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15724U - 一种无交互立体智能停车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交互立体智能停车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15724U
CN214615724U CN202120325330.3U CN202120325330U CN214615724U CN 214615724 U CN214615724 U CN 214615724U CN 202120325330 U CN202120325330 U CN 202120325330U CN 214615724 U CN214615724 U CN 2146157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king
garage
fork arm
plate
longitud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2533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汉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032533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157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157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157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无交互立体智能停车场,主要由泊车平台、叉臂垂直升降装置、平移通道、传送托板、智能控制中心、泊车板、车库支柱、存车库和泊车板存放库构成,泊车平台设置在最右侧行车道地面上,平移通道和存车库由若干车库支柱凌空架设在平行于地面的空间,利用叉臂垂直升降与传送托板的凌空水平平移实现对机动车的存、取。对建设用地要求低,建设规模灵活可控,机动车存取过程无须专人值守看护,机动车存、取简单快捷安全性高,不与非机动车和行人产生相互交通干扰,避免了发生交通意外的隐患,能有效促进道路交通更加通畅,并降低车内财物被盗和车辆被剐蹭污损的风险,还可以促进市容市貌的改善。

Description

一种无交互立体智能停车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立体停车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交互立体智能停车场。
背景技术
随着家用轿车的普及,城市交通普遍面临“停车难”的难题,立体停车场已成为大中型城市解决“停车难”的重要选项。但是,现有立体停车场几乎都存在建设场地要求高,以及结构复杂、存取车等候时间长的缺点;另外,为了保持城市面貌的规整,现有的立体停车场通常与机动车道保持有一定的横向间距,车辆存放时必须由机动车道横穿非机动车道、人行道才能够到达立体停车场入口;取车时也必须要横穿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才能汇入机动车道正常行驶,于是在机动车存、取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或行人发生相互间交通干扰的情况,既存在严重的不安全隐患,又影响了存车、取车效率,还妨害了交通通畅。
公告号CN210289297U公布了“一种城市街道上方的立体车库”,以及公告号CN107816239A公布了“一种适用于路边的循环立体车库”,两种方案都需要在机动车道上设立专用固定建筑物以提升车辆,会显著降低机动车道的有效宽度和利用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城市交通中“停车难”,现有立体停车场对建设场地要求高,且存、取车时通常会与非机动车或行人发生相互交通干扰,以及部分解决方案永久性占用机动车道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交互立体智能停车场,停车简单快捷,停车场对建设用地要求低,且存、取车时不与非机动车或行人发生相互间的交通干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交互立体智能停车场,其特征在于:它由泊车平台、叉臂垂直升降装置、平移通道、传送托板、智能控制中心、泊车板、车库支柱、存车库和泊车板存放库构成;泊车平台设置在最右侧行车道地平面上,泊车平台正中可嵌置一块泊车板,叉臂垂直升降装置设置在泊车平台横向右侧,智能控制中心竖立在叉臂垂直升降装置边侧地面上,至少一层平移通道和存车库由若干车库支柱凌空架设在平行于地面的空间,平移通道和存车库底板上均铺设有传送托板,泊车板存放库凌空架设在泊车平台的垂直正上方,若干块泊车板从上至下存放在泊车板存放库内,泊车板总数量总是比存车库最大容量多一块;
