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95730U - 风机和扫地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风机和扫地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95730U
CN214595730U CN202022823976.2U CN202022823976U CN214595730U CN 214595730 U CN214595730 U CN 214595730U CN 202022823976 U CN202022823976 U CN 202022823976U CN 214595730 U CN214595730 U CN 2145957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air
annular
base plate
impeller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2397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勇
宫海涛
唐卫东
陈道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3irobotix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3iroboti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3irobotix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3irobotix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82397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957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957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957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风机和扫地机器人,其中,风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有腔体、及与所述腔体连通的进风口和至少两出风风道;叶轮组件,所述叶轮组件设于所述腔体内;以及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叶轮组件连接,以驱动所述叶轮组件转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提供的风机能降低风机工作时的噪音。

Description

风机和扫地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风机和扫地机器人。
背景技术
对于扫地机器人,因为其体积小、厚度薄,所以能自如地在各种家具、家装底下的狭小空间里执行清扫任务。但正因为扫地机器人体积小、厚度薄,注定其内部空间非常有限,能留给风机的布置空间更加拮据。在这样的背景下,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扫地机器人,其风机的风道布置不合理导致风机工作噪音较大,显著降低用户的体验感和满意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风机,旨在降低风机工作时的空气动力性噪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风机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设有腔体、及与所述腔体连通的进风口和至少两出风风道;
叶轮组件,所述叶轮组件设于所述腔体内;以及
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叶轮组件连接,以驱动所述叶轮组件转动。
可选地,至少两所述出风风道沿所述叶轮组件的周向方向间隔分布。
可选地,所述出风风道的截面积在所述出风风道的出风方向上呈逐渐增大设置。
可选地,所述叶轮组件包括底基板、环形基板和多个涡轮叶片,所述环形基板的内环孔朝向所述进风口设置,所述环形基板与所述底基板间隔设置,所述涡轮叶片的一侧与所述底基板连接,另一侧与所述环形基板连接,多个所述涡轮叶片沿所述环形基板的周向方向间隔分布。
可选地,所述叶轮组件还包括罩盖所述环形基板的内环孔的环形集风罩,所述涡轮叶片包括位于所述底基板与所述环形基板之间的第一叶段、及与所述第一叶段连接的第二叶段,所述第二叶段伸入所述环形集风罩内。
可选地,所述第二叶段呈半螺旋状,其靠近所述环形集风罩的一端的宽度大于其远离所述环形集风罩的一端的宽度。
可选地,在靠近所述进风口的方向上,所述环形集风罩呈渐缩设置。
可选地,所述壳体在所述进风口处设有朝外延伸设置的导风环,在朝外的方向上,所述导风环呈渐缩设置。
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相拼接的第一壳部和第二壳部,所述进风口设于所述第一壳部,所述电机连接于所述第二壳部,所述出风风道成形于所述第一壳部与所述第二壳部的拼接处。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扫地机器人,包括前述的风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机驱动所述叶轮组件转动,带动所述腔体内的气体沿所述出风风道流向风机外,并在所述进风口的附近形成负压区域;此时所述气体沿至少两所述出风风道分成至少两股气流,每股气流的机械能量显著下降而使所述风机的空气动力性噪音降低。当该风机应用在扫地机器人时,该风机的进风口连通扫地机器人集尘盒的出风口,其出风风道连通扫地机器人外壳的出风口。风机运行时在集尘盒出风口处形成负压区域,能有效地将集尘盒内的空气吸出至风机,然后通过至少两出风风道排至扫地机器人的外部。此时集尘盒内的空气被分成至少两股气流排出,每股气流的机械能量显著下降,而使扫地机器人运行时的空气动力性噪音降低,增强用户体验感和满意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风机一实施例的产品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叶轮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壳体 10a 导风环
