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65814U - 电动车停放装置与电动车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动车停放装置与电动车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65814U
CN214565814U CN202120307922.2U CN202120307922U CN214565814U CN 214565814 U CN214565814 U CN 214565814U CN 202120307922 U CN202120307922 U CN 202120307922U CN 214565814 U CN214565814 U CN 2145658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vehicle
wireless
wheel
parking
elect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0792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金涛
饶敏
严显红
陈意庭
欧阳义
张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ast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ast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ast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East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30792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658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658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658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车停放装置与电动车系统。装置包括车轮限位槛、感应装置和无线装置,车轮限位槛限制电动车车轮进出,感应装置在检测到电动车车轮在预设停车区域后,发送触发信号至无线装置,无线装置接收到触发信号后与电动车进行无线通信,当用户想要停车时,将电动车推到预设停车区域后,车轮限位槛内的感应装置发送触发信号至无线装置,无线装置与电动车进行无线通信,电动车便可根据无线装置的位置获取自身位置,便于后续完成还车流程,车轮限位槛在还车后将电动车上锁,通过该装置电动车可以停在对应的电动车停放装置的范围内,不仅可以使电动车有序摆放停车,还可以提高电动车的定位精度,提高了电动车停放装置的使用可靠性。

Description

电动车停放装置与电动车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车停放装置及电动车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动车的出现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捷,电单车是使用比较广泛的电动车的种类之一,共享电单车也在全国范围内应用开。共享电单车可以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居民区、商业区、公共服务区等提供服务,与其他公共交通方式产生协同效应,共享单车采用分时租赁模式,是一种新型绿色环保共享经济,使用便捷。
电单车的管理既要考虑用户的使用便捷性,也要考虑不对城市的交通等造成影响。传统的单车管理方式包括无桩管理,这种方式利用电子围栏等方法来约束用户停放单车,但这种方法只能限定一个大致的地理区域,区域内的单车仍然会无序排放,影响市容与行人安全,且一个停车区域停放有多辆电动车,定位不够准确,使用不可靠。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电单车管理使用不可靠的问题,提供一种电动车停放装置及电动车系统。
一种电动车停放装置,包括:
限制电动车车轮进出的车轮限位槛;
检测到电动车车轮在预设停车区域后,发送触发信号至无线装置的感应装置;
接收到所述触发信号后,与电动车进行无线通信的所述无线装置;
所述车轮限位槛设置于所述预设停车区域,所述感应装置设置于所述车轮限位槛,所述无线装置连接所述感应装置。
一种电动车系统,包括电动车和如上述的电动车停放装置。
上述电动车停放装置及电单车系统,包括车轮限位槛、感应装置和无线装置,车轮限位槛可以限制电动车车轮进出,感应装置在检测到电动车车轮在预设停车区域后,发送触发信号至无线装置,无线装置在接收到触发信号后与电动车进行无线通信,当用户想要停车时,将电动车推到电动车车轮达到预设停车区域后,车轮限位槛内的感应装置发送触发信号至无线装置,无线装置与电动车进行无线通信,电动车便可根据无线装置的位置获取自身位置,便于后续完成还车流程,车轮限位槛在还车后将电动车上锁,通过该装置电动车可以停在对应的电动车停放装置的范围内,不仅可以使电动车有序摆放停车,还可以提高电动车的定位精度,提高了电动车停放装置的使用可靠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动车停放装置还包括引导电动车停车的车轮导轨,所述车轮导轨设置于所述预设停车区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