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23245U - 扩散片结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扩散片结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23245U
CN214623245U CN202120452179.XU CN202120452179U CN214623245U CN 214623245 U CN214623245 U CN 214623245U CN 202120452179 U CN202120452179 U CN 202120452179U CN 214623245 U CN214623245 U CN 2146232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ection
transition section
diffusion
partic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45217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万业
康志聪
郑浩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KC Co Ltd
Beihai HKC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KC Co Ltd
Beihai HKC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KC Co Ltd, Beihai HKC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K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45217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232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232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232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扩散片结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所述扩散片结构包括扩散部和调光部;所述调光部环绕所述扩散部设置,所述调光部与所述扩散部为一体成型结构;其中,所述扩散部用于使所述扩散片结构的出光均匀化,所述调光部用于减小所述扩散片结构出光的发散角度。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扩散片结构可改善显示装置侧边漏光的问题。

Description

扩散片结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扩散片结构、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组中,多使用扩散片来实现匀光调节。
在相关技术中,背光模组内的光源发出的光将穿透扩散片射入显示面板中,背光模组中的光源发出的光为发散光,部分光源发出的光具有较大的出射角度,大出射角度的光容易穿过扩散片向显示面板的侧面射出,导致显示面板的边缘部位出现漏光,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扩散片结构,旨在改善显示装置的侧边漏光现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扩散片结构,应用于背光模组,所述扩散片结构包括扩散部和调光部;
所述调光部环绕所述扩散部设置,所述调光部与所述扩散部为一体成型结构;
其中,所述扩散部用于使所述扩散片结构的出光均匀化,所述调光部用于减小所述扩散片结构出光的发散角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扩散部包括第一基材和多个光扩散颗粒;
所述第一基材与所述调光部为一体成型结构,多个所述光扩散颗粒填充于所述第一基材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材包括扩散段和第一过渡段;
所述第一过渡段环设于所述扩散段的外周缘,所述调光部环设于所述第一过渡段的外周缘;
多个所述光扩散颗粒填充于所述扩散段和所述第一过渡段内,且所述扩散颗粒在所述第一过渡段内的密度小于所述扩散颗粒在所述扩散段内的密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调光部包括第二基材,所述第二基材环设于所述第一过渡段的外周缘,并与所述第一过渡段为一体成型结构;
所述调光部还包括多个遮光颗粒,多个所述遮光颗粒填充于所述第二基材和所述第一过渡段内,且所述遮光颗粒在所述第一过渡段内的分布密度小于所述遮光颗粒在所述第二基材内的分布密度;
或,所述调光部还包括多个棱镜结构,多个所述棱镜结构设于所述第二基材和所述第一过渡段,且所述棱镜结构在所述第一过渡段上的分布密度小于所述棱镜结构在所述第二基材上的分布密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调光部包括第二基材、多个遮光颗粒以及多个棱镜结构;
所述第二基材包括遮光段和限光段,所述限光段环设于所述第一过渡段的外周缘,并与所述第一过渡段为一体成型结构;多个所述棱镜结构设于所述限光段;
所述遮光段环设于所述限光段的外周缘,多个所述遮光颗粒填充于所述遮光段内,多个所述棱镜结构设于所述限光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渡段设有多个所述棱镜结构,且所述棱镜结构在所述第一过渡段上的分布密度小于所述棱镜结构在所述限光段上的分布密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限光段包括调光段和第二过渡段;
所述调光段环设于所述第一过渡段的外周缘,并与所述第一过渡段为一体成型结构;
所述第二过渡段环设于所述调光段的外周缘,所述遮光段环设于所述第二过渡段的外周缘;
