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20698U - 一种汽轮机用凝汽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轮机用凝汽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20698U
CN214620698U CN202023105789.7U CN202023105789U CN214620698U CN 214620698 U CN214620698 U CN 214620698U CN 202023105789 U CN202023105789 U CN 202023105789U CN 214620698 U CN214620698 U CN 2146206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
casing
chamber
condenser
guid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0578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牟腾
张敏
钱银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Changjiang Thermal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Changjiang Thermal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Changjiang Thermal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Changjiang Thermal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10578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206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206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206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ngine Equipment That Uses Special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轮机用凝汽器,包括壳体和安装在壳体底部的热井,壳体的内部安装有多个冷凝管,壳体的底部开设有出口,热井安装在壳体底部的出口处,出口两侧的侧壁上安装有两个转轴,每个转轴上均可转动地安装有导流板,导流板穿过出口延伸至热井内,热井的内壁上安装有两个气缸,每个气缸的活动杆上均设置有一个推块,推块的一侧设置有倾斜面,推块的倾斜面与导流板的背面相接触,蒸汽通过导流板的导流形成回流,回流的蒸汽再次与冷凝管接触进行热交换,有效延长了蒸汽与冷凝管接触时间,提高凝汽器的冷凝效率,形成的冷凝水通过导流板表面的通孔滴落至热井内,避免冷凝水聚集在导流板弯曲的表面,从而有效提高蒸汽的回流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汽轮机用凝汽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力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轮机用凝汽器。
背景技术
凝汽器是将汽轮机排出的蒸汽冷凝成水的一种换热器,火力发电厂中经常采用循环水冷的凝汽器冷却汽轮机中的蒸汽,循环水在换热管束内流动,吸收管外水蒸气放出来的热量,升温之后再回到水池内进行冷却,凝汽器内的水蒸汽冷凝形成的冷凝水在蒸汽的冲击和重力作用逐层落下,最后落入热井内被收集,但是,目前的凝汽器中,由于大量蒸汽同时涌入凝汽器内,未与换热管束充分接触的蒸汽会随着冷凝水一起进入热井内,这导致了蒸汽与换热管之间的接触时间短,热交换不完全,换热效率低,影响了凝汽器的冷凝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现有的凝汽器中蒸汽与换热管之间的接触时间短,热交换不完全,换热效率低,影响了凝汽器的冷凝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轮机用凝汽器,包括壳体和安装在所述壳体底部的热井,所述壳体的内部安装有多个冷凝管,所述壳体的底部开设有出口,所述热井安装在所述壳体底部的所述出口处,所述出口两侧的侧壁上可转动地安装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穿过所述出口延伸至所述热井内,所述导流板的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热井的内壁上安装有两个气缸,每个所述气缸的活动杆上均设置有一个推块,所述推块的一侧设置有倾斜面,所述推块的倾斜面与所述导流板的背面相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汽轮机用凝汽器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壳体两端的进水室和出水室,安装在所述壳体顶部的进汽室,以及安装在所述热井底部的支撑架。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大致呈水平放置的圆柱形结构,所述壳体的顶部开设有进口,所述壳体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均与所述空腔相连通,所述空腔内部安装有多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大致呈圆形结构,每个所述支撑板的中轴线均与所述壳体的中轴线相重合。