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20527U - 一种干燥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干燥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20527U
CN214620527U CN202122385580.9U CN202122385580U CN214620527U CN 214620527 U CN214620527 U CN 214620527U CN 202122385580 U CN202122385580 U CN 202122385580U CN 214620527 U CN214620527 U CN 2146205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feeding
transmission
baffle
transmission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8558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宏
刘波
李西勤
赵震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12238558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205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205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205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燥系统,包括:中空的壳体,多个传输单元,物料导引单元,除湿单元,进料单元和出料单元;传输单元在竖直方向上间隔的排列设置,相邻传输单元的传输方向是相反的;出料单元设置在最下层传输单元的输出端的下方;物料导引单元设置在其余传输单元的输出端的下方;进料单元设置在最上层传输单元的输入端的上方。物料导引单元包括:滑道,设置在滑道底部且可自由伸缩的连杆;滑道一端与上方传输单元的转轴铰接,另一端为自由端且与下方传输单元间隔或相接触的设置,传输单元包括:转动件和传送带;与自由端相邻设置的传送带上设置有凸起;凸起的高度大于滑道的自由端与传送带之间的间隔距离。本实用新型干燥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干燥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干燥系统。
背景技术
干燥是最古老的单元操作之一,广泛应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而且在许多领域,比如,食品加工、环保工程、火药制备等,涉及到对粉状物料进行造粒,而造粒过程通常需要含有大量的水分才可完成,进而,这些造粒后的半成品需要进一步干燥的加工工序。传统干燥的工艺中,通过采用烘干的方式进行加工,不仅加工周期长,成本高,而且对于较易被高温引燃的火药类半成品,这种传统的干燥工艺则完全不适用,存在非常高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燥系统。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干燥系统,包括:中空的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多个传输单元,设置在所述中空的壳体内的物料导引单元,除湿单元,进料单元和出料单元;
多个所述传输单元在所述壳体的竖直方向上依次间隔的排列设置,且相邻所述传输单元的传输方向是相反的;
所述出料单元设置在最下层所述传输单元的输出端的下方;
所述物料导引单元设置在其余所述传输单元的输出端的下方;
所述进料单元设置在最上层所述传输单元的输入端的上方;
所述物料导引单元包括:滑道,设置在所述滑道底部且可自由伸缩的连杆;
所述滑道一端通过连接臂与上方所述传输单元的转轴相铰接,另一端为向靠近下方所述传输单元的方向倾斜延伸的自由端,且所述自由端与下方的所述传输单元具有间隔或相接触的设置;
所述连杆一端与所述滑道的底部相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的侧壁相铰接;
所述传输单元包括:驱动装置,转动件和环绕所述转动件的传送带;
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转动件相连接;
与所述滑道的自由端相邻设置的所述传送带上设置有凸起;
所述凸起的高度大于所述滑道的自由端与所述传送带之间的间隔距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传输单元的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连杆包括:第一杆部、第二杆部和滑动套筒;
所述第一杆部、所述第二杆部和所述滑动套筒同轴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杆部与所述滑动套筒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杆部和所述滑动套筒滑动连接或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进料单元包括:进料箱,设置在所述进料箱一侧的送料管;
所述送料管倾斜的设置,其一端与所述进料箱的下端相连接,另一端伸入所述壳体且位于所述壳体内最上层所述传输单元的输入端的上方;
所述进料箱的底部为倾斜的,且所述底部的倾斜角度与所述送料管的倾斜角度相一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进料箱与所述送料管相连接的位置设置有送料口;
在所述送料口的一侧边上铰接有与所述送料口形状相配合的第一挡板;
在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送料口相铰接的位置设置有弹性复位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挡板的开启和关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出料单元包括:中空的主体,以及设置在所述主体内的第二挡板;
所述主体为两端开口的筒状体;
所述第二挡板包括:多个挡板组件;
沿所述主体的周向,多个所述挡板组件与所述主体的侧壁依次铰接用于对所述主体进行封闭;
在挡板组件与所述主体的铰接位置设置有弹性复位件,用于控制所述挡板组件的开启和关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除湿单元包括:至少一个除湿机;
