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08069U - 一种螺旋桨组件及无人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螺旋桨组件及无人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08069U
CN214608069U CN202023046116.9U CN202023046116U CN214608069U CN 214608069 U CN214608069 U CN 214608069U CN 202023046116 U CN202023046116 U CN 202023046116U CN 214608069 U CN214608069 U CN 2146080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blade
guide
limiting
pad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04611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锭锋
谭亚辉
温海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Xaircraf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Xaircraf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Xaircraf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Xaircraf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04611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080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080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080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螺旋桨组件及无人机,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该螺旋桨组件包括桨叶、安装主体、限位件和活动件。桨叶可转动地连接于安装主体,且能相对安装主体转动至展开状态。限位件固定在桨叶上,活动件活动设置在安装主体上。在桨叶处于展开状态的情况下,限位件与活动件卡接以使限位件相对安装主体固定。活动件能在外力作用下移动以脱开限位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无人机,其采用了上述的螺旋桨组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螺旋桨组件及无人机能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桨叶惯性作用造成的无人机飞行不稳定,以及桨叶磨损严重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螺旋桨组件及无人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螺旋桨组件及无人机。
背景技术
旋翼飞行器包括机身、机臂、驱动装置以及固定于驱动装置上的螺旋桨组件。其中,机臂分布于机身的周围并与机身固定连接。驱动装置固定于机臂远离机身的端部,驱动装置驱动螺旋桨组件为飞行器飞行提供升力。现有技术中,螺旋桨组件为可折叠的螺旋桨组件,以便于旋翼飞行器收容。
然后,当旋翼飞行器做姿态调整,驱动装置的转速变化时,由于桨叶具有惯性,使得桨叶在形成平衡之前会相对驱动装置产生摆动,从而造成桨叶的不平衡;同时,由于飞行器会经常改变运行速度以及运行方向,因此会经常对桨叶的转速进行改变,由此,在桨叶的惯性作用下,导致桨叶经常相对驱动装置摆动,可能造成桨叶与驱动装置之间的安装间隙增大,进而导致旋翼飞行器飞行不平稳。同时也会对桨叶造成较大程度的磨损,缩短无人机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包括,提供了一种螺旋桨组件,其能够解决由于桨叶惯性作用造成的无人机飞行不稳定,以及桨叶磨损严重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包括,提供了一种无人机,其能够解决由于桨叶惯性作用造成的无人机飞行不稳定,以及桨叶磨损严重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螺旋桨组件,包括桨叶、安装主体、限位件和活动件。
所述桨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安装主体,且能相对所述安装主体转动至展开状态。
所述限位件固定在所述桨叶和所述安装主体的其中一者上,所述活动件活动设置在所述桨叶和所述安装主体的另一者上。
在所述桨叶处于所述展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限位件与所述活动件卡接以使所述限位件相对所述安装主体固定。所述活动件能在外力作用下移动以脱开所述限位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螺旋桨组件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
