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98207U - 一种降膜吸收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降膜吸收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98207U
CN214598207U CN202023221475.3U CN202023221475U CN214598207U CN 214598207 U CN214598207 U CN 214598207U CN 202023221475 U CN202023221475 U CN 202023221475U CN 214598207 U CN214598207 U CN 2145982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lling film
cooling
liquid
cavity
cooling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2147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拥军
陈永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CANG ZHENGXIN DRYING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CANG ZHENGXIN DRYING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CANG ZHENGXIN DRYING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CANG ZHENGXIN DRYING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22147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982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982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982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降膜吸收器,包括降膜壳体、列管和冷却水箱,降膜壳体的顶部和底部设置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列管排列设置在降膜壳体内,且两端分别与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连接,第一容腔上设置进液口和出风口,第二容腔上设置出液口和进风口,冷却水箱设置在降膜壳体底部,冷却水箱内设置冷却管,并且冷却管的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设置在冷却水箱上,冷却水箱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吸收液入口和吸收液出口,出液口与吸收液入口连接,吸收液出口与进液口连接。独立设置冷却水箱,将吸收液在冷却水箱内冷却,取消了降膜壳体内高压冷却水冷却,防止列管焊缝处受高压泄漏,进而增加了列管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降膜吸收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降膜吸收器。
背景技术
降膜吸收器是将吸收液顺着列管的内壁流下,气体顺着列管向上,相互接触,利用吸收液将气体吸收。在吸收气体的过程中产生化学反应发热,因此,需要对列管进行降温。而现有的结构为列管设置在壳体内,壳体内充入冷却水对列管进行降温。在正常生产活动中,冷却水压入壳体内,正常压力为正压4kg,最高时可达6kg。这样,列管与壳体之间的焊缝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渗漏。进而会使得污染扩散。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公开了一种降膜吸收器,包括降膜壳体、列管和冷却水箱,所述降膜壳体的顶部和底部设置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所述列管排列设置在所述降膜壳体内,且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容腔和所述第二容腔连接,所述第一容腔上设置进液口和出风口,所述第二容腔上设置出液口和进风口,所述冷却水箱设置在所述降膜壳体底部,所述冷却水箱内设置冷却管,并且所述冷却管的冷却液进口和所述冷却液出口设置在所述冷却水箱上,所述冷却水箱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吸收液入口和吸收液出口,所述出液口与所述吸收液入口连接,所述吸收液出口与所述进液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列管为PP管。
进一步地,所述列管的上端高于所述第一容腔的底部的上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容腔底部为圆弧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进液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容腔的侧壁,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容腔的顶部;所述出液口设置在所述第二容腔的底部,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第二容腔的侧壁。
进一步地,所述降膜壳体内轴向等间距设置若干支撑片,且所述支撑片与所述列管之间设置间隙,所述降膜壳体的上端和下端分设进水口和出水口。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管为盘管,且为不锈钢材质,所述冷却管外包裹PFA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管设置三组,且盘绕半径依次减小。
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
1.独立设置冷却水箱,将吸收液在冷却水箱内冷却,取消了降膜壳体内高压冷却水冷却,防止列管焊缝处受高压泄漏,进而增加了列管的使用寿命;
2.各列管之间通过支撑片支撑固定,且支撑片与列管之间设置间隙,使得上方支撑片上的冷却水从间隙流至下移支撑片上,并以此留下,该过程中,降膜壳体内仅具有很小的压力,不会破坏列管焊缝;同时起到了对列管内吸收液的冷却;
3.冷却水箱内存放较多的吸收液,减缓了吸收液的升温,并且通过三组冷却管均匀分设在冷却水箱内,促进冷却管与吸收液之间的冷热交换,提高冷却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降膜吸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降膜壳体与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冷却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降膜壳体,2、列管,3、冷却水箱,11、第一容腔,12、第二容腔,13、支撑片,31、冷却管,32、吸收液入口,33、吸收液出口,111、进液口,112、出风口,121、出液口,122、进风口,311、冷却液进口,312、冷却液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一种降膜吸收器,如图1-3所示,包括降膜壳体1、列管2和冷却水箱3,降膜壳体1的顶部和底部设置第一容腔11和第二容腔12,列管2排列设置在降膜壳体1内,且两端分别与第一容腔11和第二容腔12连接,第一容腔11上设置进液口111和出风口112,第二容腔12上设置出液口121和进风口122,冷却水箱3设置在降膜壳体1底部,冷却水箱3内设置冷却管31,并且冷却管31的冷却液进口311和冷却液出口312设置在冷却水箱3上,冷却水箱3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吸收液入口32和吸收液出口33,出液口121与吸收液入口连接,吸收液出口与进液口111连接。使用时,可以使用一个降膜吸收器进行吸收,也可以通过设置多级降膜吸收器进行吸收,即一出风口112与另一降膜吸收器的进风口122连接。气体从第二容腔12进入,从第一容腔11排出,冷却水箱3内的吸收液通过泵抽至第一容腔11内,吸收液顺着列管2内流入第二容腔内,气体与吸收液在列管2内充分接触,进而实现气体的吸收。流入第二容腔12内的液体进入冷却水箱3内,通过冷却管31对吸收液进行降温。该过程中,降膜壳体1内无压力,列管2内也为自由下落的吸收液,进而增加列管2使用寿命,即延长列管2与第一容腔11和第二容腔12之间的焊缝泄漏时间。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列管2为PP管。以提高抗酸碱腐蚀,提高使用寿命。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列管2的上端高于第一容腔11的底部的上表面。即第一容腔11内需要继续一定液位的吸收液,使其高于列管2上端,吸收液顺着列管2内壁下落。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第二容腔12底部为圆弧状结构。用于汇聚吸收液以流入冷却水箱3内。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进液口111设置在第一容腔11的侧壁,出风口112设置在第一容腔11的顶部;出液口121设置在第二容腔12的底部,进风口122设置在第二容腔12的侧壁。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降膜壳体1内轴向等间距设置若干支撑片13,支撑片13上设置容许列管2通过的通孔,且支撑片13与列管2之间设置间隙,降膜壳体的上端和下端分设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充入冷却水,并且顺势从出水口流出,通过控制进水速度,使得冷却液顺着列管2外壁逐个支撑片13的向下流动,用于对列管2内的吸收液进行辅助冷却。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冷却管31为盘管,且为不锈钢材质,冷却管31外包裹PFA材料。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冷却管31设置三组,且盘绕半径依次减小。使得吸收液与冷却管31充分接触,促进冷热交换。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冷却液进口311和冷却液出口312为法兰。例如DN40。法兰通过支架固定在冷却水箱3上,冷却管通过活套接头与法兰连接。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如果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当中。