感应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和/或图像采集装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动车停放装置还包括与管理后台建立连接的联网装置,所述联网装置连接所述无线装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无线装置包括两个以上的天线,各所述天线分布设置在所述预设停车区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动车停放装置还包括供电装置,所述供电装置连接所述无线装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供电装置包括太阳能板和蓄电池,所述太阳能板连接所述蓄电池,所述蓄电池连接所述无线装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供电装置包括无线充电接收器,所述无线充电器接收电动车上的无线充电发射器发出的能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动车系统还包括:
与所述电动车停放装置的无线充电接收器传输电量的无线充电发射器;
承载所述无线充电发射器的充电装置载体;
在检测到所述充电装置载体插入预设充电位置后,发送启动信号至所述无线充电发射器的位置检测装置;
所述无线充电发射器、所述充电装置载体和所述位置检测装置均设置于所述电动车,所述位置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充电装置载体,所述位置检测装置连接所述无线充电发射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电动车停放装置的俯视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电动车停放装置的正视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电动车停放装置的侧视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电动车前轮停放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电动车正常停放时的无线装置位置示意图;
图6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电动车停放装置的正视图;
图7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电动车前轮停放示意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电动车后轮停放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见图1-图5,提供一种电动车停放装置,包括车轮限位槛100、感应装置200和无线装置300,车轮限位槛100用于限制电动车车轮进出,感应装置200在检测到电动车车轮在预设停车区域后,发送触发信号至无线装置300,无线装置300在接收到触发信号后,与电动车进行无线通信,车轮限位槛100设置于预设停车区域,感应装置200设置于车轮限位槛100,无线装置300连接感应装置200。当用户想要停车时,将电动车推到电动车车轮达到预设停车区域后,车轮限位槛100内的感应装置200发送触发信号至无线装置300,无线装置300与电动车进行无线通信,电动车便可根据无线装置300的位置获取自身位置,便于后续完成还车流程,车轮限位槛100在还车后将电动车上锁,通过该装置电动车可以停在对应的电动车停放装置的范围内,不仅可以使电动车有序摆放停车,还可以提高电动车的定位精度,提高了电动车停放装置的使用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的电动车可以为电单车,进一步可为租赁模式的共享电单车。租赁模式的共享电单车需要进行停放的集中管理,使用户将共享电单车停在指定区域,避免车辆胡乱停放引起交通不便。当用于需要用车时,也可以通过定位装置查找存在共享电单车的区域,去指定区域租车,以降低用户的出行难度。
具体地,车轮限位槛100用于限制电动车车轮,车轮限位槛100的结构并不是唯一的,例如可以为设置于地面上的一个凸起部,车轮要越过凸起部时需要承受一定的推力,正常情况无外力情况下,凸起部可以限制车轮滚动,起到限制电动车车轮的作用。或者,车轮限位槛100包括检测器、控制器和锁舌,当检测器检测到车轮接触时,发送信号至控制器,控制器对信号进行分析后控制锁舌上锁,将车轮锁住。或者,车轮限位槛100包括控制器和锁舌,控制器与无线装置300通信,用户发送的指令可通过无线装置300传输至控制器,例如,当用户发送开锁指令时,无线装置300将开锁指令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锁舌打开,对车轮解锁。对应地,当用户发送闭锁指令时,无线装置300将闭锁指令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锁舌关闭,锁住车轮,对车轮解锁。或者,也可以在感应装置200检测到电动车车轮停在预设停车区域后,将触发信号发送至车轮限位槛100,车轮限位槛100接收到触发信号后锁住车轮,限制电动车车轮进出。
预设停车区域为期望的停车区域,电动车停放装置的作用范围也在预设停车区域内。进一步地,电动车停放装置还可以包括地桩,车轮限位槛100、感应装置200和无线装置300均设置于地桩上,地桩体积较小,占用公共空间少,成本高,使用便捷。感应装置200设置于车轮限位槛100,可以检测车轮的状态,当感应装置200检测到检测到电动车车轮在预设停车区域后,发送触发信号至无线装置300。感应装置200的结构和设置位置并不是唯一的,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只要本领域技术人员认为可以实现即可。