该螺旋桨组件中的桨叶在展开状态下进行运作,从而能向使用该螺旋桨组件的无人机提供动力。该螺旋桨组件中的桨叶在展开状态下,通过限位件和活动件之间的卡接使得限位件相对于安装主体固定,从而能使得桨叶相对于安装主体固定;在桨叶转动的过程中,无人机改变桨叶的转动速度的情况下,通过活动件的固定作用,能防止桨叶在惯性作用下相对安装主体发生摆动,从而达到稳固桨叶的目的,因此能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桨叶惯性作用造成的无人机飞行不稳定,以及桨叶磨损严重的技术问题。达到无人机飞行平稳,有效地完成用户指定的作业;并且达到提高无人机使用寿命的目的。
可选地,所述限位件固定在所述桨叶上,所述活动件活动设置在所述安装主体上。
可选地,所述活动件包括配合部,所述安装主体上开设有导向通道。所述配合部与所述导向通道活动配合。所述配合部伸出所述导向通道与所述限位件卡接,或,所述配合部在外力作用下缩回所述导向通道以脱开所述限位件。
可选地,所述螺旋桨组件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导向通道内部且与所述配合部连接。在所述配合部缩回所述导向通道的情况下,所述弹性件产生弹性形变。
可选地,所述导向通道的底壁上还开设有导向孔,所述活动件还包括导向部。所述导向部设置在所述配合部上且与所述导向孔滑动配合。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所述导向部上。
可选地,所述限位件包括连接部和卡接部,所述连接部固定在所述桨叶上,所述卡接部设置在连接部的一侧,且所述卡接部上开设有卡接槽。在所述展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卡接槽与所述活动件配合。
可选地,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安装主体配合的侧面设置有导向斜面,所述导向斜面设置在所述卡接部的外侧,且与所述安装主体共同形成导向空腔。所述导向空腔具有朝向所述卡接部外侧的开口。所述导向斜面用于在所述桨叶转动至所述展开状态的过程中推动所述活动件相对所述安装主体移动。
可选地,所述安装主体包括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所述第一安装件和所述第二安装件夹持所述桨叶,且所述桨叶与所述第一安装件和所述第二安装件均转动连接。所述限位件设置在所述桨叶和所述第一安装件之间。所述活动件与所述第一安装件活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活动件包括按压部,所述第二安装件上开设有导出孔。所述按压部自所述导出孔伸出。
可选地,所述按压部的外周凸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件和所述第二安装件之间,且所述限位部用于抵持在所述第二安装件靠近所述第一安装件的侧面。
一种无人机,包括螺旋桨组件。所述螺旋桨组件包括桨叶、安装主体、限位件和活动件。
所述桨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安装主体,且能相对所述安装主体转动至展开状态。
所述限位件固定在所述桨叶和所述安装主体的其中一者上,所述活动件活动设置在所述桨叶和所述安装主体的另一者上。
在所述桨叶处于所述展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限位件与所述活动件卡接以使所述限位件相对所述安装主体固定。所述活动件能在外力作用下移动以脱开所述限位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无人机,其采用了上述的螺旋桨组件,且该无人机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与上述提供的螺旋桨组件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无人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螺旋桨组件和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螺旋桨组件和驱动装置其中一种状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螺旋桨组件和驱动装置另一种状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活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一安装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螺旋桨组件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桨叶和限位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二安装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活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8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二安装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3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标:10-无人机;11-机身;12-机臂;13-驱动装置;14-螺旋桨组件;100-安装主体;110-第一安装件;111-导向通道;112-导向孔;113-安装部;114-夹持部;115-转动轴;120-第二安装件;121-导出孔;122-第二容置槽;200-桨叶;300-限位件;310-卡接部;311-卡接槽;312-导向斜面;320-连接部;321-第一安装孔;322-第二安装孔;330-过渡段;400-活动件;410-配合部;420-导向部;430-按压部;431-限位部;432-按压结构;440-活动块;441-限位槽;442-第一容置槽;450-拨动部;510-弹性件;520-阻尼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请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无人机10,该无人机10可以用于农耕产业中对农作物进行农药喷洒或者水分喷灌等作业活动。当然,该无人机10也可以用于森林火灾中灭火液的喷洒、航拍摄影、电力巡检、环境监测、森林防火和灾情巡查等其他领域。