11 第一壳部 12 第二壳部
101 进风口 102 出风风道
103 出风口 20 叶轮组件
21 底基板 22 环形基板
23 涡轮叶片 23a 第一叶段
23b 第一叶段 24 环形集风罩
30 电机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目前市场上常见扫地机器人的风机基本是单出风风道,在追求风机功率大的同时带来了出风气流能量大,进而导致风机内气体流动时空气动力性噪音大的问题。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设有至少两出风风道的风机,参照图1,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风机包括:
壳体10,壳体设有腔体、及与腔体连通的进风口101和至少两出风风道102;
叶轮组件20,叶轮组件设于腔体内;以及
电机30,电机与叶轮组件20连接,以驱动叶轮组件20转动。
对于配置有本实用新型风机的扫地机器人,该风机的进风口101连通扫地机器人集尘盒的出风口,其出风风道102连通扫地机器人外壳的出风口。风机运行时在进风口101处形成负压区域,能有效地将集尘盒内的空气吸出至风机,并通过至少两出风风道102排至扫地机器人的外部;此时集尘盒内的空气被分成至少两股气流排出,每股气流的机械能量显著下降,而使扫地机器人运行时的空气动力性噪音降低,增强用户体验感和满意度。当然,该风机还可应用到其他需要配置风机的产品上,例如空气净化器、抽油烟机等。
参照图2,本实施例中,可选地,至少两出风风道102沿叶轮组件20的周向方向间隔分布。然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至少两出风风道102也可以沿叶轮组件20的轴向方向间隔分布。当然,沿前述周向方向间隔分布时,可以降低风机在前述轴向方向的布置空间要求,即满足产品在前述轴向方向的薄型化要求。进一步可选地,至少两出风风道102沿叶轮组件20的周向方向均匀间隔分布,以使得各出风风道102的出风量相同或大致相同,以有效地降低每股气流的风量,从而使得各出风风道102所产生的风噪都较低。
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出风风道102的自身中心线呈螺旋线状,并且至少两出风风道102的自身中心线位于同一平面。然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出风风道102的自身中心线也可以设置成直线、及如抛物线之类的规则曲线或者其他不规则曲线等。当然,由于叶轮组件20内的气体是沿与叶轮组件20圆周方向的相切方向流出,当出风风道102的自身中心线呈螺旋线状时,气流恰好能从叶轮组件20平滑过渡至出风风道的内壁面,可避免产生多余的涡流及噪音。
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可选地,出风风道102的截面积在出风风道102的出风方向上呈逐渐增大设置,则出风风道102在出风方向的末端即风机的出风口103处的截面积就能达到较大状态,从而降低出风口103处的气体流速,降低出风噪音。
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出风口103的方向设置为沿与叶轮组件20圆周方向的相切方向,然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出风口103的方向也可以设置为略倾斜于叶轮组件20圆周方向的切线方向的方向。当然,出风口103的方向设置为沿与叶轮组件20圆周方向的相切方向,可以避免出风口103流出的气流与风机外壁上的结构碰撞产生不必要的噪音,降低出风噪音。
参照图2和图3,本实施例中,若叶轮组件20运转时击打空气质点的表面积较小时,其所能产生的负压较小,亦即风机吸力较小,为了改善这一问题,将叶轮组件20设置为多个涡轮叶片、及多个涡轮叶片所限定出的多个细长风道,来增大前述的表面积。进一步地,叶轮组件20包括底基板21、环形基板22和多个涡轮叶片23,环形基板22的内环孔朝向进风口101设置,环形基板22与底基板21间隔设置;涡轮叶片23的一侧与底基板21连接,另一侧与环形基板22连接,多个涡轮叶片23沿环形基板22的周向方向间隔分布。
参照图3,本实施例中,为进一步增大涡轮叶片23上击打空气质点的表面积,可选地,叶轮组件20还包括罩盖环形基板22的内环孔的环形集风罩24,涡轮叶片23包括位于底基板21与环形基板22之间的第一叶段23a、及与第一叶段23a连接的第二叶段23b,第二叶段23b伸入环形集风罩24内。增设的伸入环形集风罩24内的第二叶段23b能有效地增大前述的表面积,增强风机负压。
参照图3,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可选地,第二叶段23b呈半螺旋状,其靠近环形集风罩24的一端的宽度大于其远离环形集风罩24的一端的宽度。通过半螺旋状的第二叶段23b使得经过叶轮组件20的气流呈螺旋状,螺旋状的气流有利于进一步增大叶轮组件20所能产生的负压。
参照图2和图3,本实施例中,可选地,在靠近进风口的方向上,环形集风罩24呈渐缩设置,将由进风口101处流入的气体导向叶轮组件20的非中心区域,避免全部气流沿垂直于底基板21的方向撞击底基板21,从而降低进气风阻。
参照图2,本实施例中,为进一步将进气流导向叶轮组件20的非中心区域以降低进气风阻,可选地,壳体10在进风口101处设有朝外延伸设置的导风环10a,在朝外的方向上,导风环10a呈渐缩设置。然本设计不限于此,导风环10a也可以设置为朝内伸入壳体10的腔体内,当然,导风环10a位于壳体10的外侧时,便于导风环10a与其他零件(如与集尘盒连通的导风管)的搭接装配。
参照图2,本实施例中,可选地,壳体包括相拼接的第一壳部11和第二壳部12,进风口101设于第一壳部11,电机30连接于第二壳部12,出风风道102成形于第一壳部11与第二壳部12的拼接处。在第一壳部11与第二壳部12相拼接之前,叶轮组件20与电机30先于壳体10的腔体内连接,能有效地控制叶轮组件的到位装配。另外,出风风道102若单独由某一壳部限定而成时,该壳部的结构较为复杂,导致该壳部的制造成本较高;出风风道102经由第一壳部11与第二壳部12拼接而成时,第一壳部11与第二壳部12的结构均较为简单而能节省壳体的制造成本。