无线装置300也可以设置于地桩上,当电动车进入无线装置300的通信范围内时,与电动车上的无线通信装置301建立通信连接,可以与电动车传输信号。此外,由于电动车停放装置的无线装置300是提前安装好的,因此无线装置300的位置是已知的,电动车与电动车停放装置无线连接后,可参考电动车停放装置的无线装置300的位置对电动车的位置进行定位,一个电动车停放装置停放一辆或几辆电动车,一辆电动车对应一个车轮限位槛100,使电动车定位准确。此外,电动车与电动车停放装置的无线装置300建立连接后,电动车还可获取无线装置300的身份标识,根据身份标识如身份编码等确定自身连接的具体是哪一个无线装置300,这样,既使当一个区域内同时包括多个无线装置300时,也能确定连接的具体是哪一个无线装置300。无线装置300的类型并不是唯一的,在本实施例中,无线装置300为蓝牙装置,蓝牙装置通信性能好,且功耗较低,可以提高电动车停放装置的续航能力,降低电动车停放装置的维护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见图1-图5,电动车停放装置还包括引导电动车停车的车轮导轨400,车轮导轨400设置于预设停车区域。
具体地,车轮导轨400用于引导电动车停车,确定电动车的停车轨迹。车轮限位槛100可设置于导轨的一端,当用户想要停车时,将车辆沿着车轮导轨400推入,电动车车前轮抵达车轮限位槛100,车轮限位槛100里设有感应装置200,触发地桩蓝牙发送定位信号。车轮导轨400的结构并不是唯一的,例如为中间凹陷的槽体,凹槽可供车轮通过,槽体的延伸方向为引导电动车停车的前进方向,或为解锁电动车后,将电动车推出电动车停放装置的运动方向。或者,车轮导轨400也可以为相对设置的金属空心杆或其他类型的固定杆、固定块等,此时预设停车区域可以为两根金属空心杆之间的区域。用户停车时将车轮推至两个金属空心杆之间的空隙中,利用两个相对设置的金属空心杆的约束作用使电单车在预设停车区域停好车。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车轮导轨400也可以为其他结构,只要本领域技术人员认为可以实现即可。
在一个实施例中,感应装置200包括压力传感器和/或图像采集装置。压力传感器可以通过检测压力判断电动车车轮是否在预设停车区域,实施简单,检测效率高。图像采集装置可以通过采集电动车图像,通过对图像进行分析判断电动车车轮是否在预设停车区域,检测结果准确。
具体地,当感应装置200包括压力传感器时,压力传感器可设置在车轮限位槛100表面,具体设置在车位限位槛的表面靠近电动车的一侧。当电动车车轮靠近,接触并挤压车轮限位槛100或压力传感器时,压力传感器将检测到的压力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将电信号作为触发信号发送至无线装置300,无线装置300接收到电信号后发送无线定位信号至电动车,可用于电动车定位。当感应装置200包括图像采集装置时,图像采集装置可以按照预设时间间隔采集预设停车区域的图像,当根据图像分析有电动车停在预设停车区域内时,发送触发信号至无线装置300,无线装置300发送无线定位信号至电动车,用于电动车定位。进一步地,图像采集装置也可以为红外感应器,红外感应器在检测到车轮靠近时,发送触发信号至无线装置300,检测灵敏度高,实施简单。进一步地,图像采集装置的设置位置并不是唯一的,可以设置在车轮限位槛100,也可以设置在地桩或其他位置,只要本领域技术人员认为可以实现即可。
用户想要停车时,将车辆沿着车轮导轨400推入,车轮限位槛100里设有感应装置200,如压力传感器、红外感应器等,车轮推入后感应装置200触发地桩蓝牙发送定位信号,然后可通过移动端APP启动还车流程,触发单车蓝牙处于接收状态,单车便可获取自身相对于地桩的位置。为了减少用户操作,也可使单车蓝牙一直处于定位工作状态,当单车检测到自身已经处于地桩蓝牙的区域内,便可通知管理后台完成还车流程。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动车停放装置还包括与管理后台建立连接的联网装置,联网装置连接无线装置300。联网装置可以与管理后台建立连接,可以直接传输信号至管理后台,也能将接收到的来自无线装置300的信号传输至管理后台,还能接收来自管理后台的信号,便于进行后续处理。
具体地,联网装置的类型并不是唯一的,在本实施例中,联网装置可为NB-IoT、Cat.1等,自身能够与管理后台建立连接。对应地,单车蓝牙一直处于定位发送状态,用户将车辆沿着车轮导轨400推入,车轮限位槛100里设有感应装置200,如压力传感器、红外感应器等,车轮推入后感应装置200触发地桩蓝牙接收定位信号,当地桩蓝牙检测到单车已经处于预设停车区域内时,地桩蓝牙定向连接该单车蓝牙,实现数据交互,获取单车标识信息,随后,地桩向后台发送单车识别信息,完成还车流程。
在一个实施例中,无线装置300包括两个以上的天线,各天线分布设置在预设停车区域。当无线装置300包括两个以上的天线,各天线分布设置在预设停车区域时,若电动车靠近,每个天线都能接收和发送无线信号,由于各个天线的安装位置是已知的,采用多个天线共同定位可以提高电动车定位的准确性。
具体地,无线装置300中的各个天线的数量和设置位置并不是唯一的,在本实施例中,以天线的数量为四个为例,四个天线分别设置在预设停车区域的四个角落,可以实施对电动车的准确定位。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天线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天线的设置位置也可以根据天线数量和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只要本领域技术人员认为可以实现即可。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见图1-图5,电动车停放装置还包括供电装置500,供电装置500连接无线装置300。供电装置500可以为无线装置300提供电能,保障无线装置300正常运行。