其中,该无人机10包括机身11、机臂12、驱动装置13和螺旋桨组件14。机臂12分布在机身11的周围并与机身11固定连接。驱动装置13安装在机臂12远离机身11的端部,螺旋桨组件14则安装在驱动装置13上,驱动装置13用于驱动螺旋桨组件14运作,从而向无人机10提供动力。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该螺旋桨组件14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桨叶200惯性作用造成的无人机10飞行不稳定,以及桨叶200磨损严重的技术问题,从而达到无人机10飞行稳定,延长无人机10使用寿命的目的。在该螺旋桨组件14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情况下,可以使得该无人机10同样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桨叶200惯性作用造成的无人机10飞行不稳定,以及桨叶200磨损严重的技术问题。
请结合参阅图2和图3,螺旋桨组件14包括桨叶200、安装主体100、限位件300和活动件400。其中,安装主体100安装在驱动装置13上,驱动装置13在运作时,可以带动安装主体100转动。桨叶200可转动地连接于安装主体100,且能相对安装主体100转动至展开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在桨叶200处于展开状态的情况下,桨叶200可以跟随安装主体100转动,从而向无人机10提供动力。另外,为了方便无人机10的运输或者放置,桨叶200可以相对安装主体100转动,使桨叶200离开展开状态所在位置,以便于达到折叠桨叶200的目的,此时可以减小无人机10所占用的空间,此时可以看作桨叶200能相对安装主体100转动至折叠状态。
在现有技术中,由于桨叶200和安装主体100之间为转动连接,从而在驱动装置13改变转动速度时,在桨叶200的惯性作用下,会导致桨叶200相对安装主体100产生摆动,从而会造成螺旋桨组件14整体不平衡的情况,甚至造成无人机10飞行不稳定的情况;并且,由于无人机10在飞行时需要通过改变驱动装置13的输出速度以改变无人机10的飞行速度或者飞行方向,由此会高频次地改变驱动装置13的输出速度,由此会高频次地造成桨叶200转动速度改变,从而导致桨叶200相对安装主体100高频次的摆动,在如此情况下,会造成桨叶200和安装主体100之间磨损增大,进而使得安装主体100和桨叶200之间安装缝隙增大,在降低桨叶200和安装主体100使用寿命的同时,还会由于桨叶200的位置不稳定造成无人机10飞行不稳定的情况。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限位件300固定在桨叶200上,活动件400活动设置在安装主体100上。在桨叶200处于展开状态的情况下,限位件300与活动件400卡接以使限位件300相对安装主体100固定。换言之,在桨叶200处于展开状态的情况下,通过限位件300和活动件400之间的相互配合,在限位件300相对安装主体100固定的情况下,可以使得桨叶200相对于安装主体100固定,因此,即使驱动装置13改变其输出速度,能通过限位件300和活动件400限制桨叶200相对安装主体100的摆动,从而改善现有技术中桨叶200和安装主体100之间摆动造成的无人机10飞行不稳定以及安装主体100和桨叶200磨损严重的问题,从而达到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桨叶200惯性作用造成的无人机10飞行不稳定,以及桨叶200磨损严重的技术问题。另外,活动件400能在外力作用下移动以脱开限位件300。在需要桨叶200折叠时,通过外力作用使得活动件400与限位件300相脱开,由于限位件300脱开活动件400的限制,桨叶200便能相对安装主体100自由转动,从而能实现桨叶200离开展开状态所在位置,以转动到折叠状态的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限位件300也可以固定在安装主体100上,相应的,活动件400可活动地设置在桨叶200上,由此同样能通过活动件400和限位件300的相互配合实现桨叶200相对安装主体100的固定。因此,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限位件300固定在桨叶200和安装主体100的其中一者上,活动件400活动设置在桨叶200和安装主体100的另一者上。
以上所述,该螺旋桨组件14中的桨叶200在展开状态的情况下,通过限位件300和活动件400之间的卡接使得限位件300相对于安装主体100固定,从而能使得桨叶200相对于安装主体100固定;在桨叶200转动的过程中,无人机10改变桨叶200的转动速度的情况下,通过活动件400的固定作用,能防止桨叶200在惯性作用下相对安装主体100发生摆动,从而达到稳固桨叶200的目的,因此能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桨叶200惯性作用造成的无人机10飞行不稳定,以及桨叶200磨损严重的技术问题。达到无人机10飞行平稳,有效地完成用户指定的作业;并且达到提高无人机10使用寿命的目的。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安装主体100包括第一安装件110和第二安装件120,第一安装件110安装在驱动装置13上,驱动装置13在输出动力时带动第一安装件110转动。另外,第一安装件110和第二安装件120夹持桨叶200,在第一安装件110转动时,同时带动第二安装件120转动,且第一安装件110和第二安装件120共同带动桨叶200转动。桨叶200与第一安装件110和第二安装件120均转动连接,桨叶200可以相对第一安装件110和第二安装件120转动至展开状态或者折叠状态。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限位件300可以设置为片状结构,限位件300设置在桨叶200和第一安装件110之间。活动件400与第一安装件110活动连接。其中,桨叶200的转动平面大致与第一安装件110上与限位件300配合的平面平行,以使得桨叶200在相对第一安装件110转动的情况下,能方便限位件300相对第一安装件110转动。