所述叉臂垂直升降装置包括叉臂立柱、叉臂横梁、叉臂和垂直升降动力装置,两根叉臂立柱之间架设有叉臂横梁,叉臂固接在叉臂横梁上并设置有水平横向传送装置,泊车板可在叉臂上表面水平横向往复运动,所述垂直升降动力装置驱动叉臂横梁沿叉臂立柱垂直升降;
所述平移通道包括若干纵移通道单元与横移通道单元,所述传送托板包括纵横传送托板与横移传送托板;每个横移通道单元和各个存车库单元底板上均铺设有一块横移传送托板,每个纵移通道单元底板上铺设有一块纵横传送托板。
进一步地,泊车平台进、出端分别内置禁止驶入标牌和禁止倒车标牌。
进一步地,泊车板上设置有驻车辅助刹车装置,利用凸起或档杆或支护阻滞轮胎径向或轴向移动。
进一步地,叉臂朝向车库入口一端下方固接平衡配重装置,所述平衡配重装置包括平衡配重臂、平衡配重滑块和配重滑块驱动马达,配重滑块驱动马达驱动平衡配重滑块沿平衡配重臂水平横向往复移动。
进一步地,停车场顶部安装有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和蓄电池,最下层停车场底板朝向地面一侧安装有照明灯。
进一步地,同一个无交互立体智能停车场设置有两个以上的泊车平台和对应的智能控制中心与泊车板存放库,多个泊车平台共用平移通道与存车库,各个智能控制中心之间建立联络机制或设立总控智能控制中心调度利用共用设施,泊车板总数量为存车库最大容量与泊车平台个数之和。
为表述方便且便于理解,本说明书中,统一将垂直于车辆正常行驶路线的水平方向称为“横向”,将平行于车辆正常行驶路线的方向称为“纵向”;对应地,将水平横向移动简称“横移”,将水平纵向移动简称“纵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对建设用地要求低,建设规模可灵活掌控,机动车存、取时不与非机动车和行人产生相互交通干扰,避免了发生交通意外的隐患;存取车全程由智能控制中心调度监控,无须专人值守看护,车辆存、取简单快捷安全性高,能有效促进道路交通更加通畅,并降低车内财物被盗和车辆被剐蹭污损的风险,还可以促进市容市貌的改善。
附图说明
附图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实施例涉及的泊车板(100)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泊车板A-A向剖面示意图。
图4是图2中泊车板停驻车辆并辅助刹车后的正面示意图。
图5是图1实施例涉及的叉臂(200)的正面视图。
图6是图5中叉臂的俯视图(局部剖面)。
图7是图5中叉臂的左侧视图。
图8是图1实施例涉及的纵横传送托板(400)的俯视图。
图9是图8纵横传送托板在工作状态a的N—N向剖视图。图中可见:纵移辊轴上端部虚拟平面(409)低于横移辊轴上端部虚拟平面(408)。
图10是图8纵横传送托板在工作状态b的N—N向剖视图。图中可见:液压缸(406)举升纵移传送辊轴底座(402),使得纵移辊轴上端部虚拟平面(409)高于横移辊轴上端部虚拟平面(408)。
图11是图1实施例涉及的横移传送托板(420)的平面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横移辊轴(403)的传动示意图。
图13是图12中H—H向剖面示意图。
图14是图1实施例涉及的泊车板电源接口(111)与叉臂电源接口(211)契合的剖面爆炸图。
图15是图1实施例涉及的平移通道和存车库的平面示意图。
图16是图1实施例涉及的泊车板存放库(300)的正视图。
图17是图16中泊车板存放库M—M向侧面剖视图。
图18是图16中泊车板存放库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0.地平面,20.驻泊汽车,30.机动车道,35.绿化分隔带,40.非机动车道,45.人行道,50.车库支柱,55.一层车库入口,60.二层车库入口,65.照明灯,70.太阳能光伏电池板,75.蓄电池,80.智能控制中心,85.横移通道,90.纵移通道,95.存车库,100.泊车板,101.泊车平台驶入斜坡,102.禁止驶入标牌,103.泊车平台驶出斜坡,104.禁止倒车标牌,105.叉臂凹槽,106.承压感应片,107.防溜车凸点,108.车辆超长探测孔,109.车辆超宽探测孔,110.车辆超高探测孔,111.泊车板电源接口,112.泊车板控制线接口,113.轮胎停驻区,115.称重感应球底座,116.称重感应球,117.液压顶杆,118.泊车板电源触点,119.泊车板电源线,200.叉臂,201.叉臂立柱,202.叉臂横梁,204.叉臂辊轴,205.叉臂辊轴驱动马达,207.平衡配重臂,208.平衡配重滑块,209.配重滑块驱动马达,211.叉臂电源接口;212.叉臂控制线接口,213.垂直升降马达,214.升降齿轮,215.叉臂立柱齿条,217.弹性接口电磁阀,218.叉臂电源触点,219.电源接口弹簧,220.叉臂辊轴上顶部虚拟平面,221.外接电源,222.外接控制线,300.泊车板存放库,301.泊车板库支柱,302.泊车板固定挂臂,303.固定挂臂锁销,304.泊车板活动挂臂,305.活动挂臂锁销,306.电磁阀,307.弹簧,309.顶层车库房顶,310.泊车板库棚顶,400.纵横传送托板,401.纵横传送托板底座,402.纵移传送辊轴底座,403.横移辊轴,404.纵移辊轴,405.电源接口,406.液压缸,407.液压泵,408.