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49261U - 一种双面封口的真空封口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面封口的真空封口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49261U
CN214649261U CN202120498799.7U CN202120498799U CN214649261U CN 214649261 U CN214649261 U CN 214649261U CN 202120498799 U CN202120498799 U CN 202120498799U CN 214649261 U CN214649261 U CN 2146492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cuumizing
upper cover
lower seat
adhesive tape
vacu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49879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翁广斌
郑新寨
覃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igland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igland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igland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igland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49879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492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492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492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acuum Packag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面封口的真空封口机,包括上盖、安装在上盖下方的下座以及设置在下座内部的抽真空机构,上盖与下座活动连接,下座的顶面开设有抽真空槽,下座的顶面具有一盖盒面,当上盖盖设于下座时盖盒面的前后两侧分别与上盖形成前进袋口和后进袋口,前进袋口和抽真空槽之间设置有前热封口组件,后进袋口和抽真空槽之间设置有后热封口组件。具有两个方向的进袋口和两个热封口组件,抽真空机构同时对两个真空包装袋进行抽真空,前热封口组件和后热封口组件同时对两个真空包装袋封口,结构简单,工作效率成倍提高;进袋口设置有压袋组件固定真空包装袋,抽真空成功率高,封口效果更佳。

Description

一种双面封口的真空封口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封口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面封口的真空封口机。
背景技术
一般家用小型真空封口机或小型商用真空封口机的上盖铰接于下座的后侧的顶面,在进行真空封口时,先将上盖旋转打开,再将真空包装袋的袋口放在抽真空槽进行固定,然后将上盖压紧在下座之上,使上盖与下座锁扣,最后再点按真空封口机的启动按钮,这种小型真空封口机为单侧进袋,一次只能对一个真空包装袋进行真空封口,抽真空封口效率低,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面封口的真空封口机,结构简单,真空封口效率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面封口的真空封口机,包括上盖、安装在上盖下方的下座以及设置在下座内部的抽真空机构,上盖与下座活动连接,下座的顶面开设有抽真空槽,下座的顶面具有一盖盒面,当上盖盖设于下座时盖盒面的前后两侧分别与上盖形成前进袋口和后进袋口,前进袋口和抽真空槽之间设置有前热封口组件,后进袋口和抽真空槽之间设置有后热封口组件。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上盖的左端或右端铰接于下座的上部,抽真空槽的外缘和/或上盖的底面安装有一圈弹性密封圈,当上盖与下座压接配合时,上盖与抽真空槽通过抵顶配合的弹性密封圈在抽真空槽内形成密封的抽真空腔室,抽真空机构与抽真空腔室连通。