请结合参阅图3、图4和图5,活动件400包括配合部410,安装主体100上开设有导向通道111。配合部410与导向通道111活动配合,配合部410能沿导向通道111的延伸方向滑动。配合部410伸出导向通道111与限位件300卡接,以实现限位件300和活动件400的卡接,如图3和图4;或,配合部410在外力作用下缩回导向通道111以脱开限位件300,如图5。可选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导向通道111可以是开设在第一安装件110上用于导向的孔,并且该导向通道111大致垂直于转动平面;配合部410活动设置在导向通道111中且能沿导向通道111移动,即,配合部410能在垂直于转动平面的路径上移动以选择性地伸出或者缩回导向通道111。在配合部410伸出导向通道111的情况下,配合部410可以与限位件300卡接;在配合部410缩回导向通道111的情况下,配合部410脱开限位件300,此时限位件300和桨叶200能相对第一安装件110自由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配合部410和导向通道111的设置方式可以不同,由此使得配合部410和限位件300相互卡接的方式不同。例如,导向通道111设置为长条形孔,配合部410与导向通道111活动配合,并且配合部410能沿导向通道111滑动以选择性地远离或者靠近限位件300;在配合部410处于导向通道111中靠近限位件300的端部时,配合部410可以与限位件300卡接;在配合部410处于导向通道111中远离限位件300的端部时,配合部410脱离限位件300,由此可以方便限位件300和桨叶200能相对于第一安装件110转动。
可选地,请结合参阅图6和图7,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配合部410的截面大致成腰形,换言之,配合部410的截面形状可以看作是由两个半圆形图形和一个方形图形共同形成的形状,其中,方形设置在两个半圆形之间,且半圆形图案的直线边与方形图案的直线边重合。当然,配合部410也可以设置为其他形状,例如椭圆形、圆形、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者其他异形图形等。相对应的,导向通道111的形状与配合部410相适配,即,导向通道111的形状与配合部410大致相同。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阅图3、图4和图5,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螺旋桨组件14还包括弹性件510。弹性件510设置在导向通道111内部且与配合部410连接。并且,在配合部410缩回导向通道111的情况下,弹性件510产生弹性形变。换言之,配合部410在受到外力作用缩回至导向通道111中时,配合部410的移动使得弹性件510产生弹性形变,在撤销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弹性件510的弹性回复力可以使得配合部410伸出导向通道111,从而能方便配合部410和限位件300之间的配合。可选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限位件300抵持在导向通道111底壁和配合部410之间,由此,在配合部410缩回导向通道111的情况下,配合部410压缩弹性件510,从而使得弹性件510产生弹性形变;在外力撤销的情况下,弹性件510在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推动配合部410伸出导向通道111。
当然,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弹性件510的设置方式可以不同,例如,弹性件510的一端连接在导向通道111的侧壁上,另一端连接于配合部410,在配合部410缩回导向通道111的情况下,配合部410拉伸弹性件510,从而使得弹性件510产生弹性形变。又例如,配合部410沿导向通道111的运动方式为“选择性地远离或者靠近限位件300”的情况下,弹性件510可以抵持在配合部410和导向通道111的侧壁之间,从而在配合部410远离限位件300移动时,可以通过配合部410和导向通道111的侧壁共同压缩弹性件510,且在外力作用撤销时,通过弹性件510的弹性回复作用使得配合部410靠近限位件300移动。
可选地,请结合参阅图8和图9,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限位件300和活动件400的设置方式可以采用其他设置方式。例如,限位件300为固定在桨叶200上的柱状结构,限位件300大致垂直于桨叶200的转动平面设置,且限位件300自桨叶200的一侧凸出。活动件400活动设置在第二安装件120上,并且活动件400能相对第二安装件120活动以选择性地靠近或者远离限位件300。为了实现相对安装主体100固定桨叶200的目的,活动件400与限位件300配合以使得的安装主体100和桨叶200相对固定;并且,在外力作用下,活动件400可以远离限位件300移动以脱离限位件300从而解除限位件300和活动件400之间的配合关系,从而使得桨叶200能相对安装主体100自由转动。需要说明的是,其中,在活动件400与限位件300配合的情况下,桨叶200相对安装主体100处于展开状态。在活动件400和限位件300解除配合的情况下,桨叶200能相对安装主体100转动至折叠状态。