Claims (8)

1.一种降膜吸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降膜壳体、列管和冷却水箱,所述降膜壳体的顶部和底部设置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所述列管排列设置在所述降膜壳体内,且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容腔和所述第二容腔连接,所述第一容腔上设置进液口和出风口,所述第二容腔上设置出液口和进风口,所述冷却水箱设置在所述降膜壳体底部,所述冷却水箱内设置冷却管,并且所述冷却管的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设置在所述冷却水箱上,所述冷却水箱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吸收液入口和吸收液出口,所述出液口与所述吸收液入口连接,所述吸收液出口与所述进液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膜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列管为PP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膜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列管的上端高于所述第一容腔的底部的上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膜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腔底部为圆弧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膜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容腔的侧壁,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容腔的顶部;所述出液口设置在所述第二容腔的底部,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第二容腔的侧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膜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降膜壳体内轴向等间距设置若干支撑片,且所述支撑片与所述列管之间设置间隙,所述降膜壳体的上端和下端分设进水口和出水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膜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为盘管,且为不锈钢材质,所述冷却管外包裹PFA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降膜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设置三组,且盘绕半径依次减小。
CN202023221475.3U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降膜吸收器 Active CN2145982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21475.3U CN214598207U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降膜吸收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21475.3U CN214598207U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降膜吸收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98207U true CN214598207U (zh) 2021-11-05

Family

ID=784329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21475.3U Active CN214598207U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降膜吸收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982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505932B1 (en) Condensing-type heat exchanger with high efficiency
CN108837780B (zh) 一种多层网状交错肋板的储氢反应装置
CN105289440A (zh) 一种翅片与螺旋盘管式热交换器耦合的储氢反应器及系统
CN104841340A (zh) 一种用于合成气制乙二醇工艺的新型羰化反应器
CN203671912U (zh) 一种用于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的水箱
CN214598207U (zh) 一种降膜吸收器
CN215569683U (zh) 一种多管金属储氢容器
CN201772780U (zh) 一种发夹式折流杆换热器
CN112755771A (zh) 一种降膜吸收器
CN217780752U (zh) 制氢设备
CN217503972U (zh) 一种容积式热水器
CN216385207U (zh) 一种换热管带有护套管的换热器
CN214664323U (zh) 蒸汽发生器
CN210220201U (zh) 一种带储水空间的零冷水段热交换器
CN221221406U (zh) 一种换热型压力容器
CN206897368U (zh) 一种反应器内部组合式换热器
CN204911449U (zh) 一种用于合成气制乙二醇工艺的新型羰化反应器
CN218673259U (zh) 一种节能耐腐换热装置
CN217928712U (zh) 一种一体式新型热交换器
JPS58158498A (ja) 熱交換器
CN210664086U (zh) 一种换热水箱
CN213454252U (zh) 用于水加热设备的超导结构
CN220878274U (zh) 一种多晶硅尾气吸附柱防渗漏结构
CN216049335U (zh) 一种高效的螺旋板式换热器
CN220356164U (zh) 一种内填充棒式盘管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