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抽真空槽的底面的中间安装有至少一定位挡块,定位挡块的上部向抽真空槽的前后两侧分别延伸出两个定位挡耳形成一“Y”字型的定位挡块,以实现同时对前进袋口和后进袋口插入的真空包装袋进行限位以及定位。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抽真空槽的内壁还设置有至少一抽气柱,抽气柱与抽真空机构连接,抽气柱凸出于抽真空槽的内壁。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下座的前后两侧的端部分别安装有至少一压袋组件,压袋组件包括弹性压条和压条固定柱,压条固定柱固定安装在弹性压条的端部或与弹性压条的端部一体成型,压条固定柱与下座螺接、卡接或铆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前热封口组件包括前发热机构和前热压胶条,前发热机构安装于下座的顶面,前热压胶条安装于上盖的底面,前发热机构和前热压胶条的位置相对应,当上盖盖设于下座时前发热机构和前热压胶条紧压配合;
后热封口组件包括后发热机构和后热压胶条,后发热机构安装于下座的顶面,后热压胶条安装于上盖的底面,后发热机构和后热压胶条的位置相对应,当上盖盖设于下座时后发热机构和后热压胶条紧压配合。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上盖的底面设置有固定滑槽,前热压胶条和后热压胶条的截面形状呈“工”字形,前热压胶条和后热压胶条的上部与固定滑槽活动连接,以实现快速更换前热压胶条和后热压胶条。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下座的前侧活动安装有一前侧板,下座的后侧活动安装有一后侧板,前侧板和后侧板的上部分别向下座的顶面延伸形成“C”字形的前侧板和后侧板,前发热机构安装于前侧板的上端部,后发热机构安装于后侧板的上端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上盖的中部设置有用于观察抽真空情况的透明观察窗口,透明观察窗口位于抽真空槽的上方。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抽真空机构包括抽真空泵、泄压机构以及控制电路,抽气柱依次与泄压机构和抽真空泵连接,控制电路分别与抽真空泵和泄压机构电性连接,前热封口组件和后热封口组件分别与控制电路电性连接,以实现对真空包装袋抽真空封口;
泄压机构包括泄压阀和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安装于抽真空槽的内部,压力传感器与控制电路电性连接,抽气柱与泄压阀连接,泄压阀与控制电路电性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具有两个方向的进袋口和两个热封口组件,在抽真空封口时,通过前进袋口和后进袋口同时将两个真空包装袋的袋口插入抽真空槽内,抽真空机构同时对两个真空包装袋进行抽真空,前热封口组件和后热封口组件同时对两个真空包装袋封口,结构简单,工作效率成倍提高;进袋口设置有压袋组件固定真空包装袋,抽真空成功率高,封口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图2的A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图2的B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中:
1上盖、11前热压胶条、12后热压胶条、13固定滑槽、14透明观察窗口、2下座、21抽真空机构、22抽真空槽、23盖盒面、24前进袋口、25后进袋口、26前发热机构、27后发热机构、28弹性密封圈、29定位挡块、30定位挡耳、31抽气柱、32弹性压条、33压条固定柱、34前侧板、35后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双面封口的真空封口机,如图1至图5所示,包括上盖1、安装在上盖1下方的下座2以及设置在下座2内部的抽真空机构21,上盖1与下座2活动连接,下座2的顶面开设有抽真空槽22,下座2的顶面具有一盖盒面23,当上盖1盖设于下座2时盖盒面23的前后两侧分别与上盖1形成前进袋口24和后进袋口25,前进袋口24和抽真空槽22之间设置有前热封口组件,后进袋口25和抽真空槽22之间设置有后热封口组件。
传统的家用的真空封口机上盖1的后侧与下座2的后侧铰接,仅有前侧一个进袋口,一次仅可对一个真空包装袋进行抽真空封口,工作效率低,而本实用新型的抽真空槽22的前侧设置有前进袋口24,抽真空槽22的后侧设置有后进袋口25,前进袋口24和后进袋口25可同时插入同一个抽真空槽22内,抽真空机构21同时对两个真空包装袋进行抽真空,抽真空效率成倍提高;前进袋口24和后进袋口25分别设置有前热封口组件和后热封口组件,前热封口组件和后热封口组件分别对两个真空包装袋进行热封口,封口效率也成倍提高;真空包装袋插入同一抽真空槽22内,无需第二套抽真空机构21即可同时完成两个真空包装袋的抽真空,结构简单,成本低,工作效率高。