具体地,供电装置500的类型并不是唯一的,例如可以为蓄电池,蓄电池可以提供电能,且电池过低时可以通过充电或更换电池等方式提高电量,使用便捷。可扩展地,供电装置500还可以连接其他的用电设备,提高电动车停放装置的使用便捷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供电装置500包括太阳能板和蓄电池,太阳能板连接蓄电池,蓄电池连接无线装置300。太阳能板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传输到蓄电池中存储,蓄电池利用存储的电量为无线装置300或其他设备供电,提高电动车停放装置的续航能力,降低了设备的维护成本。
具体地,太阳能板和蓄电池的设置位置并不是唯一的,太阳能板可以设置在地面或地桩表面,便于吸收太阳能,蓄电池可以设置在地桩内部,地桩可对蓄电池起到保护作用。太阳能板的数量、尺寸和设置位置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例如两个太阳能板相对设置在车轮导轨400的两侧,产电效率高。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太阳能板的数量、尺寸和设置位置也可以为其他,只要本领域技术人员认为可以实现即可。天线阵列可以包括两个以上的天线,天线阵列可以做的扁平小巧,实施成本低,克服了停车桩800过多占用公共空间的问题。另外,当无线装置300为蓝牙装置时,蓝牙通信的功耗较低,再通过加装光伏充电,使得本装置实现更长的续航,降低了设备的维护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见图6-图8,供电装置500包括无线充电接收器510,无线充电器接收电动车上的无线充电发射器520发出的能量。无线充电接收器510可以与电动车上的无线充电发射器520进行无线充电,接收来自电动车上的无线充电发射器520发出的能量,将电动车的电量转移到电动车停放装置中,延长电动车停放装置的工作时长。此外,由于电动车本身携带供电电池,也有专门的人员进行换电维护,通过无线充电的方法将电动车的电能转移至停车桩800,延长停车桩800的工作时长,尽量避免增加额外人工对其进行电池更换,降低了维护成本。另外,既使电动车停放装置没有电池供电,也能通过电动车给电动车停放装置无线充电后开始工作,降低了电动车停放装置的实施成本与维护成本,还减少了安全隐患。
具体地,电动车停放装置可以包括停车桩800,停车桩800可以为地桩,停车桩800的大小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停车桩800主体上设置有充电装置入口,可供电动车上的无线充电发射器520插入或靠近,停车桩800主体内设置有无线充电接收器510,当电动车上的无线充电发射器520达到预设充电区域时,可以开始给电动车停放装置充电。根据电动车上的无线充电发射器520设置的位置不同,电动车停放装置的无线充电接收器510设置的位置也不固定,两者相匹配,可以正常充电即可。
上述电动车停放装置,包括车轮限位槛100、感应装置200和无线装置300,车轮限位槛100可以限制电动车车轮进出,感应装置200在检测到电动车车轮在预设停车区域后,发送触发信号至无线装置300,无线装置300在接收到触发信号后与电动车进行无线通信,当用户想要停车时,将电动车推到电动车车轮达到预设停车区域后,车轮限位槛100内的感应装置200发送触发信号至无线装置300,无线装置300与电动车进行无线通信,电动车便可根据无线装置300的位置获取自身位置,便于后续完成还车流程,车轮限位槛100在还车后将电动车上锁,通过该装置电动车可以停在对应的电动车停放装置的范围内,不仅可以使电动车有序摆放停车,还可以提高电动车的定位精度,提高了电动车停放装置的使用可靠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电动车系统,包括电动车和上述的电动车停放装置。电动车停放装置可供电动车停放,使电动车准确定位,用户可以正常完成借还车流程。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见图6-图8,电动车系统还包括无线充电发射器520、充电装置载体530和位置检测装置900,无线充电发射器520、充电装置载体530和位置检测装置900均设置于电动车,位置检测装置900设置于充电装置载体530,位置检测装置900连接无线充电发射器520。无线充电发射器520可以与电动车停放装置的无线充电接收器510传输电量,充电装置载体530用于承载无线充电发射器520,位置检测装置900在检测到充电装置载体530插入预设充电位置后,发送启动信号至所述无线充电发射器520,使无线充电发射器520和无线充电接收器510可以正常传输电量。
具体地,充电装置载体530设置在电动车上,用于承载无线充电发射器520,具体可设置在电动车的单车前叉600上,位置检测装置900也可以设置在电动车的单车前叉600上。位置检测装置900的结构并不是唯一的,例如可以包括干簧管。用户想要停车时,将车辆沿着车轮导轨400推入,干簧管检测到充电装置载体530插入停车桩800主体上的充电装置入口到位后,或无线充电发射器520到达无线充电接收器510的作用范围内后,无线充电发射器520开始工作,停车桩800主体内的无线充电接收器510接收到无线充电发射器520的能量而开始工作,对电动车停放装置进行无线充电。进一步地,由于无线充电时,无线充电接收器510与无线充电发射器520之间的通信效率低,还会降低充电效率,所以可以增加蓝牙、NFC等作为场外通信方式,提高通信效率。可扩展地,无线充电发射器520和无线充电接收器510通过场内通信方式进行身份鉴别,在身份鉴别通过后,通过蓝牙、NFC等方式建立电动车停放装置与电动车之间的通信链路,电动车停放装置与电动车之间可以进行数据交互,完成借还车任务。
