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78383U - 防甩油支架和微电机 - Google Patents

防甩油支架和微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78383U
CN214578383U CN202120610821.2U CN202120610821U CN214578383U CN 214578383 U CN214578383 U CN 214578383U CN 202120610821 U CN202120610821 U CN 202120610821U CN 214578383 U CN214578383 U CN 2145783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support
step hole
oil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1082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伍双银
奉勇军
郭健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Ruige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Ruige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Ruige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Ruige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1082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783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783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783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防甩油支架和微电机,其中,所述防甩油支架包括:支座,所述支座具有上下连通的安装腔;轴承,所述轴承设于所述安装腔;润滑环,所述润滑环设于所述轴承的外部且紧密贴合,且润滑环的一端面与所述支座贴合;弹片,所述弹片位于所述润滑环远离所述支座的另一端面,且所述弹片卡接于所述轴承的外部;和轴承盖,所述轴承盖套设于所述轴承的外部且遮挡所述润滑环,所述轴承盖的外侧面卡接于所述安装腔的内侧面,且所述轴承盖的一端面与所述弹片抵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旨在提供一种防止润滑环甩出润滑油且减少润滑油挥发的防甩油支架。

Description

防甩油支架和微电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甩油支架和应用该防甩油支架的微电机。
背景技术
微电机,全称“微型电动机”,是指直径小于160mm或额定功率小于750mW的微电机。微电机常用于控制系统或传动机械负载中,用于实现机电信号或能量的检测、解析运算、放大、执行或转换等功能。
支架是微电机的组成部分之一,用于放置轴承和润滑环,轴承和润滑环均为带润滑油,且在轴承上设有一个弹片用于固定,支架内部形成装配腔与转动轴进行配合安装。
但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在微电机运转过程中,润滑环以及轴承上的润滑油随着轴的转动而被甩出,且支架为开放式结构,润滑油容易挥发,影响微电机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甩油支架,旨在提供一种防止润滑环甩出润滑油且减少润滑油挥发的防甩油支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防甩油支架,所述防甩油支架包括:
支座,所述支座具有上下连通的安装腔;
轴承,所述轴承设于所述安装腔;
润滑环,所述润滑环设于所述轴承的外部且紧密贴合,且润滑环的一端面与所述支座贴合;
弹片,所述弹片位于所述润滑环远离所述支座的另一端面,且所述弹片卡接于所述轴承的外部;和
轴承盖,所述轴承盖套设于所述轴承的外部且遮挡所述润滑环,所述轴承盖的外侧面卡接于所述安装腔的内侧面,且所述轴承盖的一端面与所述弹片抵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腔沿轴线方向设有孔径依次减小的第一台阶孔、第二台阶孔、第三台阶孔和第四台阶孔,所述第一台阶孔与所述第二台阶孔之间形成第一台阶面,所述第二台阶孔与所述第三台阶孔之间形成第二台阶面,所述第三台阶孔与所述第四台阶孔之间形成第三台阶面,所述轴承部分置于所述第四台阶孔内,所述润滑环的一端面与所述第三台阶面贴合,所述轴承盖与所述弹片抵接的端面与所述第二台阶面贴合。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腔还设有第五台阶孔,所述第五台阶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四台阶孔的孔径,所述第四台阶孔与所述第五台阶孔之间形成第四台阶面,所述防甩油支架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于所述第四台阶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轴承盖包括:
遮挡部,所述遮挡部呈圆环状,所述遮挡部与所述弹片抵接且与所述第二台阶面贴合;
罩设部,所述罩设部设于所述遮挡部且同轴设置,所述罩设部围绕于所述轴承的外侧;和
卡接部,所述卡接部设于所述遮挡部的外侧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罩设部呈空心圆台状,所述罩设部具有上开口和下开口,所述下开口与所述遮挡部的开口连通,定义所述上开口的直径为D1,定义所述下开口的直径为D2,D1<D2。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卡接部圆周设于所述遮挡部的外侧面,所述卡接部的一端设于所述遮挡部,所述卡接部远离所述遮挡部的一端向外部倾斜。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遮挡部与所述罩设部的连接处圆弧过渡,所述遮挡部与所述卡接部的连接处圆弧过渡。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座由锌合金铸造成型,所述轴承盖由硅钢片冲压成型。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座开设有两个螺钉安装孔,两个所述螺钉安装孔对称设于所述安装腔的相对两侧。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微电机,所述微电机包括如上述所述的防甩油支架。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防甩油支架包括支座、轴承、润滑环、弹片和轴承盖,支座具有上下连通的安装腔;轴承设于安装腔;润滑环设于轴承的外部且紧密贴合,且润滑环的一端面与支座贴合;弹片位于润滑环远离支座的另一端面,且弹片卡接于轴承的外部;轴承盖套设于轴承的外部且遮挡润滑环,轴承盖的外侧面卡接于安装腔的内侧面,且轴承盖的一端面与弹片抵接,由于采用了增加轴承盖遮挡润滑环以对甩出的润滑油进行阻挡的技术手段,所以,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润滑环以及轴承上的润滑油随着轴的转动而被甩出,以润滑油容易挥发进而影响微电机使用寿命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防止润滑环甩出润滑油且减少润滑油挥发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甩油支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甩油支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微电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防甩油支架100;支座10;轴承20;润滑环30;弹片40;轴承盖50;遮挡部51;罩设部52;卡接部53;微电机100a。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甩油支架100。