横移辊轴上端部虚拟平面,409.纵移辊轴上端部虚拟平面,412.横移辊轴驱动马达,413.纵移辊轴驱动马达,415.控制线接口,416.驱动齿轮,417.传动齿轮,420.横移传送托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在一处拟建无交互立体智能停车场路段,参见图1,将机动车道(30)与非机动车道(40)的绿化分隔带(35)、非机动车道(40)以及人行道(45)进行简单改造,在机动车道最右侧路面上设置一个泊车平台,泊车平台驶入斜坡(101)内置禁止驶入标牌(102),泊车平台驶出斜坡(103)内置禁止倒车标牌(104)且保持斜坡平整(禁止驶入标牌和禁止倒车标牌只有正在进行存、取车作业时才会弹出,提示并禁止其余车辆通过泊车平台),泊车平台中间嵌放一块泊车板(100)使整个泊车平台表面保持平整,泊车板坐落在叉臂(200)上。
紧邻泊车平台右侧竖立两根叉臂立柱(201),叉臂立柱之间有一条可以被垂直升降马达(213)驱动垂直升降的叉臂横梁(202),叉臂横梁水平垂直方向固定有两支叉臂(200),叉臂横跨叉臂横梁纵向两侧,一端与泊车平台内泊车板底部的叉臂凹槽(105)契合,另一端朝向停车场的车库入口(55或60)方向;每支叉臂上分布着若干支纵向并列的叉臂辊轴(204),叉臂辊轴上顶部虚拟平面(220)是叉臂横梁与叉臂部件的最高位置;叉臂立柱(201)之间的净宽度大于泊车板(100)的长度,以便叉臂辊轴(204)转动时能托举泊车板横移无障碍越过叉臂横梁(202);叉臂横梁上的叉臂支数与泊车板上的叉臂凹槽(105)数量匹配。
在叉臂立柱横向右侧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上空,用若干车库支柱(50)凌空架设一座两层停车场,最低架空高度以不妨碍行人与非机动车正常通行为宜。每层停车场分为若干单元,分别用作平移通道和存车库。车库入口是横向正对叉臂的横移通道(85),一层车库入口(55)和二层车库入口(60)均横向正对叉臂,紧邻车库入口的纵向一整列单元作为纵移通道(90),同一层停车场有两列纵移通道,两列纵移通道之间有横移通道联通(横移通道优先设置在横向正对叉臂的单元),在纵移通道两侧除被用作横移通道(含车库入口)的单元以外,其余单元均作为存车库(95)使用。在车库入口、每一横移通道和存车库单元地板上,都铺设一块横移传送托板(420);在每一纵移通道单元地板上,都铺设一块纵横传送托板(400);顺次联结所有纵横传送托板和横移传送托板上的电源接口(405)至既有电源,顺次联结所有纵横传送托板和横移传送托板上的控制线接口(415)至智能控制中心。
在顶层车库房顶(309)竖立若干泊车板库支柱(301)构建泊车板存放库(300)凌空架设在泊车平台的垂直正上方,利用固定挂臂锁销(303)将若干块空的泊车板从上至下存放在泊车板固定挂臂(302)上,利用泊车板活动挂臂(304)的垂直升降和活动挂臂锁销(305)以及固定挂臂锁销(303)的伸缩配合,实现泊车板在泊车板存放库与叉臂之间的存取。泊车板库内泊车板的存、取总是按照“入栈出栈”的方式进行,每一块入库存放的泊车板总是存放在距泊车板库棚顶(310)最近的泊车板固定挂臂空位上;取用的每一块泊车板总是最近一次存放的空泊车板。
在顶层车库房顶上架设若干块太阳能光伏电池板(70),在光照充足时光伏发电并用蓄电池(75)储存电能;在最下层停车场地板朝向地面一侧安装若干照明灯(65),当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光照不足时开启,以蓄电池供电为主,当蓄电池电力不足时,由外接电源补充供电以方便非机动车与行人通行。
智能控制中心(80)是整个无交互立体智能停车场的控制中枢,竖立在叉臂立柱(201)外侧地平面(10)上,通过显示屏和按键以及语音提示等与司机进行人机交流。
泊车板(100)是停放、转运驻泊汽车(20)的中间设施,如图2所示,每一只轮胎对应的轮胎停驻区(113)均由若干片横向并列的承压感应片(106)组成,每一片承压感应片上有若干个防溜车凸点(107);在泊车板的纵向两侧分布有若干车辆超宽探测孔(109),横向两侧分布有若干车辆超长探测孔(108)。
如图3所示,每片承压感应片(106)由两颗安装在称重感应球底座(115)内的称重感应球(116)支承;同时,承压感应片底部有可以推动承压感应片垂直举升的液压顶杆(117)。
众所周知,汽车停驻时本身就有自带的刹车系统,本实用新型在泊车板上设置驻车辅助刹车装置进一步增强车辆停驻后在转移过程中的安全性。驻车辅助刹车装置通常利用凸起或档杆或支护增加轮胎外表面限制,阻滞轮胎径向和轴向移动,有多种技术成熟的实现形式。本说明书中由部分承压感应片(106)、液压顶杆(117)与防溜车凸点(107)构成驻车辅助刹车装置。如图4所示,泊车板停放车辆并驻车辅助刹车装置动作后,每一只轮胎下承重的承压感应片相邻两侧的承压感应片被液压顶杆(117)举升适当幅度(液压顶杆可设定一个压力阈值),对轮胎形成夹持,与防溜车凸点共同作用进一步增强车辆停驻的可靠性,为避免车身或轮胎没有摆正而产生误判或误操作,四只轮胎中每一只轮胎的辅助刹车分别由智能控制中心单独控制。
