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39328U - 内芯装置及轧机 - Google Patents

内芯装置及轧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39328U
CN214639328U CN202120967793.XU CN202120967793U CN214639328U CN 214639328 U CN214639328 U CN 214639328U CN 202120967793 U CN202120967793 U CN 202120967793U CN 214639328 U CN214639328 U CN 2146393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core
base
core
cold
upper 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96779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涛
秦西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Hong Man Metal Forming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Hong Man Metal Forming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Hong Man Metal Forming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Hong Man Metal Forming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212096779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393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393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393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lls And Other Rotary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芯装置及轧机,涉及压制成型的技术领域,包括上轧辊和底座;上轧辊和底座之间形成用于轧制冷弯型材的轧制空间;底座包括有内芯,内芯设置于底座的顶部,且内芯的截面设置为圆形;以水平面上的垂直于上轧辊的轴线方向为运动方向,内芯配置为在底座沿运动方向运动的过程中与冷弯型材的凸起的内表面贴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冷弯型材的凸起的圆度不可控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内芯装置及轧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制成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内芯装置及轧机。
背景技术
冷弯为一种金属加工方法,特指在室温下将金属材料板、带材用机械弯曲成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型材,其产品称为冷弯型材。在生产冷弯型材时,凸起部位要求是圆形,请参见附图1,现有的技术为在成型过弯时将凸起部位压成椭圆状,利用型材弹性使凸起部位回弹为圆形,但依靠回弹制成的圆形的圆度不可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芯装置及轧辊,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冷弯型材的凸起的圆度不可控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芯装置,包括:上轧辊和底座;
所述上轧辊和所述底座之间形成用于轧制冷弯型材的轧制空间;
所述底座包括有内芯,所述内芯设置于所述底座的顶部,且所述内芯的截面设置为圆形;
以水平面上的垂直于所述上轧辊的轴线方向为运动方向,所述内芯配置为在所述底座沿所述运动方向运动的过程中与所述冷弯型材的凸起的内表面贴合。
更进一步地,所述上轧辊设置有容纳部;所述凸起的外表面与所述容纳部的内表面贴合。
更进一步地,所述容纳部设置为沿所述上轧辊的周向环形布置的开口槽结构。
更进一步地,所述上轧辊沿轴线方向至少设置有一个容纳部,每个容纳部对应设置有底座。
更进一步地,所述内芯沿运动方向延伸。
更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连接件;
所述连接件一端与所述内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
所述连接件的宽度小于所述内芯的直径。
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底座一体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内芯一体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内芯设置有缩径区,所述缩径区位于所述内芯的一端;
所述底座的运动方向为自所述缩径区至所述内芯背离所述缩径区的一端。
第二方面,一种轧机,包括如上述任一项内芯装置。
综合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能实现的技术效果分析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芯装置,包括上轧辊和底座;上轧辊和底座之间形成用于轧制冷弯型材的轧制空间;底座包括有内芯,内芯设置于底座的顶部,且内芯的截面设置为圆形;以水平面上的垂直于上轧辊的轴线方向为运动方向,内芯配置为在底座沿运动方向运动的过程中与冷弯型材的凸起的内表面贴合。
冷弯型材位于上轧辊和底座之间,冷弯型材的凸起的外表面与上轧辊贴合;以水平面上的垂直于上轧辊的轴线方向为运动方向,当底座沿该运动方向运动时带动位于底座顶部的内芯运动,内芯在运动过程中与冷弯型材的凸起的内表面贴合,内芯的截面设置为圆形;内芯向冷弯型材凸起的内表面提供挤压力,且上轧辊向凸起的外表面提供压力,使凸起由椭圆形变为标准的圆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冷弯型材的截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芯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内芯装置的正视图;
图4为内芯装置的侧视图。