具体地,上盖1的左端或右端铰接于下座2的上部,抽真空槽22的外缘和/或上盖1的底面安装有一圈弹性密封圈28,当上盖1与下座2压接配合时,上盖1与抽真空槽22通过抵顶配合的弹性密封圈28在抽真空槽22内形成密封的抽真空腔室,抽真空机构21与抽真空腔室连通。上盖1的一端部与下座2铰接,在抽真空时,上盖1与下座2盖合,弹性密封圈28上部抵顶上盖1使得抽真空腔室密闭,从而对抽真空腔室进行抽真空便可完成真空包装袋的抽真空,即只要袋口完全插入抽真空槽22内便可对多个真空包装袋抽真空。
具体地,抽真空槽22的底面的中间安装有至少一定位挡块29,定位挡块29的上部向抽真空槽22的前后两侧分别延伸出两个定位挡耳30形成一“Y”字型的定位挡块29,以实现同时对前进袋口24和后进袋口25插入的真空包装袋进行限位以及定位。在插入真空包装袋时,为保证袋口完全处于抽真空槽22内,定位挡块29设置在抽真空槽22的中部,以对真空包装袋进行限位,袋口插入至定位挡耳30的下方,并与定位挡块29的下方抵顶配合,防止袋口插入过多或插入过短而导致袋口置于抽真空槽22外无法抽真空,且使用者无需校对是否完全插入,只需将袋口抵顶在定位挡块29上即可,操作更加方便和准确。
具体地,抽真空槽22的内壁还设置有至少一抽气柱31,抽气柱31与抽真空机构21连接,抽气柱31凸出于抽真空槽22的内壁。抽真空机构21通过抽气柱31对抽真空腔室进行抽真空,当真空包装袋中有液体进行湿抽时,液体会被抽入至抽真空槽22内,为防止液体通过抽气柱31进入抽真空机构21损坏抽真空泵,抽气柱31设置在抽真空槽22的底面并凸出于抽真空槽22的底面,液体则通过抽真空槽22的内壁流入抽真空槽22但无法到达抽气柱31的进气口,防止液体进入抽真空机构21,在具备湿抽功能下,延长了抽真空机构21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下座2的前后两侧的端部分别安装有至少一压袋组件,压袋组件包括弹性压条32和压条固定柱33,压条固定柱33固定安装在弹性压条32的端部或与弹性压条32的端部一体成型,压条固定柱33与下座2螺接、卡接或铆接。由于真空包装袋中存放有物品,袋口在自然状态下为撑开状态,在进行抽真空封口时为保证抽真空封口质量,通过弹性压条32将真空包装袋固定在真空封口机上,无需人手持续按压,使用更加方便,真空封口质量更高。
具体地,前热封口组件包括前发热机构26和前热压胶条11,前发热机构26安装于下座2的顶面,前热压胶条11安装于上盖1的底面,前发热机构26和前热压胶条11的位置相对应,当上盖1盖设于下座2时前发热机构26和前热压胶条11紧压配合;
后热封口组件包括后发热机构27和后热压胶条12,后发热机构27安装于下座2的顶面,后热压胶条12安装于上盖1的底面,后发热机构27和后热压胶条12的位置相对应,当上盖1盖设于下座2时后发热机构27和后热压胶条12紧压配合。
前热压胶条11和后热压胶条12将真空包装袋紧压在前发热机构26和后发热机构27上,由于在热封时,真空包装袋的封口处受热会发生收缩,前热压胶条11和后热压胶条12压紧真空包装袋减小收缩的同时固定真空包装袋的袋口,使抽真空效果和热封口效果更好。
具体地,上盖1的底面设置有固定滑槽13,前热压胶条11和后热压胶条12的截面形状呈“工”字形,前热压胶条11和后热压胶条12的上部与固定滑槽13活动连接,以实现快速更换前热压胶条11和后热压胶条12。由于热压胶条采用橡胶材质,容易老化和破损,上盖1通过固定滑槽13与前热压胶条11和后热压胶条12活动连接,在前热压胶条11和后热压胶条12需要更换时,只需将其从固定滑槽13中抽出即可更换,降低了使用成本,延长了真空封口机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下座2的前侧活动安装有一前侧板34,下座2的后侧活动安装有一后侧板35,前侧板34和后侧板35的上部分别向下座2的顶面延伸形成“C”字形的前侧板34和后侧板35,前发热机构26安装于前侧板34的上端部,后发热机构27安装于后侧板35的上端部。下座2的前侧和后侧均为活动安装的前侧板34和后侧板35,将前侧板34和后侧板35打开后即可查看到下座2的内部情况,便于后期维修,而前发热机构26和后发热机构27安装在前侧板34和后侧板35上,也便于后期维修更换,降低了维修成本、时间以及维修门槛;前发热机构26和后发热机构27与下座2的内部连通,热量能快速发散至下座2的内部腔室,降温更快,在完成封口后拿取真空包装袋时,防止烫伤操作人员,提高了安全性。
具体地,上盖1的中部设置有用于观察抽真空情况的透明观察窗口14,透明观察窗口14位于抽真空槽22的上方。透明观察窗口14可直观的观察到抽真空槽22内的抽真空情况,如发现异常,操作人员可第一时间停止抽真空封口;作为优选地,在定位挡块29的顶部安装LED指示灯,通过LED指示灯的颜色反馈给操作者真空封口机的工作状态。