叉臂可以是并列两排以上叉臂辊轴的一块平板,也可以是多支外观独立、分布有一排叉臂辊轴的独立部件构成的组合。本说明书中以两支外观独立、各自分布一排叉臂辊轴的叉臂组合为具体实施例,如图5所示,两根叉臂立柱(201)之间有一条叉臂横梁(202),叉臂立柱齿条(215)固定在叉臂立柱上,两侧的垂直升降马达(213)可驱动升降齿轮(214)与叉臂立柱齿条(215)啮合并相对运动,使叉臂横梁带动叉臂(200)沿着叉臂立柱垂直升降(利用液压升降、铰链、钢索卷扬等当前成熟的技术也可实现相同功效);叉臂辊轴上顶部虚拟平面(220)是叉臂横梁与叉臂部件的水平最高位置;在叉臂立柱(201)上设置有车辆超高探测孔(110)。
车辆超长探测孔(108)、车辆超宽探测孔(109)和车辆超高探测孔(110)内均设置有探测源,利用电磁波或超声波或激光或电子扫描等探测源与相应部件,无接触探测驻泊汽车(20)外观均是当前非常成熟且普及的技术,智能控制中心将探测结果与设定允许值比较即可得出驻泊车辆是否存在长、宽、高超限的状况,以便做出适当的应对。探测孔的数量和位置根据探测源特性布置调整,以使得探测结果满足外观控制需求,探测孔内的探测源可以固定也可以沿某个原点做一定幅度的摆动,在具体实施中很容易实现,不再赘述。
平衡配重臂(207)和平衡配重滑块(208)的作用是尽量维持叉臂横梁两侧的重量平衡。如图6与图7所示,平衡配重臂(207)位于叉臂下远离叉臂控制线接口(212)或叉臂电源接口(211)一端的下方,长度小于叉臂横梁同侧部分叉臂长度,以避免叉臂垂直升降时与车库入口发生擦碰;横梁两侧朝向泊车平台一侧的叉臂长度通常大于另一侧的叉臂长度,在泊车板平移进入平移通道的过程中,泊车板一侧已搭接进入平移通道内的横移传送托板上时,另一侧尚没有越过叉臂横梁,因此能最大限度维持叉臂横梁左右两侧的配重平衡;在叉臂侧边适当位置用柔性电缆分别接入外接电源(221)和外接控制线(222);叉臂辊轴驱动马达(205)可以驱动叉臂辊轴(204)转动。
在叉臂横梁上升之前,智能控制中心根据每只轮胎下称重感应球(116)回馈的数据,计算出平衡配重滑块(208)应该在平衡配重臂(207)上水平移动的方向和距离,并向配重滑块驱动马达(209)发出指令,平衡配重滑块在平衡配重臂上位移之后,叉臂横梁两侧的配重实现平衡;在托举着驻泊汽车的泊车板从叉臂平移到车库入口(存车)或是从车库入口平移到叉臂(取车)的进程中,智能控制中心根据储存的该泊车板总重及重量分布状况数据,结合泊车板平移速度,动态自动调整平衡配重滑块在平衡配重臂上移动的方向、速度与距离。
如图8所示,横移辊轴(403)与纵移辊轴(404)水平垂直设置。每列横移辊轴(403)分别由本列的横移辊轴驱动马达(412)驱动,工作时两列辊轴的驱动马达转动方向相反,以保持所有横移辊轴同向转动;两列纵移辊轴(404)分别由本列的纵移辊轴驱动马达(413)驱动,工作时两列纵移辊轴驱动马达转动方向相反,以保持所有纵移辊轴同向转动。
纵横传送托板有两种工作状态a和b。两列横移辊轴(403)直接安装在纵横传送托板底座(401)上,两列纵移辊轴(404)安装在纵移传送辊轴底座(402)上,纵移传送辊轴底座(402)嵌套在纵横传送托板底座(401)内,在纵移传送辊轴底座(402)与纵横传送托板底座(401)之间安装有液压缸(406)和液压泵(407),由液压泵(407)提供动能,液压缸(406)可以驱动纵移传送辊轴底座(402)在纵横传送托板底座(401)内一定幅度垂直升降。在未接到智能控制中心的纵移工作准备指令之前,纵横传送托板保持工作状态a(如图9所示):纵移辊轴上端部虚拟平面(409)低于横移辊轴上端部虚拟平面(408),纵移辊轴上端部不会与被传动的泊车板接触。在接到智能控制中心的纵移工作准备指令之后,纵移传送辊轴底座(402)在液压泵(407)和液压缸(406)的推动下垂直上升形成另一种工作状态b如图10所示:纵移辊轴上端部虚拟平面(409)高于横移辊轴上端部虚拟平面(408),横移辊轴上端部不会与被传动的泊车板接触。当工作状态b结束后,液压泵(407)和液压缸(406)反向复位带动纵移传送辊轴底座(402)下降,纵横传送托板(400)回复到工作状态a。
如图11所示,横移传送托板(420)是纵横传送托板(400)去除纵移辊轴和纵移辊轴升降部件的一种简化形式,纵横传送托板既可以横向传送也可以纵向传送泊车板,而横移传送托板只能横向传送泊车板。在同一实施例中,纵横传送托板(400)处于工作状态a时,横移辊轴上端部虚拟平面与横移传送托板(420)横移辊轴上端部虚拟平面等高。
在本说明书列举的叉臂与纵横传送托板以及横移传送托板实施例中,均采用若干相同规格辊轴同排并列作为平移传送部件,辊轴的转动方向、转动起始时间与转动时长以及制动,均由智能控制中心控制。每一只传送辊轴既可以有独立的驱动马达,利用分时控制可以降低驱动能耗,缺点是部件太多控制复杂故障率高;也可以同一列辊轴共用一个驱动马达,利用皮带、链条或者齿轮统一传动。本说明书中列举一例单一马达驱动一列辊轴的传动方式,如图12和图13所示,驱动齿轮(416)与传动齿轮(417)间隔安装,横移辊轴驱动马达(412)只与某一只驱动齿轮直联,横移辊轴(403)由驱动齿轮(416)驱动,传动齿轮(417)发挥动力传递和方向变换的作用,从而使同一列中每一支横移辊轴(403)的转动方向相同。类似地,在本说明书列举的具体实施例中,叉臂辊轴(204)和纵横传送托板(400)中的横移辊轴与纵移辊轴都采用这种传动方式。