图标:100-上轧辊;200-底座;300-冷弯型材;210-内芯;310-凸起;110-容纳部;220-连接件;211-缩径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现有的冷弯型材300加工中利用型材自身的弹性使凸起310部位回弹为圆形,存在制成的圆形的圆度不可控的技术问题。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芯装置,包括上轧辊100和底座200;上轧辊100和底座200之间形成用于轧制冷弯型材300的轧制空间;底座200包括有内芯210,内芯210设置于底座200的顶部,且内芯210的截面设置为圆形;以水平面上的垂直于上轧辊100的轴线方向为运动方向,内芯210配置为在底座200沿运动方向运动的过程中与冷弯型材300的凸起310的内表面贴合。
冷弯型材300位于上轧辊100和底座200之间,冷弯型材300的凸起310的外表面与上轧辊100贴合;以水平面上的垂直于上轧辊100的轴线方向为运动方向,当底座200沿该运动方向运动时带动位于底座200顶部的内芯210运动,内芯210在运动过程中与冷弯型材300的凸起310的内表面贴合,内芯210的截面设置为圆形;内芯210向冷弯型材300凸起310的内表面提供挤压力,且上轧辊100向凸起310的外表面提供压力,使凸起310由椭圆形变为标准的圆形,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圆度不可控的技术问题。
以下对内芯装置的形状和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请参见图2,上轧辊100设置于底座200上方且绕上轧辊100的轴线旋转,底座200的运动方向为水平面上的垂直于上轧辊100的轴线方向,运动方向请参见图4。
冷弯型材300位于上轧辊100和底座200之间,上轧辊100于冷弯型材300上方旋转,底座200于冷弯型材300的下方沿运动方向做平移运动,上轧辊100和底座200分别对冷弯型材300提供向下和向上的挤压力,促使冷弯型材300的形状趋向于上轧辊100和底座200在截面方向所限定的形状。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内芯210截面为圆形,并在运动方向上延伸。内芯210在底座200的带动下进行运动,所以内芯210的运动方向与底座200的运动方向一致。
更进一步地,上轧辊100的旋转方向与底座200的前进方向相反,上轧辊100对冷弯型材300提供向下的第一挤压力,以及与上轧辊100相切且与底座200的前进方向相反的第一切向力;底座200对冷弯型材300提供向上的第二挤压力,以及与底座200的前进方向相同的第二切向力,冷弯型材300在压制过程中受到的第一切向力和第二切向力大小相同且方向相反,第一切向力和第二切向力相互抵消。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上轧辊100设置有容纳部110,轧制过程中,凸起310插设于容纳部110内,凸起310的外表面和容纳部110的内表面贴合。更进一步地,容纳部110设置为半圆形。更进一步地,容纳部110的半圆形开口方向指向远离上轧辊100的轴线方向。
更进一步地,容纳部110设置为沿上轧辊100的周向环形布置开口槽结构。
更进一步地,容纳部110至少设置有一个。当然,容纳部110的个数设置为多个也应当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对应的,底座200需要设置与容纳部110相同的个数。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请参见图3,底座200上设置有连接件220,连接件220的一端与内芯210连接,另一端与底座200连接。
更进一步地,连接件220与内芯210一体连接,当然,其他的连接方式,例如卡扣结构等其他连接方式也应当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作为延伸方案,连接件220上凸出连接件220的上表面设置有凸起310,凸起310的长度方向与连接件220的长度方向一致;内芯210上设置有凹槽,凹槽的长度方向与内芯210的长度方向一致,且凹槽的两端与内芯210的两个端面之间留有一定的距离,通过凸起310插设于凹槽的方式实现两者的连接,且因为凹槽的两端与内芯210的两个端面之间留有距离,可以在内芯210在沿自身长度方向运动时起到对连接件220的限定作用。
更进一步地,连接件220与底座200一体连接,当然,其他的连接方式,例如焊接等也应当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作为延伸方案,连接件220的侧面设置有螺纹孔,底座200上表面设置有螺纹孔,内芯装置还包括有L形扣板。扣板分为第一块和第二块,第一块的表面与连接件220的侧面贴合且第一块与设置在连接件220上的螺纹孔对应位置设置有通孔,第二块的表面和底座200的上表面贴合且第二块与设置在底座200上的螺纹孔对应位置设置有通孔,紧固件依次穿过通孔和螺纹孔锁紧,实现连接件220与底座200的可拆卸式连接。
更进一步地,连接件220的宽度小于内芯210的直径,在压制过程中,冷弯型材300的凸起310的外表面与上轧辊100的容纳部110的内表面贴合,凸起310的内表面与内芯210的外表面贴合,需要通过内芯210的圆形结构对冷弯型材300提供挤压力,连接件220的宽度小于内芯210的直径,则内芯210的圆形结构可充分与冷弯型材300接触,防止了在压制过程中冷弯型材300下表面与连接件220或底座200的外表面接触,导致压制而成的冷弯型材300不符合预定形状。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请参见图4,内芯210设置有缩径区211,缩径区211位于内芯210的一端,底座200的运动方向为自缩径区211至内芯210背离缩径区211的一端。
内芯210的缩径区211的直径自缩径区211的端部逐渐变大至与内芯210的直径相同,缩径区211直径最大的一端与内芯210连接。底座200的运动方向为自缩径区211至内芯210背离缩径区211的一端,通过设置的缩径区211实现压制生产的前期缓慢对冷弯型材300进行压制,使冷弯型材300逐渐形成预定的形状。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缩径区211沿内芯210的长度方向凸出于底座200。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芯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圆度不可控的技术问题。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底座200的宽度小于内芯210的直径。
在压制过程中,冷弯型材300的凸起310的外表面与上轧辊100的容纳部110的内表面贴合,凸起310的内表面与内芯210的外表面贴合,需要通过内芯210的圆形结构对冷弯型材300提供挤压力,底座200的宽度小于内芯210的直径,则内芯210的圆形结构可充分与冷弯型材300接触,防止了在压制过程中冷弯型材300下表面与底座200的外表面接触,导致压制而成的冷弯型材300不符合预定形状。
与现有技术中无法控制冷弯型材300的成型圆度相比,本实施例二提供的内芯装置通过上轧辊100和内芯210的挤压作用,可将冷弯型材300的凸起310压制为标准的圆形。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内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轧辊(100)和底座(200);