所述除湿机在所述传输单元传输方向的一侧或相对两侧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壳体采用防爆钢化玻璃;
所述传送带为斜槽布输送带;
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检修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案,通过进料单元、出料单元、多层传输单元、物料导引单元的共同作用,实现了在有限空间内对干燥过程的最优化处理,在有效提高了空间利用率情况下,还有效的保证了干燥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案,本实用新型中传输单元、物料导引单元的数量可根据需要进行增减,极大的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适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案,通过将传输单元的驱动装置设置在壳体的外侧,有效的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安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案,采用倾斜设置的滑道可在顺利接收上层传输单元物料的情况下,物料可在接触到滑道时即可沿滑道的斜面向下滑动至下层传输单元上,保证了物料输送的快速稳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案,当滑道的端部与传输单元相接触时,可有效避免物料的反向散落,对保证物料输送的快速稳定有利。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案,通过在传送带上设置凸起可在传送带经过滑道的自由端时可与滑道的端部相抵靠,在凸起的干涉作用下,使得滑道以转动连接位置为圆心产生较小幅度的摆动,进而能够使得滑道具有一定的振动效果,有效的加速物料的向下输送,避免了物料的堆积,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送料效率。此外,通过滑道的振动效果,还可产生滑道与物料之间的相对撞击运动,使得物料在滑道上产生振动,进而对粘连物料产生打散效果,可有效抑制颗粒物料的粘接,对保证物料的产品良率有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案,进料单元采用进料箱和送料管的组合设置方式,有利于本实用新型整个壳体的密封性,有利于阻隔外界空气的进入,进而对保证本实用新型的干燥效果有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案,将进料箱的底部设置为倾斜的,其有利于物料向下的移动,进而可方便的将物料送至送料管并被顺利的送至传输单元上,对保证本实用新型高效且顺利的进料有益。此外,将进料箱底部的倾斜角度与送料管的倾斜角度相一致的齐平设置,对进一步保证稳定高效的进料有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案,通过在送料口的位置设置第一挡板可在不进料的状态下保持送料口的封闭状态,对进一步保证整个系统的密闭性有利,从而对保证本实用新型的干燥效果有益。此外,通过这种简单机械结构实现送料口开启和关闭的方式,极大的保证了本实用新型在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案,通过设置第二挡板可在不出料的状态下保持主体的封闭状态,对进一步保证整个系统的密闭性有利,从而对保证本实用新型的干燥效果有益。此外,通过这种简单机械结构实现送料口开启和关闭的方式,极大的保证了本实用新型在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案,通过将第二挡板设置为锥形结构,能够在中心位置聚集更多的物料,从而对顺利打开第二挡板有利,有效的保证了本实用新型的出料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案,通过采用除湿机进行物料除湿,能够更快的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实现更快的除湿效果,且不需要对物料直接加热,有效的保证了本实用新型的生产安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案,通过采用防爆钢化玻璃有效的保证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安全性。此外,还能够清楚的看到整个系统内部的结构运行状态,对保证本实用新型的运行可靠性有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案,通过采用斜槽布输送带可有效增大传送带本身的透气性,极大了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干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干燥系统的结构图;
图2是示意性表示图1中A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在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时,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所表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相关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地描述,实施方式不能在此一一赘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因此限定于以下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干燥系统,包括:中空的壳体1,设置在壳体1内的多个传输单元2,设置在中空的壳体1内的物料导引单元3,除湿单元4,进料单元5和出料单元6。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传输单元2在壳体1的竖直方向上依次间隔的排列设置,且相邻传输单元2的传输方向是相反的。在本实施方式中,传输单元2相互平行的在竖直方向上间隔的设置,由上到下分为多层传输,通过相邻传输单元2之间相反的传输方向,即可实现物料由最上层的传输单元2的一端输入,最终由最下层的传输单元2的一端输出,实现了物料在有限的空间的壳体1内的长距离传输,进而保证了对物料的除湿效果。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1的一侧设置有检修门,用于方便人员进行内部检修,有效的提高了本方案的使用可靠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出料单元6设置在最下层传输单元2的输出端的下方;物料导引单元3设置在其余传输单元2的输出端的下方;进料单元5设置在最上层传输单元2的输入端的上方。在本实施方式中,由进料单元5向最上层的传输单元2输送物料,然后经过物料导引单元3的过渡转向即可将上层传输单元2所输送的物料转送至下层传输单元2上,通过如此往复的运输,最终送至出料单元6实现干燥后的物料被输出。