可选地,限位件300可以是柱状的螺栓结构,相对应的,桨叶200上开设有与限位件300相适配的螺纹孔(图未标),限位件300可以自桨叶200的一侧旋入螺纹孔中,并且自桨叶200的另一侧穿出,以方便与活动件400配合。应当理解,限位件300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设置在桨叶200上,例如,限位件300焊接在桨叶上;又例如,限位件300和桨叶200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成型;再例如,桨叶200上设置与限位件300配合的通孔,限位件300穿过通孔且与通孔过盈配合等。
另外,请结合参阅图8和图10,为了与限位件300相配合,活动件400上开设有与限位件300相适配的限位槽441,在活动件400与限位件300相互配合的情况下,限位件300容置在限位槽441中,从而实现活动件400和限位件300的相互配合;在活动件400远离限位件300移动的情况下,限位件300脱出限位槽441,以实现解除限位件300和活动件400的相互配合。
可选地,请结合参阅图8和图11,为了实现活动件400与第二安装件120的活动连接,第二安装件120靠近桨叶200的端部开设有导向通道111,该导向通道111可以是开设在第二安装件120上的槽,活动件400可活动地与导向通道111配合;该导向通道111朝向桨叶200设置,以使活动件400能在槽状的导向通道111中滑动,实现选择性靠近或者远离桨叶200,以在靠近桨叶200的情况下可以实现活动件400与限位件300配合的目的。
另外,请继续参阅图10,活动件400可以包括活动块440和拨动部450,活动块440与拨动部450连接。拨动部450可活动地与导向通道111配合,在拨动部450沿导向通道111滑动的情况下,拨动部450带动活动块440选择性地靠近桨叶200或者远离桨叶200。其中,限位槽441开设在活动块440上,并且在活动块440靠近桨叶200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活动块440上的限位槽441与限位件300的配合实现桨叶200相对安装主体100的固定。拨动部450可以设置为楔形,以方便用户向拨动部450施加外力,方便实现拨动部450沿导向通道111的滑动。可选地,拨动部450上还可以设置有防滑槽(图未标),以方便用户对拨动部450进行操作。
为了方便活动块440与弹性件510的配合,请结合参阅图8和图12,可选地,活动块440上还开设有第一容置槽442,弹性件510的一端伸入第一容置槽442且抵持在第一容置槽442的底壁,弹性件510的另一端则可以抵持在第二安装件120上。其中,第一容置槽442开设在活动块440上远离限位槽441的一端。相应的,为了方便弹性件510与第二安装件120配合,第二安装件120上还可以开设第二容置槽122,弹性件510的另一端则伸入第二容置槽122中且抵持在第二容置槽122的底壁。需要说明的是,在活动块440与限位件300相互配合的情况下,弹性件510可以被配置为处于压缩状态,由此可以通过弹性件510向活动块440提供弹性作用力,使得活动块440可以稳定地抵持在限位件300上,可以提高活动块440和限位件300之间的配合稳定性,从而提高桨叶200相对安装主体100固定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内容以导向通道111配置成开设在第一安装件110上的孔状通道以及限位件300配置成片状结构所对应的实施方式为例进行说明。
另外,请继续参阅图4、图5和图6,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导向通道111的底壁上还开设有导向孔112,该导向孔112的延伸方向与导向通道111的延伸方向相同,换言之,该导向孔112的轴线与导向通道111的轴线平行或重合。活动件400还包括导向部420。导向部420设置在配合部410上且与导向孔112滑动配合,在配合部410沿导向通道111移动时,导向部420沿导向孔112移动;通过导向孔112的导向作用,能确保配合部410稳定地沿导向通道111移动,避免配合部410偏转造成配合部410卡顿的情况。弹性件510套设在导向部420上,在配合部410压缩弹性件510时,可以通过导向部420向弹性件510提供稳定作用,防止弹性件510的位置发生变化造成配合部410无法伸出导向通道111的情况。因此,通过在配合部410上设置导向部420,可以提高配合部410相对导向通道111移动的稳定性,同时还能确保弹性件510运作的稳定性。
应当理解,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取消导向部420和导向孔112的设置。
由于配合部410设置在第一安装件110上,在设置第二安装件120的情况下,为了方便使用者对活动件400施加外力,活动件400还可以包括按压部430,按压部430设置在配合部410上远离导向部420的一侧。相对应的,第二安装件120上开设有导出孔121。按压部430自导出孔121伸出。使用者可以按压从导出孔121伸出的按压部430,由此向配合部410施加外力,使得配合部410能沿导向通道111移动。其中,导出孔121的延伸方向与导向通道111的延伸方向相同,换言之,导出孔121的中轴线与导向通道111的中轴线平行或者重合。