具体地,抽真空机构21包括抽真空泵、泄压机构以及控制电路,抽气柱31依次与泄压机构和抽真空泵连接,控制电路分别与抽真空泵和泄压机构电性连接,前热封口组件和后热封口组件分别与控制电路电性连接,以实现对真空包装袋抽真空封口;泄压机构包括泄压阀和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安装于抽真空槽22的内部,压力传感器与控制电路电性连接,抽气柱31与泄压阀连接,泄压阀与控制电路电性连接。
在抽真空封口时,控制电路启动抽真空泵对抽真空腔室进行抽真空作业,当压力传感器探测到抽真空腔室内的压力达到预设值时,控制电路控制前热封口组件和/或后热封口组件进行热封口,当完成封口后,控制电路控制泄压阀对抽真空腔室进行泄压,从而完成抽真空封口;控制电路还可以单独控制前热封口组件和/或后热封口组件进行热封口。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双面封口的真空封口机,包括上盖(1)、安装在上盖(1)下方的下座(2)以及设置在下座(2)内部的抽真空机构(21),其特征在于:上盖(1)与下座(2)活动连接,下座(2)的顶面开设有抽真空槽(22),下座(2)的顶面具有一盖盒面(23),当上盖(1)盖设于下座(2)时盖盒面(23)的前后两侧分别与上盖(1)形成前进袋口(24)和后进袋口(25),前进袋口(24)和抽真空槽(22)之间设置有前热封口组件,后进袋口(25)和抽真空槽(22)之间设置有后热封口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封口的真空封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的左端或右端铰接于所述下座(2)的上部,所述抽真空槽(22)的外缘和/或所述上盖(1)的底面安装有一圈弹性密封圈(28),当上盖(1)与下座(2)压接配合时,上盖(1)与抽真空槽(22)通过抵顶配合的弹性密封圈(28)在抽真空槽(22)内形成密封的抽真空腔室,所述抽真空机构(21)与抽真空腔室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封口的真空封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抽真空槽(22)的底面的中间安装有至少一定位挡块(29),定位挡块(29)的上部向抽真空槽(22)的前后两侧分别延伸出两个定位挡耳(30)形成一“Y”字型的定位挡块(29),以实现同时对所述前进袋口(24)和所述后进袋口(25)插入的真空包装袋进行限位以及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封口的真空封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抽真空槽(22)的内壁还设置有至少一抽气柱(31),抽气柱(31)与所述抽真空机构(21)连接,抽气柱(31)凸出于抽真空槽(22)的内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封口的真空封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座(2)的前后两侧的端部分别安装有至少一压袋组件,压袋组件包括弹性压条(32)和压条固定柱(33),压条固定柱(33)固定安装在弹性压条(32)的端部或与弹性压条(32)的端部一体成型,压条固定柱(33)与下座(2)螺接、卡接或铆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双面封口的真空封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热封口组件包括前发热机构(26)和前热压胶条(11),前发热机构(26)安装于所述下座(2)的顶面,前热压胶条(11)安装于所述上盖(1)的底面,前发热机构(26)和前热压胶条(11)的位置相对应,当上盖(1)盖设于下座(2)时前发热机构(26)和前热压胶条(11)紧压配合;
所述后热封口组件包括后发热机构(27)和后热压胶条(12),后发热机构(27)安装于下座(2)的顶面,后热压胶条(12)安装于上盖(1)的底面,后发热机构(27)和后热压胶条(12)的位置相对应,当上盖(1)盖设于下座(2)时后发热机构(27)和后热压胶条(12)紧压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面封口的真空封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的底面设置有固定滑槽(13),所述前热压胶条(11)和所述后热压胶条(12)的截面形状呈“工”字形,前热压胶条(11)和后热压胶条(12)的上部与固定滑槽(13)活动连接,以实现快速更换前热压胶条(11)和后热压胶条(1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