通过上述设置,通过进料单元、出料单元、多层传输单元、物料导引单元的共同作用,实现了在有限空间内实现对干燥过程的最优化处理,在有效提高了空间利用率情况下,还有效的保证了干燥效率。
通过上述设置,本实用新型中传输单元、物料导引单元的数量可根据需要进行增减,极大的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适用性。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传输单元2的驱动装置设置在壳体1的外侧。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1内的多个传输单元2可通过传动结构相连,通过驱动装置与其中一个传输单元2相连即可实现对多个传输单元2的驱动,此时,将驱动装置设置在壳体1外侧,通过连接轴与传动结构相连接即可。当然,也可以针对各个传输单元2分别设置一个相应的驱动装置。
通过上述设置,通过将传输单元2的驱动装置设置在壳体的外侧,有效的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安全性。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物料导引单元3包括:滑道31,设置在滑道31底部且可自由伸缩的连杆32。在本实施方式中,滑道31一端通过连接臂与上方传输单元2的转轴相铰接,另一端为向靠近下方传输单元2的方向倾斜延伸的自由端,且自由端与下方的传输单元2具有间隔或相接触的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滑道31与传输单元2的转轴相连接的一端的端部设置有挡板,用于阻挡物料的飞出,极大的提高了本方案的使用安全性。在本实施方式中,滑道31的宽度与传输单元2的宽度所适配,用于完全接收上层传输单元2输送的物料,并顺利的将物料送至下层传输单元2。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杆32一端与滑道31的底部相铰接,另一端与壳体1的侧壁相铰接。
通过上述设置,采用倾斜设置的滑道31可在顺利接收上层传输单元2物料的情况下,物料可在接触到滑道31时即可沿滑道31的斜面向下滑动至下层传输单元2上,保证了物料输送的快速稳定。
通过上述设置,将滑道31一端与上层传输单元2相铰接时使得滑道31与上层传输单元2之间的间隔被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方便物料的顺序输送,可有效抑制物料的堆积,避免物料件的粘接,保证了成品的质量。
通过上述设置,当滑道31的端部与传输单元2相接触时,可有效避免物料的反向散落,对保证物料输送的快速稳定有利。
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连杆32包括:第一杆部321、第二杆部322和滑动套筒323。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杆部321、第二杆部322和滑动套筒323同轴连接;其中,第一杆部321与滑动套筒323滑动连接,第二杆部322和滑动套筒323滑动连接或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滑动套筒323与第一杆部321、第二杆部322分别滑动连接时,在滑动套筒323相对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结构用于限制第一杆部321和第二杆部322的最大间隔距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当滑动套筒323与第二杆部322固定连接时,其可以通过焊接一体设置的方式实现固定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滑动套筒323与第一杆部321滑动连接的一端设置有限位结构用于限制第一杆部321的最大移动距离。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传输单元2还包括:转动件21和环绕转动件21的传送带22。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装置与转动件21相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与滑道31的自由端相邻设置的传送带22上规则的或随机的设置有凸起221。在本实施方式中,凸起221的高度大于滑道31的自由端与传送带22之间的间隔距离。
在本实施方式中,传送带22为斜槽布输送带。通过上述设置,有效的增强了传送带22的透气性能,极大的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干燥效率。在本实施方式中,凸起221可设置为条状、颗粒状、凸起的柱状等,其可采用不同与传送带22的耐磨材料制成,并通过可拆卸或粘接、铆接等的固定方式设置在传送带22的表面。
通过上述设置,通过在传送带22上设置凸起221可在传送带22经过滑道31时可与滑道的端部相抵靠,可实现滑道具有较小的摆动幅度,进而能够使得滑道具有振动效果,有效的加速物料的向下输送,有效的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送料效率。此外,通过滑道的振动效果,还可对物料产生打散效果,可有效避免颗粒物料的粘接,对保证物料的产品良率有益。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进料单元5包括:进料箱51,设置在进料箱51一侧的送料管52。在本实施方式中,送料管52倾斜的设置,其一端与进料箱51的下端相连接,另一端伸入壳体1且位于壳体1内最上层传输单元2的输入端的上方。在本实施方式中,送料管52成截面为矩形的直管。在本实施方式中,进料箱51的底部为倾斜的,且底部的倾斜角度与送料管52的倾斜角度相一致;此时,进料箱51底部与送料管52的底部相齐平的设置。
通过上述设置,进料单元5采用进料箱51和送料管52的组合设置方式,有利于本实用新型整个壳体的密封性,有利于阻隔外界空气的进入,进而对保证本实用新型的干燥效果有益。