所述调光段和所述第二过渡段设有多个所述棱镜结构,且所述棱镜结构在所述第二过段上的分布密度小于所述棱镜结构在所述调光段上的分布密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过渡段内填充有多个所述遮光颗粒,所述遮光颗粒在所述第二过渡段内的分布密度小于所述遮光颗粒在所述遮光段内的分布密度。
其次,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
背板,所述背板设有容置槽;
光源,所述光源设于所述容置槽内;及
上述的扩散片结构,所述扩散片结构设于所述容置槽内,并邻近所述容置槽的槽口设置;所述光源位于所述扩散片结构和所述容置槽的底壁之间。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上述的背光模组;和
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设于所述背光模组的背板,并遮盖所述容置槽的槽口设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扩散片结构包括扩散部和调光部,调光部环绕扩散部设置,调光部与扩散部为一体成型结构;其中,扩散部用于使扩散片结构的出光均匀化,调光部用于减小扩散片结构出光的发散角度。以此,在背光模组中使用本扩散片结构作为调光控制件时,背光模组中的背光在透过扩散部时将变为强度分布均匀的面光,从而可保证向显示面板输出的光的均匀性。背光模组中向扩散片结构边缘出射的背光,将穿过调光部,并在调光部作用下被降低发散角度,从而可减少背光模组从显示面板的侧边射出的背光,改善显示装置的侧边漏光现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扩散片结构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扩散片结构另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扩散片结构再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扩散片结构又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扩散片结构又另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 扩散部 2121 调光段
11 第一基材 2122 第二过渡段
111 扩散段 22 遮光颗粒
112 第一过渡段 23 棱镜结构
12 光扩散颗粒 3 背板
2 调光部 31 容置槽
21 第二基材 4 光源
211 遮光段 5 显示面板
212 限光段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全文中出现的“和/刻”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扩散片结构,应用于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内,该扩散片结构亦可结合其他光学调控膜片在背光模组中使用。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扩散片结构,结合图1、图3以及图5所示,该扩散片结构包括扩散部1和调光部2;调光部2环绕扩散部1设置,调光部2与扩散部1为一体成型结构;其中,扩散部1用于使扩散片结构的出光均匀化,调光部2用于减小扩散片结构出光的发散角度。
在本实施例中,扩散片结构用于使背光模组中的光源在经过扩散片时发散,背光模组的光源4在透过本扩散片结构时成为各处亮度均匀的面光源,从而向显示面板5提供亮度均匀的面光源,保证显示面板5的显示效果。扩散片结构具有相对设置的入光侧和出光侧,扩散片结构应用于显示装置内时,扩散片的入光侧靠近并面向背光模组内的光源4,扩散片的出光侧靠近并面向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5。
扩散部1用于使扩散片结构的出光均匀化,当扩散部1的入光侧接受到背光模组中的点光源发出的光时,扩散部1传导点光源发出的光,以在扩散板的出光侧形成面光。示例性地,扩散部1可为扩散片,扩散片可为由抗静电涂布层、PET基材以及雾化扩散层依次层叠设置的层叠结构。
调光部2用于减小扩散片结构出光的发散角度,当本扩散片结构应用于显示装置内时,背光模组的内光源发出的背光将向各个方向发散传播,部分背光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较大,容易穿过扩散片结构的边缘部位,并从显示面板5的边缘射出,导致显示面板5的侧边漏光。调光部2设置于扩散片结构的边缘部位,调光部2将上述大角度射入扩散片结构的背光偏转,使该部分背光的发散角度减小,而最终照射于显示面板5的入光侧,该部分光将不再穿过显示面板5的边缘部位向显示面板5的侧面逃逸,这就极大地改善了显示装置的侧边漏光的问题。
调光部2与扩散部1一体成型时,可节省调光部2与扩散部1的加工工序,同时提升调光部2和扩散部1衔接的紧密性可稳定性,保证本扩散片结构整体的结构强度和可靠性。
本实施例技术方案在背光模组中使用本扩散片结构作为调光控制件,背光模组中的背光在透过扩散部1时将变为强度分布均匀的面光,从而可保证向显示面板5输出的光的均匀性。背光模组中向扩散片结构边缘出射的背光,将穿过调光部2,并在调光部2作用下被降低发散角度,从而可减少背光模组从显示面板5的侧边射出的背光,改善显示装置的侧边漏光现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图3以及图5所示,扩散部1包括第一基材11和多个光扩散颗粒12;第一基材11与调光部2为一体成型结构,多个光扩散颗粒12填充于第一基材11内。