可选地,为了防止配合部410脱出导向通道111,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按压部430的外周凸设有限位部431,限位部431设置在第一安装件110和第二安装件120之间,且限位部431用于抵持在第二安装件120靠近第一安装件110的侧面,其中,在限位部431抵持在第二安装件120上的情况下,配合部410部分容置在导向通道111中。换言之,在沿配合部410脱出导向通道111的方向上,可以通过限位部431抵持在第二安装件120上限制配合部410的移动,由此,能防止配合部410脱出导向通道111。同时还能避免通过按压部430带动配合部410脱出导向通道111。因此,能确保配合部410稳定地在导向通道111中活动。可选地,限位部431可以被设置为环形,并且该限位部431的直径大于导出孔121的孔径,由此,在沿配合部410伸出导向通道111的方向移动时,限位部431可以抵持在第二安装件120上,能防止限位部431穿过导出孔121,从而防止配合部410脱出导向通道111。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限位部431可以设置为多个凸设在按压部430外周的凸块,只需多个凸块远离按压部430的一端共同形成的形状的最长跨度尺寸大于导出孔121的孔径即可。
进一步地,按压部430远离配合部410的一端可以设置方便按压的按压结构432,该按压结构432套设在按压部430上。此时导出孔121可以与按压结构432相适配,从而使得按压结构432能沿导出孔121滑动以带动配合部410沿导向通道111移动。当然,也可以取消该按压结构432的设置。
请结合参阅图3、图4、图13和图14,限位件300包括连接部320和卡接部310,连接部320固定在桨叶200上,连接部320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321,可以通过螺钉等固定零件穿过第一安装孔321与桨叶200连接,实现连接件与桨叶200的连接。另外,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安装件110上设置有转动轴115,该转动轴115用于桨叶200相对第一安装件110的转动连接。为了与该转动轴115适配,连接部320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322,第二安装孔322用于供转动轴115穿过。进一步地,卡接部310设置在连接部320的一侧,且卡接部310上开设有卡接槽311。在展开状态的情况下,卡接槽311与活动件400配合。其中,卡接槽311的形状与配合部410靠近限位件300一侧的形状相适配,从而使得配合部410能贴合在卡接槽311的内侧壁上,以实现卡接部310和配合部410之间的卡接,且确保卡接部310和配合部410之间卡接的稳定性,从而使得桨叶200和限位件300能稳定地相对安装主体100固定在展开状态所在位置。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安装件110具有安装部113和夹持部114。安装部113用于与驱动装置13连接。夹持部114设置在安装部113的外侧,且用于与第二安装件120夹持桨叶200。其中,夹持部114的厚度小于安装部113的厚度,从而使得夹持部114和安装部113之间形成阶梯状。导向通道111开设在安装部113上,且活动件400与安装部113活动配合。为了方便限位件300和活动件400相互配合,即,为了方便卡接部310和配合部410相互配合,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卡接部310和连接部320之间还设置有过渡段330,且卡接部310和连接部320通过过渡段330连接,且使得卡接部310和连接部320之间形成阶梯状。在限位件300与第一安装件110配合时,连接部320与夹持部114配合,卡接部310与安装部113配合。当然,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在安装部113和夹持部114之间不形成阶梯状时,也可以取消过渡段330的设置,从而使得卡接部310和连接部320共同形成平板状结构。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可选地,卡接部310与安装主体100配合的侧面设置有导向斜面312,导向斜面312用于在桨叶200转动至展开状态的过程中推动活动件400相对安装主体100移动,即,在将桨叶200朝向展开状态所在位置转动时,导向斜面312可以抵持在配合部410上,在桨叶200继续转动的情况下,导向斜面312推动配合部410缩回导向通道111中;在桨叶200转动至卡接槽311对应于配合部410时,配合部410在弹性件510的弹性回复作用下伸出导向通道111且与卡接槽311相配合,从而完成卡接部310和配合部410的卡接配合。其中,导向斜面312设置在卡接部310的两侧,且与安装主体100共同形成导向空腔,导向空腔具有朝向卡接部310外侧的开口,在限位件300朝向配合部410移动时,配合部410自导向空腔的开口进入导向空腔,由此与导向斜面312抵持,在卡接部310继续移动的情况下,导向斜面312压持配合部410沿导向通道111移动。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卡接部310的两侧均设置有导向斜面312,使得卡接部310从配合部410的任意一侧朝向配合部410移动的情况下,均能通过导向斜面312与配合部410的配合方便实现卡接部310和配合部410的卡接配合。
以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螺旋桨组件14可以采用如下装配顺序进行装配:将第一安装件110安装在驱动装置13上,此时驱动装置13的输出轴连接于安装部113的中心。将连接部320装配在桨叶200上,且将桨叶200和限位件300共同装在转动轴115上,此时转动轴115穿过第二安装孔322与桨叶200转动配合。将弹性件510装入导向通道111中。将活动件400装入导向通道111中,且使得导向部420穿过弹性件510伸入导向孔112,同时使得配合部410和导向通道111配合。将第二安装件120安装在第一安装件110上,同时使得按压部430或者按压结构432自导出孔121伸出。由此,便完成螺旋桨组件14的装配。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螺旋桨组件14中可以包括多个桨叶200,多个桨叶200均夹持在第一安装件110和第二安装件120之间,且每个桨叶200均设置有适配的限位件300和活动件400,从而方便使得每个桨叶200均能稳定地卡接在展开状态。
