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43743U - 吸附装置及吸附设备 - Google Patents

吸附装置及吸附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43743U
CN214643743U CN202023033987.7U CN202023033987U CN214643743U CN 214643743 U CN214643743 U CN 214643743U CN 202023033987 U CN202023033987 U CN 202023033987U CN 214643743 U CN214643743 U CN 2146437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sorption
hole
piece
workpiece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03398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正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lian Yuzh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shi Yuzha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shi Yuzha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shi Yuzha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03398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437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437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437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吸附装置,包括吸附件和第一连接件。吸附件形成有吸附腔,第一连接件与吸附件连接,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孔,第一孔位于吸附腔内,且第一孔的开口方向与吸附腔的开口方向垂直,第一孔用于调节吸附腔内的气体量以吸附工件。本申请中,第一连接件中的第一孔位于吸附腔内,吸附件贴紧工件,通过第一孔调节吸附件的吸附腔内的气体量,改变吸附腔与工件之间的吸附力大小,完成对工件的吸附。其中,第一孔的开口方向与所述吸附腔的开口方向垂直,使得吸气的方向与工件的表面垂直,吸附件在吸附工件过程中,第一孔与工件未直接接触,可尽量避免在工件表面产生吸痕,提高了工件的质量。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吸附装置的吸附设备。

Description

吸附装置及吸附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机械加工工件吸附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附装置及吸附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对工件工件进行机械加工过程中,对于工件的吸附则多采用吸盘直接将工件吸起再进行腾挪。在这个吸附的过程中,会在工件的表面留下吸痕,通常这样的吸痕会在质检环节被定义为脏污。
吸盘在吸稳工件时,吸盘与表面接触的部位会因接触面积小而导致作用在工件表面上的压强较大,这样会导致工件产生损伤性吸痕。此外,吸盘在吸附工件时,无法在竖直方向进行精确定位。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出一种吸附装置及吸附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吸附装置,包括吸附件和第一连接件,吸附件形成有吸附腔;第一连接件与所述吸附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孔,所述第一孔位于所述吸附腔内,且所述第一孔的开口方向与所述吸附腔的开口方向垂直,所述第一孔用于调节所述吸附腔内的气体量以吸附工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还包括第二孔,位于所述吸附腔内,所述第二孔的开口方向与所述吸附腔的开口方向相同,所述第二孔用于向所述工件吹气以清洁所述工件的表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还包括第一部和第二部,第二部与所述第一部连接,且位于所述吸附腔内,所述吸附件套设于所述第二部靠近所述第一部的一端,所述第一孔贯穿所述第二部的侧壁,所述第二孔贯穿所述第二部的另一端。
在一实施例中,吸附装置还包括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贯穿所述第一部且部分位于所述第二部内,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三孔和第四孔,所述第三孔贯穿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侧壁,用于与所述第一孔连通,所述第四孔贯穿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底壁,用于与所述第二孔连通。其中,所述第二连接件用于转动第一角度以实现由所述第三孔与所述第一孔连通切换至所述第四孔与所述第二孔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吸附装置还包括固定件、转动件及通气件,固定件包括第五孔,所述第二连接件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第五孔;转动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通气件与所述转动件连接,用于为所述转动件通入或抽出气体。
在一实施例中,吸附装置还包括第一驱动件,第一驱动件与所述转动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转动件以带动所述第二连接件转动第一角度。
在一实施例中,吸附装置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于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五孔包括限位凹槽,所述限位件与所述限位凹槽滑动连接,所述限位凹槽的两端设有止挡部,所述止挡部用于止挡所述限位件。