在本实施例中,光扩散颗粒12用于使光发生反射和漫反射,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光在透过第一基材11时,将在光扩散颗粒12的作用改变传播方向,从而使扩散部1出光的方向朝向各个方向,扩散部1的出光均匀。多个光扩散颗粒12可在第一基材11加工成型过程中填充于第一基材11内,光扩散颗粒12可为光扩散粉等,第一基材11的材质可为PET材质等,此处不做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图4以及图5所示,第一基材11包括扩散段111和第一过渡段112;第一过渡段112环设于扩散段111的外周缘,调光部2环设于第一过渡段112的外周缘;多个光扩散颗粒12填充于扩散段111和第一过渡段112内,且扩散颗粒在第一过渡段112内的密度小于扩散颗粒在扩散段111内的密度。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过渡段112用于连接扩散段111和调光部2,第一过渡段112可与扩散段111和调光部2一体成型,第一过渡段112内填充有多个光扩散颗粒12,使第一过渡段112也具有光扩散和光均匀化的作用,光扩散颗粒12在第一过渡段112内的分布密度比光扩散颗粒12在扩散段111内的分布密度低,有利于使第一过渡段112兼顾部分的光扩散作用,同时光扩散的作用不会太强,而有利于降低透过第一过渡段112进入到调光部2内的光,进而降低透过调光部2进入到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5边缘的光,有利于改善显示面板5侧边漏光的现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2和图4所示,调光部2包括第二基材21,第二基材21环设于第一过渡段112的外周缘,并与第一过渡段112为一体成型结构;调光部2还包括多个遮光颗粒22,多个遮光颗粒22填充于第二基材21和第一过渡段112内,且遮光颗粒22在第一过渡段112内的分布密度小于遮光颗粒22在第二基材21内的分布密度;或,调光部2还包括多个棱镜结构23,多个棱镜结构23设于第二基材21和第一过渡段112,且棱镜结构23在第一过渡段112上的分布密度小于棱镜结构23在第二基材21上的分布密度。
在本实施例中,遮光颗粒22用于遮蔽光,使光不能穿透,遮光颗粒22包括但不限于为炭黑颗粒。第一过渡段112和调光部2内填充有多个遮光颗粒22时,背光模组内光源4发出的光从第一过渡段112穿透的量降低,背光模组内光源4发出的光将不能穿过调光部2,从而削减了通过第一过渡段112进入到第二基材21内的光,同时阻绝了大部分从调光部2射入到显示面板5中的光,改善了显示面板5侧边漏光的问题。遮光颗粒22在第一过渡段112内的分布密度小于遮光颗粒22在第二基材21内的分布密度时,第一过渡段112内还设置有多个光扩散颗粒12,使第一过渡段112同时保留了一定的遮光性和光扩散性,以使背光模组内光源4发出的光能够部分穿过第一过渡段112向显示面板5的边缘部位射出,保证显示面板5边缘部位能够接受到背光,保证了显示面板5的显示效果。
棱镜结构23用于降低光的发散角度,多个棱镜结构23可设置于第二基材21的表面,具体可设置于第二基材21的出光侧,或者在第二基材21的入光侧和出光侧同时设置。以此,背光模组中光源4发出的光达到第二基材21的出光侧时,将在棱镜结构23上发生折射和反射,而成为光发散角度更小的光,如此可使透过第二基材21以较大的发散角度向显示面板5射出的光,变成较小发散角度向显示面板5射出的光,从而降低从显示面板5侧边射出的背光的量,改善显示面板5侧边漏光的问题。棱镜结构23在第一过渡段112上设置时,削减了通过第一过渡段112进入到第二基材21内的光,有利于降低通过第二基材21进入到显示面板5边缘的光,从而有利于改善显示面板5的侧边漏光的问题。棱镜结构23在第一过渡段112上的分布密度小于棱镜结构23在第二基材21上的分布密度时,使第一过渡段112兼顾了光扩散作用和降低光发散角度的作用,以使背光模组内光源4发出的光能够部分穿过第一过渡段112向显示面板5的边缘部位射出,保证显示面板5边缘部位能够接受到背光,保证显示面板5的显示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调光部2包括第二基材21、多个遮光颗粒22以及多个棱镜结构23;第二基材21包括遮光段211和限光段212,限光段212环设于第一过渡段112的外周缘,并与第一过渡段112为一体成型结构;多个棱镜结构23设于限光段212;遮光段211环设于限光段212的外周缘,多个遮光颗粒22填充于遮光段211内,多个棱镜结构23设于限光段212。
在本实施例中,扩散段111、第一过渡段112、限光段212以及遮光段211从内而外依次设置,且扩散段111、第一过渡段112、限光段212以及遮光段211可为一体成型结构。遮光段211填充有多个遮光颗粒22,以使遮光段211可遮蔽光,使背光模组中光源4发出的光无法透过遮光段211射入显示面板5,从而减少了显示面板5侧边的漏光。限光段212设置有多个棱镜结构23,以使限光段212可降低光的发散角度,使背光模组中光源4发出的光在透过限光段212从限光段212的出光侧射出时,限光段212出光侧的光在多个棱镜结构23的作用下发散角度减小,从而使限光段212的出光不会从显示面板5的侧面射出,降低了显示面板5侧边的漏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一过渡段112设有多个棱镜结构23,且棱镜结构23在第一过渡段112上的分布密度小于棱镜结构23在限光段212上的分布密度。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过渡段112设有棱镜结构23时,棱镜结构23削减了通过第一过渡段112进入到限光段212的光,有利于降低通过限光段212进入到显示面板5边缘的光,从而有利于改善显示面板5的侧边漏光的问题。棱镜结构23在第一过渡段112上的分布密度小于棱镜结构23在限光段212上的分布密度时,使第一过渡段112兼顾了光扩散作用和降低光发散角度的作用,以使背光模组内光源4发出的光能够部分穿过第一过渡段112向显示面板5的边缘部位射出,保证显示面板5边缘部位能够接受到背光,保证显示面板5的显示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限光段212包括调光段2121和第二过渡段2122;调光段2121环设于第一过渡段112的外周缘,并与第一过渡段112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二过渡段2122环设于调光段2121的外周缘,遮光段211环设于第二过渡段2122的外周缘;调光段2121和第二过渡段2122设有多个棱镜结构23,且棱镜结构23在第二过段上的分布密度小于棱镜结构23在调光段2121上的分布密度。