叉臂电源接口(211)与泊车板电源接口(111)弹性接触契合,为泊车板提供电源。结合图14,当泊车板底部的叉臂凹槽(105)与叉臂(200)契合时,在电源接口弹簧(219)的张力作用下,泊车板电源接口(111)与叉臂电源接口(211)吻合,泊车板电源触点(118)与叉臂电源触点(218)接触,经由泊车板电源线(119)为泊车板提供所需电源;在叉臂辊轴(204)转动前,弹性接口电磁阀(217)通电工作,电源接口弹簧(219)被压缩,叉臂电源接口(211)与叉臂电源触点(218)回缩,不妨碍泊车板在叉臂上的平移。分布在叉臂电源接口上的叉臂电源触点(218)有若干个,多个触点并列设置以满足电源传送需求,结构比较简单不再另具附图详细说明。
同样地,泊车板控制线接口(112)与叉臂控制线接口(212)也采用弹性接触契合,接受智能控制中心指令或实时回馈检测结果,控制线触点有若干个以满足指令传送需要。当泊车板控制线接口(112)与叉臂控制线接口(212)契合时,泊车板控制线接口接受智能控制中心(80)指令或是向智能控制中心回馈信息;叉臂辊轴(204)转动前,泊车板控制线接口(112)与叉臂控制线接口(212)断离,泊车板在叉臂上无障碍平移。
如图15所示,在车库入口C1(55)、存车库单元A1、A2、A3、A4、A5、A6、A7、A8、A9、A10、A11、A12、A13、A14、A15、A16、A17和横移通道C2、C3的底板上均铺设了横移传送托板(420),在纵移通道B1、B2、B3、B4、B5、B6、B7、B8、B9、B10的底板上均铺设了纵横传送托板(400)。例如,智能控制中心分配给某辆驻泊汽车的存车库为A5,承载着驻泊汽车的泊车板被传送至车库入口C1单元内之后,车库入口C1内横移传送托板上的横移辊轴、纵移通道B3内纵横传送托板上的横移辊轴、横移通道C2和C3内横移传送托板上的横移辊轴、纵移通道B4内纵横传送托板上的横移辊轴循序先后转动,泊车板被转移到纵移通道B4单元内,紧接着纵移通道B4、纵移通道B6、纵移通道B8和纵移通道B10内各自纵横传送托板中的液压缸举升使纵移传送辊轴底座升起,这四个单元内纵横传送托板均处于工作状态b,然后这些单元内纵横传送托板上各自的纵移辊轴相继转动,泊车板被转移到纵移通道B10单元内,随即B3、B4、B6、B8、B10内纵横传送托板上各自的液压缸分别回缩使各自单元内纵横传送托板均回复工作状态a,存车库A5内的横移传送托板和纵移通道B10内纵横传送托板上的横移辊轴相继转动,泊车板包括承载的待泊轿车被转移到存车库A5内。
泊车板存放库(300)由泊车板库立柱(301)凌空架设在顶层车库房顶(309)上。结合图16与图17,泊车板存放库(300)两边侧分别有两支泊车板固定挂臂(302)和两支可以垂直升降的泊车板活动挂臂(304),每支泊车板固定挂臂(302)上有多个可以水平伸缩的固定挂臂锁销(303),同一水平面上的四个固定挂臂锁销构成一个泊车板存放位;每支泊车板活动挂臂(304)下端有一个可以水平伸缩的活动挂臂锁销(305),四个活动挂臂锁销同时伸出可承托一块泊车板;泊车板存放库内存放着若干块空的泊车板,顶部设置有泊车板库棚顶(310)遮挡雨雪。
泊车板存放在泊车板固定挂臂上的固定挂臂锁销上。如图18所示,每一只固定挂臂锁销(303)的伸缩由电磁阀(306)和弹簧(307)共同控制:电磁阀(306)不工作,弹簧(307)推动固定挂臂锁销(303)伸出,此时当前位置固定挂臂锁销上可以存放泊车板;电磁阀(306)工作,弹簧(307)被压缩,固定挂臂锁销(303)回缩,该位置存放的泊车板下坠脱离。同样地,活动挂臂锁销(305)的伸缩与固定挂臂锁销伸缩同理。
结合图1,车辆存放的具体操作为:待存车辆确认安全后驶入最右侧行车道减速行驶,经泊车平台驶入斜坡(101)缓速驶入泊车平台,停放在泊车板(100)上,司机确认安全后下车,在智能控制中心(80)人机交流面板上按下“存车”键,智能控制中心会发出“请确认车上所有乘客是否均已下车,需要取出的物品是否全部取出”的询问,在得到确认后,智能控制中心发出指令,车辆超长探测孔(108)、车辆超宽探测孔(109)和车辆超高探测孔(110)内的探测源启动,同时智能控制中心根据泊车板上每一只轮胎下分布的称重感应球(116)回馈的数据判断车辆是否存在超重与配重失衡的情况,并根据超长探测源、超宽探测源、超高探测源的回馈判断车辆是否存在超长、超宽、超高的情况,如存在超重、超高、双侧超长、双侧超宽等不可解决的问题,则显示“该车不能存放”,并提示车辆及时驶离泊车平台;如果是单侧超长或单侧超宽(停车位置过于靠近泊车板某一侧)或配重失衡,则提示司机重新停车,继续上述操作;经检测待泊车辆不存在超长、超宽、超高及配重失衡的情形之后,驻车辅助刹车装置启动,智能控制中心指示轮胎下方前后各一片或两片没有承重的承压感应片在下方液压顶杆(117)推动下升起适当幅度,使升起的承压感应片边角或防溜车凸点(107)抵住轮胎,一方面,防溜车凸点(107)利用车辆自重和轮胎弹性使轮胎产生弹性变形与防溜车凸点啮合增加摩擦力,另一方面,垂直升起的承压感应片抵住轮胎形成夹持,共同作用避免车辆溜车。与此同时,智能控制中心采集并存储泊车板的总重和重量分布状况,并据此指示配重滑块驱动马达(209)驱动平衡配重滑块(208)沿平衡配重臂(207)向远离叉臂横梁(202)的方向滑动适当距离,使叉臂横梁(202)左右两侧的重量分布达到平衡。