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的表面开设有多个安装孔,多个所述支撑板上的所述安装孔均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所述冷凝管穿过所述安装孔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排列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出口的侧壁上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固定安装有两个转轴,两个所述转轴分别设置在所述出口的两侧,所述导流板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转轴上,所述导流板呈弯曲型结构,所述导流板的顶部侧面开设有轴孔,所述转轴贯穿所述转轴与所述出口两端的侧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室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的一端且所述进水室与所述壳体封闭设置,所述冷凝管的进水端安装在所述进水室的侧壁上并与所述进水室的内部相连通,所述进水室的底部安装有与所述进水室内部连通的进水管。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室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相对所述进水室的一端,所述出水室与所述壳体封闭设置,所述冷凝管的出水端安装在所述出水室的侧壁上并与所述出水室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出水室的底部安装有与所述出水室内部连通的出水管。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出水管均连接在冷却水容纳池上,所述出水管上安装有水泵。
进一步地,所述进汽室的底部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顶部的进口处,所述进汽室内部开设有进汽腔,所述进汽腔通过所述进口与所述空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热井内部开设有井腔,所述井腔通过所述出口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气缸安装在所述井腔的侧壁上,所述热井的底壁上开设有与所述井腔连通的开口,所述热井的底部外侧安装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内开设有内腔,所述内腔通过所述开口与所述井腔连通,所述连接座上连接有冷凝水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轮机用凝汽器,壳体内部安装有多个冷凝管,壳体的底部开设有出口,壳体底部的出口处安装有热井,出口两侧的侧壁上安装有两个转轴,每个转轴上均可转动地安装有导流板,导流板穿过出口延伸至热井内,热井的内壁上安装有两个气缸,每个气缸的活动杆上均设置有一个推块,推块的一侧设置有倾斜面,推块的倾斜面与导流板的背面相接触,气缸推送推块时推块沿导流板背面滑动,导流板通过推块的推动沿转轴进行转动,从而可调节导流板的转动角度,工作时,气缸推送推块转动导流板使导流板的两端贴合,当蒸汽穿过壳体内部到达出口时,蒸汽通过导流板的导流形成回流,回流的蒸汽再次与冷凝管接触进行热交换,从而有效延长蒸汽与冷凝管接触时间,提高凝汽器的冷凝效率,形成的冷凝水通过导流板表面的通孔滴落至热井内,避免冷凝水聚集在导流板弯曲的表面,从而有效提高蒸汽的回流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轮机用凝汽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汽轮机用凝汽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汽轮机用凝汽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汽轮机用凝汽器,1、壳体,11、空腔,12、支撑板,121、安装孔,13、冷凝管,14、进口,15、出口,16、转轴,17、导流板,171、轴孔,172、通孔,2、进水室,21、进水管,3、出水室,31、出水管,4、进汽室,41、进汽腔,5、热井,51、井腔,52、气缸,521、推块,53、开口,54、连接座,541、内腔,55、冷凝水管,6、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此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轮机用凝汽器100,与汽轮机连接,用于将所述汽轮机排出的蒸汽冷凝成水,汽轮机用凝汽器100包括壳体1,安装在壳体1两端用于存储冷却水的进水室2和出水室3,安装壳体1顶部用于通入蒸汽的进汽室4,安装在壳体1底部用于容纳冷凝水的热井5,以及安装在热井5底部用于支撑汽轮机用凝汽器100的支撑架6。
壳体1大致呈水平放置的圆柱形结构,壳体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11,空腔11内部安装有多个用于安装冷凝管13的支撑板12,支撑板12大致呈圆形结构,每个支撑板12的中轴线均与壳体1的中轴线相重合,支撑板12的表面开设有多个安装孔121,多个支撑板12上的安装孔121均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冷凝管13穿过安装孔121沿壳体1的长度方向排列安装在支撑板12上,壳体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有进口14和出口15,进口14和出口15均与壳体1的空腔11连通,出口15的侧壁上沿壳体1的长度方向固定安装有两个转轴16,两个转轴16分别设置在出口15的两侧,每个转轴16上均可转动地安装有导流板17,导流板17呈弯曲型结构,导流板17的顶部侧面开设有用于容纳转轴16的轴孔161,转轴16贯穿转轴161与出口15两端的侧壁连接,导流板17的底部表面均匀开设有多个用于排出冷凝水的通孔172。
进水室2固定安装在壳体1的一端且进水室2与壳体1的空腔11封闭设置,冷凝管13的进水端安装在进水室2的侧壁上并与进水室2的内部相连通,进水室2的底部安装有与进水室2内部连通的进水管21,冷却水通过进水管21进入进水室2内,再通过进水室2侧壁上的进水端进入冷凝管13内。
