从出料口109进入外筒102内,粉状的污泥进入外筒102内后被进行二次烘干,最后从排料口108排出。

Claims (9)

1.一种污泥烘干机,包括烘干筒(101)、设置于烘干筒(101)内的主轴(103)、沿轴向螺旋绕设在主轴(103)上的输送叶片(104)以及驱动主轴(103)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烘干筒(10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料口(107)和出料口(109),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筒(101)为竖直设置,所述主轴(103)竖直地设置在烘干筒(101)的中心位置,所述输送叶片(104)上设置有轴向贯穿的挤压孔(106),所述输送叶片(104)在向上输送过程中湿润的污泥在挤压作用下通过挤压孔(106)被挤压至下方,所述烘干筒(101)的上端设置有粉碎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孔(106)呈上下周向交错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泥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孔(106)的孔径由上往下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叶片(104)包括第一叶片(1041)和第二叶片(1042),所述第一叶片(1041)设置在主轴(103)的上端,所述第二叶片(1042)设置在第一叶片(1041)的下方,所述第一叶片(1041)与第二叶片(1042)呈上下间隔设置,两者之间形成缓冲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污泥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孔(106)设置在第二叶片(1042)上,所述粉碎组件设置在第一叶片(1041)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污泥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片(1041)的轴向长度小于第二叶片(1042)的轴向长度,所述挤压孔(106)由第二叶片(1042)的上端向下贯穿至其下端的1/4-1/3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组件包括若干切刀(105),所述切刀(105)圆周分布在主轴(103)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污泥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105)的一端固定在主轴(103)上,另一端向转动方向的后方倾斜设置,所述切刀(105)上设置有锯齿(105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筒(101)的外侧设置有外筒(102),所述外筒(102)与烘干筒(101)之间形成加热区,所述外筒(102)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热输入管(110)和热输出管(111),所述加热区通过出料口(109)与烘干筒(101)连通,所述外筒(102)的下端设置有排料口(108)。
CN202022691070.XU 2020-11-19 2020-11-19 一种污泥烘干机 Active CN2146543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91070.XU CN214654398U (zh) 2020-11-19 2020-11-19 一种污泥烘干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91070.XU CN214654398U (zh) 2020-11-19 2020-11-19 一种污泥烘干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54398U true CN214654398U (zh) 2021-11-09

Family

ID=784693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691070.XU Active CN214654398U (zh) 2020-11-19 2020-11-19 一种污泥烘干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543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94498B (zh) 餐厨垃圾粉碎脱水成型装置
US4520724A (en) Screw drier particularly for plastic materials
CN112408742A (zh) 一种污泥烘干机
CN108036587A (zh) 有机肥料干燥系统
KR101239581B1 (ko) 음식물쓰레기 처리장치
CN109387054A (zh) 一种立式行星差速绞龙混合搅拌烘干机和方法
CN210885775U (zh) 污泥高效脱水系统
CN104139470B (zh) 一种薄膜类废旧塑料回收再利用洗涤净化系统
CN214654398U (zh) 一种污泥烘干机
WO1997029827A1 (en) Liquid and solid separator
CN104139471B (zh) 一种薄膜类废旧塑料回收再利用洗涤净化方法
KR100678690B1 (ko) 쓰레기 건조 처리장치
CN105728170B (zh) 一种多转鼓式薄膜类废旧塑料回收再利用洗涤净化系统
CN105728171B (zh) 一种多转鼓式薄膜类废旧塑料回收再利用洗涤净化方法
KR100690052B1 (ko) 쓰레기 건조 처리장치
JP7130914B2 (ja) 回転型汚泥乾燥機
CN108059319A (zh) 生物肥脱水烘干系统
CN213873696U (zh) 柑橘渣烘干粉碎一体机
KR102233980B1 (ko) 음식물 쓰레기의 단계별 건조가 가능한 음식물 쓰레기 처리장치
CN212397619U (zh) 分仓式生化处理机
KR100678688B1 (ko) 쓰레기 건조 처리장치
CN206940747U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垃圾就地处理系统
CN211233838U (zh) 一种u型输送多级干燥装置
CN214688089U (zh) 一种废漆渣预处理进料装置
CN206502732U (zh) 一种污泥干化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