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实施例,以下结合几个具体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电动车为电单车,电动车停放装置包括蓝牙天线阵列、太阳能板、车轮导轨400、车轮限位槛100,其中蓝牙天线阵列用于定位与通信,太阳能板用于给装置充电,车轮导轨400用于引导停车,车轮限位槛100用于限制车轮进出,同时内部有感应装置200用于检测的车轮状态,对应的单车上也要有蓝牙。第一种情况下,用户想要停车时,将车辆沿着车轮导轨400推入,车轮限位槛100里设有感应装置200,如压力、红外感应等,触发地桩蓝牙发送定位信号。可通过移动端APP启动还车流程,触发单车蓝牙处于接收状态,单车便可获取自身相对于地桩的位置。为了减少用户操作,单车蓝牙也可以一直处于定位工作状态。当单车检测到自身已经处于地桩蓝牙的区域内,便可通知管理后台完成还车流程。
第二种情况下,地桩再加装联网装置,如NB-IoT、Cat.1等,自身能够与管理后台建立连接,单车蓝牙一直处于定位发送状态,用户将车辆沿着车轮导轨400推入,车轮限位槛100里设有感应装置200,如压力、红外感应等,触发地桩蓝牙接收定位信号。地桩检测到单车已经处于限制区域内,地桩定向连接该单车蓝牙,实现数据交互,获取单车标识信息,地桩向后台发送单车识别信息,完成还车流程。
进一步地,电单车上还设置有无线充电发射器520、充电装置载体530和位置检测装置900,电动车停放装置还包括无线充电接收器510,并开设有充电装置入口。停车桩800主体上有充电装置入口,内部有无线充电接收器510,车轮导轨400用于引导停车,车轮限位槛100用于限制车轮进出。单车前叉600上装有无线充电装置以及位置检测装置900(如干簧管等)。额外的,由于无线充电时,接收器与发射器之间的通信效率低,还会降低充电效率,所以可以增加蓝牙、NFC等作为场外通信方式,提高通信效率。
用户想要停车时,将车辆沿着车轮导轨400推入,位置检测装置900检测到无线充电载体插入到位后,无线充电发射器520开始工作,停车桩800主体内的无线充电接收器510接收到发射器的能量而开始工作,通过发射器与接收器之间的场内通信方式进行身份鉴别,身份鉴别通过后,通过蓝牙、NFC等方式建立停车桩800与电单车之间的通信链路,停车桩800与电单车之间进行数据交互,完成借还车任务。由于电单车本身携带供电电池,也有专门的人员进行换电维护,本方法通过无线充电的方法将电单车的电能转移至停车桩800,延长停车桩800的工作时长,尽量避免增加额外人工对其进行电池更换,降低了维护成本。另外一种方法,停车桩800内不必设有电池供电,只有当电单车给停车桩800无线充电时才开始工作,这样便降低了停车桩800的实施成本与维护成本,还避免了安全隐患。
上述电动车系统,包括车轮限位槛100、感应装置200和无线装置300,车轮限位槛100可以限制电动车车轮进出,感应装置200在检测到电动车车轮在预设停车区域后,发送触发信号至无线装置300,无线装置300在接收到触发信号后与电动车进行无线通信,当用户想要停车时,将电动车推到电动车车轮达到预设停车区域后,车轮限位槛100内的感应装置200发送触发信号至无线装置300,无线装置300与电动车进行无线通信,电动车便可根据无线装置300的位置获取自身位置,便于后续完成还车流程,车轮限位槛100在还车后将电动车上锁,通过该装置电动车可以停在对应的电动车停放装置的范围内,不仅可以使电动车有序摆放停车,还可以提高电动车的定位精度,提高了电动车停放装置的使用可靠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动车停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限制电动车车轮进出的车轮限位槛;
检测到电动车车轮在预设停车区域后,发送触发信号至无线装置的感应装置;
接收到所述触发信号后,与电动车进行无线通信的所述无线装置;
所述车轮限位槛设置于所述预设停车区域,所述感应装置设置于所述车轮限位槛,所述无线装置连接所述感应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停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引导电动车停车的车轮导轨,所述车轮导轨设置于所述预设停车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停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和/或图像采集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停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管理后台建立连接的联网装置,所述联网装置连接所述无线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停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装置包括两个以上的天线,各所述天线分布设置在所述预设停车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停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供电装置,所述供电装置连接所述无线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车停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装置包括太阳能板和蓄电池,所述太阳能板连接所述蓄电池,所述蓄电池连接所述无线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车停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装置包括无线充电接收器,所述无线充电器接收电动车上的无线充电发射器发出的能量。