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防甩油支架100包括支座10、轴承20、润滑环30、弹片40和轴承盖50,其中,支座10具有上下连通的安装腔;轴承20设于安装腔;润滑环30设于轴承20的外部且紧密贴合,且润滑环30的一端面与支座10贴合;弹片40位于润滑环30远离支座10的另一端面,且弹片40卡接于轴承20的外部;轴承盖50套设于轴承20的外部且遮挡润滑环30,轴承盖50的外侧面卡接于安装腔的内侧面,且轴承盖50的一端面与弹片40抵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轴承盖50的设置,对轴承20、润滑环30和弹片40进行卡紧固定,且轴承盖50遮挡润滑环30用于阻挡甩出的油,润滑环30与轴承20紧密贴合实现密封,润滑环30和轴承20上均涂有润滑油,微电机的输出轴依次穿过支座10、轴承20和轴承盖50,且输出轴与轴承20配合连接,在微电机运行时,输出轴发热会使周围温度上升,润滑油的粘度降低,增大了润滑油的流动性和挥发性,因此,输出轴周围的润滑油会随着输出轴的转动而被甩出,本实用新型通过轴承盖50遮挡润滑环30,一方面可以阻挡因输出轴的转动而被甩出的润滑油,另一方面减少润滑环30的敞开面积,从而减少润滑油的挥发量,进而延长了微电机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防甩油支架100包括支座10、轴承20、润滑环30、弹片40和轴承盖50,支座10具有上下连通的安装腔;轴承20设于安装腔;润滑环30设于轴承20的外部且紧密贴合,且润滑环30的一端面与支座10贴合;弹片40位于润滑环30远离支座10的另一端面,且弹片40卡接于轴承20的外部;轴承盖50套设于轴承20的外部且遮挡润滑环30,轴承盖50的外侧面卡接于安装腔的内侧面,且轴承盖50的一端面与弹片40抵接,由于采用了增加轴承盖50遮挡润滑环30以对甩出的润滑油进行阻挡的技术手段,所以,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润滑环30以及轴承20上的润滑油随着轴的转动而被甩出,以润滑油容易挥发进而影响微电机使用寿命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防止润滑环30甩出润滑油且减少润滑油挥发的技术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安装腔沿轴线方向设有孔径依次减小的第一台阶孔、第二台阶孔、第三台阶孔和第四台阶孔,第一台阶孔与第二台阶孔之间形成第一台阶面,第二台阶孔与第三台阶孔之间形成第二台阶面,第三台阶孔与第四台阶孔之间形成第三台阶面,轴承20部分置于第四台阶孔内,润滑环30的一端面与第三台阶面贴合,轴承盖50与弹片40抵接的端面与第二台阶面贴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安装腔还设有第五台阶孔,第五台阶孔的孔径小于第四台阶孔的孔径,第四台阶孔与第五台阶孔之间形成第四台阶面,防甩油支架100包括密封件(图中未示出),密封件设于第四台阶面。微电机的输出轴与防甩油支架100配合安装时,密封件与输出轴紧密配合以实现密封,进一步减少润滑油泄露,在本实施例中,该密封件可以是密封圈或者密封垫。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轴承盖50包括遮挡部51、罩设部52和卡接部53,其中,遮挡部51呈圆环状,遮挡部51与弹片40抵接且与第二台阶面贴合;罩设部52设于遮挡部51且同轴设置,罩设部52围绕于轴承20的外侧;卡接部53设于遮挡部51的外侧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罩设部52呈空心圆台状,罩设部52具有上开口和下开口,下开口与遮挡部51的开口连通,定义上开口的直径为D1,定义下开口的直径为D2,D1<D2。罩设部52由下开口至上开口依次减小,因此对润滑环30以及润滑环30与轴承20的连接处均起到遮挡作用,减少润滑油的消耗,延长微电机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卡接部53圆周设于遮挡部51的外侧面,卡接部53的一端设于遮挡部51,卡接部53远离遮挡部51的一端向外部倾斜。即卡接部53的延伸方向与遮挡部51所在平面所呈的夹角为钝角,通过向外部倾斜,可以利用卡接部53的形变达到卡紧固定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遮挡部51与罩设部52的连接处圆弧过渡,遮挡部51与卡接部53的连接处圆弧过渡。通过圆弧过渡的方式减少应力集中,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支座10由锌合金铸造成型,轴承盖50由硅钢片冲压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支座10开设有两个螺钉安装孔,两个螺钉安装孔对称设于安装腔的相对两侧。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微电机100a,如图3所示。该微电机100a包括防甩油支架100,该防甩油支架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微电机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防甩油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甩油支架包括:
支座,所述支座具有上下连通的安装腔;
轴承,所述轴承设于所述安装腔;
润滑环,所述润滑环设于所述轴承的外部且紧密贴合,且润滑环的一端面与所述支座贴合;
弹片,所述弹片位于所述润滑环远离所述支座的另一端面,且所述弹片卡接于所述轴承的外部;和
轴承盖,所述轴承盖套设于所述轴承的外部且遮挡所述润滑环,所述轴承盖的外侧面卡接于所述安装腔的内侧面,且所述轴承盖的一端面与所述弹片抵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甩油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沿轴线方向设有孔径依次减小的第一台阶孔、第二台阶孔、第三台阶孔和第四台阶孔,所述第一台阶孔与所述第二台阶孔之间形成第一台阶面,所述第二台阶孔与所述第三台阶孔之间形成第二台阶面,所述第三台阶孔与所述第四台阶孔之间形成第三台阶面,所述轴承部分置于所述第四台阶孔内,所述润滑环的一端面与所述第三台阶面贴合,所述轴承盖与所述弹片抵接的端面与所述第二台阶面贴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甩油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还设有第五台阶孔,所述第五台阶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四台阶孔的孔径,所述第四台阶孔与所述第五台阶孔之间形成第四台阶面,所述防甩油支架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于所述第四台阶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甩油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盖包括:
遮挡部,所述遮挡部呈圆环状,所述遮挡部与所述弹片抵接且与所述第二台阶面贴合;
罩设部,所述罩设部设于所述遮挡部且同轴设置,所述罩设部围绕于所述轴承的外侧;和
卡接部,所述卡接部设于所述遮挡部的外侧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甩油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罩设部呈空心圆台状,所述罩设部具有上开口和下开口,所述下开口与所述遮挡部的开口连通,定义所述上开口的直径为D1,定义所述下开口的直径为D2,D1<D2。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甩油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圆周设于所述遮挡部的外侧面,所述卡接部的一端设于所述遮挡部,所述卡接部远离所述遮挡部的一端向外部倾斜。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甩油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部与所述罩设部的连接处圆弧过渡,所述遮挡部与所述卡接部的连接处圆弧过渡。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防甩油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由锌合金铸造成型,所述轴承盖由硅钢片冲压成型。
9.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防甩油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开设有两个螺钉安装孔,两个所述螺钉安装孔对称设于所述安装腔的相对两侧。
10.一种微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电机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防甩油支架。
CN202120610821.2U 2021-03-25 2021-03-25 防甩油支架和微电机 Active CN2145783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10821.2U CN214578383U (zh) 2021-03-25 2021-03-25 防甩油支架和微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10821.2U CN214578383U (zh) 2021-03-25 2021-03-25 防甩油支架和微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78383U true CN214578383U (zh) 2021-11-02