通过上述设置,将进料箱51的底部设置为倾斜的,其有利于物料向下的移动,进而可方便的将物料送至送料管52并被顺利的送至传输单元上,对保证本实用新型高效且顺利的进料有益。此外,将进料箱51底部的倾斜角度与送料管52的倾斜角度相一致的齐平设置,对进一步保证稳定高效的进料有益。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进料箱51与送料管52相连接的位置设置有送料口511。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送料口511的一侧边上铰接有与送料口511形状相配合的第一挡板512。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挡板512与送料口511相铰接的位置设置有弹性复位件,用于控制第一挡板512的开启和关闭。在本实施方式中,弹性复位件的弹性力可根据需进行调节或者更换。在进料箱51中没有物料时,在弹性复位件的作用下,第一挡板512处于对送料口511关闭的状态,当进料箱51中堆积的物料的重量能够达到克服弹性复位件所提供的弹性力时,在物料重量的作用下即可推开第一挡板512实现物料的顺利下落,此时送料口511开启处于稳定的进料状态。而当物料在进料箱51的重量小于弹性复位件的弹性力后,弹性复位件在弹性力的作用下即能够产生复位动作,重新实现对送料口511的关闭状态。
通过上述设置,通过在送料口511的位置设置第一挡板512可在不进料的状态下保持送料口的封闭状态,对进一步保证整个系统的密闭性有利,从而对保证本实用新型的干燥效果有益。此外,通过这种简单机械结构实现送料口开启和关闭的方式,极大的保证了本实用新型在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出料单元6包括:中空的主体61,以及设置在主体61内的第二挡板62。在本实施方式中,主体61为两端开口的筒状体。在本实施方式中,主体61可设置为锥形的筒状体,以保证其上端的开口较大,能够承接更多的物料,对保证整个系统的稳定出料有利。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挡板62包括:多个挡板组件621。在本实施方式中,沿主体61的周向,多个挡板组件621与主体61的侧壁依次铰接用于对主体61进行封闭。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挡板组件621与主体61的铰接位置设置有弹性复位件,用于控制挡板组件621的开启和关闭。在本实施方式中,每个挡板组件621均设置成扇形结构,每个挡板组件621的侧边均依次相接触的环绕主体61的中心轴环形拼接成一个锥形结构,以起到活动开合的作用。当物料下落至第二挡板62上并积累一定量的状态下,物料的重量即可克服挡板组件621与主体连接位置的弹性复位件的弹性力,从而使得挡板组件621向下翻转,从而实现第二挡板62的开启,以实现物料的输出,当物料的量不足以克服弹性复位件的弹性力时,各挡板组件621则在弹性复位件的弹性力作用下复位,以实现第二挡板62的重新关闭。
通过上述设置,通过设置第二挡板62可在不出料的状态下保持主体的封闭状态,对进一步保证整个系统的密闭性有利,从而对保证本实用新型的干燥效果有益。此外,通过这种简单机械结构实现送料口开启和关闭的方式,极大的保证了本实用新型在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通过上述设置,通过将第二挡板62设置为锥形结构,能够在中心位置聚集更多的物料,从而对顺利打开第二挡板62有利,有效的保证了本实用新型的出料效果。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除湿单元4包括:至少一个除湿机41。在本实施方式中,除湿机41在传输单元2传输方向的一侧或相对两侧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可选择的在每个传输单元2的上方设置除湿机41。
通过上述设置,通过采用除湿机41进行物料除湿,能够更快的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实现更快的除湿效果,且不需要对物料直接加热,有效的保证了本实用新型的生产安全性。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壳体1采用防爆钢化玻璃制成。
通过上述设置,通过采用防爆钢化玻璃有效的保证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安全性。此外,还能够清楚的看到整个系统内部的结构运行状态,对保证本实用新型的运行可靠性有益。
上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的例子,对于其中未详尽描述的设备和结构,应当理解为采取本领域已有的通用设备及通用方法来予以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的壳体(1),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的多个传输单元(2),设置在所述中空的壳体(1)内的物料导引单元(3),除湿单元(4),进料单元(5)和出料单元(6);
多个所述传输单元(2)在所述壳体(1)的竖直方向上依次间隔的排列设置,且相邻所述传输单元(2)的传输方向是相反的;
所述出料单元(6)设置在最下层所述传输单元(2)的输出端的下方;
所述物料导引单元(3)设置在其余所述传输单元(2)的输出端的下方;
所述进料单元(5)设置在最上层所述传输单元(2)的输入端的上方;
所述物料导引单元(3)包括:滑道(31),设置在所述滑道(31)底部且可自由伸缩的连杆(32);
所述滑道(31)一端通过连接臂与上方所述传输单元(2)的转轴相铰接,另一端为向靠近下方所述传输单元(2)的方向倾斜延伸的自由端,且所述自由端与下方的所述传输单元(2)具有间隔或相接触的设置;
所述连杆(32)一端与所述滑道(31)的底部相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壳体(1)的侧壁相铰接;
所述传输单元(2)包括:驱动装置,转动件(21)和环绕所述转动件(21)的传送带(22);
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转动件(21)相连接;
与所述滑道(31)的自由端相邻设置的所述传送带(22)上设置有凸起(221);
所述凸起(221)的高度大于所述滑道(31)的自由端与所述传送带(22)之间的间隔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单元(2)的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32)包括:第一杆部(321)、第二杆部(322)和滑动套筒(323);