所述上轧辊(100)和所述底座(200)之间形成用于轧制冷弯型材(300)的轧制空间;
所述底座(200)包括有内芯(210),所述内芯(210)设置于所述底座(200)的顶部,且所述内芯(210)的截面设置为圆形;
以水平面上的垂直于所述上轧辊(100)的轴线方向为运动方向,所述内芯(210)配置为在所述底座(200)沿所述运动方向运动的过程中与所述冷弯型材(300)的凸起(310)的内表面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轧辊(100)设置有容纳部(110);所述凸起(310)的外表面与所述容纳部(110)的内表面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部(110)设置为沿所述上轧辊(100)的周向环形布置的开口槽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轧辊(100)沿轴向方向至少设置有一个容纳部(110),每个容纳部(110)对应设置有底座(2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210)沿运动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00)还包括连接件(220);
所述连接件(220)一端与所述内芯(21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底座(200)连接;
所述连接件(220)的宽度小于所述内芯(210)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20)与所述底座(200)一体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20)与所述内芯(210)一体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210)设置有缩径区(211),所述缩径区(211)位于所述内芯(210)的一端;
所述底座(200)的运动方向为自所述缩径区(211)至所述内芯(210)背离所述缩径区(211)的一端。
10.一种轧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内芯装置。
CN202120967793.XU 2021-05-08 2021-05-08 内芯装置及轧机 Active CN2146393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67793.XU CN214639328U (zh) 2021-05-08 2021-05-08 内芯装置及轧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67793.XU CN214639328U (zh) 2021-05-08 2021-05-08 内芯装置及轧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39328U true CN214639328U (zh) 2021-11-09

Family

ID=784748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967793.XU Active CN214639328U (zh) 2021-05-08 2021-05-08 内芯装置及轧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393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48607B2 (en) Terminal crimping apparatus,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erminal crimping electric wire, and terminal crimping electric wire
US11224909B2 (en) Protrusion molding device, protrusion molding method, and molded article
JP2879042B1 (ja) センサリング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EP3524367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manufacturing press formed article
US20030041453A1 (en) Crimp dies, crimping tools and a process for crimping and pre-crimping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KR100980035B1 (ko) 볼 조인트 압입 플러그 제조용 금형
US841348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ending a metal member
US20190091752A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hot pressed product
AU2016291507A1 (en) Protrusion molding device, protrusion molding method, and molded article
CN214639328U (zh) 内芯装置及轧机
CN110976732A (zh) 一种斜滚道内星轮模具
JP6082547B2 (ja) バスバーインサート樹脂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EP3147044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ging heterogeneous material
EP2388083A1 (en) Forging method, closed forging mold and tripod uniform motion universal joint
CN108856518B (zh) 一种用于起伏成形后的金属薄板u型滚动折弯模具
JP4817183B2 (ja) ワッシャの製造方法
CN109954793B (zh) 冲压成型的锁壳的制造工序
CN214417472U (zh) 一种折弯模具
CN212703844U (zh) 一次折负角装置
CN101683708A (zh) 带有异形面的螺纹产品的制造方法
CN216175578U (zh) 一种铝制汽车支架件防止摩擦拉毛模具
CN215745865U (zh) 一种改进的机壳卷圆模具
CN215824057U (zh) 一种l型板模具
CN101310891B (zh) 用于嵌接构件的设备和方法
CN220658945U (zh) M形连接件的加工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