然后存车过程继续,智能控制中心(80)给待存车辆指定一个存车库(95),泊车平台禁止驶入标牌(102)和禁止倒车标牌(104)弹出,接着垂直升降马达(213)驱动升降齿轮(214)转动,与叉臂立柱齿条(215)发生相对位移沿叉臂立柱(201)垂直上升,带动叉臂横梁(202)以及叉臂(200)托举泊车板(100)上升到指定存车库所在层面入口,当叉臂辊轴上顶部虚拟平面(220)与车库入口内横移传送托板上的横移辊轴上端部虚拟平面(408)平齐时,垂直升降马达(213)制动,接着泊车板电源触点(118)与叉臂电源触点(218)断离,泊车板控制线接口触点与叉臂控制线接口触点断离,然后横移传送托板上的横移辊轴(403)和叉臂上的叉臂辊轴(204)相继转动,泊车板和承载的驻泊汽车从叉臂上渐次转移到车库入口的横移传送托板上,与此同时智能控制中心指令平衡配重滑块马达(209)驱动平衡配重滑块(208),沿平衡配重臂(207)向靠近叉臂横梁的方向动态滑动,尽量保持叉臂横梁两侧的重量平衡;
然后经历如前所述图15中类似的平移过程,泊车板与驻泊汽车进入指定存车库,并向智能控制中心回馈一个“车位已存车”的信号,在该车库中的驻泊汽车没有被取出之前,智能控制中心不再将该车位指派给别的存车进程;
另一方面,当泊车板完全脱离叉臂后,泊车板活动挂臂(304)在智能控制中心指令下调整位置,使活动挂臂锁销(305)顶端与泊车板固定挂臂(302)上存放的、距离地面最近的一块泊车板底部边沿平齐或略低,然后活动挂臂锁销弹出,接着相应的固定挂臂锁销(303)回缩,存放在泊车板固定挂臂上的空泊车板被泊车板活动挂臂承托,紧接着泊车板活动挂臂下降,直至泊车板底部的叉臂凹槽(105)契合在下方的叉臂(200)上,泊车板电源触点(118)与叉臂电源触点(218)触合,泊车板控制线接口触点与叉臂控制线接口触点触合,之后泊车板活动挂臂上的活动挂臂锁销回缩,然后泊车板活动挂臂上升复位,垂直升降马达(213)反向转动,带动叉臂横梁、叉臂以及泊车板下降至泊车平台复位,再然后泊车平台前后两端的禁止驶入标牌和禁止倒车标牌回缩复位,整个存车过程结束。
整个存车过程由智能控制中心检测、计算并发出指令,泊车板由车库入口单元内送往指定存车库的进程与另一块空泊车板被安放在泊车平台的进程可以同时进行。存车司机不需要等待整个存车过程结束,在存车过程开始,司机拿到存车凭证或存车信息后即可先行离开。
取车时,取车司机在智能控制中心人机交流面板上按下“取车”键,经核对车辆存放信息无误后,取车过程开始:泊车平台前后两端的禁止驶入标牌(102)和禁止倒车标牌(104)弹出,垂直升降马达(213)启动,叉臂(200)托举着空的泊车板至待取车辆所在车库层面,泊车板活动挂臂(304)上的活动挂臂锁销(305)回缩并下降至待取车辆所在车库层面适当位置,活动挂臂锁销弹出承托住空的泊车板,之后泊车板活动挂臂带着空泊车板上升至泊车板固定挂臂上距离泊车板库棚顶(310)最近的一个空位上,该空位上的固定挂臂锁销(303)先回缩再弹出托住泊车板,将空的泊车板存放在泊车板存放库中。
同时,与前述存车过程中的平移进程相反,待取车辆存车库内横移传送托板上的横移辊轴和横向对应纵移通道单元内纵横传送托板上的横移辊轴相继转动,托举着待取车辆的泊车板先由存车库内被转移到纵移通道内,并向智能控制中心发出“车位已空”的信息;然后相关纵移通道内纵横传送托板上的纵移传送辊轴底座升起,各纵移辊轴相继转动将待取车辆转移到横向正对车库入口的纵移通道单元内,之后相关纵移通道内纵横传送托板回复工作状态a;紧接着相关横移通道内横移传送托板上的横移辊轴相继转动,托举着待取车辆的泊车板被平移到车库入口单元内;在确认叉臂上原先安放的空泊车板已经被送往泊车板存放库存放后,车库入口单元内横移传送托板上横移辊轴与叉臂辊轴相继转动,托举着待取车辆的泊车板被转移到叉臂上,同时智能控制中心根据该待取车辆的存储信息指令平衡配重滑块(208)滑动位置保持叉臂横梁两侧重量平衡;然后垂直升降马达驱动,带动叉臂横梁、叉臂以及托举着待取车辆的泊车板下降至泊车平台内复位;再然后相应的液压顶杆回缩,各车轮下夹持轮胎的承重感应片下降复位,泊车平台上的禁止驶入标牌(102)和禁止倒车标牌(104)回缩复位,司机及乘客确认安全后上车,经由泊车平台驶出斜坡(103)缓速安全汇入主车道即可离开,整个取车过程结束。
同样地,空的泊车板被存入泊车板存放库的进程与承载待取车辆的泊车板平移到车库入口单元的进程可以同时进行,整个存、取车过程由智能控制中心调度监控,无须专人值守看护。
为了尽量提高存、取车效率,缩短司机存、取车的等待时间,同一个无交互立体智能停车场可以因地制宜设置有多个泊车平台,每个泊车平台有专用的泊车板存放库和车库入口与智能控制中心,多个泊车平台共用平移通道与存车库。此时,很可能会产生两个以上独自设立的智能控制中心(80)需要同时使用某些平移通道单元的状况,因此各个独立的尤其是相邻的智能控制中心之间应建立互相联络,利用提前设立的算法或是优先级确立某个智能控制中心对某平移通道单元的使用优先权;或者是设立一个总控智能控制中心,合理调度分配公共设施的使用优先权。
在本实用新型中,泊车板的总数量为存车库最大容量与泊车平台数量的和值,每个泊车板存放库中的最后一块泊车板总是留给泊车平台。这样,即使所有存车库内都停满了车,但每个泊车平台依然还有一块泊车板使泊车平台保持平整,在没有进行存、取车操作时,泊车平台的禁止驶入标牌和禁止倒车标牌总是处于回缩内置状态,泊车平台依然可以作为道路的有效组成部分,供途经的车辆正常通行。在没有设置行车分隔线或隔离带的窄巷或小区通道,泊车平台可直接设置在行车道右侧,并在泊车平台靠近路面中心纵向一侧加装“禁止入内”的内置标牌,与“禁止驶入标牌”和“禁止倒车标牌”同步动作增加安全保障,存取车过程并不会阻断当前路段其余路面的有效通行,对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行的影响甚微。