另外,请结合参阅图3和图15,为了避免桨叶200在离开展开状态的情况下具有过度的自由度,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螺旋桨组件14还可以包括阻尼垫520,阻尼垫520可以设置在第一安装件110上,阻尼垫520也可以设置在第二安装件120上。例如,在第一安装件110上开设有安装槽,该安装槽设置在转动轴115处,在安装槽内设置阻尼垫520,该阻尼垫520可以略凸出安装槽,从而使得限位件300能与阻尼垫520相互贴合,在桨叶200转动时,由于限位件300与阻尼垫520之间的摩擦作用,导致桨叶200的转动摩擦力增大,从而降低桨叶200的转动自由度;又例如,在第二安装件120上开设有安装槽,该安装槽设置在第二安装件120上与转动轴115配合的位置,阻尼垫520设置在该安装槽中且略微凸出安装槽,从而使得在第一安装件110和第二安装件120夹持桨叶200的情况下,桨叶200与阻尼垫520贴合,由此在桨叶200转动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阻尼垫520向桨叶200提供阻尼作用,降低桨叶200的转动自由度。当然,可以在第一安装件110和第二安装件120上均设置阻尼垫520,也可以在第一安装件110和第二安装件120中任意一个上设置阻尼垫520。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螺旋桨组件14及无人机10中,桨叶200在展开状态下进行运作,从而能向使用该螺旋桨组件14的无人机10提供动力。该螺旋桨组件14中的桨叶200在展开状态下,通过限位件300和活动件400之间的卡接使得限位件300相对于安装主体100固定,从而能使得桨叶200相对于安装主体100固定;在桨叶200转动的过程中,无人机10改变桨叶200的转动速度的情况下,通过活动件400的固定作用,能防止桨叶200在惯性作用下相对安装主体100发生摆动,从而达到稳固桨叶200的目的,因此能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桨叶200惯性作用造成的无人机10飞行不稳定,以及桨叶200磨损严重的技术问题。达到无人机10飞行平稳,有效地完成用户指定的作业;并且达到提高无人机10使用寿命的目的。另外在卡接部310上导向斜面312的设置,可以使得该桨叶200能很方便地转动至展开状态。以上的螺旋桨组件14及无人机10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装简便,便于制作装配,且能高效地实现桨叶200的折叠与展开,保证桨叶200转动时的稳定性,从而确保无人机10飞行的稳定性,同时延长桨叶200和无人机10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螺旋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桨叶(200)、安装主体(100)、限位件(300)和活动件(400);
所述桨叶(200)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安装主体(100),且能相对所述安装主体(100)转动至展开状态;
所述限位件(300)固定在所述桨叶(200)和所述安装主体(100)的其中一者上,所述活动件(400)活动设置在所述桨叶(200)和所述安装主体(100)的另一者上;
在所述桨叶(200)处于所述展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限位件(300)与所述活动件(400)配合以使所述限位件(300)相对所述安装主体(100)固定;所述活动件(400)能在外力作用下移动以脱开所述限位件(300);
所述安装主体(100)包括第一安装件(110)和第二安装件(120),所述第一安装件(110)和所述第二安装件(120)夹持所述桨叶(200),且所述桨叶(200)与所述第一安装件(110)和所述第二安装件(120)均转动连接;所述限位件(300)设置在所述桨叶(200)和所述第一安装件(110)之间;所述活动件(400)与所述第一安装件(110)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300)固定在所述桨叶(200)上,所述活动件(400)活动设置在所述安装主体(100)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旋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400)包括配合部(410),所述安装主体(100)上开设有导向通道(111);所述配合部(410)与所述导向通道(111)活动配合;所述配合部(410)伸出所述导向通道(111)与所述限位件(300)卡接,或,所述配合部(410)在外力作用下缩回所述导向通道(111)以脱开所述限位件(30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螺旋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桨组件(14)还包括弹性件(510),所述弹性件(510)设置在所述导向通道(111)内部且与所述配合部(410)连接;在所述配合部(410)缩回所述导向通道(111)的情况下,所述弹性件(510)产生弹性形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螺旋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通道(111)的底壁上还开设有导向孔(112),所述活动件(400)还包括导向部(420);所述导向部(420)设置在所述配合部(410)上且与所述导向孔(112)滑动配合;所述弹性件(510)套设在所述导向部(420)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