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过渡段2122用于连接调光段2121和遮光段211,第二过渡段2122可与调光段2121和遮光段211一体成型,第二过渡段2122设有多个棱镜结构23,使第二过渡段2122能够减小光的发散角度,降低通过第二过渡段2122摄像显示面板5边缘的光的量,从而有利于改善显示面板5的侧边漏光的问题。棱镜结构23在第二过渡段2122上的分布密度比棱镜结构23在调光段2121的分布密度低,有利于使第二过渡段2122能够减小光的发散角度的同时,光发散的角度不会被过多削减,而有利于使光在透过第二过渡段2122后仍然可照射至显示面板5,给显示面板5的边缘部位提供足够的背光,保证显示面板5的显示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二过渡段2122内填充有多个遮光颗粒22,遮光颗粒22在第二过渡段2122内的分布密度小于遮光颗粒22在遮光段211内的分布密度。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过渡段2122内填充有多个遮光颗粒22时,背光模组内光源4发出的光从第二过渡段2122上穿透的量降低,背光模组内光源4发出的光将不能穿过遮光段211,从而削减了通过第二过渡段2122进入到遮光段211的光,同时阻绝了大部分从遮光段211射入到显示面板5中的光,改善了显示面板5侧边漏光的问题。遮光颗粒22在第二过渡段2122内的分布密度小于遮光颗粒22在遮光段211内的分布密度时,使第二过渡段2122同时保留了一定的遮光性和透光性,以使背光模组内光源4发出的光能够部分穿过第二过渡段2122向显示面板5的边缘部位射出,保证显示面板5边缘部位能够接受到背光,保证显示面板5的显示效果。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背光模组,如图6所示,该背光模组包括背板3、光源4以及上述各实施例中的扩散片结构;背板3设有容置槽31;光源4设于容置槽31内;扩散片结构设于容置槽31内,并邻近容置槽31的槽口设置;光源4位于扩散片结构和容置槽31的底壁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本背光模组可为直下式背光模组或侧入式背光模组,其中,背板3用于安装和支撑光源4以及扩散片结构,光源4用于给显示面板5提供背光,光源4可包括多个点光源,或光源4可为侧光源,该点光源和该侧光源包括但不限于为LED灯。示例性地,容置槽31的侧壁可设置有限位槽,扩散片结构卡接于该限位槽内,以实现扩散片结构在容置槽31内的安装固定。本背光模组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背光模组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显示装置,如图6所示,显示装置包括上述各实施例中的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5,显示面板5设于背光模组的背板3,并遮盖容置槽31的槽口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5盖设于容置槽31的槽口,显示面板5和容置槽31的槽壁围合形成容置腔,光源4发出的光将在容置腔内反射和漫反射,并通过扩撒片结构射入显示面板5,为显示面板5提供背光。本显示装置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显示装置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扩散片结构,应用于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片结构包括扩散部和调光部;
所述调光部环绕所述扩散部设置,所述调光部与所述扩散部为一体成型结构;
其中,所述扩散部用于使所述扩散片结构的出光均匀化,所述调光部用于减小所述扩散片结构出光的发散角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散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部包括第一基材和多个光扩散颗粒;
所述第一基材与所述调光部为一体成型结构,多个所述光扩散颗粒填充于所述第一基材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扩散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材包括扩散段和第一过渡段;
所述第一过渡段环设于所述扩散段的外周缘,所述调光部环设于所述第一过渡段的外周缘;
多个所述光扩散颗粒填充于所述扩散段和所述第一过渡段内,且所述扩散颗粒在所述第一过渡段内的密度小于所述扩散颗粒在所述扩散段内的密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扩散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部包括第二基材,所述第二基材环设于所述第一过渡段的外周缘,并与所述第一过渡段为一体成型结构;
所述调光部还包括多个遮光颗粒,多个所述遮光颗粒填充于所述第二基材和所述第一过渡段内,且所述遮光颗粒在所述第一过渡段内的分布密度小于所述遮光颗粒在所述第二基材内的分布密度;
或,所述调光部还包括多个棱镜结构,多个所述棱镜结构设于所述第二基材和所述第一过渡段,且所述棱镜结构在所述第一过渡段上的分布密度小于所述棱镜结构在所述第二基材上的分布密度。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扩散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部包括第二基材、多个遮光颗粒以及多个棱镜结构;
所述第二基材包括遮光段和限光段,所述限光段环设于所述第一过渡段的外周缘,并与所述第一过渡段为一体成型结构;多个所述棱镜结构设于所述限光段;
所述遮光段环设于所述限光段的外周缘,多个所述遮光颗粒填充于所述遮光段内,多个所述棱镜结构设于所述限光段。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扩散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渡段设有多个所述棱镜结构,且所述棱镜结构在所述第一过渡段上的分布密度小于所述棱镜结构在所述限光段上的分布密度。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扩散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光段包括调光段和第二过渡段;