所述第一杆部(321)、所述第二杆部(322)和所述滑动套筒(323)同轴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杆部(321)与所述滑动套筒(323)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杆部(322)和所述滑动套筒(323)滑动连接或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单元(5)包括:进料箱(51),设置在所述进料箱(51)一侧的送料管(52);
所述送料管(52)倾斜的设置,其一端与所述进料箱(51)的下端相连接,另一端伸入所述壳体(1)且位于所述壳体(1)内最上层所述传输单元(2)的输入端的上方;
所述进料箱(51)的底部为倾斜的,且所述底部的倾斜角度与所述送料管(52)的倾斜角度相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箱(51)与所述送料管(52)相连接的位置设置有送料口(511);
在所述送料口(511)的一侧边上铰接有与所述送料口(511)形状相配合的第一挡板(512);
在所述第一挡板(512)与所述送料口(511)相铰接的位置设置有弹性复位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挡板(512)的开启和关闭。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单元(6)包括:中空的主体(61),以及设置在所述主体(61)内的第二挡板(62);
所述主体(61)为两端开口的筒状体;
所述第二挡板(62)包括:多个挡板组件(621);
沿所述主体(61)的周向,多个所述挡板组件(621)与所述主体(61)的侧壁依次铰接用于对所述主体(61)进行封闭;
在挡板组件(621)与所述主体(61)的铰接位置设置有弹性复位件,用于控制所述挡板组件(621)的开启和关闭。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单元(4)包括:至少一个除湿机(41);
所述除湿机(41)在所述传输单元(2)传输方向的一侧或相对两侧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采用防爆钢化玻璃;
所述传送带(22)为斜槽布输送带;
所述壳体(1)的一侧设置有检修门。
CN202122385580.9U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干燥系统 Active CN2146205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85580.9U CN214620527U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干燥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85580.9U CN214620527U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干燥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20527U true CN214620527U (zh) 2021-11-05

Family

ID=784114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85580.9U Active CN214620527U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干燥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2052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14736A (zh) * 2021-11-26 2022-02-08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开包药的自动生产线及生产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14736A (zh) * 2021-11-26 2022-02-08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开包药的自动生产线及生产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620527U (zh) 一种干燥系统
AU2011333286B2 (en) Movable Discharge Device for use in Particle/Bulk material storage silo and Particle/Bulk material storage silo
CN104340697A (zh) 一种物料仓及其平出仓装置
CN105059911A (zh) 一种高速进出料系统及方法
CN112357135B (zh) 一种分装漏斗
CN112722024B (zh) 一种矿山开采用运输装置
CN111397350B (zh) 适应于分子筛生产的旋风带式干燥机
US20120325621A1 (en) Bulk Product Diverter
CN209143229U (zh) 一种粉类进料装置
WO1989011429A1 (en) Separator counter
EP0561468A1 (en) Device for opening and emptying filled food cans
CN216259610U (zh) 一种输送带粉尘收集处理装置
CN203127699U (zh) 物料输送系统
KR101344338B1 (ko) 슈트용 고착물 제거장치
CN109253457A (zh) 固体废物进料系统
CN210455968U (zh) 单线下料器
CN103225991A (zh) 鞭炮烟花混药机
CN213833780U (zh) 一种皮带头部下料自动喷水降尘装置
CN208408464U (zh) 型砂下料装置
CN101792058B (zh) 多出口块状物料输送机
CN205346183U (zh) 一种生产饲料用输送装置
KR101798774B1 (ko) 무동력 낙광 처리 장치
CN205034720U (zh) 培养基装载瓶瓶盖摇摆定向纵列密集传送装置
CN216735972U (zh) 一种混凝土粉料提升设备
CN216612751U (zh) 一种可广泛适用于带式输送机的张紧口封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