参照图2,本实施例中,可选地,电机30设于壳体10外部,壳体10对应电机30的转轴设有过孔,转轴活动穿过过孔,以供叶轮组件20连接。可以理解,若电机30设于壳体10内部,一方面,电机30会占用壳体10内部的空间,而导致壳体10的体积需要增大,而增大体积会导致壳体10需要更多的材料,而增加成本,另一方面,电机30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壳体10内部的气流流动,而导致壳体10产生更多的涡流,不利于噪音的降低;另外,电机30设于壳体10外部,便于后期电机30的维护工作,例如在电机30出现故障而需要维修时,无需拆卸第一壳部11和第二壳部12,就能对电机30进行维修。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扫地机器人,该扫地机器人包括风机,该风机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扫地机器人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设有腔体、及与所述腔体连通的进风口和至少两出风风道;
叶轮组件,所述叶轮组件设于所述腔体内;以及
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叶轮组件连接,以驱动所述叶轮组件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至少两所述出风风道沿所述叶轮组件的周向方向间隔分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风道的截面积在所述出风风道的出风方向上呈逐渐增大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组件包括底基板、环形基板和多个涡轮叶片,所述环形基板的内环孔朝向所述进风口设置,所述环形基板与所述底基板间隔设置,所述涡轮叶片的一侧与所述底基板连接,另一侧与所述环形基板连接,多个所述涡轮叶片沿所述环形基板的周向方向间隔分布。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组件还包括罩盖所述环形基板的内环孔的环形集风罩,所述涡轮叶片包括位于所述底基板与所述环形基板之间的第一叶段、及与所述第一叶段连接的第二叶段,所述第二叶段伸入所述环形集风罩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叶段呈半螺旋状,其靠近所述环形集风罩的一端的宽度大于其远离所述环形集风罩的一端的宽度。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在靠近所述进风口的方向上,所述环形集风罩呈渐缩设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在所述进风口处设有朝外延伸设置的导风环,在朝外的方向上,所述导风环呈渐缩设置。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相拼接的第一壳部和第二壳部,所述进风口设于所述第一壳部,所述电机连接于所述第二壳部,所述出风风道成形于所述第一壳部与所述第二壳部的拼接处。
10.一种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风机。
CN202022823976.2U 2020-11-30 2020-11-30 风机和扫地机器人 Active CN2145957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23976.2U CN214595730U (zh) 2020-11-30 2020-11-30 风机和扫地机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23976.2U CN214595730U (zh) 2020-11-30 2020-11-30 风机和扫地机器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95730U true CN214595730U (zh) 2021-11-05

Family

ID=784285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23976.2U Active CN214595730U (zh) 2020-11-30 2020-11-30 风机和扫地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9573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32962A (zh) * 2022-07-01 2022-08-23 江苏海洋大学 一种运用于四足机器人的机械仿生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32962A (zh) * 2022-07-01 2022-08-23 江苏海洋大学 一种运用于四足机器人的机械仿生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796165B2 (ja) インペラとそれを用いた電動送風機および電動送風機を用いた電気掃除機
CN214595730U (zh) 风机和扫地机器人
JP2016121580A (ja) 遠心型送風機
CN111442372A (zh) 风轮组件、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KR101348035B1 (ko) 원심 팬, 성형용 금형 및 유체 이송 장치
TWI661131B (zh) 遠心風扇、成型用模具及流體輸送裝置
CN217885334U (zh) 电机及吹风机
CN215765401U (zh) 新风风机和空调器室内机
CN113280403B (zh) 风机及空调器
CN212250515U (zh) 一种径向双涡轮增压风机
CN113123979B (zh) 空调室外机
CN210118833U (zh) 天花机的面板组件及天花机
CN108253488B (zh) 一种带有增压翅片的涡轮及包含该涡轮的油烟机
CN209586785U (zh) 一种离心式风机
CN113309714A (zh) 多翼离心风机和家用电器
CN101957026A (zh) 室外侧带有冷却水防溅结构的窗式空调
CN218817205U (zh) 一种能够降低风机噪音的叶轮及风机
CN213808209U (zh) 风机、煲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18913272U (zh) 一种用于高效离心式鼓风机的外壳结构
CN218266501U (zh) 风机组件及清洁装置
CN212132673U (zh) 风轮组件、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20470293U (zh) 风机
CN220134281U (zh) 蜗壳结构以及风机
CN214700907U (zh) 导风管、导风管组、导烟灶具及风幕机
CN201129310Y (zh) 管道离心通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