出水室3固定安装在壳体1相对进水室2的一端,出水室3与壳体1的空腔11封闭设置,冷凝管13的出水端安装在出水室3的侧壁上并与出水室3的内部相连通,出水室3的底部安装有与出水室3内部连通的出水管31,与蒸汽进行热交换后的冷却水通过冷凝管13的出水端进入出水室3内,再通过出水室3底部的出水管31排出。
进水室2底部的进水管21与出水室3底部的出水管31均连接在冷却水容纳池(图未示)上,其中,出水管31上安装有水泵(图未示),冷却水通过所述水泵的抽吸在凝汽器100与所述水池之间循环流动以保持冷凝管13内的冷却水温度。
进汽室4的顶部与所述汽轮机相连接,进汽室4的底部固定安装在壳体1顶部的进口14处,进汽室4内部开设有用于容纳蒸汽的进汽腔41,进汽腔41通过在壳体1顶部的进口14与壳体1内部的空腔11连通,所述汽轮机产生的蒸汽沿进汽室4内的进汽腔41穿过进口14进入空腔11内与冷凝管13进行热交换,热交换产生的冷凝水在蒸汽的推送和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滴落。
热井5的顶部固定安装在壳体1底部的出口15处,热井5内部开设有用于容纳冷凝水的井腔51,井腔51通过壳体1底部的出口15与壳体1内部的空腔11连通,导流板17穿过壳体1底部的出口15延伸至井腔51内,井腔51的侧壁上安装有两个气缸52,每个气缸52的活动杆上均设置有一个推块521,推块521的一侧设置有倾斜面,推块521的倾斜面与导流板17的背面相接触,气缸52推送推块521时推块521沿导流板17背面滑动,导流板17通过推块521的推动沿转轴16进行转动,从而可调节导流板17的转动角度,热井5的底壁上开设有与井腔51连通的开口53,热井5的底部外侧安装有连接座54,连接座54内开设有内腔541,内腔541通过开口53与井腔51连通,连接座54上连接有冷凝水管55,热交换产生的冷凝水滴落至热井5的井腔51内,再通过热井5底部连接座54的内腔541进入冷凝水管55排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轮机用凝汽器100,壳体1内部安装有多个冷凝管13,壳体1的底部开设有出口15,壳体1底部的出口处安装有热井5,出口15两侧的侧壁上安装有两个转轴16,每个转轴16上均可转动地安装有导流板17,导流板17穿过出口15延伸至热井5内,热井5的内壁上安装有两个气缸5,每个气缸52的活动杆上均设置有一个推块521,推块521的一侧设置有倾斜面,推块521的倾斜面与导流板17的背面相接触,气缸52推送推块521时推块521沿导流板17背面滑动,导流板17通过推块521的推动沿转轴16进行转动,从而可调节导流板17的转动角度,工作时,气缸52推送推块521转动导流板17使导流板17的两端贴合,当蒸汽穿过壳体1内部到达出口15时,蒸汽通过导流板17的导流形成回流,回流的蒸汽再次与冷凝管13接触进行热交换,从而有效延长蒸汽与冷凝管13接触时间,提高凝汽器100的冷凝效率,形成的冷凝水通过导流板17表面的通孔172滴落至热井5内,避免冷凝水聚集在导流板17弯曲的表面,从而有效提高蒸汽的回流效率。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的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汽轮机用凝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安装在所述壳体底部的热井,所述壳体的内部安装有多个冷凝管,所述壳体的底部开设有出口,所述热井安装在所述壳体底部的所述出口处,所述出口两侧的侧壁上可转动地安装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穿过所述出口延伸至所述热井内,所述导流板的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热井的内壁上安装有两个气缸,每个所述气缸的活动杆上均设置有一个推块,所述推块的一侧设置有倾斜面,所述推块的倾斜面与所述导流板的背面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轮机用凝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轮机用凝汽器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壳体两端的进水室和出水室,安装在所述壳体顶部的进汽室,以及安装在所述热井底部的支撑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轮机用凝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大致呈水平放置的圆柱形结构,所述壳体的顶部开设有进口,所述壳体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均与所述空腔相连通,所述空腔内部安装有多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大致呈圆形结构,每个所述支撑板的中轴线均与所述壳体的中轴线相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轮机用凝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表面开设有多个安装孔,多个所述支撑板上的所述安装孔均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所述冷凝管穿过所述安装孔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排列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轮机用凝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的侧壁上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固定安装有两个转轴,两个所述转轴分别设置在所述出口的两侧,所述导流板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转轴上,所述导流板呈弯曲型结构,所述导流板的顶部侧面开设有轴孔,所述转轴贯穿所述转轴与所述出口两端的侧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