影响城市面貌规整的其中一项就是汽车在路边及人行道上的临时停放。在实施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汽车存放时无须再停放在非机动车道边侧或人行道上,外观整齐的立体车库矗立在街道边,也会成为一道独特别致的风景。同时,车辆凌空存放在存车库中也大幅降低了车内财物被盗和车辆被剐蹭污损的风险。
同一停车场内,泊车板、纵横传送托板、横移传送托板等若干部件均可以规格化设计制作,因此施工与维护简单;本实用新型没有地下设施设备,也不用考虑地下设施建设以及防水排涝规划与维护问题。
本实用新型对建设场地的要求低。本实用新型的初衷是存取车过程尽量不妨碍非机动车与行人的正常通行以及临街商铺的正常经营活动,因此停车场的车库入口、存车库和平移通道部分全部用车库支柱架空,利用非机动车道、人行道以及低层临街商铺或者巷道两侧低矮建筑物的上方空间,或是巷道内没有高大建筑物的道路边侧,以及小区空地,或矮灌木绿化带上方,或利用绿化乔木间隙,在预留专用特种作业车辆通道后,都可以因地制宜实施本实用新型。
应用本实用新型,车辆存、取时不需要掉头、转向,存放车辆不需要倒车入库,缓速前行将车辆停放在泊车板上适当位置即可,操作简单。车库容量可以根据拟建场地周边状况便宜调整。
本实用新型中,当存车库和平移通道只有一层时,如果设计恰当,叉臂辊轴可以托举驻泊汽车越过叉臂立柱顶端最高点;当本实用新型中有两层及以上多层存车库与平移通道时,叉臂立柱(201)之间的净宽度必须大于泊车板的长度,以便待泊车辆被横移送往较低层指定存车库时,叉臂辊轴转动时能托举泊车板无障碍越过叉臂横梁(202)。
横移通道在本实用新型中可灵活配置。当受条件限制使得叉臂垂直升降装置没有紧邻停车场时,可在叉臂垂直升降装置与停车场之间加设若干凌空架设的横移通道单元,实现叉臂和纵移通道之间的对接;当存、取车时不需要横跨非机动车道和人行横道(例如在小区内或是不划分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的狭窄道路上实施本实用新型),如果受道路宽度或空间限制只架设一纵列或仅间隔同一纵移通道的两纵列存车库,本实用新型可以不设置横移通道包括专用的车库入口,使叉臂上升后横向正对某一纵移通道单元,存、取车时承载着驻泊汽车的泊车板直接在横向正对叉臂的纵移通道单元与叉臂之间横移传送,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
特别声明:本说明书中以上列举的实施例和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以及具体实施形式与实施步骤细节,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书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6)

1.一种无交互立体智能停车场,其特征在于:它由泊车平台、叉臂垂直升降装置、平移通道、传送托板、智能控制中心、泊车板、车库支柱、存车库和泊车板存放库构成,泊车平台设置在最右侧行车道地平面上,泊车平台正中可嵌置一块泊车板,叉臂垂直升降装置设置在泊车平台横向右侧,智能控制中心竖立在叉臂垂直升降装置边侧地面上,至少一层平移通道和存车库由若干车库支柱凌空架设在平行于地面的空间,平移通道和存车库底板上均铺设有传送托板,泊车板存放库凌空架设在泊车平台的垂直正上方,若干块泊车板从上至下存放在泊车板存放库内,泊车板总数量总是比存车库最大容量多一块;
所述叉臂垂直升降装置包括叉臂立柱、叉臂横梁、叉臂和垂直升降动力装置,两根叉臂立柱之间架设有叉臂横梁,叉臂固接在叉臂横梁上并设置有水平横向传送装置,泊车板可在叉臂上表面水平横向往复运动,所述垂直升降动力装置驱动叉臂横梁沿叉臂立柱垂直升降;
所述平移通道包括若干纵移通道单元与横移通道单元,所述传送托板包括纵横传送托板与横移传送托板;每个横移通道单元和各个存车库单元底板上均铺设有一块横移传送托板,每个纵移通道单元底板上铺设有一块纵横传送托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交互立体智能停车场,其特征在于:泊车平台进、出端分别内置禁止驶入标牌和禁止倒车标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交互立体智能停车场,其特征在于:泊车板上设置有驻车辅助刹车装置,利用凸起或档杆或支护阻滞轮胎径向或轴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交互立体智能停车场,其特征在于:叉臂朝向和横移通道一端下方固接平衡配重装置,所述平衡配重装置包括平衡配重臂、平衡配重滑块和平衡配重滑块驱动马达,配重滑块驱动马达驱动平衡配重滑块沿平衡配重臂水平横向往复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交互立体智能停车场,其特征在于:停车场顶部安装有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和蓄电池,最下层停车场底板朝向地面一侧安装有照明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交互立体智能停车场,其特征在于:同一个无交互立体智能停车场设置有两个以上的泊车平台和对应的智能控制中心与泊车板存放库,多个泊车平台共用平移通道与存车库,各个智能控制中心之间建立联络机制或设立总控智能控制中心调度利用共用设施,泊车板总数量为存车库最大容量与泊车平台个数之和。