所述调光段环设于所述第一过渡段的外周缘,并与所述第一过渡段为一体成型结构;
所述第二过渡段环设于所述调光段的外周缘,所述遮光段环设于所述第二过渡段的外周缘;
所述调光段和所述第二过渡段设有多个所述棱镜结构,且所述棱镜结构在所述第二过段上的分布密度小于所述棱镜结构在所述调光段上的分布密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扩散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渡段内填充有多个所述遮光颗粒,所述遮光颗粒在所述第二过渡段内的分布密度小于所述遮光颗粒在所述遮光段内的分布密度。
9.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
背板,所述背板设有容置槽;
光源,所述光源设于所述容置槽内;及
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扩散片结构,所述扩散片结构设于所述容置槽内,并邻近所述容置槽的槽口设置;所述光源位于所述扩散片结构和所述容置槽的底壁之间。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模组;和
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设于所述背光模组的背板,并遮盖所述容置槽的槽口设置。
CN202120452179.XU 2021-03-02 2021-03-02 扩散片结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2146232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52179.XU CN214623245U (zh) 2021-03-02 2021-03-02 扩散片结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52179.XU CN214623245U (zh) 2021-03-02 2021-03-02 扩散片结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23245U true CN214623245U (zh) 2021-11-05

Family

ID=783922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452179.XU Active CN214623245U (zh) 2021-03-02 2021-03-02 扩散片结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232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221751B1 (ko) 액정 표시 장치의 백라이트 장치
WO2017036206A1 (zh) 蓝光led直下式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屏
EP2508790A1 (en) Illumination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JP2005243522A (ja) 面状照明装置
JP5127851B2 (ja) 面状照明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液晶表示装置
JP2007141546A (ja) 光混合板、及び該光混合板を利用した直下式バックライト
CN104321584A (zh) 光源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CN110873980A (zh) 照明装置及具备该照明装置的显示装置
CN214623245U (zh) 扩散片结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8888543U (zh) 一种混光均匀的直下式背光模组
CN112684636A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15867463U (zh) 透镜结构、直下式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US10718973B2 (en) Display device
CN110967891A (zh) 一种主动反射型显示模组
CN113934058B (zh) 光学组件、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US6152580A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collimated light from an area source
CN216901242U (zh) 一种显示装置
JP3067717B2 (ja) バックライト
JPH0527238A (ja) 液晶用照明装置
CN112684635A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5202099A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21946305U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CN111694087A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16561320U (zh) 发光组件、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11086871U (zh) 一种主动反射型显示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