面封口的真空封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座(2)的前侧活动安装有一前侧板(34),下座(2)的后侧活动安装有一后侧板(35),前侧板(34)和后侧板(35)的上部分别向下座(2)的顶面延伸形成“C”字形的前侧板(34)和后侧板(35),所述前发热机构(26)安装于前侧板(34)的上端部,所述后发热机构(27)安装于后侧板(35)的上端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双面封口的真空封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的中部设置有用于观察抽真空情况的透明观察窗口(14),透明观察窗口(14)位于所述抽真空槽(22)的上方。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面封口的真空封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抽真空机构(21)包括抽真空泵、泄压机构以及控制电路,所述抽气柱(31)依次与泄压机构和抽真空泵连接,控制电路分别与抽真空泵和泄压机构电性连接,所述前热封口组件和所述后热封口组件分别与控制电路电性连接,以实现对真空包装袋抽真空封口;
泄压机构包括泄压阀和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安装于所述抽真空槽(22)的内部,压力传感器与控制电路电性连接,抽气柱(31)与泄压阀连接,泄压阀与控制电路电性连接。
CN202120498799.7U 2021-03-09 2021-03-09 一种双面封口的真空封口机 Active CN2146492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98799.7U CN214649261U (zh) 2021-03-09 2021-03-09 一种双面封口的真空封口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98799.7U CN214649261U (zh) 2021-03-09 2021-03-09 一种双面封口的真空封口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49261U true CN214649261U (zh) 2021-11-09

Family

ID=784515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498799.7U Active CN214649261U (zh) 2021-03-09 2021-03-09 一种双面封口的真空封口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492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649261U (zh) 一种双面封口的真空封口机
WO2013029558A1 (zh) 分体式真空包装机
CN111674619A (zh) 一种真空封口机
CN209939076U (zh) 一种全自动真空封口机
CN214690391U (zh) 一种小体积真空包装机
CN201128495Y (zh) 可真空抽气的包装封口机
CN211055478U (zh) 一种具有多种工作状态的真空封口机
CN217893341U (zh) 一种抽真空热合装置
CN113022933A (zh) 一种双面封口的家用型真空封口机
CN213443405U (zh) 食品包装线中的吸真空热压封袋口机构
CN214649468U (zh) 一种改进发热组件结构及安装结构的真空封口机
CN211642820U (zh) 一种新型的食品复合机用加热刀
CN216834454U (zh) 一种自动开袋热封口机
CN216468724U (zh) 一种便携式真空封口机
CN212568190U (zh) 一种全自动微波消解仪
CN219770265U (zh) 一种双封口真空封口机
CN212501247U (zh) 一种真空封口机
CN219601694U (zh) 磁吸预合真空封口机
CN211365083U (zh) 一种具有改进自动锁盖驱动装置的真空封口机
CN207998018U (zh) 一种真空负压压紧的抽气嘴式外抽真空封装机
CN110758852A (zh) 一种新型的食品复合机用加热刀
CN216581371U (zh) 便携式封口机结构
CN218431924U (zh) 一种真空封口机
CN217994981U (zh) 一种食品塑料包装袋用封口装置
CN216834440U (zh) 一种家用真空封口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