旋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300)包括连接部(320)和卡接部(310),所述连接部(320)固定在所述桨叶(200)上,所述卡接部(310)设置在连接部(320)的一侧,且所述卡接部(310)上开设有卡接槽(311);在所述桨叶(200)处于所述展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卡接槽(311)与所述活动件(400)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螺旋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310)与所述安装主体(100)配合的侧面设置有导向斜面(312),所述导向斜面(312)设置在所述卡接部(310)的两侧,且与所述安装主体(100)共同形成导向空腔;所述导向空腔具有朝向所述卡接部(310)外侧的开口;所述导向斜面(312)用于在所述桨叶(200)转动至所述展开状态的过程中推动所述活动件(400)相对所述安装主体(100)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400) 包括按压部(430),所述第二安装件(120)上开设有导出孔(121);所述按压部(430)自所述导出孔(121)伸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螺旋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部(430)的外周凸设有限位部(431),所述限位部(431)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件(110)和所述第二安装件(120)之间,且所述限位部(431)用于抵持在所述第二安装件(120)靠近所述第一安装件(110)的侧面。
10.一种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螺旋桨组件(14)。
CN202023046116.9U 2020-12-15 2020-12-15 一种螺旋桨组件及无人机 Active CN2146080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46116.9U CN214608069U (zh) 2020-12-15 2020-12-15 一种螺旋桨组件及无人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46116.9U CN214608069U (zh) 2020-12-15 2020-12-15 一种螺旋桨组件及无人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08069U true CN214608069U (zh) 2021-11-05

Family

ID=784304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046116.9U Active CN214608069U (zh) 2020-12-15 2020-12-15 一种螺旋桨组件及无人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080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55672A (zh) 一种螺旋桨组件及无人机
US9540103B2 (en) Passive deployment mechanism for lift fan
CN109502006B (zh) 无人飞行器的机架、无人飞行器及其使用方法
CN109733587B (zh) 连接组件、无人飞行器的机臂及无人飞行器
EP3464061A1 (en) Propeller-hub assembly with folding blades for vtol aircraft
CN108513556B (zh) 无人机
CN111114754B (zh) 一种锁定机构及具有该锁定机构的折叠翼面
EP3476730B1 (en) Engine/propeller connection assembly
EP0568487A1 (en) Folding fin to be deployed upon acceleration
CN114152151A (zh) 一种折叠栅格舵
CN214608069U (zh) 一种螺旋桨组件及无人机
CN110615096A (zh) 一种无人飞行器
CN210479018U (zh) 动力组件及无人飞行器
CN212195859U (zh) 机臂组件和多旋翼植保无人飞行器
CN212448047U (zh) 桨夹、螺旋桨组件、动力装置和无人机
JP4623597B2 (ja) 飛行機
US2475333A (en) Helicopter
CN114802821B (zh) 展开到位锁定装置及航天器
CN215323281U (zh) 一种螺旋桨机构和飞行设备
CN112119008A (zh) 动力组件及无人飞行器
US20210047023A1 (en) Propeller mounting structure, propeller, power package, and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CN212448050U (zh) 快拆结构、起落架和无人机
KR20190088208A (ko) 무인 비행체용 붐 결합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하는 무인 비행체
CN212890888U (zh) 一种无人机用连接锁扣及无人机
CN117751076A (zh) 无人飞行器及机臂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