在一实施例中,吸附装置还包括第一支撑件,第一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件连接,第一支撑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件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吸附装置还包括锁紧件,锁紧件位于所述吸附腔内,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侧壁可拆卸地连接,以将所述吸附件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件。
在一实施例中,吸附装置还包括止附件,止附件位于所述吸附腔内,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可拆卸地连接,且所述止附件朝向所述工件的一面为平面,所述平面对所述工件进行限位。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吸附设备,在一实施例中,吸附设备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吸附装置,还包括第二支撑件及第二驱动件,第二支撑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第二驱动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支撑件以使所述吸附装置移动。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中的第一孔位于吸附件所形成的吸附腔内,吸附件贴紧工件,通过第一孔调节吸附件的吸附腔内的气体量,使得吸附腔的形状发生变化,进而改变吸附腔与工件之间的吸附力大小,完成对工件的吸附。其中,第一孔的开口方向与所述吸附腔的开口方向垂直,使得吸气的方向与工件的表面垂直,吸附件在吸附工件过程中,第一孔(吸气孔)与工件未直接接触,且吸气孔未对着工件,产生的气流不会直接吸引周边的杂质,使得吸附工件后避免吸痕的产生,提高了工件的表面质量。还通过在吸附前进行吹气,把工件表面的杂质吹掉,且通过吹气和吸气的交替使用使得工件的表面更加清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吸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吸气时第一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分离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吸气时第一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组合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吹气时第一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分离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吸气时第一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组合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吸附装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固定件和第二连接件处于分离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吸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吸附装置 10
吸附件 110
第一连接件 120
吸附腔 1101
第一孔 1201
第二孔 1202
第一部 1203
第二部 1204
第二连接件 130
第三孔 1301
第四孔 1302
固定件 140
转动件 150
通气件 160
第五孔 1401
第一驱动件 170
限位件 180
限位凹槽 1411
第一支撑件 190
锁紧件 102
止附件 104
止附通孔 1041
吸附设备 100
第二支撑件 20
联轴器 10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请参见图1,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吸附装置10,用于吸附中小部件,例如:电子元件、显示面板等。吸附装置10包括吸附件110和第一连接件120,吸附件110形成有吸附腔1101,第一连接件120与吸附件110连接。
请参见图2,第一连接件120包括第一孔1201,第一孔1201位于吸附腔1101内,且第一孔1201的开口方向与吸附腔1101的开口方向垂直,第一孔1201用于调节吸附腔1101内的气体量,以使吸附腔1101内的气体量减少,进而使得吸附件110吸附工件(图未示)。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120中的第一孔1201位于吸附件110所形成的吸附腔1101内,吸附件110贴紧工件,通过第一孔1201调节吸附件110的吸附腔1101内的气体量,使得吸附腔1101的形状发生变化,进而改变吸附腔1101与工件之间的吸附力大小,完成对工件的吸附。其中,第一孔1201的开口方向与吸附腔1101的开口方向垂直,使得吸气的方向与工件的表面垂直,吸附件110在吸附工件过程中,第一孔1201(吸气孔)与工件未直接接触,可尽量避免在工件的表面产生吸痕,提高了工件的质量。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120还包括第二孔1202,第二孔1202位于吸附腔1101内,第二孔1202的开口方向与吸附腔1101的开口方向相同,吸附件110贴设于工件表面时,第二孔1202正对于工件表面,通过第二孔1202可向工件的表面吹气以清洁工件的表面。
请继续参见图2,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120还包括相连接的第一部1203和第二部1204,其中,第二部1204与第一部1203连接,且位于吸附腔1101内,吸附件110套设于第二部1204靠近第一部1203的一端,第一孔1201贯穿第二部1204的侧壁,第二孔1202贯穿第二部1204的另一端,即第二部1204位于吸附腔1101内的底壁。
在一实施例中,吸附装置10还包括第二连接件130,第二连接件130贯穿第一部1203且部分位于第二部1204内,第二连接件130包括第三孔1301和第四孔1302,第三孔1301贯穿第二连接件130的侧壁,用于与第一孔1201连通,第四孔1302贯穿第二连接件130的底壁,用于与第二孔1202连通。第二连接件130用于转动第一角度以实现由第三孔1301与第一孔1201连通切换至第四孔1302与第二孔1202连通。
其中,第一角度具体为由第一孔1201与第三孔1301对应连通转换为第二孔1202与第四孔1302对应连通、或由第二孔1202与第四孔1302转换为第一孔1201与第三孔1301对应连通所需要转动的角度。