9.一种电动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动车和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动车停放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车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与所述电动车停放装置的无线充电接收器传输电量的无线充电发射器;
承载所述无线充电发射器的充电装置载体;
在检测到所述充电装置载体插入预设充电位置后,发送启动信号至所述无线充电发射器的位置检测装置;
所述无线充电发射器、所述充电装置载体和所述位置检测装置均设置于所述电动车,所述位置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充电装置载体,所述位置检测装置连接所述无线充电发射器。
CN202120307922.2U 2021-02-03 2021-02-03 电动车停放装置与电动车系统 Active CN2145658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07922.2U CN214565814U (zh) 2021-02-03 2021-02-03 电动车停放装置与电动车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07922.2U CN214565814U (zh) 2021-02-03 2021-02-03 电动车停放装置与电动车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65814U true CN214565814U (zh) 2021-11-02

Family

ID=783496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07922.2U Active CN214565814U (zh) 2021-02-03 2021-02-03 电动车停放装置与电动车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658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48624B (zh) 具有二维码的共享自行车停放站及工作方法
US10109006B2 (en) Vehicle-mounted terminal, charging pile, electric bicycle, and rental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CN107117230A (zh) 一种规范共享单车停放地点的无线车桩系统
US2017029754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apid battery exchange in electric vehicles
CN205680303U (zh) 地下车库导航系统
CN105023364A (zh) 一种基于gps定位的公共自行车互锁式租赁系统
CN107331064B (zh) 一种电助力自行车共享方法
CN107516346A (zh) 基于停车偏离检测与车位锁的道路停车管理装置及其方法
CN107331005B (zh) 共享单车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206707358U (zh) 具有二维码的共享自行车停放站
CN108189932B (zh) 一种车辆精准停车系统及停车方法
CN107767660A (zh) 一种共享单车定点停放方法及其系统
CN103400421A (zh) 基于车载复合型标签的开放式停车场收费系统及其方法
CN105939031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架无线定位系统及使用方法
KR20220078531A (ko) 퍼스널 모빌리티 주차확인장치
CN214565814U (zh) 电动车停放装置与电动车系统
CN203588315U (zh) 一种电动车智能支付系统
CN215182140U (zh) 一种集停车、充电、缴费为一体的智能光伏车棚系统
CN111970637B (zh) 可移动载体定位及运动轨迹获取方法及系统及管理系统
CN111145553A (zh) 一种车辆识别系统
CN210316748U (zh) 一种智慧车位护卫机器人预约车位的系统
CN215794168U (zh) 单车停放装置及单车系统
CN112758043A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防盗系统
CN108222580A (zh) 一种应用于车辆停放的触发感应模组
CN111489452A (zh) 基于etc及射频识别路侧技术的自动收费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