CN202120325330.3U 2021-02-05 2021-02-05 一种无交互立体智能停车场 Active CN2146157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25330.3U CN214615724U (zh) 2021-02-05 2021-02-05 一种无交互立体智能停车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25330.3U CN214615724U (zh) 2021-02-05 2021-02-05 一种无交互立体智能停车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15724U true CN214615724U (zh) 2021-11-05

Family

ID=784409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25330.3U Active CN214615724U (zh) 2021-02-05 2021-02-05 一种无交互立体智能停车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1572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25956A (zh) * 2022-02-24 2022-05-24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机械车库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25956A (zh) * 2022-02-24 2022-05-24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机械车库
CN114525956B (zh) * 2022-02-24 2023-05-23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机械车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988579B2 (ja) 自家用車を駐車するための全自動移動式装置およびそれに対応する迅速、経済的かつコンパクトな方法
US5810539A (en) Maximum auto-parking device
US2009007817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arking vehicles
CN103429833A (zh) 自动化的机动车停车/存放系统
CA2511429A1 (en) A car park
CN109025436B (zh) 一种道路上层智能自动存取停车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US9534409B2 (en) Automatic multiprocessing car storing and retrieving system for multilevel car park
US2009008101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arking vehicles
CN214615724U (zh) 一种无交互立体智能停车场
CN109252720B (zh) 一种用于道路上层空间的汽车自动存取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6437241A (zh) 横跨道路巷道堆垛三层天桥车库
CN111779339A (zh) 载车机器人以及智能车库
CN105525777A (zh) 一种智能立体车库自动存取设备
CN102134928A (zh) 花篮式智能地下停车场
CN112727202A (zh) 一种无交互立体智能停车场
CN108397016B (zh) 一种托板式机器人智能立体停车系统
CN113137094B (zh) 一种双环式立体车库及停取车方法
CN202007554U (zh) 智能地下停车场
JPH0390781A (ja) 多層式自動車駐車場
CN210460124U (zh) 柔索机器人立体停车装置
CN108999449B (zh) 一种道路上层智能自动存取停车装置
CN106968495A (zh) 二列n排外驱套筒轮形车轮式组合平面无人车库
CN202970047U (zh) 侧边单柱错位立体车位
CN209324085U (zh) 高架停车场
CN2880988Y (zh) 一种立体停车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