请同时参见图2至图5,第一孔1201与第三孔1301对应时,第二孔1202与第四孔1302相错位,进行吸气作业,吸附腔1101内的气体依次通过第一孔1201、第三孔1301从第二连接件130的腔体流出,使得吸附腔1101内的气体量减少,吸附件110发生形变,对工件的吸附力增大,进而完成吸附件110吸附工件的作业。第二连接件130被带动而转动第一角度,第一孔1201与第三孔1301相错位,第二孔1202与第四孔1302对应连通,进行吹气作业,气体依次通过第二连接件130的腔体、第四孔1302及第二孔1202进入吸附腔1101,吸附腔1101内的压力减小,吸附件110与工件脱落,完成对工件的释放作业。在此过程中,进入吸附腔1101内的气体可对工件的表面进行吹气,以清除工件表面部分的脏污。
请同时参见图6,在一实施例中,吸附装置10还包括固定件140、转动件150及通气件160。固定件140包括第五孔1401,第二连接件130可转动地设于第五孔1401,转动件150与第二连接件130连接,通气件160与转动件150连接,用于向转动件150通入或抽出气体。
在一实施例中,吸附装置10还包括第一驱动件170,第一驱动件170与转动件150连接,用于驱动转动件150以带动第二连接件130转动第一角度。如此,可提高吸附装置10的作业效率。
为提高吸附装置10在转动件150被第一驱动件170所驱动时的稳定性,吸附装置10还设有联轴器106,联轴器106的一端与第一驱动件170连接,联轴器106的另一端与转动件150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吸附装置10还包括第一支撑件190,第一支撑件190的一端与第一驱动件170连接,第一支撑件190的另一端与固定件140连接,以确保转动件150、通气件160及联轴器106位置的固定,提高吸附装置10的整体稳定性。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件190设置为等高柱,可对转动件150、联轴器106及通气件160起到一定的收容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吸附装置10还包括锁紧件102,锁紧件102位于吸附腔1101内,锁紧件102与第一连接件120的第二部1204的侧壁连接,以将吸附件110固定于第一连接件120。锁紧件102设置为一环状套件,套设于第二部1204的侧壁,实现锁紧件102与第二部1204的可拆卸地连接,便于锁紧件102更换以及吸附件110的拆装更换。
在一实施例中,吸附装置10还包括止附件104,止附件104位于吸附腔1101内,与第一连接件120的第二部1204连接,且止附件104朝向工件的一面为平面,止附件104的平面对工件进行限位。止附件104设置为一具有凹槽的止附块,凹槽的底部为平面,止附件104可通过凹槽卡设于第二部1204上,且凹槽的底部设有止附通孔1041,便于气体经第四孔1302和第二孔1202之后由止附通孔1041通过。
请同时参见图7,在一实施例中,吸附装置10还包括限位件180,限位件180设于第二连接件130,第五孔1401包括限位凹槽1411,限位件180位于限位凹槽1411内,且限位件180与限位凹槽1411滑动连接,转动件150带动第二连接件130转动时,限位件180沿滑动凹槽1441滑动,对第二连接件130起到稳定支撑的作用,限位凹槽1411的两端设有止挡部(图未示),止挡部用于止挡限位件180,以限定限位件180的活动范围。
限位件180在两个止挡部之间转动的角度与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角度相等,以此确保第二连接件130转动时,能够准确的在第一孔1201与第三孔1301连通和第二孔1202与第四孔1302连通之间相互转换。
请参见图8,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吸附设备100,在一实施例中,吸附设备100包括上述各实施例中的吸附装置10,还包括第二支撑件20及第二驱动件(图未示),第二支撑件20与第一连接件120连接,第二驱动件与第二支撑件20连接,用于驱动第二支撑件20以使吸附装置10移动。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二支撑件20上设有支撑通孔(图未示),第二部1204(如图2所示)穿过支撑通孔与吸附件110连接,第一部1203与第二部1204的连接处(如图2所示)抵接于第二支撑件20。
吸附设备100可用于对各类工件的吸附,并可以搬运工件,在第二驱动件的驱动下第二支撑件20可带动吸附装置10移动,并通过吸附装置10设备工件的吸附和移动,并且工件经吸附装置10吸附后的痕迹基本可以消除,提高了工件的表面清洁度,减少了后续清洁的程序和为后续的加工奠定了基础。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申请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申请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申请。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涵括在本申请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吸附件,形成有吸附腔;及
第一连接件,与所述吸附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孔,所述第一孔位于所述吸附腔内,且所述第一孔的开口方向与所述吸附腔的开口方向垂直,所述第一孔用于调节所述吸附腔内的气体量以吸附工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还包括:
第二孔,位于所述吸附腔内,所述第二孔的开口方向与所述吸附腔的开口方向相同,所述第二孔用于向所述工件吹气以清洁所述工件的表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还包括:
第一部;及
第二部,与所述第一部连接,且位于所述吸附腔内,所述吸附件套设于所述第二部靠近所述第一部的一端,所述第一孔贯穿所述第二部的侧壁,所述第二孔贯穿所述第二部的另一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装置还包括:
第二连接件,贯穿所述第一部且部分位于所述第二部内,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三孔和第四孔,所述第三孔贯穿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侧壁,用于与所述第一孔连通,所述第四孔贯穿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底壁,用于与所述第二孔连通;
其中,所述第二连接件用于转动第一角度以实现由所述第三孔与所述第一孔连通切换至所述第四孔与所述第二孔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装置还包括:
固定件,包括第五孔,所述第二连接件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第五孔;
转动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及
通气件,与所述转动件连接,用于为所述转动件通入或抽出气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装置还包括:
第一驱动件,与所述转动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转动件以带动所述第二连接件转动第一角度。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装置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于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五孔包括限位凹槽,所述限位件与所述限位凹槽滑动连接,所述限位凹槽的两端设有止挡部,所述止挡部用于止挡所述限位件。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装置还包括:
第一支撑件,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件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装置还包括:
锁紧件,位于所述吸附腔内,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侧壁可拆卸地连接,以将所述吸附件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件。
10.如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装置还包括:
止附件,位于所述吸附腔内,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可拆卸地连接,且所述止附件朝向所述工件的一面为平面,所述平面对所述工件进行限位。
11.一种吸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吸附装置;
第二支撑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及
第二驱动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支撑件以使所述吸附装置移动。
CN202023033987.7U 2020-12-16 2020-12-16 吸附装置及吸附设备 Active CN2146437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33987.7U CN214643743U (zh) 2020-12-16 2020-12-16 吸附装置及吸附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33987.7U CN214643743U (zh) 2020-12-16 2020-12-16 吸附装置及吸附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43743U true CN214643743U (zh) 2021-11-09

Family

ID=784997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033987.7U Active CN214643743U (zh) 2020-12-16 2020-12-16 吸附装置及吸附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437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249774A (zh) 一种晶圆类产品电镀挂具的自动上下料机构
CN113001450B (zh) 显示屏装配装置
CN112059600A (zh) 螺丝锁附方法及螺丝锁附设备
CN214643743U (zh) 吸附装置及吸附设备
CN214898376U (zh) 一种上下料设备的吸盘翻转装置
CN112469206B (zh) 一种pcb板焊接治具辅助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JP4490449B2 (ja) ワーク吸着搬送装置
CN211733241U (zh) 基于智能视觉的打印机制造产线样张检测判定系统
CN210763120U (zh) 一种电路板吸附移载装置
CN112505959A (zh) 一种液晶面板的清洗设备
CN110064856B (zh) 一种真空吸附治具
CN111153249A (zh) 基于智能视觉的打印机制造产线样张检测判定系统
CN211361223U (zh) 一种用于组装工件与载具的装置
CN111169156A (zh) 一种印刷机支撑装置
CN216326242U (zh) 一种高精度曲面屏背光组装机
CN107649457B (zh) 一种用于电子仪器仪表复杂表面的除尘治具及使用方法
CN215973905U (zh) 吸附装置及芯片检测设备
CN215828905U (zh) 一种晶圆类产品电镀挂具的自动上下料机构
CN211495978U (zh) 一种吸嘴转动机构
CN115889335A (zh) 一种自动清洁设备
CN218018067U (zh) 一种用于棱镜加工的真空吸附夹具
CN216781825U (zh) 机械手爪
CN219163367U (zh) 一种手持式芯片真空负压吸盘治具
CN218069815U (zh) 一种用于芯片转运的浮动吸嘴安装机构
CN211219231U (zh) 激光标记治具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109 Foxconn H5 plant 101, No. 2, Donghuan 2nd Road, Fukang community, Longhua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lant 5, building C09, 4th floor, building C07, 2nd floor, building C08, 3rd floor, 4th floor, building C04, zone B, Foxconn Honggu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Fucheng Dasan community, Guanlan street,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Fulian Yuzh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09 Guangzhou Guanlan Foxconn Hongguan Science Park B workshop 5 C09 buildings 4 floors, C07 buildings 2 floors, C08 buildings 3 floors 4 floors, C04 buildings 1 floors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SHI YUZHA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