Family

ID=783556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10821.2U Active CN214578383U (zh) 2021-03-25 2021-03-25 防甩油支架和微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783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92071B2 (en) Water-resistant electric motor
US20110012451A1 (en) Electrical connection for an electric motor
EP1644642B1 (de) Minilüfter
CN214578383U (zh) 防甩油支架和微电机
GB2074391A (en) Motor assembly
US3250579A (en) Bearing and shaft lubrication arrangement
US20210317871A1 (en) Bearing uni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bearing unit
CN214590921U (zh) 电机支架、支架组件和微电机
CN210517994U (zh) 轴承结构及电机
US20190383328A1 (en) Rotor bearing with a magnetically coupled bearing cover
JPH08122351A (ja) 回転センサを備える車輪支持軸受
JP2590196B2 (ja) 磁性流体シール装置
CN207677568U (zh) 一种新型微特电机周向定位结构
CN218920125U (zh) 一种多功能电机后端盖
CN113541378A (zh) 电机
CN218624398U (zh) 一种集成式发动机电控硅油离合器
CN219041515U (zh) 一种微电机壳的防水结构
CN218031161U (zh) 一种制动器用端盖
CN212225791U (zh) 一种易组装的杆端关节轴承
CN215891034U (zh) 一种变速器输出轴承盖处的防尘结构
CN209959874U (zh) 带橡胶密封圈的挡油板结构
CN213919724U (zh) 一种机床飞轮安装结构
CN207715571U (zh) 一种大型异步电机的滚动轴承结构
CN213073029U (zh) 一种受话器框架机构、受话器及电子设备
CN211116301U (zh) 一种曲轴箱的密封防尘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