轮机用凝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室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的一端且所述进水室与所述壳体封闭设置,所述冷凝管的进水端安装在所述进水室的侧壁上并与所述进水室的内部相连通,所述进水室的底部安装有与所述进水室内部连通的进水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轮机用凝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室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相对所述进水室的一端,所述出水室与所述壳体封闭设置,所述冷凝管的出水端安装在所述出水室的侧壁上并与所述出水室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出水室的底部安装有与所述出水室内部连通的出水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汽轮机用凝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出水管均连接在冷却水容纳池上,所述出水管上安装有水泵。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轮机用凝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汽室的底部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顶部的进口处,所述进汽室内部开设有进汽腔,所述进汽腔通过所述进口与所述空腔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轮机用凝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井内部开设有井腔,所述井腔通过所述出口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气缸安装在所述井腔的侧壁上,所述热井的底壁上开设有与所述井腔连通的开口,所述热井的底部外侧安装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内开设有内腔,所述内腔通过所述开口与所述井腔连通,所述连接座上连接有冷凝水管。
CN202023105789.7U 2020-12-21 2020-12-21 一种汽轮机用凝汽器 Active CN2146206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05789.7U CN214620698U (zh) 2020-12-21 2020-12-21 一种汽轮机用凝汽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05789.7U CN214620698U (zh) 2020-12-21 2020-12-21 一种汽轮机用凝汽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20698U true CN214620698U (zh) 2021-11-05

Family

ID=784310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05789.7U Active CN214620698U (zh) 2020-12-21 2020-12-21 一种汽轮机用凝汽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2069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02141A (zh) * 2021-02-01 2021-06-04 武汉华振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型高压加热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02141A (zh) * 2021-02-01 2021-06-04 武汉华振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型高压加热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620698U (zh) 一种汽轮机用凝汽器
CN108759502A (zh) 一种蒸汽冷凝水回收装置
CN217715007U (zh) 一种热电厂锅炉排烟的烟气换热器
CN216742760U (zh) 一种新型齿轮箱油冷循环散热装置
CN214841812U (zh) 一种高效散热冷凝器
CN215809338U (zh) 一种新型低氮冷凝铸铝锅炉炉片
CN112179178B (zh) 一种节能换热设备
CN210107932U (zh) 热管式滚筒真空烘干机
CN208536635U (zh) 一种多流程多压凝汽换热装置
CN218066032U (zh) 一种利用燃料电池余热的空气加热组件
CN217274932U (zh) 一种高效换热的工业冷气机
CN200975844Y (zh) 一种蒸发冷却器
CN218568603U (zh) 一种变压器换热用的换热器
CN218624352U (zh) 一种汽轮机组末端冷却装置
CN110671283A (zh) 用于风力发电机的重力热管式冷却装置
CN203798210U (zh) 利用烟气余热进行热量回收的装置
CN219736065U (zh) 一种钽刺刀管立式换热器
CN214316052U (zh) 一种风导式余热利用结构
CN220892617U (zh) 一种碟片式冷凝器
CN211098235U (zh) 一种转炉的蒸汽回收利用装置
CN214095420U (zh) 热交换器及空气热交换系统
CN220303894U (zh) 冷凝式燃气热水器
CN114251952B (zh) 一种用于凝汽器的导流结构及导流方法
CN218034542U (zh) 一种闭式冷却塔
CN218495355U (zh) 一种应用于中央空调的分户换热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